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组别 | 校尉 |
级别 | 征西将军 |
功绩 | 46 |
帖子 | 4620 |
编号 | 498420 |
注册 | 2014-2-19 |
| |
| | |
|
|
|
原帖由 斑鸠凉 于 2023-12-27 17:34 发表
艳阳看过日本的汉学没?日本人研究的中国汉文化。我觉得你看问题的方式有时很有古风呢
中小学语文课本上的诗词,普通话朗诵都很上口,普通话的平仄也没有问题。事实如此,你没读过、背过呢。不仅如此,课本里的古文,用普通话背诵都很容易,我全部背过,包括《滕王阁序》这样的韵文。中国这么多年文化沉淀,教育部那些编教材也都是些博古通今的大才。不知道你看过《古文观止》没?这本文选是古代的科举教辅,当年就做到了从春秋战国到明清的音韵兼容
清诗之所以比上唐诗,我个人认为,主要就是北方官话已经是普通话了,还动辄押平水韵,束缚了思维与创意。只有纳兰性德这样的文豪,能把普通话的平仄与平水韵的平仄在同一首诗词里都押出来。他的风格是我觉得比较理想的现代旧体诗格律,也可以算得上你所谓的五言\七言新诗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艳阳读过纳兰的诗词没? 納蘭的詩我能背的就"人生若只如初見"這首
其它的名句能背兩句,但整篇基本沒印象
背詩詞吧,我在我的同環境長大的同輩同齡人當中算背得很多的,他們大多數能背1-2首吧,那我至少是人家的100倍
放軒轅我感覺我算中等水平吧?不起眼的水平
光哥評我就是比小販強一些,大致上也就打油水平
這麼說吧,如果普通話平仄也沒問題,粵語也沒問題,那放你這裡估計怎麼樣都是沒問題了
你所謂的順口缺乏一個客觀標準,我不會談論沒有客觀標準的觀點
這就像"做飯好吃",人家說要國宴水平好吃,有的人說海底撈好吃,有人說媽媽做的小炒肉好吃,有人說方便麵好吃
那怎麼聊到一塊呢?
古人定義近體詩的順口是平聲字和仄聲字兩個兩個交替出來,兩句兩句鏡像對擺的
普通話怎麼都順口不到那個高度
古音和普通話平仄相差很多了,如果按古音的標準,那普通話注定是出律的
如果按普通話擬一個格律標準,那變成古代詩詞全出律了,總不能為了今人寫得舒服,讓古人"出律"吧
你要不考慮平仄吧,那就等於放棄客觀標準,與其假惺惺研究甚麼叫順口,不如取消標準來得痛快
你覺得普通話順口不奇怪,我用普通話吟唱,背誦我也覺得很輕鬆,廣義的"順口",你問我,我也承認"順口"
絕大部分我會背的詩詞,讓我用普通話背,我基本也沒問題
這裡的"順口"異化了,有兩個原因
1. 耳熟能詳,這麼多中國人天天講,見得多吟得多,自然順口
"人生若只如初見"這種我們從小聽到大,看到大,講到大,有時失戀了,或者見到故人還會吟上兩篇傷感一下的名人名句,能不順口嗎?
2. 今人有一種對古代名人名句的嚮往,加了一個濾鏡,有對美的追求,自然啥都覺得順口
蘇東坡的詩經常出律,很多人讀起來也不覺得出律,告訴你是蘇東坡寫的,你照樣覺得很工整
粗魯點說就是古代文豪放個屁,咱們今人也覺得是香的
我上面提到的那位韓國老先生,他本身天然就喜歡中國傳統文化,那讓他用韓語背到春風不度玉門關時,他出於熱愛,當然也覺得順口
====
再說,如果普通話押韻也能接受,那別的方言,甚至日韓越等可以句讀漢字的外語,理論上也都能接受(除非你講大中華天朝上國之類的理論,普通話可以,別的滾粗)
從平等角度來說,你講普通話的和講閩吳方言的,講日韓語的,在寫詩都是一樣的,都屬於出律,憑啥非得接受你,而不接受其它人呢
如果都接受,那詩歌的押韻花裡胡哨得跟馬戲團差不多了
====
====
====
即便退一萬步說,今人方便起見,拋開古音聲韻不談,至少詞性上對仗應該要有吧
對仗這種活用心一點應該是可以的,這點很難用甚麼時代變化理由推搪過去不對仗
[ 本帖最后由 橙炎陽 于 2023-12-27 20:22 编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