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李世民哭谏追师的真伪, 初唐史的若干问题考证(7)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李世民哭谏追师的真伪

之七:李世民哭谏追师的真伪
  
  据“资治通鉴”所载,李军从太原起兵后遇到的第一个劲敌是霍邑的宋老生。恰好此时阴雨连绵,道路泥泞,军粮无法接济上。而刘文静赴突厥求和请兵支援又一去而无音讯,再加上传来消息,说刘武周与突厥勾结,乘太原后防空虚而攻击太原,结果军心动摇,许多人主张撤兵回救太原。李渊向李建成和李世民两兄弟问计,二人均反对撤军,认为刘武周偷袭太原之消息纯属谣传。但李渊并未听取意见,下令撤军。李世民欲待再劝,却已天色向晚,李渊已经就寝,守卫不让他进去。李世民于是号哭于帐外,终于惊动李渊出来问取情由。李世民再次分析大军可进不可退,进则胜、退则亡的利害关系。李渊于是改变主意,派李世民追回已经后撤的军队。这就是所谓的“哭谏追师”,颇为戏剧化。
  
  胡如雷指出,“大唐创业起居注”中并没有哭谏追师的情节,而是李建成和李世民两兄弟一劝,李渊就改变主意了。而“大唐创业起居注”一书乃起兵中的随军记室温大雅所写,成书于李渊在位年间,较之新旧唐书与“资治通鉴”中多有溢美李世民之言更为可信,所以胡先生认为哭谏追师一事是捏造出来美化李世民的。
  
  但胡先生所说似不大妥当。新旧唐书及“通鉴”诚然有溢美李世民之言,但倒过来想,既然“大唐创业起居注”成书于李渊在位年间,则它岂非也有可能溢美李渊?
  
  事实上,后来李军进攻河东时也出现久攻不下的情形,当时又出现两种意见,一者是主张先攻下河东再取长安;一者是主张绕过河东不攻,直接攻打长安。后一意见是李世民提出的,成了后来行动的主要依据。但“大唐创业起居注”中却不提此建议出自李世民,胡如雷在此也承认“大唐创业起居注”在这一事上是溢美李渊了。由此可见,“大唐创业起居注”为了溢美李渊而隐没李世民之功是完全有可能的。
  
  当然,可能不等于事实。“哭谏追师”一事应该是真的,是由于此事之描述与上下文配合得很好,并无明显的斧凿之迹,不似出于伪作。而事件中反映出李渊小心谨慎的心态,也是与他前后的作风相当一致的。
  
  如果再细加考虑,就会发现李渊的小心其实并不算过份。李世民在说明刘武周攻打太原之说为谣言时是这样分析的:他认为刘武周胸无大志,满足于现有的地位;而突厥则贪婪好利,不守信约。所以二者表面上附合在一起,其实互相猜疑,根本不可能勾结到一块。若刘武周当真攻打太原,突厥就会攻击他的老巢,刘武周必定不敢冒此大险,所以不会攻打太原。
  
  若以当时形势来反思李世民这一番分析,就会知道他是过于乐观了。事实上,刘武周决非胸无大志之人,而突厥为了一时利益与之勾结亦非不可能,只不过其勾结可以维持多久就是另一个问题了。而当时李军绝大部分兵力集结在霍邑城下,太原后防空虚之极。而坐镇太原的只是十七岁的李元吉这样一个完全没有任何作战经验的小孩子。一旦刘武周来攻,又该如何抵挡?所以,刘武周勾结突厥攻打太原是完全有可能的。
  
  事实上,虽然在进军长安过程中这个可能性始终没有成为现实,但后来却终于变成事实。在李世民平定西秦后,刘武周突然大举攻打太原,李元吉未作抵抗就弃城而逃,蹿回长安,以致李氏父子发迹的河东地方面临全部沦丧的危险。李渊惊慌之下竟下令放弃河东领土,李世民上书反对,并请命率军抗击。而在刘武周被李世民彻底打垮后,他率领残兵投奔突厥寻求庇护,李世民当时既称臣于突厥,自不敢率军追入突厥去擒杀刘武周。后来还是通过离间突厥和刘武周之间的关系来借突厥之刀杀了刘武周。
  
  在那个时候,李唐政权已据有长安,并已平定西秦,再无后顾之忧,形势较之进军长安时的前途未卜不知好上几百倍,刘武周这时尚且有能力攻击太原,且在一开始时造成“关中震骇”的险恶局面,则若然刘武周是在进军长安时攻打太原,其后果之严重可想而知。
  
  所以,以李渊平素之谨小慎微,李世民在第一次劝谏时所持理由又过份乐观,则李渊没有听从的结果,是正常而合理的。这符合他的小心作风,也符合李世民早期军事思想中乐观急进的特征。
  
  到李世民哭谏之时,他从反面论证撤军的危险:一旦撤军,军心将彻底崩溃,到时宋老生由霍邑出兵从背后追击,大军马上就会灭亡。这次他避开不谈不撤军的好处,而着重于撤军的危险;不再从乐观角度,而是从悲观角度剖析问题,因而易于使李渊信服,终于使之醒悟。这一切都相当合情合理,捏造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当然,在整个事件的描写中,不免有些戏剧性的成份在内,这就可能是写史书的人用了些文字手段了。但总体而言,这一事件的真实性还是可以信赖的。

[ 本帖最后由 冒牌 于 2008-6-4 12:53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4-4-7 14:3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段历史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关于李建成的作用,如果考虑到这个差别,恐怕内情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新旧唐书都记载只有李世民一人提建议,李渊不听,李世民再夜间哭谏;而起居注这是李建成和李世民共同反对,再无后戏;通鉴则融合二说,不过变成李世民主谋,李建成附议,考虑到政治因素,司马光的处理显然高明得多。

不过从现代的研究来看,李渊的军事素养并不低,其考虑退兵也非怯弱之举,更多还在于他谨慎个性,如果还需要李世民哭谏,那么李建成又有何动静呢?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跋锋寒于2004-04-07, 14:39:07发表
这段历史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关于李建成的作用,如果考虑到这个差别,恐怕内情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新旧唐书都记载只有李世民一人提建议,李渊不听,李世民再夜间哭谏;而起居注这是李建成和李世民共同反对,再无后戏;通鉴则融合二说,不过变成李世民主谋,李建成附议,考虑到政治因素,司马光的处理显然高明得多。

不过从现代的研究来看,李渊的军事素养并不低,其考虑退兵也非怯弱之举,更多还在于他谨慎个性,如果还需要李世民哭谏,那么李建成又有何动静呢?

对,我也认为李渊想撤兵主要是因为谨慎,而非怯懦。我在贴子中的分析也指出,其实当时太原确实是有被背后袭击的可能性的,只是该可能性当时是比较幸运地没有发生而已。

李建成的作用嘛,没有史料,实在无法凭空想象。毕竟做考证还是一定要在史料的基础上做,否则完全是凭空想象,不可能进行真正的考证。我在“拖雷之死的真相考证”一贴中曾经说过这么一番话,用在这里回应你也是合适的。


附:

当然,也有人会说,这可能是因为拖雷的后人夺权后,将相关的记载都抹得一干二净,不予记录。如果是这样说的话,那就没有任何可以考证的余地了。修改史书的做法不是完全没有,但说能如此清除干净,实在有点匪夷所思。做考证,我们只能基于这么一个假设:即史书的记载尽管不尽不实,但大体而言,仍是可信的。如果完全否定史书,那就没有任何做考证的根据了,考证的起点与依据都完全没有了。这样的考证,永远难以达成共识。因为找不到证据的人,总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因为我需要的证据都给抹掉了!”以那样的假设为讨论的起点,那就真是“审死官”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4-4-8 00:2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李建成的作用不是没有史料记载,起码通鉴就有,夜追左军是两个人一起的,再考虑到之前的进言也是两个人,谁主谁辅很难确定,但基本可以推断整个事件是兄弟俩共同行动的。很难想象此等重要关头,李世民去哭谏,而李建成高枕沉睡,随后又一起去追左军。

如果再加入李建成这个变数,哭谏追师实在可疑,其情节戏剧化可以不说,更重要的是这一句“吾之成败皆在尔,知复何言,唯尔所为”恐怕才是整个事件要突出的中心。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跋锋寒于2004-04-08, 0:22:53发表
如果再加入李建成这个变数,哭谏追师实在可疑,其情节戏剧化可以不说,更重要的是这一句“吾之成败皆在尔,知复何言,唯尔所为”恐怕才是整个事件要突出的中心。

那句话明显是后来加上去的,为的是响应前面“太原起兵”中那句“破家立国由汝”(大意如此)。

但事件本身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萧让

白衣公主太中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166
帖子 554
编号 6386
注册 2004-4-1


发表于 2004-4-9 01:1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错,提一下。小李跟老李关系更亲密些,长年随时在侧嘛,不像李建城一直在河东老家,所以由小李出面说话,这是没什么问题的。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住持方丈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22
帖子 2232
编号 472893
注册 2012-11-29


发表于 2015-10-4 20:4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基本可以推断整个事件是兄弟俩共同行动的,这是没什么问题的。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3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28 03:1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084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