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新号 于 2007-9-26 15:45 发表
潜水许久,以前的号密码忘了,注个新号上来冒个泡,言语间如有得罪望泪姐见谅:)也欢迎各位对本人观点提出批评指正。
首先,对泪姐提出的两点基本原理谈谈自己看法
1/从经济学的广泛意义上来说,投资是为了获得获得一定的社会预期社会经济效益而进行的资金或资本物的投入及其活动过程,主要包括实物投资与金融投资两种方式,而买入股票则属于后者。而且,买入股票买卖也是直接融资的一种方式,其特点是经济单位直接从社会上吸收/筹措资金。融资不等于赌博,赌博是一种零和博弈,钱的总数是固定的,有赢家就必然有输家,但通过融资方式企业获得资本用于再生产获得价值,就后可能是企业与投资者共同获益。如果硬要把融资比作赌博的话,那充当间接融资方式中介的银行机构岂不就成了最大的赌场了?
2/本人也赞同长期来看股市整体健康获利必须依赖整体企业的财富增长,但广义的财富不仅包含实实在在的物质财富,还包括非物质财富(如品牌价值),就拿可口可乐公司来讲,它生产汽水是属于创造物质财富,但随着它销量越来越大,获得越来越多顾客的青睐,树立了一些良好信誉口碑,这部分就属于非物质财富的增长,这部分财富增长也会使可口可乐股票获得更高的溢价。而对非物质财富的定价主要还是依赖市场的评价,尽管波动很大。
股市只是生产环节中的融资渠道的一环,买股票的人(股东)在一定程度上讲可以说是资本家,在生产中无论是投入资本还是投入劳动,都有获得回报的权利,但二者间的分配比例则是不恒定的。主要是由市场上哪方面的稀缺性更大决定,如果市场上全是资本家,那劳动者就宝贵了,投入劳动的自然能获得更高的劳动报酬分配。但遗憾的是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廉价劳动力。
从长期来看,进一步繁荣金融市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有好处的,一方面是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另一方面能为国民提供更多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所以我认为,如果人们只懂得把钱全都存银行反而不是好事情,而投资理财是将来人们的生活必备技能之一。
至于泪姐感慨的业余股民盲目性的问题,我认为等过一段时间他们对投资理财有了更多认识之后一切都会恢复正常的,国民也不会永远失去了劳动热情的。:)
不客气不客气
再说第一个问题吧,融资确实不等于赌博,饿也只说是“相当于”呢。应该说是有一部分是支持上市公司的性质,另一部分是抢凳子的性质。但每个入股者都希望对应的上市公司发展有帮助而进行融资吗?不是,炒股者为的就是利润,抢凳子,如N人抢N-1张凳,看谁预测到最高点抛售谁就赢,谁盯不紧行情跌停被套住抛都抛不掉谁就是输家(除了风险最大的第四档股),这不是跟赌博性质一样吗?更何况炒股就是合法赌博,只不过是含有对经济发展有利的因素,而且有无形财富诞生罢了,当然无形财富也是也是有利有弊的。这是股票制的双面性,没有问题吧?
第二个问题,饿跟你观点一致,金融市场逐步完善发展,对经济是件好事,关键就是,股票大市能真正反映到经济实况,那就最好不过了。但最好是,不会牺牲一部分人利益而满足一部分人利益,毕竟中国还是社会主义啊。说到金融理财,不可否认一点,这都是个人可支配的钱达到一定程度上时才能建立的,如果一个人月工资1000元,每月日常生活花费花去800元,那再多的投资和融资手段又有何意义呢?银行服务费用都怕付不起呢。
最后的问题吧,见仁见智了,廉价劳动力,确实是个大问题,唉,真正到可以选择打工赚钱和炒股赚钱有同等待遇,那要何年何月,呵呵。
不过,饿还是相信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劳动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