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三国史话
» 鲁肃险些投曹操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鲁肃险些投曹操
黑白鲸
组别
校尉
级别
破贼校尉
好贴
2
功绩
11
帖子
52
编号
70502
注册
2006-5-29
#1
发表于 2006-5-30 18:0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鲁肃险些投曹操
提要:
鲁肃早年很可能与刘晔、陈登、陈矫等亲曹派江淮名士们有来往,并有投奔许都的倾向;
鲁肃投吴又弃,当时他在许都还是东吴的选择面前举棋不定;
周瑜对鲁母的“绑架”是促成鲁肃事吴的关键因素。
-----------------------------------------------------
正文:
《三国志·吴书·鲁肃传》记载了鲁肃两次投奔东吴的经过:
第一次投吴,是建安三年孙策在世时。“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故过候肃,并求资粮。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亲结,定侨、札之分。袁术闻其名,就署东城长。肃见术无纲纪,不足与立事,乃携老弱将轻侠少年百馀人,南到居巢就瑜。瑜之东渡,因与同行。”
这次投吴不久之后,鲁肃就以还葬祖母为由,辞别孙策回到家乡东城。
第二次投吴,从史料记载看,当为孙策死后。而且鲁肃投吴前,曾出现过刘晔劝鲁肃投奔巢湖郑宝的小插曲。
刘子扬与肃友善,遗肃书曰:“方今天下豪杰并起,吾子姿才,尤宜今日。急还迎老母,无事滞於东城。近郑宝者,今在巢湖,拥众万馀,处地肥饶,庐江间人多依就之,况吾徒乎?观其形势,又可博集,时不可失,足下速之。”肃答然其计。葬毕还曲阿,欲北行。会瑜已徙肃母到吴、肃具以状语瑜。时孙策已薨,权尚住吴,瑜谓肃曰:“昔马援答光武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今主人亲贤贵士,纳奇录异,且吾闻先哲秘论,承运代刘氏者,必兴于东南,推步事势,当其历数。终构帝基,以协天符,是烈士攀龙附凤驰骛之秋。吾方达此,足下不须以子扬之言介意也。”肃从其言。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
从这段史料看,鲁肃已经答应刘子扬投奔郑宝,而周瑜抢先“徙肃母到吴”,力劝之下,鲁肃这才答应事吴。
但是,《鲁肃传》记载与《三国志》其它章卷略有误差。《三国志·魏书·刘晔传》中的说法是,当时郑宝在江淮间聚众,因为刘晔(字子扬)是汉室宗亲、光武之后,强拉刘晔入伙。后来曹操派使下扬州,郑宝、刘晔都去拜会,酒宴间,刘晔借机自取佩刀杀死郑定,“斩其首以令其军”,并宣称,“曹公有令,敢有动者,与宝同罪。”对郑宝的人马,刘晔“抚慰安怀,咸悉悦服,”被拥为首领。但拥众一方不是不是刘晔的志向,他带兵投奔庐江太守刘勋。建安四年冬,孙策夺取庐江,刘勋只得北投曹操。
从《刘晔传》中看,郑宝死在建安四年冬天之前。而《鲁肃传》中,鲁肃在周瑜劝说下第二次投吴,“时孙策已薨,权尚住吴”。这一时间上的“矛盾”,导致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中,没有采用这段记载。
不过,史料上小小的误差,并不能推翻鲁肃与刘晔的交往关系。实际上,与鲁肃交往的亲曹人士,恐怕不止刘晔一个。为此,要从鲁肃的家乡说起。
《鲁肃传》说,鲁肃是“临淮东城人”,这是《三国志》的作者在行政区划上犯了点小错误。早在东汉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临淮郡已更为下邳国,治所在下邳,东城县则属下邳国境内。下邳国在当时为交通南北、纷争四起的所在。曹操、刘备、吕布等“豪强”们都曾在这声土地上纵横驰骋。而东城县为今安徽定远县,处在淮河、长江、巢湖三角地带之间。鲁肃生长在淮南江北的士夫交游之乡,看够了周围曹操、袁术、吕布、孙策多股势力纷争横夺,加上鲁肃家财丰厚,喜爱结交豪杰,又志向远大,很想借乱世之机成就功名。所以他很容易交上不少类似刘晔的朋友。从史料中推测,很可能与鲁肃交好的江北人士还有:
一是下邳名士陈登。汉末曹操又废下邳国,改置东城郡,治所恰恰相反恰恰是东城县。而这首任东城太守,便是陈登。《三国志·魏书·吕布传》曾记载,广陵太守陈登于匡琦击退孙策北犯之兵,于是“迁登为东城太守。”匡琦之战是建安四年的事情,陈登迁任东郡的时间是在匡琦之战以后,与鲁肃第二次投吴的时间接近。
二是陈登任广陵太守时的重要助手陈矫。《三国志·魏书·陈矫传》载,“陈矫字季弼,广陵东阳人也。避乱江东及东城,辞孙策、袁术之命,还本郡。太守陈登请为功曹”。
陈登、陈矫都在东城任职或居住,而鲁肃是东城本地人,名气又很大,周瑜曾幕名访谒,“并求资粮”,袁术也“闻其名,就署东城长”。若说鲁肃与陈登、陈矫相识,这种设想是很合理的。
而无论陈登、陈矫还是刘晔,都是反对孙氏政权、倾向曹操的人士:
陈登,东吴的死对头,曹操任命他为广陵太守,他的任备除了“阴合众以图吕布”,便是为监视江东,这可以从广陵的地理位置看出来。孙策遇刺,陈登很可能是参与者之一,《三国志·吴书·孙策传》引注《江表传》就说,“广陵太守陈登治射阳,登即瑀之从兄子也。策前西征,登阴复遣间使,以印绶与严白虎馀党,图为后害,以报瑀见破之辱。”陈登三十九岁早逝,曹操很怀念他,“太祖每临大江而叹,恨不早用陈元龙计,而令封豕养其爪牙。”这所谓“陈元龙计”,便是陈登在世时曾制定的、消灭东吴政权的谋划。
陈矫,从“辞孙策、袁术之命”看,足见此人反对孙氏。陈矫后来从事于魏,任职到明帝时代。
刘晔,从其暗杀郑宝、打着曹操旗号辖领郑宝兵众的行为看,此人可谓人在江淮而心已许都。而刘晔将郑宝人马赠给刘勋,除因两人都是汉室宗亲外,恐怕刘勋此时也早倾向曹操了。虽然史载刘勋是后来被孙策打败后投奔的曹操,但当时袁术新死,刘勋驻在皖县,害怕孙策来攻,很可能已先与曹操联络。刘晔后来成为曹氏重臣,任职到明帝时代。曹操驻寿春时,刘晔负责讨庐江山匪,可见刘晔熟悉吴魏交界的情况。
而联系到鲁肃第一次投吴后,又借故返回东城,足可推测:鲁肃当时并不看好江东政权,并与亲曹反孙的江淮人士有来往。
再回过头来看《鲁肃传》中鲁肃欲投郑宝一段记载,虽有时间上的误差,但仍可看出鲁肃在投孙还是投曹上举棋不定,而且相对倾向许都,甚至引发了两方争抢鲁肃的“绑架战”。
周瑜及时使出绑架鲁肃老母的狠招。又说以“承运代刘氏者,必兴于东南,推步事势,当其历数。终构帝基,以协天符,是烈士攀龙附凤驰骛之秋”,才最终说服鲁肃留事孙权。
若干年后周瑜赤壁破曹操,又走曹仁于江陵,领南郡太守,以庞统为功曹。《三国志集解》在《庞统传》中引《荆州先贤传》云:“周瑜领南郡,以庞士元名重,州所信,乃逼为功曹,任以大事,瑜垂拱而已。”这里一个“逼” 为功曹,联系到当年“徙”鲁肃的老母入吴,足可见周瑜的作风:强硬果断与左右逢圆相结合,狠辣与雅妙相结合。绑架逼迫来的鲁肃、庞统,后来都成为周瑜心腹至交,更见周瑜的人格魅力。
鲁肃在《榻上策》中说,“建号帝王以图天下”,与周瑜劝鲁肃留吴时所说的“承运代刘氏者,必兴于东南”和“终构帝基,以协天符”又是是何等相似!由此足见,鲁肃下决心事吴,周瑜的“软硬两手”起了关键作用。
然后,为何史传中会出现这种时间误差?很有可能,鲁肃自称的投奔郑宝只是借口,他很可能已在刘晔等亲曹派朋友的劝说下,有了投奔曹操的想法。而后来,鲁肃忠心事吴,尤其赤壁之战时主力抗曹,成为孙吴建国的首勋之一。后来孙吴的修史官们为尊者讳,把鲁肃的这段历史说得含混些,以至资料越来越模糊,最后《三国志》成书时,不同章卷之间出现了细小的矛盾。
再说些后话,等到赤壁之战以后,孙权命周瑜等人攻取南郡,而先召鲁肃还吴。而这时,陈矫恰恰在南郡守将曹仁的手下做长史(见《魏书·曹二传》),东吴的老仇敌人在新战场上碰头了。莫非因为陈矫曾在鲁肃的家乡东城居住过,为避嫌,孙权这才先把鲁肃从前线调走?当然,这也是一种猜测。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匡匡匡
(D‧king、王牌公關= =+)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9
帖子
616
编号
55565
注册
2005-12-18
#2
发表于 2006-5-30 18:2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黑白鲸
于 2006/5/30 18:00 发表
提要:
鲁肃早年很可能与刘晔、陈登、陈矫等亲曹派江淮名士们有来往,并有投奔许都的倾向;
鲁肃投吴又弃,当时他在许都还是东吴的选择面前举棋不定;
周瑜对鲁母的“绑架”是促成鲁肃事吴的 ...
老母在三國真是重要阿,伯約投蜀也是,演義中徐庶投曹也是,看來偶玩三11要綁架吳國太了 孫策立馬投降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方二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好贴
4
功绩
37
帖子
1402
编号
58995
注册
2006-2-3
#3
发表于 2006-5-31 10:01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汗……从鲁肃可能投奔郑宝推出鲁肃可能投奔曹操,太牵强了
鲁肃如和刘晔一起投奔郑宝,可能性太多了
可能性1:鲁肃助刘晔杀郑宝(以鲁肃之胆色,想必刘皇亲不用亲自动手了),刘晔有鲁肃相助,起大事
可能性2:鲁肃助刘晔杀郑宝,刘晔投刘勋,鲁肃不愿投刘勋,被周瑜说服投孙策
可能性3:鲁肃助刘晔杀郑宝,鲁肃随刘晔投刘勋,刘鲁两人共助刘勋破孙策
可能性4:鲁肃助刘晔杀郑宝,鲁肃随刘晔投刘勋,孙策破刘勋,鲁肃被周瑜说服,降孙策
可能性5:鲁肃助刘晔杀郑宝,鲁肃随刘晔投刘勋,孙策破刘勋,鲁肃随刘勋北上
而且,以上可能性都是建立在“刘晔要杀郑宝”的前提下,根据刘晔在书信中所写的,刘晔似乎是想努力辅佐郑宝……以刘晔在杀郑宝后其余人都归附他的事实来看,刘晔在群盗中的地位并不低,除了他身份特殊以外,也应该和他曾经为组织做过一些贡献有关吧
ps:刘晔的书信和刘晔传中的内容明显不相符,这可以理解成陈寿既兼顾对魏臣的褒扬又重视客观真实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方二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好贴
4
功绩
37
帖子
1402
编号
58995
注册
2006-2-3
#4
发表于 2006-5-31 10:43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另外,陈登不太可能熟悉鲁肃,否则以鲁肃那种出人头地的才干却不被陈登看重,不太可能吧
陈矫和薛悌是莫逆之交,赤壁之战后两人一个在江陵,一个在合肥,如果鲁肃果真认识此二人,那可真的不能上前线了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zmgo
★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东将军
功绩
35
帖子
2481
编号
43978
注册
2005-7-22
#5
发表于 2006-6-1 10:5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看来三国时的人很重孝道,对父母都非常重视。
鲁肃要是投了曹,后来的孙刘联盟将会受到大影响,会改变整个历史进程。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方二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好贴
4
功绩
37
帖子
1402
编号
58995
注册
2006-2-3
#6
发表于 2006-6-2 15:50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徐庶母亲一丢就没了方寸……俄狄浦斯情结……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3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 水泊轩辕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3 20:5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084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