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夏代军队的武器装备
性别:未知-离线 花醉红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1
帖子 1059
编号 54574
注册 2005-12-4
来自 东莞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6-4-7 13:2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夏代军队的武器装备

转自
中华风云网
http://zhonghuafengyun.aa.topzj. ... =116088&fpage=1

夏代军队的武器装备  


??夏代军队的武器装备以远射程的弓矢和戈矛等长兵器为主。 已发现的兵器最常见的是箭头。石镞、骨镞的型制很多,有柳 叶形、扁圆形,而更多的是骸身作三棱、扁三棱、四棱或圆体三棱 锋,多数磨制较精,棱角锋利,有短铤,以便插入箭杆,少数无铤扁 三角形或燕尾形的,也多磨出侧刃。由于需要量增多,锋利而加工 较易的蚌镞也多有发现,而随着青铜冶铸的发展,骸这种消耗量大 的远射程武器也开始用铜制作了。据今所见夏代的铜镞有的和石、 骨、蚌镞相似,如堰师二里头遗址出有扁叶形和断面梯形、三棱尖 戈也是新型的兵器。偃师灰嘴遗址二里头文化层中发现2件石戈,援扁平,锋锐利,有棱脊,援后端有穿。在偃师二里头遗 址则出土有铜戈,通长32.5厘米、援长20.8厘米、宽3.8—4.8 厘米、内宽3.9—5厘米。直援曲内无阑,援中起脊,援面由脊向 刃斜抹而下,到近刃处又凸起增厚,形成一道沟。刃与锋较锋利, 援略宽于内,援内交接处呈直角。内中有穿,穿援之间有安秘痕。 内后端铸有凸起云纹,制作很精。
??戈是一种横装在一侧的单尖双刃利器,前锋可用于啄刺,下 刃可用于勾,上刃还可用于推杀,但夏代的戈主要用于啄击,勾 杀只是必要时的辅助功能,所以应看作啄兵。研究考指出,夏代 主要是步战,步战条件下用戈,啄击最为有效,这是由人臂关节 结构和武器工作原理决定的:啄击动作迅猛,有利于增强武器动 能,啄刺阻力小,能收到最大的杀伤效果。夏代青铜戈的形态特 征也表明它是按“啄兵”的要求制作的:第一,它的援部平伸,与 戈有直角相交,可保证前锋以最佳角度击中目标。若使用下刃, 这种角度无论对杀伤力还是戈结合牢固程度都不适合。第二,它 的前锋尖锐,上下刃对称,可见其作用同于矛叶侧刃,
??作为刺兵的矛,也是传统的兵器,在夏代仍有广泛使用。夏 文化遗址中多见骨矛、石矛,形制多样,多磨制得光滑锋利。





商朝装备和保障制度  


??商朝装备和保障制度 木制战车是商朝军队的重要装备。殷墟等 地出土的实物表明,战车有统一形制,牵引车的马,饰有铜质当卢、 钢泡等。青铜兵器由官府组织生产.用于格斗的有戈、矛、刀、等, 用于远射的有弓矢,用于防护的装具有铜胄、皮甲和干盾。安阳侯 家庄1004号墓出土70捆铜矛,海捆10个,反映出国家对武器的储存和管理有一定制度。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绝世天骄
(启风居主人)

白衣伯爵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197
帖子 4681
编号 43763
注册 2005-7-19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6-4-7 13:5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青铜?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飞雪无痕
(天之逸。羽飞扬)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2
编号 64145
注册 2006-3-20
来自 五湖四海


发表于 2006-4-7 14:1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青铜是商朝,还是夏的标志武器??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绝世天骄
(启风居主人)

白衣伯爵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197
帖子 4681
编号 43763
注册 2005-7-19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6-4-7 14:3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青铜器应该是春秋战国以前用来铸造兵器的主要材料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笑谈三国
(人类。)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8
编号 65426
注册 2006-3-29
来自 广东省河源市


发表于 2006-4-7 15:0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ICQ 状态 Yahoo!
回复

哇噻,那夏朝人打仗不是很惨,生灵涂炭?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绝世天骄
(启风居主人)

白衣伯爵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197
帖子 4681
编号 43763
注册 2005-7-19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6-4-7 15:5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青铜器还是很钝的啊,很手能向给越王陪葬的那样锋利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关内侯

Rank: 1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26
帖子 12566
编号 31412
注册 2005-1-29


服了,现在我们还在找能完全确定夏朝存在的文物,这里就已经讨论上他们的武器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klause
(棋博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镇西将军
好贴 4
功绩 150
帖子 3927
编号 51109
注册 2005-10-13
来自 未名之滨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6-4-10 08:1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搞笑哦~
顶部
性别:男-离线 JHJH33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8
编号 59075
注册 2006-2-4
来自 北京市海淀区


发表于 2006-4-10 09:2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要是有实物图就好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klause
(棋博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镇西将军
好贴 4
功绩 150
帖子 3927
编号 51109
注册 2005-10-13
来自 未名之滨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6-4-10 09:3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堰师二里头遗址出有扁叶形和断面梯形、三棱尖 戈也是新型的兵器。偃师灰嘴遗址二里头文化层中发现2件石戈,援扁平,锋锐利,有棱脊,援后端有穿。在偃师二里头遗 址则出土有铜戈,通长32.5厘米、援长20.8厘米、宽3.8—4.8 厘米、内宽3.9—5厘米。直援曲内无阑,援中起脊,援面由脊向 刃斜抹而下,到近刃处又凸起增厚,形成一道沟。刃与锋较锋利, 援略宽于内,援内交接处呈直角。内中有穿,穿援之间有安秘痕。 内后端铸有凸起云纹,制作很精。


做过c14测定没有?为什么现在很多棒子和棍子都说夏朝不存在?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金庾信
(轩辕茶博士·无地者老金)

灵寿侯武胜军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1173
帖子 17592
编号 19705
注册 2004-10-28
家族 圣剑兄弟会




QUOTE:
原帖由 klause 于 2006-4-10 09:32 发表
做过c14测定没有?为什么现在很多棒子和棍子都说夏朝不存在?  

年代问题不是主要的,主要是如何断代啊,到底是夏还是商,说不清。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绝世天骄
(启风居主人)

白衣伯爵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197
帖子 4681
编号 43763
注册 2005-7-19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6-4-10 18:3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klause 于 2006-4-10 09:32 发表
堰师二里头遗址出有扁叶形和断面梯形、三棱尖 戈也是新型的兵器。偃师灰嘴遗址二里头文化层中发现2件石戈,援扁平,锋锐利,有棱脊,援后端有穿。在偃师二里头遗 址则出土有铜戈,通长32.5厘米、援长20.8厘米、 ...

顾某人的“古史辨”?大禹是虫子的说法未必不可信,但是说夏朝不存在未免太过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绝世天骄
(启风居主人)

白衣伯爵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197
帖子 4681
编号 43763
注册 2005-7-19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6-4-10 18:3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关内侯 于 2006-4-10 01:02 发表
服了,现在我们还在找能完全确定夏朝存在的文物,这里就已经讨论上他们的武器了

难道一定要以实物为准?虽然不夏朝的记载多不足信,但是至少可以了解一些,并做些推测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绝世天骄
(启风居主人)

白衣伯爵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197
帖子 4681
编号 43763
注册 2005-7-19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6-4-10 19:0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18日至20日,对中国的考古界及史学界来说,是一个难以忘记的3天。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及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70多位顶级学术专家云集偃师。他们围绕着二里头遗址、二里头文化、巨型绿松石龙形器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22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也来到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现场,考察和调研该遗址的保护工作。
  二里头,这个在国际考古学界、历史学界耳熟能详的名词,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二里头,一段文明史的代名词
  二里头,是河南洛阳偃师翟镇的一个自然小村。1959年,文物工作者在这里发掘出惊人的文化遗存,二里头从一个无足轻重的小村庄,演变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文明史的代名词。特别是近年来,这里不断有考古新发现,牵动着世人的目光。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庆柱介绍,二里头文化的时代,距今为3800年至3500年,相当于历史文献记载中的夏、商王朝时期,兴盛了约300年。现在发掘的都城遗址面积达300万平方米,是当时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大的城市。
  刘庆柱对二里头遗址的发掘非常关注。他说,位于洛阳盆地的偃师二里头遗址,是二里头文化的典型遗址,二里头文化也由此得名。上世纪后半叶的一系列发掘,奠定了对二里头遗址深入探索的基础。2001年起,考古学家再次对遗址中心区进行了系统钻探与重点发掘,确认了这一带存在始建于二里头文化末期的大型建筑基址群。因此,祖国大陆、香港、台湾及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70多名专家学者专程到二里头遗址,为二里头遗址的保护、发掘、研究献计献策。
  刘庆柱说,二里头遗址的中心区域,有纵横交错的道路网等,这是一处经过缜密规划、布局的大型都邑。二里头都邑规划性的判明,对于探索中国文明的渊源具有重大的标尺性意义。
  中西对立“夏代”说
  在本次研讨会上,记者有幸采访了中国考古界泰斗——现年78岁的邹衡。
  邹衡说,关于二里头,国际上争论非常激烈,“夏文化”是个很麻烦的问题。1991年关于夏文化的国际会议在美国洛杉矶召开,学术界对此非常重视。“黄皮肤”的学者一致认为,夏朝是客观存在的。“白皮肤”学者认为,中国没有夏朝。现在,欧美的很多学者还是持这种观点。
  邹衡说,二里头遗址的新发掘,解答了许多疑难问题,也为“夏文化”的实际存在学说提供了新依据。中国学者基本上都认为夏代是客观存在的,“殷革夏命”是真实的;但是欧美的一些学者凭借中国极个别学者的观点,甚至完全误解中国学者的观点,得出中国历史上并不存在“夏朝”的结论。比如中国著名学者顾颉刚曾经提出,“夏禹”的“禹”字,其实是一条虫,夏禹作为一个真实的人并不存在,夏是从夏启开始的。西方学者抓住“夏禹”是一条虫,而真实的人可能并不存在这一观点,便否认了夏的存在。
  邹衡说,夏的存在与否,在国际学术上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其实,二里头的发掘,已经用事实证明了夏朝是真实的存在。当然,还要有许多的探索工作要做。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李先登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和登封王城岗遗址为代表的探索夏文化的发掘和研究,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坚持了中国考古学的历史学性质,不仅为夏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史料,而且使夏代历史成了信史,既为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为夏商周断代工程奠定了基础。
  郑大历史学院考古系主任张国硕则十分肯定地认为,二里头遗址为夏代都邑性质是毫无疑问的。二里头遗址始建于太康时期,止于夏桀,中间未经废弃。
  记者在现场采访了康贝尔先生,询问看了二里头遗址,他是否还否认中国的夏代客观存在。这位哈佛大学博士说:中国历史究竟是三千年还是五千年对我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二里头发掘出如此众多的精品文物和大型宫殿遗址,充分说明了当时的中华文明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让我感到震撼不已。
  二里头众多“之最”
  在皓发白首的顶级专家群中,许宏博士就显得年轻许多。许宏向记者介绍了二里头的数个“之最”——华夏最早的王都。在目前的考古发掘中,二里头是迄今为止可确认的中国最早的王朝都城遗址。距考古测定,二里头都城遗址距今约3000多年,兴盛约300年。这是当时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大的城市,以其为典型代表的二里头文化,则是中国乃至东亚历史上首次出现的“核心文化”。“华夏第一王都”之称由此而来。
  最早的大型宫殿建筑群。此前,人们一直认为商城宫殿是中国大型宫殿建筑群的鼻祖。但是,二里头大型宫殿建筑群将中国有规划的宫殿建筑群历史大大地向前推移了。在这个庞大的古代建筑群中,有的单体基址面积达数千平方米至1万平方米。前二里头时代建筑的体量和规格,是无法与二里头遗址相提并论的,因此,二里头大型宫殿基址群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最早的宫城。所谓宫城,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紫禁城”。宫城是具有防御系统,禁止他人自由出入的地方。二里头发掘的宫城遗址虽然从面积上只有明清时期北京紫禁城的七分之一,但二里头宫城却是历代宫城几乎不变的“模式”。这座迄今为止发掘到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宫城,其年代可上溯到距今3700年左右,开了中国古代都城与宫殿制度的先河。
  最早的车辙痕迹。车的发明,古代一直流传是“圣人”的创造,是文明历史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二里头遗址,考古工作者发现的双轮车辙痕迹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车辙,这与宫殿方正规矩、四通八达的道路相对应,将中国发明双轮车辆的年代前推了300多年,为探索中国古代车辆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最早的青铜礼器群与铸铜作坊。在二里头遗址东南靠近古伊洛河的高地上,发掘出一座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铸铜作坊等手工业遗存。铸铜遗址的面积达1万平方米,为数众多的陶范(模具),多为铸器后废弃的破碎外范,其内表光洁,有的还有兽面等花纹。从残范的内壁看,所铸铜器多为圆形,直径最大者有30多厘米。铸铜技术及铜器的使用,可追溯到仰韶龙山时代,但那时仅仅能够生产小型的工具。到了二里头时代,从发掘成果看,此时已经可用复合范铸造复杂的青铜容器(礼器)了,并且技术臻于成熟。发掘的青铜作坊遗址,共有1万多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的残范青铜礼器,中国的青铜时代也从此发端。
顶部
性别:男-离线 hlk688
(黄鹤客)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23
编号 53241
注册 2005-11-15


发表于 2006-4-10 22:0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青铜器,我们祖先真是牛啊!

现在怎么没有青铜器了呢?也是一种有着时尚意义的饰品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klause
(棋博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镇西将军
好贴 4
功绩 150
帖子 3927
编号 51109
注册 2005-10-13
来自 未名之滨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6-4-12 23:1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2里头很大程度可能是商朝文明,因为其距离偃师商都遗址太近了,而且2里头的文物几乎是空白,测定结果一直没有成文,这也是夏商周断代工程里最空白的地方。2里头遗址还是在这个工程之前的“发现”,但是没有有力证明的。现在复原的2里头宫殿不知根据什么依据?米诺斯的迷宫是半古半今,2里头的也许。。。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金庾信
(轩辕茶博士·无地者老金)

灵寿侯武胜军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1173
帖子 17592
编号 19705
注册 2004-10-28
家族 圣剑兄弟会




QUOTE:
原帖由 klause 于 2006-4-12 23:14 发表
2里头很大程度可能是商朝文明,因为其距离偃师商都遗址太近了,而且2里头的文物几乎是空白,测定结果一直没有成文,这也是夏商周断代工程里最空白的地方。2里头遗址还是在这个工程之前的“发现”,但是没有有力证 ...

没有充分证据以前把二里头强说成夏的确有点牵强哈。
另外,二里头宫殿复原主要是通过柱洞和基础来复原的,应当不会太离谱。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19 02:1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202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