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宁夏的瓜,你吃不起?
性别:未知-离线 橙炎陽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47
帖子 4675
编号 498420
注册 2014-2-19


发表于 2024-8-12 21:1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宁夏的瓜,你吃不起?

余源  2024-08-09 11:12:31
最近半个月,一场泼天的流量砸向了宁夏硒砂瓜。



“这辈子再也不去宁夏收瓜了”“宁夏的瓜就留着宁夏人自己吃吧”“恭喜宁夏人,打赢了西瓜保卫战”……此类内容在短视频端比比皆是。



搜索“宁夏西瓜”,甚至还能看到摔跤、拳击等奥运项目在田间地头的生动展示。有网友表示,去宁夏收瓜“得抗揍,还得会武术”。



发生纠纷的双方是瓜农和瓜商,瓜农在与瓜商签好合同的情况下,单方面撕毁合同,并表示瓜商需要加钱,否则就无法把瓜拉走。



8月初,中国新闻周刊抵达宁夏中卫,虽然瓜农们纷纷质疑短视频中的“全武行”的真实性,但却明确表示:“今年这西瓜,你要是想拉走,就得加钱。”




宁夏硒砂瓜。图/余源摄



价格一天三涨



“疯了,真是疯了。”武哥说着狠狠地嘬了一口手中的烟。



武哥是广东一家知名水果连锁店的采购,半个多月前他就来到宁夏中卫了,这里是宁夏硒砂瓜的主产区。去年同期他已经收了22车瓜,但今年才收了14车,“找不到瓜啊”。



严格来说,武哥不是找不到瓜,而是找不到价格合适的瓜。



仅8月4日一天,武哥就遭遇了硒砂瓜价格一天三涨。早上起床时,瓜价从前一天的每斤1.2元涨到1.3元了;等到地里看瓜的时候,农户说得1.4元;到了下午3点,又说得1.5元了。



“这你说能不打架?”武哥说。



在武哥等众多外地客商看来,涨价不是什么新鲜事,毁约才是引起他们愤怒的原因。



武哥今年收的14车西瓜里,有一单本来已经谈好了价格,“一斤0.85元,我收两车,第一车已经装好了,准备装第二车的时候,农户直接说不卖了”。



这一单让武哥损失了1万多块钱。一车硒砂瓜的成本构成,除了买瓜的钱,还包括400元的打标费(对外销售的瓜必须贴上标识),1600元的搭架子钱(为避免瓜在运输途中被压坏,必须用木板搭两到三层架子),1000元的码瓜费(雇当地工人装瓜)和1万多元的运费。当时,武哥的车已经开到瓜地里了,等于搭架子、码瓜还有运输的成本都支出去了。



直到两天后,武哥才找到新的瓜装车,但价格已经涨到了1.05元。不过他已经很知足了,因为就在签约后的第二天,当地的瓜价已经涨到了1.25元。




准备装车的硒砂瓜。图/余源摄



并不是每一名客商都有武哥这么好的运气。老张是湖北大冶一家批发市场的采购,今年是他来宁夏收瓜的第10年,也是最让他上火的一年。8月3日中午,中国新闻周刊在中卫当地一家西瓜批发市场见到了老张,当时一名护士正在给他的腮帮子打止痛针。



7月11日下午3点,老张和当地一名瓜农谈好了一车瓜,价格是5毛钱,并缴纳了3000元定金,双方约定第二天就来拉走。然而刚到6点,瓜农就打来电话要求涨价。“他想涨5分钱,后来扯了半天皮我涨了2分钱,算下来一车多了1200元。”第二天装完瓜称完重交钱的时候,老张对这名瓜农说,“明年你们的瓜不要钱我也不会来了”。



8月3日到5日,中国新闻周刊走访中卫多个硒砂瓜产区,发现签了合同后农户坐地涨价的情况不在少数。



苏大姐今年种了38亩硒砂瓜,由于今夏雨水多,亩产和品质都比去年好不少,产量在18万斤左右。



7月9日,一名来自河北的代发(代替客商买瓜)找到苏大姐想买瓜,双方约定好0.4元/斤的价格,共12万斤瓜,也就是两挂车的量。代发还与苏大姐签订了合同,并支付了每车5000元,总计1万元的定金。



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二人签订的合同上有这样一条规定,如果甲方即代发违约,乙方即农户没收定金;但如果乙方违约则需要支付给甲方5倍于定金的违约金给甲方。



7月10日,代发带着工人和车来到地里准备装瓜,当天硒砂瓜的价格已经涨了,苏大姐希望对方再加点钱,“就几分钱而已,我没多要”。



但代发坚持不肯,于是苏大姐决定不卖了。在返还1万元定金后,她要求对方把合同撕了,但代发表示合同里写的违约金是定金的5倍,“还差着钱呢”。对此苏大姐并未搭茬,并让对方赶紧走人,之后双方发生口角直至报警。事后,这名代发多次在抖音上曝光苏大姐和被毁约的事情。



在社交媒体上,涨价毁约是今年宁夏瓜农最被诟病的一点,不过当地瓜农对此相当不理解:“涨价怎么能算毁约呢?”



涨价不算毁约?



在苏大姐看来,涨价不算毁约,是因为“这个合同压根就没什么用嘛”。



在中国新闻周刊走访中,多名农户在签约后依旧要求涨价时也都给出了类似的解释。苏大姐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这份合同不具备任何法律效力。“首先是没有体现公平公正,我们两边的违约金标准明显不一样;其次农产品就应该随行就市,瓜涨价了你不应该涨吗?”



北京全瑞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黄启瑞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合同签订后再单方要求涨价毫无疑问属于违约。



首先,购销合同系当事人自愿签订,内容合法,具有法律效力。其次,依据《民法典》等相关规定,判断显失公平的关键在于当事人签订合同时的状况,包括合同双方的地位、意思表示的自由。订立合同时,如果双方地位是平等的,均处于自由表达,则不存在显失公平的问题。“西瓜行情上涨,系市场造成的价格波动或者是瓜农对西瓜行情判断失误,不属于法律意义上的显失公平。”黄启瑞表示。



事实上,坐地涨价也是当地政府极力反对的行为。



沙坡头区是中卫硒砂瓜的主产区,种植面积占比过半,今年硒砂瓜产量预计达50万吨。7月27日,沙坡头区农业农村局、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卫硒砂瓜销售秩序的通告》,其中在提到“诚信交易”时这样表示:严格按照已签订的购销合同中约定的数量、规格、价格等进行交易。针对坐地起价、不按合同交易、恶意阻挡装车等强买强卖行为,一经发现,由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联合执法、依规处罚。



言外之意,涨价应该算是毁约,是不被允许的。



那遭遇违约后,客商有没有可能维权呢?对此,老张摆摆手:“不可能,根本不可能。”



10年前,老张第一次到宁夏收瓜时就遇到了坐地涨价的情况。当时他直接拨打了110,但警方到现场后表示没有发生肢体冲突他们没法管,让走起诉之类的司法途径。“我们哪有这个时间去走司法途径,所以后来只要涨价的幅度我们能接受就算了,我们是来赚钱的又不是置气的。”



上述提到的沙坡头区通告,其中还列出了两个举报电话。不过对于这两个举报电话,不少客商表示并不清楚。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上述通告主要通过政府官网和官方微信发布,当地宾馆张贴的政府通知也大多停留在7月17日。即便是个别听说过上述举报电话的客商也直接表示不信任。




当地宾馆张贴的政府公告,强调诚信理念。图/余源摄



瓜农坚持涨价还有个原因,就是得把去年的窟窿补回来。



一名当地瓜农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道,硒砂瓜的种植成本主要有瓜苗、肥料和灌溉用的水,得益于今年夏天雨水充沛,灌溉方面的成本大为减少。算下来,硒砂瓜每斤成本大约只有0.4元,比去年低了0.1元。



截至8月5日,该瓜农今年一共卖了5车瓜,价格从0.4元到1.1元不等,均价是0.8元,但这并不代表他今年赚疯了。



在他看来,账不是这么算的。去年硒砂瓜行情不好,最低时他的瓜卖过0.15元,最高时也不过0.33元。“去年的成本是0.5元,我平均每斤亏了0.3元,如果算上去年亏的,我今年也就刚刚持平。再说了,我种硒砂瓜十几年了,行情好的时候才有几年?”



瓜价大起大落



在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许勇看来,把毁约的责任都推给瓜农并不合理,因为客商跑单也是常有的事情,“遵守契约精神在农产品销售中确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许勇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2023年由于天气原因,西瓜价格雪崩,特别是7、8、9三个月,而宁夏硒砂瓜恰好属于这茬。



中卫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去年由于市场低迷,当地为了拉动西瓜销售,出台了不少真金白银的补贴政策。



沙坡头区政府官网显示,去年7月25日至8月5日,凡是产自香山乡和兴仁镇的硒砂瓜,一经销往省外就给予每车1000—2000元的补贴。8月7日,沙坡头区政府又给出第二轮补贴方案,并且不设置销售门槛,每卖出一车就补贴1000元。




去年行情不好,当地政府推出西瓜销售补贴。图/沙坡头区政府官网



而价格不好,直接导致今年种植面积下降。据中卫市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数据,去年中卫硒砂瓜种植面积是46万亩,今年则降至42.7万亩。



从需求端来看,最近全国多地高温,直接带动了水果消费。以宁夏硒砂瓜最重要的消费市场——上海为例,8月4日最高气温达40.4℃,创下今年的新高。“而西瓜是夏季最重要的水果,销货量占比50%,价格必然暴涨。”许勇指出。



事实上,今年的价格也出乎了很多当地人的预料。



“说实话,我们没想到今年的价格会这么高”,中卫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上半年,很多高价水果如榴莲、樱桃都变便宜了,我们当时觉得硒砂瓜可能也会挺难,所以提前做了很多工作。”



公开报道显示,7月12日后,宁夏硒砂瓜开始集中上市,沙坡头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分别前往北、上、广、深等10个重点城市开展推介工作。



来自南京的鱼哥,曾做过十多年水果采购,如今主要帮产地和客商对接,在抖音上拥有50多万粉丝。今年7月初硒砂瓜刚上市时,他也曾来中卫当地考察过。



在他看来,利益是毁约的根本原因。“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一车瓜差出一两万块钱谁都接受不了,换成客商也一样。核心是要有一个能约束双方的机制。”



既然瓜农认为合同没有法律效力,那么如果由地方政府这样的官方机构出具合同是否可行?



据了解,今年兴仁镇就推出了合同模板,各项要求非常详细。黄启瑞表示,相比苏大姐签订的合同,政府出具的合同模板多了定金、违约金、合同的解除权以及争议解决方式等条款,对双方权利义务的约定更具体、明确,能够有效避免因用词不规范产生歧义,预防交易纠纷,降低交易成本,确保合同的履行和维权的便利性。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个合同却几乎没有执行下去。



一名中卫地方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首先是瓜农嫌麻烦。由于合同不具有强制性,再加上瓜农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普遍不愿意签。其次是客商嫌要求高。为了做到公平公正,合同设定了多条约束甲方即采购方的条款,比如“甲方支付定金逾期超过3日的,本合同自动解除”“甲方逾期收购的,乙方有权单方解除本合同”“甲方逾期支付货款的,每逾期一日承担应付货款万分之一违约金”等等。



中国新闻周刊走访了解到,部分客商、代发签合同后不急于将瓜拉走,并不单单是因为忙不过来,可能也带有一定投机属性。“农产品就像期货一样,如果价格跌了这车瓜就不要了,反正定金也不多;如果价格涨了,这车瓜还可以出手给其他客商赚差价。”一名客商解释道。



约束双方的机制



金孝存是中卫市中宁县徐套乡白套村党支部书记,他还有个身份,是短视频博主“瓜书记”。



今年7月,正在上大学的闺女放暑假回家,建议金孝存做个视频账号。“当时就是为了宣传宁夏的硒砂瓜,没想到赶上了这波舆情。”7月31日,他拍摄了一条回应硒砂瓜争议的视频,抖音点赞数近10000次,而之前发布的14条短视频,点赞量加起来不到1000次。



在金孝存看来,合同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如何保障合同有效执行下去,对此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一是各村的党支部要行动起来。“西瓜交易这个事太具体了,你让县长、市长去管不现实,村委会最合适,他们熟悉人头最了解情况。比如我们村出现问题,我必须到场调解。”



8月3日,白套村的一名瓜农在签了合同后要求涨价不成便不准备卖瓜。金孝存听说后一直从当晚到第二天上午,给对方做思想工作。“咱们村今年一个毁约的都没有,难道你想当第一个吗?”最后在金孝存的调解下,客商按照原价拉走了瓜。




金孝存将调解过程发到网上。图/视频截图



中卫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网络舆情发酵后,中卫市专门出了规定,要求镇包到村、村包到户,实行网格化的管理机制,客商和农户出现纠纷,村长、村支书必须第一时间到场调解。



二是客商的定金要增加,避免其跑路。“我们之前的定金太低了,两三千块钱甚至不到一千块钱就可以锁定一车瓜。在行情不好的时候,客商扔了定金就跑的情况也很多,根本没办法约束。如果把定金标准增加到货款的三分之一左右,比如一车瓜6万元,定金就是2万元,这样客商违约的时候也会掂量下去别家能不能把这个损失背回来。”金孝存指出。



在中卫,针对硒砂瓜的管理还绕不过代办这个角色。



代办,是一个类似于房产中介的群体,存在于客商和农户之间,专门负责撮合交易,是农产品流通中自发形成的。在中卫,西瓜代办多是本地人,他们有客户资源又熟悉本地情况,仅沙坡头地区就有600多名代办。



按照中卫当地规定,代办需要持证上岗,只能赚取中介费,而且还要接受定期培训学习。但中国新闻周刊走访发现,大量无证代办,如出租车司机或者餐馆老板,都可以帮客商找瓜买瓜,这也间接导致代办行业鱼龙混杂。



在金孝存看来,对代办的管理必须更加精细化。比如引进分级管理制度,让代办按照级别拿收入。根据代办前一年的表现,给他们定级,级别高的就给更多的单子和更好的代办费。光有奖励还不够,必须制定负面清单,一旦有人违规就曝光。“我现在有账号,违规的代办我直接就给他发到网上,让他接不到活儿。”此外,代办还必须对客商负责,严格按照合同执行,如果执行不下去,客商的损失由代办来承担。



鉴于宁夏硒砂瓜最近引发的巨大争议,很多客商表示不去宁夏收瓜了。中卫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就今年而言,其实80%的瓜已经卖光了,但对于明年确实有些担忧。鱼哥也表示,今年宁夏硒砂瓜行情这么好,明年农户势必会扩产,到时候大概率不会有今年这么高的价格。



避免价格大起大落,首先是生产端要平稳。许勇表示,西瓜已经形成了大生产和大市场的基本格局,但大生产和大市场有效对接的渠道不够通畅,完全是靠民间自发形成的瓜贩子和农民对接的机制,因此出现这种毁约的情况是必然的。“我们需要一个预警机制,来帮助和指导农民合理安排生产,比如民间的协会组织。”



有中卫瓜农和代办告诉中国新闻周刊,2020年以前,当地曾有硒砂瓜行业协会,但后来由于硒砂瓜被局部禁种,协会就没了。资料显示,2020年3月26日,宁夏社会组织管理局将宁夏硒砂瓜产业协会列入社会组织活动异常名录。



中卫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在筹建相关协会。



记者:余源

编辑:陈燕妮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橙炎陽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47
帖子 4675
编号 498420
注册 2014-2-19


发表于 2024-8-12 21:2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這個新聞報導我覺得挺有意思的

沒有站在純理論角度上片面指責毀約的瓜農
也沒有單純講甚麼階級論來打壓瓜販子
算是做到了一個媒體人的持平和專業了

=======

如果說這個記者是城市精英,那他對瓜農的研究和報導算非常給力
如果說這個記者就是農民出身,容易在身邊拿第一手資料,但他的出身也沒有使他採用偏向自己屁股的觀點

不論是那個情況,他都挺值得我給點個讚

=======

我經常說沒有契約精神也不完全是錯的
正確地說應該是說愈複雜的契約,相應地需要愈好的契約精神來支撐
沒有契約精神卻非要搞很複製的契約才是錯的

一個人說我就沒有契約精神,但我一輩子不涉及複雜的合同不行嗎?
我認為是無可厚非的

其實這種狀況按我說,最簡單的方式來大家都別簽合同了,大概口頭約定一下,然後當場現金交易就算了
也犯不著辯論誰沒有契約精神之類的問題

[ 本帖最后由 橙炎陽 于 2024-8-12 21:2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橙炎陽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47
帖子 4675
编号 498420
注册 2014-2-19


发表于 2024-8-13 08:0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理論上的確是瓜農一方錯了,這裡網上已經有鋪天蓋地的討論了,略
知乎又呈現了同一個觀點反覆由不同人寫了幾十次的現象
幾乎看不見討論,我爬了過百個帖子大致上才看到2-3個"空罵瓜田沒契約精神"以外的觀點,即便觀點是正確的,也太沒營養了

有一個老兄說得挺有意思,他說
定金往往都只能約定得很小,因為現實情況下是
瓜販違約,也是瓜農吃掉定金
瓜農違約,也是瓜農吃掉定金

所以定金大了,沒人敢付,長久下來就只能形成貨值很大,定金很小這種現象
而又有了頂樓新聞中的互害

=========

我對企業如何規避風險有興趣,事實上我過去長年就是做這個的

從技術上而言,這個類似國際貿易
舉個例子你跟印度,或者第三世界國家做生意,對方堅持不按合同來,你也沒能力過去打官司
瓜販面對的情況也是類似的,小額定金(比如1成),人家把你定金吞了,就是吃定你不值得為這個錢過來打官司,私了你又鬥不贏(或者說你同樣沒有成本鬥)

技術上這種民法缺失照顧不到的情況下,應該盡量考慮用優化商業流程和交易方式來約束雙方,而不是用一紙合同
從技術意義上而言,"合同作不得數",某種意義上也有點道理,你沒法跟人打官司,合同有毛用,大致上就是君子協定,或者一種儀式意義上的東西大家握手簽了一張紙

今天時間有限,簡單兩句,剩下晚點再編輯吧

------我覺得契約精神不是必需品,也注定不是人人都有的,契約精神是雙方合作用以節省成本的
沒有就只能用高成本的方式交易了,做生意的人也不能指望人人都有,有時該多花的交易成本,還是得多花
比如閒魚二手產品,能同城面交,就盡量同城面交,就是這個道理

1. 這個瓜的生意,可能就得每次少運一些,比如過去是一次採購一萬斤,改成一次一千斤,運費不值當,那就不值,沒辦法

2. 又或者最有可能應該改成大家約定一個中間處,雙方都開車過去當面交易
這樣規避一方吃定另一方的沉沒成本之類的方式

3. 又又或者有的錢真的就沒法省,可能得在本地先找一個代理人,讓他出面把瓜都買了,二次轉運出來
商業鏈條縮短有時不一定是好事,有的鏈條看似啥都沒幹,但找個"在地代理人"能潛在地避免一些事

時間有限,想的方法是有破綻,但大致是這麼個原理
做生意想真正不吃虧,要善用付款機制和靈活思考平衡雙方的毀約成本,而不是採納,接受完全沒有可行性的方案,然後向對方空談道德和契約精神
像這帖的瓜農,如果只追求道德上的問心無愧,這件事上的確是站在道德一方,但做生意的事,你吃了虧佔道德名份也沒毛用

=========

這裡也不難看出"為什麼落後地區,或者說沒契約精神的地方就難發展"這個鐵律的商業原理
契約精神是幫助買賣雙方減少交易成本的,普遍缺失這個,那只能用一些低效的方式發展

愈低效就愈沒契約精神,愈沒契約精神就愈低效
既被人嘲笑,又要挨窮,精神上遭完罪,現實又得遭罪,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 本帖最后由 橙炎陽 于 2024-8-13 08:2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司徒镜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9
编号 546574
注册 2024-5-6


发表于 2024-8-13 09:0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石缝瓜是魔都所有瓜里最便宜的,我记得几年前收购价才3毛/斤,目前水果摊石缝瓜售价也只是1.98/斤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斑鸠凉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10
帖子 986
编号 545495
注册 2023-10-10
来自 雒城


发表于 2024-8-13 11:1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橙炎陽 的帖子

我想到另外一个问题:若是有顾客像《西游记》里黄眉老佛买了瓜农弥勒佛的瓜那样,吃了拉肚子。后来去医院治病花了不少钱,来找瓜农索赔。瓜农说:“一个瓜才几块钱,还索赔。大不了吃的瓜不算你钱”,“又说要钱没有,要瓜车上随便拿”。艳阳说说,这算有契约精神,还是木有呢?告上法院,法官会怎么判呢

[ 本帖最后由 斑鸠凉 于 2024-8-13 11:1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神州无敌
(紫气东来)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91
编号 99775
注册 2007-1-9


发表于 2024-8-13 14:3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点华莱士的客户,有句金玉良言:华莱士平替了肯德基,麦当劳。要吃了串稀,那也是我肠胃功能不好,怪不得小华。

拼多多商家支持仅退款,我从来都不用。我就是退货也才用了1次。所谓人对人,是无价之宝。
拼多多一些商家说什么拼多多是无良平台,就是因为支持仅退款,而且官方引导你仅退款。事实上,谁没事天天仅退款,那样商家活不下去,平台也就倒台了,那拼多多神奇的业绩增长和首富是怎么来的呢?

喜欢无脑白嫖的玩家一定有,但不是主流,属于大数残余,就连买家都会瞧不起。、

这就回答了,如果西瓜便宜,那拉肚子一定是我自己的问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橙炎陽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47
帖子 4675
编号 498420
注册 2014-2-19


发表于 2024-8-13 22:1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斑鸠凉 于 2024-8-13 11:12 发表
我想到另外一个问题:若是有顾客像《西游记》里黄眉老佛买了瓜农弥勒佛的瓜那样,吃了拉肚子。后来去医院治病花了不少钱,来找瓜农索赔。瓜农说:“一个瓜才几块钱,还索赔。大不了吃的瓜不算你钱”,“又说要钱没有,要瓜车上随便拿”。艳阳说说,这算有契约精神,还是木有呢?告上法院,法官会怎么判呢

先回答法律:

按中國法律規定:賣食品,或者水果生鮮需要有健康證,食品可溯源,還要有工商登記,或者個體戶登記等,不能無照經營
但是,有一個例外,賣初級農產品是例外的(我不是做農業的,這個定義我也懶得查了,憑印象說,西瓜應該是初級農產品的吧)

所以這個"無證賣瓜",法律上應該是合法的,具體法理上的理由,我也覺得沒啥道理,食品安全法等是公民健康權的一個保障,憑啥初級農產品可以例外呢?
大致上硬要說,我想像可能就是"歷史原因"了:
考慮到建國以來很多地方尚未城市化,也給做初級農產品的人一個謀生,也可以弄個簡單的集市之類而不至於犯法,於是就一直保留下來了
屬於"法理上應該被取締而尚未取締"的法律

===========

無證賣瓜是合法的,那吃壞肚子就是民事爭議了,大致上就是賠買瓜的損失,算民事糾紛

但涉及一個舉證問題(這不是法律問題,是偵詢問題)
可能要找到N個買瓜的都拉肚子,形成完善證據鏈,還要有錄像或者支付紀錄等

簡單來說就是道理上應該獲賠醫藥費的,但極不容易能真正賠到錢

===========

至於有沒有契約精神嘛,我認為沒有
鑑於這種交易一般也不存在甚麼契約,不可能有口頭或書面契約特別約定安全問題
沒有特別約定的契約,那就是雙方默許按法律框架操作

即:"法律精神"等同於"契約精神"
那咱假設按您這設定,把人肚子吃壞了是真實存在的(咱也不知道為啥這麼肯定是這瓜,反正前提是這麼說的)
然後依仗證據鏈不足來耍賴的顯然屬於沒有法律精神的,那自然也就沒有契約精神

[ 本帖最后由 橙炎陽 于 2024-8-14 08:41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斑鸠凉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10
帖子 986
编号 545495
注册 2023-10-10
来自 雒城


发表于 2024-8-14 10:3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神州无敌 的帖子

神州兄的观点比较忠于原著呢,瓜农弥勒坑了黄眉老佛,责任完全在后者不察,抗议无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斑鸠凉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10
帖子 986
编号 545495
注册 2023-10-10
来自 雒城


发表于 2024-8-14 10:3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橙炎陽 的帖子

瓜农显然是不懂法的,不过别人还是有赔偿的意愿。艳阳的意思是,只有等额赔偿,才称得上守法,有契约精神吗?

顺便问一下,你的划线单标,是否存在一个对称原则?一件事划线多少,另一件事必须同等划线,否则算双标?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橙炎陽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47
帖子 4675
编号 498420
注册 2014-2-19


发表于 2024-8-14 10:4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斑鸠凉 于 2024-8-14 10:34 发表
瓜农显然是不懂法的,不过别人还是有赔偿的意愿。艳阳的意思是,只有等额赔偿,才称得上守法,有契约精神吗?

顺便问一下,你的划线单标,是否存在一个对称原则?一件事划线多少,另一件事必须同等划线,否则算双标? ...

瓜農願賠償確實算不錯了,大部分這種三無攤子直接就跑了
中國人一般有一個共識,就是在小販處吃壞東西除了認倒楣也就完了,不太可能有別的甚麼追加賠償
能多賠1-2個瓜,算好於大部分攤販情況了,這點我同意

這種小買賣簡單的不用談契約精神了,因為沒有甚麼具體細化契約可言了,上面解釋過了
光看合不合法就行了

賣瓜是合法的,證據是馬馬虎虎的,至於怎麼判,這個一般就是民事損害,具體額度也要看證據而定,一般也不會全額
這裡怎麼賠才合法,我沒法說得太細,具體情況聽法官的就行了,他們是專家

========

你這麼說好像也沒錯,但我會換一個表達方式:
我的單標意思是大家不要一本正經地聊一些自己做不到的事,或者自己天天都犯A這個錯誤,卻一本正經地談如何規避別人犯A錯誤
典型的例子就是大部分中國人自己被拖欠3000元工資兩個月就急得想砍老闆,卻對被拖欠10萬元N年的債主指指點點,要求別人寬容

換句話說就是也不求你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就只求你別寬以待己嚴以律人吧

=========

論壇上網民,就我相熟的人來說,那怕最優秀的,都偶有一個毛病,就是好吹牛逼
不優秀的就不用說了,99%都是吹牛逼(帶有色眼鏡來說,就是好鍵政的男性通病)
(我也經常吹牛逼,我感覺是個愛泡論壇的都不能免俗)

有人喜歡在個人能力和經濟上吹牛逼,有人喜歡在一些形而上的東西吹牛逼
講著講著道德標準就要起飛了,飄起來不知道飛到那裡去

之前有一個軒轅大佬,屬於賢達級別的,有一次聊到父母盡孝,他說子女的生命是父母給的,其實怎麼要求子女盡孝都不為過,那怕用命來還也是對的
我忍不住回懟回去,那父母要這樣要求前,也得反思下自己是怎麼給父母的父母盡孝的,自己馬馬虎虎孝一下就行,然後要求自己的子女用命盡孝,不是扯蛋嘛
大佬暴怒,罵了我一通,我也沒回嘴,就這麼算了

這就是典型的雙標,道德吹牛逼
原意(宣傳孝道)是好的,但講著講著飄了

那怕很博學的人,有時情感主導,也會講出這樣的觀點,更不用說普通人了

[ 本帖最后由 橙炎陽 于 2024-8-14 10:55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大将文钦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1Rank: 21Rank: 21
组别 虎豹骑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14
帖子 10437
编号 84228
注册 2006-9-23


发表于 2024-8-14 11:3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那就让瓜农自己零售吧,如果瓜农在电商平台上这么玩,看消费者会不会惯着你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大将文钦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1Rank: 21Rank: 21
组别 虎豹骑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14
帖子 10437
编号 84228
注册 2006-9-23


发表于 2024-8-14 11:4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神州无敌 的帖子

白嫖的虽然不是主流,但即使占全体消费者的比例很低,人数也不少,如果某个商家成为这些人的目标,也就离关门大吉不远了。

其实现在很多白嫖的都理直气壮,比如头条上一些文章加了广告解锁,需要看几秒广告才能看全部文章,评论里就有很多人说有广告解锁的一律不看或直接拉黑,这些就是白嫖的,作者辛辛苦苦写文章,加几秒钟广告就罪大恶极吗?不接受广告的可以直接划走,评论用的的时间比看广告用的时间更长,白嫖的居然认为自己是合情合理的

[ 本帖最后由 大将文钦 于 2024-8-14 11:4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橙炎陽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47
帖子 4675
编号 498420
注册 2014-2-19


发表于 2024-8-14 12:0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大将文钦 于 2024-8-14 11:44 发表


白嫖的虽然不是主流,但即使占全体消费者的比例很低,人数也不少,如果某个商家成为这些人的目标,也就离关门大吉不远了。

其实现在很多白嫖的都理直气壮,比如头条上一些文章加了广告解锁,需要看几秒广告才能看全部文章,评论里就有很多人说有广告解锁的一律不看或直接拉黑,这些就是白嫖的,作者辛辛苦苦写文章,加几秒钟广告就罪大恶极吗?不接受广告的可以直接划走,评论用的的时间比看广告用的时间更长,白嫖的居然认为自己是合情合理的

其實堅持白嫖沒啥問題,堅持不讓別人白嫖也沒啥問題
雙方都算合情合理,各走一邊啥事沒有
像我大部分時間都白嫖......

問題是嘴臭是真的令人無語,雙方做不到互相尊重,非得上去放兩句狠話,做不到人與人的互相尊重就很扯,這是互聯網一個惡劣現況
人家沒做錯啥,非得上去酸兩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神州无敌
(紫气东来)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91
编号 99775
注册 2007-1-9


发表于 2024-8-14 18:4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 大将文钦 的帖子

极端情况你抗衡不了,说明你不具备做生意的能力。

做生意会有各种各样的情况,特别是实体,可以说5年之内闭店率超过9成。

疫情就消灭了很多人,那你能说回档吗?

那既然平台这么对不起商家,那是怎么做大了捏。

我也不看带广告的,但我不会评论,比较浪费时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斑鸠凉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10
帖子 986
编号 545495
注册 2023-10-10
来自 雒城


发表于 2024-8-15 10:2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橙炎陽 的帖子

呵呵呵,我跟你聊都是你自称单标自洽的,你不吹的我貌似从未提醒你严于律己。不过艳阳似乎对你秉持的理论以刻板死记为主啊,遇到什么事都是公式化处理

北方人比南方人喜欢吹。网上喜欢吹牛逼的都是男的,女的天然就不喜欢吹。她们宁可聊些细碎实际的。即使喜欢吹牛的如公主与杀猪哥,那军演秀吹法也不同于男人

[ 本帖最后由 斑鸠凉 于 2024-8-19 17:29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大将文钦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1Rank: 21Rank: 21
组别 虎豹骑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14
帖子 10437
编号 84228
注册 2006-9-23


发表于 2024-8-17 21:0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 神州无敌 的帖子

5年之内闭店率超过9成?某骗子从2019年开始开播骗人(有注册公司),现在也是第五年了,不知他会不会关门跑路

[ 本帖最后由 大将文钦 于 2024-8-17 21:12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hhp19910906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9
帖子 8883
编号 208026
注册 2007-8-28


发表于 2024-8-24 11:1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回复 #6 神州无敌 的帖子

这个真未必,有一些商家就是在亏损卖,靠附带的广告盈利,卖货只是铺广告的渠道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4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4 06:4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4664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