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4-10 11:24
小轲
改朝换代的标准或者是条件探讨
中国古代社会,经历了许多的具体朝代,具体朝代的年限都不长,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相对频繁的朝代更替呢?
一般认为,主要有4个原因:
1、人口的增减与生产的发展。过重的人口负担使许多政权不堪重负,酿成恶果。
2、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变更。新的制度不能被采用,会造成经济文化领域的动荡,继而影响政治建筑。
3、文人政治和平民社会的影响。也就是民主的进程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动力之一。
4、气候的变化。中国古代为农业经济,整体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大的灾荒直接可以酿成农民起义导致改朝换代。
当然,也完全可以用一句“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这样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来搪塞。我想讨论一下的是,到底有没有一个标准,就是一个朝代在发展到什么样的时候就到了改朝换代的边缘?如何界定之一条件?请各位兄台不吝赐教。
兄弟我先抛块砖,大家有玉的尽管砸过来。
是不是 当一个社会群体中,处于下层的群体失去进入上层的机会时,政权便会被推翻。也就是,当下层阶层与上层社会失去必要的联系时,政权便会被推翻。
2006-4-10 17:40
张建昭
1、下层民众起义成功夺取全国或固定地方政权
2、外族赶走本国君主建立政权
3、朝廷内部权臣取代君主并改国号(不改国号一般不能算,如李嗣渊、朱棣)
楼主说的只是第一种情况。
[[i] 本帖最后由 张建昭 于 2006-4-10 17:41 编辑 [/i]]
2006-4-11 00:54
关内侯
我觉得第一条是促使中原王朝频繁更替的主要原因
2006-4-11 07:37
faywong
一个新政权取代前政权的标志就是定都,定都的完成就代表了新政权对前政权的正式取代
2006-4-11 08:28
小轲
多谢楼上各位。
我其实想说的是,当一个政权统治下的社会达到什么样一个标准时,我们就可以认为它到了该改朝换代的时候了?也就是在被改换以前,社会各层面有没有比较共性的征兆?是不是可以归纳出一个比较统一的说法?谢谢各位。
2006-4-12 21:11
JHJH33
在下不才,认为改朝换代的主要原因就是当政者失政-失掉了民心-产生了反动势力-被推翻..........
2006-4-12 21:29
yunaff10
土地的高度兼并导致流民大量出现,最终国家不堪重负
2006-4-13 09:48
tiger1970
从外在标准应该是元首(姑且用这个词吧)家族和国号同时被替换.(单换元首家族的如柴荣,单换国号的如皇太极都不算.但南朝的刘宋多少有点例外,不过可以理解,他的老祖宗确实不是皇帝).
从内在标准不好说.如魏代东汉\南朝相代\宋代后周的社会情况都没有太多变化,但也被承认是改朝换代.
2006-4-13 10:15
岱瀛
"下层民众起义成功夺取全国或固定地方政权"
在民国以前的中国历史上,好想就明朝算是一例吧,其他都不是啊.
都是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利变化.
周替商,周也是一方诸侯.
秦灭六国更不讲.
两汉到三国,看黄巾起义是什么黄巾贼,他们是三国的序幕而以,之于三国这场大戏,他们就是跑龙套的.
司马夺曹,再过到南北朝的更迭,杨坚,李渊,唐末的各藩镇,到宋太祖,不知道这里面有谁是下层民众.直接的下层民众夺权成功,仅有两例,一例是明朝,一例是我朝.但是,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外贼入侵,更新皇朝是被列在驱逐外贼之后的,也就是说,下层民众在国家没有外患的情况下,无论它是如何的没落,至少历史到今天,都没有下层民众能推翻掉他.
有的只是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后利用民众的力量最后达到重新洗牌的结果.
2006-4-13 15:30
shishia
个人认为,改朝换代的先兆应该是当权者无力抵御外侵或内起的能力的时候,就表示该换代了。如果以民众看,都不能肯定。从历史角度看,民心已失,朝廷延喘的时间并不短。关键是当权者的武力程度。如果是当权者内部问题,也是一方没有武力镇压另一方造成的。还是M说得对:“枪杆子里出政权!”
2006-4-13 19:57
小轲
谢谢楼上诸位。
我是想,可不可以比较精确的给出一个政权行将瓦解的先兆,比如政治腐朽的程度、外族侵略的力度、朝臣或者外戚或是宦官势力大到什么程度等等,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2006-4-23 17:54
右文
3、朝廷内部权臣取代君主并改国号(不改国号一般不能算,如李嗣渊、朱棣)
李嗣源改国号尚可说,朱棣没必要改吧,萧鸾作为萧道成的侄子篡位尚未改国号,朱棣是朱元璋亲儿子,改个啥嘛:lol:
2006-4-24 13:11
右文
东汉末至南北朝乃至隋唐,加九锡可视为旧朝行将就木的一个先兆,加给边地羁縻政权的除外。
2006-4-24 13:17
张建昭
[quote]原帖由 [i]右文[/i] 于 2006-4-23 17:54 发表
3、朝廷内部权臣取代君主并改国号(不改国号一般不能算,如李嗣渊、朱棣)
李嗣源改国号尚可说,朱棣没必要改吧,萧鸾作为萧道成的侄子篡位尚未改国号,朱棣是朱元璋亲儿子,改个啥嘛:lol: [/quote]
这么说只是为了严密。
万一人家举出朱棣,虽然是皇亲,照样也是臣子,也符合“朝廷内部权臣取代君主”,但也不能算改朝换代,我先堵其口:rolleyes:。
2006-4-24 15:23
绝世天骄
我正要写这个~正在酝酿
2006-4-24 20:40
赛仁贵郭盛
[quote]原帖由 [i]张建昭[/i] 于 2006-4-10 17:40 发表
1、下层民众起义成功夺取全国或固定地方政权
2、外族赶走本国君主建立政权
3、朝廷内部权臣取代君主并改国号(不改国号一般不能算,如李嗣渊、朱棣)
楼主说的只是第一种情况。 [/quote]
就更替的形式而言,还有第四点吧?
4、本族驱逐外族,恢复本族人建立的政权。——比如明朝北赶元朝势力。
2006-4-24 20:46
游戏
其实最重要的一点是“人民”所谓民如水,君(政权)如舟,如果民心所向,那么星星之火足以燎原。不管那些什么文章,外族或者内乱,都主要是看民心如何,假如民生安定,则小病不能乱其志也。
2006-4-25 00:11
赛仁贵郭盛
不一定吧,随便举两个例子:一,西晋代曹魏属于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交替,似乎没见过什么人说这是人民的力量造成的。二,北宋得民心否?它败给的是作为敌国的金朝,而沦陷区的人民还积极组织义军配合宋军收复领土。
出现野心勃勃的权臣,其内因在于皇权的式微;出现强大的外患,其内因在于军事力量的衰弱。这些和是否得民心没有必然联系,但根本不能看作是小病,且足以乱其志。
[[i] 本帖最后由 赛仁贵郭盛 于 2006-4-25 00:18 编辑 [/i]]
2006-4-25 11:07
东山小草
关于民心,可以用我们从小学到大的历史的最终决定因素来解释。
但具体到改朝换代,还是看皇帝指不指挥得动大臣,能不能使士人信服,或许可以用士心、臣心什么的表示。
即使是起义,也还是掌握在那些有头有脸有地位的人手里的。别人不知,像在下这样的小老百姓,真要说起什么事,十个人能不能拉起来都持怀疑态度,这种情况下,谁敢乱动。类比一下,真正能动手的,用今天的话说也就是某某功的李某某,某某几个大企业的老总集团之类的东东。
至于外族的到来,往往也和汉族社会上众多豪强的支持或是对政府消极有关
2006-4-25 12:59
zmgo
民心还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些起义虽然失败了,却点燃了一个朝代灭亡的导火索.
2006-4-25 14:30
jj555
诸侯割据,皇帝失去兵权控制
2006-4-25 14:46
xwhero
自古民心不可持,民意不可信!
2006-4-30 18:07
常山关益德
五行替代也在原来很流行的 例如秦尚水等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