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春秋战国的"君"是什么爵(职)位?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15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3-6-24 12:4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春秋战国的"君"是什么爵(职)位?

比较著名的是战国四公子的平原君/孟尝君等,还有白起的武安君.

可是秦国的二十级军功爵制里面,根本没有君一级,战国四公子也没有秦国人,那"君"这个称谓到底是属于什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郝伯道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291
帖子 27073
编号 71951
注册 2006-6-9


发表于 2013-6-24 12:5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东周公降级以后是东周君
孟尝君退休后都有自己独立的小王国
以此推断,可算准诸侯角色

猜的,勿以为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卡斯博士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6
帖子 1579
编号 405566
注册 2010-12-3


发表于 2013-6-24 13:5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春秋战国时期
君是各战国实绩的侯爵,有食邑即封地(秦国是象征性封地)
西周制度是:王最大,下面的诸侯按照等级
公、侯、伯、子、君 都是诸侯的等级

战国时期,为了奖励有功人员的封君,实际就是封侯。
因为各战国中“王”实际都是假“王”
只有周天子才是真王
所以各战国只有封君

到西汉就改封王、封侯了
刘邦白马盟后,异姓不封王成为惯例!
之后异姓封王只有王莽、曹操这样的人物了

封君在西汉都是封给女子的
男子封侯、女子封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6-24 14:1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曾经有过一个假想,就是周的分封制最早只有一级,就是侯。大意是:

“我的意见:商周时制度未必如此健全,但查《春秋》,又确有五等爵位之封。
会不会是这样的?----春秋时,根本没有形成绝对规范的五等封爵!

我猜想:封国原来只有一种,就是侯。侯,就是射侯,箭靶子的意思,指武力保卫王室。

而在此基础上,宗法和封国逐渐合流,形成了高低爵位。
公,君也。其实就是家长。伯,大宗称伯。其实就是嫡长子。子,小宗称子。逐渐转化为庶长子。男,其他儿子。
因此,西周春秋效命王室的重臣称公、重要外戚称公、前朝后人称公,这是一种尊称,表示“天子不以你为臣”的含义,逐渐演变为侯爵的一种特殊尊位。而在国内,往往国君也被国人称公,这是一种尊称,就是“君”和“家长”的意思。
春秋侯伯最多。我忽然想起太平天国,他们很有意思:“西王”、“幼西王”;“东王”、“幼东王”、“沃王”、“幼沃王”。这是否就是“侯”“伯”的写照?也就是说,起初“嗣侯”称伯,以后才变成一个爵位?
子,不成君。可是在宗法制度中有很特殊的地位。因为“不成君”,所以用来封蛮夷,岂不是很恰当?诸夏诸侯的庶长子和蛮夷之君同级,大约是可以的。以后,由于封的蛮夷多了,才逐渐演变成低于伯的爵位。
男,其他儿子当然跟从家长生活。所以这是附庸的封号。而子男一等,从宗法制度上看,也是能说通的。

如果我推想合理的话,西周,可能已经有五等爵的雏形,但比较混乱,春秋,可能已经形成五等爵,但还不太正规,因此出现了《春秋》中很多矛盾之处。到了战国,则五等制度崩溃,大家均称王,王下我们只知道有侯,有君,可能就是侯爵和男爵的封号变过来的,因为毕竟以战功封爵,宗法制度就该退出了嘛。
至于完整的五等封爵的形成,我猜想出现在西汉甚至王莽、东汉的著作中,是一种规范化的理想而已,并未真正实行过。当然,以后实行是以后的事情啦。
这里面又扯到曹操。他作魏公,就是篡汉的开始。如用规范的五等爵理解,无法理解。不就是封了个公爵吗!可是,汉制来源秦制,秦朝制度来源秦国甚至周的制度。这个“公”,只有具备“君”的含义,作为高于“侯”、高于一切封国的含义,才会引起这样大的触动(当时还根本没有规范的五等爵啊)。我怀疑,汉的侯国制度,其实就是秦国的侯国制度(秦朝另说,不过我怀疑秦始皇并未废除这个制度,因为还有个卫君啊),不过把“君”改称“关内侯”而已,同时侯爵又分等级,为以后五等爵位实际实行的前兆。

另外,说一下王。礼记说生无爵死无谥。孟子说天子是一等爵位。而王是有谥号的(秦始皇帝反倒没有,商朝的“帝”也没有,夏朝的“后”也没有)也许,王真的曾作为一级爵位使用过?也许,“王”最早就是类似“元首”或“第一公民”的称呼?也许,楚王、越王、吴王的称呼是古代风俗在当地的遗留,所以周天子还能容忍?(又想到天平天国啦:“天王”、“幼天王”!这个叫法不是天子的称呼,倒类似他们爵位的称呼!)也许,这种称呼在战国楚汉时期还能被承认?否则燕昭王凭啥封齐王,陈王凭啥封赵王,赵王凭啥封燕王,汉王又凭啥封齐王?当然,以后王真的成为一级爵位啦,而且就在紧接着的汉朝。我十分严重地怀疑就是从汉高祖制定制度开始。汉高祖的非刘不王,是现代(姑且这样叫吧)王爵形成的开端,也是对古代王爵的一个总结。”

大致就是上面的话,同时也解释了“君”。自己的看法,仅供参考。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3-6-24 17:5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君”。

君,《说文》解释曰:“君,尊也。从尹,发號,故从口”。——也就是说,“君”的本意,是尊者,是发号施令的人。《仪礼》注曰:“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也就是说,只要拥有土地,就是君。

春秋和战国,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大的一个分野,可以说天翻地覆也不为过。这个天翻地覆的变化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就是封建制度的崩溃。

春秋时期,“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子弟”。也就是说,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分封他的子弟。这样就建立起来了一个完整的封建系统。

在这个系统里,周天子虽然是海内共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他对于各个诸侯国并没有直接的权力。他不能对晋国、齐国、鲁国、宋国等国内事务进行干涉。同样的,各诸侯国对于各卿大夫封邑内的事务,也没有直接干涉的权力。

但到了战国时代,这个制度崩溃了。战国各国都采取的是一种集权制,国君对于国内事务,拥有绝对的处分权。——这也就意味着,国内那些受封的贵族,再也不是西周春秋时期的诸侯,也不是那时的卿大夫,而是一种全新的封爵形式。

在这种形式下,受封的人对领地不具有行政权,他只能收取封地内的税赋(换言之,只有经济权力而无政治权力),甚至有的情况下都不能世袭,受封者死后封地随即被国家收回。

这种新的封爵形式,既不同于春秋西周时的诸侯,也不同于那时的卿大夫,所以无以名之,于是就用“君”这个字来指代。

这就是战国的封君制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15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3-6-24 23:1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这样的话,难道汉初分封的诸王在领地内也只有经济权,没有政治权?

难道诸王在领地内任免任何官员都需要中央同意?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存在就是合理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1
帖子 1635
编号 427214
注册 2011-6-7


发表于 2013-6-25 08:1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13-6-24 23:19 发表
这样的话,难道汉初分封的诸王在领地内也只有经济权,没有政治权?

难道诸王在领地内任免任何官员都需要中央同意?

那七国之乱就不会发生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3-6-25 08:5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13-6-24 23:19 发表
这样的话,难道汉初分封的诸王在领地内也只有经济权,没有政治权?

难道诸王在领地内任免任何官员都需要中央同意?

在秦末汉初时,社会思潮有一个反动,就是封建制度的死灰复燃。

秦统一后,由于“秦取天下以暴”,所以使得六国之人对秦国的统治充满仇恨,从而自然就对以前六国时代充满了怀念,进而对秦统治的合法性提出质疑。这就导致对秦朝的集权制度的否定。

所以,自从陈胜起义后,各路义军自立为王,虽然最后都遥尊楚怀王为共主,但事实上却是具有完全的独立性。而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更是从法理上肯定了这种封建制度。——项羽的这种做法,无疑是和当时人们的心理相契合的。

刘邦建立汉朝后,也不得不屈从于这种思潮,他开始时封建异姓诸侯,后来有封建同姓诸侯,其实都是这种思潮的产物。所以汉初时的诸侯王拥有较大的独立性,这和战国时的封君是不同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当阳侯杜元凯

★★★★★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140
帖子 6013
编号 36319
注册 2005-4-8


发表于 2013-6-25 10:2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13-6-24 23:19 发表
这样的话,难道汉初分封的诸王在领地内也只有经济权,没有政治权?

难道诸王在领地内任免任何官员都需要中央同意?

西汉初年分封诸王的时候,作为现实问题给予了一定的政治权力,但对此一向防范很严密。汉高祖最初意向定都洛阳,后改为长安都是因为娄敬建议长安更有利于防范诸侯王可能的反叛。此后一系列措施都在事实上挤压诸侯王的权力,以至于不惜刀兵相见,平叛七国之乱。

在此之前,诸侯王在封地的权力也不是无限的。比如西汉承袭秦的二十等爵,关内侯和列侯两级必须是中央授予。淮南王反叛的一个罪名就是擅自授予手下关内侯的爵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6-25 10:2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所以说刘邦这个皇帝不同于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皇帝,他其实仅仅是楚霸王的升级版而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当阳侯杜元凯

★★★★★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140
帖子 6013
编号 36319
注册 2005-4-8


发表于 2013-6-25 10:3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tiger1970 的帖子

完全不一样。项羽分封是他真的信这套,闹到到处起火他灭都灭不了了。刘邦分封在于最初这帮功臣集团的实力很强,不得已的让步,然后一步步主动收拾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15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3-6-25 10:3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至少在秦国来说
比如封彻侯和封君有没有啥实质上的区别?都是在封地只有食邑而无政治权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卡斯博士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6
帖子 1579
编号 405566
注册 2010-12-3


发表于 2013-6-25 10:4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当阳侯杜元凯 的帖子

这个说法很正确!
刘邦在西汉初年也是没有办法
一直发展到后来7国之乱,尾大不掉
但运气还是不错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3-6-25 11:2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13-6-25 10:36 发表
至少在秦国来说
比如封彻侯和封君有没有啥实质上的区别?都是在封地只有食邑而无政治权啊

对于秦国来说,二十等爵中的列侯就是封君,或者说秦国的封君就是二十等爵中的列侯。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6-25 14:2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当阳侯杜元凯 的帖子

项羽也是不得已的让步啊。

他的实力还不到秦始皇那个档次。
换一句话说,假设刘邦失败,项羽和他的后继者早晚也是要收拾掉这些诸侯们的。

你看看项羽的封地,再想想他为什么要有意在分封中设置这样一种分封法,就明白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司马光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52
帖子 6154
编号 325435
注册 2009-6-2


发表于 2013-6-25 14:5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13-6-25 14:22 发表
项羽也是不得已的让步啊。

他的实力还不到秦始皇那个档次。
换一句话说,假设刘邦失败,项羽和他的后继者早晚也是要收拾掉这些诸侯们的。

你看看项羽的封地,再想想他为什么要有意在分封中设置这样一种分 ...

同意。
除了项羽的分封方式外,当年他想要取代秦始皇志向也证明,他绝对不是真是想分封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当阳侯杜元凯

★★★★★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140
帖子 6013
编号 36319
注册 2005-4-8


发表于 2013-6-26 11:3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 tiger1970 的帖子

项羽自己的封地易攻难守,他把刘邦打了个鸡飞狗跳可也没碰到过洛阳的城墙,距离关中还多远呢。刘邦一占优势可以轻易打到他的腹地。如果他打算这么去当秦始皇,结局不就是他自己的命运 - 还没当成先被诸侯给灭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东南海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3
编号 256678
注册 2007-12-28


发表于 2013-7-3 12:4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13-6-24 14:15 发表
我曾经有过一个假想,就是周的分封制最早只有一级,就是侯。大意是:

“我的意见:商周时制度未必如此健全,但查《春秋》,又确有五等爵位之封。
会不会是这样的?----春秋时,根本没有形成绝对规范的五等封 ...

商朝的帝怎么没有谥号?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7-3 14:5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 当阳侯杜元凯 的帖子

项羽的地盘最大,位于淮扬地区,背后靠海无后顾之忧。左楚右齐,面中原而控制天下。

刘邦给封闭在汉中,东边出不来,北边是三秦,三个王都跟刘邦没交情,西边是荒漠,南边是丛林。我真不知道刘邦这封地要是算好,啥地方算不好的。

至于刘邦突然出兵平掉三秦,建立关中基地,并进一步问鼎中原,那不是项羽的功劳,是刘邦自己努力得到的结果。

沛公,殆天授也。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7-3 14:5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8 东南海 的帖子

这个我也说不好,要问三红或者张建昭。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7-3 15:0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13-6-24 23:19 发表
这样的话,难道汉初分封的诸王在领地内也只有经济权,没有政治权?

难道诸王在领地内任免任何官员都需要中央同意?

我记得汉书写过汉景帝时候收回诸侯王的官员任免权,以后诸帝层层加强控制,大概到汉成帝以后,相就等于太守啦。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水镜门生
(虾仁生煎)

许国公
河北东路经略使
★★★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2628
帖子 22586
编号 52409
注册 2005-11-4
来自 五谷轮回之所
家族 肉肉门


发表于 2013-7-3 15:0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商朝,记得都是天干地支命名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阿巽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13-7-3 19:1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东南海 于 2013-7-3 12:48 发表


商朝的帝怎么没有谥号?

谥号制度形成,传统说法是西周早期,即《逸周书·谥法解》中提到的周公制谥。但是近代以来,王国维等根据金文考释得出的结论谥法应当形成于西周中期的恭王、懿王阶段,这一说法得到广泛认同。早期谥号为自称,比如“周文王”、“周武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住持方丈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22
帖子 2233
编号 472893
注册 2012-11-29


发表于 2013-7-3 19:2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还有大名鼎鼎的龙阳君. .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闲观山雨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
编号 486203
注册 2013-7-4


发表于 2013-7-12 14:2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平原君他们是封君,是战国时候出现的。秦国也有封君,如武安君白起。封君虽然有封地,但一般只是享有租税而已,控制权还在国君手里。
顶部
性别:男-离线 bnrb123456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5
编号 77117
注册 2006-7-28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13-7-24 02:2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君退休之后不是王国,而是封地,在他的封地里,只受王的管辖,而不受地方的管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5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5 02:5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528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