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猛将传讨论专用贴, 猛将传讨论请进
性别:女-离线 张纯

虞王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组别 诸侯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501
编号 30
注册 2003-8-19


我人为小霸王孙策也可以称为猛将了
孙坚反而不可以入选
还有你应该给每个人一个你自己给予的客观的评论咯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3-8-20 23:2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呀,很详尽那,不错!!,个人觉得张辽列入猛将有些……,主要是逍遥津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QUOTE:
原帖由张纯于2003-08-20, 02:10 PM发表
我人为小霸王孙策也可以称为猛将了
孙坚反而不可以入选
还有你应该给每个人一个你自己给予的客观的评论咯

小朋友就是小朋友  。
评论就在文中嘛。此外,“自己给予的”评论怎能保证“客观”?

本文在连载中,连载完之前请不要跟贴,讨论请在讨论贴上发。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张纯

虞王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组别 诸侯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501
编号 30
注册 2003-8-19




QUOTE:
原帖由韦孝宽于2003-08-20, 05:15 PM发表

QUOTE:
原帖由张纯于2003-08-20, 02:10 PM发表
我人为小霸王孙策也可以称为猛将了
孙坚反而不可以入选
还有你应该给每个人一个你自己给予的客观的评论咯

小朋友就是小朋友  。
评论就在文中嘛。此外,“自己给予的”评论怎能保证“客观”?

本文在连载中,连载完之前请不要跟贴,讨论请在讨论贴上发。

韦老大
画龙须点睛
你全龙已出
尚需薄墨一点
干麻不点呢
在文中的评论你最好再浓缩一下咯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QUOTE:
原帖由张纯于2003-08-21, 05:17 AM发表

QUOTE:
原帖由韦孝宽于2003-08-20, 05:15 PM发表
[quote]原帖由张纯于2003-08-20, 02:10 PM发表
我人为小霸王孙策也可以称为猛将了
孙坚反而不可以入选
还有你应该给每个人一个你自己给予的客观的评论咯

小朋友就是小朋友  。
评论就在文中嘛。此外,“自己给予的”评论怎能保证“客观”?

本文在连载中,连载完之前请不要跟贴,讨论请在讨论贴上发。

韦老大
画龙须点睛
你全龙已出
尚需薄墨一点
干麻不点呢
在文中的评论你最好再浓缩一下咯 [/quote]
事迹就在那里,其人如何,大家都有判断力,没必要由我说太多。我怎么想的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们自己怎么想。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庞桶

鄱阳郡王枢密直学士

Rank: 16
上柱国(正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310
帖子 5481
编号 6
注册 2003-8-19
来自 上海


高手褒贬,遣词用语便可知心向,所谓春秋笔法也。
小张要别人摊牌,无非是又想有水可灌,惜韦兄智谋超常,不中其计。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张纯

虞王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组别 诸侯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501
编号 30
注册 2003-8-19


基本上好多史书都有最后的点评
你也应该一个
然后大家给你修改
最后成书发表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闲云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61
编号 85
注册 2003-8-23


发表于 2003-8-23 17:3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萧摩诃刚出道时,好像是十三岁吧,比罗士信还小一岁

《陈书》:萧摩诃,字元胤,兰陵人也。祖靓,梁右将军。父谅,梁始兴郡丞。摩诃随父之郡,年数岁而父卒,其姑夫蔡路养时在南康,乃收养之。稍长,果毅有勇力。侯景之乱,高祖赴援京师,路养起兵拒高祖,摩诃时年十三,单骑出战,军中莫有当者。及路养败,摩诃归于侯安都,安都遇之甚厚,自此常隶安都征讨。及任约、徐嗣徽引齐兵为寇,高祖遣安都北拒齐军于钟山龙尾及北郊坛。安都谓摩诃曰:“卿骁勇有名,千闻不如一见。”摩诃对曰:“今日令公见矣。”及战,安都坠马被围,摩诃独骑大呼,直冲齐军,齐军披靡,因稍解去,安都乃免。天嘉初,除本县令,以平留异、欧阳纥之功,累迁巴山太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萧摩诃550年初阵时18岁是由他604年死时73岁反推过来的,这一点上史书有些自相矛盾。罗士信的情况也与之类似,我也搞不清楚史书上他们的年龄到底是怎么推出来的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自己人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4
编号 84
注册 2003-8-23


发表于 2003-8-23 20:4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小霸王孙策一身未和什么出名的猛将打过,最多打过太史慈!不知道和关张,虎痴他们打下来怎么样?能打20回合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请注意,这里主要是讨论史实,希望尽量少涉及和演义相关的讨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此外准备在最后修改时作一些人选上的改变。首先把东汉的吴汉替换为南北朝的薛安都,主要是为了更正一些将未入选百将传的人安慰性地选进猛将传的情况。大家如果有意见也可以提提,但谢绝有关三国的提议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再次做出人选上的变更。将李存勖、李嗣源删除,加入了白孝德和葛从周。原因是我觉得把皇帝降成猛将有点不对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剑气漫天花满楼
(轩辕小小剑)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西将军
好贴 2
功绩 43
帖子 3181
编号 189
注册 2003-8-28
来自 轩辕帝国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03-8-30 09:0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偶还是觉得王彦章最猛哦!!!武力放在游戏里绝对110,不知道和日本的上泉比起来~~~~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王彦章在演义中只是第二条好汉,在李存孝面前不堪一击。在真实历史上锋芒也不算太盛,表现没有李存孝多,又没有周德威那样的三次单挑全胜的纪录,还是差了点。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剑气漫天花满楼
(轩辕小小剑)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西将军
好贴 2
功绩 43
帖子 3181
编号 189
注册 2003-8-28
来自 轩辕帝国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03-8-30 14:1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哦,偶是觉得王彦章以双铁枪成名,所以喜欢他而已!~~~~对不起,请问李存孝使用的"槊"是怎样的一种兵器??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马槊是隋唐五代很流行的兵器,和长枪差不多,两侧的刃长些而已。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张纯

虞王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组别 诸侯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501
编号 30
注册 2003-8-19


槊这东西可不是长刃的枪哦
它的含义是超出常规武器外的各式刺砸型武器
和镗要区分开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金顶枣阳槊和镏金铛是小说家言,没有实用性,正史上的将领用的大多是普通的武器而已。而且在史书上出现的用槊者都是用“刺”这一招,没听说有谁用槊“砸”的。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张纯

虞王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组别 诸侯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501
编号 30
注册 2003-8-19




QUOTE:
原帖由韦孝宽于2003-08-30, 09:28:08发表
金顶枣阳槊和镏金铛是小说家言,没有实用性,正史上的将领用的大多是普通的武器而已。而且在史书上出现的用槊者都是用“刺”这一招,没听说有谁用槊“砸”的。

那血铙怎么说
别说也一样
我的趁手兵器哦
狼牙棒也是
它的全名是熟铜定钉狼牙槊哦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剑气漫天花满楼
(轩辕小小剑)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西将军
好贴 2
功绩 43
帖子 3181
编号 189
注册 2003-8-28
来自 轩辕帝国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03-8-30 17:3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感觉这个武器的穿透性不强哦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QUOTE:
原帖由张纯于2003-08-30, 17:30:32发表

QUOTE:
原帖由韦孝宽于2003-08-30, 09:28:08发表
金顶枣阳槊和镏金铛是小说家言,没有实用性,正史上的将领用的大多是普通的武器而已。而且在史书上出现的用槊者都是用“刺”这一招,没听说有谁用槊“砸”的。

那血铙怎么说
别说也一样
我的趁手兵器哦
狼牙棒也是
它的全名是熟铜定钉狼牙槊哦

小朋友,别忘了这里是讨论的是正史,什么血铙、熟铜定钉狼牙槊之类的就免谈了,如果能在正史里面找到再说。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张纯

虞王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组别 诸侯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501
编号 30
注册 2003-8-19




QUOTE:
原帖由韦孝宽于2003-08-30, 09:37:27发表

QUOTE:
原帖由张纯于2003-08-30, 17:30:32发表
[quote]原帖由韦孝宽于2003-08-30, 09:28:08发表
金顶枣阳槊和镏金铛是小说家言,没有实用性,正史上的将领用的大多是普通的武器而已。而且在史书上出现的用槊者都是用“刺”这一招,没听说有谁用槊“砸”的。

那血铙怎么说
别说也一样
我的趁手兵器哦
狼牙棒也是
它的全名是熟铜定钉狼牙槊哦

小朋友,别忘了这里是讨论的是正史,什么血铙、熟铜定钉狼牙槊之类的就免谈了,如果能在正史里面找到再说。 [/quote]

明朝周况写的百兵集老大你没看过吧
可惜现在网上也没有哦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我说的是正史,明白?
武经总要一类的书,我还是有的,也不用上网去找。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张纯

虞王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组别 诸侯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501
编号 30
注册 2003-8-19


陌刀与斩马刀的区别很大
第一斩马刀柄与刀锋等长而陌刀锋只有刀柄的半长
第二斩马刀刀锋与刀背同成弧型(这也是和朴刀的区别),而陌刀近同剑
陌刀又名掉刀,常规长6尺,刃长2尺,柄长4尺.双锋,有尖,刃长3倍于宽,尖棱成内弧状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张纯

虞王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组别 诸侯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501
编号 30
注册 2003-8-19




QUOTE:
原帖由韦孝宽于2003-08-30, 09:49:04发表
我说的是正史,明白?
武经总要一类的书,我还是有的,也不用上网去找。

明后兵器图样以百兵集为主
而小说家的兵器也都不是可以虚构出来的呀
都是确实有人使用的兵器
槊的分类定义就是以刺砸为主的超出常规的兵器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剑气漫天花满楼
(轩辕小小剑)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西将军
好贴 2
功绩 43
帖子 3181
编号 189
注册 2003-8-28
来自 轩辕帝国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03-8-31 09:5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硬木制成,分槊柄和槊头两部分。槊柄一般长六尺。槊头呈圆锤状,有的头上装有铁钉若干。有的槊柄尾端装有鐏。其主要技法有劈、盖、截、拦、撩、冲、带、挑等。 丈八槊:槊的一种。长一丈八尺,故名。
护手槊 长六尺。槊头为半圆形,上面有八个铁钉般长刺。   
  枣阳槊 全长七尺。柄上六尺。槊头为圆形如枣的铁锤,上面密布六排铁三钉。柄尾有棱形铁鐏。  
  狼牙槊 尾部有鐏。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剑气漫天花满楼
(轩辕小小剑)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西将军
好贴 2
功绩 43
帖子 3181
编号 189
注册 2003-8-28
来自 轩辕帝国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03-8-31 09:5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武器·槊矛

  矛是古代世界普遍的主战兵器。在中国,目前所发现最早的是商代铜矛。西汉初期,矛延续战国的形制,矛叶断面呈空心菱形,为了防止其从矜(矛柄)上脱落,两侧常有环钮,或在中心部分留出小孔,以便用绳索绑牢或楔入钉子。对应“勾兵”戈戟,矛常被称为“直兵”。
  矛柄名为矜,矛的底端插以鐏。矛鐏与戈鐓不同,多为尖锐状,方便插立和辅助格斗。
  汉末三国时代,骑兵普遍使用马戟和马矟。矟又写作槊,《释兵》说:“矛长丈八尺曰矟,马上所持,言其矟矟便杀也”。汉尺丈八,约合四米多,恐怕无法使用,就现在发现的古物研究,估计矟应该在二点五到三米左右,其中矟头约八分米,应该是相当沉重的。在战车时代,车兵所使用的矛应该会达到四米多,一般认为武器不应该超过身高的三倍,否则不但难以使用,反而会危害到自身,因此超过五米的矛是不存在的。
  
  槊不一定是单头的,《三国志》中就有记载,公孙瓒所用的槊,“两头施刃”。后世亦有某些将领使用类似武器。
  比矟略小的矛称为锬,锬头约长五分米,大概主要用于步兵。另外专有一种铁柄短矛名为鋋(音铲),通长一米五,柄作竹节型,适合用于林莽地带的步斗,或者和西方战车时代作用相同,用作投掷武器。
  先秦时候,还有一种形制独特的矛,名为厹矛。厹通仇,或写作酋,毛诗说:“厹,三隅矛也”,即其截面成三叶形。战国逮至秦代,都有有关厹矛的记载,汉似或仍存之。

  铍和铩,应该在东汉时代仍有使用,为军中利器。铍一写作鉟,其头同矟,而后端多刺,以固定其矜,通长三米,或者使用亦同马矟。铍上加以剑鐔样的格,就称之为铩,铩有长短两种,长铩和戟一样,后来都逐渐变成了仪仗用具,而在汉代,多在禁军中使用,护卫在帝王左右。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青如水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4
编号 302
注册 2003-9-2


发表于 2003-9-3 10:3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也许是我对史料的了解太少,总觉得隋唐篇里人太多了。而且好几个不认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青如水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4
编号 302
注册 2003-9-2


发表于 2003-9-3 11:0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张须驼怎么能算是猛将呢?我可从来没听说过他有单挑斩将的记录,归入名将会好些吧?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4 19:1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990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