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读史随想(一)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7-3-18 16:2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读史随想(一)

春秋时,礼崩乐坏,礼乐征伐不由天子而出于诸侯,甚而至于出自大夫、家臣。300年间,征战杀伐无日无之,各国皆以兼并为要务,所谓“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春秋初年见于史书之140余国名,至战国初年,所存者不过寥寥,而就在这不断的战争中,周室所赖以存在的政治、文化基础迅速崩溃,正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卷首所言:“君臣之礼既坏矣,则天下以智力相雄长,遂使圣贤之后为诸侯者,社稷无不泯绝,生民之害糜灭几尽”。而周室之亡,则肇于此矣。故孔子曰:春秋无义战。

然而,春秋之际,王纲散坏,戎狄交侵。戎灭西周;狄灭卫、邢,伐齐、鲁、郑、晋;而汉阳诸姬则尽皆灭于楚。夷狄为祸之烈,一至于此,诚所谓“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如缕”者矣。然于此恶劣之情势之下,周室仍绵延数百年而不亡,究其原因,赖有一、二大国如齐、晋者尊王攘夷以支撑之故。

倘使齐、晋谨守其分,不事兼并,而尤为临淄、太原之封,试问其能北击狄,南拒楚乎?试问周天子能以虢、虞之国抵御荆楚而抗击戎狄乎?

由此说来,周之存也,以齐、晋诸国不守其度而专事兼并之故也;周之亡也,以齐、晋诸国不守其度而专事兼并之故也。这真是历史的一个悖论。然而,列国扩张兼并,使诸夏之中崛起强盛之国,然后攘却戎狄,遂使华夏文明得以保存,却又功莫大焉。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钩衡驾马
(冢中枯骨)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7
帖子 233
编号 88411
注册 2006-10-23
来自 苏州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7-3-18 17:2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倘使齐、晋谨守其分,不事兼并,而楚亦谨守其分,不事兼并,则齐,晋何须南距楚,倘诸国皆谨守其分,不事兼并,则周天子可号令天下,亦可距外夷。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7-3-18 20:0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钩衡驾马 于 2007-3-18 17:23 发表
倘使齐、晋谨守其分,不事兼并,而楚亦谨守其分,不事兼并,则齐,晋何须南距楚,倘诸国皆谨守其分,不事兼并,则周天子可号令天下,亦可距外夷。

楚为蛮夷,其分何在?

《史记·楚世家》:当周夷王之时,……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及周厉王之时,暴虐,熊渠畏其伐楚,亦去其王。

《史记·楚世家》:三十五年,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

由此可见荆蛮之本色。中国弱则相侵,中国强则退避。故西周之世,昭王伐之,厉王威之,宣王征之。《诗经》曰:“蠢尔蛮荆,大邦为仇”,也正是周室征荆蛮的记载。

楚侵汉阳诸姬,正是为了逐鹿中原,挑战华夏,“欲以观中国之政”也。从楚方面来说,这才是他们的分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应伯爵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6
编号 124525
注册 2007-3-21


发表于 2007-3-21 10:4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先生谬矣。何谓戎狄?窃闻考古发现,秦人文化迥异华族、夏族(很可能血统并非一支),故时中原诸国目为蛮荒,倒不仅仅是地处偏远的缘故。然非赵氏嬴政一统,中华之雏形尚不成,乌论其他。
彼时之戎狄,现下之汉民耳,大率如此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iongareth
(宋武刘裕)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1
帖子 1134
编号 86953
注册 2006-10-11


发表于 2007-3-21 11:3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是秦并西戎,而非秦本西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7-3-21 16:4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应伯爵 于 2007-3-21 10:44 发表
先生谬矣。何谓戎狄?窃闻考古发现,秦人文化迥异华族、夏族(很可能血统并非一支),故时中原诸国目为蛮荒,倒不仅仅是地处偏远的缘故。然非赵氏嬴政一统,中华之雏形尚不成,乌论其他。
彼时之戎狄,现下之汉 ...

嗯,,这个,,那一个考古成果证明秦人文化迥异华夏?尚请指教。

秦、赵同族,倘秦为西戎,则将置赵于何地?

何况秦伐西戎而有之,史有明载。《史记·秦本纪》:周宣王即位,乃以秦仲为大夫,诛西戎。西戎杀秦仲。秦仲立二十三年,死於戎。有子五人,其长者曰庄公。周宣王乃召庄公昆弟五人,与兵七千人,使伐西戎,破之。於是复予秦仲後,及其先大骆地犬丘并有之,为西垂大夫。

又曰:庄公居其故西犬丘,生子三人,其长男世父。世父曰:“戎杀我大父仲,我非杀戎王则不敢入邑。”遂将击戎,让其弟襄公。

又曰: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与誓,封爵之。……十二年,伐戎而至岐,卒。

倘无视如此丰富的史料记载,则将谓其为西戎内战乎?

正因为秦攻驱西戎而有其地,化戎民为夏人,故此其风俗必然带有戎人之痕迹,这也是清理之中的。但若要据此而将秦归于蛮夷,不亦过乎?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4 13:5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193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