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绝世天骄 于 2006-6-8 11:15 发表
发生这种都城无险可守局面的根源是燕云十六州一直处于敌手,直到徽宗时才在名义上收回,于事无补了
刘知远的错失,周世宗宋太祖的早死,加上宋太宗的无能,最终造成了大汉数百年之辱
总帐还要算在石敬瑭头上。
太祖若不是死得早,太宗还可以做个比较成功的守成之主。太祖的事业还没完就死了,让他挑大梁就难为他了。他前半辈子都是在他哥哥的羽翼下活着,不怎么懂得创业的艰辛,不懂得掌握火候和分寸,两次北上都是准备不足,一时兴起,把老兄留下的大量的精兵和钱粮都打没了。疑心还特别重。
太祖右文抑武,不过是为了防止五代悲剧的重演,而他本人对边防将领还是倚重有加的,李汉超镇关南、马仁瑀守瀛州、韩令坤常山、贺惟忠易州、何继筠棣州、郭进控西山、武守琪晋阳、李谦溥隰州、李继勋昭义、赵赞延州、姚内斌庆州、董遵诲环州、王彦升原州、冯继业灵武,这些将领的防地都是多少年没变过;太宗既没有太祖那种豁达的性格,也没有太祖的军事才能,总想控制武人,束缚其手脚,后代又因袭其政策,结果造成百年守内虚外,实际上宋军的战绩还是可以的,但一般都是局部取胜,整体失利,小战常胜,大战疲软,这就是总体军事政策的原因了。
[ 本帖最后由 张建昭 于 2006-6-8 11:45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