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5-5 04:44
iamsangster
姜维失败之最根本原因?
无武侯之才而继承武侯之志?
武侯后谁能支撑蜀汉?无人。蒋费不能,姜维也不能
2006-5-5 09:25
方二
蒋费两代没有继续孔明的伐魏事业,关中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等姜维挂帅时蜀的国力根本无法和魏抗衡
其实蒋琬提出的攻取西城,再从荆州北伐的战略很有吸引力,如果蒋琬身体再健康一些,不知会不会写下精彩的一页
[[i] 本帖最后由 方二 于 2006-5-5 09:28 编辑 [/i]]
2006-5-5 09:46
老不看三国
维自以练西方风俗,兼负其才武,欲诱诸羌、胡以为羽翼,谓自陇以西可断而有也。每欲兴军大举,[color=Red]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color]
汉晋春秋曰:费祎谓维曰:“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且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业,[color=Red]以俟能者,[/color]无以为希冀徼倖而决成败於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
可见至少在费祎眼中,姜维并不是那个[color=Red]能者[/color],我们是不是比费祎更了解姜维?
2006-5-5 09:50
天水英才姜维
[quote]原帖由 [i]老不看三国[/i] 于 2006-5-5 09:46 发表
维自以练西方风俗,兼负其才武,欲诱诸羌、胡以为羽翼,谓自陇以西可断而有也。每欲兴军大举,[color=Red]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color]
汉晋春秋曰:费祎谓维曰:“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 ... [/quote]
费祎不想对外用兵的观点是公认的,和姜维的战略观点完全不一样。他不给姜维万人以上的部队并不代表姜维没指挥一万人的能力,而是他料定姜维不会成功。当然,我不是在说姜维的军事水平有多高强,但他在后期也算是名将了。这个老问题已经争论过多少次了,大部分人是认为姜维穷兵黩武的,这个问题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也不想多辩了。
2006-5-5 10:21
chang8787
武侯在时,蜀国论实力已是不及魏国,火烧连营基本上反蜀的兵力消耗差不多了吧……姜维在后期时,论能力算是强者了,只是朝中皇帝昏庸,国中兵力不济……诸葛时还能在与司马对阵中略占上风,而姜维要想同邓艾及司马的两个儿子的对决中取得上风的话,没有绝对的兵力他是做不到的,他的能力还没有达到这一境界,更别说是完成武侯的心愿了……
2006-5-5 10:36
天水英才姜维
[quote]原帖由 [i]chang8787[/i] 于 2006-5-5 10:21 发表
武侯在时,蜀国论实力已是不及魏国,火烧连营基本上反蜀的兵力消耗差不多了吧……姜维在后期时,论能力算是强者了,只是朝中皇帝昏庸,国中兵力不济……诸葛时还能在与司马对阵中略占上风,而姜维要想同邓艾及司马 ... [/quote]
姜维的军事能力如果能达到韩信的水平,司马氏的政治能力如果能达到项羽,三王的“水平”(:qDD+),魏的民心要是都倒向蜀,那姜维就能成功。但这几点根本都是不可能的,别说姜维,就是曹公的军事水平都未必能超过韩信多少。至于司马这家政治老手,项羽那种不得民心的暴政他们是不会去做的,守护西北边疆的大将们也都非章涵这类败将能比。对于蜀的灭亡,大多数人归罪于将军,个人也不想多说了,姜维穷兵黩武也好,雄心一搏也好,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观点和看法。
2006-5-5 10:38
klause
蜀汉经济破产了,纵有诸葛亮都无力回天,在雍,凉未能夺取并作为前进基地的情况下--地利和马匹,汉中和蜀中的实力是无法和中原抗衡的。所以姜维不过做了力所能及的最大努力,而最根本失败的原因,则是整体实力的不济。
2006-5-5 10:41
klause
不知道最后刘2世出降时候的人口表册是不是正确,不过以男女93万的实力,或者说以鼎足势成来掩盖偏安西蜀的官僚心理从而使得局面越来越促狭,恐怕才是最大的失败原因。
PS:对三国认识不精,尤其是后三国,若有错误,请指正。
2006-5-5 10:42
天水英才姜维
[quote]原帖由 [i]klause[/i] 于 2006-5-5 10:38 发表
蜀汉经济破产了,纵有诸葛亮都无力回天,在雍,凉未能夺取并作为前进基地的情况下--地利和马匹,汉中和蜀中的实力是无法和中原抗衡的。所以姜维不过做了力所能及的最大努力,而最根本失败的原因,则是整体实力的不 ... [/quote]
大胆应无惧,雄心誓不回。数次出征,艰难险阻,功名不立,意志却从不曾屈服,这是我敬佩他的原因。
2006-5-5 10:46
klause
引:
人生之光荣,不在于屡战屡胜,而在于屡仆屡起。
2006-5-5 10:49
天水英才姜维
[quote]原帖由 [i]klause[/i] 于 2006-5-5 10:46 发表
引:
人生之光荣,不在于屡战屡胜,而在于屡仆屡起。 [/quote]
拿破仑的名言中,最喜欢的也是这一句,还有那句:天才是燃烧自己去照亮世纪的一颗流星。
2006-5-5 10:52
klause
[quote]原帖由 [i]方二[/i] 于 2006-5-5 09:25 发表
其实蒋琬提出的攻取西城,再从荆州北伐的战略很有吸引力,如果蒋琬身体再健康一些,不知会不会写下精彩的一页 [/quote]
这个战略,不是差点被东吴误解引发麻烦吗?
自汉水而下,走荆州北伐,似乎需要东吴全力的配合,这样才有成功的可能。
2006-5-5 12:06
fredghl
[quote]原帖由 [i]klause[/i] 于 2006-5-5 10:52 发表
这个战略,不是差点被东吴误解引发麻烦吗?
自汉水而下,走荆州北伐,似乎需要东吴全力的配合,这样才有成功的可能。 [/quote]
个人认为走荆州方向实在不可取,荆州是三方势力的汇合点,太敏感了,蜀汉如果在这里对魏国取得胜利很可能的结果不是东吴方面的配合,而是第二次的白衣渡江,从而引起第二次的汉吴争端。
而且蜀汉的战略目标是与曹魏争夺中原,那就只能以取雍凉为第一部,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支可以与曹魏相抗衡的骑兵,并能在对抗中取得地利方面的优势。
2006-5-5 12:29
方二
再次重申一次,三国时无马镫...
2006-5-5 12:33
klause
马上步兵相对来说也很厉害了 黄仁宇说魏国的骑兵见长 也是这个意思 自汉武伐匈奴以来 马兵的素质和训练似乎比步兵更严格更优秀
2006-5-5 12:42
大雄GG
蜀汉的经济并没破产,姜维能持续北伐已经说明了这点
2006-5-5 14:38
klause
民有菜色,小康?
2006-5-5 15:15
zmgo
民有菜色是营养不良的意思吧。
姜维失败的原因是蜀国国力持续下降,国内基本上没有搞内政的能人了,而且姜维的对手钟会、邓艾等都是一时之杰,更别提背后的司马师、司马昭了。其实姜维在当时也是一时之豪杰,只是孤掌难鸣。所谓的大业必须由一个优秀的全面的团队才能完成。
2006-5-8 06:25
绯甄茗
外战不休,内乱不治,此取祸之道也
2006-5-8 06:45
simon_yang
知其不可而爲止的悲壯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