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江城子 于 2011-5-17 17:12 发表
楼主看的什么西方史书?还是放弃那书吧,瞎说八道都没边儿了。。。
条条大路通罗马,罗马帝国的大道上,公元一世纪就有四轮马车飞驰了--注意,是“飞驰”。
中世纪发明的是马轭,它的出现提高了马拉车 ...
教授跟我们提的,可能是我记错了, 他可能说的是辎重车, 因为马车的承载力较低不适用于军资运输。 我在这里说的是战车.
那个,貌似中国使用马车在前,使用牛车在后。
《世本》云:“相土做乘马,王亥做服牛”。
《世本》此书,按照《汉书·艺文志》的介绍,称“世本十五篇,古史官记黄帝以来迄春秋时诸侯大夫”。此书还是司马迁作《史记》的主要参考书之一,一般认为是战国人所做。
《世本》的这条记载中的“相土”,是商族的早期领袖,按照《史记·殷本纪》的记载,他是契的孙子,商汤的十一世祖先,《诗经》中有专门赞美他的诗,“相土烈烈,海外有截”。按照《世本》所言,“相土做乘马”,就是说相土发明了用马拉车。乘,就是四匹马来拉车。
所谓“王亥”,也是商族早期领袖,按照王国维的考证,即《史记·殷世家》中所说的“振”,他是相土的四代玄孙,关于他做“服牛”一事,各种史料记载相当丰富,所谓服牛,即驯服牛,使其驾车。——同理,用马拉车,也可称之为“服马”。
所以,中国古代战争中的兵车,肯定是马车。这是有无数史料证明的,——或者说,简直是不证自明的。
当然,说到中国和西方的马车,有一个非常大的区别,那就是西方马车是四轮的,而中国的人力、畜力车一直到今天,都还是两轮的。
这是因为中国人有一个关键性的技术问题没有解决:转向器。四个轮子的车,倘若没有这个装置,那就不可能进行拐弯,这个问题西方解决得很早,据说在北欧某岩画中,就有带转向架的四轮车了。但中国一直到清末,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中国只能用两轮车。
你说的是马车, 但是马车是没法正面冲锋的, 什么马冲到了枪尖子上都不会继续走的, 这点中国古代是如何解决的?
[ 本帖最后由 饭富昌景 于 2011-5-17 20:3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