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衣食住行
» 吹吹那冷面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吹吹那冷面
水镜门生
(虾仁生煎)
许国公
河北东路经略使
★★★
★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2628
帖子
22586
编号
52409
注册
2005-11-4
来自
五谷轮回之所
家族
肉肉门
#1
发表于 2013-7-7 13:3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吹吹那冷面
沈宏非
有权宣布上海正式进入夏天的,除了从上海市中心气象台播出的那一把男声或女声,还包括飘在街头巷尾的三种味道:一、糟货,从钵斗里溢出的酒香;二、黄瓜漏虾,打黄瓜中漏出的虾鲜;三、冷面,自每一个笔画间渗出的寒意。
所谓冷面,不是把面条煮熟再摊冻,拌酱加浇头那么简单。得先蒸后煮,把面条蒸上个十分钟左右,再入淡盐水煮熟,然后捞出锅控干、冷却——为了能让面条保持一定的干爽,以便挂上酱料,切不可以用冷水来过“冷河”。在冷水里泡凉的,是北京的过水面。
从前,电冰箱是奢侈品,冷却基本靠风。不过,在夏天的上海,与啼声凄怆的夜莺同样奢侈的,还有那吹来清凉的南风。自然风不一定有,好在非自然的风是可以有的。所以,也就有了所谓的“电风扇冷面”,即把刚从沸水里捞出的面条对着开足马力的电风扇一通狂吹。
不过,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电风扇也算是奢侈品。好在,与电冰箱比,它的奢侈等级只是个二线或者外围。1915年,镇江人杨济才在横浜桥雇了六七个工人,一举成功地山寨了美国货“GE”电风扇。到1928年,第一台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电风扇“华生牌”的年产量就有了一万台。
当年吹遍上海滩的这几万台电风扇里,有几台是用来吹人又吹面的,这个难以考据,吹万不同。但无论如何,自从有了“华生牌”,上海人夏天吃冷面就不用望天打卦、看天吃面了。也正是因为电风扇,上海“冷面”吃到嘴里的那个“冷”法,实在是冷而不寒,意思意思而已。大概齐,就是略低于口腔内温。这种“冷”,就像上海夏夜的风,若有若无。对于吃惯了川式米凉面或朝鲜冷面的人来说,上海冷面“冷”得实在太暧昧,太不到位,太不给力了。冷得就像一个冷笑话。请他们吃上海冷面,就像请他们听上海人最爱的周柏春、王双庆式“冷面滑稽”。
面和人一样,电风扇都不宜吹过头,否则就干了就硬了就病了。电风扇吹冷面,以将每一根面条吹至“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状态为佳。
尽管我小时候偶尔会在冷面里吃出隐约的缝纫机润滑油味,但风可冷面,却无法给面条带来风道。因而,面吹冷了之后,接下来就得调味。花生酱(或芝麻酱)和香醋,是冷面酱料的标配。但两者的配比、厚薄以及酸咸度,都要拿捏得恰到好处。更需要拿捏得恰到好处的,是酱料与面条的配比,不能太少,也不可过多,某种意义上,甚至是宁缺勿滥的。酱一多,面就黏了,就“奥灶”了,就拎不清了。老吃货都说从前的冷面好吃,其实并不是因为现在都不用电风扇或者即使用了电风扇也都不是“华生牌”的了,而是因为从前做冷面的做人家,不舍得下手,花生酱也算奢侈品。只有关系好的,才肯暗自给你多加一小勺。
冷面吃不出过去的味道,主要是因为花生酱太不值钱了。不论大店小店、阿姨爷叔,浇起酱来,一概兜头兜面,大手笔,绝不手软。下手之狠,绝不输2001年12月对赵薇泼粪和2009年平安夜朝章子怡海报泼墨的那两条大汉。也难怪,日子好过了,电风扇算什么?花生酱又算什么?就酱,我们在夏日唱着春天的故事,浓汁厚酱浇起来。今之生煎馒头里那一浪高过一浪的汹涌澎湃的汤汁,所患同病也。
对一盘冷面来说,酱要加到什么程度才算是恰到好处呢?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脱口秀明星Fred Allen有一句过期名言可资参考:“其必也像女明星Dorothy Lamour身上的衣服,虽然少,但该遮的都遮住了。”
至于面浇头,即北方人说的面码,则有荤有素。荤有大排、辣酱、辣肉,肉丝;素有青椒、茭白、绿豆芽或黄瓜。最常见的,就是“三丝”组合:青椒丝、茭白丝、肉丝(用鸡肉或里脊皆可)。
面浇头,宜简不宜繁。尤其是对于冷面来说,过多的浇头就是搅局。它的作用,其实是让冷面更冷,让心更静。这种“心静自然凉”的效应,就像金宇澄在长篇小说《繁花》里提到的这段:“以前电影开场,银幕里跳出一个‘静’字,工楷或者手写,有时配一轮月亮几根柳条。观众等于集体识字,静下来,看静字的结构,充满期待。幻灯机不稳,有磨损,静字就抖,月亮有悉悉洒洒芝麻点,大家笃定泰山,静字来了,要开始了,要看了。”
最简洁的冷面,就是点心店餐牌上价格最低廉的“清冷面”,黄瓜丝三五绺,绿豆芽六七茎,月白风清,瞬间就把你带回到三十年前冷气开放的电影院。
不管面浇头是“三丝”还是“五丝”,冷面始终是上海最屌丝的吃食之一。不过,吹着电风扇或冷气大口吃冷面的上海老少屌丝完全想不到的是,在古代,它曾经是一种皇家食品。古之冷面,称“冷淘面”。据说始于唐代宫廷,为夏季朝会皇家御厨为官员提供的燕飨,属于会议餐和工作餐,还只限九品以上(大概相当于局级以上)享用。其食制:以青槐嫩叶捣汁和面,制成碧绿生青的细面条,煮熟,入冰水中浸漂,冷却后捞起用熟油浇拌,置于井或冰窖中冷藏,加上佐料调味,随时可用。杜甫有《槐叶冷淘》诗为证:“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碧鲜俱照箸,香饭兼苞芦。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愿随金騕褭,走置锦屠苏。路远思恐泥,兴深终不渝。献芹则小小,荐藻明区区。万里露寒殿,开冰清玉壶。君王纳凉晚,此味亦时须。”
唐代以降,除了面条一冷到底,“冷淘面”的调味和浇头,还先后被加入过甘菊、槐芽以及猪肉丝。而元末倪云林在《云林堂饮食制度》里所记之“冷淘面法”,则已精细豪华至令人在咋舌的同时大流口水:“生姜去皮,擂自然汁,花椒末用醋调,酱滤清,作汁。不入别汁水。以冻鳜鱼、鲈鱼、江鱼皆可。旋挑入咸汁肉。虾肉亦可,虾不须冻。汁内细切胡荽或香菜或韭芽生者。搜冷淘面在内。用冷肉汁入少盐和剂。冻鳜鱼、江鱼等用鱼去骨、皮,批片排盆中,或小定盘中,用鱼汁及江鱼胶熬汁,调和清汁浇冻。”
清代夏至日,在北京吃冷淘面还是一场官方宣布正式入夏的“国之大典”。据北京大兴县人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夏至》:“夏至大祀方泽,乃国之大典。京师于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乃都门之美品。向曾询及发展至近代,则为各种花色冷面,惟不用槐叶或甘菊,因而无其青翠可爱的颜色。各省游历友人,咸以京师冷淘面爽口适宜,天下无比。”
把个冷面吹到“天下无比”,上海人闻此恐怕会被吓到冒一头冷汗,躲一边吹电风扇去了。
夏天,冷面,玉米,绿豆汤,就熬过去了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住持方丈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22
帖子
2233
编号
472893
注册
2012-11-29
#2
发表于 2013-7-7 14:3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黄瓜漏虾, 介绍下. . .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小乐乐
(星星)
长安侯
谏议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615
帖子
6257
编号
31597
注册
2005-1-31
家族
轩辕丐帮
#3
发表于 2013-7-24 21:50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冷面,玉米,绿豆汤虽然走得是消暑开胃的节奏,但是小生煎要多注意脾胃哦!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 水泊轩辕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7 08:2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198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