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韦编三绝
» [图文]中国历代文学与艺术家(转帖)(未完)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图文]中国历代文学与艺术家(转帖)(未完)
铁伞怪侠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6013
注册
2004-3-14
#1
发表于 2004-3-17 10:4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中国最早的诗人-屈原
屈原 (约前340—约前278)中国最早的诗人。名平,字原。又自称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楚人,故里传为今湖北秭归县。是与楚王同姓的贵族。初辅佐怀王,历任左徒、三闾大夫。力主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齐抗秦。在同保守贵族子兰、靳尚等人的斗争中,遭逸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长期流浪在沅湘流域,因而接近人民,对黑暗现实日益不满。秦兵攻破楚都郢之后,痛感无力挽救祖国的危亡,政治理想不能实现,于是投汩罗江自杀。其代表作《离骚》,强烈地表达了进步的政治思想,愤世嫉俗的高洁品格,热爱祖国和人民的炽热感情和献身精神。此后,骚体便成为一个新的诗歌样式。
西汉政论文学家贾谊
贾谊 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有赋七篇,今存四篇,以《吊屈原赋》最有名,为汉赋之先声。散文成就更高。《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为其代表作。文章气势豪迈,逻辑严密,感情充沛,善用比喻,为西汉最优秀的政论散文,对后世论说性散文影响颇大。哲学上以德为万物之本,认为德生阴阳、天地与万物。但又认为德由道生。后期转向自然论,以为万物均由自然而生,自有其生灭变化。人要认识自然,必须“清虚而静,镜仪而居”。试图以人之衣食状况解释社会治乱与道德兴衰,认为若饥寒不保,则无以言德。
史学绝唱的作者-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约前87),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出身史学世家,父亲司马谈官至太史令。司马迁十岁时随父到长安,先后拜学于董仲舒和孔安国。二十岁开始游历名山大川,继父亲太史令的职位后,又随汉武帝到泰山、长城、河北、辽西等地出游,增长见识。任太史令期间,饱览朝廷藏书,并开始整理史料,以完成父亲的遗愿。汉武帝天汉二年(前99年),李陵 投降匈奴,司马迁因上疏为李陵辩护,触怒汉武帝,被处以宫刑。司马迁受此大辱,愤不欲生,但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决心「隐忍苟活」,发愤写作,终于完成了伟大的历史名著《史记》。《史记》记载了上起轩辕黄帝,下至汉武帝时当代史事,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纪传体通史,不论在史学上还是在文学上都有其巨大的价值,故被鲁迅称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以他的《史记》,实现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
诙谐的文学家东方朔
东方朔 (前154?—前93)西汉文学家。家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人。早年学诗、书、剑、兵法,他既爱经术,又博览群书,性情诙谐,应对敏捷。后自荐入朝,博得武帝爱幸,授他为郎,常在侧侍中,任武帝太中大夫。有正义感,能直言切谏。武帝作建章宫,他谏道:「皇上淫侈如此,而想使百姓不奢侈,不失农时,这实在很难。」这样当面责武帝也确很有勇气。《答客难》、《非有先生论》等散文赋,虽非称之为赋,用的却是赋体,均以主客问答形式,寄寓讽谏之意。前者发泄了个人牢骚,也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事实。原有集二卷,多亡佚.
目录学之祖刘向
刘向(约前77-前6)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人。治《春秋谷梁传》,亦好《左氏传》。曾任谏大夫、宗正等。用阴阳灾附会时政,屡次上书劾奏宦官、外戚专权。成帝时,任光禄大夫,终中垒校尉。曾校阅群书,撰成《别录》,为中国目录学之祖。又编有《楚辞》所做辞赋三十三篇,今多遗失。唯存《九叹》为完篇。另有《洪范五行传》、《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今存。
隐居富春山严光
严光,一名遵。东汉初会稽余姚人。字子陵。曾与刘秀同学1,有高名。刘秀即位后,他改名隐居。后被征召到京师洛阳,授谏议大夫,不受,归隐于富春山,年八十,卒于家。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铁伞怪侠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6013
注册
2004-3-14
#2
发表于 2004-3-17 10:4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文史学家班固
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班彪之子,弟班超,妹班昭。彪致力于著史,为续司马迁《史记》,作《后传》六十五篇。固承父志,继续撰写。以有人告发私改国史下狱,超上书为之申辩得释。明帝召为兰台令史,典校秘书,遂得以再从事著作,积二十年增补而为《汉书》。章帝建初四年(79年)奉诏撰集诸儒生在白虎观讲论五经异同事,成《白虎通德论》,又称《白虎通义》。和帝永元元年(89年),以中护军随大将军窦宪北征匈奴,纪功勒石燕然山。次年,行中郎将军。后窦宪被诛,班固受株连,死于狱中。其时《汉书》尚缺八表及〈天文志〉,由其妹昭与马续奉诏续成之,为西汉一代之断代史。著有诗文四十余篇,以〈两都赋〉最为人传诵,明人张溥辑有《班兰台集》,近人丁福保辑有《班孟坚集》。
俸禄济贫民的黄香
黄香 东汉江夏安陆人,字文疆。少博学经典,能文章,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下黄童。殇帝时,任魏郡太守,时遭水灾,以俸禄赈济贫民。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文。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铁伞怪侠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6013
注册
2004-3-14
#3
发表于 2004-3-17 10:4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南州高士徐稚
徐稚(97-168)东汉豫章南昌人,字孺子。家贫,以耕种为业。桓帝时,因不满宦官专权,虽屡为陈蕃等大臣举荐,终不为官,时称“南州高士”。
佳婿王羲之
王羲之(321─371,一作303─361),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出身门阀世族。羲之素性坦率,当太尉郗鉴派门生到王导家选女婿时,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言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袒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此正佳婿也!」访之,乃是羲之,遂以女相嫁。故后世称女婿为「东床」。王羲之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气。曾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铁伞怪侠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6013
注册
2004-3-14
#4
发表于 2004-3-17 10:4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高洁孤傲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或曰名陶潜,字渊明。东晋末、南朝宋之间的杰出诗人。陶渊明生活在没落的官宦家庭,少年时受玄学影响,闲静少言,不慕荣利,闲居乡里多年。他在二十九岁出仕,经历了十三年时宦时隐的生活,其间发生了桓玄谋位、刘裕起兵等政治风波。陶渊明看透了官场的虚伪和政治的黑暗,由是更加渴望返归田园,摆脱为「口腹自役」的生活,保持纯真质朴的本性。四十一岁时,因家贫,求为彭泽县令,为官八十余日便借故辞官,赋《归去来兮辞》,息绝交游,不再出仕,躬耕自资,饮酒赋诗,自娱心志。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他高洁孤傲的人格和「桃花源」的理想,以及诗意化的生活情趣,对后世文人士大夫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山水诗人谢灵运
谢灵运(385─430),东晋南朝大族,著名山水诗人,出身高门士族,东晋车骑将军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故又称谢康乐。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与颜延之俱为江左第一。东晋时,官至相国从事中郎。入南朝,降为侯爵,历任永嘉太守、侍中、临川内史等职。他热衷于政治权势,又出身于豪门世族,「自谓才能宜参权要」,但在南朝刘宋时未被重用,故心怀愤恨。虽身居官职,却不理政务,肆意遨游山水。后竟辞官回家,常役使数百人凿山浚湖,探奇访胜,以排遣政治上的不满情绪。晚年,被人弹劾,诏收捕之,遂兴兵反宋,兵败被擒,放逐广州,被杀。有集二十卷,已佚,明人辑有《谢康乐集》。其诗大部分作于任永嘉太守之后,主要写江南山水景色,语言精工富丽,刻画细致逼真,用字崇尚声色,再现了自然界中清新可爱的美景。
东晋画家顾恺之
顾恺之(约345-409)东晋画家。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人。曾为桓温及殷仲堪参军,官至通直散骑常侍。多才艺,工诗赋、书法、尤精绘画。尝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画人尤注重点睛,其画笔道周密,紧如蚕丝,号为“密体”,区别于唐人吴道子的“疏体”。存世的《<女史箴>图》传是最早的摹本,另传有《<洛神赋>图》,或疑为宋人所作。
昭明太子萧统
萧统(501-531)南朝梁文学家。字德施,南兰陵人。武帝长子。武帝天监元年,立为太子,未即帝位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信佛能文。曾招聚文学之士,编集《文选》三十卷,对后代文学颇有影响。原有集,已散佚,后人集有《昭明太子集》。
初唐四大家虞世南
虞世南(558-638)唐初书法家、文学家。字伯施,越州余姚人。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人称虞永兴。能文辞,工书法,亲承王羲之七代孙僧智永传授,继承了二王的书法传统,外柔内刚,笔致圆润遒丽,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法家。正书碑刻有《孔子庙堂碑》。诗多应制之作,文辞典丽。编有《北堂书钞》一百六十卷。
唐初书法家褚遂良
褚遂良(596--658或659)唐大臣、书法家。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一说明翟(今河南禹州)人。太宗时,历任起居郎、谏议大夫、中书令。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受太宗遗诏辅政。高宗即位,任吏部尚书、左仆射、知政事。封河南郡公,人称褚河南。主张维护礼法,定嫡庶之分。后因反对高宗立门第低微的武则天为后,被贬职而死。其书法继二王(羲之、献之)、欧(阳询)、虞(世南)以后,别开生面。晚年正书丰艳流畅,变化多姿。对后代书风影响甚大。后人把他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书法家。碑刻有《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房玄龄碑》、《雁塔圣教序》等。著有《晋右军王羲之书目》。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铁伞怪侠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6013
注册
2004-3-14
#5
发表于 2004-3-17 10:4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作《滕王阁序》的王勃
王勃(650或649--676)唐文学家。字于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麟德初应举及第,曾任虢州参军。后往交趾探父,渡海溺水,受惊而死。少时即显露才华。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他和卢照邻等皆企图改变当时"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的诗风(见杨炯《王子安集序》)。其诗长于五律,偏于描写个人经历,多思乡怀人、酬赠往还之作,风格较为清新流丽。其文多为骈体,重辞采而有气势,以《滕王阁序》为较有名。有《王子安集》。
幽忧诗人卢照邻
卢照邻(约630--680后)唐诗人。字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治今河北涿州)人。曾任邓王府典签、新都尉。后为风痹症所困,投颍水而死。工骈文,尤有诗名,为"初唐四杰"之一。诗擅七言歌行,多愁苦之音。《长安古意》、《行路难》等篇述世事变迁、繁华衰谢之感,音节流转,为世所称。有《幽忧子集》。
七言歌见长的骆宾王
骆宾王(约638--?)唐文学家。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曾任临海丞。后随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兵败后下落不明,或说被杀,或说为僧。与王勃等以诗文齐名,为"初唐四杰"之一。其诗以七言歌行见长,多悲愤之词。又善骈文,所作《代李敬业(即徐敬业)传檄天下文》(后人改题作《讨武zhao檄》,则天见之,有"宰相因何失如此之人"之叹。有《骆宾王文集》。
茶之神圣陆羽
陆羽(733--约804)唐学者。学鸿渐,自称桑ning翁,又号东冈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性诙谐,闭门著书,不愿为官。一度曾为伶工。与女诗人李季兰、僧皎然颇友好。以嗜茶著名,并对茶道有精深研究,撰有《茶经》,旧时被视为"茶神"。又能诗,但传世者仅数首。
创金剪刀书的司马承祯
司马承祯(647或655--735)唐道士。字子微,法号道隐,自号白云子,河内温县(今属河南)人。师事嵩山道士潘师正,受符lu、辟谷、导引、服饵等方术。隐居天台山。睿宗、玄宗迭次召见,玄宗还从他亲受法篆,命于王屋山自选形胜,筑阳台观以居之。吸收儒家正心和佛教止观学说,主张修炼要收心、守静、简事、直观,去知识,绝欲望,对北宋理学"主静说"有直接影响。善篆、隶,自成一体,号"金剪刀书"。曾受命书《老子石经》,刊正文句,定著五千三百八十言。卒谥贞一先生。著有《修真密旨》、《天隐子》、《服气精义论》、《坐忘论》等。
爱国书法家颜真卿
颜真卿 (709-785)唐朝大臣,书法家。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中举进士。天宝中,累官至侍御史。因不附杨国忠,出为平原(今属山东)太守。安禄山叛乱,他联络从兄颜杲卿起兵抵抗,附近十七 郡响应,被推为盟主。诸郡陷落后他辗转归朝,官至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世称颜鲁公。德宗时为宰相卢杞所 忌,李希烈谋反,因奏使前往劝谕,被缢杀。书法端严雄壮,气势开张,世称其字为"颜体"。有著作《颜鲁公集》。
画派南宗之祖王维
王维(701?--761)唐诗人、画家。唐摩诘,先世为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军陷长安时曾受伪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中年后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为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艺术上极见功力,体物精细,状写传神,具有独特成京。兼通音乐,精绘画。善写破墨山水及松石,笔迹雄壮,似吴道子,始用皴法和渲晕,布置重深,尤工平远之景。曾绘《辋川图》,山谷郁郁盘盘,云水飞动。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亦擅人物、肖像、丛竹等。存世的《雪溪图》、《写济南优生像》(一作《伏生授经图》),相传是他的画迹。有《王右丞集》。
诗圣杜甫
杜甫(712--770)唐诗人。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属湖北)人。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杜审言之孙。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公元744年)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今陕西西安)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有较深的认识。靠献赋始得官。及安禄山军陷长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后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往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一说死于耒阳。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宋以后被尊为"诗圣",对历代诗歌创作产生巨大影响。《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诗,皆为人传诵。有《杜工部集》。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铁伞怪侠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6013
注册
2004-3-14
#6
发表于 2004-3-17 10:5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烟波钓徒张志和
张志和 唐诗人。字子同,初名龟龄,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年十六游太学,举明经。肃宗时待诏翰林,贬南浦尉,后隐居江湖,自号烟波钓徒。与颜真卿等为友。善歌词,能书画、击鼓、吹笛。作品多写隐居时的闲散生活。其词今存《渔父》五首,描写季节景物,鲜明生动,为早期文人词中著名之作。另有《玄真子》。
追随风雅比兴的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令属山西)人,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北)。早年家境贫困,颇历艰辛。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诗经》"风雅比兴"的传统和杜甫的创作精神,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早期所作讽谕诗,如《秦中叶》、《新乐府》中的不少篇章较广泛尖锐地揭发了时政弊端和社会矛盾,于民生困苦也多有反映。自遭受贬谪后,意志逐渐消沉,晚年尤甚,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其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除讽谕诗外,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也很有名。和元稹友谊甚笃,与之齐名,世称"地白"晚年与刘禹锡唱和甚多,人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
民歌为诗的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 唐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上(治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授监察御史,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和柳完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竹枝词》、《杨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为文长于说理。又通医学。重要哲学著作《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学说。认为自然的职能在于"生万物",人的职能在于"治万物",驳斥了当时的"因果报应"论和"天人感应"说。还提出任何事物都不能"逃乎数而越乎势"的命题。后期对佛教思想表现了妥协有《刘梦得文集》。
爱妻深切的元稹
元稹(779--831)唐诗人。字微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居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早年家贫。举贞元九年(公元793年)明经科、十九年书判拔萃科。曾任监察御史。因得罪宦官及权臣,遭到贬斥。后转而因缘宦官,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暴疾卒于武昌军节度使任所。与白居易友善,常相唱和,世称"元白"。早期的文学观点相近。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作者之一。所作乐府,对当时的社会矛盾有所揭露;但在反映现实的社会变革和语言的通俗流畅上,都不及白居易。《遣悲怀》述夫妻之情《连昌宫词》感怀世事迁变,皆为世所称。又颇有艳诗,当时曾产生不良影响。李肇《国史补》述及当时诗坛的情况说:"元和以后……学淫靡于元稹。"又作者有传奇《西厢记》故事所取材。有《元氏长庆集》。
诗鬼李贺
李贺(790-816)唐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仕途偃蹇,仅曾官奉礼郎 。因避家讳,被迫不得应进士科考试,韩愈曾为之作《讳辩》。和沈亚之友善。其诗长于乐府,多表现政治上不得意的悲愤,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现实,也有所揭露、讽刺。又因其多病早衰,生活困顿,诗中于世事沧桑、生死荣枯,感触尤多。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像,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但也有房间雕琢之病。有《昌谷集》。
正楷遒健的柳公权
柳公权(778--865)唐书法家。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官至太子少师。工书,正楷尤知名。初学王羲之,遍阅近代笔法,而得力于颜真卿、欧阳询,骨力遒健,结构劲紧,自成面目,对后来影响很大,与颜真卿并称"颜柳"。书碑很多,以《玄秘塔碑》、《金刚经》、《神策军碑》为最著。书迹有《送梨帖题跋》。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铁伞怪侠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6013
注册
2004-3-14
#7
发表于 2004-3-18 16:1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寒苦感伤的诗人孟郊
孟郊(751)814)唐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浙江行清)人。早年隐居嵩山。近五十岁中进士,任傈阳县尉。元和间任河南水陆转运从事。卒后友人私谥贞曜先生。与韩愈交谊颇深。其诗感伤遭遇,多寒苦之音。用字造句力避平庸浅率,追求瘦硬。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言。有《孟东野诗集》。
甫里先生陆龟蒙
陆龟蒙(?--约881)唐文学家。字鲁望,姑苏(今江苏苏州)人。曾任湖苏二州从事,后隐居甫里,自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又号天随子。与皮日休齐名,世称"皮陆"。所作散文《野庙碑》等,对当时的社会矛盾和统治者腐朽,作了讽刺和揭露。诗多写景咏物这作。有《笠泽丛收》、《甫里集》。
字字锤炼的诗人贾岛
贾岛(779--843)唐诗人。字浪仙,一作阆仙,范阳(治今河北涿州)人。初落拓为僧,名无本,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曾任长江主簿,世称贾长江。官终普州司仓参军。其诗喜定荒凉枯寂之境,颇多寒苦之辞。以五律见长,注重词句锤炼,刻苦求工,"推敲"的典故即在晚唐、宋初和南宋中叶颇有影响。有《长江集》。
玉谿先生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约858)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先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善意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其诗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擅权和时政弊端多有所反映,《行次西郊作一百韵》、《有感二首》、《重有感》等皆著名;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拆时政,《贾生》、《隋宫》、《富平少侯》等较突出。"无题"诗脍炙人口、意旨隐晦之病。也工四六文。有《李义山诗集》。文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简淡诗风的韦应物
韦应物(约737--约791)唐诗人。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玄宗。后为滁州、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故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其诗以写田园风物著名,寄情悠远,语言简淡。涉及时政和民生疾苦之作,亦颇有佳篇。后世以其与柳宗元并称为韦柳。有《韦苏州集》。
讽谕诗风的杜牧
杜牧(803--853)唐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佑孙。大和进士,曾为江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诸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感于藩镇跋扈和吐蕃、回纥的攻掠,诗文中多指陈讽谕时政之作。小诗写景抒情,多清俊生动。也有一些诗写他早年的纵酒狎妓,为"小杜"。亦能文《阿房宫赋》颇有名。《樊川文集》。
史学大家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北宋大臣,史学家。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字君实。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曾出任龙图阁直学士、翰林学士等职。熙宁三年(1070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永兴军。次年,判西京御史台,居洛阳十五年。哲宗即位,还朝任职。元丰八年(1085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朝政,排斥新党,废止新法。他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他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为编年体通史,学术价值很高。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著述甚丰,有《温国文正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著作传世。
先天下而忧的范仲淹
范仲淹(986-1052),北宋政治家和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幼家贫好学,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考取进士。入仕后,不论在朝或任职地方,均勤政廉洁,政绩显著。京师流传有「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的盛誉。监泰州西溪镇盐仓时,修堤防海患,堤长数百里,人称「范公堤」。出巡江淮、京东灾区,开仓赈济灾民,减免赋税。宋夏战争期间,出任陕西帅臣,改革军队编制,提高军队战斗力,修城筑寨,屯田积谷,巩固了边防。西夏人称其为「胸中有数万甲兵」。庆历三年(1043年),任参知政事,在宋仁宗的支持下推行新政。庆历五年,新政失败,罢免参知政事。先后出任知(今陕西彬县)、邓(今河南邓县)、杭州等地。他的文学成就不亚于其政绩。其名作〈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传世名句。著作有《范文正公集》。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铁伞怪侠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6013
注册
2004-3-14
#8
发表于 2004-3-18 16:1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文史兼通的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卢陵(今江西吉安)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庆历三年(1043年),任知谏院,支持范仲淹推行新政。新政失败后,被贬官外任十一年。还朝后,于嘉三年(1058年)任参知政事。后因反对王安石推行青苗法,请求辞官。他文史兼通,造诣很深,对宋代文风的改革颇有贡献,名列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史学也很有成就,编撰《五代史记》(《新五代史》),并与宋祁等修《唐书》(《新唐书》)。编辑和整理金石遗文上千卷,编为《集古录》,并写成《集古录跋尾》十卷。另著有《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等。死后谥文忠。
宛陵先生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北宋诗人。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安微宣州)人。宣城古名宛陵,故世称梅宛陵。少时应进士不第。历任州县官属。中年后赐进士出身,授国子监直讲,官至都官员外郎。论诗注重政治内容,对宋初以来的靡丽文风表示不满。在写作技巧上重视细致常任谇为:"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见《六一诗话》)所作颇致力于反映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风格力求平淡,盖欲以矫靡丽之习,但有时不免流于板滞。对宋代诗风的转变影响很大,甚受陆游、刘克庄等人的推崇。有《宛陵先生文集》。
取法晋人的蔡襄
蔡襄(1012-1067)北宋书法家。字群漠,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至官端明殿学士。工书,学虞世南、颜真卿,并取法晋人。正楷端重沉着,行书温淳婉媚,草书参用飞白法。为"宋四家"之一。传世碑刻有《万安桥记》,书迹有《谢赐御书诗》和书札、诗稿等。后人辑有《蔡忠惠集》.
南丰先生曾巩
曾巩(1019-1083)北宋文学家。字子固,南丰(今属江西)人。世称南丰先生。嘉祐进士,尝奉召编校史馆书籍,官至中书舍人。曾为王安石所推许。散文平易郐缓,长于叙事说理,讲究章法结构,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后人亦以其与欧阳修并称为"欧曾"。有《元丰类稿》。另《降平集》也题为其作。
黄庭坚书法侧险取势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出于苏轼门下,而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且谓诗歌不当有"高谤侵陵"的内容,若干作品中表现出倾向旧党的政治态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介"无一字无来处"和"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又能词。兼擅行、草书,初以周越为师,后取法颜真卿及怀素,受杨凝式影响,尤得力于《瘗鹤铭》。以侧险取势,纵横奇倔,自成风格。为"宋四家"之一。有《山谷集》。另有诗文集名《山谷精华录》。词集《山谷琴趣外篇》。书迹有《华严疏》、《松风阁诗》、《王长者史诗老墓志铭》及草书《廉颇蔺相如传》等。
豪放派文学家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二年(1057年)进士,先后任大理评事、凤翔府签书判官、开封府推官等职。神宗熙宁中,因上书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杭州通判。后又调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元丰二年(1079年),他作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后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哲宗即位,司马光任相,召他还朝,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因对尽废新法有异议,出知杭州等地。以后,又几次入朝任职和贬官外放。病逝于常州。其主要成就是文学,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诗词豪放,除李白之外,几无人可及。散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书法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著述甚丰,有《苏东坡集》等传世。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铁伞怪侠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6013
注册
2004-3-14
#9
发表于 2004-3-18 16:1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崇古画家米芾
米芾(1051-1107)北宋书画家。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世居太原(今属山西),迁襄阳(今属湖北),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微宗召为书画学博士,曾官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因举止"颠狂",人称米颠。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行、草书得力于王需之,用笔俊迈豪迈,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画山水不求工细,多用水墨点染,自谓"信笔作之","意似便已";画史上有"米家山"、"米氏云山"和"米派"之称。亦作花卉,晚年并画人物,自称"取顾(恺之)高古,不入吴生(道之)一笔"。论画偏于崇古。存世法收有《苕溪诗》、《向太后挽词》等,著有《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及《山林集》(已佚,有后人辑本《宝晋英光集》。存世《溪山雨霁》、《云山》等图乃后人所作。
沉痛苍凉的谢枋得
谢枋得(1226-1289)南宋诗人。字君直,号叠山,信州弋阳(今江西)人。宝祐四年(1256年)与文天祥同科中进士。曾为考官,出题以贾似道政事为问,遂被罢斥。德祐元年(1275年)起用为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率兵抗元。城陷后,流亡建阳,以卖卜教书度日。后元朝迫其出仕,地方官强制送往大都,乃绝食死。门人私谥文节。其诗伤时感旧,沉痛苍凉。编有《文章轨范》。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叠山集》。
精通音律的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1190-1244),金与蒙古国官员。契丹族,字晋卿,号湛然居士,蒙古名吾图撒合里(意为长髯人)。契丹皇室后裔。初仕金为燕京行尚书省左右司员外郎。金贞三年(1215年),他在燕京(今北京)降蒙古。后随成吉思汗西征,以善长医卜、律历等,深受信用。窝阔台(元太宗)时,为中书令(主管文书的必赤),主持制定仪礼,并多次谏阻蒙古军屠城,阻止蒙古贵族改农田为牧场的企图。在他的建议下,中原设立十路课税所,实行赋税制。他进言:「制利器必用良工,守成者必用儒臣。」奏行科举取士,尊孔重儒,设置编行儒学经籍的经籍所、编修所等措施,对恢复和发展中原文化卓有贡献。晚年乃马真后临朝称制,不受重视,著有《湛然居士集》、《西游录》等书传世。
开创新画风的赵孟?\b]
赵孟?#092;(1254-1322)元书画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中年曾作孟俯,湖州(今属浙江)人。宋宗室。入元,荐授刑部主事,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谥文敏。工书法,尤精正、行书和小楷,学李邕而以王羲之、王献之为宗,圆转遒丽,世称"赵体"。擅画,山水取法查源或李成,人物、鞍马师李公麟和唐人法;亦工墨竹、花鸟,以笔墨圆润苍秀见长,以飞白法画石,以书法笔调写竹。主张变革风行已久的南宋画院的体制格调,提出"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的论点,以遥接五代、北宋的体格法度,在继承前规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倡导士气,开创了元代新画风。存世书迹较多,有《洛神赋》、《胆巴碑》、《四体千字文》等,存世画作有《鹊华秋色》、《秋郊饮马》、《红衣天竺僧》等图。能诗文,风格和婉。兼工篆刻,以"圆朱文"著称。有《松雪斋集》。妻管道导,工书法,擅墨竹梅兰。
以草书入画的黄公望
黄公望(1269-1354)元画家。本姓陆,名坚,常熟(今属江苏)人;出继永嘉(今浙江温州)黄氏为义子,因改姓名,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等。曾为中台察院椽吏,一度入狱;后入全真教,往来杭州、松江等地卖卜。工书法,通音律,能散曲。擅山水,得赵孟兆指授,宗法董源、巨然。水墨、浅绛俱作,以草籀奇字法入画,气势雄秀,笔简而神完,自成一家。得"峰峦浑厚,草木华滋"之评。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传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天池石壁》、《九峰雪霁》等图。著有《写山水诀》。
清远萧疏的倪瓒
倪瓒(1306或1301-1374)元画家。字元镇,号云林子、幻霞子、荆蛮民等,无锡(今属江苏)人。家豪富。初奉佛教禅宗,后入全真教。卖田散财,浪迹太湖、泖湖一带。擅画水墨山水,宗董源,参以荆浩、关仝技法,创"折带皴"写山石;画树木则兼师李成。所作多取材于太湖一带景色,意境清远萧疏,自谓"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写胸中逸气"。与黄公望、吴镇、王蒙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雨后空林》、《江岸望山》、《渔庄秋霁》、《梧竹秀石》等图。兼工书法,学《黄素黄庭》。诗文有《倪云林先生诗集》、《清决策阁集》。
[B]明初文学家刘基
刘基(1311-1375),明初大臣、文学家。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至顺间举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下处州,闻刘基及宋濂等名,次年礼聘而至。参与谋划平定陈友谅、张士诚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吴元年(1367年)为太史令,不久,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朱元璋即皇帝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人惮其严。洪武三年(1370年)授弘文馆学士,封为诚意伯。刘基佐明太祖朱元璋平天下,太祖比之为张良,为政颇有知人之明。洪武四年,赐归。八年病卒(有传闻为太祖所杀),正德八年(1513年),加赠太师。刘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其文与宋濂齐名,诗与高启并称。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著有《郁离子》十卷,《覆瓿集》二十四卷,《写情集》四卷等,后均收入《诚意伯文集》。相传他作有《烧饼歌》,对后世之事多有预言。
风格工稳的文彭
文彭(1498-1573)明篆刻家、书画家。字寿承,号三桥,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文徵明长子。继承家学,亦善书画,而精于篆刻,风格工稳。与何震并称"文何"。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铁伞怪侠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6013
注册
2004-3-14
#10
发表于 2004-3-18 16:1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以气韵取胜的文征明
文征明(1470-1559),明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原名璧,字征明,后改字征仲,号衡山居士。曾学文于吴宽,学书法于李庆祯,学画于沈周。宁王宸濠聘之,以病辞。正德末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嘉靖二年(1523年)参与修撰《武宗实录》。五年弃官还乡,专事创作。能诗善绘工书,长于楷书、行书、山水、人物、花卉,师法王维,以气韵取胜,为吴中四才子之一。著有《甫田集》,编有《停玉馆法帖》等。
不应科举的画家沈周
沈周(1427-1509)明画家。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吴县)人。不应科举,长期从事绘画和诗文创作。擅山水,初得父沈恒吉、伯父光贞吉指授,后取法董源、巨然,中年以黄公望为宗,晚年醉心吴镇。四十岁前多画小幅,后始拓为大幅,笔墨坚实豪放,形成中锋为长、沉着浑厚的风貌。亦作细笔,于谨密中仍具浑成之势,人称"细沈"。兼工卉、鸟兽,擅用重墨浅色,别有岁韵;也画人物。名重当代。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书学黄庭坚,诗学白居易、苏轼、陆游。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茶陵诗派李东阳
李东阳(1447-1516)明诗人。字宾之,号西涯,湖广茶陵(今湖南)人。天顺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宦官刘瑾专权时,依附周旋,颇为时人所不满。其诗多应酬题赠之作;古乐府多咏述历代史事。形式上追求典雅工丽,因其政治地位显要,在当时很有影响,形成以他为首的茶陵诗派。有《怀麓堂集》.
吴中才子唐寅
唐寅(1470-1523),明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字伯虎,后改子畏,号六如居士、鲁国唐生、逃禅仙吏、桃花庵主等。初为府学生员,有才名。弘治十一年(1498年)乡试解元。次年会试,因牵涉程敏政科场舞弊案未取,谪浙江为吏。耻而不赴,漫游华中、江南诸山川,归里卖画为生。正德九年(1514年)赴南昌,为宁王宸濠幕客,察宁王有异谋,不久佯狂归里。筑桃花坞,与友人诗酒书画其中。卒于家。工诗擅画,山水、人物、楼阁皆精,为吴中四才子之一。著有《六如居士全集》。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11
发表于 2004-3-18 16:2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唐朝怎么能缺少李白?几个著名的画家好像也没有啊!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铁伞怪侠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6013
注册
2004-3-14
#12
发表于 2004-3-18 16:3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也正奇怪呢。
汉朝的司马相如。宋朝的辛弃疾都没有呀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 水泊轩辕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1 20:1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6928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