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社会稳恒态, 社会适宜态
性别:男-离线 格瓦拉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2
编号 46323
注册 2005-8-22


发表于 2005-8-27 10:3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社会稳恒态是指社会发展到高质量高层次满足需求成为主要矛盾后,生产总量、人口总量及资本总量长期保持相对恒定的高度发展的社会发展阶段。生产总量、人口总量、资本总量是社会稳恒态的三大衡定指标;其中,人口总量是基础,其决定着高质量满足需求成为主要矛盾时的资本总量和生产总量。生产总量是标志性特征。

  稳恒态时,主要有三类不同情形的生产。一是需要稳定生产量的生产。如农产品及各种一次性消费品的充裕满足。二是需要锐减生产量的生产。如各种建设、基础设施一旦建成,具有长期的相对稳定性,与其相关的大量生产相应锐减或停顿。三是需要增加产出量的生产。如各种新产生的物力、劳务向满足需求态的发展。所谓的稳恒态是指满足需求成为主要矛盾的状况下,三种不同情形的生产大体上形成了增减平衡,从而整体上表现为生产总量的相对稳定性。

  在人类生产规模上,人们普遍存在着需求无限、无可满足,社会稳恒态不存在的事物观,经济学中的基本观点——经济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是经济学的最基本问题,是以“需求无限、无可满足”为基础的,其也充分说明稳恒态不存在的观点一直占统治地位。但是,与此同时还存在一些“需求有限、可以满足(主要矛盾)”及与此相近的支持稳恒态存在的思想。马克思曾经指出:“只有当人类社会不再以物的生产为主要目的,从而价值的积累功能成为社会的发展障碍时,这种为生产而生产,为积累而积累的社会形态才会转化为以自由时间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社会形态。”其还指出:在自由时间社会里,财富的尺度不再是劳动时间(即物质多少),而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马克思的观点是对需求有限、可以满足,社会稳恒态存在,至少主要矛盾如此的有力支持,要不,其所言的人类社会最终发展的“不再以物的生产为主要目的”;“价值积累功能成为社会发展障碍”;为积累而积累,为生产而生产状况向追求自由时间的转化;自由时间社会的概念;财富尺度的新标志——自由时间等将毫无依据,而事实不是这样。有学者曾经把人类需求划分为需求和欲求两个层次,并认为需求是有限的,欲求是无限的,这一思想也是对就主要矛盾而言的需求有限、可以满足,社会稳恒态存在的有力支持。几千年前,古人曾有过社会稳恒态的思想,其存在的基础是需求有限,可以满足,至少主要矛盾如此,故古人的朴素思想也是对社会稳恒态存在的一大支持。实际上,人类需求不管种类再多,样式再多,数量再多,终究是有上限的,不可能绝对无限,再者在使用品领域广泛引入公用化满足形式后,由于可以实现以极少的量满足所有人极大量的需求,社会满足总需求的总生产量将不会过于庞大,而是一个较易达到的常规量,其有限性更是为之必然。

  需求的有限性和全面满足是两回事。需求的有限性并不味着人类有朝一日可过渡到全面的完全满足态,这是因为人们的具体需求虽是有限的,一般也都可以发展到满足需求的程度,但人类社会任何时候都会有还不能满足需求的新生物力、劳务不断涌现,并且对代价过大或得不偿失类已有或新生的需求不会按完全满足的要求去发展。鉴此,从主要矛盾上讲,只要满足需求上升到了主导地位,即可认为社会已能满足需求;相反,一定数量的未满足情形的永久存在性,并不否认人类需求的可满足性(主要矛盾)及需求的有限性。

  需求有限、可满足性是社会稳恒态的存在基础。但社会稳恒态时并不是所有的需求都完全满足了需求,而是满足需求成为了社会的主要矛盾,且在此基础上,社会生产中的增长因素,减少因素,稳定因素保持了相对的平衡,且一定数量的未满足情形的存在不影响生产的相对稳定性及以此为基础的社会稳恒态的存在。

  社会稳恒态存在的证据:

  (1)需求的有限性[见《人类需求具有有限性、可满足性(主要矛盾)》已述不提]。

  (2)可满足情形趋向主导地位的演变性(实践事实)。

  (3)三次产业由农业为主导到工业为主导再到三产为主导的演变规律(分析略)。

  (4)发达国家无一例外的经济滞胀现象和资本大量闲置现象(分析略)。

  (5)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有限承受度。人类生产依赖于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相应必然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自然资源和环境所能承受人类生产不良影响的上限,即是人类生产不可超越的上限;即有上限,则人类生产的稳恒态必然存在。

  (6)人类的经济增长率或增长潜能大于人口增长率,生产发展到满足需求态是完全可以的,更况发达国家人口又相对恒定,甚至负增长。

  (7)人口量不稳定,不断增值的国家,人口不可能无限增值,其存在由自然和环境承受能力所制约的上限,最终会走向相对恒定。

  需要说明,如果一个国家人口过多,生产量达到满足需求态时超越了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则其稳恒态的生产量是自然资源和环境所能承受的上限。稳恒态的生产态资本量是生产量相对应的资本总规模。稳恒态总资本量当大于生产态资本量,即当有相当的闲置资本,以为生产调整提供余地(此时,一定量资本的闲置是必要的、有益的,也是正常的现象,而不再是社会问题)。稳恒态的人口浮动范围较大,但有着上限,即自然资源和环境所能承受的上限。不过,人口量超过一定数量后,人口量越多,个体的生存条件环境相对越差越恶劣,故当严格控制人口增值,并注意向适宜度压缩。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格瓦拉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2
编号 46323
注册 2005-8-22


发表于 2005-8-27 10:3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二、社会适宜态



  社会适宜态是一种适度规模的社会稳恒态,是即能保持人类社会长久持续稳定发展,又对人类的生存条件、环境最为有益的从生产量、资本量、人口量角度而考虑的适宜规模的社会稳恒态。



  人类赖以进行生产的矿产、土地、水源、能源等是有限的,在保持人类社会长久持续稳定发展上,其们所对应的生产量都有一个适宜量值。其们的最低适宜量值,或者是起主要矛盾作用的条件的适宜量值即是从自然资源角度而言的社会稳恒态的适宜规模度。



  人类的土地在满足农业品需求成为主要矛盾时,除外居住、生产等用地外,还能腾出大量或大比例的土地用于公园、园林、游乐园、体育场、草坪等建设,且此类建设与人类的居住、工作场所尽可能均性配布,又能完全满足需用的状况对人类最为有益,是人类的追求目标,是社会的发展方向。如此状况的社会稳恒态规模所对应的人口量、生产量、资本量即是从生存条件和环境角度而言的社会适宜态。



  综上所述,在满足需求成为主要矛盾状况下,即对自然资源消耗量适度,能保持人类社会长久持续稳定发展,又除外居住生产的必要用地后,还能完全满足公园、园林、游乐场、体育场、草坪等用地的从自然资源和人的生存条件环境两个角度综合考虑的社会总人口量、总资本量、总生产量的适宜规模度即是所谓的社会适宜态。



  当今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和人员较少的国家,由于资源丰富,人员较少,土地丰裕,具备实现最美好的对人类最为有益的社会适宜态的现实条件。但也有很多的国家,由于人口众多,土地紧张、完全开发尚不够基本生产、生活所需,更不可能腾出大量或大比例的土地用于非基本的公园、园林、游乐场、体育场、草坪等建设,象这一类国家,不仅不具备实现社会适宜态的现实条件,还有着诸多严重的弊端:其一,代价巨大。社会发展到满足需求态或发挥物产潜能对物力、能源的耗费极其巨大,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也非常严重,不能或难能保持社会的长久持续稳定发展。其二,个体的生存条件生存环境严重恶化。其三,经济大幅增长期加长或过长,大大迟滞、延缓社会向满足需求态、稳恒态和自由时间社会的进展速度,特别是人口众多又不断增值的国家。鉴上述,人口众多又不断增值的国家当通过严格措施控制住人口增长,并通过长期的努力把人口压缩到适宜度范围之内为妥。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24 01:2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701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