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说岳看多了,宋高宗赵构,在人们的心目中仿佛已经定格成一个软弱无能的投降派。然而,当我在史书中看到如下字样时,赵构在我心中的形象彻底的变了。 “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奉官宜得人久任,庶番商肯来......宽民力也." 以上这句话,的的确确是出自宋高宗赵构之口.由此我们至少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宋高宗重视并鼓励海外贸易。 这种重视海外贸易的的思想,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是极其先进的。因为中国历代都是农业大国,尤其自秦朝商鞅变法以来,“重农抑商”的思想已经极为严重,纵然英明如唐太宗,也不会想到通过通商来获取大笔利益。然而宋朝,尤其南宋的统治者,能认为“市舶之利,颇助国用”,的确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而且宋高宗这句话也付诸了实际:商人如能招揽外商可获官职,官员如能发展通商关系,也可获得晋级的奖励。虽然当时宋朝任然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但实际上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了。这也和15世纪的英国的重商思想是相通的。这一切都说明当时的宋朝正向着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当然这也与宋朝当时的国情有关。 众所周知,近代世界各国的崛起,无不是走了由自由通商而走向资本主义的道路。而宋朝当时实行的这种政策,正是朝着这个方向而去。从这来看,宋高宗功不可没。然而,这种方向,也随着明清时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而消亡,最终导致了中华民族的衰败。 所以我认为,鉴于宋高宗在对我国早期海外通商贸易和重商的成就,可将其由“昏君”划为明君一类。当然他杀害岳飞,对金妥协,也是其不可饶恕的过错和失误。但是撇开这些不谈,他总比那闭关锁国,轻视商业和科技的康熙乾隆要好些吧!
欢迎大家回帖讨论和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