标题: 佛, 交流贴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7-1-29 13:2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此中唯有空者,为虚妄分别中,但有离所取能取空性。于彼亦有此者,谓即于彼二空性中,亦但有此虚妄分别。若于此非有,由彼观为空。所余非无故,如实知为有。若如是者,则能无倒显示空相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mom4xwj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7
编号 96378
注册 2006-12-20


发表于 2007-1-29 23:2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性和相是相等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7-1-29 23:4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mom4xwj 于 2007-1-29 23:23 发表
性和相是相等的?

空性所显之相 即空相 就是空本身 如颜色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 七色之性 分显七种相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mom4xwj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7
编号 96378
注册 2006-12-20


发表于 2007-1-30 12:0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93 sukerwl 的帖子

如此,性与相则不相等,又何来空既是空性之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7-1-30 12:5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mom4xwj 于 2007-1-30 12:01 发表
如此,性与则不相等,又何来空既是空性之说?

是相等的 有空性才叫空 空是佛教理论中阐述事物的字 梵言Sunyata 翻译成汉字叫空 正好汉语里空有没有的意思 所以某些人以为空就是没有  另外不是你说不相等就不相等 至少拿出佛经中的原话来再说相不相等

[ 本帖最后由 sukerwl 于 2007-1-30 12:5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mom4xwj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7
编号 96378
注册 2006-12-20


发表于 2007-1-31 00:0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95 sukerwl 的帖子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般若经》

诸法缘起性空……至于梵语么,Sunyata这个字并不解释为空,Sunya和ta各有各的意思,而问题就出在ta是结尾词,意思是性质。而《般若经》的“色即是空”这里用的正是Sunyata,由此可见空不等于空性……

“五蕴皆空”这里的空与上面是相同的,所以也有翻译为“五蕴性空”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7-1-31 03:2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mom4xwj 于 2007-1-31 00:04 发表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般若经》

诸法缘起性空……至于梵语么,Sunyata这个字并不解释为空,Sunya和ta各有各的意思,而问题就出在ta是结尾词,意思是性质。而《般若经》的“色即是空”这里用的正是Sunyata,由此可见空不等于空性……

“五蕴皆空”这里的空与上面是相同的,所以也有翻译为“五蕴性空”的……

一整句连贯的后面的你怎么不引?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说的很清楚 是有“空相”的 此段中色指因缘所生之有为法 空指无为法 有为法是虚假不实无我的 所以说色既是空 而因果实有 所以色空不异 这是佛教中唯物与唯心的哲学思辨的理论 《辩中边论》、《十二门论》都有提及  五蕴皆空也同此理 色受想行识也为因缘合和而生之有为法 亦皆虚假不实 所以五蕴也空 此空非你所认为的空 并且你也一直没说你的观点 你说空是什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mom4xwj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7
编号 96378
注册 2006-12-20


发表于 2007-1-31 12:4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97 sukerwl 的帖子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
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
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
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
这就是完整的表述……

空是我,我是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7-1-31 13:0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mom4xwj 于 2007-1-31 12:47 发表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
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
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
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 ...

1 这些都是佛说的原话 谁都知道 你的理解是什么?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不懂是什么意思 请解释一下

2 佛经明言 “诸法无我” 所以我是空空是我云云不能成立

要想学习佛法就多读经论 光背一些顺口溜打油诗是没用的

[ 本帖最后由 sukerwl 于 2007-1-31 13:04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mom4xwj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7
编号 96378
注册 2006-12-20


发表于 2007-1-31 23:2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99 sukerwl 的帖子

偶都写的这么清楚了,乃还素不明白么?

空是我,我是空。何来我的见解?这些本就是有的,有疑问的只是因为无法理解而已。这些本也是无的,如不想看也就看不到。既然你认为不成立,就不成立好了,那又如何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7-2-1 00:0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mom4xwj 于 2007-1-31 23:22 发表
偶都写的这么清楚了,乃还素不明白么?

空是我,我是空。何来我的见解?这些本就是有的,有疑问的只是因为无法理解而已。这些本也是无的,如不想看也就看不到。既然你认为不成立,就不成立好了,那又如 ...

当然不成立 因为这句不是佛经里说的 具体叫你解释你又解释不出来 佛教的根本理论就是因果律 因果实有 所以佛教让人向善种善因 因缘所生之我也实有 人有八苦 既然都是空我拿刀砍你一刀也不该有感觉 可见我是空空是我云云与佛理相悖 大乘中观般若系的理论复杂的很 要想搞明白就得看大般若经(600卷) 〈中论〉、〈十二门论〉、〈百论〉 都是讲中观理论 只看心经、金刚经这些经根本不可能弄懂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mom4xwj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7
编号 96378
注册 2006-12-20


发表于 2007-2-1 10:3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01 sukerwl 的帖子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色受想行识为五蕴,色之为其首所指者,风水地火也,遍指万物。受想行识所指者乃精神,从色而生,故曰“亦复如是”。

再有,佛学的根本理论什么时候变成了因果论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风雅颂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
编号 106182
注册 2007-2-1


发表于 2007-2-1 13:3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需要过多争辩!交流、学习别人的经验,让自己的修行能更上一步,楼主原来意思就是播善种,路不同修行还得靠自己!
很高兴能看见这么多人都在修行,遇见很多同道中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7-2-1 13:5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mom4xwj 于 2007-2-1 10:32 发表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色受想行识为五蕴,色之为其首所指者,风水地火也,遍指万物。受想行识所指者乃精神,从色而生,故曰“亦复如是”。

再有,佛学的根本 ...

我让你解释的是这句话的意思 不是让你名词解释什么叫色受想行识 所谓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也不是什么从色而生 是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 以此类推的五句话的省略 无色界既无色 只有四蕴 照你的说法无色界四天众生因没色相就也没其他四蕴喽?就这么简单两句话你一句都没搞清楚 何论其他 佛教的基本理论就是因果律和六道轮回思想 其他都是建立在此两点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风雅颂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
编号 106182
注册 2007-2-1


发表于 2007-2-1 15:1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介绍个地方去学学~苏州灵岩山寺佛教学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mom4xwj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7
编号 96378
注册 2006-12-20


发表于 2007-2-2 00:2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04 sukerwl 的帖子

不要混淆概念,色受想行识的解释自己好好的再去读过,然后再去看无色界的东西也不迟,这可不是一般人能看的,如果能看懂哪怕一言半句,也就不会不知道佛学的根本既非因果也非什么六道轮回……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这句话所指就是佛学的根本,这么透彻了还不明白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7-2-2 00:2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mom4xwj 于 2007-2-2 00:24 发表
不要混淆概念,色受想行识的解释自己好好的再去读过,然后再去看无色界的东西也不迟,这可不是一般人能看的,如果能看懂哪怕一言半句,也就不会不知道佛学的根本既非因果也非什么六道轮回……

“色不异空,空 ...

那句话已经解释过了 是你理解不了而已 就是说受想行识 也跟色一样 后面省略四句 用亦复如是概括以免行文拖沓 即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不异空 空不异受 受即是空 空即是受
想不异空 空不异想 想即是空 空即是想
行不异空 空不异行 行即是空 空即是行
识不异空 空不异识 识即是空 空即是识

从原文也能看出

舍利子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后省)

红字部分可以看出在那段话之后 就开始解释 是把五蕴一起解释 并非只有色之一义 受想行识也不能另起意义解释 五蕴也没有从属关系 无色界即无色 但有受想行识

中观般若学系也是建立在因果和轮回上的 佛教所有理论都建立在此两点上 如瑜伽理论、数论、胜论、因明学说等等都依此而建 且这两点也非佛教原创 而是更早的婆罗门教的学说 释迦牟尼也是学了这些才建立的佛教  而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一真法界、一实相、真如实相这些概念都是佛教理论中的终极概念 不是基础理论 不用因果论和轮回论是解释不了这些名词的 因为大乘的基础就是小乘 释迦牟尼讲法先讲小乘之四谛 再讲大乘 即是此理 无佛之世的缘觉弟子 修十二因缘 观落叶飞花即可成辟支佛 佛教修习次第共分五十二个阶位 要先得阿罗汉果才能最终成佛 也是这个道理 所谓回小向大就是让你要先学小乘之理论 可见因果是为佛教之基础理论 可惜现在很多人也不愿意深入经藏 似乎看个金刚经之类就不得了了 佛经里的原话摆在那谁都知道 那是佛的境界说的话 我也说这是空那是空 大家一起来念叨这些三字经多好 反正佛教就这几句话  那成佛岂不是当儿戏?佛还有神通呢 我也跟着说我会飞 我就会飞了?

看来你连一些基本佛理都很模糊 也是现在很多人的通病 不从一加一学起 一来就要研究微积分 更可惜的是也不好好研究微积分原理 只背几个公式就以为全学会了

[ 本帖最后由 sukerwl 于 2007-2-2 04:00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mom4xwj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7
编号 96378
注册 2006-12-20


发表于 2007-2-2 11:4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07 sukerwl 的帖子


照着这么个说法,如果这些就是根本,那还要佛教作什么?
道家与道教不同,而包括道教,儒家在内所有诸子百家皆源于道家,他们的根本理论又都是些什么呢?

再有,色即是空后面的语句并非前一句的解释,起到的是辅助说明的作用,如下
1 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
2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3 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
这些都是一一对应的,而且注意最后一句,“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中“乃至”二字在前两句里是缺剩语。这也就直接证明了“从色而生”这四个字……

所谓根本,就是要原创的,没有原创,何来根本?既然要说因果,没有因,这个果从何而来?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7-2-2 13:3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mom4xwj 于 2007-2-2 11:44 发表
照着这么个说法,如果这些就是根本,那还要佛教作什么?
道家与道教不同,而包括道教,儒家在内所有诸子百家皆源于道家,他们的根本理论又都是些什么呢?

再有,色即是空后面的语句并非前一句的解释,起到的是辅助说明的作用,如下
1 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
2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3 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
这些都是一一对应的,而且注意最后一句,“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中“乃至”二字在前两句里是缺剩语。这也就直接证明了“从色而生”这四个字……

所谓根本,就是要原创的,没有原创,何来根本?既然要说因果,没有因,这个果从何而来?

佛教的根本就是成佛 脱离轮回 轮回即两大根本要素之一 其他宗教的事不在此贴说

佛经中没有从色而生这句话 而且也与佛理相悖 (因为如果从色而生 即肯定物质世界 但佛教理论认为物质世界皆由心造 是诸法无我的)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跟亦复如是用法一样 也是简写 说六根六尘所生之十八界也是空 分别为

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

也即心经中所谓“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后面就是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从第一个眼界到最后一个意识界也都是无 这里写做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用乃至这个词便能包括中间那些界 就比较简洁

复次此名色法以何为缘。所谓识法为缘。由识法故即有名色。识法若无名色何有。此识法者。最初受生居母胎藏依羯逻蓝。识法具已无所增减。识因缘故而生诸蕴。如是名色圆满具足。当知此识与彼名色。互相为缘而得生起复次。当知此识缘者即是名色。是故识为名色缘名色为识缘。由如是故苦果生起。苦果既生即有老死相续而转由此集此因此生此缘。是故苦果是虚妄法而不究竟。如是因缘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如是即得一大苦蕴集(佛说大生义经)

这段经红字部分便否定了你所谓的从色而生 不但不是从色 应该是从识而生
蓝字部分是在解释名相 要解释你的空就必须用因果论的概念 因果论和轮回是佛教的基础 这是个很简单的命题 你却不能理解 这就是现在很多人学佛学了一辈子啥也没学到的原因

[ 本帖最后由 sukerwl 于 2007-2-11 19:2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mom4xwj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7
编号 96378
注册 2006-12-20


发表于 2007-2-3 00:4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09 sukerwl 的帖子

色与名色是不同的概念,早就跟乃说过了,表混淆……

“也即心经中所谓“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后面就是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从第一个眼界到最后一个意识界也都是无 这里写做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用乃至这个词便能包括中间那些界 就比较简洁”
——照这个说法,可以省略N多字也……

虽然说话不喜欢重复,但是还是再说一次,佛学的根本理论并非因果论或者六道轮回,如果说两者为中心思想,倒是有点类似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7-2-3 00:5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mom4xwj 于 2007-2-3 00:41 发表
色与名色是不同的概念,早就跟乃说过了,表混淆……

“也即心经中所谓“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后面就是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从第一个眼界到最后一个意识界也都是无 这里写做无眼界乃至无意识 ...

共有十八界 省略了中间的十六界 上文已说 心经为大般若经的提纲 本没有〈心经〉这个经 是玄奘截取大般若经中一段译成 目的为方便了解大般若经的核心思想 因该经太过繁杂共六百卷 四百八十万字 所以越简越好 如亦复如是、乃至等词即为简写 你如果说不是因果论和轮回 就用你认为的佛学基本理论解释一下空这个字吧

[ 本帖最后由 sukerwl 于 2007-2-3 00:54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mom4xwj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7
编号 96378
注册 2006-12-20


发表于 2007-2-3 03:0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11 sukerwl 的帖子

依旧在混淆概念啊

“色自性空。不由空故。色空非色。色不离空。空不离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自性空。不由空故。受想行识空。非受想行识。受想行识不离空。空不离受想行识。受想行识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以下省略一百余字,是说明原因,然后结论就是“于如是等一切不见。由不见故不生执着。”

白纸黑字,难道说经文写错了不成?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7-2-3 04:0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mom4xwj 于 2007-2-3 03:06 发表
依旧在混淆概念啊

色自性空。不由空故。色空非色。色不离空。空不离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自性空。不由空故。受想行识空。非受想行识。受想行识不离空。空不离受想行识受想行识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以下省略一百余字,是说明原因,然后结论就是“于如是等一切不见。由不见故不生执着。”

白纸黑字,难道说经文写错了不成?

第一句就是色自性空 不由空故 说的是自性本空、缘起性空的道理 后面的四蕴也是一样 五蕴本就由业报因缘积集而生 要解释五蕴 还得用到因果律 你一开口就错误百出 看来你要补的课还很多

前面我说亦复如是是在简写 你不信 看了染色部分还不明白的话(同一颜色的两句对应) 只能说你的智慧不适合研究佛教里太高深的理论 佛教有念佛法门 专门针对下根之人 你不妨试试

还有白纸黑字云云我前面也说了那些都是佛经原话 跟你没什么关系 既然引出来这段 不妨试着翻译解释一下 另外这段里也没说什么从色而生、根本理论之类的话哦 现在有些人还对佛法没有什么概念 佛法是什么 佛教认为佛法就是宇宙人生的终极真理 宇宙人生的终极真理当然是及其复杂的 能用几句顺口溜打油诗来解释宇宙人生的真理否?当然是不能 要不然释迦牟尼何必那么费劲讲法几十年 编两句顺口溜打油诗大家背了一起成佛岂不方便

[ 本帖最后由 sukerwl 于 2007-2-3 04:17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mom4xwj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7
编号 96378
注册 2006-12-20


发表于 2007-2-3 05:3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13 sukerwl 的帖子


“于如是等一切不见。由不见故不生执着。”就是这段话的结尾了,白纸黑字,除非是写错了……

几点
1 “色”不等同于“名色”
2 佛学也没有什么终极真理
3 《般若经》所述不是旁的,乃是意识的起源,发展以及消亡和再形成(这就是那“终极真理”的一部分了)
4 “乃至”二字在此绝非缩写,不然也就不用那么麻烦的说眼耳口鼻身舌意了,直接来个名词缩写岂非省事的多,相对应的名词不就放在那里么?
5 “何以故。舍利子。此但有名谓为菩提。此但有名谓为萨埵。此但有名谓为菩提萨埵。此但有名谓之为空。此但有名谓之为色受想行识。如是自性。无生无灭无染无净。菩萨摩诃萨如是行般若波罗蜜多。不见生不见灭。不见染不见净。何以故。但假立客名。别别于法而起分别。假立客名。随起言说如如言说。如是如是生起执着。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这就是那省略的一百多个字,这才是在说自性本空的道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7-2-3 13:1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mom4xwj 于 2007-2-3 05:39 发表
“于如是等一切不见。由不见故不生执着。”就是这段话的结尾了,白纸黑字,除非是写错了……

几点
1 “色”不等同于“名色”
2 佛学也没有什么终极真理
3 《般若经》所述不是旁的,乃是意识的起源,发展以及消亡和再形成(这就是那“终极真理”的一部分了)
4 “乃至”二字在此绝非缩写,不然也就不用那么麻烦的说眼耳口鼻身舌意了,直接来个名词缩写岂非省事的多,相对应的名词不就放在那里么?
5 “何以故。舍利子。此但有名谓为菩提。此但有名谓为萨埵。此但有名谓为菩提萨埵。此但有名谓之为空。此但有名谓之为色受想行识。如是自性。无生无灭无染无净。菩萨摩诃萨如是行般若波罗蜜多。不见生不见灭。不见染不见净。何以故。但假立客名。别别于法而起分别。假立客名。随起言说如如言说。如是如是生起执着。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这就是那省略的一百多个字,这才是在说自性本空的道理……

没写错 只是让你把这段翻译解释一下 不要八股式的引用 说过很多次佛经原文是个人都知道 就是让你解释一下经义而已 你怕什么?

1 名色是五蕴的别称 受想行识四蕴为名 色为色 四蕴皆心识之法 而无形体之可见 但以名而知之 故云名 所以说你的从色而生正好说反了 应是从识法而生 (由识法故即有名色。识法若无名色何有)

2 佛教就是让人成佛 成佛就是大彻大悟 彻悟宇宙真理 法性空者,即一切处无心是。若得一切处无心时,即无有一相可得。何以故?为自性空故无一相可得,无一相可得者,即是实相,实相者,即是如来妙色身相也

实相就是佛法的终极真理 实相在各种经上名称不一 基本上一如,法界,如来藏,佛性,一相,无相,法身,法证,法位,涅槃,无为,真谛,真性,真空,实性,实谛,实际这些都是实相的别称 法华说实相,华严说法界,解深密说真如或无为,般若说般若佛母,楞伽说如来藏,涅槃说佛性,阿含说涅槃 不要因为你不知到佛教的教义 又怕我问你佛教的真理是什么 干脆胡诌个佛学没有终极真理出来哦

一实相者,谓真实之理,无二无别,离诸虚妄之相也。印者信也,盖如来所说诸大乘经,皆以实相理,印定其说,外道不能杂,天魔不能破。若有实相印,则是佛说;若无实相印,则是魔说

3 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父母之中母功最重。是故佛以般若为母,般若波罗蜜能遍观诸法,分别实相。无事不达,无事不成。功德大故,名之为母《大智度论》

般若摄一切,一切般若摄,诸有所作亦般若摄,故行般若一心现起能摄一切,随修一法但住无漏远离二想无作无相,即能圆满《大般若经〉

4 眼耳鼻舌身意 色声香味触法只有十二字并不用简写 而后面的十八界如果不简写就如下

无眼界 无耳界 无鼻界 无舌界 无身界 无意界 无色界 无声界 无香界 无味界 无触界 无法界 无眼识界 无耳识界 无鼻识界 无舌识界 无身识界 无意识界

这就太烦琐了 因为在大般若经中都一一把六根六尘 十八界等名相和内在逻辑联系解释了一遍 心经中就没必要再把这些烦琐的名词翻来覆去写了 能简则简 这是因心经的创作目的而决定的 就是大般若经的提纲和中心思想

5 前面先总说自性空 后面是论据

以后引经最好能把你的想法写出来  因为发现你对佛教基本概念非常混淆 错误比比皆是 说出你的认识我好在能力范围之内给你改正过来

[ 本帖最后由 sukerwl 于 2007-2-3 13:3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mom4xwj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7
编号 96378
注册 2006-12-20


发表于 2007-2-3 14:3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15 sukerwl 的帖子

“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如是即得一大苦蕴集。”
——这是乃409楼的帖子中引用《佛说大生义经》的一句话,说的透彻点,如果一个人身上没有痛感神经,那么这个人就感觉不到疼痛,但是疼痛就因此而不存在于这个人身上了么?不是的,只是他认识不了而已,所以才有了如下
“复次此名色法以何为缘。所谓识法为缘。由识法故即有名色。识法若无名色何有。此识法者。最初受生居母胎藏依羯逻蓝。识法具已无所增减。识因缘故而生诸蕴。如是名色圆满具足。当知此识与彼名色。互相为缘而得生起复次。当知此识缘者即是名色。是故识为名色缘。名色为识缘。由如是故苦果生起。苦果既生即有老死相续而转。由此集此因此生此缘。是故苦果是虚妄法而不究竟。如是因缘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如是即得一大苦蕴集”
这样一段话,也印证了“于如是等一切不见。由不见故不生执着。”……

关于眼界的问题,他干脆就说十八界就好了,岂非精简的多,只要三个字也?……


佛从来就没有把自己对事物的认知当作真理,将之当作真理的是那些一心想成佛的人,如果这些人一味的想成佛,那么他们是看不到除此以外的东西的。这样虽然也是执迷,但是不会有多大的害处……

再有,佛学也好,其他什么宗教,哲学理论也罢,共有的只有1条真理,只是解释各自不同罢了。现今说给你听也就等同于剥夺了你领会真理的机会……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7-2-3 16:5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mom4xwj 于 2007-2-3 14:32 发表
“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如是即得一大苦蕴集。”
——这是乃409楼的帖子中引用《佛说大生义经》的一句话,说的透彻点,如果一个人身上没有痛感神经,那么这个人就感觉不到疼痛,但是疼痛就因此而不存在于这个人身上了么?不是的,只是他认识不了而已,所以才有了如下
“复次此名色法以何为缘。所谓识法为缘。由识法故即有名色。识法若无名色何有。此识法者。最初受生居母胎藏依羯逻蓝。识法具已无所增减。识因缘故而生诸蕴。如是名色圆满具足。当知此识与彼名色。互相为缘而得生起复次。当知此识缘者即是名色。是故识为名色缘。名色为识缘。由如是故苦果生起。苦果既生即有老死相续而转。由此集此因此生此缘。是故苦果是虚妄法而不究竟。如是因缘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如是即得一大苦蕴集”
这样一段话,也印证了“于如是等一切不见。由不见故不生执着。”……

关于眼界的问题,他干脆就说十八界就好了,岂非精简的多,只要三个字也?……


佛从来就没有把自己对事物的认知当作真理,将之当作真理的是那些一心想成佛的人,如果这些人一味的想成佛,那么他们是看不到除此以外的东西的。这样虽然也是执迷,但是不会有多大的害处……

再有,佛学也好,其他什么宗教,哲学理论也罢,共有的只有1条真理,只是解释各自不同罢了。现今说给你听也就等同于剥夺了你领会真理的机会……

大生义经该段是在总说名色由识法所生(即名和色、五蕴) 非单说疼痛 疼痛乃五蕴中之受 是以五蕴皆由识法所生 非但受也 五蕴皆由识所生 缘何五蕴之一的色不由识所生邪?

如只有眼界与意识界为空 难道你认为舌界、鼻界等十六界不空否?

本来就只有一条真理 即佛教的真如实相 但是只有佛本人能觉悟这个终极真理 其他诸如科学教、基督教、哲学虽然也研究他们自己的真如实相 但都没有全部领会 而佛自己领会了也把他说出来成为佛经 佛法遂为宇宙之真理也 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平等觉经》

无漏不思议,甚深微妙法,我今已具得。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

观你之前所有言论 三法印一个都对不上 现在更变本加厉否定佛是觉悟者 魔子魔孙身份已现 我便不与你计较了 只是奉劝你一句 轮回路险,生死海深 真对佛教有兴趣就虚心学习 多看经论 如是而已 自己好自为之

[ 本帖最后由 sukerwl 于 2007-2-3 17:5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mom4xwj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7
编号 96378
注册 2006-12-20


发表于 2007-2-3 23:0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17 sukerwl 的帖子

“大生义经该段是在总说名色由识法所生(即名和色、五蕴) 非单说疼痛 疼痛乃五蕴中之受 是以五蕴皆由识法所生 非但受也 五蕴皆由识所生 缘何五蕴之一的色不由识所生邪?”

——这里单说疼痛的只有乃一人而已。再有,若无人告之你这叫疼痛你会知道这叫疼痛么?这显然有孛于佛理。这就是识。所以才有“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如是即得一大苦蕴集”这么一句话。色却是不同的,例如一块石头,乃无论把这块石头砸的再怎么样粉碎,乃自身有感觉么?乃知道石头的感觉么?如果没有,这块石头存在么?这也是识。所以才有了“由识法故即有名色”这句话,其实这些本来就在那里,只是一个说法而已,而这些说法的来源在下面也即澄清了“当知此识缘者即是名色。是故识为名色缘。名色为识缘”。


“本来就只有一条真理 即佛教的真如实相 但是只有佛本人能觉悟这个终极真理 其他诸如科学教、基督教、哲学虽然也研究他们自己的真如实相 但都没有全部领会 而佛自己领会了也把他说出来成为佛经 佛法遂为宇宙之真理也 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

——科学教是啥东西?能给个完整的定义否?至于宗教,本就是从哲学流派中分化出来的,将哲学思想行为化加以贯彻而已。乃的这些语病源自认知能力的缺失,而不是一时间的笔误,不然就不该有这类说话,典型的概念混淆……


“观你之前所有言论 三法印一个都对不上 现在更变本加厉否定佛是觉悟者 魔子魔孙身份已现 我便不与你计较了 只是奉劝你一句 轮回路险,生死海深 真对佛教有兴趣就虚心学习 多看经论 如是而已 自己好自为之”

——佛会说其他人是魔子魔孙么?至少偶窃以为不会。偶可没有否定佛就是觉悟者,偶的原话就在那里,偶回帖从来都不编辑的,要看多少遍也还是那句话。再说的透彻点,真理不会被任何人掌握,也无法从任何人口中说出,因为真理本就在那里,只是能否知觉而已。如能知觉的,就是觉悟者,就是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7-2-4 01:4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mom4xwj 于 2007-2-3 23:05 发表
“大生义经该段是在总说名色由识法所生(即名和色、五蕴) 非单说疼痛 疼痛乃五蕴中之受 是以五蕴皆由识法所生 非但受也 五蕴皆由识所生 缘何五蕴之一的色不由识所生邪?”

——这里单说疼痛的只有乃一人而已 ...

石头非有情 是以无受亦无痛 无受想行识 但有色耳 若依汝从色而生之说 石头有色 也因有感 缘何此物不知疼痛乎?盖因五蕴由识所生 石头无识故 是以无四蕴 识为名色缘者 盖有识方能感名色 然以名色为体 若破名色执 即能现空相 识依名色 遂名色为识缘

科学教即现今世界普遍采用之教 哲学派与科学教认为宗教为哲学分化而来 佛教即认为哲学乃有漏有为法 是为外道之一 佛教真如实相甚深微妙义 非凡夫所能悉知 佛言“无有一法可说 亦实无有众生得灭度者 度众生之心一发永发 亦无发而无不发” 释尊尝言 吾讲法数十年未说一字 然则文字本非实相 如不假文字不能诠实相也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之义

佛告贤者阿难。吾般泥洹后。五逆浊世魔道兴盛。魔作比丘坏乱吾道。着俗衣裳乐好袈裟五色之服。饮酒炙肉。杀生贪味。无有慈心。更相憎嫉。时有菩萨辟支罗汉比丘。精进修德。一切敬待人所宗何。教化平等。怜贫念老救济穷厄。恒以经像令人奉事。作诸功德。志性恩善。不伤害人。损身济物。不自惜已。设有是人。众魔比丘咸共憎嫉。诽谤扬恶。傧出驱遣不令得住《佛说法灭尽经》

尔时、普贤菩萨白佛言:“世尊!于后五百岁浊恶世中,其有受持是经典者,我当守护──除其衰患,令得安隐,使无伺求得其便者。若魔、若魔子、若魔女、若魔民、若为魔所著者,若夜叉、若罗刹、若鸠槃荼、若毗舍阇、若吉蔗、若富单那、若韦陀罗等诸恼人者,皆不得便。《法华经》


可见佛真乃圣人也 蓝字部分即你我现今之写照

[ 本帖最后由 sukerwl 于 2007-2-4 12:21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mom4xwj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7
编号 96378
注册 2006-12-20


发表于 2007-2-4 14:0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石头非有情 是以无受亦无痛 无受想行识 但有色耳 若依汝从色而生之说 石头有色 也因有感 缘何此物不知疼痛乎?盖因五蕴由识所生 石头无识故 是以无四蕴 识为名色缘者 盖有识方能感名色 然以名色为体 若破名色执 即能现空相 识依名色 遂名色为识缘”
——乃非石头,焉知石头无情?又焉知石头有情?焉知石头无识?又焉知石头有识?乃知道这是石头是天生就知道的么?所以后面的话看似有理,实际却不成立……


“科学教即现今世界普遍采用之教 哲学派与科学教认为宗教为哲学分化而来 佛教即认为哲学乃有漏有为法 是为外道之一 佛教真如实相甚深微妙义 非凡夫所能悉知 佛言“无有一法可说 亦实无有众生得灭度者 度众生之心一发永发 亦无发而无不发” 释尊尝言 吾讲法数十年未说一字 然则文字本非实相 如不假文字不能诠实相也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之义”
——且不论科学,哲学,宗教之间原本存在的内在联系是不可分割的,就科学教这个说法本身就是概念混淆不清的产物……


“佛告贤者阿难。吾般泥洹后。五逆浊世魔道兴盛。魔作比丘坏乱吾道。着俗衣裳乐好袈裟五色之服。饮酒炙肉。杀生贪味。无有慈心。更相憎嫉。时有菩萨辟支罗汉比丘。精进修德。一切敬待人所宗何。教化平等。怜贫念老救济穷厄。恒以经像令人奉事。作诸功德。志性恩善。不伤害人。损身济物。不自惜已。设有是人。众魔比丘咸共憎嫉。诽谤扬恶。傧出驱遣不令得住《佛说法灭尽经》
尔时、普贤菩萨白佛言:“世尊!于后五百岁浊恶世中,其有受持是经典者,我当守护──除其衰患,令得安隐,使无伺求得其便者。若魔、若魔子、若魔女、若魔民、若为魔所著者,若夜叉、若罗刹、若鸠槃荼、若毗舍阇、若吉蔗、若富单那、若韦陀罗等诸恼人者,皆不得便。《法华经》”
——乃知道这两段文字说的究竟是啥么?不知道就说不知道,没有人会笑话乃的,因为那仅仅只是不知道而已。如果不知道却硬要说知道,那就只是越说越不知道罢了。按字面意思来理解,只要不是不识字的,基本都能看个大概。这与乃在上面所引用的“无有一法可说 亦实无有众生得灭度者 度众生之心一发永发 亦无发而无不发”是明显相孛的,所以之后的“可见佛真乃圣人也 蓝字部分即你我现今之写照”这样的结论只是在于乃错误的理解之后才有的。至于“吾讲法数十年未说一字 然则文字本非实相 如不假文字不能诠实相也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之义”么就更扯不上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0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3 17:0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1596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