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我思我在 » 中国离金融危机有多远?


2006-6-9 22:07 桃之夭夭
中国离金融危机有多远?

 转帖来自早报网  韩咏红
 
去年中我来到北京后,遇上的主要宏观经济或金融新闻,几乎都是好消息: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中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中国今年经济增长10.2%高于去年任何一个季度,中国的外汇储备冲破8700亿美元居全球之冠。上述所有信号一致地指向同一观念:中国经济发展好得很,块头儿长得好大。几个星期前,人们用“井喷”来形容中国资产市场的迅猛涨势。

  形势大好——表面看来或是如此。一般人相信了,中东一些财大气粗的油老板也相信了。近期油钱急切切寻找机会进入中国,北京的经济分析师左小蕾在一次讲座上举例说,中东的油老板对她说,我可不管什么基本面,国际炒家玩什么,我跟着炒家进场,必能大赚一笔。

  大家玩的是预期。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以及中国经济继续神速增长的预期。倘若这一乐观的预期能持续被人相信,问题还不大。

  而现在的危险是,这种预期能持续多久成了问题。经济体如果有泡沫,泡沫破灭的常见原因之一是预期被捅破,或者说,大家突然一齐冷静下了。

  5月以来,中国的经济不健康的信号接二连三出现。美国私营情报预测机构战略预测公司(Stratfor)本月6日的报告指出,近期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西方三家著名主流咨询机构的报告,齐齐将焦点放在中国的银行坏账问题。

  三份报告是短时间里密集出炉,用不同的方式讲述相似的故事。

  中国银行有坏账不算什么新闻,新点是西方的主流机构正式注意到中国的银行坏账,西方世界对中国经济健康的乐观认知和现实间的巨大差距正在缩小。正如战略预测公司所言,这种认知与现实差距的缩小,是有后果的。

  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之一的惠誉评级的报告给中国银行做了严苛的评价。将惠誉的估算与预测合计,中国银行系统中的不良贷款达到6730亿美元。这个数目,接近中国的外汇储备总量。

  当然,上述西方咨询机构的基本结论都认为,中国有能力和条件去解决目前的问题,各家咨询机构也提出了各自的建议。但即使问题能够解决,过程中的痛苦依然是难免的。

  在中国,从政府到民间的经济学家都忧虑中国会出现上世纪末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的情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部长魏加宁不久前接受《经济观察报》邀请发表演讲时提出,当年日本经济泡沫的基本特征,中国似乎都具备了:货币承受巨大的升值压力,消费物价稳定,资产(包括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火爆。

  什么因素在支撑着经济继续运转?是强劲的出口,中国经济稳健发展,以及货币升值预期。可是,两个因素的作用过大,又成了中国经济的软肋。上述几份报告齐在西方世界出炉,会如何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行为,后续效应值得重视。

  中国知名经济评论人水皮说,投资者撤离中国房地产市场之时就是中国金融危机之时。这话也许有点危言耸听,但若换一个角度说,中国是否可能出现金融危机——经济学家告诉我,那是完全可能。

[color=Blue]评:联想到某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前几天对建设银行的风险评价是如此的危机四伏,结果正逢建行香港上市。政府以强硬的姿态给与回击,认为该事务所报告不实。巧的是建行在香港的上市,沙特王子竟然巨资入市成了建行的“股东”。两条消息正好印证了本文的观点,金融危机并不虚幻。

再想到昨天出炉的一项新闻。上海浦发银行在其内部审查中仅仅在房贷一项,查出的问题中,仅仅一家房产中介就在浦发银行通过虚假抵押取得4亿元的房贷!银行瞬间成了房东。请注意这里面的两个“仅仅”,可见这只不过是冰山的一角的一角。那么整个上海,整个银行体系,整个国民经济,隐伏着多少危机呢?等待我们的未来,会是如何的巨大危机呢?[/color]

[[i] 本帖最后由 桃之夭夭 于 2006-6-9 22:13 编辑 [/i]]

2006-6-10 09:27 无心
只有出现危机
才会去思考
不然仍会陶陶自醉

2006-6-10 10:56 cyhti
金融危机影响的永远不会是星斗市民~!

2006-6-11 19:12 flywithwind
银行的上市,本身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qgod+

2006-6-11 22:57 桃之夭夭
金融危机影响的伤害最大的永远是市井小民,代价都是由民众来承担。

浦发银行作为一个上市公司,如此大的信贷坏账,竟然丝毫没有重大事件披露的意思,如此金融机构,如此上市公司,如此股市,危机可是重重!

2006-6-13 00:01 90888888
估計都不遠了:()

2006-6-13 16:33 天悯
令人触目惊心
受伤的永远是地层的老百姓

2006-6-17 16:02 白吟水
政府宏观控制能力很强,可以压制,但这未必是好事~

2006-6-20 14:55 尚香
货币承受巨大的升值压力,消费物价稳定,资产(包括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火爆。

:qgod+害怕

2006-6-25 21:35 奔跑的阿甘
没有多少领导人真正设身处地为老百姓着想的.:(

2006-6-26 15:18 tianxia666
不好说啊,不过受到最大伤害的还是无权无势力的普通老百姓,现在最好的办法 就是你也去做生意,用公家的钱来赚自己的钱。

2006-6-26 17:12 天宫公主
2006.12.26 有好戏看。

2006-6-26 17:29 klause
[quote]原帖由 [i]天宫公主[/i] 于 2006-6-26 17:12 发表
2006.12.26 有好戏看。 [/quote]
? 什么好戏?

2006-6-26 19:29 西晋羊牯
[quote]原帖由 [i]klause[/i] 于 2006-6-26 17:29 发表

? 什么好戏? [/quote]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最后期限.

2006-6-26 19:34 crayfish
楼上的签名总是让我感慨万千,即便希特勒杀光了全世界,剩下的德意志人民也将获得最终的胜利。

2006-6-26 21:01 我要上网
到那时要怎么混啊,有告诉我的吗:qgod+

2006-6-26 21:22 天宫公主
其实也乱不到哪里去。外企银行进来,把钱存到他们那里,你什么事都没有了。:qDD+

大家别砸我哦,希望这不会成为大家唯一的选择。

2007-4-5 16:59 煲呔曾
9個月。

2007-4-5 17:00 煲呔曾
從現在起。

2007-4-5 17:14 totti
相信国有银行,这里还蛰居着许多有识之士,等待机会,创造中国金融业的辉煌。

2007-4-5 18:02 天宫公主
有识之士有什么用?中国政府不放权,名曰稳定第一,实为既得利益集团保身之道。所谓“楚才晋用”的讽刺正在中国人身上上演,也难怪中国稍微有点本事的都往国外跑。

2007-4-5 18:39 金庾信
对于现在的楼市很多人喜欢用80年代的日本比较,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全是。实际上更应当参照60年代的日本。中国现在房地产有泡沫的一面,也有城市化必须的一面,因此完全说是空中楼阁也不正确。

2007-4-5 18:54 totti
[quote]原帖由 [i]天宫公主[/i] 于 2007-4-5 18:02 发表
有识之士有什么用?中国政府不放权,名曰稳定第一,实为既得利益集团保身之道。所谓“楚才晋用”的讽刺正在中国人身上上演,也难怪中国稍微有点本事的都往国外跑。 [/quote]


真正有本事的人才都是留在祖国的。(当然,我们对人才的定义不同B))

2007-4-6 08:41 伏波
[quote]原帖由 [i]totti[/i] 于 2007-4-5 18:54 发表



真正有本事的人才都是留在祖国的。(当然,我们对人才的定义不同B)) [/quote]
完全同意
人才的第一要素该是品质

2007-4-15 11:03 foreverlove21
百姓是无辜的!无论怎么样,百姓的正常生活才是重要的1希望领导人可以意识到这点!:angry2:

2007-4-15 15:57 天宫公主
[quote]原帖由 [i]伏波[/i] 于 2007-4-6 08:41 发表

完全同意
人才的第一要素该是品质 [/quote]

出国的原因是不想成为祖国的蛀虫,我想这也是一种品质吧。

2007-4-15 16:37 totti
[quote]原帖由 [i]天宫公主[/i] 于 2007-4-15 15:57 发表


出国的原因是不想成为祖国的蛀虫,我想这也是一种品质吧。 [/quote]


有才能+留在国内 = 祖国的蛀虫?

或者是

不想成为祖国的蛀虫 = 出国的原因?

或者是

留在国内 =〉祖国的蛀虫。

看来祖国确实需要医治了,希望能够治好她,而不是隔离她。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007-4-15 17:30 天宫公主
昔日晏婴对楚灵王说:桔子种在淮水以南称为桔子,甜美无比,而将其移至淮水以北,则变成了枳树,枳树之果,小而酸涩,苦不可食,之所以会有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情况,实在是土地的缘故。现在这个齐国人出生在齐国,并非盗贼,而是一个良民,可是为什么来到楚国,却变成了盗贼呢?这是楚国使他发生了这种变化,齐人之于楚国正如桔子之于淮北,这于齐国又有什么关系呢?

虽然说不少人从来没有严肃的考虑过这段话的深意,甚至读的时候感觉和笑话没什么两样,但它的确反映着国内的一些很严重的现象。有多少高材生出国留学后回国为祖国服务,却发现升官容易干事难,最后成为只想升官保官不想干实事,乃至加入到了祖国的蛀虫的行列中。类似的情况在技术界,学术界还不算太严重,但在金融界,管理界几乎到了危机的边缘。这方面的人才到了中国,和把橘子种在淮北没什么区别。

2007-4-15 18:35 klause
ls 很悲观阿 看来见过些基层的小官儿不合心意而过于右倾了 不过 事情没有你说的那么绝对 分权在中国没有达到明确 但是不代表没有 党派之间的净化相信会逐渐形成

凡事为可为者上善 为不可为者拙劣 动辄论道德长短官场黑白极易成为边缘化之跳梁者 国民一体官吏集权没什么不好 分权不能太轻或太重 因为相对监督尚可 相对行省制度则有害无益~

经济手段 国家行政手段之一罢了 决策和调节在于央行 操作和下放在于地方 是为一体损荣~

2007-4-15 18:51 天宫公主
一言难尽,再说下去恐怕对论坛不利。

我的确不是什么那种可以改变天地造化的大才,小女充其量也就是棵寻根中的橘子树。在寻根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了中国对我是淮北,西方对我是淮南。更有甚至,类似我这样的橘子几乎都这么认为。说句心里话,我不回国不是因为钱少,我也知道中国赚大钱的机会甚至比国外多。。。但回国之后就要把 99% 的精力用在升官/保官这方面,自己的宏图抱负永远得不到实现。而我如果还利用了回国后升官的机会去发财,那么我就真地成为一只共和国的蛀虫了。

但有一点要澄清,我可对集权/民主之间一直是保持中立的。事实上,两种制度我都不是很认同。记得前几年在澳大利亚选举,据说选民中有 10% 居然连反对党主席叫什么都不知道。这些人投票纯粹是在瞎起哄。。。呵呵,不说了,跑题了。

2007-4-15 19:09 klause
橘子,hoho` 看来天宫还是过于在乎名誉~ 国内为官,肯定是人人动机不同,就看事中人怎么对待了。能够真有心造福一方者,不在乎禄位长短,当然这样的人现在比较珍贵。西方为官其实也差不多,除非你跟某相对隔绝享受保障的环境里,剩下的地方一样铜臭斑斑~

说起社会形态,东方政治和西方政治差别也是一个原因,日本韩国无不阶层明确各安其道,中国则在变化和稳定中左右~不过能够决定方向的往往不是道德,而是主张,在中国作出主张,恐怕就需要权力的支持。

不过有时想,治大国如烹小鲜,治小国则可以肆无忌惮,这种言传不及但能够心里体会的现状也是大国的宿命。:)

[[i] 本帖最后由 klause 于 2007-4-15 19:11 编辑 [/i]]

2007-4-15 19:16 天宫公主
倒不在乎名誉,只是感觉国内官场和我平生之志相左。战国士者不考虑辅佐哪国,但考虑大展宏图,哪个君王抓到这样的人是哪个国家的福气。

在西方倒不求谋官,但求创得一番事业,证明自己对金融界的一些观点的价值,生活的快乐潇洒而已。

2007-4-15 20:23 ghostdance
买房子,开发商合作银行要求购房者要买保险,不然不给贷款。有购房者觉得又吃亏了,列数国有数大银行购房按揭贷款不用买保险,呵呵,当时我就乐了(偷偷的),只是想,要求买保险的银行,我有钱了,一定存那里!为什么要购房者买保险大家都明白,这是一种态度,银行的大部分资本都是“借入的”,至少这样的态度里包涵对“借入资本”负责的意思!可惜啊,这样的国有银行可能不多!

2007-4-15 23:27 金庾信
[quote]原帖由 [i]天宫公主[/i] 于 2007-4-15 18:51 发表
一言难尽,再说下去恐怕对论坛不利。

我的确不是什么那种可以改变天地造化的大才,小女充其量也就是棵寻根中的橘子树。在寻根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了中国对我是淮北,西方对我是淮南。更有甚至,类似我这样 ... [/quote]
非常赞同,看了一下国内的海龟,感觉大部分回来的都是为了赚钱和升官,而不是搞学术,国内环境也的确不适合搞学术。

2007-4-15 23:46 Z_Artemis
[quote]有识之士有什么用?中国政府不放权,名曰稳定第一,实为既得利益集团保身之道。所谓“楚才晋用”的讽刺正在中国人身上上演,也难怪中国稍微有点本事的都往国外跑。[/quote]
公主若是读过“阴谋论”(conspiracy),只怕就不会觉得中国政府不放权是坏事……所谓遵循市场规律的西方金融业,黑幕来得更多。

2007-4-16 00:19 klause
[quote]原帖由 [i]金庾信[/i] 于 2007-4-15 23:27 发表

非常赞同,看了一下国内的海龟,感觉大部分回来的都是为了赚钱和升官,而不是搞学术,国内环境也的确不适合搞学术。 [/quote]

:titter:

2007-4-16 10:29 烟花三月
:qoo+

2007-4-30 13:49 hh001
[quote]原帖由 [i]totti[/i] 于 2007-4-15 16:37 发表



有才能+留在国内 = 祖国的蛀虫?

或者是

不想成为祖国的蛀虫 = 出国的原因?

或者是

留在国内 =〉祖国的蛀虫。

看来祖国确实需要医治了,希望能够治好她,而不是隔离她。

“鞠躬尽瘁,死 ... [/quote]
在其位不能谋其政,尸位素餐者中国很多
有才却做不了一把手,无能却总能当头头
如此环境,我在坐在二把手的位置上,却不能做任何事情(因为老大说了算),这不成了蛀虫了吗?

2007-4-30 15:10 天宫公主
[quote]原帖由 [i]Z_Artemis[/i] 于 2007-4-15 23:46 发表

公主若是读过“阴谋论”(conspiracy),只怕就不会觉得中国政府不放权是坏事……所谓遵循市场规律的西方金融业,黑幕来得更多。 [/quote]

放权,放多少权,都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但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有多少人在考虑中国目前的处境,有多少人在考虑自己怎么"避开浑水"去保位子,还有多少人在考虑这怎么在改革过程中自己发笔横财?后者的人多了,讨论问题的味也自然变了.也许在讨论桌上他们还能给出很多光面堂皇的理由,但按照他们议出来的去做最终受益的只有他们自己.

比较一下中国干部和西方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他们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在中国无过比有功重要,而在西方无功就是最大的过错.

[[i] 本帖最后由 天宫公主 于 2007-4-30 15:12 编辑 [/i]]

2007-4-30 15:43 萧十一狼
我也转一篇过来,请大家看看说得对不对

  一种不祥的预感在脑海里越来越重,没有高深的理论推导,有的只是大量的常识在不断地提醒我,市场在疯狂!疯狂!疯狂!

  如何写这场崩溃,我想了又想,在这个非理性的时候所有的理论所有的说教都会显得苍白无力,甚至会被当成一种笑料!

  很多人用“常识”狠狠的来驳斥我,那么我也来长长的狠狠的“常识”一下!

  最近候东东给我转了不少坚决做多勇猛做多的“常识”,其中有两点:人民币升值和日本股市。我就从这里开始吧。
??
  日本八十年代已经完成了重化工业,汽车产量已勇冠全球,电子产业作为做为新锐正在迈向世界的巅峰,松下、索尼、东芝为代表的民用电子科技正在展开最猛烈的全球扩展,索尼公司市值排名世界第二,日元正成为世界的硬通货之一,日本这个东亚民族同样保有勤俭高储蓄率的民族特性。在股市推向泡沫前夕已经过了三、四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资金多是真正的多,日本民众的信心大到极盛,能不开心吗?日本的政策用的是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福利,日本老百姓不会像现在的中国老百姓时时充满恐惧感,因此多于资金开始便宜,利率不断走低,最终成为世界少有的零利率。如果换成是中国,银行一个子都不给你还要收你的手续费,那中国人的疯狂程度就会不言自明。

  中国有句“常识”,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我也搞个“常识”,不怕不识泡沫,就怕泡沫比泡沫!
??
  日本泡沫用了十几年时间(最后一轮大牛),在升值和零利率的推动下,把把泡沫推向80—100倍市盈率。
??
  中国泡沫在还没有完成重化工业之时,用两年不到时间再次把股市推到近50倍市盈率(以今天的收盘算),如果要是按罗杰斯所说的A股再翻一番,今年股市就像日本一样也推到100市盈率。大家都知道是什么后果,不要说是罗杰斯,全世界的投机客都会跑的精光!

  要是那样,我们的这个泡沫所产生的后果要比日本泡沫产生的后果不知道要严重多少倍,第一我们的社保远不如日本,第二我们的利率正处于加息周期,第三我们的出口工业有几个是国际跨国公司,有几个能经得住国内经济的打击。那么可以想象有多少家庭将重回解放前。对此,中国的最高当局不可能不清楚这一严重后果,因此这此当口,千万不要低估管理层的智商,千万不要不拿村长当干部!
??
  下面请大家来看看我们的几个市场“常识”:
??
  全市已逼近50倍市盈率,50倍市盈率是个什么概念?要么是一轮牛市的大顶(世界上除日本外,台湾到过60倍,但那是十几二十年的大顶),要么是一个特大牛市的首个回折区。日本这个怪物创造的100倍市盈率世界之最,已经成为一个国际笑话,没有哪个国家希望会重蹈覆辙,只有蠢人才会这么盼望着这一天。
??
  是大顶那就不用再多罗唆了,是一个特大牛市的首个回折区,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常识”一下为什么会在目前的这个区域。

  世界各国的股市大体有个规律,当股指(经过几年熊市)突破前一个牛市的顶端的15%、30%、50%、100%时都会产生一个血腥调整,超越的幅度越大造成股灾的可能性越大。我们A股目前的位置恰好到达超越50%的位置,而且也恰好是50倍市盈率!那超越100%不行吗?前面的那么多废话就是用来否定这个100%的。

  另一个是只有价值投资者才能听得懂的“常识”:

  熊市里坚持到现在的这批价值投资者,本轮牛市可以说已经是赚的盆满钵满包括我自己在内,这批人里的大资金是无法认同目前的估值的,除了出货减仓别无它途,您也千万别同罗杰斯比,人家跌下来还能有后续资金(哪个对冲基金没有一点融资能力?),因为市场50倍市盈率是正常牛市的大顶,过往的价值投资者不可能不谨慎。

  有投机者会说:那2800-3000点大盘换手都有两遍了,这个问题是好事也是坏事,我反问一句,没有大量长线客支持只靠一帮投机客搏傻的行情能维持多久?

  如果经过一轮血腥调整,比如降到30倍或25倍(用熊市的价值观依然很高),这样调整产生的恐惧会迎来一批新的长线买家,这批长线买家的思维会有别于熊市里过来的那批长线买家。新的买家会以一种全新的思维来看待这个市场,会把成长摆在第一位,而防守不再重要,因为刚发生过股灾嘛,而且又身在一个大牛市当中,何况对于大资金来说已很难找到被低估的大批优质股。

  我们还可以观察到市场的这样一些“常识”:
??
  本轮牛市的幅度已经达到了94年牛市(333-1052)或者96年牛市(512-1510)的幅度。

  本轮牛市所操作的概念已经把94年-2000年牛市的操作概念给过了一遍:价值发现-价值回归-价值重估(投机)-高科技(以军工概念和新能源为主)-资产重组-资产注入。也就是说,市场已经把过往曾经出现的主要操作(投机)手段都过了一遍,也可说本次一波牛市抵过去7年牛市。看看曾经被杀的一塌糊涂地垃圾们,又回到了2000年的高点,一个可怖的幽灵再次复活了!地雷和陷阱已经为后来人准备就绪!

  当然还有更多的常识,先过周末,祝大家愉快!

2007-4-30 18:18 谭文山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智人欤?愚人欤?

其勉之!

2007-4-30 18:56 飞龙狂飙
我觉得现在里金融危机已经非常近了,别的我不懂,淡我知道,像房地产,股票之类的东西泡沫已经太大,离破灭也许不远了吧。而一旦破裂,危机也就来了。

2007-4-30 19:08 桃之夭夭
前两年风风火火炒房产,这几日男女老少炒股票,排队买房啊排队开户,似乎全民都种发财树。越疯狂,离破灭越近。:(

2007-4-30 21:30 飞龙狂飙
[quote]原帖由 [i]桃之夭夭[/i] 于 2007-4-30 19:08 发表
前两年风风火火炒房产,这几日男女老少炒股票,排队买房啊排队开户,似乎全民都种发财树。越疯狂,离破灭越近。:( [/quote]
那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上帝要毁灭谁,就先让他发疯?

2007-5-4 13:00 等待的沙子
[quote]原帖由 [i]桃之夭夭[/i] 于 2007-4-30 19:08 发表
前两年风风火火炒房产,这几日男女老少炒股票,排队买房啊排队开户,似乎全民都种发财树。越疯狂,离破灭越近。:( [/quote]

现在房地产不是一样火热马,上个月一个月北京房地产就涨了10%不到吧,前年我考虑的房子才8k,现在一不留神1.3w了..... 我老婆的姐姐就是在房地产公司,很小的公司,一年前本来都快破产了,六七千一米根本卖不出去,结果去年底赶上了房地产升值,改成1.2w一米,结果全卖了,公司立马咸鱼翻身.... 是否可以说这些买房的人都是炒房的呢?我不相信为了居住的话谁会放着低价不买偏捡贵的。

我没啥数据,感觉北京的房子很大一部分都是拿来炒的,什么情况下泡沫会破呢?国家的调控都是垃圾.....

股市更是让人搞不懂,我不懂经济,就是不明白为什么中国股市价值暴涨几倍,靠那些企业创造估计得等到下一个冰川世纪,有人赚钱就得有人赔钱吧,大家都赚钱了,这些钱到底哪来的?难道仅仅靠预期就制造了这么多价值嘛

2007-5-4 14:25 萧十一狼
钱是印出来的,本质上钱不过是废纸

2007-5-4 17:34 陶心
[quote]比较一下中国干部和西方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他们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在中国无过比有功重要,而在西方无功就是最大的过错.
[/quote]
您的看法有一定道理,但窃以为不妨语句改换一下:中国干部也非常(甚至更)鄙视无过有功,也求有功,只不过这个“功”多为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无论在生产建设领域,还是在金融经管领域,还是在文化教育领域,抑或是在思想领域。

[quote]原帖由 [i]萧十一狼[/i] 于 2007-4-30 15:43 发表
我也转一篇过来,请大家看看说得对不对
  一种不祥的预感在脑海里越来越重,没有高深的理论推导,有的只是大量的常识在不断地提醒我,市场在疯狂!疯狂!疯狂!
  如何写这场崩溃,我想了又想,在这个 ... [/quote]
请教一下,您对眼下的全国经济状况作和判断?我不懂经济,只会套一点点字眼,见笑了,问问你的看法:我们将面临的是短缺经济,还是生产过剩?如果是前者,应该继续加强调控把个别领域的泡沫经济维持下去呢,还是千方百计抑制通货膨胀?如果是后者,那么是继续千方百计鼓励出口贸易,还是拉动内需?或者是由于生产核心技术的缺失,在逐步受制于人,生产错位,也不知道如何解决了?
怕也没用,日子还得过下去。:q(+:q(+

[[i]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7-5-4 22:32 编辑 [/i]]

2007-5-5 08:41 金庾信
[quote]原帖由 [i]萧十一狼[/i] 于 2007-5-4 14:25 发表
钱是印出来的,本质上钱不过是废纸 [/quote]
把你家废纸都给我吧。

2007-5-5 13:07 萧十一狼
[quote]原帖由 [i]金庾信[/i] 于 2007-5-5 08:41 发表

把你家废纸都给我吧。 [/quote]
等它们变成废纸的时候:lol: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