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请教关于古代皇帝的称号问题
性别:男-离线 梦幻军师
(邪恶大神)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37
编号 12073
注册 2004-7-17


发表于 2012-11-4 16:2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请教关于古代皇帝的称号问题

明清两代,我们称呼皇帝,多数以年号,比如永乐帝、天启帝、崇祯帝、康熙帝、乾隆帝、道光帝
但是好像明清以前,都没见有这样称呼的,像宋有高宗、神宗、理宗、太宗、太祖等,唐也一样有太宗、太祖、高宗
当然明清也有,但好像称年号较多,至少没听人喊唐太宗是贞观帝吧?

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呢??而且明清好像一个年号用到终,而不像以前喜欢经常改年号的
当然,以上称呼应该都是庙号了,要皇帝挂后才这么叫的,皇帝活着应该都统称皇上、万岁之类的吧~

我主要是想知道,为神马到了明清两代会开始有以年号为帝称?(其实也是当年读书时的一个毛病,知道乾隆帝是谁,但死活记不住清高宗是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12-11-4 16:5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因为之前常常换年号,后来年号相对固定就比较好记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阿巽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12-11-4 16:5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民间俗称而已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五袋石果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12
编号 39495
注册 2005-5-24


发表于 2012-11-4 17:5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这个问题似乎有官方解释的吧。
早期还没年号,庙号也不普遍,但基本上都有谥号的,故称谥号。如汉太宗孝文皇帝俗称汉文帝,世祖光武皇帝俗称光武帝,汉太祖高皇帝俗称汉高帝(因为司马迁恶搞的缘故,很多人跟着称汉高祖,其实刘邦的高乃是谥号)。
唐宋时期,基本每个皇帝都有庙号了。当然,本来也可以延续以前的习惯,仍称谥号。然而此时的谥号变的很长,动辄十几个字,不像两汉,都是二个字,所以称谥号就不方便了,改称庙号。没有庙号的皇帝仍称谥号。
明清时期,皇帝们不再用换年号来表达心情了,基本上一个皇帝一个年号。这个年号是从登基之时就定下的,就是说活着就这么叫的,死了还这么叫,不用换了,自然比死后才有的庙号、谥号更为好用。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星义
(我星汉三又回来了)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50
帖子 4822
编号 78958
注册 2006-8-13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12-11-4 18:2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明清之前,就是元朝,再前中华正朔是宋朝,宋朝的皇帝常常换年号……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梦幻军师
(邪恶大神)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37
编号 12073
注册 2004-7-17


发表于 2012-11-4 19:0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五袋石果 的帖子

大致跟我猜想的一样,感谢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15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2-11-4 23:0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五袋石果 的帖子

陈后主、李后主算啥号,为啥不称庙号、谥号?
顶部
性别:女-离线 颖颍
(司徒家的颖颍)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7
编号 468423
注册 2012-8-31
来自 系统复制中心


发表于 2012-11-4 23:2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KYOKO 的帖子

庙号和谥号都是后人给的,故国破家亡之君是没有的。有几个例外,
汉献帝,曹丕为了强调禅让的合法性,给他了应有的谥号。
元顺帝,徐达没能把元灭干净,人家子孙还消遥法外ing。
明思宗,多尔衮为了强调入关平闯乱的合法性,也给了他应有的谥号和庙号。
溥仪没有谥号是因为他活的太长了,要是北洋时期就死了的话,估计也能弄一个谥号。

[ 本帖最后由 颖颍 于 2012-11-4 23:2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15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2-11-4 23:3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颖颍 于 2012-11-4 23:21 发表
庙号和谥号都是后人给的,故国破家亡之君是没有的。有几个例外,

亡国之君无庙号、谥号是大多数还是少数?
我怎么记得没有的才是少数,因为接替他的朝代会给他一个谥号表明自己的正当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阿巽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12-11-4 23:4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姒履癸和子受辛被开了用谥号来泼污水的先河,亡国之君的谥号应该是大多数有,除了北齐幼主后主这种享国太短无法评价,所以无谥之外,像安乐公、陈后主、违命侯都是投降封侯,反倒属于没谥号的例外,安乐公到了十六国时候刘渊给追了个孝怀皇帝的谥号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2-11-4 23:4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12-11-4 23:37 发表

亡国之君无庙号、谥号是大多数还是少数?
我怎么记得没有的才是少数,因为接替他的朝代会给他一个谥号表明自己的正当性

这要看和新朝法统的关系。

比如三国,魏国的曹奂有谥号“元帝”,但刘禅和孙皓都没有。因为晋朝继承的是魏国的法统,和吴、蜀无涉,所以只给曹奂给了谥号。

同样,晋、宋、齐、梁的末代皇帝都有谥号,因为他们的法统都有新的朝代继承,但陈后主就没有,因陈朝是被隋灭的,隋的法统来自于北周,和陈无涉。同样的情况还有北齐。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15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2-11-4 23:5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阿巽 的帖子

百度了下,陈后主、李后主都有谥号

陈后主:谥号 炀 (隋炀帝给的)
李后主:谥号 文宪昭怀孝愍皇帝

由于庙号是供奉在祖庙里的,亡国之君已经没啥意义了,个人赶脚有谥号不一定有庙号,而有庙号一定就有谥号,不知是不是
顶部
性别:女-离线 颖颍
(司徒家的颖颍)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7
编号 468423
注册 2012-8-31
来自 系统复制中心


发表于 2012-11-4 23:5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阿巽 的帖子

商纣王谥号为纣,夏桀的谥号是桀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15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2-11-4 23:5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2-11-4 23:47 发表


这要看和新朝法统的关系。

比如三国,魏国的曹奂有谥号“元帝”,但刘禅和孙皓都没有。因为晋朝继承的是魏国的法统,和吴、蜀无涉,所以只给曹奂给了谥号。

同样,晋、宋、齐、梁的末代皇帝都有谥号, ...

《百家讲坛》蒙曼说隋炀帝确实给了陈后主“炀”的谥号,不会假的吧
顶部
性别:女-离线 颖颍
(司徒家的颖颍)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7
编号 468423
注册 2012-8-31
来自 系统复制中心


发表于 2012-11-4 23:5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如果元顺帝让朱元璋给砍了,应该也是没谥号的吧?朱元璋的正统应该来自于小明王那边。

还有,记得孙浩是吴末帝啊,难道末不是谥号么?另,亡国之君是退位是得谥号,还是挂了之后再得?

[ 本帖最后由 颖颍 于 2012-11-4 23:59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阿巽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12-11-5 00:0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12-11-4 23:51 发表
百度了下,陈后主、李后主都有谥号

陈后主:谥号 炀 (隋炀帝给的)
李后主:谥号 文宪昭怀孝愍皇帝

由于庙号是供奉在祖庙里的,亡国之君已经没啥意义了,个人赶脚有谥号不一定有庙号,而有庙号一定就有 ...

李煜这个一听就不是宋太宗干的事,死后封吴王,怎么可能给他皇帝谥号

陈后主这个倒有可能,因为只要到了一定级别就可以得谥,后主降隋后给了个追封长安县公,给个谥号正常

[ 本帖最后由 阿巽 于 2012-11-5 00:10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阿巽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12-11-5 00:0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颖颍 于 2012-11-4 23:53 发表
商纣王谥号为纣,夏桀的谥号是桀么?

谥号是对人一生的一个总结性概括,死了才有

夏桀商纣死的时候谥号制度可能还未形成,不过汤武这么称呼他们,有后来谥号的意思在里面
顶部
性别:女-离线 颖颍
(司徒家的颖颍)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7
编号 468423
注册 2012-8-31
来自 系统复制中心


发表于 2012-11-5 00:4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之前一直理解纣是谥号,桀不是。毕竟商王室在周朝还有封国-宋,但夏灭了就完全被灭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五袋石果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12
编号 39495
注册 2005-5-24


发表于 2012-11-5 06:4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元顺帝庙号惠宗,谥号宣仁普孝皇帝。“顺”这个字是朱元璋说他坐拥精兵大城却不战而逃,够乖,开他玩笑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2-11-5 08:4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12-11-4 23:54 发表

《百家讲坛》蒙曼说隋炀帝确实给了陈后主“炀”的谥号,不会假的吧

"炀"是陈叔宝作为“长安县公”的谥号,不是他作为陈朝皇帝的谥号。

是长安炀公,而非陈炀帝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2-11-5 08:5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颖颍 于 2012-11-4 23:56 发表
如果元顺帝让朱元璋给砍了,应该也是没谥号的吧?朱元璋的正统应该来自于小明王那边。

还有,记得孙浩是吴末帝啊,难道末不是谥号么?另,亡国之君是退位是得谥号,还是挂了之后再得?

末帝的“末”,不是谥号,而是指最后一个皇帝,和“废帝”的用法一样。

比如溥仪也被称作清末帝。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原相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9
帖子 855
编号 89065
注册 2006-10-28
来自 益州蜀郡


发表于 2012-11-5 09:2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长安县公还是长城县公?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阿巽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12-11-5 09:2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颖颍 于 2012-11-5 00:41 发表
我之前一直理解纣是谥号,桀不是。毕竟商王室在周朝还有封国-宋,但夏灭了就完全被灭了。

杞国,据《大戴礼记·少间篇》记载,商汤击败夏桀灭亡夏朝之后,将夏王室姒姓的一些遗族迁到了杞。但后来曾数次废掉杞国封号(《史记》:“杞在商时,或封或绝”)。杞国虽小,但也有其重要意义,那就是杞国人乃是夏朝王室之后,存有夏礼,因此孔子曾为考察夏朝之礼而到访杞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东南海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3
编号 256678
注册 2007-12-28


发表于 2012-11-6 12:0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阿巽 于 2012-11-4 23:45 发表
姒履癸和子受辛被开了用谥号来泼污水的先河,亡国之君的谥号应该是大多数有,除了北齐幼主后主这种享国太短无法评价,所以无谥之外,像安乐公、陈后主、违命侯都是投降封侯,反倒属于没谥号的例外,安乐公到了十 ...

陈后主谥号“炀”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东南海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3
编号 256678
注册 2007-12-28


发表于 2012-11-6 12:0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颖颍 于 2012-11-5 00:41 发表
我之前一直理解纣是谥号,桀不是。毕竟商王室在周朝还有封国-宋,但夏灭了就完全被灭了。

不但夏商后裔在周都有封国。唐尧虞舜的后裔在周都有封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15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2-11-6 12:0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2-11-5 08:49 发表


"炀"是陈叔宝作为“长安县公”的谥号,不是他作为陈朝皇帝的谥号。

是长安炀公,而非陈炀帝

这个有明确依据吗?
既然谥号是对一个人一生功过的总结,那“炀”就是对陈后主一生的总结。显然,“炀”是对其作为陈朝皇帝所作所为的总结,他作为“长安县公”能有啥作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东南海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3
编号 256678
注册 2007-12-28


发表于 2012-11-6 12:1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2-11-5 08:49 发表


"炀"是陈叔宝作为“长安县公”的谥号,不是他作为陈朝皇帝的谥号。

是长安炀公,而非陈炀帝

受教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关内侯

Rank: 1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26
帖子 12567
编号 31412
注册 2005-1-29


据说明清皇帝就一个年号的传统是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规矩

太祖一直用洪武一个年号,后来的的子孙们也就沿袭了这个做法

我大清承明制,也沿袭了下来。

不过我也比较困惑为什么明以前的帝王们会那么热衷于更换年号?有个屁大点的事情也要换年号,各级衙门的公文落款日期怎么写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阿巽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12-11-6 17:5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关内侯 于 2012-11-6 17:33 发表
据说明清皇帝就一个年号的传统是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规矩

太祖一直用洪武一个年号,后来的的子孙们也就沿袭了这个做法

我大清承明制,也沿袭了下来。

不过我也比较困惑为什么明以前的帝王们会那么热衷于 ...

《明史考证》引明黄佐之《翰林记》卷七云:“太宗即位,始用永清,后乃用永乐,自是每朝纪年,不复再改矣。”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_Artemis
(冠子)

燕郡公集庆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6
功绩 895
帖子 8351
编号 68083
注册 2006-5-8
来自 雲夢山莊
家族 幽神幻韵


发表于 2012-11-6 19:3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梦幻军师 于 2012-11-4 16:29 发表
我主要是想知道,为神马到了明清两代会开始有以年号为帝称?

这个问题你可以这么理解。
当人们提起一位君主,很多情况下是想提及这位君主当政的时代,而年号原本的用途是用于纪年的方法,因而更能唤起人对那一个时代的印象。
而庙号,谥号这些只有在一位君主过世之后才确定下来,因此不能直接在人们脑海中对这位君主所处的时代形成关联。
因此当君主们开始使用单一年号之后,年号就取代了庙号和谥号成为引述某一君主及其所属时代的代词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6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4 14:0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620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