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转贴]诸葛亮与蜀国, 作者:北欧海盗Eric 出处:百度赤壁风云吧
性别:未知-离线 司徒苍月
(kagami☆sama)

越国公
荆南节度使
枢密直学士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7
功绩 2823
帖子 28883
编号 52341
注册 2005-11-2
来自 创界山
家族 司徒实业


[转贴]诸葛亮与蜀国

按照易中天的话来说:诸葛亮长得人高马大,是个帅哥!
    这是诸葛亮历史上的形象,也许和很多人心目中的形状相关若远,这大概是《三国演义》一书的影响太深远了,使得人们长期对诸葛亮的印象停留在"文弱书生"上边.
    和很多人一样,诸葛亮也是我小时候所疯狂崇拜的一个对象,我对他的理解可谓几经起伏弯曲,直到这几年才开始有了一个定型,但却迟迟没有表明自己对他的看法,现在,我就想写一篇文章,痛痛快快地吐露一下我心目中的诸葛亮.
    不过我并不想把自己对诸葛亮的评论狭隘地局限在几次北伐上边,诸葛亮的一生能够让我们讨论的话题实在太多了,而他的不少作为却是那么的充满争议和传奇色彩,这正是他特别拥有讨论价值的地方.所以本文我不发表对他北伐一事的看法,只谈他那更有价值的政治才华,只谈他建设蜀国和造福蜀国百姓,以及他与蜀国的密切关系.

[陈寿的评价]

    关于《三国志》中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在网络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主要是因为陈寿“批评”到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有网友就因此而忿忿不平了,甚至对陈寿的人格提出了怀疑,并以《晋书》陈寿的一些“不良行为”来论证陈寿写的《三国志》,是一本“根本不可信的史书”。
    对此,很有必要拿一下原文出来展现一下,虽然"事实胜于雄辩",只是辩论中失败者爱用的借口,但事实终归是事实,先把事实摆在眼前,然后来作一番分析。

(以下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原文)

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於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以下这段话为陈寿评价诸葛亮的译文)

评曰:诸葛亮作为相国,安抚百姓,明示礼法规矩,约束官吏的权限和职责,听从君主的裁断,坦露诚心,推行公道;对于竭尽忠心、有益于当世的人,即使仇人也一定奖赏;对于违反法令、傲慢无礼的人,即使是亲友也一定惩罚,对于敢于认罪的人,即使是犯了大罪也一定释放;对于犯了法不敢供认的人,即使罪小也一定杀戮;做了好事无论多小一定奖赏,做了坏事无论多小一定惩罚;他对各种事务都很精熟,能抓住事务常规的根本,根据人的言论而观察他的行为,不和虚伪的人同列;结果在蜀境内,人人都敬畏和爱戴他,刑法政令虽然严厉,却没有人怨恨他,这都因为他是公正无私的。诸葛亮是个治世之才,与管仲、萧何不相上下。然而蜀国连年兴师动众却没有取得成功,大概是因为应付事变和策划用兵的谋略,不是他的长处吧?

    众观全文,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是非常之高的,甚至可能会有溢美的嫌疑,至于批评,则是很委婉的,近乎隔靴搔痒。所以陈寿并没有贬低诸葛亮。不但如此,他还尊敬和崇拜着诸葛亮,为此,他著了一本《诸葛亮集》,以示对其敬意。现在有些人大力地批评陈寿,其用意何在,我是相当怀疑的。以狂贬一个人来达到抬举、尽善尽美化另一个人的目的,这恐怕也是不少人的老本行。至于这些批评陈寿的人,究竟有没有看过半眼《三国志》,我也同样打了个大大的“?”。
    不错,陈寿的《三国志》是以尊魏国为正统的,有些地方还有为晋国拍马屁的成份,然而这些只是大多史书共有的通病——甚至了现代,无论古今中外——但这并不足以折损《三国志》这本史书原有的价值。二十四史中,能够办到不过份地拍当权者马屁的,就只有“史上最可信”的“野史”——《史记》而已。

[刘氏政权的宿命]

    刘蜀政权是由几个势力组成的,其中原荆州集团和原益州集团最为具有代表性和号召力.
    首先大家要注意一点,刘蜀政权的建立,并非是一个政权推翻另一个政权,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由以刘备为首的荆州集团直接取代了原益州势力.虽然经历了两年的争斗,但巴蜀地区基本上并没有遭遇到大破坏,原先的益州经济依然得到了正常的维持,这个现象与江东和中原是有着根本的区别的.刘蜀政权建立后,就在这些原有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改良打造,进一步发展综合国力.而原来的益州势力却是依然完好地存在,与新来的刘备势力一同掌控着这片土地.这两派势力日后进行了多次的政治较量,力图从对方手上夺取更多的政治权利,这种现象,有点类似于今日美国民主党与共和党之间的政治斗争。
    因为原益州集团依然完好地存在,在蜀汉政权里占有很大份量,使得两派势力共同地拥有着这片土地,因此刘备不得不考虑如何缓和与原益州势力的矛盾,用有限的资源对其进行拉拢、收买、打压、削弱。这是刘备和诸葛亮等人必须直接面对的问题,也成了他们日后维护自己集团势力坚贞不移的策略。
    诸葛亮在维护原荆州集团政治利益上,与原益州集团展开了一系列的斗争.这于是就有了当今在网络上广泛讨论的话题:诸葛亮上台后种种排挤政治对手的行为.网友们批评诸葛亮是自私的,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不惜打压其他政敌,来达到自己独揽大权的目的,以致蜀国后期人才严重缺乏.我觉得这个问题得好好地辩证一下.
    关于这个话题,讨论得最为激烈的,是关于他和李严之间的关系.有人还因此提出一个观点:刘备真正想要托孤的对象是李严而不是诸葛亮.在这里,我郑重地告诉大家,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李严是益州集团的人,而并非属于荆州集团,依照我上边所说的,两个集团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有着利益冲突,刘备对益州集团人士的信任,是无法超过荆州集团的,即使是诸如法正,刘备对他也是利用占先.荆州集团的地位,犹如魏国中的夏侯氏和曹氏,吴国中的江北集团,是属于被优先依靠的对象(孙权前期启用的人才大多为江北的,只是到了后期为了政治需要才启用江东的陆逊,所以陆逊在夷陵之战中遭到众将排挤,不仅仅因为他"年青"而已,而孙权对他的启用,更是可以用"力排众议"来作说明)
    因此,李严不可能是刘备真正想托孤的对象,刘备相中的,依然是和他"出生入死"的诸葛亮,李严更大程度是起到了代表益州集团的象征性意义,并没有实际作用.刘备去世后,权力马上就落到了诸葛亮手上.这与司马懿和陈群等人的关系颇为相似.
    诸葛亮掌权后,采取了一系列打击益州集团的政策,与他一同接受"托孤"的李严遭到了高压,以致被放到了一旁作后勤人员,到了后来更是干脆被诸葛亮令其"回家歇着".这是诸葛亮出自于维护整个荆州集团利益的用意,不一定就是为了自己一人而已.两个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注定了诸葛亮刘备不会给予刘璋的"遗老遗少"们百分百的信任.
    历来人们总是单单地批评诸葛亮和孙权在后期如何地打压政治对手,却没有更为深入地去思考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们采取这种下下策,这难道仅仅是吃饭了撑着没事干?吴蜀两国政府都有着一个国内的政治对手,诸葛亮和孙权都曾想人为地去阻止对方势力的发展,但事实证明了,这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有人还批评诸葛亮独揽大权,其实我觉得独揽大权没什么不好的,独揽大权的人就不一定统统是奸臣,诸葛亮一生为蜀国做的事,总体上是属于正面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司徒苍月
(kagami☆sama)

越国公
荆南节度使
枢密直学士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7
功绩 2823
帖子 28883
编号 52341
注册 2005-11-2
来自 创界山
家族 司徒实业


[蜀国的屯田]

    三国时期,蜀国人民最为崇拜的人物有两个,其一为张飞,另一个就是诸葛亮了。至于为什么没有关老爷,大概是因为荆州离得较远,与益州中间隔了一层蜀道,使得益州百姓对他不太了解的缘故。
    诸葛亮为什么会被蜀国人崇拜,与他出色的治国才能是分不开的,无论你对他军事才能的看法怎样,他在经济上的成就你都不可否认,三国中很少有人能够比美诸葛亮在这方面的才干,吴魏两国众多的内政人才中,最多也只能拿出两三个罢.
    蜀汉和江东有个相同的地方,就是无论经济还是政治都不如中原发达,江东的潜在资源很丰富,但开发阻力非常大——这些阻力大多是人为的;巴蜀地区有前刘璋政权留下来的经济基础,但开发资源相对馈乏。就开发难度而言,江东和巴蜀是差不多的。因此,得采用什么政策来刺激和稳定国内的发展,以达到抗衡中原,是吴蜀两国面临的重要问题。结果两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苛政。诸葛亮对此的解释是:“乱世得用严刑峻法”,至于成果如何,陈寿的评论可以拿来参考一下。
    除了严明法律,刺激经济也是一大课题,诸葛亮对此采用了不少手段来发展蜀国的经济,有关这些,在本文里不多讨论,我们这里来谈一下三国时期极为流行的屯田制度.
    屯田制度可谓是三国时期的一大特色,无论魏、蜀、吴都大为兴建。其中蜀国的规模较小,这当然是由于环境所造成的,这个环境指的不但是地理环境,也指政治环境。
    屯田分为军屯和民屯。军屯主要在两国边境兴建,因为它扯上了军事,而民屯则在内地,三国中魏国的民屯规模比较大,吴蜀两国则相对稀少。军屯则在三国皆流行,对魏国来说,她的两个敌国是“吴近蜀远”,因此蜀国的屯田就不像吴国那么火热了。
    也许有人会问:“蜀国不是有许多地方与魏国接壤吗?为什么会导致屯田会这般稀少呢?”这个问题问得好。的确,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这种说法是事实,然而我们应该结合当时的政治环境更为全面地去看待这一现象。蜀国虽然有不少领土与魏国接壤,但多数地方是靠近了西北地区,而不是中原地带。加上益州蜀道多,正如吴国的长江一样,可以有效地防止魏国的进攻,并不需要在这地带大兴屯田,所以蜀国实际上只有在汉中地带与魏国的政治中心接壤的地区大兴屯田而已。(关于蜀道之易守难攻,其实从后来邓艾灭蜀时所经历的困难就可以看出两三分了,所以在晋朝时期,当李特来到巴蜀后,才会叹道:“刘禅空有此宝地,却不加以利用。”)
    魏国对西北的统治,与蜀国对云中的统治、吴国对百越的统治类似。该地区虽然属于本国的势力范围,但却远离本国的政治中心。蜀国的边境虽然与魏国接壤,但却少与魏国的政治中心许昌洛阳地区接壤,因此魏国人才会说“吴近蜀远”,这些远离政治中心的地区是不易完全掌控的,后来诸葛亮北伐时频频与羌族部落勾结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需要再加以说明的是,吴国方面因为统治地区跨越了长江的缘故,所以在江淮地带都有大量的屯田,这些屯田也是江东政权的收入来源之一,但这个收入并非是绝对稳定的,当时就有发生过吴国屯田遭受魏国破坏的事情,江淮地区也成了吴魏两国长期产生冲突的地带,尤其是赤壁之战后的十年间。另外,吴国的屯田制度也与魏蜀两国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关于这一点,本篇就不多说了,留待以后我有写关于江东经济的文章再作议论。
    诸葛亮治国能力是天才的,他对蜀的治理,在中华史册上写了光辉的一页.

[外交风波]

    三国是个乱世,这时期的各个政权,都必须同时“军事、经济、外交”三箭齐发,用以来对待其他势力——不管敌友都是如此。外交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这是三国时期的一个重要话题,它所体现的,是一个国家政权与其他政权的交流技巧,以及对文字游戏的掌控能力。
    吴国对外交的理解及掌握无疑是出色,尤其是孙权和鲁肃等重量级的江东政客。蜀国内也有不少出色的外交家,像邓芝就是其一,诸葛亮亦不失为这方面的一个好人才。

    赤壁之战开打前,吴国境内开展了一场极其激烈的辩论,主题是围绕着要用什么方式来迎接曹操军队的到来。以张昭为首的文臣及江东集团属于主和派,以周瑜鲁肃为首的江北集团属于主战派。在此必须说明的是,张昭的主张是“迎曹”,而不是“降曹”,两者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在《三国志》张昭的原话中并没有投降的意思,历来人们将张昭列为“投降派”是不公正的。所谓“迎曹”,就是像南宋对北金称臣缴税那样,对曹操宣誓臣服,承认曹氏政权是东吴政权的“宗主国”,把孙权的儿子送到曹操那里作为人质,但吴国依然可以作为一个形式上独立的政权。像吴国这样基本上立好根基的政权,即使向曹操称臣了,曹操也是不可能能够马上将其完全控制的,所以“迎曹”一事,只是在对待曹操上采取消极的态度,而并非彻底地放弃自己在这些年来取得的建设成就,将其无条件地免费送给曹操,再加上当时北方未平,曹操无法在短期内彻底地掌握好拥有众多土豪割据的江东地带.因此,孙权在采纳双方的决策时,绝对不存在投不投降的问题,只存在要用温和还是强硬的手段来迎接曹操.正因为他在赤壁之战时期没有选择南宋人走的道路,并屡屡拒绝"遣子入魏",即使向魏国称臣也一定保留自己的实际政权权力,所以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才会屡次地作词赞扬他.我再次声明一下,我坚决反对张昭是投降派的说法.他是孙氏政权建立初期,开发江南地区的最大功臣,他不会甘于把自己多年来的心血没原则地送给敌人,他之所以主和,也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劳动成果,不想自己几年来的所有辛苦被战争毁于一旦,并非裴松之那所谓的"心在汉不在吴".造成他主张"主和"的原因,大概与他是文臣,不喜凡事都以军事来解决问题有关,另一方面他的思想偏于保守,不像周瑜鲁肃孙权这些年青一代敢于冒险.
   这场辩论最终以孙权选择以武力来驱赶曹操告终,此时,诸葛亮应孙权的邀请造访吴国,并上演了一场"智激孙权"的戏儿.有人就发诸葛亮的难了:孙权既然在你诸葛亮没来之前,就本已下了抗曹之心,你诸葛亮对孙权的这个"智激",岂不是多此一举吗?又一个好问题,我们就来好好地分析一下吧。孙权确实是有抗曹之心,即便诸葛亮不去劝说他抗曹,赤壁之战亦会如期爆发,然而诸葛亮智激孙权一事还是有着相当程度的必要,这个“必要”非体现在“激”上边,而是在“智”上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在三国时期,各路英雄豪杰的对抗中无不是打着“匡复汉室”的名义到处烧杀抢掠的。董卓自称是汉丞相,以讨贼功臣而自居;十八路诸候各怀诡胎,但讨伐董卓时也自称是在“讨汉贼”;刘表、孙坚、张燕、公孙瓒、袁绍等人以“勤王”的口号来割据中国;曹操挟天子以令诸候;刘备、刘璋更是仗着所谓“汉室血统”的名份来实现自己的野心。唯有袁术例外,他倒真的当起皇帝来了,所以他的结局是所有人中最为滑稽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汉朝在政客们的眼中,依然有很大的利用价值。
    一次偶然的机会,乱世安排了诸葛亮和孙权这两个年仅27岁,但都已经深谋老练的政客进行了会面。上边说到汉室仍然是块有价值的招牌,那么诸葛亮智激孙权,到底“智”在哪里?就智在了这块“招牌”上。孙权的年龄虽然比诸葛亮还要小,但他也是在政场上混过几年来的,积累有相当程度政治经验,他究竟有没有抗曹之心,这点诸葛亮不会不知道,况且孙权还曾派鲁肃去迎接刘备和诸葛亮等人,这已经说明了问题的实际,所以诸葛亮回访东吴,起到的是回应孙权问候的作用。政治往往就是要先下手为强,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达成自己的目的,这是外交场合的关键之处。
    诸葛亮“智激”的内容中说到刘备是汉室皇族,因此任何人都可以向曹操投降,唯刘备不可。我们首先要想到,刘备是不是皇族,这并不是曹操和孙权所关心,他们并不吃这一套,但诸葛亮这番话却在提醒着孙权等人:“你们这不过是拿着汉室这块招牌在到处起事”。这就等于竭断至少是削减了孙权想要和刘备在政治利益上讨价还价的程度。
    虽然说是“联吴抗曹”,但刘备当时的实力只能用“弱小”两个字来说明,东吴毕竟要比刘备集团强大了许多,前往东吴,等待他们大概就只有和东吴签定“不平等条约”了,因此,在面对比自己强大的盟友,如何将个这个条约的“不平等”减低到最小程度,这就是在考验外交官员的机敏程度了,因此诸葛亮就来了次“智激”暗示孙权说“你们东吴是为汉室而战,我们刘备更是汉室皇族”,这样一来,就把孙权的嘴堵住了一半,避免孙权提出像“我们为汉室立下功劳,你们打算怎么报答我”这样不平等的要求出来。既然刘皇叔是汉室,你东吴又说要汉室而战,那么你们就不能为难我们(刘皇叔)了。
    而从另一个角度上来看,诸葛亮的“智激”还有不少高明之处。其中就是关于刘备的地位问题。刘备的实力比孙权弱,但毕竟也是一股势力,如何在去和盟友谈判时,保持双方地位的平等,不屈于对方之下,这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诸葛亮这一“智激”就在委婉地告诉孙权:“我们是来和你们谈判的,不是在被你们遣使的。”孙权年青归年青,毕竟也是政治老手,听过后当然也会明白了诸葛亮的意思。刘备的地位也因此提高了一些。使得这场谈判是建立在双方平等的情况下去谈,而不是在一方屈于另一方的情况下去谈。
    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地方,诸葛亮前往东吴,给孙权带去了关于曹军的重要情报,好让孙权及时地修整好自己应对曹操的策略,因此,诸葛亮对孙权说的那番话,不单是"激",更是一次关键的信息提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司徒苍月
(kagami☆sama)

越国公
荆南节度使
枢密直学士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7
功绩 2823
帖子 28883
编号 52341
注册 2005-11-2
来自 创界山
家族 司徒实业


综合以上,诸葛亮“智激”孙权可以说“激”得很巧妙,“激”是表面的,而和东吴谈判不处于下风这才是诸葛亮真正的用意,这也是一种必要的外交手段。这就好像蒋干前往说服周瑜时,周瑜就先发制人说:“子翼莫不是来当说客乎?”是一样的道理。

    但实际上,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孙权并不太愿意让刘备和他平起平坐,像刘备后来没有经过和孙权商量,乘着孙权和曹操在合肥、濡须等地打得火热的时候进入益州,就让孙权恨得咬牙切齿。刘备一旦夺了益州,占有了荆、益两地,那么实力就会大大加强,东吴和刘备谈判的筹码显然就会失色不少,更会失去在联盟中的"领导"地位,孙权对刘备势力的控制力量也会下降,因此孙权就急着要回荆州,刘备不是傻子,不肯,因此双方的的矛盾就越积越深,这个无法调和的矛盾终于引来了后来吕蒙夺荆州一事,使东吴后来再一次与蜀国合作时重新回到了主导地位(吴蜀联盟的必要性孙权绝对不会看不出来,而实际上第二次吴蜀联盟的促成也有孙权的意思在内,而不是像演义中所说的那样,单单是蜀国一方面的意思)。这一来,不甘于屈居他人之下的刘备又不肯了,于是就打着所谓“为关羽报仇”的名义东征吴国,企图夺回荆州挽回这个不利的局面,只是最终失败了而已。
    曹操有野心,但他不急着当皇帝,仍然打着汉室这块几近烂掉的招牌“挟天子以令诸候”,这是曹操聪明的地方;孙权有野心,但他也亮出这块腐朽的汉室招牌,声称“讨伐汉贼”,以此达成自己的“高祖(刘邦)霸业”,这是孙权聪明的地方;刘备也有野心,他缺乏创业基本,却凭空造出了个"皇叔"身份,使自己在政治上显得"名正言顺",多个块打天下的金牌,这是刘备聪明的地方;而诸葛亮在受命于危难之际出使东吴,以巧妙的外交方式获取最大程度的政治利益,以成刘备的大业,这又是诸葛亮的聪明之处了。政治的斗争与交流往往就是这么的不可思议.
    吴蜀联盟也是外交策略的一大体现,吴蜀两国虽然出现过几次刀戈相向,但相同的政治利益,使得他们在几经曲折后依然能够同病相怜地站在一块,因此刘备去世前,以及诸葛亮上台后,首先办的事就是恢复两国的邦交,在诸葛亮和孙权彼此之间的相互努力下,恢复联盟关系一事终于得以实现.但是,夷陵之战后,吴蜀两国之间的联盟呈现了倒退状.这是因为夷陵之战给两国人民的精神创伤是极其严重的.政治让人的感觉往往是丑恶的,但其实它也具有充满人性的一面,因为政治也是人所操纵的.夷陵之战给两国人民的伤害,犹如两个曾经很要好的朋友之间闹得撕破了脸皮,之后的再度联盟只能算是双方出于风度向对方示意和好而已.两国虽然恢复了联盟,但因为曾经打过架,感情自然无法像过去那样好了.两国之间可以不再打不再闹不再拔刀相向,但过去那个在蜀国危难时吴国出手相助,蜀国牵制魏国给吴国减轻压力的局面是不可能再次重现了的.
    另一方面,在三国鼎立后,蜀国平定了云中,吴国在与魏国联盟期间趁机发展了经济,两国的实力都有所增强,对彼此的依赖程度已经不如三国鼎立前,所以联盟所存在的意义也不如以前了.到了后来,两国竟是少有过联军伐魏的例子,大多是各自为战,吴国北伐时蜀国视而不见,蜀国北伐时吴国冷眼旁观.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剧.

[南征云中]

    提到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相信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浮现起所谓的“六出祁山”,我个人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持以中立看法,既不贬低也不抬举,在我眼里曹操才是三国第一军事家,而不是诸葛亮,然而我同时认为会治国的诸葛亮比“会打仗”的诸葛亮更为伟大。人们总是崇拜和歌颂“有效率杀害同胞”的人,而不怎么提到“有效率造福同胞”的人,这也许说明了人的本性还是有着好斗好竞争的一面。
    关于诸葛亮的北伐,我过去写过一篇叫《北伐春秋》的文章,里边对其评价大概有失偏颇,我觉得是得再进一步思考的,不过我不想在本文纠正我的看法,关于北伐一事,就等以后再写一篇文章重新讨论一遍吧。我们这里也讨论军事,但不是诸葛亮的北伐,而是南征云中少数民族一事。

    少数民族,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人的一个大大的问题,不少三国迷都忽视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三国实际上是只是魏晋南北朝的一个开头——一个重要的开头——它与后来的两晋南北朝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这里,我建议每一个三国迷,都要去好好地读一下两晋和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以增强自己对三国的认识。为了说明一下少数民族在三国时期的重要性,我先把他们在魏晋时期的发展情况简单地介绍一下。
   少数民族和汉族的恩怨,可以追述到战国时期,赵国的李牧就曾经对匈族采取过镇压。但严格意义上来说,少数民族问题只能追述到汉朝,因为汉朝以前并没有“汉人”的概念,尽管汉人是继承了战国七雄的文化的。
    汉人与少数民族的恩怨,究竟谁是正义的?依我看,要是用良心来说的话,彼此之间并没有所谓的正义,双方不过是代表着不同的民族利益而已,只不过我们汉人是强者,是谱写历史的,所以免不了在史书上很傲慢地对少数民族进行贬低罢,其中“蛮”、“夷”、“寇”、“奴”这些带有污辱性的字眼却是频频出现在正史上。我这样说当然不是为少数民族鸣不平——虽然我不否认完全没有,但毕竟时代的理念不同,在“没有外国”的中国古代,这些“贼寇”们当然是会被视为当时"需要"打击和侵犯的对象。
    这些少数民族中,以匈族最为具有代表性,自从汉武帝时期匈族在漠北惨败后,开始了长达百多年的“屈辱生活”,三国时期他们在曹魏集团内取得发展空间,到了晋朝“八王之乱”后,匈族等五个少数民族举行了起义,以抗晋朝政府的高压统治,五胡的起义来势汹汹,很快就把晋朝闹得天翻地覆,晋朝政府被迫迁移到了南方,这就是史上有名的“五胡之乱”。
    晋府南迁后,北方闹得更加激烈了,此期间出现了石勒、幕容垂、冉闵(汉人)、苻坚等多位乱世雄杰,北方后来被拓跋氏(后改为元氏)政权北魏所统一,东晋王朝则被南宋所替代,此后,以汉人为代表的南方政权,与以少数民族(主要是鲜卑)的北方政权之间开始了长达160年的激烈对抗,史称“南北朝”,这期间南方出现的国家分别是:南宋、南齐、南梁、南陈;北方则是北魏,后来魏国一分为二,成为:北周和北齐,这两个国家是一对老冤家,其中北周后来被隋朝所“篡”,晋代魏的闹剧重新上演了一次。关于这些故事,由于与本主题无关,就不多介绍了,大家有兴趣的话自己去翻阅一下两晋南北朝的历史。三国时期的令东吴头痛的越族,在整个南北朝时期,也是南方的一大主角。
    好了,相信各位看官看到这里就已经不难明白少数民族的问题有多严峻了,接下来我们步入蜀国的话题。
    就像吴魏两国分别受到越、羌两族的困扰一样,南蛮也给蜀汉政权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如何处理好南蛮的问题,是蜀国的当务之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为了抢掠云中的资源,诸葛亮上台后,很快就对云中开展了军事行动。
    云中地区主要居住着所谓的"南蛮",这不是一个好词语,充满着汉人对外来民族的傲慢与偏见,含有"落后,愚昧"的意思.在这里,我得提醒大家一下,没错,少数民族的确是比我们汉人落后的,当绝对不会像三国演义里边说的那般绘声绘色,直将孟获一行人形容为"人猿泰山",犹如原始人一样.实际上,当时落后的云中也有着一定程度的组织能力,并非是"愚昧"得跟原始人毫无差别的,
    诸葛亮征服南蛮时,并没有急于求成,他根据云中地型恶劣的情况,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策略与敌人周旋和消耗,最终成功地拿下了云中.
    孟获是诸葛亮征服云中时的一个对手.关于孟获这个人,云中向蜀汉臣服后,他在蜀汉政权里担当文官的角色,他的形象和演义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至于"七擒孟获"一事,史上并没有详细记载,只有松注中简单地提到"七擒七纵",具体是什么样的擒法纵法,并没有多介绍.演义中那个"七擒孟获"的生动情节,毫无疑问是罗老先生的丰富想象.
    南征云中是一次蜀汉扩展和巩固政权的军事行动,对于这场战争,诸葛亮在演义中无疑是扮演着绝对正义的角色.不过现实中却是有着一个有趣的事儿,据说在孟获的故乡立着一块石碑,纪念着一个"抵抗外来侵略者的英雄",这倒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观点.那么,这块碑上所说的,是否可以作为这场战争性质的定论呢?我觉得是可以的.因此,诸葛亮南征云中一事的性质是"侵略",但请大家要以当时的观念去看待这个"侵略"行为,在当时的人看来,英雄积极开拓疆土扫除障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诸葛亮南征云中,只不过把对手换成了少数民族而已,与曹操平定北方各路雄杰并没有什么区别.少数民族"站起来了",只是新中国后的事儿.
诸葛亮出色地镇压了云中地带的人们,此后云中暂时安静了下来,接受蜀汉政权的领导.但是,正如吴魏两国没能解决本国的"蛮夷问题"一样,诸葛亮也同样没有根本地解决好这个问题,他对云中镇压所取得的成效也只是暂时的,诸葛亮去世后,云中很快就再次起义.
魏蜀吴三国都受到少数民族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也成了各国利用的对象,如诸葛亮曾经趁孙权北伐时煽动吴境内的“山寇”起来给孙权添麻烦,而孙权也曾积极扶植与荆州集团有矛盾的益州集团人物,连合云中“南蛮”来对付蜀国。当然,诸葛亮和孙权都只是为了自己政权的利益,他们的作法也无所谓对与错,还是丘吉尔那句话:“国与国之间,不会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少数民族的问题是极其复杂和难以解决的,三国都未能将其解决好,这也有着必然性,而这个问题也是使中国难以统一的因素之一,汉人与他们的矛盾是掩盖不了的,强行镇压只能是暂时叫他们表面上屈服而已,因此晋国统一后,很快就遭到了"五胡"的打击,直到隋唐时代,汉人与少数民族经过两百多年的冲突、斗争与溶合,统一条件真正成熟了,才迎来了三百年的大统一时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司徒苍月
(kagami☆sama)

越国公
荆南节度使
枢密直学士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7
功绩 2823
帖子 28883
编号 52341
注册 2005-11-2
来自 创界山
家族 司徒实业


[盖棺定论]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他在建设国家这一问题上可谓兢兢业业、不辞劳苦。他事无巨细,生怕蜀国内有什么地方被他看走了眼,他的刻苦,他的能干,他的无私,他的勤劳……使得蜀国的经济蒸蒸日上,这让他成为蜀国人心目中崇拜的政治明星。他的过份勤劳,也使得他过早地去世,比同龄的孙权短寿了十多年.
不少网友讨论三国,总是死死地抓住各将领的武力来作一番辩论,此外其他重要话题却是一字也不提,即使提到了也只是扭扭捏捏,丝毫不尊重那些在国内为百姓造福的人们。这种讨论是片面的,而对于一个将领而言,单单只讨论所谓的“武力”,并用它来作为衡量一个将领强弱的一切标准,这更是“片面中的片面”,这并不能反映出一个将领的真正水平。
政治人才是多种多样的,君主有君主的才能,将领有将领的才能,文臣有文臣的才能,即便如此,他们的才能也往往不是单一的,只讨论他们的其中一个方面,就会容易发生“以一错掩大德,以一俊遮百丑”的现象。讨论一个政治家的作为,应该综合他的内政、外交、统领等多个方面来进行讨论。诸葛亮是个政治家,我们谈他的时候,不应该老是整天死死抓住他的几次北伐来大事鼓吹,我们再放眼看一下他的整个人生,我们会发现:他的治国方针是非常苛刻的.他的外交技巧是极其出色的.他的政治表演是相当精彩的.他的军事才能是充满争议的.
虽然我不止在一处地方发表过为诸葛亮呵护的言论,但我不得不承认,论总体作为,诸葛亮是次于曹操的一个政治家,这个“次”,就刚好次在军事战绩上。然而这不代表诸葛亮就不伟大,作为三国时期最有作为的政治家之一,诸葛亮的才干是令人惊叹的,他的业绩,是仅次于曹操,而与孙权、刘备二人等齐,他被蜀国人民所崇拜、景仰,绝不是偶然的。出色的治国能力,正是诸葛亮最为伟大的地方,比他在军事上建立的功绩更为伟大,所以陈寿才会在这方面拼命地对他进行赞赏。
我不想用那种所谓"学者"的口吻来一味地论定诸葛亮是个伟人还是罪人,更不想用他的几次北伐来概括他全部的一生.我是不可能会去认为孔明像三国演义里说的那般十全十美,正如我不会去相信他像某些人口中说的那样一无是处.我只想说,诸葛亮作为一个千载以来时时刻刻被讨论的人物,他的名字所存在的意义,早已超越了他的实际价值.这或许就是"时势造英雄"吧.人们所崇拜的,是那股完美的精神,而并非仅仅是他本人.抗日战争结束后,各地的学校纷纷拆下了日本伟人的画像,挂上了中国伟人的画像,这其中就包括了穿喇叭裙的诸葛亮在内,在千百年的打造下,他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这注定了他的名字将永远是不平凡的.
我们中国人有个习惯,就是评价人物时非黑即白,非一即二,非正即负.如果说项羽是正义的,那么刘邦就是无耻的;如果说刘邦是正义的,那么项羽就是邪恶的;如果说刘备是正义的,那么曹操就是汉贼;如果说曹操是正义的,那么刘备就是无赖……可是,我更想用希腊人的观念去看待这些三国英雄们。正如特洛伊战争中,敌对双方的阿喀琉斯和赫克多耳都是英雄一样,三国中曹操是北方的霸主,孙权是江东的豪杰,刘备是巴蜀的枭英,诸葛亮则无愧于他在刘氏政权中当任的丞相职务,他们都是那个时代有所作为的杰出“政治家”。
最后,让我们以杜甫的那首《蜀相》来作结尾吧。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瑾以此文对其纪念,写于蜀汉丞相逝世一千七百七十二年之后……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7 13:1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366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