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迷逝东京——悲风吹泪篇(中篇连载)6.10更新, 北宋靖康之难探微 
性别:女-离线 冰祁步

长平郡主
鸿胪少卿
荆湖路经略使
★★

Rank: 24Rank: 24Rank: 24
柱国(正二品)
组别 佩剑公主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2717
帖子 6735
编号 121
注册 2004-9-25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11-3 21:3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张建昭于2005-11-03, 13:20:51发表
真宗即位不是那么顺利的,王继恩和一些内臣要立另外一个皇子,多亏吕端“大事不糊涂”,把王继恩扣押起来,赵恒才得以即位。

这里有一个什么典故呢
我很想知道一下期间精彩的权利纷争……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QUOTE:
太宗不豫,真宗为皇太子,端日与太子问起居。及疾大渐,内侍王继恩忌太子英明,阴与参知政事李昌龄、殿前都指挥使李继勋、知制诰胡旦谋立故楚王元佐。太宗崩,李皇后命继恩召端,端知有变,锁继恩于阁内,使人守之而入。皇后曰:「宫车已晏驾,立嗣以长,顺也,今将如何?」端曰:「先帝立太子正为今日,今始弃天下,岂可遽违命有异议邪?」乃奉太子至福宁庭中。真宗既立,垂帘引见群臣,端平立殿下不拜,请卷帘,升殿审视,然后降阶,率群臣拜呼万岁。以继勋为使相,赴陈州。贬昌龄忠武军司马,继恩右监门卫将军、均州安置,旦除名流浔州,籍其家赀。

——《宋史·吕端传》


这里王继恩他们所要立的楚王元佐本来是赵光义最初的选择,但是赵光义为了自己的私心,迫害太祖的后嗣及自己的弟弟廷美,元佐非常不满,自从叔叔受害之后就发了癫狂。有一次重阳节,太宗设家宴,诸位弟兄都去了,唯独元佐不知道,便一赌气在宫殿里放火,因而被废为庶人,后来又被赦免。


顶部
性别:男-离线 ptcn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6
帖子 8570
编号 52547
注册 2005-11-5


发表于 2005-11-5 21:5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窃以为,爱国主义是因阶层而异的。在清朝这样异族入主的王朝中,还有个民族因素。曾见过有人提出“恭亲王是否爱国”的问题,显然是没有搞清楚恭亲王所要爱的那个“国”,和今天我们所说的“爱国主义”的那个“国”,根本就是2码事。其实,清朝的王公贵族们,一直是很爱他们的“国”的。

而楼主居然也提到“清朝卖国”的问题,也同样值得商榷。

即使排除掉“异族”因素,宋徽宗们爱或卖的“国”也不是今日所说的“爱国主义”的那个“国”,不是一回事的。

对“爱国主义”本身也有争议,但这是另一个层次的事情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5-11-6 18:5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前两年,有一款美国开发的叫做《中国皇帝的崛起》(龙之崛起)的城市经营类游戏。
 
游戏中赵宋汴梁城一片繁华:

  高耸的尖顶佛塔,气氛庄重的儒教学宫,烟雾缭绕的道家宫观,星罗棋布的祖先祠堂。皇宫里饲养着珍禽猛兽,大戏院里上演了第六出《西厢记》(美国人搞不清西厢记是元朝的杰作)。

  四通八达的道路通往市场,瓷器店出售着光泽艳丽的瓷器,亚麻店供应着人们必须的亚麻,餐馆里烧制着鲜美的饭菜:红烧肉,青菜炒肉片,蔬菜豆腐汤~~

  郁郁葱葱的私人花园里,种着桃树,梅树,还有一座座美丽的喷水池点缀其间。草药医生与针灸大夫提供着“上门服务”。人们在精致寓所里过着应有尽有的豪华生活,仓库与贸易站里囤满了各地货物,税务官乘着小轿来回收税~~
 
  每到过年的时候,你也许会听到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与载歌载舞的人们。在欢乐而忙碌的人群中,也不时出现一两个失了业的“京漂儿”,打着铺盖卷,黯然离开了这个伟大首都。他们边走边嘟囔着:狠心的财主,将我赶了出来,但愿“龙”吃了他~~!
 
今天不好好工作,明天就要努力找工作,明天努力了,你还找不找工作,只能下岗没工作!历史和现实就是如此残酷而美丽~~ 对于大多数善良的人们来说,不会盼着“龙”吃了谁,倒是傻傻地期盼着“龙”能够救救他~~

  
 也许游戏总归是游戏,与千年以前那个“活生生”的汴梁城相比,它无非是管中窥豹,沧海一粟罢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5-11-6 19:0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对中国宋朝是这样评价的:“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期~~”

 费正清也认为:宋代是一个科技时代,经济时代。   
 
  历史也许总在辩证中发展,这个持续一个世纪的伟大的“商业革命”,其最初的开拓者恰恰是那个“丧权辱国,纳币求和”的宋真宗。

  正像有的学者认为,中国虽说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工业资本主义”,但是从古至今,它的“商业资本主义”都是异常发达的。这句话的另外一层含义是说,“心眼活分”的中国人对经商做生意,似乎有着异乎寻常的灵感。规则内的事情,他们在做,规则外的事情,他们也在做,对中国人而言,没有规则恰恰是一种规则。

    在十一世纪初,那个辉煌的经济时代中,宋真宗带领大家发展经济富起来,“经济大开发”的“春风”把一帮人吹“绿”了。“富裕起来”的人们,自然是“吃水不忘挖井人。”
  
真宗皇帝在出任“首都市长”期间,在开封府的办公与居住场所,被后任的宋仁宗辟为“潜龙宫”。天子在没有即位之前,犹如“潜龙在渊”即位之后,便犹如“潜龙出渊”。“潜龙宫”顾名思义就是真宗皇帝当年“龙之崛起”的地方。
  
  每当大宋子民在开封府“潜龙宫”前驻足的时候,就会情不自禁的缅怀老一代政治家的丰功伟绩,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开封府“潜龙宫”,对大宋群众而言,便犹如“爱国主义基地”,其崇高之处,不亚于巍峨的“国父纪念堂”! 三十六年之后,宋哲宗元祐六年(1092年)开封府遭到火灾,潜龙宫化为灰烬,大宋“爱国主义基地”最终变成了一片废墟,这实在是太可惜了~~ 

防火防盗,重中之重嘛,教训呦~~!
  
  真宗皇帝崩殂后,享受了很高的“尊谥” 在长达十四个字的评语中,“德”“明”“武”“圣”“孝”,五种美德争奇斗艳。这些美德就如同是一个美丽的“光环”,一旦他的王朝“烟消云散”,人们谈论他,各抒胸臆,不再有任何“禁忌”的时候,这些美丽的“光环”也就“花流云散”了。

  
 不过平心而论“老顽童”宋真宗也不能说没干过一点好事。尤其在首都开封的城市发展史上,宋真宗是一位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
 
 公元998年(宋至道三年)三月,“老市长”调到中央当“皇帝”去了,对百万首都市民而言,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不喾是“旱地里一声春雷”。
   
   十八年之后的公元1016年(宋大中祥符九年),“天书下凡”也折腾得差不多了,平生爱搞“形象工程”的宋真宗,推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大手笔——下诏扩建首都新城。

中国历代封建皇朝的经济发展,都遵循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反规律。不是经济决定政策,而是政策决定经济。中央政府倾斜性的经济政策,可以使一个地区迅速的繁荣起来,其作用之大,甚至于超过了千百万人的劳动,而首都就是这一政策的最大受益者。

真宗皇帝在建国五十七年的时候,对自己当年“生活过,战斗过”的地方,搞了点政策倾斜,这预示着首都汴京要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了!   


  公元1016年以后,首都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突飞猛进。也就是从这年开始,汴京城“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那个五代时期的旧汴梁,逐渐淹没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新汴梁中。

  如果问那个时代的老百姓,能有什麽感慨的话,只能是那句“变化太快了,我几乎认不出来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5-11-6 19:0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注释:
  (1)斯塔夫里阿诺斯关于宋朝的评论参见《全球通史》P438
  (2)潜龙宫参见王偁《东都事略》
   (3)宋真宗扩建京城参见《宋史.地理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无知无畏
(神农有闲)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1
功绩 29
帖子 2419
编号 40211
注册 2005-6-4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5-11-7 22:4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一直都不明白,为什么宋朝的经济那么发达,已经出现了纸币,甚至可以说已经出现资产阶级的的雏形了,但是为什么资产阶级革命没有首先在中国爆发。
是什么因素使得中国的社会只有量变,而没有质变?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5-11-10 20:0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公元1016年,在建国五十七周年的时候,汴京新城建成了。北宋首都随即迎来了一个“房地产开发”的高潮!短短的数年间,在汴京城内,豪宅拔地而起,商号开张营业。北宋京城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吸引着全国的投资。正所谓“花阵酒池,香山药海。别有幽坊小巷,燕馆歌楼,举之万数,不欲繁碎。”

    开封人口最高峰时,全城固定居民,十三万七千户,人口近一百五十万。“其人烟浩穰,添十数万众不觉多,减十数万众不觉少。”许多后迁入的移民在汴没有固定居所,或租房居住,或沿街建房,以至于东京衢巷越发狭隘。从大中祥符二年(1010年)到天禧四年(1021年)十一年间,“开封市府”曾三次下文,禁止外来人口在京侵街建房,并拆毁违章建筑,但是面临城市人口的急速膨胀,这些措施收效甚微。

   宋朝中叶后,京师几无空地,城区之内,地皮越发珍贵。一些权贵为了修建别墅花园,竟然非法侵占惠民河道,以至于夏天频遇暴雨,积水成灾。随着汴梁城的房子越来越贵,不少中下级“公务员”在汴梁没有居所,纷纷租赁民宅。许多外地来京人员,白天进城公干,傍晚则回城外居住。因此,开封郊区也得到了开发,人口越聚越多,民房栉次鳞比,日渐繁华。久而久之,在汴京城外,逐渐形成了八个“城市边缘集团”,当时被称为“汴京新城外八厢”。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北宋政府,在“京城外八厢”设立新政区,正式并入首都区划。 
 
扩建后的新汴梁,面积达到27.37平方公里。有三道城墙组成的“交通防御体系”将全城分为大内、内城、外城三部分。内城始建于五代,周长20.4里。套用现代城市概念,汴京内城的城墙与城门恰似城市“二环路”。十座城门组成的“交通枢纽”控制了“四纵两横”六条主要干道,构成了城市核心地带。而新建成的外城周长50.5公里,其作用相当于东京的“三环路”。

开封御街州桥以西,嘉肃门以南至梁门以内的整个地域,集中了帝国“两府五省”众多的军政机关,其作用相当于京城的“中央公务区”

各国“驻宋大使馆”多半集中在市区西部,其中辽国“大使馆”(都亭驿)位于相国寺桥东北的城市黄金地段,紧邻“丁家素茶坊”。高丽“大使馆”(同文馆)在“西二环”梁门外的安州巷。比邻“建隆观”与蔡相的府邸隔着一条梁门大街。西夏“大使馆”(都亭西驿)位于“西三环”万胜门内,比邻“京城守具所”虽说位置稍微远点,但不远处就是风景秀丽的大佛寺与金明池。可见城西这一大片地域,称得上是首都的“使馆区” 。

东京最繁华的地段当属宋门以内, 御街州桥以东的地区了,这里堪称汴梁的“中央商业区”,特色商业街林立,商号栉次鳞比。“玉楼山梅花包子”“贾家鱼羹”“各式羊肉饭”“熟羊肉铺”“特色南食店”“青鱼内市”“果子行”“肉行”“胡饼店”令人眼花缭乱。逛累了,也有消闲去处,自可驻足看几段张金线的“傀儡戏”,听两出尹常卖的《说三分》~~~


[ 本帖最后由 王佐之才 于 2006-6-7 17:55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5-11-10 20:2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fengxv于2005-11-10, 20:23:01发表
这些小吃现在还有没了啊?在哪能找到啊?   

呵呵!馋了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5-11-10 20:3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归∽尘于2005-11-07, 8:54:26发表
MS王佐兄对<龙之崛起>也有研究呀,那游戏我也玩过,还不错的!不过五佐兄的文章更好!

偶尔玩一玩,没有那麽多时间~~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冰祁步

长平郡主
鸿胪少卿
荆湖路经略使
★★

Rank: 24Rank: 24Rank: 24
柱国(正二品)
组别 佩剑公主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2717
帖子 6735
编号 121
注册 2004-9-25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11-10 21:0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感觉王佐兄有点想到哪些到哪啊
似乎全文看起来有点不太连贯哦  ^0^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5-11-10 21:2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哈哈! 这个问题我早想解释一下了,因为金灭北宋战争主要是围绕汴京展开的,下一步要写东京保卫战,所以先把主要交战地区的人文,经济,历史,地理交待一番,交待清楚了,自然收笔写打仗的事了~~~

现放后收, 跟刘心武似的,转一圈儿,再回来~~     所以不要着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旁观者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8
帖子 299
编号 35657
注册 2005-3-31


发表于 2005-11-26 10:0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很久没来了,其实只要先说明一下开封的防御体系足够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6-6-7 23:4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在这座“花团锦簇汴梁城”中,花光满路,无限春游;箫鼓喧空,谁家夜宴?无数快乐小资们过着各自的幸福生活。其中当然也少不了《东京梦华录》的作者,自称“幽兰居士”的孟元老。南渡之后,幽兰居士与亲朋旧友论其旧都风情,无限感伤,遥想当年全盛之时,回首怅然,宛如一梦。南宋绍兴年间,居住在临安的他,黯然神伤的写下了这段话:  

    我从小跟随父亲游历南北,崇宁初年来到京城。我们家就住在城西金梁桥西夹道。在天子脚下的首都,我渐渐长大了,这时国家也进入了全盛时期,太平日久,人物繁阜。梳着羊角辫的小孩子,天天学习唱歌跳舞,素质教育搞得很好。白头发白胡子的老爷爷,不知道打仗是怎麽一回事。

京城的中产之家是很喜欢旅游的,每到时节转换的时候,总有可玩的地方。什麽“灯霄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一年四季,不知疲倦。

  京城的建筑物也是很漂亮的,到处都是青楼画阁,珠帘绣户。行走在汴梁的街道上,无数匆匆过客擦肩而过,消失在城市人群中。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柳陌花衢之中,有人轻歌巧笑;茶坊酒肆里,谁在调弄管弦?

汴梁的物价也很便宜,花七十五文就可以买上一壶羊脂美酒,即使到了寒冬腊月,从黄河上刚捕捞的新鲜活鱼,用车子运到开封城内,每斤也不过一百文。

   这段时间,国家的外交搞得有声有色,许多国家都同我朝建立了外交关系,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首都市场没有贸易壁垒,市场上贩卖着四海珍奇;厨师们烹饪着天下美味。白天大街小巷,到处都是鲜花,步行其间犹如畅游春风;夜晚侧耳聆听,隐隐传来箫鼓阵阵,是谁家在宴请宾客?

   容艳超人的妙龄女伎是市民的偶像,她们演艺的节目精采绝伦,吸引着千万眼球。大家喜欢消费,越奢侈越觉得精神百倍!我居住在京城的这些年,频频看到“公主下嫁”“王子纳妃”的盛况,大饱了眼福!每当赶上朝廷“举子唱名”“武人换授”之时,也是大家看热闹的好时候。我在汴梁住了几十年,玩了几十年,都没有看够玩够!

侨居汴梁数十载,要论给“幽兰居士”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天子脚下”的精神文明。他身有体会的回忆道:
   
   京城人情高谊,如果见到外乡人被本地人欺负了,大家必定救护他。外乡人在京居住,左右邻居也很热情好客。家里的用具不齐全,可以向邻家去借,有不明白的地方,只要问到了,大家都会热心指点。邻里街坊之间,非常关心,频繁走动,相互敬茶,问寒问暖。但遇红白之事,贺喜吊唁的人络绎不绝。凡开酒店的人家,只要有客买过两三次酒,就敢借给他价值四五百两银子的银质酒器。就是贫穷之人,前来买酒,也用银器供送。有夜里饮酒的,次日再取回也无妨。汴梁人的这种热情好客,阔略大方,真是天下无双!

   总而言之,在北宋王朝最后的二十年里,在这个富庶平和的汴梁城中,处处呈现出一片“和谐社会”的景象。“成长在阳光下”“沐浴在皇恩里”的孟元老也过着惬意的小日子,数不清那浪漫的事儿~~

   住在新郑门内金梁桥的他,冬天逛州桥夜市,夏天就去郑皇后宅旁的大槐树下乘凉。绿酒初尝,小窗浓睡,看不完的“公主下嫁”“王子纳妃”赏不尽的“雪际花时”“丝竹笙簧”。醉清风后醉太平,赏心乐事谁家院?真乃春风自在杨花!

这一切的一切,就是这个“奇迹王朝”的伟大首都。她处处体现着“日新月异”,她整整繁荣了一个世纪。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流水潺潺,处处灯红酒绿,丝竹管弦,也有那幽坊小巷里,雨打梨花深闭门~~

而这一切的一切,在金兵渡河的噩耗中,都嘎然而止了。这个“花团锦簇汴梁城”那个“良辰美景奈何天”也随着这年纷飞的白雪,被撕成了一片片~~


  公元1126年(北宋靖康元年)元月初,渡过黄河的金东路军先遣兵团,在郭药师的引导之下,向北宋首都快速推进,一路未遇抵抗,下滑州,越封丘,向南挺进一百余里,如入无人之境。一月五日,金军前锋突骑逼进到了首都外环,攻占了汴京西北郊的牟驼冈。此地是当年药师入朝与道君皇帝打马球的地方,也是国家天驷监所在。这个地方为首都西北高地,冈坡如沙碛,三面临水,其中豢养良马两万匹,豆料草谷,囤积如山。金军四处掠夺,获得大量的战马饲料,虎狼之师,兵威更盛!

一月五日,大量的郊区居民举家疏散,纷纷入城避难。鉴于形势严峻,刚即位不到十一天的宋钦宗同宰执大臣紧急磋商后,决定留守开封。同日,汴京宣布戒严,这是北宋建国一百六十六年来的第一次。自公元945年,耶律德光的军队撤离汴梁以来,一百八十个春秋过去了,没有哪支游牧民族的军事力量,能够跨越黄河天堑, 突进到这麽深远的中原腹地。

赵宋百年家国,琼枝烟萝,汴梁风月,不识干戈。而如今,在凄厉的北风中,北方的狼真的来到了家门口~~!


[ 本帖最后由 王佐之才 于 2006-6-8 02:46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6-6-7 23:4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注释:
(1)东京户口数字参见周宝珠《宋代东京研究》;吴松弟《中国人口史》第三卷。
(2)汴京外城城门有正称和俗称之分,比如戴楼门正称为安上门,新郑门正称顺天门,卫州门正称安肃门, 新宋门正称朝阳门等等。本文中的外城城门采用当时的俗称。
(3) 北宋中后叶,中下级官员在京租赁民宅一事,参考王曾瑜的考据。
(4)汴京城市功能区域与商业分布参见《东京梦华录》的记载与与北宋东京考古 地图。
(5)汴梁的物价水平与民风民俗参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6) 张金线与尹常卖是北宋宣和年间汴梁艺人,《东京梦华录》中有记载。
(7) 牟驼冈与天驷监的情况参见李纲《靖康传信录》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6-6-7 23:4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好长时间没填坑,近日把旧文翻出来,改了改,又新写了一段。预告一下,下段想写道君出逃。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凭北宋地大物博、财力雄厚、人口众多这些硬件条件,即使打不过金国也可以用空间换时间拖一拖,不过通往汴梁的路实在是太平坦了。当年太祖迁都不成(太宗和群臣眼光太短浅,太祖也少了那么点决断),是国防的一大失策,财政上只是暂时得利,但是为了保卫无险可守的京师,只能依靠大量兵员,北宋又是职业兵,花钱养兵对财政仍然是不利。
宋徽宗父子不是第一个吃这种亏的,当年后晋石重贵也是被契丹速灭之后送到东北改造去了。

[ 本帖最后由 张建昭 于 2006-6-8 11:13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绝世天骄
(启风居主人)

白衣伯爵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197
帖子 4681
编号 43763
注册 2005-7-19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6-6-8 11:1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张建昭 于 2006-6-8 11:10 发表
凭北宋地大物博、财力雄厚、人口众多这些硬件条件,即使打不过金国也可以用空间换时间拖一拖,不过通往汴梁的路实在是太平坦了。当年太祖迁都不成(太宗和群臣眼光太短浅,太祖也少了那么点决断),是国防的一大失 ...

发生这种都城无险可守局面的根源是燕云十六州一直处于敌手,直到徽宗时才在名义上收回,于事无补了
刘知远的错失,周世宗宋太祖的早死,加上宋太宗的无能,最终造成了大汉数百年之辱

[ 本帖最后由 绝世天骄 于 2006-6-8 11:20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QUOTE:
原帖由 绝世天骄 于 2006-6-8 11:15 发表

发生这种都城无险可守局面的根源是燕云十六州一直处于敌手,直到徽宗时才在名义上收回,于事无补了
刘知远的错失,周世宗宋太祖的早死,加上宋太宗的无能,最终造成了大汉数百年之辱

总帐还要算在石敬瑭头上。

太祖若不是死得早,太宗还可以做个比较成功的守成之主。太祖的事业还没完就死了,让他挑大梁就难为他了。他前半辈子都是在他哥哥的羽翼下活着,不怎么懂得创业的艰辛,不懂得掌握火候和分寸,两次北上都是准备不足,一时兴起,把老兄留下的大量的精兵和钱粮都打没了。疑心还特别重。
太祖右文抑武,不过是为了防止五代悲剧的重演,而他本人对边防将领还是倚重有加的,李汉超镇关南、马仁瑀守瀛州、韩令坤常山、贺惟忠易州、何继筠棣州、郭进控西山、武守琪晋阳、李谦溥隰州、李继勋昭义、赵赞延州、姚内斌庆州、董遵诲环州、王彦升原州、冯继业灵武,这些将领的防地都是多少年没变过;太宗既没有太祖那种豁达的性格,也没有太祖的军事才能,总想控制武人,束缚其手脚,后代又因袭其政策,结果造成百年守内虚外,实际上宋军的战绩还是可以的,但一般都是局部取胜,整体失利,小战常胜,大战疲软,这就是总体军事政策的原因了。

[ 本帖最后由 张建昭 于 2006-6-8 11:45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6-6-8 12:5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基本同意建昭的,宋太宗的军事才干确实不如宋太祖,但是他的权谋手段其实要在太祖之上的。以赵炅之才,不足以取江山,以赵炅之才,足以篡江山。宋太宗是个内部“夺权派”,他的能力才干不足以去创业。不过,宋太宗也不是完全没有军事才能,纸上谈兵,搞搞军事筹划,当个参谋还是可以的。可他偏偏事无巨细一切军权都要亲自抓到手里,搞得宋太祖时期很会打仗的曹彬、潘美全都不会打仗了。

[ 本帖最后由 王佐之才 于 2006-6-8 12:56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hejing0368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
编号 67412
注册 2006-4-30
来自 死亡谷


发表于 2006-6-9 08:3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积弱难返,特不喜欢宋朝..........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6-6-9 12:5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金东路军渡河迅速逼近开封的消息传入宫中,“风流天子”宋道君可就座不住了。早在去年十二月金兵入侵之初,宋徽宗对金朝还抱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认为金人败盟入寇,无非是垂涎中原财富罢了。他当年与金太祖指天为誓,互约盟国,墨迹未干,历历在目,“海上之盟”的政治基础还在。虽然,完颜阿骨打刚去世,其弟完颜晟即位不久,也不能这麽快就推翻先皇帝与宋朝的盟约,因此宋金关系并非没有转还的可能。二十二日,宋徽宗命通直郎李邺出使金军,表示愿意求和,李邺请求拨帑金三万两,作为贿赂金方大臣之用,道君首肯。

  可是第二天,也就是十二月二十三日,童贯携金人宣战檄文入宫觐见,道君这才“醒过味儿”来,原来,此次金军南侵,远没他想得那麽简单!金兵南下,就是向他问罪的!既然金人伐宋的理由,主要是针对他的,就不是用黄金能够“摆平”的了。再者,金人诏书中,口气强硬,没给他留任何余地。由他出面与金朝和谈这条路,其实就堵死了。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宋徽宗不得不想想“退身之策”了。此时的宋徽宗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一面装病“内禅”;一面策划逃跑~~

  其实“逃跑”与“装病”是政治家惯用的小伎俩。司马仲达会装病,而教主道君不仅会装病,更会逃跑!记得林彪逃跑前,他的老婆叶群诡秘的宣称“林副主席想动一动了!”周恩来问“是天上动啊?还是地上动啊?”结果,林彪选择了“天上动”!而此时,自命难保的宋道君,也想向南方“动一动”了。

  对于宋徽宗内禅逃跑“动一动”的计划,朝中群臣心知肚明。已经内禅的宋徽宗,卸下了包袱,早不是“有权天下重”而是“无权一身轻”了。被金兵吓破胆的他,巴不得退出领导核心,交出全部权利,以便尽快成行。十二月底,他借口去毫州烧香,准备先走一步,逃之夭夭~~

  大家不要动,让领导先走!不这样,又有什麽办法?“小赵”只能让“老赵”先走。

  正月二日,宋钦宗正式下诏,公布了太上官家将于今春贞元节前后,赴毫州太清宫烧香还愿的消息,并选派蔡攸、宇文粹中为恭谢行宫使,为道君东幸作准备。既然朝廷对外发布的消息是“东幸烧香”,那麽还需“假戏真唱”,必要的仪轨还是要讲的。同日,太史为道君占卜,认定初四是黄道吉日,上皇可以启行。道君早等不及了,烧香选吉日,逃跑无需吉日,跑的越快越吉利。道君可是个聪明人,审时度势,轻重缓急,他分得清楚。宋徽宗要迫不及待的“动一动”了。至于“天上动”还是“地上动”?没办法,那时没“元首专机”,他也只能在“地上动”了~~!


靖康元年正月三日晚间夜漏二鼓,宋道君一行乘夜色,偷偷离开汴梁大内,出津通门买舟东下,仓皇出逃。随行的有太上皇后、皇妃及一部分王子帝姬,扈从官员只有蔡攸及宦官、卫士等数人。由于道君半夜出逃,朝廷指定的侍从官事先未得任何讯息,多数都没有随行。道君真不愧是个大政治家,不仅装病装得像,逃跑也逃得出神入化~~

一个星期前“已无半边”的宋徽宗,此时“边瘫”突然好了。一出汴梁城,道君两耳不闻天下事,一门心思往南跑。什麽“一慢二看三通过”全顾不得了。

  徽宗本来是乘船的,此时正值寒冬时节,汴河水浅,船速较慢,道君坐的心焦,下船改乘肩辇,谁知肩辇也走不快。徽宗嫌慢,于是舍了肩辇,在河边寻到一艘搬运砖瓦的帆船搭乘。这一个晚上,道君为了逃之夭夭,换来换去,没少折腾。由于行色仓猝,出门时不暇就餐,此时已是饥肠辘辘了,只得向船家处讨得炊饼一枚,与皇后等分而食。一个堂堂天子,尽然落魄到向老百姓乞食的地步了。饥不择食,慌不择路,徽宗“东幸烧香”搞得跟“逃难”一般,真是狼狈不堪,此时风流天子已无半点风流之态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跑了也就跑了,偏偏后来又回来了,结果还是发配到北大荒改造。
跑了丢脸,回来了丢人,脸和人都丢了。
到了女真人手里被人当猴耍,用郭德纲的话说:“要了亲命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6-6-10 13:2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小船行至雍丘(河南杞县),因时值隆冬,河道枯涩,水浅不能行舟。徽宗舍舟乘骡,朝雎阳(河南商丘)方向飞奔,此时天色蒙蒙亮,远处传来鸡鸣。滨河有一小市,村民睡得正酣,唯独一个姥姥家亮着灯,竹扉半掩。道君走乏了,想歇歇脚,遂拍门而入。四十三年来,除了微服出游,赴樊楼幽会李师师外,这是他第一次深入老百姓家里体验生活。

   老婆婆与道君闲聊起来,问起了徽宗的姓氏。徽宗曰“姓赵,居东京,已致仕,推荐长子自代。”。见到前“国家元首”如此幽默自谦,身边的警卫战士不禁哑然失笑了。徽宗环顾众人,自己也笑了。老婆婆给道君进酒,徽宗起身接过酒杯,喝了一口,复传爵与众卫士。老婆婆将道君引到里屋,拥炉取暖,又添加了炭薪,好让徽宗释袜烘趾。

  经过短时休整后,道君一行又连夜驰骋数百里,次日平明时分抵达南都商丘,在馆驿中略事憩息,补充了衣被之类,又发挥连续作战的精神,骑骡登程。宋徽宗“兵贵神速”一口气向南狂奔数百里,直到符离(安徽宿县符离集),才登上停泊在泗江上的官船。船行至泗上(江苏盱眙西北),徽宗登岸至江边集市上买鱼,道君很会买东西,老想压低鱼价,买鱼人不干了,与徽宗一行发生了争执。鱼贩子不识道君身份,有眼不知“赵官家”,看道君的样子,白白净净像是个官人,便呼道君为“保义”。(宋代武官分为54级,保义郎为第49级。)徽宗天皇贵胄,自小养尊处优,活了半辈子,还没有人叫过他“保义”呢!太有意思了!一时大为开心,买鱼归来,回到船上仍兴致勃勃,不仅诗兴大发,赋《临江仙》小词一首:“过水穿山前去也,吟诗约句千余。淮波寒重雨疏疏。烟笼滩上鹭,人卖就船鱼。”

道君就是道君,即使落魄逃难,也离不开人文情怀。道君逃难之余还能“吟诗”;天祚流浪途中不忘“狩猎”。道君与他当年的盟兄天祚,一个能文,一个尚武。北天祚,南道君,女真不出,谁与争锋?真是一对“绝代双骄”!
 
徽宗一行将至盱眙,蔡京、童贯、高逑、宇文粹中等人,才慌忙赶来护驾。童太尉以三千胜捷军扈从渡河,护卫船队向维扬进发,高太尉则率禁卫军留于泗上,控扼津渡,以防金兵追袭。徽宗一行抵达维扬时,当地父老力谏车驾不可渡江,而徽宗不听,执意南下。徽宗过长江浮桥时,卫士恐流落道路,多愿随行,他们手攀船舷,痛哭不已。童贯喝止无效,嫌他们妨碍行程,令亲军放箭射之,一时间中箭而到者,多达百余人。而这种场面,端坐在车驾中的宋徽宗是看不到的。

  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徽宗渡扬子江至镇江府,郑皇后并未随行,仍停留在扬州。道君在流离之余,仍逍遥不已。过完上元节,他在镇江行宫召见江南诗人曾空青,特命乔贵妃出来相见。他得意的对乔贵妃说:“汝在京师时,每次问到曾三,便是此人,特命汝一识耳。”又命乔贵妃赐给“曾三”价值连城的七宝杯。国家都到了这步田地,他还悠哉游哉,几只蝴蝶逍遥缠绵呢!前面的光,就是飞蛾的尽头,用不了多长时间,他就要“春梦绕胡沙”了~~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即使隆冬时节,也无北方肃杀之气。徽宗驻跸行宫两月有余,生活精致讲究,满有情调!每日花费银钱六千余缗,一月费用二十万贯,穷奢极侈,乐不思蜀!正当道君在镇江啸傲湖山,怡然自乐之际,在千里之外的中原,汴京保卫战打响了。汴梁城下“铁骑满郊畿”正经历着一场激烈的厮杀~~


[ 本帖最后由 王佐之才 于 2006-6-13 18:13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6-6-10 13:2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注释:
(1)钦宗有关道君“东幸烧香”的诏书,参见《靖康要录》
(2)道君入民宅一事见 《挥麈三录》。
(3)泗上买鱼一事,见《鸡肋篇》卷中(徽宗微行估人胡为保义)
(4)召见曾空青,见《挥麈三录》卷2(徽宗宣曾空青至行宫)
(5)“春梦绕胡沙”是徽宗被俘之后所作《眼儿媚》词中的句子。
(6)徽宗巡幸江南的奢侈生活,参见汪藻的上奏札子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6-6-10 13:2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张建昭 于 2006-6-9 14:36 发表
跑了也就跑了,偏偏后来又回来了,结果还是发配到北大荒改造。
跑了丢脸,回来了丢人,脸和人都丢了。
到了女真人手里被人当猴耍,用郭德纲的话说:“要了亲命了~~”

要论逃难的本事,宋徽宗比不上儿子宋高宗。金兵一来,赵构便跑到海上度假去了。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冰祁步

长平郡主
鸿胪少卿
荆湖路经略使
★★

Rank: 24Rank: 24Rank: 24
柱国(正二品)
组别 佩剑公主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2717
帖子 6735
编号 121
注册 2004-9-25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6-6-12 12:4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有个问题想不明白
干嘛要逃呀
逃避又解决不了问题

召集天下勤王之事死守汴京
应该有足够的实力决一死战的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我倒觉得打不过时就应该跑,因为看东京的地势终究不是可以长期固守的地方。但是应该向哪里逃?
向关中逃可以倚仗西北的精兵,向江南逃可以依赖东南的财力。
如果确信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元气并击退敌人的话,应选择向西,不过稍有些冒险;如果没有短期内战胜敌人的把握,而要做长期僵持的打算,则应选择向东南。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冰祁步

长平郡主
鸿胪少卿
荆湖路经略使
★★

Rank: 24Rank: 24Rank: 24
柱国(正二品)
组别 佩剑公主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2717
帖子 6735
编号 121
注册 2004-9-25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6-6-12 15: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东京的地势既然不是可以长期固守的地方
那定都与此本身就是一个失败啊

不过我觉得皇帝逃跑本身就是一件有损全军士气的事情
当时大宋全国可用之兵应该还是很多的吧
至于怕成这样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定都在军事上确实是失败,这个前面讨论过多次了。当时定都是处于经济条件的考虑,也不能说完全错。

皇帝逃跑虽有损士气,但危急的时候战略转移也是必要的。崇祯一直呆在北京没跑却也摆脱不了亡国的命运。唐代的京城先后被攻破过四次,不是外族入侵就是内部叛乱,若不是皇帝及时跑掉了,恐怕还没有三百年的国祚。宋朝的东京只被攻破这一次,老赵这一大家子就都被抓住了。

宋钦宗举棋不定,又想战又想和又想跑,这是最要命的。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2 06:4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38857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