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郭英德:《读三国 说英雄》(转)
性别:未知-离线 西门辽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3
编号 183201
注册 2007-6-30


发表于 2007-8-26 13:2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郭英德:《读三国 说英雄》(转)

三国是什么?是桃花树下深深一拜吗?是长阪坡头血染征袍吗?是百里赤壁一夜风火吗?还是明月下的一曲短歌呢?
  一梦十年扬州的杜牧尚且在千年前拾起沉沙断戟浩叹不已,古今少年又有几个不曾在三国的渺渺烽烟中,在逝去的隐隐歌吟中激动、感慨、迷惘、徘徊……
  在当今“三国”升温的时代,《读三国 说英雄》加入到品评三国的行列中。作者不仅细细品读了三国故事中的英雄行为、英雄品格、英雄心理和英雄悲剧,而且从人性的视角,阐释了英雄的行为、性格和心理中蕴含的人格魅力和人性特征。有历史,有故事,有悲悯,有叹息,更有令人叹服的“诛心之论”。

作者简介
  郭英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兼任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等。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戏曲、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化等领域的研究工作,著有《明清文人传奇研究》(1992)、《痴情与幻梦──明清文学随想录》(1992)、《优孟衣冠与酒神祭祀──中西戏剧文化比较研究》(1994)、《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合著,1995)、《明清传奇综录》(1997)、《中国古代文人集团与文学风貌》(1998)、《明清传奇史》(1999)、《中国文学史》(合著,2003)、《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2004)、《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2005)等著作。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西门辽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3
编号 183201
注册 2007-6-30


发表于 2007-8-26 13:2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前言 目录
  
  《三国志演义》是中国古代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典范之作。历史演义小说源于宋代说话艺术中的“讲史”一科,作家用较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历史故事,组织、敷衍成一篇完整的叙事作品,从而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

目录
前 言(1)
前 言(2)




 古今奸雄第一奇人--说曹操
  
  “奸雄”是什么意思?作为贬义词,它指恶人的魁首,也就是第一号的大奸大恶之人;后来引申为富于权诈、窃取高位的野心家。作为合成词,它指既有奸伪权诈,又具雄才大略的铁腕人物。

一、引子:何谓奸雄
二、奸雄的品格:"心口如一之小人"(1)
二、奸雄的品格:"心口如一之小人"(2)
二、奸雄的品格:"心口如一之小人"(3)
二、奸雄的品格:"心口如一之小人"(4)
三、奸雄的权术:机警而有权术(1)
三、奸雄的权术:机警而有权术(2)
三、奸雄的权术:机警而有权术(3)
三、奸雄的权术:机警而有权术(4)
三、奸雄的权术:机警而有权术(5)
四、奸雄的胆识:"一将之智有余"(1)
四、奸雄的胆识:"一将之智有余"(2)
四、奸雄的胆识:"一将之智有余"(3)
四、奸雄的胆识:"一将之智有余"(4)
四、奸雄的胆识:"一将之智有余"(5)
四、奸雄的胆识:"一将之智有余"(6)
四、奸雄的胆识:"一将之智有余"(7)
五、奸雄的志向:"包藏宇宙"、"吐冲天
五、奸雄的志向:"包藏宇宙"、"吐冲天
五、奸雄的志向:"包藏宇宙"、"吐冲天
五、奸雄的志向:"包藏宇宙"、"吐冲天
五、奸雄的志向:"包藏宇宙"、"吐冲天




 心口不一的君子--说刘备
  
  在整部《三国志演义》小说当中,魏、蜀、吴三方的领袖人物,真正能够和曹操相媲美的是刘备。所以,人们说曹操是“心口如一之小人”,如果要找一个对仗的句子,我想说刘备是“心口不一的君子”。

一、引子:如此君子
二、君子风范:"远得人心,近得民望"(1)
二、君子风范:"远得人心,近得民望"(2)
二、君子风范:"远得人心,近得民望"(3)
二、君子风范:"远得人心,近得民望"(4)
三、枭雄品格:"天下英雄谁敌手"(1)
三、枭雄品格:"天下英雄谁敌手"(2)
三、枭雄品格:"天下英雄谁敌手"(3)
三、枭雄品格:"天下英雄谁敌手"(4)
三、枭雄品格:"天下英雄谁敌手"(5)
三、枭雄品格:"天下英雄谁敌手"(6)
三、枭雄品格:"天下英雄谁敌手"(7)
三、枭雄品格:"天下英雄谁敌手"(8)
三、枭雄品格:"天下英雄谁敌手"(9)




 以柔克刚的政治赢家--说司马懿
  
  常言道:“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在《三国志演义》小说中,笑到最后,笑得最好的,不是曹操,不是刘备,不是孙权,也不是诸葛亮,而是司马懿。

  在《三国志演义》这些先后步入历史聚光灯下的英雄人物当中,司马懿出场亮相最晚,但却成为三国时期逐鹿争鼎的最大赢家。魏、蜀、吴三国,最后被司马氏的晋朝所灭,“三分归一统”,他成为一个最后的胜利者,他的孙子建立了西晋王朝。

一、引子:笑到最后
二、棋逢对手:司马懿与诸葛亮(1)
二、棋逢对手:司马懿与诸葛亮(2)
二、棋逢对手:司马懿与诸葛亮(3)
二、棋逢对手:司马懿与诸葛亮(4)
三、深藏不露:司马懿与曹氏政权(1)
三、深藏不露:司马懿与曹氏政权(2)
三、深藏不露:司马懿与曹氏政权(3)
三、深藏不露:司马懿与曹氏政权(4)
三、深藏不露:司马懿与曹氏政权(5)
四、盖棺论定:白脸赢家(1)
四、盖棺论定:白脸赢家(2)




 治家的典型--说诸葛亮
  
  中国古代士人心中最憧憬的政治理想,就是:“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龙从云,虎从风”,中国古代士人由衷地渴望风云际遇,得到明君的重用,使他们在政治上得以大展宏图。

一、引子:士人政治家
二、士人的政治选择:"君臣契合,鱼水恩
二、士人的政治选择:"君臣契合,鱼水恩
二、士人的政治选择:"君臣契合,鱼水恩
三、士人的政治道德:"知天命,尽人事"
三、士人的政治道德:"知天命,尽人事"
三、士人的政治道德:"知天命,尽人事"
四、士人的军事谋略:"独含天灵"(1)
四、士人的军事谋略:"独含天灵"(2)
五、士人的政治手腕:"仁义诈力之杂用
五、士人的政治手腕:"仁义诈力之杂用




 古今名将第一奇人--说关羽
  
  千百年来,不管喜欢不喜欢关羽,关羽的形象总是深深地印在读者的脑海里。古往今来,关羽不仅仅以一位名将著称,而且以神灵著称,成为著名的“关公”、“关老爷”,甚至“关帝”。

一、引子:第一名将
二、智勇双全:儒将风采,勇冠三军(1)
二、智勇双全:儒将风采,勇冠三军(2)
二、智勇双全:儒将风采,勇冠三军(3)
二、智勇双全:儒将风采,勇冠三军(4)
三、义重如山:"大丈夫处事必以信义为
三、义重如山:"大丈夫处事必以信义为
三、义重如山:"大丈夫处事必以信义为
三、义重如山:"大丈夫处事必以信义为
四、高傲自负:"关将军真天神也"(1)
四、高傲自负:"关将军真天神也"(2)
四、高傲自负:"关将军真天神也"(3)




 正直真诚的猛将兼莽汉--说张飞
  
  从宋代以来,在民间说唱故事“说三国”中,张飞一直是热门话题之一。元代刊刻的《三国志平话》中,“张飞见黄巾”、“张飞杀太守”、“张飞鞭督邮”、“张飞独战吕布”、“张飞摔袁襄”、“张飞三出小沛”、“张飞捉吕布”等情节,大都妙趣横生,使张飞成为这本书前半部中最有活力的人物。

一、引子:慷慨悲歌之士
二、威猛与鲁莽:威名垂千古,勇力冠当
二、威猛与鲁莽:威名垂千古,勇力冠当
二、威猛与鲁莽:威名垂千古,勇力冠当
二、威猛与鲁莽:威名垂千古,勇力冠当
三、正直与真率:英雄童心(1)
三、正直与真率:英雄童心(2)
三、正直与真率:英雄童心(3)
四、性急与嗜酒:任侠使气




 雄姿英发的年少周郎--说周瑜
  
  与历史人物周瑜比较吻合的是,《三国志演义》小说中的周瑜形象有两个基本的英雄品格:他既是一位具有雄心大志的辅臣,也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统帅。正如小说叙事者所称道的:“胸藏纬地经天之术,腹隐安邦定国之谋。”

一、引子:双面周瑜
二、雄心大志的辅臣:"腹隐安邦定国之
二、雄心大志的辅臣:"腹隐安邦定国之
二、雄心大志的辅臣:"腹隐安邦定国之
三、雄才大略的统帅:"胸藏纬地经天之
三、雄才大略的统帅:"胸藏纬地经天之
三、雄才大略的统帅:"胸藏纬地经天之
四、小气与急躁:"读书养气之学不及孔
四、小气与急躁:"读书养气之学不及孔
四、小气与急躁:"读书养气之学不及孔
四、小气与急躁:"读书养气之学不及孔
四、小气与急躁:"读书养气之学不及孔
四、小气与急躁:"读书养气之学不及孔
后 记(1)
后 记(2)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西门辽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3
编号 183201
注册 2007-6-30


发表于 2007-8-26 13:2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前言

  古今奸雄第一奇人——说曹操

  一、引子:何谓奸雄

  二、奸雄的品格:“心口如一之小人”

  (一)奇特的出身

  (二)故杀吕伯奢

  (三)忌杀杨修

  三、奸雄的权术:机警而有权术

  (一)少时的权术

  (二)用人的权术

  (三)行事的权术

  (四)权术与性格

  四、奸雄的胆识:“一将之智有余”

  (一)讨伐董卓

  (二)挟天子以令诸侯

  (三)独运其谋

  (四)驾驭天下智力

  五、奸雄的志向:“包藏宇宙”、“吐冲天地”

  (一)煮酒论英雄

  (二)庸君与强臣

  (三)名垂史册

  心口不一的君子——说刘备

  一、引子:如此君子

  二、君子风范:“远得人心,近得民望”

  (一)高贵的血统

  (二)仁义爱民

  (三)诚信待士

  (四)平民的气质

  三、枭雄品格:“天下英雄谁敌手”

  (一)勉从虎穴暂栖身

  (二)权术高手

  (三)封王称帝

  (四)百姓偏不以为假

  四、柔弱性格:亦真亦假

  (一)从来善哭

  (二)贪恋女色

  (三)表象和本质

  以柔克刚的政治赢家——说司马懿

  一、引子:笑到最后

  二、棋逢对手:司马懿与诸葛亮

  (一)难寻破绽

  (二)“牛皮糖”战术

  (三)多疑与谨慎

  (四)并非“恐亮症”

  (五)孰高孰低

  三、深藏不露:司马懿与曹氏政权

  (一)初露头角:司马懿与曹操

  (二)渐显锋芒:司马懿与曹丕

  (三)大展宏图:司马懿与曹叡

  (四)后发制人:司马懿与曹爽

  四、盖棺论定:白脸赢家

  士人政治家的典型——说诸葛亮

  一、引子:士人政治家

  二、士人的政治选择:“君臣契合,鱼水恩深”

  (一)择主而事

  (二)为帝王师

  三、士人的政治道德:“知天命,尽人事”

  (一)知其不可而为之

  (二)鞠躬尽瘁

  四、士人的军事谋略:“独含天灵”

  (一)神机妙算

  (二)多智而近妖

  五、士人的政治手腕:“仁义诈力之杂用”

  (一)纵容关羽

  (二)驾驭魏延

  古今名将第一奇人——说关羽

  一、引子:第一名将

  二、智勇双全:儒将风采,勇冠三军

  (一)红脸关公

  (二)勇武绝伦

  (三)足智多谋

  (四)儒雅的风范

  三、义重如山:“大丈夫处事必以信义为重”

  (一)关羽降曹

  (二)义释曹操

  四、高傲自负:“关将军真天神也”

  (一)目空一切

  (二)英雄的悲剧

  正直真诚的猛将兼莽汉——说张飞

  一、引子:慷慨悲歌之士

  二、威猛与鲁莽:威名垂千古,勇力冠当时

  (一)威猛强悍

  (二)莽而有智

  三、正直与真率:英雄童心

  (一)平民本色

  (二)正气凛然

  (三)真诚坦率

  四、性急与嗜酒:任侠使气

  雄姿英发的年少周郎——说周瑜

  一、引子:双面周瑜

  二、雄心大志的辅臣:“腹隐安邦定国之谋”

  (一)得人者昌

  (二)建立帝基

  (三)知遇之恩

  三、雄才大略的统帅:“胸藏纬地经天之术”

  (一)赤壁大战第一主角

  (二)借刀杀人

  (三)将计就计

  四、小气与急躁:“读书养气之学不及孔明”

  (一)不和谐的性格

  (二)五杀诸葛

  (三)三气周瑜

  (四)既生瑜,何生亮

  后记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西门辽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3
编号 183201
注册 2007-6-30


发表于 2007-8-26 13:2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前 言

 《三国志演义》是中国古代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典范之作。历史演义小说源于宋代说话艺术中的“讲史”一科,作家用较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历史故事,组织、敷衍成一篇完整的叙事作品,从而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

  历代人们欣赏历史演义小说,不仅关注其中叙述的宫廷争斗、沙场征战的故事,更为关注其中塑造的叱咤风云、卓尔不群的英雄。

  “英雄”,古人特指识见、才能、勇武或作为非凡超群的人物。据今所知,“英雄”一词比较可靠的最早用例,始见于东汉初年的文献,比如南朝梁萧统(501—531)《文选》卷五十二收录东汉班彪(3—54)的《王命论》,写道:“英雄陈力,群策毕举,此高祖之大略所以成帝业也。”时世造英雄,英雄创伟业,这成为古往今来人们最为津津乐道的历史故事。

  《三国志演义》所叙写的汉末三国时期,本身就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群雄逐鹿、风舒云卷的动荡时期,流传着许许多多可歌可泣、脍炙人口的英雄故事,所以后代人们酷爱阅读以汉末三国历史为题材的史籍与小说。正如清初毛宗岗(清顺治、康熙年间人)在毛本《三国演义》卷首的《读三国志法》中所说的:“古史甚多,而人独贪看《三国志》者,以古今人材之众未有盛于三国者也。”他说的“人材”就是英雄。

  在汉末三国时期,人们往往以“英雄”自诩或以“英雄”誉人。比如曹操(155—220)就曾对刘备(161—223)坦言:“方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本初(袁绍)之徒,不足数也。”刘备听了此言,大惊失色,筷子失手掉在地上(《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这在《三国志演义》里敷衍成家喻户晓的“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早在东汉末年,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王粲(177—217),就曾经写过一部《汉末英雄记》,记载了许多这一时期的英雄如董卓(?—192)、吕布(?—198)、袁绍(?—202)、公孙瓒(?—199)、曹操等人的故事。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在后世广为传扬,成为人们喜闻乐道的“口谈”。毛宗岗在《三国演义》第一回中,曾引用明中期著名文人杨慎(1488—1559)的一首《西江月》词,道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中说:“吾以为三国有三奇,可称三绝:诸葛孔明一绝也,关云长一绝也,曹操亦一绝也。”他认为,诸葛亮(181—234)是“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关羽(?—219)是“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曹操是“古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正因为“有此三奇,乃前后史之所绝无者,故读遍诸史而愈不得不喜读《三国志》也”。他认定诸葛亮、关羽和曹操三人是汉末三国英雄榜中的鼎甲,就像科举考试中的状元、榜眼和探花,他们演绎了汉末三国时期最为精彩的历史故事,这可以代表古往今来人们的普遍看法。

  在《三国志演义》问世之前,已经有无数的仁人志士藉讴歌诸葛亮的英雄事迹,寄托自身救国救民的怀抱。如唐代“诗圣”杜甫(712—770)热情地歌颂道:“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咏怀古迹五首》)“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南宋诗人陆游(1125—1210)也深深地感叹:“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诸葛亮的形象凝聚了中国古代无数仁人志士的深切寄望,成为他们的精神典范。

  早在宋元时期,就有关汉卿(约1220—约1300)《关大王独赴单刀会》杂剧和同名的南曲戏文问世。关剧现存元代刻本,可知这是当时的流行剧目。“这也不是江水,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 一出《单刀赴会》,直到现在还常常在戏曲舞台上演出,赢得观众的喝彩。古往今来,关羽不仅以英雄著称,还以神灵著称,成为著名的“关公”、“关老爷”,甚至“关帝”,“关羽文化”成为中国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说诸葛亮、关羽是英雄,多数人都会投赞成票,可曹操也算是英雄吗?其实,虽然当时和后世都称曹操为一代“奸雄”,但在当时人们的语汇中,“奸雄”原本就是“英雄”的别称。比如,《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372—451)注引孙盛《异同杂语》记载,汝南许劭曾当着曹操的面说:“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而范晔(398—445)《后汉书·许劭传》同样记载许劭的话,却是:“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实际上,当时人们也多以“英雄”称曹操,如《后汉书·李膺传》记载:曹操还未显达的时候,李瓒“异其才,将没,谓子宣等曰:‘世将乱矣,天下英雄无过曹操……’”毛宗岗之所以称曹操为“古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也许就是看中了他“奸雄”与“英雄”兼具的品格,所以谓之“奇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西门辽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3
编号 183201
注册 2007-6-30


发表于 2007-8-26 13:2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说到曹操,就不能不提到他的第一对手刘备。不仅曹操称许刘备是与自己并世而立的“英雄”,刘备也始终把曹操看作自己实实在在的“天敌”。刘备入川时曾经难得坦率地对庞统(179—214)说:“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耳。”(《三国志·蜀书·庞统传》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所以刘备的故事和曹操的故事一样流行。《太平广记》卷二二六引唐颜师古(581—645)《大业拾遗记》记载,隋炀帝(569—618)喜欢观看水上杂戏,戏目中就有曹操谯水击蛟、刘备檀溪跃马的故事。北宋时市井中流传“说三分”的民间说话技艺,苏轼(1037—1101)《东坡志林》卷一记载,他的朋友王彭对他说:“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说书人在讲说曹操、刘备故事的时候,融进了鲜明的爱憎情感,听众包括小孩儿都不免受到感染,或喜或悲。

  说到诸葛亮,也不能不提到刘备对他的信赖倚重和司马懿(179—251)与他的殊死对抗。初唐时释道宣(596—667)撰《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三下《僧像致敬篇》有小注:“似刘氏重孔明等。”这里引用的显然是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之类的故事。稍后释大觉为《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作注疏,撰写《四分律行事钞批》一书,在卷二十六中引用了“死诸葛亮怖生仲达”的民谚,讲的是诸葛亮遗计惊退司马懿军队的故事。刘知几(661—721)《史通》卷五《采撰》篇中,也提到“诸葛犹存”的故事“得之于行路,传之于众口”。在《三国志演义》那些先后步入历史聚光灯的英雄人物当中,司马懿出场亮相最晚,但却成为汉末三国时期逐鹿争鼎的最大赢家。魏、蜀、吴三国,最后被司马氏的晋朝所灭,“三分归一统”,司马氏成为最后的胜利者,这跟司马懿的卓绝战功和忍辱负重是分不开的。

  至于说到刘备和关羽,也就不能不提到他们“桃园三结义”的兄弟张飞(?—221)。张飞的故事在唐代就广泛流布于民间,李商隐(813—858)《骄儿诗》写道:“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这记述的是儿童听说张飞、邓艾故事的观后感。元代刊刻的《三国志平话》中,“张飞见黄巾”、“张飞杀太守”、“张飞鞭督邮”、“张飞独战吕布”、“张飞摔袁襄”、“张飞三出小沛”、“张飞捉吕布”等情节,大都妙趣横生,使张飞成为这本书前半部中最有活力的人物。在元明清三代的“三国戏”中,张飞一直是出镜率最高的人物之一,张飞形象成为戏曲舞台上著名的喜剧英雄。

  在《三国志演义》中,周瑜临终时深深地感叹:“既生瑜,何生亮!”其实,英年早逝的周瑜(175—210),在唐宋时期就已经成为许多文人士子追求和歌颂的英雄偶像,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周郎”。比如唐代“诗仙”李白(701—762)的《赤壁歌送别》写道:“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胡曾(唐咸通间人)《赤壁咏史诗》写道:“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南宋戴复古(1167—?)《赤壁》诗写道:“千载周公瑾,如其在目前。英风挥羽扇,烈火破楼船。”而一代文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词,更是千古传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在苏轼看来,周瑜堪称汉末三国英雄豪杰中的翘楚。

  检点汉末三国的英雄人物,最为后世所称道的正是曹操、刘备、司马懿、诸葛亮、关羽、张飞和周瑜等七位英雄。他们的英雄事迹脍炙人口,流传千古。本书即拟以明代嘉靖本《三国志演义》为文本依据(本书中凡引用此版本,仅注明卷数与节目),细说他们的英雄行为、英雄品格、英雄心理和英雄悲剧,从中体味深沉隽永的人生价值与人性内涵。

  当然,汉末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即使是在《三国志演义》中跳动着活跃身影的,除了上述七人以外,还有孙权、吕布、袁绍、赵云、张辽、夏侯惇、黄忠、马超、吕蒙、陆逊、魏延、姜维、邓艾……可谓指不胜屈。我在本书中选说七位英雄,仅仅是尝鼎一脔而已。有兴趣的读者,不妨也来细读《三国志演义》,畅说英雄,张扬英雄事迹,激发英雄豪情。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西门辽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3
编号 183201
注册 2007-6-30


发表于 2007-8-26 13:2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一、引子:何谓奸雄

 前人在评价《三国志演义》人物的时候说:“刘先主奸而不雄,孙伯符雄而不奸,兼之者独一曹操耳。”(冥飞《古今小说评林》)他认为刘备是“奸而不雄”,孙权是“雄而不奸”,而曹操则是既奸且雄的奸雄。

  “奸雄”是什么意思?作为贬义词,它指恶人的魁首,也就是第一号的大奸大恶之人;后来引申为富于权诈、窃取高位的野心家。作为合成词,它指既有奸伪权诈,又具雄才大略的铁腕人物。

  在历史上,还在曹操在世的时候,人们就称他为奸雄。《三国志》引用了当时三位擅长于评价人物的著名的“风鉴家”对曹操的评价(《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孙盛《异同杂语》),这在《三国志演义》小说里同样加以引用。

  当时桥玄和何颙不约而同地认为:曹操实为“命世之才”,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为曹操。“命世”义同“名世”,“命世之才”即声名显赫于当世的人才,这显然含有褒扬的意思。

  汝南人许劭擅长于“月旦评”,他对曹操的评价更值得我们注意。他当着曹操的面说:“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卷一《刘玄德斩寇立功》)

  看来,一个人是能臣还是奸雄,并不取决于他内在的个人道德品质,而取决于他外在的社会政治处境。同样是曹操,同样具备超人的智慧和人格品性,但他可能成为能臣,也可能成为奸雄,这首先要看他身处什么样的时代环境。身处治世,他就是个能臣;身处乱世,他注定只能是个奸雄。现在他不幸处于汉末社会大动荡的乱世,所以时势造英雄,乱世造就奸雄。

  既然曹操可以是能臣也可以是奸雄,那么“奸雄”就不是一个贬义词,它跟“能臣”一样是个褒义词,至少是个中性词。

  我们注意到,在历史上和小说中,许劭这句话都是当面对曹操说的。曹操听了以后是什么表情呢?小说里写道,曹操听了许劭的话以后,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居然“喜而谢之”(毛宗岗本《三国演义》根据史书,改作“闻言大喜”),曹操非常高兴,还感谢许劭。

  这就让咱们非常奇怪。因为现在你要当面对一个人说“您老先生是个奸雄”,他肯定认为这是对他莫大的人身侮辱,肯定非常生气,非打你两耳刮子不可——“我怎么是奸雄?说我是英雄,这可以,但绝不能说我是奸雄,那是对我的诽谤。”但是曹操听许劭说他是奸雄,却“喜而谢之”,这说明当时人们所说的“奸雄”,并不是贬义词,恐怕更多地是褒义词,至少是中性词。

  曹操是“雄”,是人中豪杰,但不是个“英雄”,而是个“奸雄”。这么来评价曹操,表现出中国古代在评价人物的时候往往看到他的双重性。《红楼梦》小说里,脂砚斋评语讲到贾宝玉,就认为他“说不得好,说不得不好”。就是你说他好,好像也不对,他有不好的地方;可是你说他不好,好像也不对,他有好的地方。咱们阅读曹操,也有同样的感觉。

  曹操是个非常可恶的人,痛恨他,咱们可以痛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手刃此老贼”,把他杀了;但是你也会看到他有非常可亲、可敬、可慕的一面,也会非常佩服他,甚至佩服得五体投地,觉得如果能拜曹操为师,也不枉人生一世。

  这种复杂的感觉,实际上是小说给咱们提供的。所以咱们阅读小说,阅读曹操,就得同时注意,“奸”和“雄”怎么在他身上组合在一起,构成了这么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形象。

  更值得注意的是,《三国志演义》小说在曹操一出场的时候,就给他定下了“奸雄”的基调,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由于身处乱世,曹操只能是“奸雄”,这是没有任何疑问的。这么一种写法,在显性的层面上是对曹操形象的“定性”,引导读者在阅读小说的时候,把曹操作为“奸雄”来读;在隐性的层面上,小说也要展示,在群雄争霸、逐鹿天下的汉末社会里,在他整个一生过程中,曹操怎么自我塑造,去完成奸雄这种独特的个人品质?

  现在有一个特别时髦的说法:一位成功人士,当他成功的时候,我们都会问他:“你有一个什么样的心路历程?”其实问的是他的成长过程。那么曹操这样的奸雄,有一个什么样的心路历程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西门辽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3
编号 183201
注册 2007-6-30


发表于 2007-8-26 13:2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二、奸雄的品格:"心口如一之小人"

(一)奇特的出身

  咱们先从曹操的出身说起。常言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古人认为出身是要决定人的命运的。

  曹操的出身相当卑微,他的父亲曹嵩本来不姓曹,姓夏侯氏,为了巴结权贵,认了中常侍曹腾为义父,所以冒姓曹。这么说起来,夏侯渊、夏侯惇都是曹操的直系亲戚,是他的堂兄弟这一辈的。

  中常侍又叫中臣侍,是宦官名。宦官在朝廷当中,一方面地位很高,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另一方面地位又很低,是皇家的奴才。所以陈琳代袁绍写的讨伐曹操的檄文中,就说曹操是“赘阉遗丑”,即他是太监遗留下来的很丑陋的那么一种人。这是揭家底儿的话,一针见血,刺痛了曹操的自尊心。

  曹操从来讳言他这种太监义子的出身,他标榜自己是汉高祖刘邦时期著名的宰相曹参的后裔。实际上他本家并不姓曹,但他偏要这么标榜,这真是拉虎皮做大旗,聊以自宽自慰。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曹操很看重自己的出身,他有一种强烈的自卑感。同时又有强烈的自尊心——我虽然出身不高,我的成分不好,但是我有本事,我要用自己的本事去改变我的社会地位。虽然曹参不是我的祖先,但是我可以借助于社会地位的提高,去接续这个祖先的家谱。

  这是曹操的一种心态。正是这种心态,使曹操具有埋头苦干的精神、发奋进取的精神,也赋予他那种粗野质朴的做人作风。反正出身不高,我爱怎么做就怎么做,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这跟刘备、孙权的出身完全不一样。刘备虽然“织履贩席”,是织草鞋、卖席子的小贩,社会地位很低,但他的血统特别纯正,跟皇族一脉相承。孙权是诸侯家庭出身,社会地位一直很高。所以刘备和孙权都属于贵族家庭,或者说是没落的贵族家庭。

  而曹操既没有刘备那样高贵的皇族血统,也没有孙权那样显贵的贵胄祖先,他不过是一介平民,当然是攀附权贵的一介平民。这种特殊的平民出身和曹操独特的做人心态、独特的性格,是有关系的。

  (二)故杀吕伯奢

  在小说中,曹操第一次让人反感的行为,是杀吕伯奢(卷一《曹孟德谋杀董卓》)。这是曹操生平最可憎的恶行之一。有人说是“误杀吕伯奢”,这并不准确,因为他误杀的是吕伯奢的家人,对吕伯奢来说,就是明摆着要杀他。

  曹操行刺董卓未遂,逃离洛阳,仓皇避难。路上经过中牟县,县令陈宫敬仰曹操的这种敢于冒生命的危险去刺杀董卓的壮烈行为,非常佩服他,认为他是“天下忠义之士”,所以就放了他,自己县令也不当了,弃官跟随曹操逃难。

  曹操和陈宫逃到成皋这个地方,投奔曹操父亲的朋友吕伯奢。父亲的朋友,古人叫“父执”,就像咱们现在叫“叔叔”,是长辈。

  吕伯奢也很敬佩曹操刺杀董卓的英雄举动,所以就热情地款待他,吩咐家人杀猪,自己亲自骑着小毛驴到西村沽酒。这在当时是很高的待客礼节。

  这时曹操惊魂未定,忽然听到庄后有磨刀霍霍的声音,心里怀疑,跟陈宫一起潜入草堂后,隔着板壁听到有人说:“缚而杀之。”咱们把他捆起来杀了吧。

  曹操心想,这不是要杀我吗?要把我捆起来杀了。所以他先下手为强,与陈宫拔剑直入,不问青红皂白,不管男女老幼,一概杀之,一连杀死八人。

  杀完以后一看,原来厨下捆的是一头猪,欲杀未杀,他才明白人家是要杀猪款待他。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一般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到猪肉。一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是只有逢年过节才杀猪,平时是不杀猪的。平时要杀猪待客,那肯定是贵客。人家很热情地要款待曹操,把他当成贵客,结果他把人家一家人全给杀了。这个时候真是误杀,情急之下,曹操和陈宫只好连忙逃走。

  途中,他们遇见兴冲冲买酒归来的吕伯奢。曹操先是把吕伯奢放过去,然后故意对他说后面有人来了,在他一转头的时候,曹操便一刀把他杀了。

  这个时候就不是误杀,而是故意杀人。所以陈宫责备曹操说:“知而故杀,大不义也!”你明明知道刚才是误杀了,现在却又故意杀了吕伯奢,这是违背道义的行为。

  那么,曹操该不该杀吕伯奢?为什么?

  咱们评价历史事件可以有两个角度:道义的角度和现实的角度。道义的角度是一种道德审判。搁在道德审判台上,从道义的角度看,曹操杀了吕伯奢的家人以后,又故意杀了吕伯奢,对父亲的朋友,对一位热情款待你的朋友,居然下手如此之狠,这是决不可容忍的。

  但是站在另外一个角度看,曹操在当时那种现实处境下,他应该怎么做?他能够怎么做?这就值得考虑了。也就是说,当我们设身处地,在那种特定的处境当中,曹操正仓皇出逃,惶惶然如丧家之犬,这时他觉得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伤害他,因为正悬赏抓他呢,任何一个人都可能要了他的生命。这时候,他的保生、求生的意识是非常强烈的。杀吕伯奢的家人当然是无意的,是误杀,但是如果这时候不杀吕伯奢,从概率上来说他有50%的安全系数,同时有50%的不安全系数,这是肯定的,吕伯奢可能告他,也可能不告他。如果再考虑到感情的因素,吕伯奢回家一看,家里人都被杀了,吕伯奢出卖曹操的可能性还要更大些。而曹操杀了吕伯奢,就百分之百地能够保住自己的性命了。所以曹操做了一种很决绝的行为,但是这种决绝的行为背后,有他的现实考虑。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西门辽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3
编号 183201
注册 2007-6-30


发表于 2007-8-26 13:2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真正可恨的还不是曹操故杀吕伯奢,而是曹操做了这种大不义的事情,居然连一点羞愧之心都没有,还说出了这么一句千古名言:“宁使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连一向佩服他的陈宫,听了这句话,都觉得他是个“狼心狗行之徒”,弃他而去。

  小说中的这段描写是有史实依据的。据《三国志》裴松之注引孙盛《异同杂语》,曹操杀了吕伯奢家人后,“凄怆”地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凄怆”二字传达出曹操杀人后的复杂心理。而小说删去“凄怆”的表意语,增添了“天下”的修饰语,更成为对曹操的诛心之论。

  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白,就是天下所有的人都不能辜负我,但是我可以辜负天下任何一个人。这样就把我和天下人搁在一个对立面。从这一点来说,咱们可以看出曹操性格中某种强悍的地方,他敢于和天下人为敌,这是曹操性格的一个突出特点。

  再进一步,咱们还可以看到,如果别人做了故杀吕伯奢这样的事,陈宫这么一责备,他肯定要为自己的行为开脱的。他要辩解说:“我这不是故意的。我这不是为了逃生,没有办法嘛,我实在是迫不得已的,请你原谅我这一次。”别人总会辩解的,但是曹操却不辩解,他非常坦率地说出了自己做人的准则。

  按照古人说的:“两句言语,教万代人骂道是:虽不流芳百世,亦可以遗臭万年。”(嘉靖本《三国志演义》注释引录后晋桓温的话)曹操说了这么两句话,就足以遗臭万年了。所以古往今来,谁也不会把这两句话大书成一副条幅,挂在自己的书房里,告诉他人这就是我的座右铭。但是曹操能这么做,他愣是公开地把这两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所以,跟一般的政治野心家相比,曹操的确与众不同。一般的政治野心家往往遮遮掩掩、欲言又止,隐藏自己的真实面貌,而曹操却敢于直言不讳地表白自己的内在心理,这也是曹操性格的一个突出特点。

  李贽在评《三国志演义》时说得很有意思,他说:“天下人谁不有此心者,谁复能开此口乎?”(《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第四回总评)这就是说,天下所有的人都会有这种心的,就是想着我最好把天下人全给亏待了,但天下人谁也不能亏待我,亏待我一点我都睚眦必报;但是我可以亏了别人,亏了别人我可以心安理得。天下人都有这种心,但是谁敢坦白地这么说呢?只有一个人敢这么说,就是曹操。

  所以小说家评价曹操,说曹操是“心口如一之小人”。这与刘备“外君子而内小人”是判然有别的。曹操是小人,但是他心口如一。这使咱们想起《论语》里面孔子说的一句话:“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现在曹操不一样,他是个坦荡荡的小人,他不是常戚戚的君子。他是个“小人”,但又心怀“坦荡荡”,这就构成一个矛盾的组合体,跟“奸雄”那个矛盾的组合体相类似。

  “坦荡荡”是曹操的一种独特的性格品质,独特的为人方式、处世方式。但是他在本质上是个“小人”,他的言论和行为,从道义上来评价,绝对是小人的言论和行为。如果是君子,比如刘备,就不会去这么做,做了更不会这么说。当然刘备也有很多小人行为,这又另当别论。但是曹操这么做了,而且还这么说了,他敢作敢为,敢说敢言,还敢于负责,敢于担当,是个男子汉,这是值得敬佩的。

  (三)忌杀杨修

  曹操这种“心口如一之小人”的奸雄品格,在忌杀杨修这一事件上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小说中,曹操跟杨修构成一种很特殊的关系。因为曹操一贯求贤若渴,他重视有才华、有智慧的人,而且在他身边也聚集了一帮很有才华、很有智慧的人,他善于重用他们。杨修是很聪明的,也很有才华,他的聪明才华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比曹操逊色,也就是说杨修的智商决不会比曹操低。但是,为什么曹操就不能够始终如一地重用他呢?

  曹操为什么会杀杨修?有人认为这是因为曹操忌才。小说中写了几件事情,突出地体现“奸雄端的忌聪明”,就是说曹操很忌讳像杨修这样太聪明的人。小说写了几个故事(卷十五《曹孟德忌杀杨修》)。

  第一个故事就是曹操建一所花园,竣工后去视察,咱们现在建筑物落成后,领导也都得去验收、剪彩。曹操看了以后,一言不发,只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背着手就走了。工人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盖一座花园好好的,你怎么就写了一个“活”字,啥也没说?这个时候,聪明的杨修猜出来了,他说:“丞相嫌门修得太阔了。‘门’内一个‘活’字,不就是‘阔’字吗?”于是工人马上将门改窄了,又请曹操来验收。曹操见了,心里高兴,一问知道是杨修解的字,“虽面喜,心甚恶之”,口头上大加称赞,心里却很嫉恨。

  又有一次,塞北进贡一盒酥糖给曹操,曹操看了,在盒子上竖着写了“一合酥”三个字,放在案头。曹操去睡觉,杨修就让大伙儿一人一口吃了。曹操睡醒以后,想吃酥糖,一看没了,就问怎么回事儿?杨修说:“丞相有命,盒子上写着‘一人一口酥’,我们怎敢违背丞相的命令呢?”曹操“虽大喜,而心恶之”,心里更加讨厌杨修。

  还有一件事,也很难容忍。曹操吩咐左右说:“吾梦中好杀人,睡着时汝等勿近前。”“梦中杀人”,的确是个很特别的性格。前面说到,曹操有一种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如果真的成为一种心病的话,有了神经质,就会表现为疑心很重,连在睡觉的时候也总是防着别人侵袭他。跟现在讲有武功的人一样,他用武功把自己罩住,你轻易不能碰他。曹操也是这样,他在睡觉时把自己罩住,你轻易碰他,他就把你给杀了。所以他让侍从轻易不要碰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西门辽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3
编号 183201
注册 2007-6-30


发表于 2007-8-26 13:2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真正可恨的还不是曹操故杀吕伯奢,而是曹操做了这种大不义的事情,居然连一点羞愧之心都没有,还说出了这么一句千古名言:“宁使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连一向佩服他的陈宫,听了这句话,都觉得他是个“狼心狗行之徒”,弃他而去。

  小说中的这段描写是有史实依据的。据《三国志》裴松之注引孙盛《异同杂语》,曹操杀了吕伯奢家人后,“凄怆”地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凄怆”二字传达出曹操杀人后的复杂心理。而小说删去“凄怆”的表意语,增添了“天下”的修饰语,更成为对曹操的诛心之论。

  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白,就是天下所有的人都不能辜负我,但是我可以辜负天下任何一个人。这样就把我和天下人搁在一个对立面。从这一点来说,咱们可以看出曹操性格中某种强悍的地方,他敢于和天下人为敌,这是曹操性格的一个突出特点。

  再进一步,咱们还可以看到,如果别人做了故杀吕伯奢这样的事,陈宫这么一责备,他肯定要为自己的行为开脱的。他要辩解说:“我这不是故意的。我这不是为了逃生,没有办法嘛,我实在是迫不得已的,请你原谅我这一次。”别人总会辩解的,但是曹操却不辩解,他非常坦率地说出了自己做人的准则。

  按照古人说的:“两句言语,教万代人骂道是:虽不流芳百世,亦可以遗臭万年。”(嘉靖本《三国志演义》注释引录后晋桓温的话)曹操说了这么两句话,就足以遗臭万年了。所以古往今来,谁也不会把这两句话大书成一副条幅,挂在自己的书房里,告诉他人这就是我的座右铭。但是曹操能这么做,他愣是公开地把这两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所以,跟一般的政治野心家相比,曹操的确与众不同。一般的政治野心家往往遮遮掩掩、欲言又止,隐藏自己的真实面貌,而曹操却敢于直言不讳地表白自己的内在心理,这也是曹操性格的一个突出特点。

  李贽在评《三国志演义》时说得很有意思,他说:“天下人谁不有此心者,谁复能开此口乎?”(《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第四回总评)这就是说,天下所有的人都会有这种心的,就是想着我最好把天下人全给亏待了,但天下人谁也不能亏待我,亏待我一点我都睚眦必报;但是我可以亏了别人,亏了别人我可以心安理得。天下人都有这种心,但是谁敢坦白地这么说呢?只有一个人敢这么说,就是曹操。

  所以小说家评价曹操,说曹操是“心口如一之小人”。这与刘备“外君子而内小人”是判然有别的。曹操是小人,但是他心口如一。这使咱们想起《论语》里面孔子说的一句话:“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现在曹操不一样,他是个坦荡荡的小人,他不是常戚戚的君子。他是个“小人”,但又心怀“坦荡荡”,这就构成一个矛盾的组合体,跟“奸雄”那个矛盾的组合体相类似。

  “坦荡荡”是曹操的一种独特的性格品质,独特的为人方式、处世方式。但是他在本质上是个“小人”,他的言论和行为,从道义上来评价,绝对是小人的言论和行为。如果是君子,比如刘备,就不会去这么做,做了更不会这么说。当然刘备也有很多小人行为,这又另当别论。但是曹操这么做了,而且还这么说了,他敢作敢为,敢说敢言,还敢于负责,敢于担当,是个男子汉,这是值得敬佩的。

  (三)忌杀杨修

  曹操这种“心口如一之小人”的奸雄品格,在忌杀杨修这一事件上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小说中,曹操跟杨修构成一种很特殊的关系。因为曹操一贯求贤若渴,他重视有才华、有智慧的人,而且在他身边也聚集了一帮很有才华、很有智慧的人,他善于重用他们。杨修是很聪明的,也很有才华,他的聪明才华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比曹操逊色,也就是说杨修的智商决不会比曹操低。但是,为什么曹操就不能够始终如一地重用他呢?

  曹操为什么会杀杨修?有人认为这是因为曹操忌才。小说中写了几件事情,突出地体现“奸雄端的忌聪明”,就是说曹操很忌讳像杨修这样太聪明的人。小说写了几个故事(卷十五《曹孟德忌杀杨修》)。

  第一个故事就是曹操建一所花园,竣工后去视察,咱们现在建筑物落成后,领导也都得去验收、剪彩。曹操看了以后,一言不发,只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背着手就走了。工人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盖一座花园好好的,你怎么就写了一个“活”字,啥也没说?这个时候,聪明的杨修猜出来了,他说:“丞相嫌门修得太阔了。‘门’内一个‘活’字,不就是‘阔’字吗?”于是工人马上将门改窄了,又请曹操来验收。曹操见了,心里高兴,一问知道是杨修解的字,“虽面喜,心甚恶之”,口头上大加称赞,心里却很嫉恨。

  又有一次,塞北进贡一盒酥糖给曹操,曹操看了,在盒子上竖着写了“一合酥”三个字,放在案头。曹操去睡觉,杨修就让大伙儿一人一口吃了。曹操睡醒以后,想吃酥糖,一看没了,就问怎么回事儿?杨修说:“丞相有命,盒子上写着‘一人一口酥’,我们怎敢违背丞相的命令呢?”曹操“虽大喜,而心恶之”,心里更加讨厌杨修。

  还有一件事,也很难容忍。曹操吩咐左右说:“吾梦中好杀人,睡着时汝等勿近前。”“梦中杀人”,的确是个很特别的性格。前面说到,曹操有一种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如果真的成为一种心病的话,有了神经质,就会表现为疑心很重,连在睡觉的时候也总是防着别人侵袭他。跟现在讲有武功的人一样,他用武功把自己罩住,你轻易不能碰他。曹操也是这样,他在睡觉时把自己罩住,你轻易碰他,他就把你给杀了。所以他让侍从轻易不要碰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西门辽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3
编号 183201
注册 2007-6-30


发表于 2007-8-26 13:2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那天曹操睡午觉,被子掉在地上。一名侍卫好心,怕他着凉,赶忙拿被子给他盖上。没想到曹操突然跳起来,拔剑把这个侍卫杀了。杀完以后,他自己继续呼呼大睡。

  睡醒了一看,怎么一个侍卫躺倒在地,血淋淋的?曹操吃惊地问:“何人杀吾近侍?”大家告诉他,是他在梦里杀的。曹操痛哭流涕,命厚葬这名侍卫。临葬的时候,杨修前去祭奠这名侍卫,感叹说:“君乃囊中之锥也!”谁让你明知故犯呢?死了也是白死。

  曹操“闻而恶之”,心里很不高兴,因为杨修是在揭他的短。实际上曹操不是做梦杀人,他是疑忌心太重而杀人,杨修揭的就是曹操这种性格上的短。咱们知道,人要有病的话,特别怕你去说他。人脸上要长个痘子,你老说他脸上长个痘子,他当然很不舒服。你看见就行了,干吗非说出来不可呢?人要是有病,尤其有这种精神性疾病,最忌讳别人说他的病。就跟喝酒醉了一样,最不高兴你说他醉了。所以曹操更加痛恨杨修。

  终于有一天,曹操抓住了杨修的把柄。当时曹操进攻西蜀,跟诸葛亮的军队对峙很长时间,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打吧,打不过人家;不打吧,退兵很丢脸面,“怕蜀吴耻笑”。曹操心里很苦恼,“犹豫不定”,又不能跟人商量。

  正好那天晚上,做饭的厨师给曹操端来了一碗鸡汤,碗中有鸡肋,鸡骨头汤,挺好喝的。可曹操看了,“有感于怀”。这时恰巧夏侯惇走进中军帐,询问曹操当晚的号令,曹操随口就说:“鸡肋,鸡肋。”于是军中就以“鸡肋”为口令。

  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收拾行李,准备归程。夏侯惇听说后,非常吃惊,连忙请他来问道:“公何收拾行装?”杨修说:“‘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拴束,庶免临行慌乱。”于是夏侯惇也命令他的部下收拾行装,其他将领也都纷纷准备。

  当天夜里,曹操心乱如麻,睡不着觉,绕寨私行。他见军士们都在收拾行装,连忙召见夏侯惇,得知这是杨修的主意,曹操非常恼怒,说:“竖儒,敢乱吾兵耶!”于是就把杨修斩首示众。

  曹操为什么杀杨修?古人认为,这是因为杨修太聪明了,曹操平生为人,最嫉恨的就是太聪明的人,而且生怕别人比自己的智商还高。杨修比自己的智商还高,所以非杀不可。其实不然。

  我觉得,杨修这个人智商确实很高,绝对不亚于曹操,但是他情商不行。之所以情商不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没有明白自己的位置是什么,没有处理好上下级关系。

  咱们知道,作为下级,他的智商可能高于上级,但是在上级面前是绝对不能表现出高于上级所有的智慧、聪明。即使是你出的主意,你是首创,你也应该把它当成是领导出的主意,而且做得天衣无缝。何况是把领导心里想的事,还没有说的话,你就提前抖露出来,那是绝对犯忌的。

  杨修没有处理好上下级关系,所以必死无疑。这是杨修的性格毛病造成的。一个人有才,但不能太泄露才,“露才扬己”,这是很忌讳的。尤其是在处理上下级关系的时候,更应该好好摆正自己的位置。杨修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所以罪有应得。

  当然,曹操杀杨修,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杨修辅助曹植。

  杨修的官职是行军主簿,是曹操手下的官员。他在曹操的两个继承人——曹丕和曹植中,选择了曹植。他为什么选择曹植?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可能也是揣度曹操的意思。

  曹操选定继承人的时候,原来想选曹植,因为曹植从各方面来看应该说比曹丕更有可选性,他更聪明,更优秀。不过,他的智商虽然高于曹丕,但是他的情商却不如曹丕。曹操一开始还是从智商去考虑的,认为曹植的聪明才华、为人处世,对文人名士的团结、凝结力、聚合力等等各方面,都是值得重视的。所以曹操一开始心目中选定的继承人是曹植。杨修也许正是看透了曹操的心思,才决定辅助曹植。

  我们知道,曹丕年岁长于曹植。按照古人立嫡立长的传统,曹操的继承人理应是曹丕,而不是曹植。所以谋臣们劝阻曹操,不能紊乱“家法”,家法一乱,造成“兄弟阋于墙”的局面,是很危险的。袁绍就因为改立幼子,而遭致内讧,这是前车之鉴。按正常顺序,老大就是老大,老二就是老二,这没有什么异议,是天生的。但是你要按贤愚去分伯仲,就很难分清谁贤一点,谁愚一点,这没有一个简单的尺度可以区分,有太多的随意性。

  但是曹操本来就是非同寻常的人,他不按一般的规矩去做,他要凭借自己的头脑,做出自己的选择。为了考验这两个儿子的为人处世,曹操出了一个很损的招:一边公开下令,让曹丕和曹植各出邺城城门;一边又暗中下令,不许守城的人放曹丕和曹植出城。

  这时候曹丕先行一步。有的时候做事情千万不能抢先一步,你不妨滞后一步,先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再决定自己该怎么做,这样更保险一些。曹植的智商高,他不急着抢头功,他想先看看曹丕是怎么做的。而曹丕性子急,先要出城去。守城的极力阻挡,曹丕没辙,只好打道回府。

曹植听说后,赶紧请教杨修。杨修说:“世子今奉王命,如有阻当者斩之。”于是曹植到了城门边上,守门人照样拦着不许他出城,他挥刀把守门人杀了,就出城去了。

  曹操得知情况,非常高兴,认为还是曹植厉害。所以你可以看到,曹操自身是个奸雄,他衡量人的时候,不是看你的道德怎么样,人品怎么样,他是看你的奸诈怎么样,权术怎么样。看你能不能使奸,能不能使诈,能不能用权,会不会用权,所以他对曹植的做法非常赞赏。

  不过他一打听,这又是杨修出的主意。咱们刚才说了,杨修是曹操的直属部下,曹操的部下必须忠于曹操,不能够拆曹操的墙脚。你不忠于我,你就是背叛我;你今天可以背叛我,你明天照样可以背叛我的儿子——曹操是按照这个逻辑来推理的,这是奸雄的推理方式,跟常人不一样。他不相信杨修现在忠于曹植,就会一辈子忠于曹植。因为他觉得,我用你杨修做行军主簿,你可以“出则参赞军机,总知内外事”,位置很重要了,可你还居然在背后捅我一刀子,背后使小聪明,这不行,所以非杀不可。

  更何况,杨修还常常在幕后献策,帮助曹植对抗曹丕,赢取曹操的宠爱,而且屡屡奏效。曹操听说后,大怒道:“匹夫!安敢交媾吾儿,以侮孤耶!”你居然敢玩弄我于股掌之上!这时杀杨修之心就更为强烈了,只是因担心将士议论,多次隐忍不发。后来有了“鸡肋”事件,杨修刚好撞到枪口上,当然必死无疑。

  由此可见,曹操“忌杀杨修”,在“忌才”的表象之内,隐藏着的是一种深沉的政治考虑:既有对曹植网罗人才、结党营私的警惕,也有为曹丕顺利接班、扫除障碍的目的,而更重要的,是对杨修不忠于己,胳膊肘往外拐的惩罚。这不也是“宁使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表现吗?

  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曹操的确是深谋远虑的。他不轻易地去杀一个人,他杀一个人,必定有他的特殊的理由。这个理由,可能不符合道义准则,但是肯定符合现实准则,而且也符合奸雄的人生准则。作为一代奸雄,曹操信奉的是“宁使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人生准则,你不能负我,即使你是我的亲信,你是我的重臣,你也不能负我,这条准则是铁打不动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西门辽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3
编号 183201
注册 2007-6-30


发表于 2007-8-26 13:3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三、奸雄的权术:机警而有权术

(一)少时的权术

  作为“心口如一之小人”,作为一个驰骋于政治疆场上的风云人物,曹操以权术著称。

  中国古代论人有“三品”:上品是德才兼备;中品是有德无才,或者说多德少才,完全无才是不可能的,德是最重要的,是第一位的;下品就是有才无德,或者说多才少德。

  上品这种德才兼备的人物,像诸葛亮,当然,从某种角度来说诸葛亮也有不德的地方,那另当别论。

  中品像刘备,就是德多于才,德高于才。他的才不怎么样,本身没有什么大本事,虽然“三英战吕布”能打得热热闹闹的,但主要还是靠关羽和张飞,他只不过是个陪衬,要真打的话,他只能是抱头鼠窜的时候多,但是他的德高于才,属于中品。

  而曹操属于下品,就是才高于德。曹操所具有的才智远远高于他的品德道义,换句话说,他的才智往往不能够用品德道义等来衡量,但是你不能不肯定他的才智是非常高超的,像小说中所说的:“胆量过人,机谋出众。笑齐桓、晋文无匡扶之才,论赵高、王莽少纵横之策。用兵仿佛孙、吴,胸内熟谙韬略。”(卷一《刘玄德斩寇立功》)

  古人论人的“三品”,与君子、小人之别有关。你要成为君子,主要就得重德;你要是小人,可能更重才。曹操是“心口如一之小人”,所以他更重才,而且他赤裸裸地表现他的才华,赤裸裸地展示他的权术,一点都不遮掩。这一特点在他小时候就显现出来了。

  古人说“知微见著”,今人也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小时候做的一件小事,往往可以看出一个人一生的作为;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也往往可以看出一个人内在的品性。

  曹操小时候就是个纨绔子弟,人们对他的评价不高,说是:“好飞鹰走犬,喜歌舞吹弹。少机警,有权数。游荡无度。”(卷一《刘玄德斩寇立功》。毛本第一回作“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

  这几句断语,“好飞鹰走犬,喜歌舞吹弹”,“游荡无度”,说的是一般纨绔子弟的习性,尚不足为奇;而“少机警,有权数”两句,则点明了曹操不同于一般纨绔子弟独特的政治品性,即擅长于权谋术数,就是现在说的手腕高明。

  小说里写了他一个故事,就是小时候装中风。因为曹操游荡无度,他叔叔看不过去,觉得这孩子不严加管教不行,于是向曹操的父亲曹嵩告状,说曹操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曹嵩听了便责骂曹操。

  曹操非常生气,心生一计。一天在路上碰上了他的叔叔,曹操“啪”地就倒在地上,口吐白沫,假装中风。他的叔叔见他在那儿抽搐,惊慌地跑去告诉曹嵩。

  一会儿曹操回家,曹嵩见他一点事也没有,惊问道:“汝中风已瘥乎?”怎么中风这么快就好了?曹操笑嘻嘻地说:“我没事啊,好人一个。”曹嵩说:“你叔叔说你中风了。”曹操说:“自来无此疾病,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这是叔叔不喜欢我,所以捏造事实。

  曹嵩相信了他的话,从此以后,叔父再说曹操的坏话,曹嵩就都不听了。因此曹操便得以为所欲为,“恣意放荡,不务行业”。

  这么一件小事,可以看出,曹操从小就有一种过人的权术。他做这件使诈的事情,必须要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条,要有知人善察的犀利眼光。既要看透父亲的智商不怎么样,而且偏听偏信,所以能够骗他;也要看透叔叔的本事也不高,他和父亲之间的关系并不亲密,所以可以离间他们。

  第二条,要有审时度势的高超智力,知道何时该做什么,可以做到什么份上,要非常明白,恰到好处。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否则会砸了,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父亲的管教就会更加严厉。所以一定要做到恰到好处,让他父亲能够接受,这就要有一种高超的智力。

  第三条,还要有一种敢作敢为的非凡能力。有人也想做坏事,但是他不敢做,他知道这事要是做了,没准能成,但是也没准不成,所以会犹豫不决。曹操做事毫不犹豫,想做就做,做就做好。当然也是因为他能够想到怎么做才能做好。

  只有把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才是高超的权术。所以善于使权术的人,不仅仅是因为他有权,而且还要有术;这种术又不是一般的小技巧,而是一种很高超的政治权术。

  幼时的曹操竟然能将叔父和父亲两位大人玩弄于股掌之间,的确非同常人。所以曹操从小就是一个天才,但不是一个普通的天才,他是一个歪才,用《红楼梦》里贾雨村的评价,是“正邪两赋之人”。他可以成为“能臣”,这没问题,只要好好引导,碰上了很好的君王,他的确可以成为真正的人才;但是赶上乱世,恶性发展,他就是个奸雄。“正邪两赋”,同时集于一身,这种人更容易成就一些事情,更容易建功立业,这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到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西门辽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3
编号 183201
注册 2007-6-30


发表于 2007-8-26 13:3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二)用人的权术

  曹操玩弄权术,奸邪诡诈,灵活机变,这是他性格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实,玩弄权术本来就是一切统治者不可缺少的政治手段。

  下面咱们就来看看曹操两方面的权术:一个方面是用人的权术,一个方面是做事的权术。

  关于曹操用人的权术,先举两个事例。
第一个事例是用蔡瑁和张允(卷九《刘玄德败走江陵》)。

  曹操兴兵南下,攻克江陵,灭了刘表。刘表的两个手下将官——蔡瑁和张允,卖主求荣,投降了曹操。曹操立刻加封蔡瑁为镇南侯、水军大都督,张允为助顺侯、水军副都督。“镇南”的意思是镇住南方孙权集团,“助顺”的意思是我是“顺”的,你是帮助我的。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自称为“顺”。

  曹操手下的谋臣荀攸对曹操说:“蔡瑁、张允乃谄佞之徒,何故加封如此显官,更教都督水军乎?”蔡瑁、张允能轻易地出卖自己的主人,人品如此卑劣,是靠不住的,怎么能够重用呢?

  曹操笑着说:“吾岂不知人乎?”曹操知人善察的眼光是非常敏锐的,一般是不会看错人的。当然,因为他非常自信,偶尔也有看错人的时候,比如对庞统,对张松。他也有用人用错的,比如赤壁之战时用蒋干就用得不合适。当然用蒋干也有曹操的讲究,他得刺探军情,非蒋干不行,因为蒋干跟周瑜关系太密切,是同学,派别人去谁都不可靠,蒋干还比较可靠。虽然送来的消息不一定准确,但是这个人还是能用的。

  曹操这时说:“吾岂不知人乎?吾所领北地之众,不习水战,今权且用之。成事之后,便当杀戮。”蔡瑁和张允有他们的特殊才华、特殊能力,现在不能不用,等成事之后,再杀他们不迟。

  这就是曹操用人的权术——不管什么人,该用就用,但是得在我的掌控之中。我用他所长,同时也防他所诈。曹操用人竟然如此狡诈,连荀攸听说以后都觉得不可思议,不禁“愕然”。

  曹操居然敢于把这种心机明确地表述出来,可见他是“心口如一”的,他相信荀攸听后肯定不会告诉蔡瑁和张允,因为荀攸是他的心腹,本身就不相信蔡、张两个人,所以肯定不会去揭他的短,不会去泄他的密。

  第二个事例是智激庞德(卷十五《庞德抬榇战关公》)。

  庞德是个降将,原来在马超手下。曹操用了很多降将,一般都信任有加,这叫作“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是曹操的一个特点。之所以能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也在于他的权术高超。因为你们都在我的掌控之中,你们的一举一动,你们的心机,我都能掌握,我能控制你们,所以我不怀疑,可以放心地用你们。

  这时曹操准备派兵到樊城救援,抗击关羽。庞德毛遂自荐,愿为先锋,曹操于是加庞德为征西都先锋。

  曹操的大将于禁对这一决定有所顾虑,在背后跟曹操说,庞德是马超的降将,马超已经投降了刘备,你怎么能指望庞德忠心耿耿地抗击关羽呢?

  于是曹操把庞德召来,当面质问他说:“孤得卿数载,所用并无猜疑。今日用卿,闻得马超见在西川,汝兄庞柔亦在西川,俱佐刘备。孤纵不疑,奈众口所言,因此不用。”他的意思表达得很明白:我虽然一点也不怀疑你,对你绝对没有任何猜疑之心,但是有人这么怀疑你,因为马超现在西蜀,你要做先锋,拿什么来担保你能够对我忠心耿耿呢?

  庞德一听,当面免冠顿首,血流满面,表达了对曹操的忠心不二。回家以后,他还特地做了一口棺材,表示欲与关羽决一死战。

  这么一“智激”以后,庞德与关羽的对战就非常激烈,非常好看。关羽很少打败仗,但这一仗真打败了,真打不过庞德。因为庞德被激,已经是愿意以死相拼的了。俗话说:“不怕横的,只怕不要命的。”庞德破釜沉舟,就是死在沙场上也要打败关羽,这是很可怕的。在战场上,他使了一个“拖刀计”,一箭把关羽的左臂给射伤了,掉下马来。幸亏关平前来相救,加上于禁怕庞德得了头功,马上鸣金收兵,关羽总算保住一条性命。

  从这个事例也可以看出,曹操用人用得非常到位,他知道自己怎么用人,应该掌控到什么度,这是用人的权术。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西门辽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3
编号 183201
注册 2007-6-30


发表于 2007-8-26 13:3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三)行事的权术

  曹操玩弄权术,不仅在用人方面,也在行事方面。关于曹操行事的权术,我们举三个事例。

  第一个事例是“借头稳军心”(卷四《曹操会兵击袁术》)。

  袁术占据淮南称帝,曹操带30万大军进攻袁术。两军长时间对峙,军粮跟不上,一时无法解决。为了救燃眉之急,曹操下了一道密旨,命令管粮官王垕,让他每一天克扣一点军粮,今天大家吃一斤米,明天剩下九两,后天就剩下八两了,每天都少一点,这样可以节省军粮。

  军士们肚子越来越饿,饿得受不了,怨声载道。这时曹操知道军粮快要运到了,于是出尔反尔,下令把王垕的脑袋割下来,向全军宣布王垕“故行小斛,盗窃官粮”的罪状。

  在杀王垕之前,曹操对他说:“欲借汝头以示众耳。”王垕觉得自己无罪,曹操说:“吾亦知汝无罪,若汝不死,三十万人心皆变矣。”我虽然不该杀你,但是又不得不杀,我要借你这颗头来稳定军心。

  克扣军粮,原本是曹操自己出的计策,王垕却做了替死鬼。从道义上说,这一行为的确非常卑鄙丑恶,毛宗岗这里批道:“纯用霸术。”(毛本《三国演义》第十七回评语)

  但是曹操用这个“霸术”是为了达到一种特殊的目的——为了稳定30万大军的军心,他不能不这么做。30万大军的军心一旦涣散,这场战争就必败无疑。所以嘉靖本引用史官的话评道:“虽然妄杀一人,却瞒三十万人,免致失散,此曹公能哉,而用诈谋也。”
第二个事例是“割发权代首”(卷四《曹操会兵击袁术》)。

  毛宗岗曾经批评说:“曹操一生,无所不用其借:借天子以令诸侯,又借诸侯以攻诸侯。至于欲安军心,则他人之头亦可借;欲申军令,则自己之发亦可借。借之谋愈奇,借之术愈幻,是千古第一奸雄。”(毛本《三国演义》第十七回回评)“割发权代首”这件事也是很奇特的,鲜明地表现了一代奸雄的权术。

  建安三年夏四月,曹军出兵讨伐张绣。行军途中,正赶上一路上麦子都熟了,农民因战乱逃亡,不敢收割麦子。为了取得民心,曹操下了一道命令,使人远近遍谕村人父老及各处守境官吏:“此去,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作践者,并皆斩首。”

  不料,曹操的战马突然被一只鸟给惊了,窜到麦田里头,践踏了麦子。曹操马上下令部队停下来,要处置这件事情。他叫来行军主簿,拟议自己践踏麦田之罪,说:“吾自制法,吾自犯之,何以伏众乎?”于是拔剑做出要自杀的样子来。

  众将官都来求情,郭嘉还举出“法不加于尊”的“《春秋》之义”,说:“丞相总统大将,岂可自残害也?”

  这时曹操才说:“既《春秋》有‘法不加于尊’之义,吾暂记过。”于是用剑割下自己的一缕头发,扔在地上,说:“割发权代首耳!”

  这件事使得“万军悚然”,沿途行军的时候,对百姓的麦田都秋毫无犯。

  小说肯定了曹操的这一举动,引用史官的评论说:“此乃曹操能用心术耳。”毛宗岗本在这里也评道:“拔刀割发权为首,方见曹瞒诈术深。”(毛本《三国演义》第十七回)

  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曹操的确是很会用权术,很会用诈术的,他用得恰到好处,用得大家都能够接受,这是很不容易的。

  耍权术有两种境界:一种境界是耍权术耍得大家心里很不舒服,很不愿意接受,虽然也知道应该这么做,但是心理上不能接受,感情上不能接受。还有一种境界,是耍权术耍得大家很高兴,知道应该这么做,做完以后大家还口服心服,说非这么做不可。曹操的权术就是耍到了第二种境界,耍到大家都能够接受,觉得这么做是最好的一个结局,就应该这么做。

  耍权术耍到人家不觉得你是在耍权术,这是耍权术的最高境界。曹操能达到这个境界,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因为他的坦率。他明明白白地告诉别人,我这是在耍权术,但是我不能不这么做,我只能这么做。所以大家能够接受,接受他的权术,也接受他的坦率。

  这和刘备是不一样的。刘备也耍权术,但总是耍得不坦率,耍得做假。所以老百姓能看出来,老百姓说:“刘备摔阿斗,刁买人心。”当阳之战,赵云在万军之中,出生入死,把阿斗揣在怀里救出来,送给刘备。刘备接过阿斗,顺手往地下一摔,说:“为汝这孺子,几乎损吾一员大将!”(卷九《张益德据水断桥》)刘备好歹也一米六七的个儿,把阿斗往地下这么一个摔,不说摔死了,好歹也摔残了,胳膊腿儿都摔断了。可是他拿捏得恰到好处,就这么一扔,不伤也不残,只是为了做出样子来,让大家接受。但是接受是接受了,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看出这是“刁买人心”。

  老百姓评价曹操的“割发权代首”的行为,直截了当地说是诈术,是权术,而不说他“刁买人心”,这样反而能站在曹操的立场上来理解他,这是很有意思的。

  第三个事例是“许攸问粮”(卷六《曹操乌巢烧粮草》)。

  官渡之战时,曹操和袁绍两军对峙。许攸是曹操少年时候的好朋友,正在袁绍帐下做谋士,可是他向袁绍献的种种计谋,袁绍都不接纳。袁绍这个人是极不善于用才的,虽然他身边的谋臣高明的也有很多,像沮授,像许攸,都很了不起,但是他都不加以重用,“不纳直言”。

  这时曹操大军的粮草一时接续不上,于是他给荀彧写了一封信,让他赶快把军粮运过来,要不再过两天就断粮了。这封信被许攸截了,交给袁绍。袁绍说:“曹操诡计极多,此书乃诱敌之谋也。”把许攸叱退了。

  当天深夜,许攸离开袁绍营中,投奔曹操。曹操听说少年好友来了,十分高兴。他正在洗脚,连鞋都来不及穿,光着脚就出来迎接他,“抚掌大笑”。

  曹操光脚迎接尊贵的客人,这是从汉高祖刘邦那儿学来的。当英布前来投靠刘邦的时候,刘邦也是正好在洗脚。赶前赶后,什么时候来不好,就在洗脚的时候来。古人说:“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正在吃饭的时候,有人来投靠他,他这一口饭正吃着,含在嘴里头,尚未咽下,立刻把它吐出来,赶快去迎接贵宾,这最能表现求贤若渴了。

  曹操携着许攸的手,一起走进中军帐,曹操“乃先拜于地”,行足了礼节。接着就问许攸,有何计策可破袁绍。

  许攸问道:“丞相军粮还有几何?”曹操说:“可一年支用。”许攸心知底细,笑着说:“非也。”

  曹操又马上减了百分之五十,说:“有半年耳。”许攸一听,生气地说:“吾正心相待,汝何相欺耶?”他想,我诚心诚意来投靠你,你却这么骗我,还有什么可说的?于是“趋步出帐”。

  曹操赶紧挽留他,说:“子远勿嗔,尚容实诉:运至军粮,可支三月。”又减了一半儿。
许攸不禁笑道:“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曹操也笑着说:“兵不厌诈,尚容布露。”于是附耳低言说:“寨中止有此月之粮。”

  许攸应声说:“休得诳语,汝粮尽绝!”并且拿出曹操发给荀彧的求援信,这下曹操才说了实话。

  于是许攸给他献了一个计,就是“乌巢烧粮草”。这是很高的一招,我没粮食了,我先让你也没粮食,烧了你的粮草,就断了你的供给,而且我还得了粮草,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经过许攸指点,曹操劫烧了袁绍在乌巢的粮草,最后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

  “许攸问粮”这段描写极为生动,写出了曹操外示信任而内怀疑虑,外示热情而内怀奸诈,就像商人在市场上谈生意一样,“无商不奸”,讨价还价。曹操这么做,是因为他的多疑多忌,他要考验许攸。当曹操知道许攸已经截获了他的求粮信,还能够来投靠他,他就相信许攸了,采用了许攸献的“乌巢烧粮草”之计。

  谋臣对曹操说:“袁绍屯粮之所,安得无准备?丞相未可轻信,恐中许攸之计耳。”但是曹操胸有成竹地说:许攸绝对不会骗我,“若彼有诈,安肯留我军中乎?”他识人极明,心里有数。

  所以我前面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是曹操过人的高超之处。因为他看到许攸已经截获了他的信,明明可以借此来进攻他,却没有这么做,所以许攸投靠他是真心真意的。而且他还把许攸留在曹营里,不让他一走了事,还让荀攸、贾诩看着许攸。许攸是拿自己的生命来当人质的,人最惜命的,哪有一个人不怕死的?所以这个时候是可以相信许攸的。

  而且,曹操心里也明白,这一计果然是好计。他原来没敢用这一计策,是因为他不是袁绍那边的人,不知道怎么去烧粮草才能成功。许攸告诉他,可以“选精兵诈为袁军”,打着袁军蒋奇的旗号去乌巢劫粮,肯定能马到成功。许攸替曹操想得非常到位,他怎么能不相信许攸呢?

  所以,从“许攸问粮”可以看出曹操行事时不同常人的机警和诡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西门辽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3
编号 183201
注册 2007-6-30


发表于 2007-8-26 13:3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四)权术与性格

  曹操的权术不仅仅用在对人对事上,表现在他的性格方面也是真真假假,让人揣摩不透。

  毛宗岗有一个诛心之论,说曹操“宜哭反笑,宜笑反哭,奸雄哭笑,与人不同。”(毛本《三国演义》第五十回评语)真是一针见血。

  如果你交往的是个奸雄,是个像曹操这样非常有心计的政治家,或者说是野心家、阴谋家,这时候你得非常明白,他笑的时候也许是在哭,他哭的时候也许是在笑;他对你好的时候可能脚底下在使绊子;他脚底下使绊子的时候没准真对你好。所以不管他做什么,都不能顺着去认识,常常得反着去判断。

  曹操性格非常爽直,与刘备的“喜怒不形色”形成鲜明对照,曹操是喜怒皆形于色。但这种形于色的喜怒背后,也许正隐藏着某种难与人言的心机。

  比如赤壁之战,曹操率军狼狈逃窜,在途中有三次大笑,每一次笑都笑得非常恐怖(卷十《曹操败走华容道》《关云长义释曹操》)。

  第一次在乌林之西,曹操正狼狈逃窜呢,却“于马上仰面大笑不止”,说:“若是吾用兵之时,预先要这里埋下一军,如之奈何?”话音未落,赵子龙一彪军杀出,曹军被打得丢盔弃甲而逃。

  第二次在葫芦口,曹操“坐于疏林之下,仰面大笑”,说:“若我用兵时,就这个去处,也埋伏一彪军马。”又是“说犹未了”,张飞大军杀出,曹军又被杀得人仰马翻。

  第三次到华容道,曹操又“在马上加鞭大笑”,说:“若使此处伏一旅之师,吾等皆束手受缚矣。”读者读到这儿已经毛骨悚然了,预感到这一笑准出事儿。果然关云长横刀立马,出现在曹操面前。

  看来,曹操的笑的确很不吉利,只要他一笑,危险就接踵而至。

  再看他的哭。关羽放他走,他仓皇逃生,已经没有危险,本来该笑的时候,曹操反而哭了。他忽然“仰天大恸”,一再说:“孤哭郭奉孝耳!”“若郭奉孝在,不使孤有此大失矣!”说罢又“捶胸大哭”道:“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哭得呼天抢地,而众将皆“默然”。

  郭奉孝就是郭嘉,他是曹操手下的谋臣,生前多次为曹操出谋划策,屡建奇功。

  正如毛宗岗所说的:“哭死的与活的看,奸甚。”(毛本《三国演义》第五十回评语)的确,曹操这是哭给他手下那些人看的。那些手下人要不是真的了解曹操的话,肯定弃他而走了——我们都不如郭嘉,还留着干什么?不过那些手下人都知道曹操说的是真话,是心里话,这是激励他们应该像郭嘉那样,不仅对我忠心耿耿,而且要献出你们的智慧来辅佐我。

  看来这个时候曹操是真该哭的,一哭就哭出名堂来了,哭出手下人对他进一步的忠心耿耿,当然也哭出他直率的性格来。曹操是一个“心口如一之小人”,该哭时就真哭,哭得大家口服心服。用哭的方式来鞭策他的手下,来激励他的手下,这是曹操非常独特的一种方法。

  当然,正因为独特,所以也让人琢磨不透,不明白他到底想些什么,不明白他哭的时候是不是在笑,笑的时候是不是在哭,不明白他的哭和笑是真是假。
这就是权术的妙用。权术使到极高明的时候,会觉得他所有的假的东西也许都是真的,因为他实在太真实了,太坦率了,让大家觉得他真实、坦率。所以他的这种哭,也能让众军将潸然泪下,沉痛反思。

  其实,奸雄大笑的时候,心里也许正在痛哭;奸雄痛哭的时候,没准心里正在暗笑。曹操这位“心口如一之小人”,原来也有心口不如一的时候!

  更进一步地说,也许奸雄使权术使惯了,连他自己都不明白自己的行为哪是真哪是假。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西门辽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3
编号 183201
注册 2007-6-30


发表于 2007-8-26 13:3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四、奸雄的胆识:"一将之智有余"

  前面咱们讲了很多有关曹操作为千古第一奸雄里“奸”的部分,下面侧重讲讲他“雄”的部分。

  作为奸雄,曹操有着独特的奸雄的胆识。毛宗岗说:“孙权之兵事决于大都督,刘备之兵事决于军师,而惟曹操则自揽其权,而独运其谋。虽有众谋士以赞之,而裁断出诸臣之上,又非刘备、孙权比也。观其每运一计,其始必为众将之所未知,其后乃为众将之所叹服。唐太宗题其墓曰:‘一将之智有余’,良然,良然。”(毛本《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回评)

  “一将之智有余”,可以作为曹操雄才大略的定评。

  (一)讨伐董卓

  先看第一个事例“自荐行刺董卓”(卷一《废汉君董卓弄权》《曹孟德谋杀董卓》)。

  在汉代末年,董卓是个紊乱朝政的奸臣。作为董卓的对立面,曹操和十八路诸侯在当时应该属于正义的一面。怎样对待董卓这个人物,很能考验各路诸侯不同的战略。

  董卓入洛阳后,执掌朝权,汉朝政权旦夕难保。司徒王允假称过生日,设宴后堂,跟众大臣一起商讨对策。

  酒至半酣,王允忽然“掩面大哭”,讲到董卓掌握大权,欺负皇上,自己一筹莫展,“吾等舍死,无益于国”。说到这儿,“众公卿尽皆掩面而哭”。

  这时只有骁骑校尉曹操一人抚掌大笑,站起来说:“满朝大臣,夜哭到明,明哭到夜,焉能哭死董卓耶?”你们整天没完没了地哭,能把董卓给哭死吗?

  王允听了,厉声责备他:“汝祖宗食禄汉朝四百余年,不思报本,反欲纵贼耶?汝去告变,吾等死亦汉家鬼也!”

  曹操回答说:“非笑别事,笑众大臣无一计杀董卓耶。某虽不才,略施小计,可断董卓头,悬于都门外,以谢天下。”

  原来曹操早就“有意以图之”,多日来“进身以事董卓”,取得了董卓的信任。这时他毛遂自荐,向王允借得家传七宝刀,决意入相府谋刺董卓,“万死无恨”。

  这里有个小小的问题:为什么他非得向王允借刀?他自己也有刀剑,却非得向王允借这把家传七宝刀。看来曹操的心思的确与众不同。他知道,自己去行刺董卓,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成功了当然很好,很光荣,但是失败了怎么办?他不得不有所准备,所以必须借这把七宝刀。

  后来曹操果然没杀成董卓,在千钧一发之际,他马上跪下来把这把七宝刀献给董卓。你想,如果他用的是一把普通的刀剑,这一招就没法使了。这就是曹操与众不同的地方。这样他才能瞒过董卓,得以脱身。

  行刺行动虽然失败了,但是比起那些只知道掩面大哭而无所作为的众大臣来,曹操无疑显出有胆有识,有勇有谋,高出众人一筹,成为汉末政坛上冉冉升起的一颗耀眼的明星。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么做不过是匹夫之勇,是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连“一将之智”都够不上。对曹操来说,这是仅此一次,下不为例。他后来渐渐明白,自己生命的价值远远比干这种冒险的事情高多了。但是仅仅这一次,也可以看出曹操的与众不同。

  第二个事例是“首倡讨董”(卷二《董卓火烧长乐宫》)。

  曹操行刺董卓不成功,逃到老家后,先发矫诏,招募义兵,扯起招兵旗,旗上大书“忠义”二字,招了一大堆的军马,很多人投到他的麾下,有文臣,也有武将。虽然他原来的地位不高,但这时已势力大增,足以成为一方诸侯了。

  于是曹操“首倡讨董”,第一次登高而呼,会盟十七路诸侯,亲作檄文,讨伐董卓。袁绍、袁术都是名官贵族,但真正起来首倡讨董的居然是曹操。尽管他的地位不高,但挺身而出做这种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这一行动充分表现了曹操身当乱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也是他第一次以一方诸侯的姿态,昂首挺胸地步入政治舞台。

  曹操这么做,已经开始表现出他超过“一将之智”的雄才大略了,他不是轻易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也不是轻易拿自己一支军队去冒险的。他觉得要扳倒董卓,要扫平汉朝的奸邪,单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联络各路诸侯。

  当然他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在联络各路诸侯的过程中,他可以借机扩张自己的势力。这是他不可以与人言,但咱们却不能不知晓的一个心计,是曹操独特的心计。

  本来曹操的军队远远不如袁绍,也远远不如袁术,他的军队比别的诸侯势力要小很多。但是在各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的过程中,他就可以借机发展自身的势力。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机遇,如果不掌握住这个机遇,那他就难以很快地发展自己的势力。从最后的结果也可以看出,正是这个机遇,使曹操自身的势力大张。

  而且曹操很注意自己行动的分寸。他虽然发起了这次义举,却不去争着当诸侯领袖。曹操非常清楚,他的智商超过所有的诸侯,但他不能过于冒尖,他得处好自己的位置。这表现出他的情商也很高。

  所以他真心诚意地推举当时实力最强的袁绍来做盟主。袁绍是“三公”之一,东汉时的“三公”指太尉、司徒、司空,是负责军政的最高长官,地位很高。曹操认为应该由他来挑头,自己在后面给他们出谋献策就行了。
当然,出谋献策也需要很高的情商。因为你所有出的谋、献的策,都得作为袁绍他们出的谋、献的策,我只是给你建议,由你们来发号施令。

  曹操一面出谋划策,尽心尽职地辅佐袁绍,调遣各路诸侯;一面反对袁家兄弟只重名分、不重人才的偏见,重用刘备三兄弟,促进了讨卓行动的进展。

  于是诸侯军队势如破竹,董卓连战失利,从洛阳溃退到长安。这时曹操当机决断,向袁绍建议,乘胜追歼残敌,希望“一战而天下定”。这是很有远见的。

  但是袁绍他们一点也听不进去,他们各怀异心,利用这个机会,抢夺钱财,抢夺位置,甚至抢夺皇帝的玉玺,各自谋取私利。终于坐失良机,讨卓行动从此夭折。

  曹操看透了:“竖子不足与谋。”(卷二《董卓火烧长乐宫》)他看透了袁绍等诸侯表面上势力很强,但都是纸老虎,因为他们个人的私欲太重,缺乏政治眼光。

  他也看透了,袁绍等号称“四世三公”、“强盛莫敌”的大人物,原来不过是“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的短视之徒。想干大事,但是生怕丧失了自己的生命,失去了自己的军队,各路诸侯都要保全自己的实力,不肯轻易拿自己的主力军去打仗。

  各路诸侯很明白这个道理,谁要冲锋陷阵,谁就是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拿自己的实力开玩笑,所以叫作“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指的就是不顾一切地去夺取小利。所以说这些人是“竖子不足与谋”。

  这更加坚定了曹操的信心,在汉末群雄割据的局面下,凭借他的雄才大略、远见卓识,他完全可以自立旗帜。

  咱们注意到,小说里经常把董卓和曹操并称,那么董卓和曹操究竟可不可以并称呢?或者换句话说,曹操和董卓究竟有什么不同吗?

  毛宗岗说:“观董卓行事,是愚蠢强盗,不是权诈奸雄。奸雄必要结民心,奸雄必假行仁义。今焚宫室,发陵寝,杀百姓,掳资财,不过如张角等所为。后人并称卓、操,孰知卓之不及操也远甚。”(毛本《三国演义》第六回回评)的确,卓、操是不可并称的。他们的区别很大,至少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

  第一点就是他们两个都是贪欲和权势欲的代表,都要满足自己的贪欲和权势欲,这没问题。但是董卓极力要满足的是个人的贪欲和权势欲,他要把天下全部归于个人,让所有的天下人来满足他个人的贪欲和权势欲。曹操则不同,曹操也要满足贪欲和权势欲,但他是把贪欲和权势欲作为一种政治事业来做,要把整个天下平定,征服群雄,做成一种政治事业,一种名垂千古的事业。他们两人的志向不同,曹操以天下为志向,以平定天下为志向,以名垂后世为志向;而董卓仅仅是要满足他此生此世的个人私欲。

  正是因为有第一点的不同,所以有第二点,就是董卓和曹操对待老百姓的态度截然不同。

  董卓有一句名言:“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卷二《董卓火烧长乐宫》)他拿“天下”做旗号,残酷地欺压“小民”,他没想到“天下”就是由“小民”组成的,没有“小民”,哪有这个“天下”呢?所以董卓从来视百姓如草芥。有一次他带军出征,走到阳城地方,当时正是二月,百姓聚在一起举行迎神赛会。董卓命军士把百姓围住,大肆杀戮,掠夺妇女财物,装在车上,车下吊挂数千人头,居然还扬言说是杀贼大胜而回,在城门外焚烧人头,把妇女财物分发给众军(卷一《废汉君董卓弄权》)。

  但是曹操却完全不一样。与董卓针锋相对,曹操也有一句名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他曾不止一次地这么说。作为国家的根本是什么?是老百姓。老百姓生活稳定了,民心安定了,那么国家就安定;老百姓生活不稳定,民心不安定,国家就不安定。曹操非常明白这一点。虽然后人说曹操是法家人物,但这句名言表达的却是地地道道的儒家思想。

  比如,曹操打败袁绍后,在河边休息,一些长者对他说:袁绍重敛于民,老百姓都心怀怨恨。如今丞相兴仁义之兵,战败袁绍,老百姓从此可望太平了。于是曹操一面赏赐长者,一面号令三军:“如有下乡杀人家鸡犬者,如杀人之罪。”于是军民震服,而“操亦心中暗喜”。

  曹操本来可以乘胜追击,攻克冀州,一举击败袁绍,但是因秋禾待熟,曹操恐怕枉废民业,便力主秋后进兵。众谋士皆劝曹操:“若恤其民,必误大事”,而曹操却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若废其民,纵得空城,有何用哉?”(卷七《曹操仓亭破袁绍》)

  所以,如果说董卓是拿天下做幌子来满足自己的私欲,那么,曹操就不一样,他的确是心系天下、以民为本的。这跟他整体的政治理想、政治追求有关。

  古人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民心向背,这是任何一位志向远大的政治家都不可忽视的。董卓之所以致败,曹操之所以取胜,这是根本的原因。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西门辽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3
编号 183201
注册 2007-6-30


发表于 2007-8-26 13:3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二)挟天子以令诸侯

  在汉末群雄逐鹿的时候,曹操选择了一种非常英明的政治策略,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应该说,“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汉末所有野心勃勃的官僚都明白的道理。在曹操之前,连外戚、宦官也都知道,只要打着皇帝的旗号,就可以无所不为.

汉献帝刘协九岁即位以后,立即成为当时各派政治势力抢夺的对象,因为他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权力,谁要是掌握了他,谁就可以“奉天子以令下臣”。

  先是董卓带重兵到洛阳,焚烧宫室,强行把献帝裹胁到长安,自为太师,号曰“尚父”,大封亲信,诛伐异己。三年后,司徒王允假手吕布,消灭了董卓,把皇帝控制在自己手上,一时大权在握。但很快董卓旧部李傕、郭汜又杀进长安,诛灭王允,抢走献帝。不久,杨奉、董承、韩暹等人控制了长安,献帝被控制在他们手上。

  当献帝迁都洛阳后,即下诏宣曹操入朝,以辅王室。曹操与众谋士商议,荀彧进言说:“今车驾旋转,东京荒芜,诚因此时奉主以从人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拔扶仁义以致英雄,大德也。四方虽有进节之臣,其何能为也?若不早定,使英雄生心,后须为虑,亦无及矣。”(卷三《迁銮舆曹操秉政》。毛本《三国演义》第十四回作:“今天子蒙尘,将军诚因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不世之略也。若不早图,人将先我而为之矣。”文辞虽然有异,语意大致相同)

  于是曹操不失时机地派专使进京上表,声称要辅佐王室,以“勤王”名义发兵保驾。当献帝与百官被李傕、郭汜领兵追逼时,“但见尘头蔽日,金鼓喧天,无限人马来到”,这是曹操派夏侯惇为先锋,引上将十员,精兵五万,前来保驾。随后曹操又差曹洪、李典、乐进等上将率步兵数万,倍道前来协助。曹操则亲率大队兵马,于次日到来。献帝不禁称赞道:“曹将军乃寡人社稷之臣也!”(卷三《迁銮舆曹操秉政》)

  “洛阳保驾”的故事,显示出曹操具有超越其他诸侯的雄才大略。

  虽然当时东汉政权已名存实亡,但是从战略全局来看,利用天子的名义,或发兵征伐其他诸侯,或以封官赐爵的方式分化瓦解敌对势力,这不仅可以自立于有利的地位,而且会产生显著的权势效用。

  我们看到,曹操对“挟天子以令诸侯”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他同意荀彧的看法,认为只有“挟天子以令诸侯”,才能取得一个“顺”的地势,即“奉主以从人望,大顺也”。

  人们常说,三国“三分天下”,曹操一方得“天时”,孙权一方得“地利”,刘备一方得“人和”。各有所得,所以能够三足鼎立。

  值得注意的是,得地利,不一定得天时;得人和,也不一定得天时;但得天时,实际上就有可能得人和。因为得天时是“顺”,事情一顺就好办了,事情一逆就不好办了。顺水而下,非常顺当;逆水而上,相当困难。

  刘备表面上是“顺”的,说我的血统是姓刘的,汉朝就是刘氏皇族的天下。但是姓刘的皇族宗亲太多了,你是姓刘,但只是无数姓刘的皇族宗亲中的一个,为什么就该你这一个姓刘的来得天下,不该其他姓刘的来得天下呢?刘表、刘璋的血统比刘备还纯粹,地位比刘备还高贵,为什么不该刘表、刘璋得天下,就该你刘备得天下呢?这是说不过去的。

  但是刘备不管这些,他始终打着我是皇亲国戚的旗号,我是“刘皇叔”——皇帝的叔叔,比皇帝辈分还大。他老是打这个旗号,就是因为他实际上是不顺的。他“逆”,“逆”了以后只能打旗号,做广告。咱们知道,凡是做广告的商品,有时可信度反而降低了;而不做广告的,反而可信。商品一做广告,人们就会怀疑你不“顺”,或者是销售不好,或者是假货,要不然你为什么花那么些钱做广告?这是消费者的一种接受心理。

  但是曹操不需要做广告,因为他就是汉朝的丞相,征伐天下,名正言顺。我做什么事情都可以名正言顺地打着天子的旗号,至于天子同不同意,只有我知道,你们都不知道。因为只有我跟天子关系最密切,天子在我的掌控之下,天子的年龄太小了,他得听我的。所以我说的就是天子说的,那么天子说的当然也就是我说的;我做的事情都是天子要做的,天子要做的正是我在做着的。

  而且,曹操打的还不只是天子的旗号,还是统一天下的旗号。在群雄割据的局面下,大家都各据一方,这个时候倡导统一,就是“顺”的;其他人都割据,就是“逆”的。曹操要统一天下,以辅佐天子来统一天下,从名义上讲很“顺”。刘备想建一个自己当天子的王朝,那就不“顺”了,尽管他也姓刘;孙权想建一个自己当天子的王朝,就更不“顺”了。因为他们都不是汉朝天子,他们想要越过汉献帝,而不是辅佐汉献帝,所以都不“顺”,怎么做都不顺。而曹操怎么做都“顺”,因为他是汉朝丞相。所以曹操这一招是非常高超的政治策略。

  曹操为了使自己的这个“顺”,能够“顺”得更符合他的权术,更能满足他的需求,更能实现他的志向,他又接受了董昭的建议,“夫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把国都迁移到许昌。

  他对汉献帝说,洛阳宫殿残破,粮食不足,又是兵家必争之地,太危险。而许昌“地近鲁阳,城廓宫室,钱粮民物,足可备矣,可幸銮舆”。这话说得很好听,但实际上他是要满足自己的私欲,把汉献帝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小说写道:“自此大权皆归于曹操,出入常带铁甲军马数百,朝中大臣有事先禀曹操,然后方奏天子。”(卷四《吕布夜月夺徐州》)可以说,“挟天子以令诸侯”,控制中央政权,以便号令天下,这是曹操政治上最厉害的一着棋,给他的称霸事业带来了重要的转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西门辽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3
编号 183201
注册 2007-6-30


发表于 2007-8-26 13:3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三)独运其谋

  许多掌握大权的人并不一定真正有本事。像董卓曾经大权在握,王允也曾经大权在握,杨奉他们也曾经大权在握,但是他们都没什么真本事。

  而曹操是有真本事的人,“一将之智有余”,说的就是他的“智”超过一个将领之“智”,是一个领袖之“智”。这种领袖之“智”,在曹操自身的实力构成上很容易显露出来。

  在孙权一方,他能用周瑜、用鲁肃,后来能用吕蒙、用陆逊,用人不拘一格,这是他的本事。但是他自己有多少本事?他的才智勇武如何?我们看不出来。

  孙权的哥哥孙策临终授印,就对他说:“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卷六《孙权领众据江东》)意思是,要争夺天下,你不如我;但是要守江山,你比我强。可见作为个人的才能,才智勇武,孙权不如孙策;但是作为一个核心人物,领袖人物,孙权有这个本事,他能把大家拢住,能够用人,还能够让大家信服并拥戴他。

  因为孙权“雄而不奸”,有着比较纯粹、比较正面的英雄品质。在小说里,孙权身上的弱点要少点,至少让人可恶、可恨的东西要少,比刘备、比曹操都要少。在三位领袖人物当中,如果要选一位口碑最好的“形象代言人”,得分最高的恐怕是孙权。

  连曹操也深深地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曹操的感慨,也是后代很多人的感慨。有这样的继承人真好,能够拢住所有的人。因为曹操自己也觉得他的儿子曹丕虽然颇有才能,但至少在人望上还是不行。曹操是在“人望”这一点上看重孙权,并不是在真本事上看重他。

  同样,在刘备一方,刘备离了关羽,离了张飞,他几乎无所作为;离了诸葛亮,他更是一事无成。在蜀汉集团中,他只是作为一种精神寄托、一位政治领袖,这是刘备的特点。

  作为一种精神的凝聚力,作为一位政治的领袖人物,在三分天下的局面中,刘备的确占据了一个位置。因为他姓刘,有皇族的血统,所以由他来拥戴皇室,他自认为是最“顺”的,最正统的。

  中国古代毕竟实施的是宗族血缘制度,血缘、血统最能从根本上说服人、感召人。即使是改朝换代,只要还是姓刘,人们心理上比较能够接受;而姓刘的如果一下子变成姓朱的、姓王的,这就有问题了,因为血统不纯正。

  所以,如果这个江山被刘备夺走了,大家容易接受,因为好歹还是姓刘的天下;但是被曹操夺走了,大家就不可接受,因为变成姓曹的了。这种“血统论”、“正统论”的观念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宗族血缘观念,这是根深蒂固的,是无法改变的。但是除了血缘纯正以外,刘备自己在文韬武略上有多大本事,也显露不出来。

  但是在曹操一方,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曹操手下,出谋划策的文臣,有荀彧、郭嘉、程昱、贾诩、荀攸等;冲锋陷阵的武将,有张辽、乐进、于禁、徐晃、夏侯惇,个个都能独当一面。曹操手下文臣武将人才济济,但大多是侧重某一方面的“单项选手”,缺少文武兼备的“全能选手”,缺少像诸葛亮、周瑜那样的全才。

  曹操一方真正的文武全才是谁呢?就是曹操本人。曹操是一个“全能冠军”,要智有智,要谋有谋,要武吧,比如刺杀董卓,他也能挺身而出。所以他是一个全能冠军,这是很难得的。

  在很多时候,曹操都是用计、带兵“一手包”。在平定袁术、袁绍、吕布、张绣、马超等战役中,小说都充分描写了曹操高超过人的政治智谋和傲视群雄的军事才能,这是孙权、刘备自愧不如的。

  比如“赤壁之战”,三方对垒,实际上是三方用智、两方对垒。

  在孙权一方,最重要的人物是周瑜,运用自己的智谋,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孙权是靠边站的,然而他是起决定作用的,最后一票等着他投,最后的主意要他拿。

  在刘备一方,最重要的人物是诸葛亮。刘备也是靠边站,他连投最后一票都没有权利,他完全听诸葛亮的,几乎是个傀儡。诸葛亮的智力超过周瑜,但他不得不借助于周瑜的智谋和武力,这叫“借力打力”。“借力打力”是最省劲儿的,所有诸葛亮的智谋都是“借力打力”,投机取巧。

  另外一方呢,则是曹操本人,他完全是自己拿主意,自己出谋划策,自己指挥军队。

  所以在赤壁之战中,曹、孙、刘三方用智、两方对垒,其实是曹操、周瑜、诸葛亮三人在斗智斗勇。他们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高下难分。

  比如该战中,火攻是最核心、最要害的一招。没有火攻,就没有孙、刘联军的胜利。所以当周瑜“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时候,他急火攻心,吐血了。人谋不如天算。人再有办法,怎能在寒冬腊月之时,去呼唤东南风呢?没有东南风,若想火攻,不是自己烧自己吗?即使几十万大军一起吹气,也不能把火吹到北岸去。

  冬天的西北风非常强劲,尤其是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空阔地带,西北风呼呼地一吹,江上放火,不仅烧不到曹操的军队,反而烧了东吴自己的军队。不管谁,即使有再大的本事,都不能让火逆风而燃,去烧了曹操的战船。
这时候,如果没有诸葛亮出神入化的本事,周瑜精心策划的赤壁之战是很难获得全胜的。所以整个赤壁之战中,最不可靠、最不可信、最玄乎的,就是“借东风”这一招。

  我们知道,东风是借不来的,却可以掐算出来。在寒冬腊月的天气里,是否可能有两三天刮起东风呢?有可能,但可能性很小很小,也许一百年甚至一千年才能出现一次。但这一次恰恰被诸葛亮算着了,曹操没算着。

  曹操并不是没想到东吴会用火攻。当庞统给他献连环计时,他非常高兴,手下的谋臣程昱提醒说:连环计是陷害你的计策。所有的船都被系在一起,果然能如履平地。但是东吴要用火攻,一艘船都跑不掉,这是很危险的。

  曹操心里明白,却很自信。他对程昱等人说:“夫为大将者,先明天时,次察地理,然后以法用兵。多算胜,少算不胜,何况无算乎?方今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何尝有东风与南风耶?吾居于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若用火攻,必乘风力以发之;彼如用火,是烧自己之兵也,吾何虑哉?若是十月小春之时,何敢不提备耶?”(卷十《曹操三江调水军》)

  农历十月小阳春,就是阳历十一月初。十一月初,一般会出现一周左右的“小阳春”气候,会吹来东南风或西南风。如果此时双方对决,一定要提防东南风。但是赤壁之战时,是农历十二月二十前后,恰好是阳历十二月底到第二年的一月初这么一段时间,离“小阳春”已经很远了,根本不可能有东南风,所以没有什么好害怕的。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曹操的本事是非凡的,上知天时,下察地理,不是一般的将领能够超越的,也不是一般的谋臣能够超越的,程昱就没想到冬天不可能有东南风或者西南风。

  遗憾的是,“人算不如天算”,这年偏偏在寒冬腊月刮了三天东南风。曹操还是被诸葛亮拔了头筹,诸葛亮的能力又高过曹操,但这已不是人的能力,而是带点神的能力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西门辽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3
编号 183201
注册 2007-6-30


发表于 2007-8-26 13:3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四)驾驭天下智力

  毛宗岗《读三国志法》说:“历稽载籍,奸雄接踵,而智足以揽人才而欺天下者莫如曹操。”(毛本《三国演义》卷首)

  曹操的确很重视智力。曹操曾经和袁绍两个人有一段聊天的话,很有意思(卷七《曹操引兵取壶关》)。曹操与袁绍起兵抗董卓时,袁绍问他:“若事不辑,方面何所可据?”如果这次打败了怎么办?曹操反问道:“足下意欲若何?”袁绍说:“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曹操则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这里表现出曹操与袁绍在决策方面的根本性差异:袁绍崇尚武力,而曹操相信智力。而且曹操相信的不仅是个人的智力,更是“天下之智力”。

  曹操是个说实话的人,他明白说,我一方面求贤若渴,用人不疑;另一方面,还要“以道御之”。这个“道”不是一般的“道”,而是道术之“道”,也就是前面讲过的那种最高的权术。曹操要用最高的权术来驾驭天下的智力,这是他的高超之处。

  郭嘉曾论袁绍的“四败”与曹操的“四胜”,即在度、谋、武、德四个方面,曹操都胜于袁绍(卷四《夏侯惇拔矢啖睛》)。毛本《三国演义》第十八回,又把“四败四胜”演义为“十败十胜”,加上道、义、治、仁、明、文六个方面的比较,两人的优势和劣势被展露得更为全面。这里体现的不仅仅是郭嘉的智慧,而是人民的智慧,是人民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后得出的智慧。

  咱们还可以拿刘备和曹操再来做一个比较。

  汉末时期,天下动荡,群雄逐鹿,人才之争是第一要务。在人才的争夺战中,刘备是觉悟得最晚的一个。

  刘备从顽童时起就开始做皇帝梦,可是当曹操、孙权已经成大气候的时候,刘备依然惶惶然如丧家之犬,奔波于各路诸侯之间,无立锥之地。他确实是英雄,但怎么也找不到英雄的感觉,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无法拉起队伍来。

  这是为什么?司马徽曾经一语道破其中缘由:“盖将军左右不得其人耳。”(卷七《刘玄德遇司马徽》)

  的确,因人才观念的滞后,刘备为此付出了非常惨重的代价,所以他像“困龙”一样长期干涸而不得入水。

  正是司马徽的警示,让刘备幡然醒悟,于是有了“三顾茅庐”的故事。一旦有了诸葛亮这样的人才,刘备就不是原来的刘备了。

  可见,“得人才者得天下”。但是仅仅得人才还是不够的,还得像曹操这样,能够吸引人才,能够不择手段地挖人才,始终以唯才是举、知人善任著称于世,这样才能保证人才供应源源不断。

  李贽评论说:“老瞒每见人才,便思收拾,如徐晃等无一放过,只此便是伯王之本。”(《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第十四回总评)曹操广纳人才,这样才能成就王霸之业。

  在曹操的手下,容纳了很多降将。比如陈琳替袁绍写檄文,痛骂曹操,曹操仍然接纳他。他觉得陈琳再怎么骂他,好歹文章写得很好,连他这么强悍的人,都被骂得出了一身冷汗。那么他用了陈琳以后,陈琳也可以继续写檄文来骂别人,把别人骂死,那不也是挺好的吗?

  曹操很能容纳人,很能用人,很善于驾驭人才。在小说中,有两个故事最为广泛传颂。
第一个故事是“三哭典韦”。

  典韦是一名武将。在曹操与张绣大战的时候,典韦为了掩护曹操,死拒寨门,最后中箭中枪而死。这一战是曹操少有的大败,在痛失典韦的同时,他也失去了自己的长子和侄儿。

  战后,曹操亲自为典韦祭奠,痛哭着对诸将说:“吾折长子、爱侄无痛泪,独号泣典韦也!”(卷四《曹操兴兵击张绣》)实际上他心里也为自己的儿子和侄儿流泪,但是真正给大家看的是哭典韦。

  回到许都,曹操又立祀祭奠典韦,在祭坛上,他第二次痛哭流涕。后来他封典韦的儿子典满为中郎,收养在自己的府第里。

  第三次是事隔一年,曹操带着大军,经过典韦死难之地,曹操想起典韦,忽然在马上放声大哭,下令屯住军马,大设祭筵,吊奠典韦亡魂,亲自拈香哭拜,三军无不感叹。

  曹操的哭,可能是真哭,也可能是假哭,我们并不清楚。即使他的哭是假的,他对典韦的感情恐怕还是真的,因为毕竟典韦救了他一命。

  曹操这一次又一次的痛哭,恐怕也出于一种动机,出自一种权术,是要哭给其他人看的。就像毛宗岗所说:“哭一既死之典韦,而凡未死之典韦,无不感激。”

  你瞧,典韦为他而死,曹操能够时时放在心上,一年之后还不曾忘怀,他如此重情重义,其他的谋臣武将怎能不为他肝脑涂地,以死相报呢?

  第二个故事是“礼遇关羽”。

  小说用了大量的篇幅,从“屯土山约三事”写到“古城聚义”(卷五《张辽义说关云长》至卷六《刘玄德古城聚义》),细致地描写了曹操对关羽的非凡礼遇。

  这段描写同时写了两个人的道德风尚:一个是关羽的义,还有一个就是曹操的义。

  关羽是曹操很早就看中的一个人才,在“温酒斩华雄”的时候,曹操就看中关羽是一个非凡的人才,不同凡响,是可用之才。所以才有“屯土山约三事”的故事。

  在屯土山,关羽保护刘备的两个妻子,被围困住。如果不投降,关羽可以杀出重围或者战死沙场,但是刘备的两个妻子也会因此而死。关羽觉得不忍心,所以就接受了张辽投降曹操的建议。

  关羽提出了投降的三个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这是最关键的一个条件。

  曹操接受了这么苛刻的条件,因为他要由此来感化关羽。刘备虽然和关羽有结拜之义,但曹操也可以想方设法感化关羽,让他跟自己义气相投。

  所以,曹操就请汉献帝封关羽为寿亭侯,给他盖了一所很大的宅第,豪华装饰,送了一批丫环、厨师伺候他,成天“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让关羽享受富贵荣华。

  但是关羽的心没有被曹操所打动,这是写关羽的义。因为兄弟结拜就得讲求信义,如果关羽能够被曹操打动的话,那就不是“义薄云天”的关羽了。

  当然话说回来,如果刘备死了,就另当别论。我觉得要是刘备真死了,关羽肯定会投降曹操,而且会对曹操死心塌地,因为遇上像曹操这么一个能赏识他的“明主”也不容易。

  所以关羽后来还是帮曹操去斩颜良、文丑,也是觉得若不立功,会对不起丞相。虽然他明明知道,立这个功要得罪自己的兄长刘备,但他也不得不立。因为他觉得自己应该报答曹操的恩情。实际上关羽还是觉得自己欠了曹操的人情,所以才有后来华容道捉放曹的故事。这是后话了。

  曹操礼遇关羽的高潮,是为关羽送行。当曹操得知关羽不辞而去的消息时,先是“大惊”:“云长出矣!”但他很快镇定下来,明智、通达、干脆利落地处理了这一事件。

  他首先赞赏关羽之行,对关羽离去,曹操的部下皆愤愤不平,有的主张追而杀之,曹操却力排众议,再三称道关羽:“事主不忘其本,乃天下之义士也;来去明白,乃天下之丈夫也。汝等皆可效之。”“千金不可易其志,真仗义疏财大丈夫也。此等之人,吾深敬之!”这些话,既表彰了关羽,又激励了部属,十分机敏得体。

  其次,曹操仍然极力笼络关羽之心,亲自为他送行。关羽表示:“久感丞相大恩,微劳不足补报。异日萍水相会,别当酬之。”

  最后曹操还成全关羽之志,赠别之后,又三番五次地委派专使,通令沿途关卡不得刁难关羽一行。所以关羽一路杀过去,杀了不少曹操的将领,但是曹操还是放了他,不予追究。

  曹操的这种肚量,这种胸怀,的确与众不同。这种损己利人的事,一般的人可做不到,只有曹操这样非凡的奸雄才能做到。

  曹操为什么对关羽如此周到呢?其实质在于“取信于天下”。当日屯土山关羽相约三事,曹操已答应“吾愿从此三事”,所以这时曹操说:“吾昔日曾许之,今日故舍之。若追而杀之,天下人皆言我失信也。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嘉靖本引后人之诗评论曹操的行为说:“为爱英雄越古今,三番遣使意何深。应非孟德施奸狡,正是捞笼天下心。”(卷六《云长擂鼓斩蔡阳》,毛本删去此诗)

  曹操礼遇关羽,义释关羽,并非蚀本买卖,从网罗天下英雄的效用来说,这么做有着很强的广告作用。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春秋时,燕昭王即位,用很高的薪水来招纳贤才。这时有一位叫郭隗的人,给燕昭王讲了一个故事。

  古代有一位大王,命令手下人带着一千两金子去买千里马。手下人寻访了三个月,终于找到了千里马,但这匹千里马已经死了。这个人还是花了五百两金子,把千里马的骨架子买回来了。

  大王见了,非常生气,说:“我要你买的是活马,你现在花了五百两金子,只买来一个死马的骨架子,干什么呀?”

  手下人告诉大王说:“大王,您连死马的骨架子都能花五百两金子买来,何况活马呢?天下人一定认为大王您能买马,千里马必定会送到的。”

  果然不到一年,就有三匹千里马牵到这儿来卖。

  昭王明白这个故事的含义,所以先把郭隗树为贤才,给他高职、高薪。郭隗本身能力不怎么样,都能得到这样的高职高薪,天下的人才跟他一比较,觉得自己怎么也比郭隗强呀,所以就纷纷来投靠燕昭王。

  成语“千金买骨”,就源于这个故事。

  曹操礼遇关羽,用的就是“千金买骨”的策略,也是一种铺垫。因为曹操很明白,除非刘备死了,要不然他是留不下关羽的。曹操知人善察,他应该会有这种眼光。现在刘备还在,关羽不能不走,所以他宽宏大度地放走关羽,这个姿态必须做,而且必须做到位,要让关羽死心塌地地对他有感恩之情。他这么做,不仅仅是针对关羽一个人,他是要告诉天下贤才:像关羽这样的人,我对他这么好,都能让他来去自由,那么别人就更不用说了。

  曹操虽然一直礼贤下士,网罗群才,但是有时候却不免恶名在外,影响了他的形象。因为他为了笼络人才,有时做了些不道德的事。比如伪造徐庶母亲的信,把徐庶骗到许昌,最后逼得徐庶的母亲自尽,徐庶被迫留在曹营。这种不择手段的做法,确实很不人道。

  曹操这么做的目的是要给天下人树立一个求贤若渴的君王形象。他写的《短歌行》就表示:“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卷十《曹孟德横槊赋诗》)

  所以曹操礼遇关羽,成为了一种美谈,展现出曹操的政治胸襟和王者气质。有了这样的轰动效应,他就可以接纳更多的人才。而且,有了这种轰动效应,一旦他接纳了这些人才以后,他就可以很好地驾驭这些人才,让人才为他所用。

  这时曹操已经威镇中原,位极人臣,考虑问题的着眼点,不再拘泥于一人一将之得失,而在于赢得天下舆论的同情,以吸引一大批真正理解并忠于自己事业的将士。

  曹操义释关羽,这一情节是以史实为依据的。《三国志》卷三十六《关羽传》裴松之注说:“曹公知羽不留而心嘉其志,去不遣追,以成其义。自非有王霸之度,孰能至于此乎?斯实曹公之休美。”

  正因为曹操“智足以揽人才”,所以唐太宗评价他“一将之智有余”。这是一种领袖的风范。作为奸雄,曹操也不是一般的奸雄,而是具有一种领袖风范的奸雄。

  此外,曹操举才“不念旧恶”的故事,在小说中也屡见不鲜。正如张绣谋士贾诩所说的:“曹公王霸之志,必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

  例如,破袁绍后,发现了“许都及曹军中诸人”与袁绍“暗通之书”,谋士荀攸建议“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曹操却说:“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于是“尽皆将书焚之,遂不再问”(卷六《曹操乌巢烧粮草》)。

  曹操的这种做法是从汉光武帝那里学来的。毛宗岗在小说中评道:“光武焚书以安反侧,是恕之于人心既定之后;曹操焚书以靖众疑,是忍之于人心未定之时。一则有度量,一则有权谋。其事同,而其所以用心不同也。帝王有帝王气象,奸雄有奸雄心事。”(毛本《三国演义》第三十回回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西门辽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3
编号 183201
注册 2007-6-30


发表于 2007-8-26 13:3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五、奸雄的志向:"包藏宇宙"、"吐冲天地"

(一)煮酒论英雄

  在衡量一个人的时候,不仅要看他想要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看他能够做到什么。很多历史上或文学中的人物,如果仅仅从他想要做什么来衡量,而不是从他实际做什么来衡量,那就有可能产生“误读”。

  因为历代的历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历代撰写的史书和文学批评著作,总是给我们灌输很多的东西,让我们在认识历史上或文学中的人物的时候,不是根据他自身的所作所为去探究他的内心世界,而往往是想当然地去发掘他的行为动机。人物的行为动机究竟是什么?真正能够印证的,应该是他的行为。如果不是以他的行为去印证他的动机,只会曲解他的动机,甚至会以小人之心去度君子之腹。

  我觉得历代对历史人物曹操的理解就有这个偏差,历代阅读《三国志演义》小说里的曹操形象也有这个偏差。

  人们先入为主地认定曹操是奸雄,认定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要夺取汉朝天下,是要取代汉献帝来做皇帝,这样的人就是“奸臣”。所以奸雄等于奸臣。

  中国古代在判定一个人是不是奸臣的时候,标准并不在于他是否大权在握,“挟天子以令诸侯”。真正的奸臣,应该是觊觎王室、谋权夺位、图谋不轨的人。

  但我们现在判断一个人是否图谋不轨时,首先考虑的是他行为的动机,而不是他的实际行为,这显然是本末倒置的。判断曹操是不是奸臣,应该看他做了些什么,而不能仅仅看他想做什么,更不能仅仅看他可能做什么。

  曹操自己是以英雄自居的,而且他早就看出刘备是英雄,是“人中之龙”。

  在小说中,刘备先后两次投奔曹操,都不过是“勉从虎穴暂栖身”的权宜之计,曹操则自始至终以诚相待,恩礼相加,并允许其来去自由。

  当刘备在诸侯角逐中尚无立足之地,被吕布打败暂投曹操时,曹操就预见刘备为当今天下之英雄。刘备第一次投曹操时,曹操的谋士力主剪除刘备,以绝后患,当即被曹操断然拒绝。他说:“方今用英雄之时,杀一人而失天下人之心,此郭奉孝与吾所见同也。”所以曹操待刘备“以上宾之礼”,表荐他为豫州牧(卷四《曹操兴兵击张绣》)。

  不久,刘备再次被吕布所困,失城池,散二弟,陷老小,不胜狼狈,又来投奔曹操。曹操一如既往,热诚接待。平定吕布后,又引他觐见献帝,认皇叔,拜左将军,封宜亭侯。

  这时,一班谋臣无不为曹操担忧,提醒他说,如今皇帝认刘备为皇叔,这等局面恐“无益于主公”。曹操则大度地回答:“玄德与吾结为昆仲,安肯外向耶?”依旧与刘备“出则同舆,坐则同席,美食相分,恩若兄弟”(卷四《曹孟德许田射鹿》)。

  毛本《三国演义》将曹操的这段话删改为:“彼既认为皇叔,吾以天子之诏令之,彼愈不敢不服矣。况吾留彼在许都,名虽近君,实在吾掌握之内,吾何惧哉!”旨在揭示曹操“千古奸雄”的内心隐秘,这就是以动机论人物,实在不可取。

  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刘备学圃行韬晦之计,就发生在这个时期。“青梅煮酒论英雄”,固然是曹操试探刘备的计谋,但也表现出他对英雄人物的评价和见解。他认为:“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隐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吐冲天地之志,方可为英雄也。”

  曹操一一否定了那些貌似强大的诸侯,如袁术、袁绍、刘璋、刘表、张绣、张鲁、韩遂等,分析了他们的弱点和特点,认为他们都称不上是英雄;而唯独对当时身处逆境,尚未能施展作为的刘备,视为当今之英雄。他对刘备说:“方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那么,为什么曹操仅仅把刘备作为可以跟他相提并论的英雄?为什么放眼天下的诸侯,曹操只认准了当时毫无实力、在后园种菜、韬光养晦的刘备?为什么特别看重刘备?这的确值得深思。

  要知道只有英雄才能真正地识英雄,这叫“惺惺惜惺惺,英雄识英雄”。

  曹操自视为英雄,在他看来,英雄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呢?曹操曰:“胸怀大志,腹隐良谋。”

  首先,英雄必须以天下为志。曹操自己就是以天下为志的,他也看出刘备这个人抱有高远的志向——他不会长久屈就于小小的县令,或者屈就于小小的太守,之所以会那么做,都不出于本意,刘备本人抱有更大的志向,那就是要夺取天下。

  此外就是“腹隐良谋”,这是曹操出自奸雄的本性对英雄的独特诠释。曹操知道刘备也是一个城府极深的人,是一个看不透的人。他尽力想试探刘备,猜透刘备,他觉得别人都能够看透,就是刘备看不透。所以他觉得越看不透的人,越是个谜,对他来说也越有吸引力,所以他会把刘备视为英雄。

  当然,曹操说刘备是英雄,也的确有试探的意思。试探时,谁会一笑置之?实际上刘备吓得筷子都掉在了地上,这是瞒不过曹操的。越表现出惊慌失措的举动,越能使曹操坚定地相信刘备这个人真的是“腹隐良谋”,是个英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西门辽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3
编号 183201
注册 2007-6-30


发表于 2007-8-26 13:3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二)庸君与强臣

  从英雄的具体表现来看,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他的志向不是靠着直接称王称帝去夺取天下得以实现的,而是靠着拥戴汉王朝来实现“包藏宇宙”、“吐冲天地”的志向。
于是我们面临一个问题:在从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这个历史过程中,一方是曹操,一方是孙权,还有一方就是刘备。在曹操、孙权、刘备这三位领袖人物当中,谁最后当上皇帝了?谁没当上皇帝呢?答案很简单,刘备和孙权都当上了皇帝,而曹操却自始至终未当皇帝,他是在曹丕称帝后被追认为魏武帝的。

  还有一个问题:曹操自始至终未当皇帝,但是历代人们一直斥责曹操是奸臣,却没有人把刘备和孙权称为奸臣,这是为什么?

  我们看到,三国争霸,最后由以曹魏为代表的这一方统一了天下,这是一个事实;第二个事实,曹丕统一天下,首先称帝,他是曹操的儿子,儿子称了帝,跟爹有关系,爹得负责。

  曹操平生未称帝,却在生前死后一直被人们称为奸臣,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我觉得有两个角度要特别注意。

  第一个角度,我要特别指出的是庸君和强臣之间的矛盾。

  翦伯赞在论历史人物曹操的时候,有一段话说得很有道理。他说:对曹操,“是不会有一个封建皇帝会喜欢他的,只要提起曹操,皇帝们就会感到自己的皇冠有滚到地下的危险。”(《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见《曹操论集》)

  皇位不稳,这是一种感觉。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这个感觉,有这种感觉的只是庸君。如果是一个明君,就不会有这种感觉。如果是一个明君的话,会觉得反正我是皇帝,你有再大的本事也大不过我,我的地位比你高,本事就比你强。但是如果是一个庸君的话,他随时会有这个感觉,犹如芒刺在背。

  对于腐朽的东汉王朝和无能的献帝,曹操最终都没有取而代之,这并非出于道德的信守和纲常的维护。他的确有僭越之心,起初因为畏惧而有所收敛。曹操诛杀吕布以后,谋士程昱劝他说:“今吕布已灭,天下震动,可行王霸之机乎?”曹操回答说:“不可。朝廷股肱尚多,未宜轻举。”(卷四《曹孟德许田射鹿》)

  所以小说里写“许田射鹿”,这是曹操的一次觊觎皇位的试探性举动。

  曹操特意请献帝田猎,与献帝并马而行,只差一马头。汉献帝射鹿射不着,曹操用天子的金鈚箭,一箭就射中了一只大鹿。这就如前面所说,曹操是全能冠军,打猎也在行。

  群臣将校误以为鹿是献帝射中的,都踊跃而来,向献帝高呼“万岁”。这时“曹操纵马而来,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当之”,当仁不让。关羽看了非常生气,想刺杀曹操,被刘备拦住了。

  这次试探性举动,一方面表现出曹操那种强悍的精神,那种得理不饶人的态度,当然还有做事光明正大的性格特征。曹操赤裸裸地表现出:我就是比你强,我就是比你能。你汉献帝有这个天下,有目前这种尊贵,是因为有我曹操;没有我曹操的话,你只是被人家抢来抢去的一粒棋子,一个玩意儿。有了我曹操,才有你的地位;没有我曹操,就没有你的地位。曹操就要显示出这种姿态来。

  另一方面,这种“欺君罔上”,“专权弄国,擅作威福”的行为,的确超越了君臣的名分,充分体现出曹操日益膨胀的权势欲。所以群臣对他敢怒而不敢言。

  这件事对汉献帝来说确实是莫大的屈辱,他只能把这种屈辱深深地藏在心底,跟别人不能哭诉,只好回家跟老婆伏皇后哭诉。他说,曹操“奸计多端,专权弄国,分毫不由朕躬。殿上见之,有若芒刺。今在围场上,自迎呼噪,早晚图谋,必夺天下。欲至临期,吾夫妇未知死于何处也!”

  这时候皇后的父亲伏完建议,让献帝写一份密诏,让皇后缝在玉带里头,赐给国舅董承一件锦袍,加上这条玉带,让他把密诏带出去,好召集天下义士来讨伐曹操。

  董承果然来了,接受了这个锦袍玉带。但是皇帝当面不能明说,怕被底下太监传出去。曹操很狡猾,董承穿着锦袍玉带一出宫,就见到曹操。曹操让他把袍子脱下来,他要试着穿穿,看这个锦袍穿起来好看不好看。然后东照照、西照照,看里头到底是否藏有东西。幸亏没看出名堂来。

  董承感觉到这锦袍玉带里有东西,但回家后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后来火苗掉下来,把玉袋烧着了,才看到里面藏有密诏。密诏让董承组织一帮人马来讨伐曹操,于是董承陆陆续续地召集了一帮人。但是董承实在也没有什么好主意,事情一拖长,最后败露了。

  这一事件的结果,是曹操杀戮七百多人,并捕杀董承的女儿董贵妃。

  后来事件进一步扩大化,曹操又借故杀死伏皇后,并诛杀伏完、穆顺等宗族二百余口。

  这是曹操直接威胁皇室的最扎眼的两次举动,是他所有的罪行里罪大恶极的两条罪状,后代的历史学家和小说读者对此都切齿痛恨。

  所以明代文人徐渭写《四声猿》杂剧,让祢衡痛骂曹操,必须把这两件事写进去,让祢衡一并痛骂。既然能威胁到皇帝的妻子、皇帝的妃子,那么肯定也就威胁到皇帝,这就是作为臣子最大的不忠。

  献帝的“衣带诏”写道:“近者权臣操贼,出自阁门,滥叨辅佐之阶,实有欺罔之罪。连结党伍,败坏朝纲;敕赏封罚,皆非朕意。”(卷四《董承密受衣带诏》)

  献帝说,曹操的所作所为都不是我的意思,他是自作主张,把我架空了。从他的话里可见,献帝为了夺回已经失去的权力,所以要国舅董承等人“殄灭奸党,复安社稷,除暴于未萌”。
如果撇开君臣的关系不论,撇开忠不忠这种道德准则不论,曹操与献帝之间的矛盾冲突,实际上是一场争权夺利的无硝烟的战争。汉献帝觉得我应该有权,但是我被架空了,没有权了;曹操也觉得我应该有权,我不能放权。后来曹操在杀伏皇后时说:“吾以诚心治天下,汝等反欲害我耶?吾不杀汝,汝必杀我。”(卷十四《曹操杖杀伏皇后》)

  既然如此,应该讨论的就不是谁忠谁奸的问题,而是汉献帝应不应该有权。

  从汉献帝的所作所为来看,他九岁当皇帝,没有本事,没有功勋,仅仅因为享有继承权就当上了皇帝,他应该有权吗?

  如果客观地看,我们可以说汉献帝不应该有权。真正的权应该掌握在那些懂得用权,也可以用好权的人手上,而不是掌握在那些天生就赋予权力的人手上。

  应该确认的是谁能用好权,谁就应该有权,而不是谁天生就有权力。所以,谁应该有权,这是可以选择的,应该由贤者来掌权。“天下者,非一姓之天下,唯有德者居之”,这是汉末人的共识。汉献帝何德何能,为什么天下就应该是他的天下?

  可见,曹操与献帝之间的矛盾冲突,实际上是君臣之间因权利分布不均而引起的争权夺利。

  在这场君臣争权夺利的战争中,臣属于弱势,他只能靠强权、靠拳头来巩固自己的地位,而不能够靠道德的支持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因为在道德方面他必须完全听命于皇帝,所谓“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叫他死他必须得死,皇帝叫他放权他当然必须放权,皇帝让他回家归隐山林他也必须归隐。

  但是曹操不这么做,他已经掌握了权力,他还必须巩固住这个权力。李贽说得很明白,他说:“夫天下强国之臣,能强人之国而终身不谋自强,而甘岌岌以死者,固少也。”(《续焚书·强臣论》)

  能够帮助国君建立一个强大国家的臣,他的地位终究还是臣,那他应该怎么做呢?就是要“谋自强”。如果不“谋自强”,而甘心于处在岌岌可危的境地,随时有被人杀掉的危险。西汉初年的韩信吃的就是这个亏,所以他强臣没做到头,被刘邦除掉了。

  李贽又说:“英君多能臣而庸君多强臣也,故言强臣而必先之以庸君也。”“使老瞒不遭汉献,岂少一匡之勋欤?设遇龙颜,则三杰矣。”(《续焚书·强臣论》)

  曹操之所以是强臣,在某种意义上来看,就是因为汉献帝是庸君。当时人们评价曹操,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而治世、乱世,皇帝有直接的责任。因为皇帝是最高统治者,应该负责,所谓“罪不在天下,罪在朕躬”。天下大乱,应该罪在皇帝。皇帝是第一责任人、第一法人,就应该负全责。皇帝自己不负责,让别人负责,让别人为他巩固天下,他反而觉得别人的势力强,非把他剿灭不可,这是没有道理的,是不公平的。

  反过来看,“英君多能臣”。如果是英君的话,他能够驾驭这些臣子来建立一个安定团结的社稷国家。正因为汉献帝无能,才有曹操的专权。假如辅佐的是像刘邦那样的创业之主,曹操当然便是汉初萧何、张良、曹参那样的辅国能臣。

  虽然曹操和汉献帝之间是一种权力之争,但是它并没有导致曹操篡夺皇位,反而使曹操让献帝将自己的女儿曹贵人册立为正宫皇后,把自己和皇家的命运绑在了一起。

  有史以来,任何见识超前、才智过人的宰相,都难以得到平庸皇帝的充分信赖。一生谨慎的诸葛亮,尚且不免遭到刘禅的疑忌,细行不修的曹操,又怎能见容于献帝?

  曹操一生,“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他的功绩愈大,权势愈重,王霸之志愈显,献帝的疑忌就愈深。

  但是,曹操的权势尽管不断扩大,但一不危及百姓衣食,二不阻碍社会进步,损伤的主要是奄奄待毙的刘汉末代王朝的体面。

  所以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看他实际上做了什么,才能恰如其分。从曹操的实际行为来看,他并没有篡权夺位,还够不上“篡国奸臣”的份儿。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西门辽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3
编号 183201
注册 2007-6-30


发表于 2007-8-26 13:3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三)名垂史册

  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考虑到曹操在当时处在一个很特殊的位置,他要有他自己的政治权衡,也要有他自己的历史权衡。他之所以坚持“挟天子以令诸侯”,并不是真心为了扶持社稷,安抚百姓,而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曹操的性格有其可爱的一面,就是他不是一般的政治家,而是一个有文才的政治家,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有文人士大夫气质的政治家。

  中国古代能写好诗、好文章的文人不少,能当好皇帝的人也不少,但是既能写好诗、好文章,又能当一个好皇帝的人并不多。汉武帝、魏武帝、唐太宗,就那么几个,扳着手指头就可以数下来。曹操是个很有文才的领袖,比汉武帝、唐太宗还有文才,在他身上显露出浓重的文人气质。

  作为文人,曹操心里非常明白,人终究是要死亡的,不可能永远活下去,作为一个历史人物,死后的评价比生前的评价更重要,也更长久。“赢得生前身后名”,“身后名”比生前的名声更重要。所以曹操既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两者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从现实利益来考虑,曹操作为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以使自己“征讨有名,赏罚有制”,便于夺取更大的权力,充分满足自身的权势欲。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让献帝拥有天子的名分而无实权,而自己虽为丞相却操纵着天子的实权,这比起空有其名而又受到各方声讨的袁术“实惠”多了。

  另外,当丞相既然已经实现了某种抱负,是不是就可以放权,回家种田去呢?既然权势已经很高了,也建立了很大功勋,那么为了表白自己没有任何二心,把权全部交出来,自己回家隐居去,行不行?

  曹操说这可不行。他说得非常明白,我不能“慕虚名而处实祸”(卷十二《曹操大宴铜雀台》)。我不能为了赢得这种道德的名声,就放弃自己的权力,让千秋后代的人都歌颂我,说我曹操多么伟大,在权势如此之高时放权,这很了不起,是急流勇退,像春秋时期越国的范蠡、西汉初年的张良等人一样。曹操不愿意这么做,他认为这么做是“慕虚名而处实祸”。

  因为曹操非常清楚,“诚恐已离兵为人所害也”,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一旦放权,他的身家性命就不保了,他的子孙就不保了。曹操是现实主义者,他认为,为了历史的评价,我可以不夺取皇位,但是我不能轻易放权,这是为子孙计,也是为我自身在世的利益计。这是第二个方面的现实利益考虑。

  曹操第三个方面的现实利益考虑,是为国家计,不能轻易放权。曹操作为奸雄,和董卓不同,他不仅仅有满足个人私欲和权势欲的一面,也有为国家考虑的一面。

  曹操觉得,如果没有我在朝廷中做宰相,“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卷十二《曹操大宴铜雀台》)。这是事实,曹操死后,刘备称帝,孙权称帝,曹丕也称帝。曹操死了,汉末社会缺少了一种象征,一种国家统一的象征,所以会出现很多人称王称帝的现象,国家变得四分五裂了。

  正因为如此,曹操不能轻易放权,一放权就意味着国家四分五裂。靠着汉献帝那点本事,是绝对统一不了国家的,不管是在精神上还是在象征的意义上都统一不了国家。所以曹操大权在握,“舍我其谁”?

  除了这三个方面现实利益的考虑,曹操还有着理想主义的考虑。这种理想主义的考虑是,如果一旦篡了权,称了帝,千秋后代都会骂我;如果不称帝,不篡位,千秋后代想骂我都骂得不到位,你没法骂到位,因为实际上我没有称帝,没有篡位。

  中国古代有个十恶不赦的罪名,叫作“谋反”。所谓“谋反”之罪,就是在还没造反之时,先把他灭掉;等他造反了,那就不叫“谋反”,而是真反了。汉献帝给曹操定的最大的罪名,在他的“衣带诏”里写得很明白,就是“图谋不轨”,也就是“谋反”。

  但是曹操要还自己一个清白,他认为我并没有谋反,我从来都不想篡位称帝。我只不过是想做周公,辅佐汉朝天下。顶多也不过是想做周文王,为周武王讨伐夏纣、统一天下奠定基础。这是曹操给自己的历史定位。因为曹操非常明白,他不能轻易放弃现实中的利益,也不能轻易放弃在历史上的定位。

  从历史利益考虑,曹操坚持“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想要断绝古往今来的议论,使自己千秋万代不受骂名。许攸等人游说袁绍兴兵攻曹操时,宣称是“讨汉贼以扶王室”。袁绍让陈琳草檄,声讨曹操“卑侮王室,败法乱纪;坐领三台,专制朝政;爵赏由心,刑戮在口”;“操豺狼野心,潜包祸谋,乃欲摧挠栋梁,孤弱汉室,除灭忠正,专为枭雄”。虽然如此,但曹操毕竟掌握了皇帝,他可以“以天子之诏”令天下诸侯,而其他诸侯则做不到。相比之下,曹操不是更为名正言顺吗?

  所以当曹操兵下江南时,蒯越劝刘表的次子刘琮说:“逆顺有大体,强弱有定势。今曹丞相南征北讨,以朝廷为名,主公拒之,以人臣而拒人主,逆道也。”(卷八《献荆州粲说刘琮》)这可以看出当时天下的舆论导向。

  建安二十年,曹操女曹贵人被立为正宫皇后,汉朝政权完全掌握在曹操股掌之间了。曹操征西后,文武众官再次议立曹操为魏王。尚书崔琰独持异议,骂曹操是“篡汉奸贼”,被曹操杖杀。建安二十一年,曹操终于被册立为魏王。即使如此,他仍然未取献帝而代之。

  等到魏、吴合兵,大败关羽以后,孙权非常害怕蜀国报仇,于是上书曹操说:“孙权久知天命以归王上,伏望早遣大将,剿灭刘备,扫平两川,臣即率群下纳土归降矣。”

  曹操看了以后大笑说:“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卷十六《曹操杀神医华陀》)这句话有双关含义。五行学上,汉是所谓“火德”,“居炉火之上”,就是取代汉朝,自立皇帝。曹操名义上拥戴汉王朝,实际上大权独揽,这是名利双收的事。一旦自己直接做皇帝,就可能引起多方面的反对。所以他心里明白,孙权表面上的奉承话却包藏着险恶的用心,这是要把自己放在炉火上烧烤。

  所以他说:“吾自事汉三十余年,虽有功德,位至于王,于身足矣,何敢更望于外乎?”“苟天命在孤,孤即周文王矣。”这既是对自身政治角色的现实定位,也是对自身道义角色的历史定位。

  小说中引诗评道:“奸雄曹操立功勋,久欲临朝废汉君。只恐万年人唾骂,故言吾愿学周文。”(卷十六《曹操杀神医华陀》)
其实,“学周文”并不是曹操的“故言”,而是他的真心话,更是他的真实行为。曹操在世时决不做篡逆之事,这在表面上显然是“忠君”的举动,是符合传统的政治道德的。因此,连深恶曹操的毛宗岗也不得不称道:“窃国家之柄而姑存其号,异于王莽之显然弑君;留改革之事以俟其儿,胜于刘裕之急欲篡晋。”(毛本《三国演义》卷首《读三国志法》)

  从历史上看,建安之初,四海荡覆,尺土一民,皆非汉有。各地诸侯纷纷而起,各霸一方,“家家欲为帝王”,“人人欲为公侯”。

  刘备打下汉中后,立即称王;两年之后,又自立为帝。称王称帝,其速度之快,真有点史无前例。元末人陶宗仪说:“盖其帝蜀之心,已定于草庐一见之时矣。”(《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五《论秦蜀》条)

  而孙权继承父兄基业,不是也想要“建号帝王,以图天下”(《三国志·吴书·鲁肃传》)?能者为王,胜者为王,这是三国时代的普遍现象,无须责难。

  曹操不是不想当皇帝,更不是不能当皇帝。从他的实力、权力来看,他可以轻而易举杀掉汉献帝,得到天下,很多人都劝他这么做,他也曾经萌生过这种念头,但到头他也没这么做,在世的时候始终没有当皇帝。

  咱们看到,曹操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汉献帝,如果要灭掉汉献帝,他怎么会把自己心爱的女儿嫁给他呢?这不等于让自己的女儿守寡吗?这种蚀本的买卖他不会做。要做的话,他会干脆把献帝杀了,把他的女儿嫁给别人。但是他愿意把女儿嫁给献帝,也真的这么做了,因为他觉得这么做是对的,这里就涉及一个个人选择的问题。

  这种个人选择,实际上表现出一个人的意志力和控制力。应该说,任何人都有非常强烈的欲望,一个人能够控制住自己的强烈欲望,他的精神力量、意志力量是强大的。曹操能够克制自身的欲望,坚守自身的身份,这种个人意志力的确是惊人的,是令人赞叹的。

  再进一步看,当一个人有着强烈的欲望,又能够轻而易举地实现自己这种欲望的时候,他还能控制住自己,还能够遏制自己的欲望,还能够很准确地给自己一个现实的定位、历史的定位,这种人的意志力更强大。

  曹操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权力,轻而易举地把汉献帝杀了,但他没有这么做,一辈子也不会这么做。作为一个政治家,他能够恰到好处地控制自己的欲望,而且是控制自己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的欲望,从而准确地确定自己现实的政治角色和历史的道义角色,在他身上体现出的这种强大的意志力,这种强悍的性格,难道不值得我们刮目相看吗?

  曹操能够认准自己一生中的道路,在自己的一生中能够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毫不迟疑,毫不犹豫,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就不做什么,什么地方能够越过去就越过去,什么地方不能越过去就不越雷池一步,很好地掌控自己的生命,很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而且还能够很好地掌控历史对自己的评价,这的确是千古独一无二的奸雄!

  咱们知道,尽管在历史上,曹操曾长时间地被定性为奸臣,甚至成为“大白脸”在戏曲舞台上一直扮演奸臣形象,但是作为历史人物,最终还得恢复他的真实面目。因为用历史的眼光来看,我们得肯定曹操的历史功绩,他为汉末以后整个大的历史趋势,为晋朝的统一,立下了卓著的功勋。因为统一是历史的趋势,只有统一才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真正的安定生活。这种统一的历史趋势,是由曹操奠定的,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历史的定位,谁也改变不了。

  阅读曹操,我们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复杂的感受——曹操既可敬又可恶。

  曹操的强悍性格,值得我们钦佩,在他的身上,有许多优点,包括这种性格的强烈感染力,都值得我们学习。

  但是曹操又很可恶,令人痛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杀此老贼”,这也是一种普遍的情感,一种普遍的情绪。

  还有一点,我认为曹操是非常可怕的。因为他毕竟是一位政治家,是一位驰骋于政治疆场的风云人物,他为政治而生,为政治而存,也是为政治而死,为政治而不朽。曹操的整个人格是一种政治性的人格。作为普通人,咱们可以景仰他,敬佩他,也可以厌恶他,痛恨他,但无论如何也不会从心底里喜欢他,亲近他。

  读者有可能把曹操视作一种榜样,或者一个老师,或者一个恶人,但是绝对不会把他看作一位密友。因为一旦交上这么一位朋友,何时被他出卖了,你都不会知道。因为他是一个政治家,要耍权术,要实现自己的抱负——不是简单地要“解民于水火之中”的抱负,而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贪欲和权势欲,所以这是非常可怕的。

  这就是《三国志演义》小说中的曹操带给我们的阅读感受。作为“古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我们可以多角度地认识曹操,评价曹操。这种认识和评价不仅可以增加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机会,而且可以成为认识自己、认识生命的一面镜子,我觉得这是阅读曹操更有意义的地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西门辽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3
编号 183201
注册 2007-6-30


发表于 2007-8-26 13:4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一、引子:如此君子

 在整部《三国志演义》小说当中,魏、蜀、吴三方的领袖人物,真正能够和曹操相媲美的是刘备。所以,人们说曹操是“心口如一之小人”,如果要找一个对仗的句子,我想说刘备是“心口不一的君子”。

  这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从道德本性来看,刘备“德胜于才”,是古人称道的“君子”,老百姓说的“好人”;而曹操“才胜于德”,是古人贬斥的“小人”,老百姓说的“坏人”。另一方面从个人性格来看,刘备的突出特点就是“心口不一”,他说的和想的不一样,做的又和说的、想的不一样,我们看他就像雾里看花,很难看透他的心思;曹操不同,曹操是“心口如一”的,即他说的和想的往往是一样的,他做的和他说的、想的也是一样的,我们看他,连他的五脏六腑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曹操不怕暴露自己,刘备生怕暴露自己,所以这两个人物就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

  在《三国志演义》小说中,刘备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他始终把曹操作为自己的对立面来看待,这成为了他自觉的行为准则。刘备入川时,曾对庞统说:“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耳。”(卷十二《庞统献策取西川》。这段话见于《三国志·蜀书》卷三十七《庞统传》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刘备觉得,只要每个方面都和曹操对着干,这样大事就可成了。所以曹操不是刘备假想中的敌人,而是实实在在的“天敌”。刘备只有时时处处与曹操相对,才能显出他的与众不同,也才能显出他的真正价值。他要取得天下,要建立功勋,他就一定要跟曹操完全不一样。

  那么,这个“心口不一的君子”究竟有哪些特点?他是如何做到与曹操不一样的?下面咱们就好好地探究他一番。

[ 本帖最后由 西门辽 于 2007-8-26 13:41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西门辽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3
编号 183201
注册 2007-6-30


发表于 2007-8-26 13:4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二、君子风范:"远得人心,近得民望"

(一)高贵的血统

  历来人们都说刘备是“君子”,是“明君”,是文人士大夫,甚至是老百姓所向往、所爱戴的好皇帝。

  在《三国志演义》中,刘备形象确实具有君子风范,他的性格基调是“宽仁厚道”,或者“仁慈宽厚”,这一点是符合历史人物的基调的。

  值得注意的是,刘备的“宽仁厚道”,跟他的雄心大志是相辅相成的。要没有雄心大志,人们也不会称颂他的“宽仁厚道”。大家想想,一个胸无大志、庸庸碌碌的人,成天只想着“老婆孩子热炕头”,虽然他待人诚恳,心肠忒好,人们也不过夸他老实巴交,谁会称他“宽仁厚道”呢?

  刘备从小就胸怀大志,甚至想入非非,要当皇帝。小时候,他家屋子的东南角有一棵桑树,高五丈多,长得非常茂盛,整个桑树撑开来像一个大车盖子似的。刘备跟小伙伴们一块儿在树下玩,他说:“我为天子,当乘此羽葆车盖。”他的叔叔听到这话,非常着急,立刻责备他说:“汝勿妄言,灭吾门也!”随便讲这种话,是要灭族的。

  可见刘备从小就有当皇帝的志向,这是很少见的。小说把刘备的这种志向做了肯定的描写,而且还把这种肯定的描写落到实处,这就是对刘备长相的描写。刘备的长相与众不同,“两耳垂肩,双手过膝”,据中国古代的相法,这是十足的帝王相。这当然是夸张性的描写。双手过膝,比例不当,有点像猿猴。而耳朵特别大,显然是有福之人,咱们看到寺庙里佛祖的塑像就是双耳垂肩的。刘备的大耳朵是他的面容上一个标志性的器官,所以落下绰号叫“大耳儿”,或者贬义的“大耳贼”。小说这么描写,就是要强调刘备天生就是帝王种子。

  在《三国志演义》小说的众多英雄豪杰中,公开宣称想当皇帝的寥寥无几,而且大多是像董卓,像袁术、袁绍之类的“反面人物”。包括曹操、孙权在内,都一直没有明目张胆地公开宣称想当皇帝,顶多是心里想想,或跟自己的心腹说说而已。只有刘备与众不同,他是小说中唯一公开宣称想当皇帝的“正面人物”,作者也好、历代的读者也好,都众口一词地认可他这种想当皇帝的野心。你们说奇怪不奇怪?

  古人之所以会把选票投给刘备,这显然跟刘备高贵的血统有关系。小说一开始,作者就介绍说,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刘邦的这支血统,从西汉初一直绵延到东汉末,将近四百年,在刘备的身上,还能流淌着多少皇帝后裔的血液呢?尽管如此,刘备毕竟姓刘,而且是纯正的皇族宗室之刘,地地道道,如假包换。他的血统是纯正的,中国古人讲究这种血统的纯正。

  这是中国古代社会流行的宗法观念。不管一个人为人的品质怎样,不管他的性格怎样,一旦生在帝王家,就有这种高贵的血统。更何况刘备还随时随地亮出“汉室宗亲”的招牌,唯恐别人不知道,甚至还跟汉献帝论辈分,被称为“刘皇叔”。他是自觉地推销自身的皇家身份的。

  为什么刘备一生颠沛流离,还有很大的号召力,还有很多人对他表示好感,愿意追随他?这和他尊贵的身份是分不开的。既然是汉室宗亲,是皇叔,所以他做皇帝就有着比曹操、孙权更为正当的理由。这就是中国古代社会流行的正统观念。在小说中,很多人劝刘备当帝王,或者劝他篡位,都是拿他的尊贵身份来说事儿的,说你是皇叔,你是正经的、地道的皇家宗室,你得天下是正当的,名正言顺的,帝王非你莫属。所以这种高贵的血统是刘备最有政治号召力的地方,无论是董卓、袁绍、袁术,还是曹操、孙权,都跟他没法比。

  其实这种正统观念在三国时期并不吃香,当时盛行的是“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惟有德者居之”的观念。就是说这个天下不是一家一姓的天下,而是天下所有人的天下。要得天下,不是看你姓什么,而是看你有没有仁德,这是第一位的。

  但是三国时期的这种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起了变化。到三国故事逐渐成熟、蔚为大观的时代,即北宋以后,尤其是南宋皇室偏安东南一隅,人们对统一有一种期待,到了元朝,又成为蒙古族统治中国的特殊时代,这时,正统观念经过一班文人士大夫的鼓吹,早已逐渐渗透到下层百姓的心灵里,成为一种社会心理,甚至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可。这种观念融进小说中,反映了人们对帝王血统的传承有一种热切的希望,有一种政治上的热切期盼,这样就形成了小说当中对刘备的帝王血统的夸张和强调。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西门辽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3
编号 183201
注册 2007-6-30


发表于 2007-8-26 13:4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二)仁义爱民

  当然,老百姓认可刘备,并不仅仅因为他姓刘,是纯正的皇室血统,这还不够,还不足以使他享誉天下,不足以吸引那么多的人来拥戴他。在小说中,同样具有纯正的皇室血统的,还有刘表、刘璋等人,但是老百姓都不看好他们,这是为什么呢?刘邦取得天下后将近四百年,刘家的后裔成千上万,并不一定就轮到刘备当皇帝吧。那么,大家为什么就看好刘备呢?

  在小说中,刘备之所以能够成为蜀方之主,能够最终赢得当时的民众和后代的民众的爱戴,单凭血统纯正是不够的,还得靠他的道德品质。这种道德品质,可以是“仁”,可以是“德”,也可以是“义”,总之是一种正面的道德品质,而且是中国古代传承下来的、大家都能认可的一种道德品质。
前面曾经提到,当时人们认为,天下虽然是天下人之天下,但是真正居于上位的是什么呢?“惟有德者居之”。孟子早就说过:“惟仁者宜在高位。”也就是说,讲仁讲德,是刘备在老百姓心目中确立明君形象的杀手锏,也是一个好皇帝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

  在小说中,刘备的做派有时像山大王,但他和一般山大王最大的不同,是他极力强调这种正面的道德品质,而且强调得理直气壮。之所以理直气壮,跟他的血统有关。别人强调自己的道德品质,比如曹操,强调自己忠心耿耿,可是天下原本是姓刘的天下,不管怎么强调,都会有篡权的嫌疑。刘备却坦坦荡荡。在他看来,强调这种正面的道德品质,就是强调皇家的道德品质,他把两者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也可以说是用一种很巧妙的办法把两者混淆在一起。

  这样一来,大家在认可刘备高贵血统的同时,也认可了他宽仁尚义的品质;大家认可了刘备宽仁尚义的品质,就会认可他的高贵的血统,因为我们看不到汉献帝宽仁尚义,但是看到了刘备如何做到宽仁尚义,所以都会默认他是心目中理想的皇帝。

  实际上,刘备在一生的实践中,都非常注意强化自己宽仁尚义的品质。这种仁德与血统的合二而一,造成了相当广泛的广告效应,成了老百姓的口碑。所以徐庶之母在教训徐庶时说:“刘玄德仁义布于四海,谁不仰之?况乃汉室之胄。”(卷八《刘玄德三顾茅庐》)张松力劝刘备夺取西川的时候也说:“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惟有德者居之。何况明公乃汉室宗亲,仁义充塞乎四海,休道占据州郡,便代正统而即帝位,亦不分外。”(卷十二《张永年反难杨修》)诸葛亮劝刘备不要辞让,早登帝位,也说:“主上平定四海,功德昭于天下,况是大汉宗派,宜即正位。”(卷十六《汉中王成都称帝》)

  可见,仁德与血统,二者不可缺一。刘表、刘璋虽然拥有宗室的血统,但仁德不足,难以获得认同。而刘备既是汉室宗亲,又有宽仁大德,当然是最理想的君主候选人。天下很多仁人义士之所以都拥戴刘备,支持刘备,并始终不渝地跟随刘备,与他的这一特点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最终能看好他,与他的这种声誉和口碑也有着密切联系。中国古人讲天时、地利、人和。当时曹操占有天时,孙权占有地利,刘备如何在天、地、人三者之中占有一席之地,就显得特别重要。既然刘备无法占有天时和地利,那他必须拥有人和。事实上,刘备确实在人和上表现突出,即他的道德品质高尚,口碑好,所以诸葛亮能够看好刘备。在普遍意义上,在大家能够公认的那层意义上,看好的就是他这种仁德。

  按照儒家的说法,所谓“仁义”之心,即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且还可以因小见大,比如学一些“君子远庖厨”之类的德行,做一些“为长者折枝”之类的好事。读一读孟子的名篇“齐桓晋文之事”,就不难明白这个道理了。小说也是从这个角度描写刘备宽仁尚义的。

  比如卷七《玄德新野遇徐庶》一节,写徐庶化名为单福,投靠刘备,希望能够一展宏图。因为刘备有“仁义之主”的声誉在外,但不知真假,徐庶要考验考验他。

  刘备有一匹马,叫的卢马。徐庶看到这匹马,说:“此马虽有千里之能,却是妨主。”意为这匹马会妨碍主人,谁骑它,谁就要受到伤害。刘备对徐庶说起被蔡瑁追击、跃马跳檀溪的事情,徐庶说:“此乃救主,非妨主也。”于是假装劝他将这匹的卢马送给一个他讨厌的人,“待妨死了那人,方可乘之,自然无事”。

  刘备听了此话,非常生气,就叫侍从“点汤”。这是古代的一种习俗,客人来时先不上茶,先聊会儿天,一旦谈崩了,主人就叫“点汤”,让底下的仆人上茶,也就是逐客的意思。客人一看主人让“点汤”,就知道话不投机,赶紧走人。

  徐庶问他这是怎么回事?刘备解释说:“汝初至此,不教吾躬行仁义,便教作利己妨人之事,吾故逐之。”徐庶大笑说:“吾闻使君素有仁心,未能准信,故以此言试之耳。”“耳闻不如目见”,徐庶感到刘备果然名不虚传,所以死心塌地帮助刘备。

  的卢马妨主,这是一件小事,但这件小事,最能反映一个人的本性。刘备是“君子”,他宁可让的卢马“妨死”自己,也不能让的卢马“妨死”别人。如果换了像曹操这样的“小人”,肯定不愿冒被“妨死”的危险的。

  由此可以看出,作为一个“仁义之主”,刘备的道德行为是真实的,虽然有时带着点儿作秀的成分,但至少在内心中是很真实的。

  刘备总是很明确、很自觉地把自己塑造成一种“仁义之主”的形象。他非常明白,只有这样,他才能够在汉末群雄逐鹿的局势下占有一席之地。这是他别具心裁的政治谋略。

  因为在这个天下大乱的年代里,通行的是“霸道”。在大家都行“霸道”的时候,如果有人反其道而行之,施行一种“仁道”、“王道”,那么他就有特色了,就显眼了。但是施行“仁道”、“王道”,应该说是一招险招,风险比较大。比如曹操,他实力很强,由他来实施“仁道”、“王道”,是可以的,因为他有雄厚的政治资本、军事资本。如果是其他人,在实力不强的情况下,还要实行“仁道”,实行“王道”,这就需要有一定的胆略。这是一种政治风险的投资,而刘备却明确地选择了这种风险投资

从整个故事的发展中,咱们看到了刘备的这种政治谋略是成功的。虽然开始时他焦头烂额,到处逃窜,没有一个立足之地,但最后他还是能够占据西川,在汉末政治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这是别人做不到的。

  在天下大乱的时候,刘备能够选择一种最适合他自己的政治谋略,而且贯彻到底,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坚持到底,的确有着过人的胆略。

  好几次在危难之际,刘备当着众人的面表态:“吾宁死,而不为不仁不义之人”,或者说“吾宁死,而不做不仁不义之事”。他多次这样表态,应该说是发自内心的,至少也是一种强烈的自我心理暗示,即在内心中一再强调,我一定要做这种人,别的想法、做法我得尽量克制,而“仁义”是我一定要这么做的。

  宽仁尚义,是刘备非常明确的一种行为准则,也是传统公认的一种道德选择。小说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刘备的“仁德及人”,“爱民如子”。他所到之处,总是广施“仁政”,“与民秋毫无犯”,致力于使百姓丰衣足食。这是他一贯的行为,不管是穷是达,都是如此,所以他能够“远得人心,近得民望”,在当时口碑极好,老百姓无不拥戴他。

  当他在小沛被吕布打败,匹马逃难的时候,“但到处,(村民)闻刘豫州,皆跪进粗食”(卷四《吕布败走下邳城》)。

  在新野,人民歌颂道:“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卷七《玄德新野遇徐庶》)

  当曹操大军南下,攻陷新野,逼近樊城时,有十数万百姓情愿离乡背井,随同刘备逃难,两岸哭声不绝。刘备“大恸”道:“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难,吾何生哉!”竟“欲投江而死”,幸亏“左右扯住”。他的做法虽然有点夸张做作,却很得民心,以至于“闻者莫不恸哭”。

  这时曹操追兵在后,情势万分危急,诸葛亮劝刘备“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刘备却哭着说:“若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何以弃之?”这话很快地传到百姓耳中,“百姓闻得,莫不伤感”(卷九《刘玄德败走江陵》)。

  这是刘备立信立德于天下的第一桩轰轰烈烈的大举动。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时候,诸葛亮还拿它说事儿:“当阳大败,豫州见有十数万赴义之民,扶老携幼,不忍弃之,日行十里,不思进取江陵,甘与同败,此亦大义也。”嘉靖本还引后代史官习凿齿的评论,说:“刘玄德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迫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坟,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卷九《刘玄德败走江陵》)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西门辽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3
编号 183201
注册 2007-6-30


发表于 2007-8-26 13:4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三)诚信待士

  刘备不仅以“大仁大义”取信天下百姓,赢得了社会上一致称道的口碑,还以“大仁大义”吸引天下英雄,得到了很多有志之士的拥戴。

  刘备爱民,也爱才,他待士以诚信宽厚,肝胆相照,讲的还是“仁义”二字。

  比如徐庶收到母亲的信,被迫离开刘备,前往许昌。这时,孙乾劝刘备不要放徐庶归曹,以防徐庶为曹操所重用。

  刘备不同意,说:“使人杀其母,吾独用其子,乃不仁也;留之而不使去,以绝子母之道,乃不义也。吾宁死,而不为不仁不义之事也。”(卷八《徐庶走荐诸葛亮》)

  当然,刘备的这种竭诚相待,也得到了徐庶的丰厚回报,他临走前举荐了诸葛亮,彻底改变了刘备的命运。

  又如对赵云,刘备第一次见到赵云时,就“甚相爱敬,便有不舍之心”(卷二《孙坚跨江战刘表》),与之结下深厚的友谊。到赵云前来投靠以后,刘备更是以诚相待,非常信任。

  江陵大战时,赵云几次孤身冲进曹操大军之中,单骑救主的时候,张飞、糜芳都以为赵云投奔曹操去了,只有刘备信心十足地说:“子龙与吾相从患难之时,他心如铁石,岂以富贵能摇动乎?”(卷九《长阪坡赵云救主》)果然赵云经过一场血战,救出了阿斗,为刘家保留了后代。

  在刘备和赵云之间,构成了一种很和谐、很默契的道德纽带,这跟他与关羽、张飞的兄弟义气不完全一样,是一种朋友式的道德纽带。这种道德纽带建立的基础是什么呢?就是“仁义”二字。赵云之所以看好刘备,就是因为他看重刘备“仁义”的道德品质。

  赵云曾经明确地对刘备说:“方今天下滔滔,民有倒悬之危。云愿从仁义之主,以安天下。”(卷二《赵子龙磐河大战》)他认为,目前天下大乱,汉献帝已经不足于支撑汉朝的天下,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应该肩负起恢复汉朝天下的大任。“天降大任于斯人”,他要支持刘备,拥戴刘备,鼓励刘备。这是赵云与众不同的一个特点。

  在《三国志演义》小说众多的人物形象中,唯一很难挑出毛病的就是赵云。赵云对刘备忠心耿耿,一直到最后,他已是70多岁的老将了,还是对蜀汉王朝忠心耿耿。为什么?就是因为他有一种志向,和刘备一样的志向——恢复汉朝的天下。刘备跟赵云这样的仁义之士之间,有一种道德上的交流,一种精神上的交流。

  正因为刘备对下属“大仁大义”,所以像诸葛亮与五虎将等一代英豪,都能和刘备终生相随,君臣间的关系犹如鱼水。诸葛亮在临终前,还手书遗表,教导后主刘禅要学习他的父亲刘备,“遵孝道于先君,布仁义于寰海”,“清心寡欲,薄己爱民”(卷二十一《孔明秋风五丈原》)。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西门辽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3
编号 183201
注册 2007-6-30


发表于 2007-8-26 13:4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四)平民的气质

  作为一个帝王,刘备还有很特殊的一个特点,就是他和关羽、张飞之间有着义薄云天的兄弟之情,这种兄弟之情最终导致了夷陵之战的失败,使蜀国大伤元气,这到底值不值得?

  在《三国志演义》小说里,“仁”与“义”有时是一个复合名词,兼指“仁”和“义”;有时是偏义词,偏于“仁”,或偏于“义”;但有时也有区别,就是“仁”归“仁”,“义”归“义”。一般情况下,讲“仁”属于帝王品质,讲“义”则属于兄弟之情,而兄弟之情的产生完全基于个人的平民气质。在中国古代,讲“义”,实际上是强调一种平民之间的朋友之情、兄弟之情,像《水浒传》小说所说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所以,如果说“仁”更多地指刘备的圣君风范,那么“义”更多地指他的平民气质。刘备不只具有帝王的远大志向和道德品质,而且具有一种平民的气质,他是一位平民出身的帝王。

  刘备本身就是“贩履织席之辈”,是个平民百姓。他虽然血统很高贵,但已沦落,是没落的贵族,靠卖草鞋、织席子过日子,是个小商小贩。正是这一点,使刘备富有一种很特殊的平民气质。这种平民气质,孙权没有,曹操没有,在其他的诸侯如袁术、袁绍、刘表、刘璋身上,都看不到这种平民气质,恰恰在刘备身上出现了这种平民气质。

  正是这种平民气质,才使刘备为了兄弟之义,不惜牺牲天下,不惜牺牲皇帝的地位,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当皇帝本来很金贵,不能轻易冒险,但刘备宁愿去冒险。因为他与关羽、张飞,名为君臣,实为兄弟,在桃园结义的时候,就立下誓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以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二弟皆死,他岂能独生?

  当刘备听说关羽被杀的消息时,他哭倒于地:“孤与关、张二弟在桃园结义时,誓同生死,今云长已亡,孤岂能独享富贵乎?”他伤心到了极点,竟至“一日哭绝三五次”,“三日不进水食,但痛哭而已,泪湿衣襟,班班成血”(卷十六《曹操杀神医华陀》)。不仅泪流满面,湿透衣服,而且泪里带血,两只眼睛都哭得流血了。毛宗岗在这里评道:“是真哥哥,不是假哥哥。”(毛本《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评语)是啊,刘备与关羽、张飞,虽然没有血缘关系,却比亲兄弟还亲。

  这时的刘备,可以说完全失去了理智。为了亲兄弟的死亡,为了报仇雪恨,他愿意赴汤蹈火,他不顾“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大政方针,贸然率师复仇。赵云劝刘备时说:“天下者,重也;冤仇者,轻也。乞陛下详之。”(卷十七《范强张达刺张飞》)可是刘备偏偏不会做这种因公废私的事儿。

  刘备一生谨慎小心,但这一次却因为兄弟情义而显得鲁莽、冲动甚至愚蠢。正是所谓“天下为轻,义为重”(朱国桢《涌幢小品》)。这一行为导致了“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的结局,造成了蜀汉处于危急的困境。

  毫无疑问,刘备的这一行为显然有损于帝王的形象。他把“义”摆在“天下”之上,为了兄弟情义放弃了政治家的责任,服从一种更为高尚的、不为通常的功名利禄所支配的人的责任。也许,这时他的那种“贩履织席为业”的身份浮上了意识的水面。正是与关、张二人“同死”的愿望,使刘备超越了政治家的身份而具有了平民气质。

  正如有的学者评论刘备时所说:“政治上的失败却给他带来了做人的成功。”在其他方面,我们可以不肯定刘备,不喜欢刘备,却不能不肯定刘备为了兄弟所做的牺牲,一种心甘情愿的牺牲。

  刘备舍弃一切为两个兄弟报仇,这种做法无疑得到了老百姓的好感。普通读者所喜闻乐道的,正是刘备身上的平民气质。作为一个政治集团的领袖,刘备能够和他身边的人一直保持普通的兄弟关系,建立深厚的兄弟情义,这使刘备很快与一般读者拉近了距离,这也是数百年来老百姓一直喜欢刘备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为一个政治家,刘备的这种行为可能是失败的。他一生都在忍,到这会儿居然忍不住了,可见出他的霸气不足;但是作为一个平民,作为一个兄弟,他是最可靠的,可以托付终生。这是两种不同的评价。

  可以说,君子风范与平民气质的统一,构成刘备形象艺术生命力的主要源泉。如果他只有君子的风范而没有平民的气质,老百姓并不会真正喜欢他。老百姓真正喜欢他,看好他,认为他能够成为一个好皇帝,就是因为他可以自己摆在比较低的位置上,跟大家平起平坐,是可亲可敬的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帝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西门辽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3
编号 183201
注册 2007-6-30


发表于 2007-8-26 13:4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三、枭雄品格:"天下英雄谁敌手"

(一)勉从虎穴暂栖身

  以民心向背来衡量领袖人物,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传统。刘备形象所体现的这种“仁义”观念,寄托着小说家仁政爱民的理想。

  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小说中,曹操惺惺相惜,把刘备和自己并称为“英雄”,认为“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为此,人们常常称刘备是“当世之枭雄”。

  在字典上,“枭雄”有两个含义,其一是指强横而有野心的人物,这有贬抑的意思;其二是指智勇杰出的人物,具有褒奖的意味。

  是不是智勇杰出的人都会有野心,都会强横?一个人,智勇双全,与众不同,从正面来看,是好的,他很优秀、杰出;但从反面来看,因为能干,他就不免会强横,而且富有野心。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三国志演义》小说中有很多人,包括曹操、刘表、刘璋手下的一些谋士,都称刘备是“枭雄”,不可小看,这使刘备在“仁义之主”之外还拥有了“枭雄”的口碑。

  作为“枭雄”,刘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他是一位“君子”,却常常“心口不一”,想一套,说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

  比如,刘备从小就想当皇帝,但只有在“小孩儿家口没遮拦”的时候,他才脱口说出心里的想法,长大成人以后,他就努力要把这种念头深深地藏在心底,轻易不让人知。

  刘备虽然以“贩履织席为业”,却“好交游天下豪杰,素有大志”,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圆他的皇帝梦。直到28岁,他的生命才有了第一次巨大转机,这就是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但这时他们打出的旗号是“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理想(卷一《祭天地桃园结义》),还不是夺取天下。

  但是刘备一直是有野心的,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他到处宣传自己是汉室宗亲,有皇家血统。他第一次见到关羽和张飞的时候,就这么直率地推销自己,后来也一直这么做。

  刘备想要掩盖自己的野心,实际上并没有掩盖得很严密,不时地还流露出这种野心,所以大家都觉得他是个“枭雄”,因为他是有志于天下的人物,而不是庸庸碌碌之辈。

  当时汉末动乱的时候,许多人都有志于天下,刘备也有志于天下。但是刘备有志于天下,有一种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那就是他的高贵血统。刘备之所以能够被曹操看好,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因为这一特点。

  曹操可以瞧不上其他人,但却不得不对刘备刮目相看。像袁术、袁绍,虽然他们是三公九卿的后代,是贵族出身,但是没有皇家的血统,缺乏一个取代天下的正当理由。再如刘表、刘璋也有皇家的血统,但刘表庸庸碌碌,不具备刘备的政治韬略;刘璋性格柔弱,也不足挂齿。只有刘备,既有皇家的血统,天生就有取代天下的正当理由,又有野心,刻意把自己装扮成“仁义之主”,这既令曹操心中佩服,也令他惴惴不安。

  在刘备请诸葛亮出山之前,小说写他寄人篱下,一败再败,常常焦头烂额,狼狈不堪。处于这种处境时,刘备首先展现的不是出人头地的野心,而是明哲保身、免遭谋害的本领。为了“保身”、“免祸”,他非常善于忍耐,表现出过人的机智。

  尤其是与曹操的交往,让人不得不佩服刘备的智慧。正如毛宗岗所说的:“操心中步步欲害玄德,而外面却处处保护玄德;乃玄德心中亦步步提防曹操,而外面亦处处逢迎曹操。两雄相遇,两智相对,使读书者惊心悦目。”(毛本《三国演义》第十九回回评)

  在投靠曹操时,为了提防曹操的谋害,刘备“就下处后园种菜,自己浇灌”。一位出身高贵、胸怀大志的汉室宗亲,居然不耻于亲自种菜,这需要多大的忍耐!

  关羽想不通刘备为什么会这么做,认为这不是英雄的行为,批评他:“兄不留心于弓马以取天下,而学小人之事?”刘备回答:“非汝所知也。”

  是啊,刘备“勉从虎穴暂栖身”的“韬晦之计”,确实是耿直的关羽百思不得其解的。但这点雕虫小技却骗不了曹操,曹操笑着对他说:“玄德学圃不易。”其实不是说学种菜不容易,而是说你要蒙骗我曹操不容易。

  但是,刘备把这件不容易的事情做成了。曹操一生从未让异己者逃脱掌心,有的受到奴役,有的遭到囚禁,有的甚至被虐杀。只有刘备一个人,得以逃脱曹操的虎口,免于灾难,最终蛟龙入海,形成鼎足三分之势,可见刘备的机智的确高人一筹。

  “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非常令人耐读,在闲情逸致中隐含着刀光剑影,在对饮倾谈中充满着机智斗赛,在悠闲文情中包孕着险诈机心。曹操畅论何为英雄后,用手先指着刘备,后指自己,说道:“方今天下,惟使君与操耳!”刘备听说后,大为震惊,吓得勺子、筷子都掉到了地下。小说一开始介绍刘备时,就称他“喜怒不形于色”,但这一次,他真是“惊恐失态”了。

  当然,被人道破深藏不露的心机,尤其是被曹操这位目光犀利的人看穿心事,吓得勺子、筷子都掉到地下,这是常人都会有的举动。但是,刘备立刻以闻雷来掩饰自己,并自称:“自幼惧雷声,恨无地而可避。”他故意恶心自己,巧妙地逃过一劫,这就表现出他随机应变的过人机智。

刘备不仅从曹操那里安全地逃脱,而且在袁绍那儿也能虎穴脱身。在袁绍那儿危险更大。关羽是刘备的结拜兄弟,但关羽刺颜良,斩文丑,结拜兄弟杀了袁绍手下的大将,这是不可饶恕的罪行。这些都被刘备耍滑头,蒙骗了过去。所以刘备很善于伪装自己,很善于蒙骗他人,这就是他的“极枭雄处”(卷六《云长延津诛文丑》)。

  他在袁绍面前说的几句说辞,相当能言巧辩:“今曹操素惧刘备,备虽一时溃散,必有复仇之日。今知刘备在明公处,恐其协力攻曹,故特使关某诛杀二将。公知必怒,不肯助兵。此乃借明公之手而杀刘备,断绝仇人,以除后患。愿明公思之。”袁绍一想,刘备说得很对,我怎么能中曹操“借刀杀人”之计呢?

  接着,刘备自告奋勇,写信给关羽,让他前来辅助袁绍,“共诛曹操”。袁绍一听高兴了,说:“吾若得云长,似颜良、文丑复生也。”(卷六《刘玄德古城聚义》)袁绍是个傻瓜,没有韬略,他没想到招来关羽的前提是必须先把刘备留住才行。他不但没有把刘备软禁起来做人质,让关羽投靠过来,反而派刘备前往荆州,结联刘表,结果刘备趁机逃走。

  可见,刘备是看准了袁绍的性格的。他这一招能骗过袁绍,但一定骗不过曹操。袁绍是不可一世的贵族,刚愎自用,从不多疑,而曹操是多疑的。刘备恰到好处地抓住了袁绍的性格弱点,使自己得以逃脱。这是刘备“枭雄”品格的一种表现。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西门辽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3
编号 183201
注册 2007-6-30


发表于 2007-8-26 13:4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二)权术高手

  作为一代“枭雄”,或者曹操所称的“英雄”,在政治行为上,刘备常常表现出一种伪善的品格,即善玩权术。善于玩弄权术,是历代统治者的共同特性。

  比如刘备与吕布之间的关系。刘备为了自己的生存,对吕布出尔反尔,不讲信义,其反复无常,堪与吕布相比。

  在徐州的时候,刘备与吕布称兄道弟,多次“仁义”地阻止关羽和张飞杀吕布。甚至吕布称他为“贤弟”,他也笑嘻嘻地答应,并留吕布在小沛暂住。

  这时曹操采纳荀彧的“二虎竞餐”之计,假诏授刘备为徐州太守,并送密书,要刘备谋杀吕布。刘备认为:“他人志极事穷而来投我,我若杀之,大不义也。”(卷三《吕布夜月夺徐州》)所以阻止张飞杀吕布,还将密书交给吕布。没想到吕布真是“不义之人”,乘刘备发兵讨伐袁术之际,攻取了徐州,还掳走了刘备的妻子。

  不久吕布把刘妻还给刘备,让他屯兵小沛。关、张心中不忿,刘备又表现出过人的忍耐,对关、张说:“屈身守分,以待天时,不可与命争也。”(卷三《孙策大战太史慈》)

  刘备很善于忍让,当袁术兴兵攻打小沛时,吕布出兵救他,对他说:“吾今特来解你之危,你异日得志,不可相忘。”(卷四《吕奉先辕门射戟》)于是用辕门射戟的方法,和平地解除了两家的争斗。

  后来吕布与袁术定为儿女亲家,再攻小沛,刘备弃城而逃,投奔曹操,受封为豫州太守。曹操下书与刘备合谋杀吕布,刘备回复曹操说:“望相公大兴王师到来,备用为前驱。吕布乃狼虎之徒,轻则猖獗矣!备严兵整甲,专待钧命。”没想到吕布兵发小沛,把他打得落花流水。

  最终曹操生擒吕布,在白门楼,吕布对刘备说:“公为座上客,布为阶下虏,何不发一言而相宽乎?”刘备听了以后,点点头。

  曹操叫人把吕布押过来,吕布说:“明公所患,不过于布。布今以服,天下不足忧矣。明公为步将,令布为骑将,则天下不足虑矣。”

  曹操听了这话,有点心动,回过头来问刘备:“吕布欲如何?”

  刘备回答说:“明公不见事丁建阳、董卓乎?”丁建阳和董卓都是吕布的义父,都被吕布杀了。刘备的潜台词是:你要是收留了吕布,将来吕布不也会害你吗?

  曹操点头称许。吕布盯着刘备骂道:“是儿最无信者!”骂归骂,曹操到底还是命人杀了吕布(卷四《白门曹操斩吕布》)。

  刘备为什么劝曹操杀吕布呢?从表面来看,这里表现的是一种政治家的眼光,从大局来考虑,吕布非杀不可,不然会贻虎为患。但如果仔细研读上下文,不难发现,其中还隐含着私人恩怨。

  小说写道,吕布有两次攻打刘备,两次都俘虏了刘备的妻子,第一次还给了刘备,与刘备和好如初,第二次吕布让糜竺将刘备家小送往徐州安置。在杀吕布的时候,刘备的妻子还在吕布手里,他怎不恨吕布?所以说刘备心里有私仇,但在表面上却表现得冠冕堂皇。

  刘备“让三城”的政治事件,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高超的政治权术。能把政治权术玩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非刘备莫属。

  第一是“三让徐州”,这在历史上并无其事。从正史来看,陶谦病重,把糜竺和陈登找来,说我已经不行了,曹操对徐州虎视眈眈,将来只有刘备可以依靠,说完就死了,并没有“三让”之类的举动。陶谦死了以后,陈登、糜竺找到刘备,希望他出来主持大事。刘备起初不答应,老百姓苦苦哀求,刘备才答应下来。

  所以说,“三让徐州”,这是小说作者为了写刘备的得人心而添加的。尽管刘备兵寡将乏,没有地盘,但有人看中他的人品,看中他的出身,非得把整个徐州让给他不可。

曹操对徐州一直虎视眈眈,因为徐州是中原地区的战略要地,所以出兵围攻徐州。孔融出兵要救徐州,但自己的兵力太小,就请刘备前来解围。

  到了徐州,陶谦一见刘备,“仪表非俗,语言如钟”,二话不说,就急命糜竺取徐州牌印来,硬要让给刘备。

  所以刘备在名声宣传上颇为成功,有相当轰动的广告效应,他让大家都知道了自己是位“仁义之主”,是个好人。陶谦着急要把徐州牌印交给刘备,刘备却说:“今特为大义,暂来相助,何出此言。”坚决不肯接受。——这是“一让”(卷三《吕温侯濮阳大战》)。

  于是刘备给曹操写了一封信,请曹操退兵。正好袁绍起兵讨伐曹操,曹操就卖给刘备一个面子,退了兵。陶谦更有理由把徐州交给刘备了,他宴请刘备,要刘备接受徐州太守的位置。

  刘备推辞说:“孔文举令备来救援徐州,以义之故。今却据守,人不知者以为大不义也。”谁劝也不听。孔融说:“今日之事,天与不取,悔不可追。”刘备还是坚执不肯。

  这时陶谦抱着刘备痛哭道:“君若舍我而去,吾死不瞑目!”关、张合劝刘备接受徐州牌印,刘备居然“掣剑自刎”,幸亏赵云夺了佩剑。陶谦没办法,就留刘备驻扎在小沛,帮助他保守徐州,刘备答应了。——这是“二让”(卷三《吕温侯濮阳大战》)。

  最后是“三让”。陶谦病倒在床上,弥留之际,恳请刘备受取牌印:“我的儿子靠不住,百姓信赖你这样的仁义之主。你接管徐州,我死则瞑目矣。”刘备仍然不答应,“陶谦以手指心而死”。

  于是众官拥戴刘备领徐州事,刘备还装模作样地一辞再辞。这时“徐州百姓哭拜于地”,说:“使君若不领此郡,我等皆死于贼人奸党之手矣!”这时刘备才领了徐州牧(卷三《陶恭祖三让徐州》)。

  毛宗岗评价说:“刘备之辞徐州,为真辞耶,为假辞耶?若以为真辞,则刘璋之益州且夺之,而陶谦之徐州反让之,何也?或曰:辞之愈力,而受之愈稳。大英雄人,往往有此算计,人自不知耳。”(毛本《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回评)也就是说,刘备虽然想要徐州,却故意做出不想要的样子,这样最终才能坐稳徐州太守的位置。这是一种看法。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徐州虽然是个战略要地,但是地处平原,攻不可救,退不可守,又挨着曹操的老巢许昌,做了徐州太守后,等于倚在曹操的卧榻之下,所以刘备不想以它作为根据地。这个看法也有一定的道理。

  第二是“权摄荆州”。

  如果说“三让徐州”是陶谦真心实意,难以固辞,那么,“权摄荆州”,性质就大不相同了。从这一事件中,可以看出刘备的权术和心机。因为对刘备来说,徐州是可有可无的,而荆州则势在必得,否则就无法实现诸葛亮在隆中对策时提出的“跨有荆、益”的政治蓝图。对此,刘备心里非常着急,却一直不形于色,这可真了不起。

  刘备从汝南败走荆州,往投刘表。刘表手下的人认为刘备“心术不正”,不能接纳。但刘表觉得刘备是同宗兄弟,不可不留,于是把他留在了荆州(卷七《刘玄德败走荆州》)。

  后来刘表派刘备驻扎新野。一次在宴席上,刘备不由自主地吐出真言。刘备面对曹操、袁绍这样的英雄的时候,他是“勉从虎穴暂栖身”,很小心谨慎。但是面对像刘表这样的庸庸碌碌的人物,他心理的防线就松懈了,警惕性不高了。他乘着酒兴说:“备若有基本,何虑天下碌碌之辈耳!”

  刘表听了,“忽然变色”,心想:我有这个荆州,怎么就变成碌碌之人了?刘备突然明白说错话了,害怕刘表要杀他,马上逃回新野(卷七《刘玄德襄阳赴会》)。

  黄祖失守江夏,刘备偕同诸葛亮去荆州见刘表。刘表一边要刘备来帮忙理事,一边对他许愿:“吾死之后,弟便为荆州之主也。”刘表并不是真的要把荆州托付给刘备,他是在考验刘备到底有没有这种野心。

  这时候刘备还不敢暴露自己的野心,所以极力推辞。诸葛亮私下问他:“刘景升付荆州与主公,何以却之?”刘备说:“备感景升之恩,未尝忘报,安忍乘其危而夺之?”孔明感叹道:“真仁慈之主也!”(卷八《孔明遗计救刘琦》)

  当曹操大兵南下时,诸葛亮献计,让刘备乘刘表病在危笃,“借此郡以图安身,兵精粮足,可以抗拒曹操也”。刘备却说:“公之言甚善,奈何备感景升之恩,安忍图之!”诸葛亮坚持道:“今若不取,后悔何及!”刘备坚决地说:“吾宁死不忍作无义之人。”蝼蚁尚且惜命,人岂如此容易要死要活?刘备不过是夸大其辞罢了(卷八《献荆州粲说刘琮》)。

  不久刘表病重“托孤”,说:“吾死之后,贤弟可摄荆州。”刘备拜倒在床下说:“备当尽竭忠诚,扶助贤侄,安敢以摄荆州之重任乎?”仍然力辞不受。他后来对诸葛亮说:“景升待我甚厚,今若举此事,人言我忘其大恩,故不忍也。”(卷八《献荆州粲说刘琮》)表面看来刘备好像真的是“大仁大义”,其实他最担心的是“人言”——别人说三道四,会毁了他多年苦心经营的“仁义之主”的名誉。

  刘备对荆州一直是看好的。荆州的地势和徐州大不一样,它有险可守,作为战略要地,比徐州更为重要。因为刘备下一步就是要取西川,荆州当然是必经之路,是一个很好的前沿阵地。所以,刘备对荆州可说是朝思暮想,必欲得之而后快。

所以在赤壁之战之后,刘备立刻提出要得荆州,“权且容身”。诸葛亮嘲笑他说:“当初亮劝主公取荆州,主公不听,今日却想耶?”他只能搭讪着:“事已至此,无可奈何。”(卷十一《周瑜南郡战曹仁》)

  可见刘备并不是不想要荆州,而是很想要荆州,因为他“孤穷一身,四海无置足之地”,新野那小地方,怎么容得下他?但是因为刘表曾经收容他,刘备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不忍忘恩”,以便树立自己的“仁德”的形象。能够将自己的欲望藏在心底,该忍的时候一定要忍,即使是很想要的地方,时机不到也不能轻易出手,这正是刘备的“枭雄”品格。
庞统性格比较直爽,想啥说啥,不会讨好刘备,所以酸溜溜地讽刺说:“伐人之国而以为乐,非仁者之兵也。”你不是一直讲仁义吗?现在讨伐别人,侵犯别人的领地,你还觉得很快乐,很高兴,算什么“仁者之兵”呢?

  刘备因为多喝了两杯酒,忍不住破口大骂庞统:“吾闻昔日武王伐纣,前歌后舞,此亦非仁者之兵欤?”武王是纣王的臣子,所以武王伐纣也是“伐人之国”,他前歌后舞,高高兴兴地讨伐纣王,难道也不算“仁者之兵”吗?

  可见刘备这时已顾不得什么装饰了,打着“仁者”的幌子,想干的是夺取益州的勾当。但酒醒后,他立刻明白自己说错话了,马上向庞统道歉:“昨因酒醉,有触于公,幸勿挂怀。”(卷十三《玄德斩杨怀高沛》)

  都说酒后吐真言,刘备对益州处心积虑,早有所谋,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这次机会终于等到了,所以他毫不留情,兵临城下,逼着刘璋投降。

  面对刘备大军,刘璋必须做出选择,要么降,要么战。战的结果,就是百姓受害;而降呢,不过是自己受苦。刘璋想到:“吾父子在蜀二十余年,无恩德以加百姓;攻战三年,肉血捐于草野,皆我罪也。我心何安?不如投降,以安百姓。”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刘璋才是真讲仁义的,他宁可失去自己的权势,也不愿意看到百姓受到伤害。这既表现了他孱弱的性格,也表现了他的“恻隐之心”。真讲仁义的人,不在宣传,而在行动。

  刘备明明是在逼着刘璋交出权势,“自领益州牧”,这时却继续作秀。在刘璋投降时,他握着刘璋的手,泪流满面地说:“非吾不行仁义,奈势不得已也!”(卷十三《刘玄德平定益州》)。

  在“势”和“仁义”的选择上,刘备没有选择“仁义”而选择了“势”。作为一个枭雄,刘备在他的道德品质上赢得了一定的口碑,已经足以装饰他“仁义之主”的形象以后,就可以更重视他的现实利益。一旦丧失这个现实利益,就等于丧失称霸天下的时机。“该出手时就出手”,该称霸时却讲“仁义”就不合时宜了。

  所以“仁义”只是个幌子,“势”即形势才是真的,“仁义”敌不过形势。形势所逼,就是时机所逼。逼到什么程度?逼到非夺权势不可,这时就不可手软了。所以为了权势可以牺牲仁义。刘备“自领益州”完全是一场军事政变,不管怎么说用“仁义”都无法解释。所以宋代文人苏轼评价这一行为“失天下义士之望”(《诸葛亮论》)。

  “三让徐州”、“权摄荆州”、“自领益州”,这三次政治行动反复渲染了刘备的政治野心与伪善品格。古人说:“欲速则不达”,“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刘备是很懂得这套政治权术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西门辽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3
编号 183201
注册 2007-6-30


发表于 2007-8-26 13:4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三)封王称帝

  小说后来描写刘备的封王和称帝,那就更为滑稽,近于演戏了。

  卷十五《刘备进位汉中王》,诸葛亮劝刘备“暂为汉中王”,说是“机不可失”,不可使部下失望。张飞也说:“若不如此,半世英雄成一梦矣!”小说写道:“玄德再三推辞不过,又恐军心有变,只得依允。”

  卷十六《汉中王成都称帝》更是一场闹剧。诸葛亮等人劝刘备称帝,刘备坚决拒绝,一再说:“卿等欲陷孤为不忠不孝之人耶?”“孤愿其死,不为不忠不孝之人。卿等勿令孤作万载之骂名!”看来几乎没有商量的余地了。

  但是,当诸葛亮装病卧床,力劝刘备登基的时候,刘备的口气突然缓和了,一开始推托说“吾非推阻,恐天下人议论也”,但马上就说“待军师病可,行之未迟”。当十六位大臣闻言拜伏于地时,刘备还假惺惺地说:“陷孤受万代骂名,皆卿等也!”

  直到登基大典时,刘备“受了玉玺,捧于坛上”,还要“四面让之”,说:“备无才德,请于有才德者受之。”真是把戏演足了。

  在历史上,刘备称帝是迫不及待的,费诗因反对刘备称帝,还被刘备贬了官(《三国志·蜀书·费诗传》)。

  小说中刘备的这些做法,与《水浒传》中的宋江极为相似。在《水浒传》中,宋江早就看好梁山泊第一把交椅,却一再退让,不管是谁,只要是被他逮着的有头有脸的将官,他都要将他们“扶上交椅,倒头便拜”,假模假样地要让出第一把交椅。这种把戏一演再演,正如李逵所说的“让弟兄们都寒心了”。

  (四)百姓偏不以为假

  《三国志演义》小说这么描写,是想把刘备“仁义之主”的形象塑造得更高大一点,更鲜明一点,更可爱一点,没想到却起了反作用。这就是鲁迅所说的“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中国小说史略》),小说欲彰显刘备“宽仁厚道”的品质,没想到像在作伪似的。

  刘备是“似伪”而不是“真伪”,这是一个区别,也就是说刘备不是真的在作伪,他的所作所为是发自内心的,做起来却像是假的。读者在读小说的时候,明明知道刘备有作伪之嫌,却又感觉不出他作伪;或者说明明知道他在作假,却认为他不是假的,而是真的。

  毛宗岗在评论刘备“携民渡江”的举动时说:“或曰玄德之欲投江与曹操之买民心一样,都是假处。”刘备携民渡江的时候说:“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难,吾何生哉!”说着便要跳江自杀。有人说这种做法和曹操收买民心的做法是一样,都是假的。


 毛宗岗接着说:“然曹操之假,百姓知之;玄德之假,百姓偏不以为假。虽同一假也,而玄德胜曹操多矣。”(毛本《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评语)毛宗岗认为,曹操作假,百姓知道它是假的;而刘备作假,百姓明明知道,却都把它当作是真的。

  相比较而言,刘备的作假水平的确比曹操高明得多。曹操作假的时候,尽管大家知道是假的,但都不得不接受。刘备不一样,当他作假的时候,大家明明知道是假的,还愿意接受他,甚至认为他绝对不假。这大概就是“心口如一之小人”和“心口不一的君子”之间的区别。在这点上,作为“枭雄”,曹操显然比不上刘备高明。权术高超的枭雄,是真正善于作假的人。居心叵测的政治家、野心家在作假的时候,能够让你明明知道他在作假,却偏不以为假,反以为真。

  更有意思的是,刘备作假,不仅别人可以不以为假,甚至连他自己都可以不以为假。他作假已经做到成为一种习惯,成为真实感情的流露。所以他的作假是权术与真心的天衣无缝的结合。

  刘备多次声称:“宁死不忍作负义之事”,“愿其死,不为不忠不孝之人”,这既是为自己做广告,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心理暗示。“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成了真理”,最后连刘备自己都信以为真,以为自己果然是大仁大义、大忠大孝之人,于是连作假都成了真心的流露。

  作假能做到不仅别人信以为真,连自己也信以为真,这可以说是作假的最高境界。

  但是,老百姓的眼光毕竟是雪亮的,当时人也许“偏不以为假”,后世人却能看透刘备的伪善。隔了一段时间,有了时空间隔以后,“距离产生美”,这时候百姓就不再“偏不以为假”了。

  后世的百姓没有跟刘备直接接触,没有直接受到他言行的感染,所以心明眼亮,可以辨析出刘备行为的真假。社会上流行着这样一句歇后语:“刘备摔阿斗——刁买人心”,这是老百姓阅读《三国志演义》以后的一种深刻的感受,融入了老百姓的政治智慧。

  在长阪坡,赵子龙出生入死,在枪林箭雨中救出了刘备的宝贝儿子阿斗,刘备居然接过孩子,“掷之于地”,骂道:“为汝这孺子,几乎损吾一员大将!”

  刘备摔阿斗,是摔给众人看的,效果果然极好,感动得赵子龙“泣拜谢之”,说:“云虽肝胆涂地,不能报也!”(卷九《长阪坡赵云救主》《张益德据水断桥》)

  这一摔,要是摔太轻了,容易让人看出是作假;要是摔重点儿,阿斗不死则伤。而刘备却摔得不轻不重,拿捏得恰到好处,可见他用心良苦。他就是要借摔阿斗这一举动,淋漓尽致地表现自己的“大仁大义”,以便“远得士心,近得民望”。

  刘备在作假的时候为什么能够做到恰到好处?从摔阿斗这件事可以看出,他有一个技巧,就是在作假的时候,在玩弄权术的时候,他把这一套变成自己真情的流露、真情的交流,不但自己动真情,还要感动百姓的真情,两情互相感动、互相激荡,这时候都不把作假当作是假的,百姓就能自然地接受了。

  玩弄权术是中国古代政治家共同的品质,曹操是这样,孙权是这样,诸葛亮、周瑜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刘备擅长玩弄权术,笼络人心,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尤其是刘备擅长于借助人的情感因素来玩权术,可以看出他玩权术已经玩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

  再举一个例子。刘备和关羽在盱眙,张飞在徐州把守,谁知张飞喝醉了酒,打了曹豹。曹豹是吕布的老丈人,他一怒之下献了城,吕布攻了进去,得了徐州。刘备的妻子被俘虏了。

  张飞一人逃出来,找到了刘备和关羽,说明了情况。众人大惊失色。刘备叹一口气说:“得何足喜,失何足忧。”但是关羽却不依不饶,问嫂嫂哪里去了?张飞只好承认,嫂嫂被俘虏了。

  刘备听了,默默无言。关羽大怒:“你当初要守城时,说甚来?兄长吩咐你甚来?今日城池又失了,嫂嫂又陷了,你死犹恨迟,尚自有何面目来见兄长!”张飞听了,也觉得对不起大哥,拔出宝剑,就要自杀。

  刘备拦腰抱住张飞,说:“古人有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而尚有更换;使手足若废,安能再续乎?吾三人桃园结义,不求同日生,誓愿同日死。今日虽无了城池老小,安忍教兄弟中道而亡?吕布掳吾妻小,必不害之,容作方略救援。”

  说着,刘备“大哭”,关、张也“俱感泣”。毛宗岗评道:“是至情,亦是妙用。”(毛本《三国演义》第十四回评语)“妙用”一语,点出了刘备“深心人”的性格特质。

  所谓“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这是没有道理的道理,反映了古人不尊重女性的观念,无疑是宗法血缘制度的产物。刘备并不是不心疼他的妻子,但此时对他来说更重要的是兄弟感情。在妻子和兄弟的两者必去其一的权衡中,他选取了兄弟,选取了近在眼前的兄弟,这不正好符合儒家“克己复礼”的大道理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西门辽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3
编号 183201
注册 2007-6-30


发表于 2007-8-26 13:4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四、柔弱性格:亦真亦假

  (一)从来善哭

  我们还要看到,在《三国志演义》中,刘备既“宽仁厚道”又“心口不一”,这种二重性格的产生,并不是一种无意识、下意识或者非意识的心理,而是一种有意识的、由意志控制的行为,即明显地抑制性格的一个方面,而着力表现、发展性格的另一个方面。

在前文曾引用过一段刘备入川时对庞统说的话:“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耳。”(卷十二《庞统献策取西川》)

  在刘备的性格中,并不是没有急、暴、谲的因素,但是为了成大事,他总是以坚强的、积极的意志去抑制急、暴、谲的一面,而凸显自身宽、仁、忠的一面。正因为如此,有时刘备的性格会因为两方面的不相平衡而显得伪善。

  其实,被人们称为“仁慈长者”的刘备,性格中的确也有残忍的一面。比如,糜芳、傅士仁前来投降,刘备命人将他们剥去衣服,跪在关羽灵前,“亲自用刀剐之,以祭关公”(卷十七《刘先主猇亭大战》)。这种赤裸裸的血腥性,是历史上的刘备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小说中虽然大大冲淡了,但还是留下了一些痕迹。要不然,人们也就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说刘备是“枭雄”了。

  刘备给读者的一般印象,是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甚至“喜怒不形于色”的。但与司马懿不同,他还是常常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内心的情感,尽管有时让人真假难辨。

  刘备真情的流露,表现最多的是他的善哭,他动辄伤感忧闷,痛哭流涕。刘备的好哭与曹操的好笑形成一个绝妙的对比。

  有人做过统计,《三国志演义》中写到曹操、诸葛亮的哭各为13次。这个统计数字很有意思,曹操跟诸葛亮哭的次数居然差不多。我们说过,曹操的哭有假哭,诸葛亮也有假哭。比如他去哭周瑜就是假哭,当然在他的内心里也可能是真哭,因为周瑜是他强有力的对手,好不容易碰到这么个对手,这么早就死了,以后将是多么孤独啊!

  而小说写到刘备的哭是多少次呢?有人做了统计,是33次,比曹操和诸葛亮的总数还多,可见刘备的泪腺的确比较发达。所以毛宗岗说:“先主从来善哭。”(毛本《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夹批)又说:“先主基业,半以哭而得成。”(第一百十九回评语)民间谚语也说:“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小说写刘备的哭,如果仔细分析,会发现有时候是真的,有时候是假的,有时候假里有真,有时候真里有假。

  比如,因为缺个好军师,刘备一直在打败仗。有了徐庶以后,他打了许多胜仗,他很高兴。可这时,徐庶不得不离开,因为曹操把他母亲接走了。如果刘备不让徐庶走,就意味着他们母子分离,这是不仁不义的事情,宁死他也不会做的。所以他送徐庶走,一路上一哭再哭,依依不舍,这是真情,因为这等于是断了他自己的胳膊,眼前再也没有这么好的人才了。所以,他看到徐庶匆匆而去,又“放声大哭”,“凝泪而望”。

  刘备这么一路哭过来,哭得徐庶“心绪如麻”,但毕竟打动了徐庶的真情。所以徐庶走了以后,又骑着马回来,向刘备极力推荐“卧龙”诸葛亮,说他“乃天下第一人耳”,“若此人肯相辅佐,何虑天下不定乎?”(卷八《徐庶走荐诸葛亮》)

  徐庶告辞之前,有没有想到推荐诸葛亮,咱们不得而知。但是至少可以看出,他是被刘备的哭打动后隆重推荐诸葛亮的,而且他还特地跑到卧龙岗,先把这件事跟诸葛亮挑明了。

  刘备这一哭,哭出了个诸葛亮,产生了极好的效应。你说他的哭是真情的流露,还是虚假的做作呢?实在说不清楚。

  又如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请了半天,诸葛亮愣是不出山。这时刘备握住诸葛亮的手哭着说:“先生不肯匡扶生灵,汉天下休矣!”说完,“泪沾衣衿袍袖,掩面而哭”(卷八《定三分亮出茅庐》)。

  他不说自己需要诸葛亮辅助,而说是汉朝天下、黎民百姓需要诸葛亮“匡扶”,这一下果然感动了诸葛亮。毛宗岗说:“请诸葛亮,则哭而请之,不哭则亮安得有出山之心?”(毛本《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九回回评)可见这也是一次很有效用的哭,哭得诸葛亮心动,哭得诸葛亮为之出山,其中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难以分辨。

  所以刘备的哭,有时候是真情的流露,有时候是虚假里露真情,有时候是真情里掺虚假,具有多种变数。若进一步来看,刘备善哭,是其“仁君”心性的流露,是其“义士”性情的表现,是其“英雄”之志的表露,更是其“枭雄”之术的展示。总之,刘备的哭有相当丰厚的性格内涵。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2-2 14:3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4600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