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我思我在
» 谁能详细的说说日本的“神道教”!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谁能详细的说说日本的“神道教”!
xwg78229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4
编号
38433
注册
2005-5-6
#1
发表于 2005-9-12 17:3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看了关于日本投降的记录片。居然发现日本皇室讲的居然不是日本话!
还有日本人居然把一个活人当作“神”!
谁能详细的告诉我们关于日本的“神道教”和关于日本皇室的来历?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2
发表于 2005-9-13 08:0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转自维基百科:
神道教(神道,しんとう),简称神教,原本是日本的传统民族宗教,最初以自然崇拜为主,属于泛灵多神信仰(精灵崇拜),视自然界各种动植物为神祇,公元五至八世纪中国儒家学说传入日本后,作为儒教的不可缺少的补充,佛教和道教同时传入日本,佛教经过一些反复后逐渐被日本人接受,但道教的神祗都是中国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不容易被另一国家的群众接受,所以日本人吸收道教理论,和传统宗教结合,以本民族的历史人物和传说神祗替换,将历任天皇和重要的幕府将军也作为膜拜对象,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正如将中國的皇帝称号前加一个“天”字成为日本称号天皇,将道教称号前加一个“神”字,形成神道教。朝鲜同样创造了本民族的宗教天道教,越南仍然叫道教,但将所有神祗换成越南的历史英雄人物,成为越南道教。
佛教初传入日本时,神道教信徒甚反对。由大陸渡来的有力氏族,例如蘇我氏,支持佛教。日本土著的氏族,物部氏和中臣氏擁護神道教,反对佛教。佛教僧侣具有大陸的先進的知識,天皇因此支持佛教。一時神道教失勢,然至八世纪末,佛教僧的権力亢進,天皇欲制佛教的勢力。而神道教再得勢力,两种宗教逐渐互相混合。至明治时期,百姓等信仰両宗教。於是佛教寺院和神道教的神社,両者渾然。例外的是伊勢神宮,供奉天皇的祖先,属于古神社。至江戸時代末期,国粋的神道的理論家宣称,両者不能相混。明治初年,興「废佛毁释运动」。神道教成为国家的宗教。雖明治政府承认信教的自由,但崇拝神道教成为日本国民的義務。成為統制国民的手段。当时在日語中称为「国家神道」。
神道教大致有三种流派:神社神道,教派神道和民俗神道,教派神道分有13个教派,每派有自己的创始人;民俗神道无严密组织,是农民自己祭祀农事和路神。明治维新后,政府扶持神社神道,宣布政教合一,将神社神道定为国教,即国家神道,由政府出资资助。古来神道教的祭祀神职人员、神主(是神道教的祭司)以及下级神职人员一般都是世袭。明治政府不認伝統的制度,廃止多数世襲職。設置内務省中一部局,是管轄全国神社,而神職皆成内務省的職員。又将古社中多数小者,由政府统筹到大社中。1945年日本投降后,在盟军要求下,日本政府宣布政教分离,裕仁天皇发布诏书,宣布自己是人不是神,废除国家神道,政府不得资助神社,但神社神道已经成为日本信仰的主流。
日本人一般在出生30-100天内,都要被父母带领参拜神社,在3、5、7岁的11月15日所谓三五七节要参拜神社,升学、结婚要到神社祈求神佑。但平时求签,祈求交通安全等到佛寺,葬礼也要佛教和尚主持。每个神社门前有一个叫做“鸟居”的日本牌坊,正殿门楣上挂一铃铛,悬一粗绳,参拜者先要拉动粗绳,再大声鼓掌以惊动神灵,然后双手合十默默祈祷。一般不用下跪,但进入殿内需脱鞋。因日本大学升学竞争相当激烈,每年高考时,有大批学生到神社祈祷。
神社没有灵牌。
供奉重要任务灵位的神社,一般称为神宫。比较重要的神道教神社有:
伊势神宫
明治神宫
东照神宫
出雲大社
严岛神社
靖国神社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3
发表于 2005-9-13 08:0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转自世界地理频道:
神道教(Shinto)简称神教,是日本的传统民族宗教,最初以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天皇崇拜等为主,属于泛灵多神信仰(精灵崇拜),视自然界各种动植物为神祇,也赋予各代日本天皇神性。公元五至八世纪吸收中国儒家与佛教学说后,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明治维新(公元1868年)前因佛教盛行,神道教只处于依附地位。
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为了巩固王权,将神道教尊为国教,是为国家神道,成为明治政府教导百姓忠贞爱国﹑誓死效忠天皇的工具,二次大战日本神风特攻队的「英勇表现」就是最佳证明。
二次大战日本战败后,一九四六年元旦,裕仁天皇发表宣言否认自己的神格地位,盟军总司令也要求日本废除国家神道,神道教遂成为民间宗教,虽然如此,神道教至今仍是日本人民最崇信的宗教,占人口的80%。
「神道教」的「神」
「神道」一词最早出现在「日本书记」,书中记载「天皇信佛法,尊神道」。「神道」二字虽然源自中国汉字,但实际上中国与日本对此词的概念不同,我们若按字面来解释神道教,必会被其名称所误导。
日本人称一切神明为Kami,汉字传入日本后,「神」字被用来表示Kami。日本人称皇室﹑氏族的祖先与已逝的伟人英雄之灵魂为Kami,亦将认为值得敬拜的山岳﹑树木﹑狐狸等动植物与大自然的灵称为Kami。
「古事传记」一书对Kami作了以下的注释:「凡称迦微者(Kami),从古典中所见的诸神为始,鸟兽草木山海等等,凡不平凡者均称为迦微。不仅单称优秀者﹑善良者﹑有功者。凡凶恶者﹑奇怪者﹑极可怕者亦都称为神。」也就是说:神道教所祭拜的「神」不仅是中国人所谓的神祇,亦包括一些令人骇闻的凶神恶煞。
教义与经典
神道教徒不像基督徒有每周的固定礼拜,信徒可在每月一日和十五日或是祭日至神社参拜,也可按照个人需要随时到神社膜拜,虔诚的神道教徒则每日早晨前往神社敬拜。
新生儿出生后30~100天内需参拜保护神,3﹑5﹑7岁的儿童则于11月15日七五三节参拜神社,感谢神祇保佑之恩,并祈祝儿童能健康成长。日本人多同时信奉神﹑佛两教,婚礼多从神道教习俗,而丧殡则多从佛教葬仪。传统日宅兼有神道神龛与佛教祀位,神道神龛多是供奉保护神与天照大神,佛教祀位则是敬拜祖先亡灵。
神道教的重要祭典有(1)新年祭(2)神尝祭(3)新尝祭(4)月次祭。新年祭又称春祭,每年二月四日举行,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收为主;神尝祭与新尝祭于每年新谷成熟时举行,每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由天皇亲自向神明供献新谷;月次祭则于每年的六月与十二月的十一日举行。
祭祀主要内容有三部份:行禊祓(ㄒㄧˋ˙ㄈㄨˊ)﹑奏神乐﹑向神祈祷。禊祓乃指在某一时期内要洁净身心与各种饮食器皿,是为斋戒;神乐又称神游,是一种祭神的宗教音乐;祈祷则和一般宗教祈祷相似,祈求国泰民安与个人蒙福。神道教特别注重战争胜利的祈求,因此每逢战事,便有大批的神道教徒为了战胜至神社膜拜祈求。
纵观一般日本人的一生﹐在他们的生活中﹐亦参与许多的神道教及佛教的庆典活动﹐混合着神道教及佛教的色彩﹐从男孩出生后第32天﹐女孩第33天﹐就会被带往神社参拜出生地的守护神﹐男童在三岁和五岁﹐女童在三岁和七岁时﹐也会被带往神社参拜﹑祝贺及祈愿孩童的成长。每年新年时大多会到神社参拜。成年后近90%的婚礼是采用神道教仪式的﹐但现在许多年轻人则喜好基督教的结婚仪式(在旅馆有专供婚礼用的礼堂或教堂)。到最后一生的尽头则是佛教丧礼。但如果你问他们什么是神道教及佛教时﹐大多数的人却答不出来。
神道教的神观和基督教的神观完全不同。神道教是多神教﹐日本人认为有八百多万的神﹐自然界的山川﹑森林﹑太阳﹑火﹑雷﹑动物(狐﹑蛇)﹑祖先的灵等都成为他们祭祀崇拜的对象﹐因此有山神﹑水神﹑海神﹑田神﹑地神﹑雷神﹑太阳神。
到神社参拜者﹐通常会先到神社的小水池处洗手﹐表示洁净后再去参拜。而传统的神道教结婚礼在进入神殿前有手水仪式﹐是用水洗手和口以表示洁净的仪式。
在神道教中把大地也当做神﹐因次在地上盖房子时有「地镇祭」仪式﹕神道教的神宫以祝词来慰抚地神使其不发怒。即使科学先端的原子炉起工式时也举行了地镇祭仪式﹐这背后反映出他们的惧怕及对安全的期望。
江户时代中期开始﹐订定每年十一月十五日为祝贺男孩三岁及五岁﹐女孩三岁及七岁的成长节日简称七五三节(起因于早年孩童的夭折率高﹐存活不易)。这些孩童们被带往神社参拜﹐一方面感谢﹐另一方面祈愿孩童能继续平安的长大。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xwg78229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4
编号
38433
注册
2005-5-6
#4
发表于 2005-9-13 11:0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公主了。
能否顺便说说日本天皇的由来!还有天皇制度怎样让国民认为天皇是神的!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4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 水泊轩辕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5 21:0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015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