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风华录 » 长风自制头像


2006-5-13 20:41 夏侯长风
长风自制头像

项羽
[img]http://www.xycq.net/photo/albums/userpics/10335/项羽2.jpg[/img][img]http://www.xycq.net/photo/albums/userpics/10335/项羽.jpg[/img][img]http://www.xycq.net/photo/albums/userpics/10335/项羽1.jpg[/img]

虞姬
[img]http://www.xycq.net/photo/albums/userpics/10335/虞姬.jpg[/img]

刘邦
[img]http://www.xycq.net/photo/albums/userpics/10335/刘邦1.jpg[/img][img]http://www.xycq.net/photo/albums/userpics/10335/刘邦.jpg[/img]

吕后
[img]http://www.xycq.net/photo/albums/userpics/10335/吕雉.jpg[/img]

萧何
[img]http://www.xycq.net/photo/albums/userpics/10335/萧何1.jpg[/img][img]http://www.xycq.net/photo/albums/userpics/10335/萧何.jpg[/img]

张良
[img]http://www.xycq.net/photo/albums/userpics/10335/张良.jpg[/img][img]http://www.xycq.net/photo/albums/userpics/10335/张良1.jpg[/img][img]http://www.xycq.net/photo/albums/userpics/10335/张良2.jpg[/img]

韩信
[img]http://www.xycq.net/photo/albums/userpics/10335/韩信.jpg[/img]

陈平
[img]http://www.xycq.net/photo/albums/userpics/10335/陈平1.jpg[/img]

曹参
[img]http://www.xycq.net/photo/albums/userpics/10335/曹参.jpg[/img]

周勃
[img]http://www.xycq.net/photo/albums/userpics/10335/周勃1.jpg[/img]

灌婴
[img]http://www.xycq.net/photo/albums/userpics/10335/灌婴.jpg[/img]

英布
[img]http://www.xycq.net/photo/albums/userpics/10335/英布.jpg[/img]

彭越
[img]http://www.xycq.net/photo/albums/userpics/10335/彭越.jpg[/img]

范增
[img]http://www.xycq.net/photo/albums/userpics/10335/范增.jpg[/img]

项梁
[img]http://www.xycq.net/photo/albums/userpics/10335/项梁.jpg[/img]

钟离昧
[img]http://www.xycq.net/photo/albums/userpics/10335/钟离昧.jpg[/img]

樊哙
[img]http://www.xycq.net/photo/albums/userpics/10335/樊哙.jpg[/img]

夏侯婴
[img]http://www.xycq.net/photo/albums/userpics/10335/夏侯婴.jpg[/img]

龙且
[img]http://www.xycq.net/photo/albums/userpics/10335/龙且.jpg[/img]

章邯
[img]http://www.xycq.net/photo/albums/userpics/10335/章邯.jpg[/img]

蒯彻
[img]http://www.xycq.net/photo/albums/userpics/10335/蒯彻.jpg[/img]

项庄
[img]http://www.xycq.net/photo/albums/userpics/10335/项庄~0.jpg[/img]

田横
[img]http://www.xycq.net/photo/albums/userpics/10335/田横.jpg[/img]

陈馀
[img]http://www.xycq.net/photo/albums/userpics/10335/陈馀.jpg[/img]

张耳
[img]http://www.xycq.net/photo/albums/userpics/10335/张耳.jpg[/img]

郦食其
[img]http://www.xycq.net/photo/albums/userpics/10335/郦食其.jpg[/img]

戚夫人
[img]http://www.xycq.net/photo/albums/userpics/10335/戚夫人.jpg[/img]

[[i] 本帖最后由 夏侯长风 于 2007-3-26 11:29 编辑 [/i]]

2006-5-13 20:42 夏侯长风
刘邦


刘邦(前256─前195年),字季,泗水沛县(今江苏沛县)人。秦时任泗水亭长。秦末起兵响应陈胜起义,自立为沛公,后参加项梁军中,与项羽同时成为反秦主力。前206年率军先攻入咸阳,废除秦苛法,与民约法三章,深得民心。项羽称王后,刘邦自知不是项羽对手,遂听从萧何建议,接受汉王封号,暂居巴蜀汉中。不久又出汉中,定三秦,然后又出关东进,与项羽进行了四年之久的楚汉之争,最后战胜项羽,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成为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在位期间,承袭秦代制度,实行中央集权。为巩固江山,他先后剪除了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同时分封同姓王;将六国贵族和地方豪强迁到关中,以利于对其加强管制;实行强本抑末政策,打击商贾,发展农业;轻徭薄赋,恢复经济;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以求边境安定。这一切奠定了西汉王朝的统治基础。刘邦即位后十一年去世。

[[i] 本帖最后由 夏侯长风 于 2006-10-26 23:51 编辑 [/i]]

2006-5-13 20:43 夏侯长风
萧何

萧何(?─前193),泗水沛(今江苏沛县)人。曾任沛县主吏掾、泗水郡卒吏等职,持法不枉害人。秦末随刘邦起兵反秦,刘邦进入咸阳,萧何把相府及御史府的法律、户籍、地理图册等收集起来,使刘邦知晓天下山川险要、人口、财力、物力的分布情况。项羽称王后,萧何劝说刘邦接受分封,立足汉中,养百姓,纳贤才,收用巴蜀二郡的赋税,积蓄力量,然后与项羽争天下。为此深得刘邦信任,被任为丞相。他极力向刘邦举荐韩信,认为刘邦要取得天下非用韩信不可。后来韩信在楚汉战争中的才干证明萧何慧眼识人。楚汉战争中,萧何留守关中,安定百姓,征收赋税,供给军粮,支援了前方的战斗,为刘邦最后战胜项羽提供了物质保证。西汉建立后,刘邦认为萧何功劳第一,封他为侯。后被拜为相国。刘邦去世后,继续辅佐惠帝。萧何病危时,举荐曹参接替自己,保证了汉初政策的连续性。

2006-5-13 20:44 夏侯长风
张良


张良(?─前189),字子房,韩国贵族之后。秦灭韩后,他图谋复韩,变卖家财,寻求刺客,制一百二十斤重的铁椎,在博浪沙与力士刺杀秦始皇,未遂,逃往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藏匿。据说在此遇黄石老人,得《太公兵法》。秦末参加反秦义军,先在刘邦军中为将,随刘邦先后投项梁,入关中咸阳,又劝刘邦莫贪恋富贵,屯军霸上,鸿门宴上为刘邦解危。刘邦被封为汉王后随其入蜀,并让刘邦烧掉栈道,以使项羽不疑。楚汉战争中,力主刘邦联合彭越、英布等人,劝刘邦满足韩信要求,以使他效力,反对郦食其复立六国的主张,主张追击项羽,莫放虎归山,这一切保证了刘邦在楚汉战争中的胜利,被刘邦誉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人杰。西汉建立后,张良因功被封为留侯。高祖欲废太子,由于张良力谏乃止。高祖死后八年,张良也因长期为病所困而卒。

2006-5-13 20:45 夏侯长风
韩信


韩信(?─前196),淮阴(今江苏淮阴南)人。早年家贫,靠吃闲饭甚至乞讨度日,曾钻过别人的裤裆,受胯下之辱。秦末,先后在项梁、项羽军中效力,任项羽郎中,不被重用,郁郁不得志。后离项羽到关中转投刘邦,由于萧何力荐,任大将军。他率军出陈仓故道,突袭关中。楚汉战争中,他在夏阳指挥军队乘木罂缶渡河,生擒魏王豹。在井陉口,指挥军队背水一战,大败赵军。在攻打齐国时,借助河水,分割楚齐联军,并水淹龙且军,活捉齐王田广。楚汉垓下之战,韩信以计谋引各路汉军会师垓下,设下十面埋伏,击败项羽,逼使他自刎。韩信深谙兵法,战功卓著,被刘邦称为人杰。刘邦既用他,但又对他心存疑忌,把他由齐王改封为楚王,之后又贬他为淮阴侯。汉高祖十一年,有人告发韩信欲谋反,吕后和萧何便将他诱入宫中,将其斩于长乐宫钟室。

2006-5-14 22:13 夏侯长风
范增


范增(前277─前204),项羽的谋士,秦末与项梁一起参加反秦起义。他足智多谋,有政治远见,建议项梁立楚怀王以招徕民心。项梁死后,范增成为项羽军中的主要谋士,被封为历阳侯,尊称为亚父。他力主除掉刘邦,并在鸿门宴上亲自安排,以保项羽的霸业。后来刘邦利用反间计,使项羽不再信任范增,削去他的权力。范增愤然离去,不久发病而死。

2006-5-14 22:19 夏侯长风
灌婴

灌婴(?─前176),睢阳人,早年以贩缯为业。后归附刘邦,此后南征北战,屡建功勋,至楚汉垓下之战时,他已官至御史大夫。刘邦称帝,封颍阴侯。后事惠帝与吕太后。吕太后死,齐哀王举兵讨诸吕,吕禄遣灌婴为大将往击,行至荥阳,与绛侯周勃等共谋诛杀诸吕,并劝告齐哀王不要进攻。待诛诸吕后,齐王罢兵,灌婴亦退回长安,与周勃、陈平共立代王刘恒,是为文帝。文帝三年(前177年),官丞相。后岁余卒,谥曰懿侯。

2006-5-14 22:21 夏侯长风
陈平

陈平(?─前178),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少好黄老之术。秦末反秦起义中,先事魏王、项羽,最后跟随刘邦。他曾为刘邦屡出奇计,功勋卓著。汉惠帝时,任丞相。吕后称制,他伪装纵情酒色,不理政事。吕后死,他与周勃 一起诛杀吕氏诸王,迎立文帝即位,对汉朝的建立和贡献极大。

2006-5-16 22:39 夏侯长风
更新刘邦

2006-5-16 22:44 夏侯长风
长风自制头像之楚汉骄龙[更新刘邦,新增英布、曹参、周勃]

英布


英布(?─前195),又名黥布。六县(今安徽六安东北)人。秦时因犯法被黥面,故称黥布。黥布被罚为囚徒在始皇陵工地做苦役,后带人逃跑,在长江一带聚结。秦末,英布带人参加项梁的队伍,被封为当阳君。他曾跟随项羽参加钜鹿之战,以少胜多,功冠诸侯。后被项羽封为九江王,都六县。楚汉战争爆发,他托病不助项羽,被项羽怨恨,因此离项归刘。前203年被刘邦封为淮南王,次年参加垓下之战。西汉建立后,他见韩信、彭越先后被杀,心怀恐惧,深加戒备。后有人告发英布欲反,英布知道后,便起兵反汉,进攻荆王刘贾,兼并荆军后,又攻打楚王刘交,获胜后继续引兵西进。次年十月与刘邦的东征军在蕲(今安徽宿县南)西对阵,被刘邦打败,后被长沙王吴芮派人诱杀。

2006-5-16 22:45 夏侯长风
曹参(?─前190),西汉政治家。泗水沛县(今江苏沛县)人。曾任沛县狱吏,后随刘邦起义。楚汉战争时,与韩信平定齐、魏,屡建战功。西汉建立后,任齐丞相,被封为平阳侯。任齐相期间,行黄老之术,清静无为,与民休息,号称贤相。萧何死后,继任相国,一尊萧何当年一切规定,举事无所变更,史称「萧规曹随」。

2006-5-16 22:46 夏侯长风
周勃


周勃(?─前169)泗水沛(今属江苏)人,随从刘邦起义,在反秦战争及楚汉相争中均立有战功,汉朝建立后被封为绛侯,官任太尉。刘邦死前预言:「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吕后于公元前180年病死,掌握朝政的吕家兄弟欲作乱,周勃与陈平设计夺下上将军吕禄的兵权,杀死吕产,「分部悉捕诸吕男女,无少长皆斩之」。接着又迎立文帝刘恒即位。

2006-5-20 00:09 夏侯长风
彭越


彭越(?─前196),字仲,昌邑(今山东巨野东南)人。秦末聚兵反秦,率领一支武装力量。项羽分封诸王,彭越曾任齐王田荣的将军。楚汉战争中,彭越率三万多人归顺刘邦。前204年,屡断楚军粮道,配合刘邦军在成皋地区的作战。接着,又在下邳进攻楚军,威胁彭城,迫使项羽回军东援,为刘邦向东扩张创造了良机。前203年,彭越率兵参加垓下会战。次年被封为梁王,辖魏国故地,都定陶(今山东定陶西北)。汉高祖十一年,刘邦讨伐陈豨,征梁国兵,彭越称病不随刘邦前往。后有人告发彭越想造反,被废为庶人,不久又被斩杀于洛阳。

2006-5-20 00:10 夏侯长风
虞姬


项羽的宠姬。项羽东征西战,虞姬常在左右,汉高帝五年(前202年),汉军围楚军于垓下,项羽兵少食尽,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乃起而饮酒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也作歌和之,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这一唱一和,真是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传为千古佳话。

[[i] 本帖最后由 夏侯长风 于 2006-5-20 00:13 编辑 [/i]]

2006-5-20 00:12 夏侯长风
吕后

吕后(前241─前180),名雉,刘邦之妻,单父县(今山东东单县)人,刘邦称帝,立吕雉为皇后,为刘邦剪除异姓诸王侯中起了很大作用。高祖死,吕后以惠帝年少,便策划诛杀诸旧臣,从中取得实际政权。又毒死赵王如意,砍断戚夫人手足,使她变哑,并置之厕中,名为「人彘」。惠帝不满吕后所为,忧郁而死。吕后遂临朝称制,为中国帝后专政的第一人。称制后,吕后大封吕氏诸侯为王,政策上仍继续与民休息,由是社会经济得以不断恢复发展。吕后专制不断遭到刘氏宗室和大臣的强烈反对。吕氏专制八年后,病死。诸吕阴谋作乱,被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迅速扫灭。

[[i] 本帖最后由 夏侯长风 于 2006-9-13 21:32 编辑 [/i]]

2006-5-20 00:15 夏侯长风
萧何
萧何(?─前193),泗水沛(今江苏沛县)人。曾任沛县主吏掾、泗水郡卒吏等职,持法不枉害人。秦末随刘邦起兵反秦,刘邦进入咸阳,萧何把相府及御史府的法律、户籍、地理图册等收集起来,使刘邦知晓天下山川险要、人口、财力、物力的分布情况。项羽称王后,萧何劝说刘邦接受分封,立足汉中,养百姓,纳贤才,收用巴蜀二郡的赋税,积蓄力量,然后与项羽争天下。为此深得刘邦信任,被任为丞相。他极力向刘邦举荐韩信,认为刘邦要取得天下非用韩信不可。后来韩信在楚汉战争中的才干证明萧何慧眼识人。楚汉战争中,萧何留守关中,安定百姓,征收赋税,供给军粮,支援了前方的战斗,为刘邦最后战胜项羽提供了物质保证。西汉建立后,刘邦认为萧何功劳第一,封他为侯。后被拜为相国。刘邦去世后,继续辅佐惠帝。萧何病危时,举荐曹参接替自己,保证了汉初政策的连续性。

[[i] 本帖最后由 夏侯长风 于 2006-5-24 23:34 编辑 [/i]]

2006-5-20 00:41 夏侯长风
更新项羽

2006-5-20 00:55 夏侯长风
下载

2006-5-20 10:54 Satan
楼上的这张项羽怎么像东瀛武士?
提点建议,楚系武将,尤其是楚籍武将,服装颜色最好是红色。楚人偶像是火神祝融,楚人尚赤,尚东,尚左。所以项羽和刘邦均立赤帜。同理服装最好也是红色。
秦始皇尚黑,“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
英布脸上最好坑上几笔。
彭越有点年轻了
陈平不够英俊。
其他做的都很好。上面提的只稍加润色即为好作品。

2006-5-20 11:40 孤城吹雪
怎么没有樊哙和夏侯婴,龙且,章邯,张耳,钟离眛,司马欣,项梁,赵高。。。。。。

2006-5-20 13:22 恋芸
清水,请大家继续支持论坛,理解节度的工作:lol:

另外,本贴染蓝。

2006-5-20 13:23 Linkham
吕后做的好,收了。
项羽的选材有失水准了。
陈平是出名的美男子,最好换张奶油脸。

2006-5-22 00:06 夏侯长风
最新版陈平,供各位品评

2006-5-22 00:20 梅呤雪
个人认为现有的这些图中这张更适合萧何刚出道时的形像,而那张白胡子萧何更贴近郦食其些.....
[img]http://www.xycq.net/forum/attachments/month_0605/srzSwrPCxr0=_TrH4d9Wg0cmG.jpg[/img]

[[i] 本帖最后由 梅呤雪 于 2006-5-22 00:21 编辑 [/i]]

2006-5-22 03:09 飛雲
霸王稱陈平為“有才無德”,因該有點散浪的味道吧?

2006-5-24 23:30 夏侯长风
历时两天隆重推出项羽第三版,欢迎诸位品评。

[[i] 本帖最后由 夏侯长风 于 2006-5-27 00:16 编辑 [/i]]

2006-5-24 23:32 夏侯长风
采纳梅妹妹的意见将布衣陈平改为萧何

2006-5-24 23:39 義経と静御前
萧何好像跟彩虹做的墨子巧合了~

第三版项羽,感觉盔甲有些亮了,适当做旧会好些~

[[i] 本帖最后由 義経と静御前 于 2006-5-24 23:44 编辑 [/i]]

2006-5-24 23:41 夏侯长风
[quote]原帖由 [i]孤城吹雪[/i] 于 2006-5-20 11:40 发表
怎么没有樊哙和夏侯婴,龙且,章邯,张耳,钟离眛,司马欣,项梁,赵高。。。。。。 [/quote]
最近比较忙,后面人物要晚一些才能完成,所以先发一些。。。

[[i] 本帖最后由 夏侯长风 于 2006-5-24 23:43 编辑 [/i]]

2006-5-24 23:42 山中立国
请问17楼项羽的一字巾发型素材源自哪里?好想要哦~~
(不过不是这个角度的,而是类似三国志11的关索的头部角度,请问有么?)

2006-5-24 23:51 夏侯长风
[quote]原帖由 [i]山中立国[/i] 于 2006-5-24 23:42 发表
请问17楼项羽的一字巾发型素材源自哪里?好想要哦~~
(不过不是这个角度的,而是类似三国志11的关索的头部角度,请问有么?) [/quote]
选自太阁革新头像,类似三国11关索的好象没有

2006-5-24 23:56 夏侯长风
[quote]原帖由 [i]義経と静御前[/i] 于 2006-5-24 23:39 发表
萧何好像跟彩虹做的墨子巧合了~

第三版项羽,感觉盔甲有些亮了,适当做旧会好些~ [/quote]
采用的背景和人物服饰基本相同,觉得这套服饰还可以,就懒得改了

2006-5-25 08:57 Stlouis27
长风兄这张项王已做的很棒了,但如果去掉披风而换上肩铠是否会更威武一些,另外金甲未免颜色太亮了反而给人一种不太真实的感觉

2006-5-27 00:20 夏侯长风
项梁


项梁(?─前208),楚国贵族后代,项羽的叔父,因杀人,与侄子项羽避仇来到吴中。在吴中威信很高,贤士大夫皆出其下,当地的大事全由他出面主办。项梁利用这种条件暗地里用兵法训练宾客及子弟。陈胜起义爆发后,项梁叔侄杀会稽太守殷通响应,任张楚政权上柱国,渡江西进,屡胜秦军。陈胜死后,他听从范增之计,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王,仍称楚怀王。他曾率军击败秦将章邯,在雍丘阵斩秦将李由,后因轻敌,在定陶被章邯打败,战死。

2006-5-27 09:36 Stlouis27
这张图很有咄咄逼人的气势

2006-5-27 23:34 夏侯长风
项羽最新版

2006-5-28 22:41 zsxmmhd
张良应该也比较美,史书好像说"貌美似妇人"
干脆直接拿孙上香图片改吧

2006-5-28 22:49 梅呤雪
项羽这张最新版作得非常的好.只是那个头盔下的甲片压着披风,使肩膀显得不是很活,无形中压住了不少动感,要是能改下就更好了!:^%

[[i] 本帖最后由 梅呤雪 于 2006-5-28 22:53 编辑 [/i]]

2006-5-29 22:39 兰陵高长恭
做的很漂亮。
不过觉得张子房是很清秀的书生形象(古代的张良画像都女子之纤弱)。

2006-5-29 23:16 夏侯长风
钟离昧
钟离昧(?一前200年),汉朐县伊芦乡(今灌云县伊芦乡)人。楚汉相争时,钟离昧为楚王项羽大将,素与韩信交情不错。汉高祖四年(前203年)被汉军围困于荥阳东,项羽往救,汉军退走。项羽乘胜追击,切断了汉军粮道,汉军被困求和,项王不许,陈平向汉王献计说:项王的忠臣,只有亚父、钟离昧、龙且、周殷几个人,如果你能用万金买通说客,去离间他们的君臣关系,再出兵攻打,项王必败。汉王遂用此计。项王果然对忠臣疑忌,致使忠臣纷纷离去,只有钟离昧还追随项王。项王败死后,钟离昧投奔韩信。汉王忌恨钟离味,就诏令韩信把钟离昧逮捕,韩信不从。汉王又用陈平计策,假称到云梦去狩猎,要求诸侯到陈地集合。韩信有顾虑。有人劝他说:你把钟离昧杀了,带他的头颅去见汉王,保你无事。韩信与钟离昧商量此事,钟离昧说:汉王已经知道你要谋反,不敢来攻你,就是因为我们在一起。如果你把我杀了,去见汉王,你也回不来了。韩信不听他的劝告,钟离昧大骂韩信说:“公非长者。”并说:“吾今日死,公亦随手亡。”随即自刎。韩信便带着他的头颅去拜见汉王,结果被汉王绑了起来,带回朝廷。

2006-5-29 23:20 夏侯长风
樊哙
樊哙(?-前189)西汉初将领。沛(今江苏沛县)人。 少时以屠狗为业。初随刘邦起兵反秦,为其部将,以军功赐爵,封贤成君。起义军进入咸阳,刘邦留恋宫廷生活,他与张良质问刘邦:“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耶?”力劝刘邦封闭宫室府库,还军霸上。鸿门宴上,范增欲杀刘邦,他不顾个人安危,直闯营帐,斥项羽背信弃义,使刘邦得以脱走,汉朝建立,又随刘邦击败臧荼、陈(豕希)和韩王信叛乱,任左丞相,封舞阳侯。刘邦晚年因病卧内宫,适遇英布叛乱,他入宫鼓励刘邦振作精神。刘邦带病遂出征,平定叛乱。

2006-5-29 23:32 夏侯长风
夏侯婴
夏侯婴(?—前172) 西汉沛县(今属江苏)人。少与汉高祖善,从起兵,转战各地,任太仆。 后封汝阴侯。惠帝、文帝时,继为太仆。以其曾任滕令,楚人称令为公,当时称为滕公。

2006-5-29 23:33 夏侯长风
[quote]原帖由 [i]兰陵高长恭[/i] 于 2006-5-29 22:39 发表
做的很漂亮。
不过觉得张子房是很清秀的书生形象(古代的张良画像都女子之纤弱)。 [/quote]
张良正在从新构思中...

2006-5-29 23:39 夏侯长风
[quote]原帖由 [i]梅呤雪[/i] 于 2006-5-28 22:49 发表
项羽这张最新版作得非常的好.只是那个头盔下的甲片压着披风,使肩膀显得不是很活,无形中压住了不少动感,要是能改下就更好了!:^% [/quote]
试了一下,总感觉肩膀上缺点什么,所以没改

2006-5-30 15:41 张鲁
niu 牛

2006-6-3 12:01 夏侯长风
龙且
项羽麾下猛将,公元前203年10月,韩信打败齐军,进占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齐王田广向楚国求救。11月,楚齐联军20余万与汉军数万对峙于潍水(今山东潍河)两岸。韩信派万人夜间用沙袋在潍水上游垒坝塞流,天明后引兵渡河进攻,随后又用佯败诱敌之谋,率军退回西岸。楚将龙且以为汉军怯弱,率军渡河追击。汉军乘其渡河决坝,水淹楚军。韩信乘势挥师反击,将渡河的楚军全歼,斩杀楚将龙且。

2006-6-3 12:02 夏侯长风
章邯


章邯(?─前205),秦朝将领,秦末反秦起义爆发后,率骊山徒卒组成的军队镇压义军。他曾杀周章,破陈胜,败项梁,后在钜鹿之战中被项羽打败,遂投降项羽。秦灭后被项羽封为雍王,监视汉王刘邦。后被刘邦打败,兵败身死。

2006-6-3 12:03 夏侯长风
蒯彻

彻与汉武帝的名相同,后来史家为了避帝讳,将彻字改为通,范阳人。秦末,武臣奉陈胜,吴广之命攻打赵地,蒯彻说服范阳县令徐公迎降,又向武臣建议善待徐公,于是燕、赵之地降者三十余城。后来汉将韩信破赵、代,降燕,他遂为韩信出谋划策,对韩信说:「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而不安;相君之背,贵而不可言。」煽动韩信叛汉自立,韩信不予采纳。惠帝时,曹参为丞相,请他为宾客。他著有战国时说客权变的文章八十一篇,合为《隽永》一书,今佚。

[[i] 本帖最后由 夏侯长风 于 2006-6-3 12:14 编辑 [/i]]

2006-6-6 21:07 夏侯长风
项庄
项羽的部将。楚汉相争时,项羽的谋士范增,企图在鸿门宴上乘机杀死威胁项羽称霸的刘邦。因项羽犹豫不决,于是范增急召项庄,请他借表演舞剑来刺杀刘邦。项羽的堂叔项伯与张良交好,不愿杀掉刘邦,便起身与项庄对舞,保护刘邦。张良看到刘邦处境危险,便急忙走出大帐,招呼猛将樊还快进帐保护刘邦。樊哙执盾仗剑,打倒几个想阻拦他进帐的卫士,一直闯入宴会大帐。项羽正在饮酒,见一员大将闯入帐中,心中十分喜欢,连夸樊哙英勇。马上命人给樊哈递上一条猪后腿,并问他:“你敢喝酒吗?”樊啥说:“大丈夫连死都不怕,还怕喝酒。刘邦辛辛苦苦攻下咸阳,侯大王来接收,立下这样的大功,得不到奖励还不说,还要遭到杀害,如此下去,谁还敢为大王效力呀,大王,这事可要三思啊!”项羽说:“将军多心了,我没有杀刘邦的想法,请安心喝酒吧!” 刘邦看此地不能久留,便找个时机悄悄地溜出,同樊哙回到自己的营中。

2006-6-6 21:08 夏侯长风
田横


战国末年齐国君主田氏的族人。秦末,与从兄田儋、兄田荣等杀死狄县令,起兵反秦。田儋死后,立其子田市为齐王,平齐地。项羽攻齐,田荣、田市皆败死,又立田荣子田广为王,自任丞相掌实权。汉三年(前203年)刘邦派郦食其使齐,约田广叛楚和汉共击项羽,不意汉将韩信用蒯彻计袭破齐,田广、田横以为被郦出卖,杀之。齐军不敌,战败。此后齐王死,田横遂自立为王。不久齐地尽为韩信所有,田横逃至梁地,归附彭越。

刘邦灭楚称帝,封彭越为梁王。田横怕被杀,就与他的宾客、部下逃入海岛。汉高祖知道后,以为田横兄弟本是初定齐地之人,齐地的贤者多附会他,如今逃入海岛而不加收抚,必为后患,于是派使者前去赦免田横,召他来洛阳,田横不奉诏。高祖再遣使持节对田横说:「你如来,可封王封侯,如不来,派兵攻杀。」田横乃与宾客两人赴洛阳,距洛阳三十里,自刎,命宾客将头送给高祖,高祖以王礼葬田横。既安葬,同行的两宾客自尽于冢旁。消息傅到海岛,田横的宾客、部下全都自杀。

2006-6-6 21:17 夏侯长风
更新张良

2006-6-25 20:15 夏侯长风
陈馀


大梁(今河南开封)人,魏地名士。陈胜起义,陈馀与至交张耳同往谒陈胜,建议以奇兵略赵地。陈胜同意,派武臣为将军,以陈、张为校尉,率兵三千前往略地。武臣听从蒯彻计谋,不战而得三十余城。至邯郸,与张耳拥立武臣为赵王,自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武臣后为其部下李良所杀,陈馀击败李良,李良投奔秦将章邯。章邯攻破邯郸,张耳与新立之赵王歇走入钜鹿城被秦军围困;陈馀收常山兵数万人屯兵钜鹿北。钜鹿城内食尽兵少,张耳好几次派使者请陈馀进兵,陈馀自忖兵少,不敢进。后项羽救赵败秦,钜鹿解围,而陈、张两人也因此交恶,陈馀之兵为张耳所收,仅与部下数百人出走。项羽入关,自称西楚霸王,大封诸侯,以陈馀未随自己入关,仅封他南皮三县,而以张耳为常山王。陈馀遂联合齐王田荣败张耳,张耳投汉。汉高帝三年(前204年),遣韩信、张耳伐赵,斩陈馀于泜水上。

2006-6-25 20:22 夏侯长风
张耳


大梁(今河南开封)人,魏地名士。陈胜起义,张耳与至交陈馀同往谒陈胜,建议以奇兵略赵地。陈胜同意,派武臣为将军,以张、陈为校尉,率兵三千前往略地。武臣听从蒯彻计谋,不战而得三十余城。至邯郸,拥立武臣为赵王,自为右丞相,陈馀为大将军。武臣后为其部下李良所杀,陈余击败李良,李良投奔秦将章邯。章邯攻破邯郸,张耳与新立之赵王歇走入钜鹿城被秦军围困;陈馀收常山兵数万人屯兵钜鹿北。钜鹿城内食尽兵少,张耳好几次派使者请陈馀进兵,陈馀自忖兵少,不敢进。后项羽救赵败秦,钜鹿解围,而陈、张两人也因此交恶,陈馀之兵为张耳所收,仅与部下数百人出走。项羽入关,自称西楚霸王,大封诸侯,封张耳为常山王。陈馀遂联合齐王田荣败张耳,张耳投汉。汉高帝三年(前204年),遣韩信、张耳伐赵,斩陈馀于泜水上, 在襄国追杀了赵王歇。刘邦封张耳为赵王。汉五年,张耳逝世,谥号叫景王。

[[i] 本帖最后由 夏侯长风 于 2006-6-25 20:46 编辑 [/i]]

2006-6-25 20:27 夏侯长风
郦食其
郦食其是陈留高阳人,虽家境贫寒,但仍嗜酒如命,人称高阳酒徒。他喜读书,性豁达,又是个很有心计的人。他对残暴的秦王朝非常痛恨,对奋起抗秦的陈胜、项梁寄予很大希望,但郦食其发现这些人心胸狭窄,不足为交,因此一直隐居未出。

当刘邦攻打陈留时,郦食其得知刘邦抱负大,胸襟宽,智谋广,喜结交,就前去投奔他。谁知刘邦虽喜结交,但却看不起读书人,以往有些儒生戴着帽子来见他,他就把人家的帽子摘下当便壶用。郦食其见到刘邦,便拿话来激他。郦食其说,“你是打算帮助暴秦攻打诸侯呢,还是打算率领诸侯攻打暴秦?”刘邦一听大怒,“你这个书呆子,真实岂有此理!全国百姓不堪忍受暴秦的残酷统治,早就想推翻它,你怎么敢胡说我想帮助暴秦攻打诸侯呢?”郦食其说:“既然你想推翻暴秦,夺取天下,就不应该这样对待长者和有学问的人。”刘邦一听这话,赶紧起身让座,并虚心向郦食其请教。

郦食其首先献计招降陈留县令,不费一兵一卒占领了陈留,后郦食其又屡献计策,为刘邦一统天下做出了贡献。但可惜的是,郦食其在领刘邦之命与齐国和平谈判成功后,因与大将韩信关系处理不当,韩信率军攻打齐国,郦食其被齐国王烹杀。

2006-6-25 20:28 夏侯长风
更新张良

2006-6-29 00:49 夏侯长风
戚夫人(?-公元前194年),祖籍定陶(今山东定陶)人,是汉高祖刘邦的宠妃,曾随刘邦征战四年,她也是西汉初年的歌舞名家,她擅跳“翘袖折腰”之舞,从出土的汉画石像看来,其舞姿优美,甩袖和折腰都有相当的技巧,且花样繁复。戚夫人舞时只见两只彩袖凌空飞旋,娇躯翩转,极具韵律美。戚夫人还长于鼓瑟,节奏分明,情感饱满细腻,刘邦听之常不由自主地随声唱和,高兴时,两人开怀大笑,忧伤时则相对唏嘘不已。

  戚夫人生有一子,名如意,被封为赵王,刘邦宠爱戚夫人,欲废太子刘盈,改立如意。汉高祖十二年,刘邦病重,自知不久于人世,于是就想换立太子,在一次宴会中,太子请来闻名遐尔的贤人“商山四皓”相随,换立之事已不可能,刘邦无奈,召来戚夫人,指着“四皓”背影说:“我本欲改立太子,无奈他已得四皓辅佐,羽翼已丰,势难更动了。”说罢,长叹一声,戚夫人也凄楚不已,随后,刘邦让戚夫人跳楚舞,自已则借着酒意击筑高歌: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翼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虽有弓矢,尚安所施!

  刘邦死后,刘盈即位,即汉惠帝,吕后便做了太后,她令戚夫人穿上囚衣,戴上铁枷,关于永春巷舂米,戚夫人悲痛欲绝,乃作歌:
     “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
      相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吕后知道后,就毒死了如意,并下令斩断戚夫人的手脚,挖眼熏耳,喂以哑药,丢入厕所,称为“人彘”,并带儿子汉惠帝前来观看,汉惠帝知道后,大为惊恐,指斥吕后:“残害戚夫人致此,实非常人所能为。”并痛哭不已,从此,惠帝一厥不起,整日花天酒地,不理朝政,几年后便死了,年方22岁。

2006-6-29 19:28 三分猫
报告楼主,你头像那张有点问题,就是那抱拳的手太嫩了,脸又是老人的,颜色也不一致,有些不协调。

2006-6-29 21:20 Stlouis27
看这张的戚夫人很艳啊!很有不知火舞那张的味道.......

2006-6-29 22:17 夏侯长风
[quote]原帖由 [i]三分猫[/i] 于 2006-6-29 19:28 发表
报告楼主,你头像那张有点问题,就是那抱拳的手太嫩了,脸又是老人的,颜色也不一致,有些不协调。 [/quote]
是有些不协调,光线不一致。。。

改一改

[[i] 本帖最后由 夏侯长风 于 2006-6-29 22:57 编辑 [/i]]

2006-7-1 09:09 三分猫
[quote]原帖由 [i]夏侯长风[/i] 于 2006-6-29 22:17 发表

是有些不协调,光线不一致。。。

改一改

真的是光线也有问题,这张头像有成为极品的潜质(选材,造形,创意等方面皆是非常好的)希望楼主把这张好好琢磨(实在不行,把光线不一致的头盔换了。但白色头婴要保留,这是一大亮点)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长风自制头像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