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论《三国演义》中罗本与毛本的单挑与细节描述
性别:男-离线 河北颜良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34
编号 68486
注册 2006-5-11


发表于 2007-6-24 14:3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论《三国演义》中罗本与毛本的单挑与细节描述

一般认为《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后来毛宗岗爷俩又加以修订。尊刘抑曹的正统思想在毛批本中就更加强化,有时甚至到了露骨的地方。通过政治加工,进一步突出刘备的伟大光荣正确,对曹操则展开了更深入的批判。原本中对曹操还有一些好话,到了毛本这里,都大量删去了。双方的文臣武将,也随着主子,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毛氏父子所改,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在很多情况下,因为带着有色眼镜,往往改错。“毛氏父子所加于《三国演义》的污秽不去,则罗贯中真实的思想面貌终难呈现于读者面前。”
     毛改本的主要缺陷,除了在战争场面的描写方面存在删改失误之外,对於一些主要人物形像的描写和事迹记录,也进行了很不高明、甚至很幼稚的改动。比较明显的是曹操的出场一节、关羽写信给曹操告辞一节,特别是诸葛曾图谋要将魏延与司马父子一同烧死在上方谷一节。毛氏父子这样做的目的,显然是为了突出正面人物(诸葛、关羽)、弱化矮化反面人物(曹操)、减少读者对争议人物的同情(魏延)。然而这么一改,不免使得历史人物过於脸谱化、单色化了,似乎好人绝少缺点、坏人几无优点,从而大大弱化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自然也大大降低了读者的阅读趣味。另外,一些次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也一下子被抹杀掉了,比如马岱的城府机心和为大局而忍辱负重的表现,我们就完全看不到了。这也令我们少了许多玩味思考的东西。这种手笔,实非大家所为,倒也符合毛氏父子阅历苍白、思想浅薄的事实。单从这个角度看,罗氏明显“会心不远”,而毛氏则“稚气玲珑”。
      如果仔细对照罗本和毛本,就会发现:罗本含有许多翔实且富于趣味性的细节描写。正是由於这些细节,使得罗本的战争场面和战场形势的发展变化,非常真实、严谨和符合逻辑常理。毛氏父子二人皆文士,文采方面当然比罗贯中精致讲究,但毛氏父子缺乏军旅治政经历,说白了就是“没有生活”,因此在删改过程中,难免出现自以为是妙改实则为败笔的情况,抖“假机灵”。有时觉得古本中一句看似可有可无的话看着累赘,於是就随手删掉了,殊不知这句话其实是前后文发展演变的逻辑关键,你把它一删,后文就变得丧失逻辑基础了!读者在阅读时,就会感觉事态发展缺少必要的铺垫,结果比较突兀。
      毛本《三国演义》将介绍曹操时的赞语、家庭背景全部删掉,尤其是曹嵩所任官职的删除凸显了毛氏父子的无知,曹操若无身居高官的父亲及雄厚的家族为后台,棒责蹇硕的叔父,岂不成了莽张飞。司隶校尉是军职,主掌京城军队及治安,大司农及大鸿胪相当于国家副总理。不过毛氏父子同时却将原文描写刘备的“平生不甚乐读书,喜犬马,爱音乐,美衣服”之句删除,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曹操手下第一号武将夏侯惇就成了毛氏父子笔下的受害者。在毛批三国之前的明弘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夏侯惇的武功显得要高得多。
      夏侯与陶部下曹豹交战。突然,"狂风大作",两军皆乱,于是各自收兵。罗本中有一句"曹豹敌不过夏侯憞",说明夏侯武艺在曹豹之上,但是到了毛本,这句话就莫名其妙给删掉了。
      罗本,夏侯先是"挺枪出马搦吕布战,高顺出马大骂夏侯惇,"。。。然后就是大家熟知的情节了。这里,夏侯虽然知道吕布的厉害,而且以前败在他手下过,但是仍然向他挑战,可见其勇气和自信。但是,到了毛本这里,夏侯惇向吕挑战的细节被彻底删去了。呑了眼珠之后,原作者送给夏侯惇一首颂歌,最后一句是"至今功迹照乾坤"。到了毛本这里,这样的吹捧自然绝不能保留,反改成"中箭先锋难持久"这样的讽刺。
      罗本里,夏侯惇和关羽有两次对打,每次都是"约战二十合",然后被来使打断。毛本这节省略了许多,两人只交手一次,"战不十合",后来张辽飞马赶到,也无"俱各失惊"一句,顺笔一挥,把张辽的威风也给灭了。毛还有附在正文中的小批,说是关公卖曹操个人情而已,否则,五关六将都过了,还怕夏侯惇?云云。这么一处理,曹操放人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反而是夏侯惇因此保了一条命。如果只看毛本,夏侯实在算不上什么出色武将。也许因为夏侯是曹的亲信,支持曹篡汉,不该抬举, 但是,看过改编前的"三国志通俗演义",读者就会对夏侯惇多几分尊敬了。

下面是一些在毛宗岗爷俩笔下的一些受害者

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有“八路诸侯,心丧胆裂。”表示对吕布瞬间斩杀穆顺的极度恐惧。毛本《三国演义》中改为“众大惊。”表示只不过出乎众人的预料而已。前者更能表现吕布的勇猛。

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有“人马之中,汉末两绝。那马左右盘旋,往来驰骋。王匡见了,心中惶惶”,从气势和气氛上渲染出吕布的勇猛。毛本《三国演义》则将此绝句一笔勾销。

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有“八路诸侯见张飞渐渐枪法散乱,吕布越添精神。张飞性起,大喊一声。”张飞危急万分,要玩命了,关羽出马救人。毛本《三国演义》中改为“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吕布武力大大贬值。

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三英战吕布中有‘刘玄德看了,心中暗想:“我不下手,更待何时!”’为求一贯光辉形象,毛本则将此句删除。此战被毛氏父子一改,声色顿失 。

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有“操箭伤痛,昏倒在地。那员将救醒曹操。”曹操伤重,其让曹洪自走,并非假意,实是有些绝望。可能毛氏父子认为曹操一奸贼不该有这种视死如归的气慨,毛本《三国演义》中删除。

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有“言未毕,黄盖挺枪便出。”更见黄盖性格。毛本《三国演义》中却改为“坚大怒,命黄盖出战。”  
  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有“瑁急闪,正中后心,护心镜打缺一半。”见出黄盖的勇猛。可能觉得只有关羽有此之勇,毛本《三国演义》中删除 。

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有“文丑飞马径入中军,如入无人之境,往来在阵中追赶。”文丑之勇、公孙瓒之狼狈更见形象。可能觉得如入无人之境只有关、张配用,在毛本《三国演义》中删改为“文丑飞马径入中军,往来冲突。”

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有‘瓒执云手曰:“闻贵郡之人皆愿倾心以投袁绍,公何独回心见某也?”云曰:“方今天下滔滔,民有倒悬之危。云愿从仁义之主,以安天下,非特背袁氏以投明主。”’毛氏父子可能觉得赵云只能对刘备效忠,与公孙赞之对话在毛本《三国演义》中删除。

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有“战到十余合,一枪刺麴义于马下。”在毛本《三国演义》中改为“战不数合,一枪刺麴义于马下。” “战到十余合”改成“战不数合”,对于麴义这种出场仅一次的配角无甚意义。

罗本刘备关羽在撤退时遭张辽追击,致使一半人马(一万多人)被阻于城内。由於关羽负责断后,因此可推测其或许与张辽曾有交锋,或许没占到什么便宜。这大约可以解释关羽为何对张辽评价甚高。(毛本中将刘备关羽那一万军马的损失一笔抹去,从而弱化了张辽的作用。)

关羽袭斩颜良一节,罗本明确交待颜良事前曾受刘备嘱托代寻二弟,至关羽飞马而来,瞬间大脑短路,根本没有交锋的心理准备,惨遭袭斩!毛本此处语焉不详,因此引发许多争议。与此密切相关,关羽归神之后,非常不服,跑去伸冤,结果那位高僧问他:当初被你袭斩的颜良,他就不冤么?关羽无语退下。从这个描写来看,显然关羽袭斩颜良一役不是严格单挑!

罗本中,赵云在冲出四将合围之后,马上陷入曹军“马步军长枪齐搠”的无比凶险处境,只有在此时,赵云才拔出青缸解围。毛本将“马步军长枪齐搠”这样具体逼真的描写删去,无形中降低了赵云此战的凶险度和难度,精彩顿打折扣。

张飞第二次单挑张颌时,先四五十合,后张颌一直死战到百十余合,可以理解为110余合,也没全败,只是因战场形势不利才远引的。毛本是四五十合,弱化了张飞久战不胜的“污点”。

罗本:纪灵大怒,拍马舞刀来迎玄德。关公大喝曰:“有吾在此!”聚马与纪灵大战二十合。纪灵少歇,关公回阵立马久等。纪灵遣副将荀正出马来。毛本改为:纪灵大怒,拍马舞刀,直取玄德。关公大喝曰:“匹夫休得逞强!”出马与纪灵大战。一连三十合,不分胜负。纪灵大叫少歇,关公便拨马回阵,立于阵前候之。纪灵却遣副将荀正出马。
‘关羽战纪灵’经毛氏父子这一改,矛盾就出来了,纪灵大叫少歇,贪生怕死,形象顿时大损,但后来张飞战纪灵时‘斗无十合’就解决了纪灵,此改相当于降低了关羽的武力,也加大了全文在这方面描写的矛盾。故毛氏父子此处的删改实在是弄巧成拙,且令人不解。

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还有一段描写曹仁之勇的,也惨遭毒手。
曹仁在城上望见牛金困在垓心,慌叫左右备马。长史陈矫谏曰:“丞相以重任托付将军,牛金不听约束,妄自出战,以至如此。假使便弃此数百人,何若将军轻出而救乎?”仁曰:“不然,牛金一失,则南群不保也!”遂披甲上马,引麾下壮士数百骑出城。陈矫于城上助喊擂鼓。曹仁领兵离东吴兵百余步,逼于一沟之上。陈矫欲教曹仁只在那里住扎,遥于牛金为势。只见曹仁大呼一声,骤马飞过浅沟。众皆奋力而过。仁独当先,挥刀杀过吴阵。徐盛迎之,不能当抵。曹仁杀到垓心,救出牛金。仁回顾尚有数十骑在阵不能得出,遂复回突入重围,所到之处莫敢阻挡,又救出这一彪军马。正遇蒋钦拦路,曹仁奋力冲散。牛金助威,仁弟曹纯,亦引兵接应,混杀一阵。吴军大败。曹仁得胜,缓缓而回。陈矫等迎门接着,举杯称贺:“将军真天神也!”

而因为曹仁与曹操的亲戚关系,原文到毛氏父子手中就被删得所剩无几

(《毛本》)曹仁在城上望见牛金困在垓心,遂披甲上马,引麾下壮士数百骑出城,奋力挥刀,杀入吴阵。徐盛迎战,不能抵挡。曹仁杀到垓心,救出牛金。回顾尚有数十骑在阵,不能得出,遂复翻身杀入,救出重围。正遇蒋钦拦路,曹仁与牛金奋力冲散。仁弟曹纯,亦引兵接应,混杀一阵。吴军败走,曹仁得胜而回。
在《罗本》里完全突出了曹仁个人的威猛,正如最后一句“将军真天神也!”。毛本则把一个有血有肉,英勇无挡的曹仁改得惨不忍睹,平平无奇。

《三国演义》也是一部中国古代战争的教科书,由于毛氏不懂军事,在毛氏父子笔下对于战争场面的删改也是一踏糊涂。
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罗贯中把次日再战界桥双方所布阵势描述的十分清晰:公孙瓒方面,前锋及两翼为骑兵,中间为步兵;袁绍方面,前锋及两翼为弓弩兵,中间为步兵,兵种配置上刚好克制对方。毛氏父子不懂军事,在毛本《三国演义》中表现的不够清晰。随后,罗贯中把战场形势的演变也交待的非常明白:麴义仅率中军追杀过桥,左、右、后三军未动,赵云、公孙瓒杀败麴义中军,透阵而来,正遇远离后军的袁绍,遂率军围之。不久,袁绍庞大的后军赶到,赵云、公孙瓒立即撤退,却被袁绍的左、右两军从后包围。反观毛本《三国演义》,却把战场形势变化改的一塌糊涂。 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有“后面袁绍大队掩至。瓒同赵云回,左颜良军到,右文丑军到,三路拚杀。”在毛本《三国演义》中改为“绍兵大队掩至,颜良亦引军来到,两路并杀。”文丑去哪儿了?

总之,强烈呼吁大家按照演义对打细节排武将名次时,一定要参考毛本之前的通俗演义本.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ahaku719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5
编号 70357
注册 2006-5-28


发表于 2007-6-24 14:4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因为罗版成书于明朝这个思想开放的年代,毛版成书于清末思想紧闭的年代。另外毛的战争军事素养和罗贯中相比相去甚远。毛版唯一一点好处是白话的成分多了一些,比较通俗易懂一些,而罗版文言文成分较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zhengzhen000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09
编号 42749
注册 2005-7-10


发表于 2007-6-24 18:1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偶也认为应以罗本为准,但是毛本流传更广,所以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毛本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atharisis
(杜衡君)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9
编号 174418
注册 2007-6-9


发表于 2007-6-24 19:4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毛批才是王道,古人的幽默感啊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5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30 19:5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095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