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4-29 11:58
ironsov
张叔夜的儿子是谁?
说岳上说是叫张立、张用,这是历史上的记载吗?
2006-4-29 12:15
孤狼在途
如果是探究历史的话,转史区,哪里高人多。
2006-4-29 12:26
张建昭
宋史里似乎没有记载张叔夜的儿子,但记得他有一子名常先,在南宋还做过官。
[[i] 本帖最后由 张建昭 于 2006-4-29 12:28 编辑 [/i]]
2006-4-29 13:13
西晋羊牯
张立、张用肯定是有原型的,是不是张伯奋,张仲熊?
资料上显示张仲熊是六子,那么张伯奋应该是五子咯.......
2006-4-30 13:52
密林繁星
张伯奋,张仲熊我只在《荡寇志》里面看到过,汗。
历史上好象没提过这两名字,可能我孤陋寡闻了。
2006-4-30 13:54
大雄GG
伯仲叔齐,仲怎么可能排老六?
2006-5-1 14:06
西晋羊牯
[quote]原帖由 [i]密林繁星[/i] 于 2006-4-30 13:52 发表
张伯奋,张仲熊我只在《荡寇志》里面看到过,汗。
历史上好象没提过这两名字,可能我孤陋寡闻了。 [/quote]
史书上确实有这两人,不过名字为什么这么起就不知道了。
2006-5-1 21:39
洗甲狼河
宋史 列传第一百一十二(节选)
○何栗 孙傅 陈过庭 张叔夜 聂昌 张阁 张近 郑仅 宇文昌龄子常 许几 程之邵 龚原 崔公度 蒲卣
张叔夜,字嵇仲,侍中耆孙也。少喜言兵,以荫为兰州录事参军。州本汉金城郡,地最极边,恃河为固,每岁河冰合,必严兵以备,士不释甲者累月。叔夜:“此非计也。不求要地守之,而使敌迫河,则吾既殆矣。”有地曰大都者,介五路间,羌人入寇,必先至彼点集,然后议所向,每一至则五路皆竦。叔夜按其形,画攻取之策,讫得之,建为西安州,自是兰无羌患。
知襄城、陈留县,蒋之奇荐之,易礼宾副使、通事舍人、知安肃军,言者谓太优,还故官。献所为文,知舒、海、泰三州。大观中,为库部员外郎、开封少。复献文,召试制诰,赐进士出身,迁右司员外郎。
使辽,宴射,首中的。辽人叹诧,求观所引弓,以无故事,拒不与。还,图其山川、城郭、服器、仪范为五篇,上之。从弟克公弹蔡京,京迁怒叔夜,摭司存过,贬监西安草场。久之,召为秘书少监,擢中书舍人、给事中。时吏惰不虔,命令之出于门下者,预列衔,使书名而徐填其事,谓之:“空黄”。叔夜极陈革其弊。进礼部侍郎,又为京所忌,以徽猷阁待制再知海州。
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钜舟十余,载卤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其副贼,江乃降。加直学士,徙济南府。山东群盗猝至,叔夜度力不敌,谓僚吏:“若束手以俟援兵,民无噍类,当以计缓之。使延三日,吾事济矣。”乃取旧赦贼文,俾邮卒传至郡,盗闻,果小懈。叔夜会饮谯门,示以闲暇,遣吏谕以恩旨。盗狐疑相持,至暮未决。叔夜发卒五千人,乘其惰击之,盗奔溃,追斩数千级。以功进龙图阁直学士、知青州。
靖康改元,金人南下,叔夜再上章乞假骑兵,与诸将并力断其归路,不报。徙邓州。四道置帅,叔夜领南道都总管。金兵再至,钦宗手札趣入卫。即自将中,[color=Red]子伯奋将前军,仲熊将后军[/color],合三万人,翌日上道。至尉氏,与金游兵遇,转战而前。十一月晦,至都,帝御南薰门见之,军容甚整。入对,言贼锋方锐,愿如唐明皇之避禄山,暂诣襄阳以图幸雍。帝颔之。加延康殿学士。闰月,帝登城,叔夜陈兵玉津园,铠甲光明,拜舞城下。帝益喜,进资政殿学士,令以兵入城,俄签书枢密院。连四日,与金人大战,斩其金环贵将二人。帝遣使赍蜡书,以褒宠叔夜之事檄告诸道,然迄无赴者。城陷,叔夜被创,犹父子力战。车驾再出郊,叔夜因起居叩马而谏,帝曰:“朕为生灵之故,不得不亲往。”叔夜号恸再拜,众皆哭。帝回首字之曰:“嵇仲努力!”
金人议立异姓,叔夜谓孙傅曰:“今日之事,有死而已。”移书二帅,请立太子以从民望。二帅怒,追赴军中,至则抗请如初,遂从以北。道中不食粟,唯时饮汤。既次白沟,驭者曰:“过界河矣。”叔夜乃矍然起,仰天大呼,遂不复语。明日,卒,年六十三。讣闻,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文。
2006-5-3 15:09
fengfly
记得 说岳上 张立 张用都是用的棍啊````
感觉用棍`特没用``` 一点都没有大将风度啊```糟蹋了张叔夜的名声
2006-5-3 15:45
ironsov
不过伯奋、仲熊是名还是字呢?
2006-5-3 17:10
赛仁贵郭盛
[quote]原帖由 [i]fengfly[/i] 于 2006-5-3 15:09 发表
记得 说岳上 张立 张用都是用的棍啊````
感觉用棍`特没用``` 一点都没有大将风度啊```糟蹋了张叔夜的名声 [/quote]
别忘了孙悟空和牛魔王,呵呵开个玩笑。不过小说的描写和张叔夜的名声似乎没什么联系。
我想,史书中叙人一般的做法是以称呼其名为主,顺便提一下字。若没有实据考证伯奋、仲熊是字,而且前面所引用的文字中也未作交代,那么应该是名吧。
[[i] 本帖最后由 赛仁贵郭盛 于 2006-5-3 17:13 编辑 [/i]]
2006-5-3 17:49
秣陵钓徒
肯定假的 中国演义小说里名人后代叫什么 某用 某通 某延庆的 某继祖的太多了
成了取名定式了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