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求遊牧民族的具體定義。, 商代鬼方跟周代犬戎是遊牧民族嗎?
性别:男-离线 小兵1234
(南蠻王)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3
编号 374631
注册 2010-5-10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12-12-15 00:0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求遊牧民族的具體定義。

求遊牧民族的具體定義,如逐水草而居、分佈在西亞至東北又或是居無定所。
商代鬼方跟周代犬戎是遊牧民族嗎?還是只是單純地少數民族而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uyuancuo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96
编号 308590
注册 2009-1-31


发表于 2012-12-15 03:3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犬戎应该是游牧民族。

农耕是在一块地,反复的耕种,

游牧就是,游走和放牧,也不一定是逐水草而居,有的也是有计划的,今年春天在某一片区域放牧,秋天去另一块地吃草,然后来年又换一片区域。大概等个两三年,草势恢复了,再回来。

北方的土质和气候不行,不适合农耕,多数少数民族都是游牧的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15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2-12-15 12:4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同求,本朝至清朝的话“中华民族”已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农耕民族鸟吧?那现在不是农耕民族,难道被称为“工业民族”?别扭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12-12-15 14:3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游牧民族:以游牧为主体经济生活方式的民族
游牧:居无定处,从事畜牧。

鬼方、犬戎好像也没有确凿的证据能证明他们是游牧民族。

到了清朝中华民族依然是自给自足的经济运作方式,所以依然是农耕民族

工业化之后经济运行方式就不再单一,不能简单地如此划分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15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2-12-15 14:5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XM8 的帖子

不对吧,如果本朝现在闭关锁国,同外界没有交流,同样自给自足,可否被称为农耕民族?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12-12-15 15:2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12-12-15 14:58 发表
不对吧,如果本朝现在闭关锁国,同外界没有交流,同样自给自足,可否被称为农耕民族?

如果现在闭关锁国,同外界没有交流,那么经济必然崩溃。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朝鲜,他们现在要是不跟外国进口粮食,化肥,你觉得他们能玩得转?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小兵1234
(南蠻王)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3
编号 374631
注册 2010-5-10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12-12-17 08:4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綜觀前人討論,好像不能只以生產方式來看。
不然現在化標準,有些國家要稱工業民族或商業民族。
所以最合宜定義應該是居無定所,無固定群落地點這點了。
顶部
性别:女-离线 颖颍
(司徒家的颖颍)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7
编号 468423
注册 2012-8-31
来自 系统复制中心


发表于 2012-12-17 14:1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其实辽金以及灭金之后的蒙元和后来的建州女真,都不应该算是游牧民族。他们比汉唐面对的匈奴突厥难对付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的后方经济已经和农耕民族无二。
顶部
性别:女-离线 颖颍
(司徒家的颖颍)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7
编号 468423
注册 2012-8-31
来自 系统复制中心


发表于 2012-12-17 14:2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12-12-15 12:49 发表
同求,本朝至清朝的话“中华民族”已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农耕民族鸟吧?那现在不是农耕民族,难道被称为“工业民族”?别扭啊

本朝世祖之前中国是农耕民族,世祖之后可以算工业民族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小兵1234
(南蠻王)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3
编号 374631
注册 2010-5-10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12-12-17 19:2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颖颍 的帖子

那麼就只是兩個農業民族的戰爭,他們不會太剽焊才是。
怎麼相對地廣民眾的中原王朝卻成了輸家?
顶部
性别:女-离线 颍颖
(司徒家的颍颖)

Rank: 2Rank: 2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护军
功绩 -6
帖子 437
编号 468442
注册 2012-8-31
来自 系统复制中心


发表于 2012-12-17 19:3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小兵1234 的帖子

北方人打仗本来就比中原人占优,而且中原一直致命问题是没有战马,中原人也不善于骑马。汉唐之所以能比北方占优,是因为农耕民族对游牧经济悬殊极大。到了宋代以后,随着北方也成为实际上的农耕民族,中原人基本上就不行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小兵1234
(南蠻王)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3
编号 374631
注册 2010-5-10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12-12-18 07:3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颍颖 的帖子

野戰不行,攻城戰應該不會吃多大虧。
好像沒記載佐證北方異族連白刃步戰都凌駕於漢人之上的。
也沒說聽說胡人、匈奴人、突厥人還是蒙古人步戰驍勇之說吧?
顶部
性别:女-离线 颍颖
(司徒家的颍颖)

Rank: 2Rank: 2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护军
功绩 -6
帖子 437
编号 468442
注册 2012-8-31
来自 系统复制中心


发表于 2012-12-18 11:1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 小兵1234 的帖子

汉人攻城战一样不行,汉唐时期北人无城可依,汉胡之间的战绩汉人还稍占优势。宋朝以后除了徐达北伐之外,汉人攻克并长期占领胡人城池战绩几乎为零。所以说,胡人攻城固然没有野战厉害,但攻城水平绝对比汉人高。而且汉家城池一旦被攻克,几乎无收复的可能。

[ 本帖最后由 颍颖 于 2012-12-18 11:19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小兵1234
(南蠻王)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3
编号 374631
注册 2010-5-10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12-12-18 19:2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 颍颖 的帖子

有人嘗試研究原因何在嘛?
問題是軍械、戰法還是士氣,問題總不會出在先天的體能或體魄上吧。
大家都是黃種的蒙古利亞人種,差距不大才是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12-12-18 19:5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小兵1234 于 2012-12-17 08:47 发表
綜觀前人討論,好像不能只以生產方式來看。
不然現在化標準,有些國家要稱工業民族或商業民族。
所以最合宜定義應該是居無定所,無固定群落地點這點了。

确实有一部分人会使用所谓工业民族或是商业民族的说法,但是这种说法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工业是生产方式,商业是交换方式压根就不是一个系统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12-12-18 20:1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契丹和女真本来就不是游牧民族,人家是渔猎民族。

马是很重要,不过关键是什么人来用,马不一定需要很多,中国历史上擅长骑兵作战的,比如李靖比如岳飞他们集中使用的骑兵数量都是在一万左右。
卫青最后漠北大战用的战术则是典型的步兵为主,骑兵为辅。

说北方人打仗比中原人强,我一点也看不出。他们牛叉那会儿要么就是中原政权政治腐败,要么就是国力衰弱。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小兵1234
(南蠻王)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3
编号 374631
注册 2010-5-10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12-12-18 20:5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 XM8 的帖子

如果說女真、契丹非游牧而是漁獵。
那是否有任何說法或佐證鬼方、犬戎也可能是漁獵民族?
其實我只想知道他們是否也是農耕民族。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12-12-18 21:2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不好说,记载太少,或者有关记载我不知道。

不过有一点,当时华夏的政权作战还是贵族的游戏,打仗前要约时间定地点,有时甚至还要平整场地,否则以战车为主的军队打不起来。
步兵的兴起,一般来说公认是起源于魏舒为了讨伐狄族时因为地形不便所以“毁车为行”。在这之前没有听过有类似的行动。
如果鬼方、犬戎这些是纯粹的游牧民族,人家会跟你这么玩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小兵1234
(南蠻王)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3
编号 374631
注册 2010-5-10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12-12-19 11:1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8 XM8 的帖子

我也聽過先秦時,車戰為大宗。
但那攻城戰時,沒有常備步兵怎麼打?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小兵1234
(南蠻王)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3
编号 374631
注册 2010-5-10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12-12-19 11:2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12-12-18 19:56 发表

确实有一部分人会使用所谓工业民族或是商业民族的说法,但是这种说法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工业是生产方式,商业是交换方式压根就不是一个系统的。

這說法沒問題,我們定義的是該族得到物資的方法。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小兵1234
(南蠻王)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3
编号 374631
注册 2010-5-10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12-12-19 11:2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8 XM8 的帖子

不過我確實很認同XM8 兄的說法,如果他們是遊牧或漁獵未必願意配合中原戰爭型式。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12-12-19 11:3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小兵1234 于 2012-12-19 11:19 发表
我也聽過先秦時,車戰為大宗。
但那攻城戰時,沒有常備步兵怎麼打?

1、在春秋晚期之前,我不记得爆发过类似后来诸如玉壁大战这样激烈的城市攻防战。
2、不能说那会儿没有常备的步兵,一乘的编制里在战车上的只有3人,其余72人都是步兵,只是打起来是围绕战车为主。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小兵1234
(南蠻王)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3
编号 374631
注册 2010-5-10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12-12-19 11:5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2 XM8 的帖子

那些頂多只有一兩城迷你小國被宗主國(或其他大國)討伐時,怎麼可能願意打野戰。當然是固守,期待其他大國插手才是。

[ 本帖最后由 小兵1234 于 2012-12-19 12:36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12-12-19 12:2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小兵1234 于 2012-12-19 11:51 发表
那些迷頂多只有一兩城你小國被宗主國(或其他大國)討伐時,怎麼可能願意打野戰。當然是固守,期待其他大國插手才是。

选择固守的应该也有,不过我看不到激励的攻防交战记录。
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时代,估计地主家也不会有多少余粮,固守的话,用不了多久就没吃的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风精之羽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0
帖子 2959
编号 31482
注册 2005-1-30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12-12-19 12:5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颍颖 于 2012-12-18 11:13 发表
汉人攻城战一样不行,汉唐时期北人无城可依,汉胡之间的战绩汉人还稍占优势。宋朝以后除了徐达北伐之外,汉人攻克并长期占领胡人城池战绩几乎为零。所以说,胡人攻城固然没有野战厉害,但攻城水平绝对比汉人高。 ...

这个情况可不可以这样理解。。。

当汉人有能力抢夺胡人城池的时候,胡人根本没有城池。。。

然后此消彼长到胡人抢夺了汉人的城池的时候,汉人已经无力回抢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孔方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10
帖子 493
编号 402321
注册 2010-11-6


发表于 2012-12-22 00:0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12-12-19 11:32 发表

1、在春秋晚期之前,我不记得爆发过类似后来诸如玉壁大战这样激烈的城市攻防战。
2、不能说那会儿没有常备的步兵,一乘的编制里在战车上的只有3人,其余72人都是步兵,只是打起来是围绕战车为主。

我看童书业的《春秋史》上说,按照《司马法》的说法一乘甲士十人,步卒二十人。即一乘战车是三十人。其书还举《诗经》:公车千乘,公徒三万。作为佐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12-12-22 09:0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孔方 于 2012-12-22 00:05 发表

我看童书业的《春秋史》上说,按照《司马法》的说法一乘甲士十人,步卒二十人。即一乘战车是三十人。其书还举《诗经》:公车千乘,公徒三万。作为佐证。

司马法里有三种说法:25人、30人、75人。
下面是以前一位网友的分析
《周礼·夏官司马》曰:“百人为卒,卒长皆上士;二十有五为两,两司马皆中士
;五人为伍,伍皆有长。” 此段文字的意思是:军士百人为一“卒”,有卒长统领,卒
长有上士军衔;一卒分四“两”,没两二十五人,又“两司马”统领,司马有大司马、
小司马、军司马、舆司马、行司马之别,两司马即行司马,中士军衔。其中所说之“两
”,指车辆。一车两轮,故称两(辆)。所以,《周礼》所载军制乃“二十五人为两”
,即二十五人拱卫一车之意,故每辆战车应随行二十五人。《司马法》亦有“二十五人
为两,百人为卒”之说。又案:武王伐商“虎贲(甲士)三千,车三百”,《左传·&#
8729;闵公二年》载:“帅车三百称,甲士三千。”二十五人中有甲士十人,步卒(即徒
卒)十五人,其中三甲士架车作战,七甲士与步卒十五名跟随战车环卫。

  

   一车三十人之说和一车七十五人之说皆出自《司马法》。郑玄注引《司马法》佚文
曰:“革车一乘,士十人,徒二十人。” 《司马法》又云:“长毂(战车)一乘,甲士
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许多读者都因古籍在车兵制度上多种迥异的记载感到困惑,也经常在春秋时代的战
争规模问题上争论不休。何以一个简单的数字问题竟然如此复杂,何以一本《司马法》
一书三说?其实只要我们追究此中说法迥异的根源,弄清事实真象亦不是什么难事,接
下去我就对这一问题稍作解析,以便读者理解。

  

   其实,一车25人也好、30人也好、75人也罢,都是对的。造成三者区别的原因并不
是典籍记载有误,原因在于三种车兵配比制度出自三种兵赋制度,兵赋制度的差别造成
了军队建制的差别。所以这里还得先谈一下两周时期的土地及赋役制度。

  

   春秋以前,周室封国的行政区域划分根据与城区的远近不同依次划分为乡、遂、鄙
三级(后乡、遂不再区分),三大区域的土地制度和聚居方式是不同的。

  

   乡的规划是:五家为比(5家);五比为闾(25家); 四闾为族(100家); 五族
为党(500家);五党为州,(2500家);五州为乡(12500家)。遂的规划是:五家为
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与乡一致。乡人和遂人也
并称国人。国人的聚居规划与军队的规划完全契合:5人为伍;5伍为两;4两为卒;5卒
为旅;5旅为师;5师为军。一军12500人。

  

   在西周及东周初年,国人即要服劳役(后来又以税赋为主,劳、税并行),也要服
兵役;野人只纳劳、赋,不服兵役。服兵役的只有国人,所以当时的军队编制和国人的
聚居规划如出一撤。战时,国人每家出一丁,一乡(或遂)可得兵12500人,正好组成一
军。而军队所用之兵粮车赋却不单单由国人提供,也有野人的一份贡献,其结果显得车
多人少。12500是25的五百倍,所以一军装备战车五百乘,天子六军就有三千乘;大国三
军有一千五百乘;次国两军一千乘;小国一军五百乘。

  

   根据周制,国家在授田于民时,对国人和野人也是有不同待遇的。在授田予国人时
,根据土地质量的不同,一个家庭可得上等地一百亩、休耕地五十亩;或是中等地百亩
、休耕地百亩;再或是下等地百亩、休耕地二百亩。根据《周礼·地官司土》的规划,
得上等地的家庭人口七,其中壮丁三;得中等地的家庭人口六,壮丁两个半;下等地家
庭人口五,壮丁两人。而对野人,一家之能得地百亩,无休耕地,一家也只有壮丁一人
,其制度正是著名的井田制。

  

   国家对鄙野之民实行井田制。原本是方百里为一井,一井九百亩,分给八家耕作,
中间百亩为公田,所得上交,称“籍”。后来“籍”制逐渐取消,国家不再占有老百姓
劳力,改以收取实物(税),所以公田也就不存在了,一井又八户耕作变为九夫耕作。
籍田制取消后,鄙野之民的聚居规划如下:一井九夫;四井为邑(36家);四邑为丘(
144家);四丘为甸(576家);四甸为县(2304家);四县为都(9216家)。

  

   随着春秋时代战争规模的扩大,原来只面向国人征兵已经远远不够,军队需要更多
的兵源。为此,国家的征兵范围从“国”向“野”扩张,国人也需要承担起为国征战的
义务。而国家对野人的征兵也依据其土地制度和聚居方式。国人向野人征兵有两种方式
,一为通成(乘)法,次为乘马法,皆载于《司马法》一书。

  

   通成法:10井为通,共90夫,3出甲士1人,徒卒2人;10通为成,计100井900夫,
出甲士10人,徒卒20人,战车一乘。以此制,所征兵赋为每成出车一乘,甲士10人,徒
卒20人,即一车30人之制。

  

   乘马法:一甸64井,甲士3人,步卒72人,出马4 匹,牛12头,战车一乘,即一车
75人之制。

  

   发展到春秋时代,鄙野之民多以井-邑-甸-县-都的编制。通成法中“通”和“
成”的规划不知所出,估计只是一种过渡形式。从上述野人服兵役的制度可以看出,鄙
野之民由于掌握的经济资源不如国人,家庭人丁单薄,故而没有采取每户出一丁的高强
度征兵方式。按乘马法,每甸(576家)也只出75人、4马、1车、12牛,还算轻松。但
发展到春秋中后期,各国对鄙野的征兵强度也不断提高,比如鲁国就一度采取“丘甲制
”,也就是将一甸576家所应该出纳的兵员装备强令由一丘144家负担,强度增加了四倍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一车到底配多少与国家的征兵范围直接相关。由
于春秋时代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征兵强度和广度也就不断扩大,75人一车的编制是春
秋中期出现的新型军事编制。从齐国“桓管改革”的情况来看,齐国还没有对野人征兵
,且齐国军制也是以10000人为一军,不是周制的12500,各国具体国情应该略有差别。
齐桓公时的齐国军队应该依然是十甲士、十五徒卒,共二十五人一车的制度(齐国以五
十人为一小戎,应配战车两乘),正如《左传·闵公二年》所说:“齐侯使公子无亏帅
车三百乘、甲士三千人以戍曹。”一车恰好十甲士,徒卒略说。而晋国则在晋惠公时进
行了“爰田制”和“州兵制”的改革,晋文公扩军在此之后,所征之军若再以二十五人
一车计算就显得不合时宜了,应以七十五人计较为合理。文公三军兵车七百,则兵员总
数应在四至五万之间。另外,楚国等南方国家于周室封国不同,并没有严格的井田制,
户籍制度也不可能同于北方,其军制以上述任何一种方式计算都不合适。考虑到南方车
马不如北方众多,其士卒配备比率也应该较大才是。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小兵1234
(南蠻王)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3
编号 374631
注册 2010-5-10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12-12-23 23:4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7 XM8 的帖子

據我所知,吳國(春秋那個)水師型號有分,配備軍士人數亦不同。
想來中原戰車,應該也有分級數吧,怎能以乘數衡量兵力。
試想,五艘戰列艦兵力總不可能等同於五艘驅逐艦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12-12-24 14:2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小兵1234 于 2012-12-23 23:49 发表
據我所知,吳國(春秋那個)水師型號有分,配備軍士人數亦不同。
想來中原戰車,應該也有分級數吧,怎能以乘數衡量兵力。
試想,五艘戰列艦兵力總不可能等同於五艘驅逐艦吧。

以目前所知的史料来看,一乘没有档次之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小兵1234
(南蠻王)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3
编号 374631
注册 2010-5-10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12-12-26 23:0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9 XM8 的帖子

據我所知,孫武組建的吳國水軍,編制概念源自中原。
吳國水師有分樓船、大翼、小翼等型號,那當時中原各國必然也有指揮乘、主力乘之分吧,以上純屬猜測。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8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7 20:1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671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