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6-17 00:38
粗犷一猛男
[quote]原帖由 [i]强权就是公理[/i] 于 2006-6-16 23:55 发表
另外,补充一点,秦始皇一统中国,开中国历史未有之先河,汉武帝不只打击匈奴,拓缰辟土,更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亦创立未有过的一种统治理念,且在意识到自己错误之后,更加进行改正,唐太宗不只是将唐朝治理成 ... [/quote]
非常赞同你对几位皇帝历史功勋的评价,他们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他们亦犯下了极大的错误,这里也无谓多加赘述,世人皆知,康熙亦如此,他有功,亦有过!为什么总要把人模版化?他有功,就忽略所有过,他有过,就忽略所有功?
2006-6-17 00:53
粗犷一猛男
[quote]原帖由 [i]强权就是公理[/i] 于 2006-6-17 00:04 发表
不是下层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更证明资本主义决对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你拿摩天大楼与大观园相比,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当时大观园中出现新的方式,这种 ... [/quote]
然也然也,摩天大楼必将出现,乃是今人慨然而论,昔年之人如何得见?领导者需有战略眼光,也不可能胸怀寰宇,无所不包,观康熙所处世代,他所接受的教育,那是截然不同于西方思想的东方传统观念,欧美科技、文化的突然出现,于他难道不像大观园里突兀地拔起一座摩天大楼?
撇开那些要不可及的历史,就看现代的中国,很多地方对外开放可谓饥不择食,跟康熙年代相比算得上是两个极端,他们吸纳一切,疯狂发展,破坏环境、耗尽资源,十几年后回头看来,走的实是一条不归路。你能说他们决策当时背历史大潮吗?不能!他们今天是对的吗?大错特错?他们的历史功过,又改如何评判?退一万步讲,那些官员二十几年没迈开改革开放的一步,就像康熙一样,那中国现在也许少很多沙尘暴、荒漠地,但青山绿水间,人民依然赤贫,你认为何为幸福?
英雄的智者,请你用你战略的眼光告诉我,中国未来的道路该如何走?世界未来的发展方向将会指向何处?
2006-6-17 00:54
粗犷一猛男
[quote]原帖由 [i]慕容燕然[/i] 于 2006-6-16 23:46 发表
我无语了,对明朝历史的了解停留在初中水平。想了解明朝可以看明实录或者参考近十几年来学术界对明朝的评价。再不然可以请教一下我,我可以推荐给你几篇文章。而不是用满清政府给官修历书立场去看问题。
清朝皇 ... [/quote]
轩辕基本上是一个扼杀网友自由发言权的地方,是以我比较抗拒来这儿,即便来了,也十分注意表明自己的立场,免引起误会,回顾我的帖子,鄙人基本上还是坚持了一种宛转的、克制的、中立的态度发表意见,本以为如此一来必不至于受到攻击,想不到还是被人扣上了一顶满清顺民的大帽子,对此,我亦无语!
慕容燕然某君,鄙人说话,但求无愧于心,对于你的“血泪控诉”区区也自当清风过耳,浑不在意,毕竟年事渐长,不复当年血勇,动不动抡砖头砸人。只是,你的态度,似乎颇有些自毁身份,你尚未询问区区年纪,就兀自倚老卖老起来,却是何苦?万一我是个年逾花甲的酸丁,你还自诩阅历过人,那你岂非千年修炼,已成山精?
阁下的精品大作区区亦有拜读,非常欣赏,窃以为先生毕是韦孝宽之类倜傥风流之士,却不想头次碰面,就被阁下泼一脸粪,难道网络亦如社会一般,乃是尔等自封“权威”之辈横行之所?你我煮酒论史,漫谈古今,闻之有理,不妨稍纳良言;闻之锥心,亦不妨一笑置之,权当一介凡俗疯言疯语,这般极尽揶揄之能事,莫非真能彰显阁下惊才绝艳于万一?
2006-6-17 01:00
粗犷一猛男
[quote]原帖由 [i]慕容燕然[/i] 于 2006-6-16 23:46 发表
我无语了,对明朝历史的了解停留在初中水平。想了解明朝可以看明实录或者参考近十几年来学术界对明朝的评价。再不然可以请教一下我,我可以推荐给你几篇文章。而不是用满清政府给官修历书立场去看问题。
清朝皇 ... [/quote]
哎,你想骂清朝,也没必要把养出天下第一贪官的、还没见敌人就望风而逃的、 吸毒的、留恋青楼得天花的、甘当儿皇帝这些档子事儿全推给康熙啊,完了还捎带上一个签署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的惊世罪名!?阁下不妨介绍几本好书给我看看,让我知道一下一个皇帝如何干出这么多丑事!
话说回来,我讲的是对康熙的几点思考,怎么成了对清朝的几点思考?偶又没对清朝歌功颂德,何必上纲上线?请保持一份平常心,冷静看帖,耐心回复,不要为了寻找宣泄场所就冲进来乱扔砖,偶又不是你灰孙子,有怨气自个儿回家发去~~
[[i] 本帖最后由 粗犷一猛男 于 2006-6-17 01:02 编辑 [/i]]
2006-6-17 01:21
强权就是公理
[quote]原帖由 [i]粗犷一猛男[/i] 于 2006-6-17 00:53 发表
然也然也,摩天大楼必将出现,乃是今人慨然而论,昔年之人如何得见?领导者需有战略眼光,也不可能胸怀寰宇,无所不包,观康熙所处世代,他所接受的教育,那是截然不同于西方思想的东方传统观念,欧美科技、 ... [/quote]
对啊,包括康熙在内满清的皇帝们战略的局限性,遏杀了资本主义萌芽,若无满清,资本主义萌芽必定在明朝发展状大,进而发展出现代资本主义,康熙在内满清的皇帝们的时代,接受的教育,与明朝中后期并无显著不同,而明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康熙在内满清的皇帝们却将之掐断,这不是康熙在内满清的皇帝之错,难道还是中华文明之过?至于现代之事,谁这么做了,就是谁的错,难不成要别人负责,若说别人负有的责任,也就是闭关自守带来的封闭性,这恰恰就是由康熙在内满清的皇帝们所造成的。
2006-6-17 02:03
被封制
非常赞同猛男的观点:^%
看这里对康熙的批评似乎都是站在一个上知5000年,下知5000年的神的角度来看的
2006-6-17 02:59
悲风鸷
[quote]原帖由 [i]粗犷一猛男[/i] 于 2006-6-17 00:54 发表
轩辕基本上是一个扼杀网友自由发言权的地方,是以我比较抗拒来这儿,即便来了,也十分注意表明自己的立场,免引起误会,回顾我的帖子,鄙人基本上还是坚持了一种宛转的、克制的、中立的态度发表意见,本以为如 ... [/quote]
这么大的帽子...罕见啊
另外庆祝楼上的被KO\
2006-6-17 03:14
关内侯
康熙是个明君,这点不可怀疑。
但他是个异族,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做的一切只是为了保证满人的利益而已。什么中华在他看来只是个威胁而已。
2006-6-17 04:54
慕容心
[quote]原帖由 [i]关内侯[/i] 于 2006-6-17 03:14 发表
康熙是个明君,这点不可怀疑。
但他是个异族,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做的一切只是为了保证满人的利益而已。什么中华在他看来只是个威胁而已。 [/quote]
在君主制的前提下,满清王朝皇帝的质量(:ph34r:)在在中国历史上属佼佼者。。。至于民族歧视问题,清帝国比同时代的那些欧洲诸国好多了。。。。
2006-6-17 05:04
慕容心
[quote]原帖由 [i]强权就是公理[/i] 于 2006-6-17 01:21 发表
对啊,包括康熙在内满清的皇帝们战略的局限性,遏杀了资本主义萌芽,若无满清,资本主义萌芽必定在明朝发展状大,进而发展出现代资本主义,康熙在内满清的皇帝们的时代,接受的教育,与明朝中后期并无显著不同, ... [/quote]
隆庆帝解禁之后,虽然白银大量内流,东南沿海地区的商品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可明帝国已掉入宦官和党争的漩涡之中。。可惜啊。。。
2006-6-17 05:15
慕容心
[quote]原帖由 [i]慕容燕然[/i] 于 2006-6-13 18:17 发表
康熙是盛世割地第一人,这就够耻辱的了。 [/quote]
这不是无视本朝诸帝吗。。清朝带给中国几百万平方公里领土的事,怎么就忘了。。。
2006-6-17 07:32
asky
[quote]原帖由 [i]强权就是公理[/i] 于 2006-6-16 21:57 发表
这可真可笑,为什么不问战国时,中国没有研究出原子弹?明朝中后期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其后没有产生资本主义,是不正常的,所以清朝需要负责。 [/quote]
这可真可笑,为什么唐朝宋朝没有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他们早点产生了,后面的汉人王朝不就可以早点产生资本主义了么,是不正常的,所以他们都要负责。
阁下的逻辑绝对强盗,和ID相符。
2006-6-17 10:12
粗犷一猛男
[quote]原帖由 [i]强权就是公理[/i] 于 2006-6-17 01:21 发表
对啊,包括康熙在内满清的皇帝们战略的局限性,遏杀了资本主义萌芽,若无满清,资本主义萌芽必定在明朝发展状大,进而发展出现代资本主义,康熙在内满清的皇帝们的时代,接受的教育,与明朝中后期并无显著不同, ... [/quote]
此君以必然为明朝资本主义发展做结,已然犯了治学方面的最大错误:只要是假设,就不可能有必然!
资本主义必然能在明朝统治下壮大,这是你根据什么得出的结论?你的意思是否就是说假如满清没有入关,朱家王朝延续,那中国就能傲立于世,就能拥有蒸汽机、轮船、飞机?就能产生银行、大学?就能建立现代化的海军、陆军?
把对历史的假设视做真理,这是一种极端不负责任的言论!
2006-6-17 12:39
klause
大陆国家不是那么容易产生资本主义的,萌芽是什么?制度不改变就无法定义。
2006-6-17 16:18
强权就是公理
[quote]原帖由 [i]粗犷一猛男[/i] 于 2006-6-17 10:12 发表
此君以必然为明朝资本主义发展做结,已然犯了治学方面的最大错误:只要是假设,就不可能有必然!
资本主义必然能在明朝统治下壮大,这是你根据什么得出的结论?你的意思是否就是说假如满清没有入关,朱家王朝延续 ... [/quote]
我是说满清没有入关,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必然不会晚于欧洲,但是不是朱家王朝就不一定了。如果这是一种假设,那么满清入关,就连这种假设都不存在。
[[i] 本帖最后由 强权就是公理 于 2006-6-17 16:19 编辑 [/i]]
2006-6-17 17:01
粗犷一猛男
也就是说满清扼杀了资本主义的全部希望?请告诉我你对资本主义萌芽概念的界定,怎么样的生产形式可以称之为资本主义区别于封建主义的萌芽状态?
2006-6-17 17:08
绝世天骄
[quote]原帖由 [i]粗犷一猛男[/i] 于 2006-6-17 00:18 发表
轩辕基本上是一个扼杀网友自由发言权的地方,是以我比较抗拒来这儿,即便来了,也十分注意表明自己的立场,免引起误会,回顾我的帖子,鄙人基本上还是坚持了一种宛转的、克制的、中立的态度发表意见,本以为如 ... [/quote]
轩辕已经很自由了,我的许多帖子在其他论坛都会被封被锁,甚至被删,而轩辕却能将它们容下
2006-6-17 18:22
首席屠宰官
[quote]原帖由 [i]绝世天骄[/i] 于 2006-6-17 17:08 发表
轩辕已经很自由了,我的许多帖子在其他论坛都会被封被锁,甚至被删,而轩辕却能将它们容下 [/quote]
你没看明白他的意思,他不是说轩辕论坛管理者锁帖删帖
而是说一部分网友用扣帽子等方式让他无法发言
2006-6-17 18:31
粗犷一猛男
[quote]原帖由 [i]绝世天骄[/i] 于 2006-6-17 17:08 发表
轩辕已经很自由了,我的许多帖子在其他论坛都会被封被锁,甚至被删,而轩辕却能将它们容下 [/quote]
不是论坛限制自由,而是一些人限制他人发言的自由。本来大家沟通交流,相互平等,可问题在于某些人丝毫容不得异见,他们看帖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情绪,不经大脑地就抡起板砖把人狂砸一通,然而这还不算最恶劣,尤可恶者摆出一副“唯我独尊”的嘴脸,好象他(她)代表了学术界权威,你跟他(她)唱反调就是不要脸、弱智、低能,动辄叫人回家再读几年书,或者说你小学还没毕业,初中半途辍学,基本一个傻B……这样的论坛还算什么交流平台?不如改成某君的个人BLOG算了,大家都来看他(她)的文章,然后起哄叫好一番!
2006-6-17 22:27
米莎点点
哼哼。。说康熙割地,康熙是难得签订平等条约的中国帝王
2006-6-17 22:45
慕容燕然
明明现在是有人往我脑袋上扣帽子嘛,不但穷追猛打,反过来还装受害者。原来这就叫宛转的、克制的、中立的态度。
2006-6-17 23:17
东山小草
不意家师还是金口玉言
2006-6-18 00:43
饭富昌景
[quote]原帖由 [i]慕容燕然[/i] 于 2006-6-17 22:45 发表
明明现在是有人往我脑袋上扣帽子嘛,不但穷追猛打,反过来还装受害者。原来这就叫宛转的、克制的、中立的态度。 [/quote]
:blink:这点就不厚道了,明明是你的错,不发言就行了,干吗还跳出来喊冤?:lol::q```+
2006-6-18 00:51
慕容燕然
[quote]原帖由 [i]饭富昌景[/i] 于 2006-6-18 00:43 发表
:blink:这点就不厚道了,明明是你的错,不发言就行了,干吗还跳出来喊冤?:lol::q```+ [/quote]
我的错?请拿证据。许别人装受害者难道就不许我说喊句冤么<_<
2006-6-18 03:17
allcareme
发现一些人总拿满清给中国带来领土说事
我就不说什么了
只是很恶心 :blink:
在有
支持一下 慕容燕然 :P
[[i] 本帖最后由 allcareme 于 2006-6-18 03:19 编辑 [/i]]
2006-6-18 12:02
隔壁那人
本来也想出来说几句的,想了想,还是懒的动。这里支持一下猛男。
2006-6-18 13:24
绝世天骄
[quote]原帖由 [i]粗犷一猛男[/i] 于 2006-6-17 18:31 发表
不是论坛限制自由,而是一些人限制他人发言的自由。本来大家沟通交流,相互平等,可问题在于某些人丝毫容不得异见,他们看帖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情绪,不经大脑地就抡起板砖把人狂砸一通,然而这还不算最恶劣, ... [/quote]
呵呵,其实正体现出论坛是一个可以容大家交流的平台,因为什么样的人你都可能碰到
还有,既然有人要骂就叫他骂吧,君子自有容人只量(貌似是往自己脸上贴金~呵呵~)
2006-6-18 14:28
粗犷一猛男
[quote]原帖由 [i]慕容燕然[/i] 于 2006-6-17 22:45 发表
明明现在是有人往我脑袋上扣帽子嘛,不但穷追猛打,反过来还装受害者。原来这就叫宛转的、克制的、中立的态度。 [/quote]
穷追猛打,呵呵,你说得非常对,鄙人若没有这点优良品质,也不会来论坛神侃。记得以前轩辕也有一位仁兄,和慕容某君一样,开口必贬他人学历:“你丫的初中没毕业,小学水平!”,区区不才,抡砖与那人干了一仗,从此与这类狂徒结下梁子,见到了总忍不住跳出来发发牢骚,若让慕容某君倍感困扰,猛男这厢谢罪,望您海涵。
不过还是希望奉劝慕容某君一句:做人可以不谦虚,但切莫恃才傲物(况且有才没才还难说得很)。你我皆在此地灌水,说明不可能是什么著书立传的大学者,没必要鼻子向天看,小心失重心磕地上!历史是一门严谨的、客观的学科,有些事情真实的发生了,就不到你去磨灭、篡改,二十四史孰优孰劣、孰真孰假,更不能凭一己好恶去评断。你总说什么书信得,什么书信不得,难道你真的博通古今,智珠在握,拥有一双能看穿所有历史迷雾的慧眼?我怀疑!
[[i] 本帖最后由 粗犷一猛男 于 2006-6-18 14:32 编辑 [/i]]
2006-6-18 14:49
大风神
不喜欢康熙,他压制了人的思想,把一大票知识分子都变成了奴才,他的孙子乾隆更过分
2006-6-18 15:04
犀牛司令
对康熙应该客观评价,首先,他确实是一位文治武功业绩卓著的帝王,对中国历史进程影响很大,但也有不少缺陷和失误。如果把他说成是什么千古一帝、罕见的伟大君主,就有些夸张,他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差距不少。还是那句话,在中国历史上,康熙此人可有可无,没那么重要和伟大。但俄罗斯不能没有彼得大帝,日本不能没有明治天皇,法国不能没有路易十四和拿破仑。
2006-6-18 16:10
斌迷
比来比去
有意思吗
2006-6-18 16:30
粗犷一猛男
[quote]原帖由 [i]犀牛司令[/i] 于 2006-6-18 15:04 发表
对康熙应该客观评价,首先,他确实是一位文治武功业绩卓著的帝王,对中国历史进程影响很大,但也有不少缺陷和失误。如果把他说成是什么千古一帝、罕见的伟大君主,就有些夸张,他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差距不少。还是 ... [/quote]
很中肯,但一个在位61年的皇帝,似乎不能以可有可无去形容
2006-6-18 16:32
疯子不怕疯狗
[quote]原帖由 [i]凯坦尼古斯基[/i] 于 2006-6-14 21:01 发表
就康熙帝而言,称得上是一个出色甚至伟大的帝王。
说实话,自汉唐以降,帝王中“文治武功”能与其并肩的并不多。
他的很多局限,是皇帝本身的局限,或是时代的局限——当然作为外族统治者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施 ... [/quote]
康熙能和明洪武皇帝 永乐皇帝比,洪武皇帝把不可一世的蒙古铁骑赶回老家,永乐皇帝的历经图制把明朝变成世界第一的超级帝国,康熙能比吗,康熙只不过是靠自己的老爸把基础打好,所以康熙才有实力。
2006-6-18 21:00
慕容燕然
[quote]原帖由 [i]粗犷一猛男[/i] 于 2006-6-18 14:28 发表
穷追猛打,呵呵,你说得非常对,鄙人若没有这点优良品质,也不会来论坛神侃。记得以前轩辕也有一位仁兄,和慕容某君一样,开口必贬他人学历:“你丫的初中没毕业,小学水平!”,区区不才,抡砖与那人干了一仗 ... [/quote]
我可没说你初中没毕业,小学水平。我只是说你对明朝的历史停留在初中水平,在其他方我并不质疑你的水平。你一厢情愿认定我在质疑你的整体文化水平那是你自己的问题,请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从你的语言中看出你是在以前受了刺激落下心理阴影,现在有点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味道。这个我不怪你,情有可原。
我不敢说自己博古通今,不过对基本历史的了解还是有一些的。
给你看看清朝毁禁的带明字头的书籍:《明百将传》《明宝训》《明表选》《明兵略纂闻》《明策衡》《明朝官制大全》《明朝捷录》《明朝通纪会纂》《明朝小史》《明臣言行录》《明臣奏疏》《明初开国群雄事略》《明大事记》《明代帝后纪略》《明代圣政》《明代野史》《明道杂志》《明纲目》《明馆课标奇》《明馆课宏词》《明馆课录》《明光宗实录》《明纪本末》《明纪本末国书》《明纪编年》《明纪编年会纂》《明纪编遗》《明纪重辑》《明纪纲鉴补》《明纪纲目》《明纪会纂》《明纪甲乙事略》《明纪鉴略》《明纪鉴略补》《明纪鉴鼎脔》《明纪全载》《明纪弹词》《明纪要》《明纪编年会纂》《明记甲乙两年汇编》《明季南略》《明季遂志录》《明季文杂抄》《明季遗闻》《明家训》《明鉴会纂》《明鉴易知录》《明将略》《明将略注》《明将传》《明经济名臣录》《明经济书》《明经济文辑》《明论必读》《明论表》《明名臣经济录》《明名臣奏牍》《明末纪事》《明末诏书》《明女直志》《明人后场论表》《明人诗抄》《明人物考(焦竑)》《明人物考(王世贞)》《明神宗实录》《明诗别裁集》《明诗归》《明诗善鸣集》《明诗选(陈子龙)》《明诗选(马士奇)》《明诗综》《明实纪》《明实录》《明史纪略》《明史记事本末》《明史类编》《明史列传》《明史略》《明史全集辑录》《明史通纂》《明史野获》《明史纂》《明疏抄》《明书》《明太祖实录辨证》《明通纪编年》《明通纪会》《明通纪辑录》《明通纪辑略》《明通纪辑要》《明通纪捷要》《明通纪统宗》《明通纪摘录》《明通纪直解》《明通纪纂》《明通鉴编年》《明通纂要》《明琬琰录》《明文案》《明文百家粹》《明文宝符》《明文初学读本》《明文大家二编》《明文大小题商》《明文得》《明文得珠》《明文发》《明文分类传针》《明文录》《明文赏奇》《明文选》《明文翼运》《明文英华》《明献帝宝训》《明相业军功考》《明续记》《明宣宗宝训》 《明一统志》 《(皇)明杂录(尹直)》《明杂录(佚名)》《明诏制》《明政统宗》《明职方地图》《(皇)明制书》《明制稿》《明注略》《明状元策》《明宗孝义》《明奏疏(施元征)》《明奏疏(陆澄源)》《明奏疏(佚名)》《明奏议》
被毁禁的带明字头的书籍接近一百五十种。一边大量毁禁明朝第一手的历史资料消除不同的声音,一边修著明朝历史统一对明朝的看法,你说在这种背景下的明史有什么客观公正可言?你怀疑,我就用历史来事实向你证明了为什么明史信不得。
至少我不盲目,不冲动。不会向你一样因为自己的好恶而歪曲对一个朝代的客观评价。我的观点都有史料做根据而不是大段大段空泛的抒情,这就是我和你的区别。
2006-6-18 23:01
粗犷一猛男
[quote]原帖由 [i]慕容燕然[/i] 于 2006-6-18 21:00 发表
我可没说你初中没毕业,小学水平。我只是说你对明朝的历史停留在初中水平,在其他方我并不质疑你的水平。你一厢情愿认定我在质疑你的整体文化水平那是你自己的问题,请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从你的语言中看出你是 ... [/quote]
恩,原来说《尼布楚条约》是中国第一条不平等条约是你参考了众多深刻的、真实的史料得出的结论,原来你把对清朝的怨气发泄在一个皇帝身上是对历史最中肯的解读,而我紧咬住帖子的主题倒成了漫无边际的抒情。那么很好,你继续你伟大的学术论文,而我继续我的盲目抒情,大家各取所需,自娱自乐吧~~
2006-6-18 23:23
crayfish
感觉楼上可以去投诉了,不是为了论个对错,而是应该打击某些人的嚣张气焰。
2006-6-18 23:29
粗犷一猛男
“一代贤奸托布衣”
《明史》是清代官修的一部反映我国明朝(1368—1644年)历史情况的纪传体通史。
全书336卷,其中目录4卷、本纪24卷、志75卷、表13卷、列传220卷,其卷数在二十四
史中仅次于《宋史》,但其修纂时间之久,用力之勤却大大超过了以前诸史。修成之后,
得到后代史家的好评,认为它超越了宋、辽、金、元诸史。清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
记》卷31中说:“近代诸史自欧阳公《五代史》外,《辽史》简略,《宋史》繁芜,
《元史》草率,惟《金史》行文雅洁,叙事简括,稍为可观,然未有如《明史》之完善
者。”
1644年3月,农民军攻克北京,明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而死,明朝灭亡。次年5月,
即顺治二年五月(1645年),清朝政府在洪承畴、李建泰、范文程、刚林、祁充格奏请
下,即下令设立总裁官、副总裁官,开始纂修《明史》。但是因为当时南方各地的抗清
斗争如火如荼地开展,而清朝政府反动强暴的“剃发令”又引起了江南老百姓的坚决反
抗和抵制。在这种战火纷飞、政局动荡的情况下,当然是无暇顾及修史的。
朝廷的意图也主要是想借此宣布明朝已经不复存在,以及笼络明朝遗老及降清明臣。
加上当时明朝的大量档案、邸报等材料也没来得及整理,史料非常缺乏,因此纂修工作
并未实际展开。直至康熙十七年(1678年),随着三藩之乱的基本平定,政治局面完全
稳定,经济、文化各方面得到恢复和发展,人力、物力得到充实,明朝史料也大量发掘
整理,修《明史》的条件已经成熟了,才正式开始《明史》的纂修工作。这一年,康熙
试博学鸿儒143人于体仁阁,取上等20人,二等30人,命他们组成班子,纂修《明史》。
但康熙也带有强烈的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的政治目的,对修《明史》并不特别热心,因而
纂修工作也就时紧时松,用了将近50年的时间。直至康熙去世、雍正继位之后才完成四
部《明史》稿本,一种是313卷本,一种是416卷本。这是所谓万氏《明史稿》,即由民
间史学家万斯同审定的两种明史稿本;另外两种是王鸿绪分别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
进呈的205卷本(列传部分)及雍正元年(1723年)进呈的310卷本,但王鸿绪这两种稿
本完全是在万氏稿本的基础上删削而成的。
经过近50年的努力(1878—1723年),《明史》纂修的主要工作可以说已经基本完
成了,雍正元年(1723年),清廷重开史局,以隆科多、王顼龄为监修,张廷玉为总裁,
在王氏《明史稿》(310卷本)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增损、考订、修改,于雍正十三年
(1735年)十二月,由大学士张廷玉进呈,乾隆四年(1739年)正式刊行,《明史》终
于完成了。如果从顺治二年(1645年)始修算起,直至乾隆四年正式刊行,《明史》的
纂修至刊行经历了近一个世纪。
《明史》经三次纂修,延时近百年,经手之人众多。第一次纂修时诏谕中提到的总
裁官有冯铨、洪承畴、李建泰、范文程、刚林;第二次纂修时,监修都总裁官有徐元文
及李霨、王熙、熊赐履、张玉书,总裁官有叶方霭、张玉书及徐乾学、汤斌、陈廷敬、
王鸿绪,另有编修、检讨50余人。此外还包括一些未入史馆或不署衔的人,如“布衣”
万斯同等;第三次再修《明史》时也有总裁张廷玉、朱轼、徐元梦以及纂修官23人,最
后由张廷玉进呈于皇帝。可见,《明史》经过三代学者精心撰写、勤奋钩考,历时近百
年始告完成,因而它成为二十四史中的佳作之一也就不奇怪了。而《明史》之所以取得
这样的成功,其功最伟,用力最多的当数清初著名史学家万斯同。
万斯同,字季野,浙江鄞县人,幼年即阅读古书及家藏明朝史料文献;后与兄万斯
大一起从著名学者黄宗羲学习,尽窥其史学蕴奥及治世致用的学问精神。康熙八年
(1669年),他在越城(绍兴)姜定庵家,精读姜所藏明十五朝实录,并参以其他野史、
笔记等,从此熟识明代史实,为以后写明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康熙十八年(1679年),
应都总裁官、大学士徐元文之请来到北京,居其家中。当时修史之人,都可拿七品俸禄,
称翰林院纂修官,但万斯同因祖宗四代效忠明朝,又受其父万泰、其师黄宗羲忠于故国
思想的影响,不愿做清朝官,所以他不署衔,不拿俸禄,只作为徐氏门客,以“布衣”
身分参加史局。与一般的总裁、编修不一样,万斯同是作为总审稿人参与纂修的,对明
史稿的最后定稿起了关键作用,据后来全祖望在《万贞文先生传》中说:万入史局后,
“诸纂修官以稿至,皆送先生复审。先生问毕,谓侍者曰:取某书某卷某页有某事当补
入,取某书某卷某页某事当参校。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明史稿》五百卷,皆先生
手定。”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四月初八,万在京师王鸿绪家中去世,为《明史》可
谓耗尽了毕生的精力。黄宗羲《送万季野北上诗》所说:“四方身价归明水,一代贤奸
托布衣。”(《南雷诗历》)即反映出万斯同在《明史》修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明史》之成功当然也与所据史料十分丰富有关。明朝自朱元璋开国至崇祯灭亡共
历16帝,历276年。在这期间,产生了许多官私史书、笔记、文集,积累了大量的公文、
档案。
这些在清初基本上都保存下来了。加上修《明史》时还征得了不少的私人文集、遗
事等,因而《明史》修撰所据材料是十分丰富的。尤其明朝十三朝实录完整地保存下来
更是史事之渊薮。万斯同便是通过熟读明朝实录而熟悉明代史实的,其余官修政书、方
志,如《大明会典》、《大明一统志》、《万历会计录》以及大量奏疏、文集、笔记和
私人所撰明史,如郑晓《吾学编》、李贽《续藏书》、陈建《皇明从信录》、谈迁《国
榷》、王世贞《弇州山人史料》等都成了《明史》的重要参考材料。既有如此丰富的史
料,《明史》的史料价值当然是比较高了。
但是《明史》是否就那么完美无缺了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综观《明史》,其缺
点也是很明显的,除了任何史书都难免的史实错误,前后矛盾之外,最主要缺点就是隐
瞒事实之真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清在建国之前曾臣服于明的事实;二是清入关之后
南明诸朝廷存在的事实。清是建州女真人建立的,建国之前,曾经长期臣服于明,其首
领经常朝见皇帝,上纳贡品,朝廷也常授予或允其袭替官职。这些事实,《明史》都一
概讳见,以致明朝督抚辽东的文武诸臣,即使《明史》中有传,其在辽之事迹亦隐晦不
明。明灭亡后,在南方各地先后有弘光、隆武、绍武、永历朝以及鲁王监国等南明政权,
时间达20多年,《明史》亦隐讳未书。此外对于规模宏大的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起义
斗争,也无专门的列传予以记载,而只零见于明朝有关官员的列传中。这些都是我们阅
读《明史》必须注意的。
这些隐讳,如果再结合清初因私修明史屡兴大狱的事实,表明了封建的桎梏已经在
严重地束缚着中国的发展,封建官修正史已经走到了它的穷途末路。《明史》的“完善”
不过是它的回光返照而已,何况这一“返照”还有赖于一位“布衣”史学家呢!
《明史》刊行后,清乾隆、同治、光绪诸朝及民国时皆有刻本,现在通行的是中华
书局于1974年出版的标点校勘本。
—————————————————————————————————————————————————————————————————
慕容某君,历史上岂有一个朝代对前朝歌功颂德的?现在我们的历史书对每一个古代历史事件几乎都还要外加一句“封建局限性”、“阶级落后性”,这是不是说明咱们都别看历史书了?《元史》看不看?那是明朝宋濂写的,明朝恨蒙古人入骨,这元史一定是胡说八道?《宋史》看不看?那是元脱脱主持修纂的,一蒙古人,能对汉人王朝有何了解?二十四史敢情都别看了,基本都是官方语言,那咱们看什么?看秘史?看野史?还是看你选定的书目?你再三提到的《明实录》等史籍自有其佳妙处,然而耗时百年的《明史》真就一无是处?我不断声明:[color=Red]鄙人对清朝只有恶感,但希望众看官对康熙此人有一个客观评价[/color],没想到还是被冠以凭一己好恶歪曲一朝功过的罪名,我想来想去,都记不起我什么时候赞美过清朝,慕容某君能提醒一下我吗?
其实到底谁有好恶,谁是颠倒黑白,指鹿为马,各人心知肚明!无奈的只是,争来争去,好象最后的仲裁者都是你,在理的是你,冷静的也是你,有理无理,正确错误,都靠你一人评断,乃至对历史的认知水平,也要以你为标杆。看来我辈全是绿叶,只能衬托你这朵永远美丽的红花!
[[i] 本帖最后由 粗犷一猛男 于 2006-6-19 00:25 编辑 [/i]]
2006-6-19 14:05
慕容燕然
别抄《影响中国历史的100本书》啊,整理点自己的意见好么?好歹也让我尊敬你一次。
赵冀那话本身就有问题,欧阳修的《新五代史》春秋笔法用得太过,以至于影响到了《新五代史》的史料价值。万斯同在康熙四十一年就已经死了。现在通行的明史版本是乾隆四年的武英殿原刊本。因此《明史》题为张廷玉等撰,万斯同早就靠边站了。有兴趣你可以去看看《《明史〉稿本探研:從萬斯同〈明史〉稿到四庫本〈明史〉》这篇文章,比那个什么《影响中国历史的100本书》要专业多了。
文章中有这么一句话:[color=Red]“踏入九十年代,研究者如仍不思進取,僅將既有的史料反覆抄錄,將現成的論說繼續流傳,豈能令人無憾?”[/color]就是形容阁下的。
[color=Red]清代前期對於《明史》的不斷修正,反映了帝王對修史之高度重視與控制。《明史》之所以在康熙朝修了四十餘年還不能成書,康熙的過份監管或許是重要因素之一,至乾隆朝對史載更提出了歷史編纂是史官的專業,而筆削褒貶需由君主定奪的論點,並期藉此達到「以史御漢」的目的。[/color]你不妨给我举出历史上第二个大量毁禁前朝史书的例子,清朝这恐怕是唯一一例。如果不是为了歪曲历史、禁锢思想,何以解释清政府在名史上灭百家而存一家的动机?
请问明朝有大肆毁禁元朝编纂的第一手元史材料么?元朝有大肆毁禁宋朝编纂的第一手宋朝史料么?没有。因此不要为了给《明史》开脱而拉别的历史垫背。至少元明两朝在修史动机上没有满清那么险恶。
一个用大量史料和论文来证明自己观点的人与一个只知道用大段空泛的抒情的人比较,[color=Red]其实到底谁有好恶,谁是颠倒黑白,指鹿为马,各人心知肚明![/color]
2006-6-19 16:14
粗犷一猛男
我提出自己的意见是抒情,我引用别人的文章是抄袭,我提出自己的观点是初中认知水平,那么我该怎么做呢?大姐指条明路吧~~~
不如咱们抛开各种书籍,各种资料,空口辩论一番!那你必定怪我没有主见,没有论据,穷追猛打,无事生非.~~~:qgod+
再不如我们上GOOGLE淘宝吧,那你必定又说我找的都是弱智文献,只有你看的文章才算文章,唉~~~~~~~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啊~~~既是如此,小弟还敢说什么?大姐继续自我陶醉吧!下次你说<尼布楚条约>是中国第一条不平等条约,我一准坐沙发顶你!呵呵
另外,支持捷克队看来不太明智喔~~~:()
[[i] 本帖最后由 粗犷一猛男 于 2006-6-19 16:18 编辑 [/i]]
2006-6-19 16:41
粗犷一猛男
有趣的逻辑论证:
①清朝严禁论述明朝的书籍→《明史》不可信
②清朝是个十恶不赦的王朝→康熙是个十恶不赦的皇帝→康熙没干好事→《尼布楚条约》是中国第一份不平等条约
③原创→无聊抒情
④转帖→没有主见
⑤宋、元没有焚书坑儒→《宋史》、《元史》相当可信
⑥认为明朝对近代中国的衰败负有一定责任→对明朝认知处于初中水平
⑦明朝是中国的转型时代→明朝不能跟清朝比→文字狱扼杀中国人思想,不可饶恕,东厂、西厂扼杀中国人性命,可以忽略(都说没可比性,如有异意,参看第⑥条)
⑧清朝有养出了天下第一贪官的、还没见敌人就望风而逃的、 吸毒的、割地卖国的、留恋青楼得天花的、甘当儿皇帝的君主→康
熙此人兼具以上特点
⑨慕容燕然引用资料→精辟
⑩猛男引用资料→狗屁
恩,多么深邃的思辨啊!
[[i] 本帖最后由 粗犷一猛男 于 2006-6-19 16:45 编辑 [/i]]
2006-6-19 16:46
慕容燕然
拿出像样的论文或者史料去支持你自己的观点,这是正确讨论问题的方法。
《明史》稿本探研:從萬斯同《明史》稿到四庫本《明史》出自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你有兴趣可以去查一下于志嘉、王德毅、王鴻泰这些人的资料。什么是专业什么是业余就一目了然了。
另:1996—2006,十年的感情是不能用胜负来衡量的。
2006-6-19 18:54
粗犷一猛男
十年啊?!了不得,你真的是MM么?呵呵,还没见过一个女同胞追球追十年的,这里赞赏一下,至于别的不提也罢,相互看不上眼,也就没必要再闲扯啦~~~谁是谁非,由别人去看吧~~:Th
[[i] 本帖最后由 粗犷一猛男 于 2006-6-20 00:49 编辑 [/i]]
2006-6-19 22:49
liuchongyao
楼主说的对,我同意!
2006-6-20 06:00
慕容心
[quote]原帖由 [i]粗犷一猛男[/i] 于 2006-6-18 16:30 发表
很中肯,但一个在位61年的皇帝,似乎不能以可有可无去形容 [/quote]
西藏。新疆。蒙古。东北都是可有可无的。。。。。
个人认为清朝最大的弊政是卖官制度。此举直接导致了清政府的腐败。。。。
2006-6-20 06:06
慕容心
[quote]原帖由 [i]慕容燕然[/i] 于 2006-6-19 14:05 发表
别抄《影响中国历史的100本书》啊,整理点自己的意见好么?好歹也让我尊敬你一次。
赵冀那话本身就有问题,欧阳修的《新五代史》春秋笔法用得太过,以至于影响到了《新五代史》的史料价值。万斯同在康熙四十一年 ... [/quote]
歪曲历史、禁锢思想还不是都是跟我们汉人学的。。
本朝太祖有过之而无不及阿:q(+
2006-6-28 21:35
allcareme
[quote]原帖由 [i]慕容心[/i] 于 2006-6-20 06:06 发表
歪曲历史、禁锢思想还不是都是跟我们汉人学的。。
本朝太祖有过之而无不及阿:q(+ [/quote]
病句 靠<_<
2006-6-29 08:40
asky
[quote]原帖由 [i]慕容心[/i] 于 2006-6-20 06:06 发表
歪曲历史、禁锢思想还不是都是跟我们汉人学的。。
本朝太祖有过之而无不及阿:q(+ [/quote]
康熙再学也不可能向太祖学。
好好的帖子,举例子何必牵扯到太祖身上。
2006-6-29 08:46
我要上网
满清某家一贯B4,不管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和所谓的盛世:q??+:q(+:angry:
2006-8-20 14:13
谭文山
康熙是不是明君还不好说,就一件事大家就可看出,那就是留发不留头,割掉了国人的头发,文字狱,阉割了国人的思想,把中国的农民变成了奴才,把中国的读书人变成了奴才,把中国的大臣变成了奴才,喂肥了一群八旗主子.这就是康熙的最大功绩! 为主子歌功颂德把!你们这些奴才,可惜现在主子找不到了!
2006-8-20 15:11
摊儿掀翻
哎……人人都说康熙——乾隆之后中国开始走下坡路了,国力衰退了,谁又回头想想明朝末年战争了几十年,中国整个国家的经济都土崩瓦解,康熙康熙吃糠喝稀,康熙大帝在这么一个局面的国家面前开辟了一代盛世,虽不比贞观开元,但是也算是民丰物饶了,雍正乾隆在此基础上稳定了局势,改革的确他们做的没彼得大帝那么好,但是他们恢复了正常经济生产,已属不易!
中国古代皇帝若排名,康熙理应能上前5,起码是个恢复国家正常运做的政治家!
按我排的话,曹操第一(个人能力魅力,政绩军事诗人而且自己不当皇帝最难得)汉武第二(贡献卓著,特别是充实边疆国家版图)唐太宗第三(政治军事家,恢复战乱贡献巨大,晚年可惜)康熙第四(政治军事家,封建王朝最后的辉煌的开辟者)
其他皇帝虽不乏名主,但都非是在最烂国力的时代接手自己的王朝,其统筹谋略,军事政治兼顾远非上述四人对手,可能刘秀朱元璋赵匡胤成吉思汗都能算上一个,但是我并不欣赏他们,军事有成,但政绩不够突出!打江山易,守江山难!
2006-8-20 15:22
料峭春风
赞同楼上的基本观点(虽然排名不完全认同)。
历史争来争去又能怎样?争出个旷世明君又能怎样?争出个千古昏君又能怎样?难道中国现状就能改变?不过某些人动不动就喜欢扣帽子、党同伐异,实在是要不得。
[[i] 本帖最后由 料峭春风 于 2006-8-20 15:55 编辑 [/i]]
2006-8-20 15:35
Hawk_cn
搞什么排名没意思,至于把曹操放第一,我个人觉得有点搞笑,把所有皇帝评述一遍,乃是何种论文都承担不起的题目,那里是几句说得清楚。
我们争论康熙,似乎总理所应当地把他放在同一起跑线上与中古的许多皇帝相比。康熙的悲哀就在于晚生了许多,用大历史的眼光,康熙已经比中古的诸帝肩负了更多的责任了。遗憾的是康熙没有开创一个时代,是乃时势造之英雄,而非造时势之英雄。
至于其统治术方面有过人之处,都不是为他辩护成立的理由。
2006-8-20 16:02
料峭春风
若论历史影响,非秦皇莫数,统一国家、统一文字(这个贡献太大,实际上汉族将南方人和北方人差异更大,若不统一文字,沟通都有问题),建立第一个封建集权国家。
但焚书坑儒岂不比文字狱更加可怕。古代君王,本身就有其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但只要国家强盛、百姓安居乐业,基本上就算一个好皇帝。
2006-8-20 17:19
谭文山
百姓安居乐业 --- 是啊,喂饱了就是好奴才,再扔块骨头好了。
2006-8-20 17:39
火狐天下
[quote]原帖由 [i]尧帝之孙[/i] 于 2006-6-15 13:20 发表
同意康熙远不如同时代的与彼得大帝的观点。纵向来比较,康熙在中国历朝历代的君王中,政绩是比较突出的,但从横向来比较,与同时代的与彼得大帝来比较,康熙对中国以后几百年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现代的“改 ... [/quote]
[quote]是不是有人能称得上“大帝”不好说,但是比玄烨强的汉族皇帝却有很多。
康乾盛世,葬送了中国全面落后之前的最后一次发展机会。[/quote]
那秦王,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娇,还有明太祖,直至本朝太祖没有改革开放是不是都有错
这闭关锁国的罪名似乎不该康熙一个人来背吧
2006-8-20 17:43
火狐天下
[quote]原帖由 [i]摊儿掀翻[/i] 于 2006-8-20 15:11 发表
哎……人人都说康熙——乾隆之后中国开始走下坡路了,国力衰退了,谁又回头想想明朝末年战争了几十年,中国整个国家的经济都土崩瓦解,康熙康熙吃糠喝稀,康熙大帝在这么一个局面的国家面前开辟了一代盛世,虽不比 ... [/quote]
你都说了曹操没当皇帝,还把他排皇帝第一,搞笑
要我说秦始皇排第一
后面就按你的顺序排好了
2006-8-20 20:55
ydnnng
糠稀比刘秀差太多了.光武中兴可不是吹去来的....
2006-8-20 21:25
zorooo
康熙确实是一个明君,比明朝那些兔崽子强1万倍。
2006-8-21 15:48
cj181818
[quote]原帖由 [i]zorooo[/i] 于 2006-8-20 21:25 发表
康熙确实是一个明君,比明朝那些兔崽子强1万倍。 [/quote]
那位高人的马甲?!
2006-8-21 18:55
herowudi
严重同意慕容燕然的观点,小时候看历史教材就觉得<<尼布楚条约>>不平等,打了胜仗还把自己的领土割给了老毛子,大概是想用土地换和平(估计在现在能得上诺贝尔和平奖).虽然就几百平方公里,但也和中法战争异曲同工了.还有,康熙这个人是很博学,以个人修为来讲也算得上旷古绝今了,也很勤政,创造了盛世.但是他还是没法从量变到质变,不能放眼看世界,当年莱布尼茨要来中国建立科学院被这个老狗否决了,因为这点我恨他一辈子
页:
1
[2]
3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