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王佐之才于2005-06-03, 17:40:13发表
明白道理,就回去做吗?
我也很明白好好学习,可是一看电视,我就管不住自己了.这时只有靠父母强制.
但是一个君主,哪里有人可以强制他?
这个比喻有意思!假如你知道不好好学习是错的,那麽你在没完没了的看电视的时候,就会有一种心虚的感觉。儒家就是要给不守礼制的君主造成一种心虚的感觉,就是要给昏君在心理上制造一种负罪感。所以,君主一旦要想纵欲的时候,就会受到大臣的劝谏,就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受到良心的自责。在儒家社会里,君主违背礼治,没有一个是光明正大的,总有一种偷偷摸摸做贼的感觉。这就是儒家所希望的,儒家高就高明在,不完全用制度束缚君主的行动,而是尽量束缚君主的思想,控制君主的心灵。这比制度束缚,更杀人与无形。
法家没有提出制约君主权势的办法,完全是时代的局限.
既然明白了法家的局限性,这就对了,这就没分歧了。
问题是我下次还会接着干啊
心虚又如何?
心虚就能改正了?
我真改了,就不会到上海上学了.
错误犯了,心理虚了,有可能下次改.
但是造成的损失不能挽回了.
制约,不是这样制约的.
"这就是儒家所希望的,儒家高就高明在,不完全用制度束缚君主的行动,而是尽量束缚君主的思想,控制君主的心灵。这比制度束缚,更杀人与无形。"
不觉得这是非常卑鄙和霸道,专制的愿望吗?
连人的心灵它都要控制.
而且它不是只针对君主的,它对小民更有效啊.
它根本是纵容你去火坑里跳,然后在一边说说风凉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