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三国史话 » 试论孙权申斥陆逊的原因


2004-1-29 15:14 萨苏
我其实相当欣赏孙权,这家伙的个人魅力没的说。他和陆逊的关系则相当特别。陆和孙权不但是君臣,而且是亲戚,但是最后因为太子问题,遭到孙权的痛斥,“忧愤而死”。

孙权为什么对陆逊如此刻薄呢?三国志的解释是孙权晚期性格暴躁,轻于杀戮,失去了早期的励精图治,亲近臣下的作风。我个人认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对陆逊心存戒惧,陆家本来就是大族,他的先辈陆康还和老孙家有梁子,--- 孙策把陆康从庐江赶走,自己也没有得到太守的位置。东吴的大族政治影响十分深刻,他们包括私有土地,乃至军队都可以世袭的,中央集权受到这些大族的严重威胁,也是东吴长期显得“软弱”的一个重要原因。陆逊在荆州握有重兵,且从建业难以遥控,加上这样的大族背景,又干涉到皇室内部的废立,孙权难怪要惊惧了。

如果陆逊就在孙权身边,或许还好些,而这时他控制的荆州力量已经太强大,超过了孙权可以放心的地步 -- 如果少了又无法对抗曹魏。如此,彻底破坏了两个人早期的信任关系。

孙权痛斥陆逊,是非常聪明的做法。他不能轻易杀戮或者罢免这位威望宿著的名将,否则容易引起变乱,而且他还有依靠陆逊军事才华的一面。而对陆逊的严词斥责,比较早的在其它大族面前暴露两人矛盾,则可以使这些大族不得不保持立场,和陆逊划清界限,这样,陆纵然起兵谋乱,也无法名正言顺,比如“清君侧”什么的,难以得到支持。

实际上陆逊对孙权相当忠诚,从孙权死后东吴的君主情况看,恐怕孙权听从他关于立嗣的建议,会对东吴政权大有好处。

2004-1-29 15:21 秋孤寒
孙权猜疑陆逊,除了因其声望至隆,担心身后嗣主驾驭不了陆逊这个主要原因外,可能还有一点容易被忽视的因素,那就是陆逊是孙策之婿。

孙权当初将策女嫁于陆逊,是为了加强君臣关系,可到了陆逊功高震主时,这门亲事反成双方关系的不利因素。孙权的基业是继承兄长的,但孙权对待孙策后嗣却有亏待之处,权诸子孩提亦封王,而策子却终身为侯,孙权内心也隐约觉得对不起兄长,这一心病与其猜疑陆逊不会毫无关系。

2004-1-30 12:42 superzz_0
所以说孙权这个家伙心眼小了点

2004-1-30 14:56 马岱
[quote]原帖由[i]贾图[/i]于2004-01-30, 13:08:19发表
我的观点是:伟大领袖往往会在晚年犯下重大失误。可能和人的生理有关,是不是年纪大了的确容易犯混。 [/quote]
人年轻的时候敢于冒险和进取多一些,而到晚年则偏向安逸和保守,而当权者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往往会变得多疑,孙权、曹操莫不例外。

2004-1-30 18:13 萨苏
[quote]原帖由[i]高兴高天骐[/i]于2004-01-30, 13:19:26发表
不过陆逊的几个后代还算出色的,都在吴国当大官,如果孙权真的那么刻薄,那么以后像陆杭,陆景等名将也不会出现在东吴的各个战场上了,吴国也会更快的灭亡 [/quote]
兄弟以为孙权并非刻薄,而是身为帝王使然。汉武帝立太子弗陵,立诛杀太子生母拳夫人 -- 此女非常奇怪,自降生双手握拳不能伸开,得此名,唯武帝一握乃开 -- 临刑,拳夫人频频回顾,武帝不忍,不得已扬声催促道:“去去!汝休想再活了!”,过后,有人认为拳夫人冤枉,武帝无奈曰:我知道她冤枉,主少母壮,女主干政,所以不得不杀掉她。

虽然残忍,但也是不得已。

北魏一直采取立太子杀其母的方法,唯冯燕太后贤惠温婉,终得保全,而燕太后当政,仁慈为怀,以至北魏立国以来铁血政策威力顿消,终至国家大乱,北魏覆亡。

2004-1-31 00:54 三国观潮
[quote]原帖由[i]萨苏[/i]于2004-01-30, 18:13:26发表
兄弟以为孙权并非刻薄,而是身为帝王使然。汉武帝立太子弗陵,立诛杀太子生母拳夫人 -- 此女非常奇怪,自降生双手握拳不能伸开,得此名,唯武帝一握乃开 -- 临刑,拳夫人频频回顾,武帝不忍,不得已扬声催促道:“去去!汝休想再活了!”,过后,有人认为拳夫人冤枉,武帝无奈曰:我知道她冤枉,主少母壮,女主干政,所以不得不杀掉她。

虽然残忍,但也是不得已。

北魏一直采取立太子杀其母的方法,唯冯燕太后贤惠温婉,终得保全,而燕太后当政,仁慈为怀,以至北魏立国以来铁血政策威力顿消,终至国家大乱,北魏覆亡。 [/quote]
善哉不善载
作善亦有灾
善心可切切
善道莫轻开

就正如萨先生过往所云:空谈,足以误国。

2004-1-31 18:11 superzz_0
四个字,利欲熏心

2007-5-7 15:49 wwwind
权术,外戚不得干政!

2007-5-7 16:25 绝世天骄
其实很明白的一点,功高震主

2007-5-15 14:06 金牌虾米
都是嫉妒

2007-5-15 14:25 丹心剑侠
冯太后并非献文帝的生母,所以才得以保全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