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辕门射虎 » 每日一谜。欣赏之,学习之


2006-4-10 07:33 大到暴雨
每日一谜。欣赏之,学习之

从今起每天一谜,旨在共同学习,提高谜艺。大家有啥不同意见或是感想都可以跟帖讨论。谜语选自刘二安先生主编的《当代灯谜精品鉴赏》

[b]吕布字奉先(字)宫[/b]
作者:陈寮斌
评语:侯   增
     《三国演义》中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影响深远的人物艺术形象,吕布便是其中的一位,可谓
家喻户晓。
      作者独具慧眼,从这样一个人物的名字中挖掘素材,完全舍其本意,采用增损离合之法组合谜
底,很有新意。吕布名中的“布”字以提示词出现,作布置解,从而把“吕”字布置安插入谜底之中。
而其字“奉先”则派生出两种含义:“奉”作奉送解。其关联过渡的作用;“先”变为方位词,以此提示
取“字”的前半部分即“宀”,从而与“吕”组成“宫”字。
      字谜所追求的应是自然的神韵和独特的构思,不必刻意追求气势的恢宏和词藻的华丽,而要细
腻生动,严密工巧,读此谜既可体会如此境界。

[[i] 本帖最后由 小小猪 于 2006-8-10 18:30 编辑 [/i]]

2006-4-10 10:15 小小猪
搞些佳谜赏析,不错:^%:^%:^%

俺再找十条和吕布相关的字谜,凑个趣。由于都是字谜,谜目就不标了。
1、吕布断后                      右        陈良庆
2、吕布作先锋                   铝        刘旭
3、奉先倒身依建阳             呵        詹鸿行
4、奉先心不正                   怖        正念
5、安排貂禅诱吕布             宫        文新甫
6、奉先早有取卓之心          春        陆顺祥
7、其不仁者,奉先也          倡        武骝
8、哀哉失吕布                   裁        文新甫
9、吕布作古,画戟犹存       鄙        许有金
10、吕布前头多是非           喜        鲁知苑

2006-4-10 19:03 前田剑次郎
有些看得懂   有些太勉强了吧?
完全是把字拆开了解  但意思根本说不过去

2006-4-10 19:24 前田剑次郎
不是关云长, 不是楚霸王,
一个走麦城, 一个刎乌江。  《打一名贵物品?》
这个跟三国人物有关   可以算吗?

2006-4-10 20:22 大到暴雨
觉得意思说不过去的,前田兄弟(估计比我小:P)可以指明,正好大家讨论~~

那个贵重物品是翡翠。

2006-4-11 00:08 刀剑笑
呵呵~不错正好学习一下。

2006-4-12 18:44 大到暴雨
昨天论坛始终上不来,今天继续:

[b]个人得失抛脑后(字)用[/b]
作者:王小勇
评语:尚   华
      题句缀俚语,形象生动。其主旨积极向上,紧切时代脉搏,颂社会文明之事,赞美德
尚之举。所谓“不旨一人之利,公而忘私”,乃“奉献精神”之写照也。
      究其谜理,其增损、叫入叫出两法得兼。即以“抛脑后”删去脑的后半部分,余“月”;凭
“人得失”,着“个”字而取“丨”。两者合二而一,结于“用”字。其法脉络清晰明了,其技法干
净利落,观者自是一目了然。
      “画无常工,以似为工。学无常师,以真为师。”(白居易《论画》)拙以为:斯谜简单,
无甚“花头”,似不在登堂入室之类,然制者妙悟清新,新奇正在于平常。有道为:“真骨凌
霜,高风跨俗。”(钟嵘《诗品》)尤斯谜之灯谜宣传、教化功用毕具,甚为谜例。假《赵州
和尚语录》以赞:
      金佛不度炉,木佛不度火,
      泥佛不度水,真佛内里坐。

2006-4-12 19:49 小小猪
初看有点迷糊,不知“个人得失”怎么解。
关键是这个“得”字,要读成dei,3声,这样就明朗了。
这样的”得失“是不是比较常用的技法?

2006-4-12 20:09 大到暴雨
“得失”的用法不算少,这是条“异读”在面的谜。

说开来,“异读”在面这种制谜手法是否合适一直没见到权威的说法。毕竟有些谜面异读之后,就和“面要成句”的谜理相悖了。

2006-4-13 08:50 大到暴雨
[b]王佐断臂献丹心(字)璧[/b]
作者:方宗新
点评:蔡  芳
      题面出自《说岳全传》故事。南宋时,金兀术破潞安州,守将陆登自杀,陆登幼子文龙被兀术收为义子。
16年后,陆文龙练就高强武艺,随兀术南侵于岳飞大军抗衡。宋将采用车轮战法还胜不了陆文龙,岳元帅忧思
难寐。当时杨幺部将王佐归顺南宋朝廷,寸功未立,献技如金营,乘间游说陆文龙。为了取得金兀术信任,王
佐砍断自己的一条手臂,连夜潜入金营诈降,那兀术果然收留不疑。后来王佐伺机说服陆文龙反金归宋,立下
大功。王佐舍死断臂,表现了对大宋的赤胆忠心。
      谜法扣合避开典故之内涵,另辟增损离合之道。“王”者佐以“断臂”(辟),再献上一颗丹心(“丹”字之内
心,即“丶”),谜底“璧”字原形毕露,名典至此化为无典。“佐”、“献”在谜中示增,合之象征,“断”表离、损之
情况。脉络清晰,增损得体,离合自然,笔力纵横。
       “王佐断臂”妙在避实就虚,“佐”由人名转化作动词“辅佐”之义,“王”由姓氏还其单字本来面目,全然不取
原意,仅作一种符号来摆布,尽得言外之意。此谜巧布迷阵,出神入化,沉雄悲壮,义气惨烈,惟能识弦外之
音者,方可味出绵长之余韵。

2006-4-13 10:21 小小猪
[quote]原帖由 [i]大到暴雨[/i] 于 2006-4-13 08:50 发表
此谜巧布迷阵,出神入化,沉雄悲壮,义气惨烈,惟能识弦外之
音者,方可味出绵长之余韵。
[/quote]

好谜!
用“佐”和“献”做抱合词的好像不多见。

2006-4-14 07:12 大到暴雨
[b]用爱心改变人生(字)牵[/b]
作者:王小勇
点评:侯   增
      每当我听到韦唯演唱的《爱的奉献》这首歌,看到一个个感人的爱心故事,常常感慨万
千,心绪难平。“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一个人的爱心可以改变
一个人的人生,万千人的爱心可以改变整个世界。谜面正是由此立意,表达了人间的真情和
人生的真谛。
      作者采用示形和重合的方法,先以方位词“心”示意“爱”字取其中心部位“冖”,“爱”是此处
的核心,“用”字没有实际意义,只起关联作用,“心”字是核心字取舍的关键,引领准确实在,
用“心”良苦。随后再用“人生”二字作中心词,通过“改变”二字提示,重新安排“人生”二字的笔
画构件,翻新作“大牛”,利落参差,不落一笔,配置恰切,变化适宜。这样底子“牵”的三个字
素“大、冖、牛”便显露出来。
     此谜运用汉字间字素相同的特点,稍作修饰和掩饰,重新搭配,貌似形异,若有若无,于
谜面的典雅形成对比,相映成趣。

2006-4-14 13:35 重阳
[quote]原帖由 [i]大到暴雨[/i] 于 2006-4-12 20:09 发表
“得失”的用法不算少,这是条“异读”在面的谜。

说开来,“异读”在面这种制谜手法是否合适一直没见到权威的说法。毕竟有些谜面异读之后,就和“面要成句”的谜理相悖了。 [/quote]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有人批之为“砍鱼段”,也有人乐此不疲,以为合乎“使人昏迷”的道理。各人口味不同,大概永很难形成共识。

2006-4-14 16:38 小小猪
佳谜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自己做拆字谜的时候,总觉得很困难。就算勉强拆出来了,谜面也显得特别牵强。两位斑斑能不能谈一下做拆字谜的经验。

[[i] 本帖最后由 小小猪 于 2006-4-14 16:50 编辑 [/i]]

2006-4-14 17:20 风云再现
好东东,学习中,请继续!!!

2006-4-17 22:13 冰祁步
好久没来支持射虎活动了
新一期的又跳票了?

四小姐以为制作拆字谜最为困难了
因为不仅要做得巧妙
而且谜面自然而又不抛荒
哎,难死我了 :q(+

2006-4-18 11:12 大到暴雨
前几天论坛的服务器搬家,昨天是俺的宽带出毛病:ph34r:

继续:
[b]安排着车儿马儿(字)早[/b]
作者:庄荣池
点评:甘当牛
      面句出自元代剧作家王实甫的名剧《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叼叼令》:“见安排着
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初读之,以为用典,细看其扣合,却并非用典,是以
明白,定时就面成谜。然看谜面,却让人摸不着头脑,一是如坠五里雾中,难窥门径,
须得反复思考,多方位试着入手,功夫到处自然会有所得。果然,逐字理解,不由得被其
高超的手法所折服:谜面看似平常,实则大有文章。只一个“着”字,如画龙点睛,使人迷
路顿开:其并非但起辅助作用,而是转为动词理解,为棋着(即下棋)之意。依此思路,
即可知“车儿马儿”,并非活生生的车和马,而是象棋中的两个棋子,即车、马。知此,便
不难想到,其规定的着法(即走棋规则)是车型直线马走日。车型直线,指车每走一步只
能上下、或左右沿着直线走;马走日,指马每走一步只能或左或右或前或后按摇把形走,
其范围,恰构成一日字。如此会意拢扣,车所走之纵和横,可得出“十”,与马所走之日“安
排”起来,岂不是“早”乎?此谜构思奇巧,出人意料,谜法新颖别致,回互其曲,扣合工稳
精当,谜眼隐蔽而趣味浓郁,反复把玩,以之为字谜中之佼佼者,名副其实。

(又是一则异读在面的谜,不过这一条我真是喜欢)

2006-4-18 11:17 托塔李天王
真是好谜, 只是很难想到与下棋有关, 能猜出的恐怕寥寥无几.

2006-4-18 11:17 大到暴雨
[quote]原帖由 [i]小小猪[/i] 于 2006-4-14 16:38 发表
佳谜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自己做拆字谜的时候,总觉得很困难。就算勉强拆出来了,谜面也显得特别牵强。两位斑斑能不能谈一下做拆字谜的经验。 [/quote]

我对拆字作谜也是不得要领,天歌、萧然两位都是个中高手。以前转过一篇文章觉得不错,小小猪可以看下:[url=http://www.xycq.net/forum/viewthread.php?tid=79203&extra=page%3D4]http://www.xycq.net/forum/viewthread.php?tid=79203&extra=page%3D4[/url]

2006-4-18 17:56 小小猪
好谜。思路新颖。用“着”来扣下棋的,还算比较常见。但用棋子走法来猜的,我从未见过。
异读在面也没什么关系吧,只要读着“有味”就是好谜。但个人以为,如果加了引号,作为用典,就最好不要在面上异读或别解了,这样就失去了用典的意义。

斑斑推荐的文章,学习中……

2006-4-19 10:42 大到暴雨
[b]会后去把南京转(字)令[/b]
作者:王保武
点评:徐培波
      此谜乍看似是一般,无非把“会”后半部分去掉。及看到“把南京转”时,只觉
眼前一亮,遂叹其思路之奇。“南京”为“小”,一转变成“令”的下半部分,谜底油
然而得。
      这一“转”转的异峰突起,转得谜趣盎然,没有对字谜技法高超的驾驭能力,
没有顿悟的慧根,断不能成此佳谜。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评宋祁的《玉楼春》中“红杏枝头春意闹”句着一
“闹”字,则境界全出。此谜深得其中之三味也。

2006-4-19 10:50 托塔李天王
思路是很独特, 只是感觉"小"字转了以后还是和"令"的下半部分略有差别...

2006-4-19 17:21 小小猪
真强,看来做谜一定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啊。

顺便问一句,“轩辕心水”这个月没有了??

2006-4-19 19:11 大到暴雨
[quote]原帖由 [i]小小猪[/i] 于 2006-4-19 17:21 发表
真强,看来做谜一定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啊。

顺便问一句,“轩辕心水”这个月没有了?? [/quote]

会晚几天,出谜的人暂时失踪了:ph34r:

2006-4-21 00:34 小小猪
[quote]原帖由 [i]大到暴雨[/i] 于 2006-4-19 19:11 发表


会晚几天,出谜的人暂时失踪了:ph34r: [/quote]

看到天歌回帖了,难道是重阳消失了??
今天的每日一谜也没有了……
看来大家都很忙啊,小猪我也不能天天在这里蹉跎了,该去忙点正事了。

2006-4-21 09:38 托塔李天王
最近射虎的活动是不太正常啊. 不但月竞猜迟迟未出, 连上个月的擂台赛的结果也还没出来. 不管怎样, 我还是会常来射虎, 支持射虎的.:^%

2006-4-21 10:32 大到暴雨
在这里先给关心竞猜的朋友们道个歉。相对来说竞猜的谜题要求严谨一些,前几期的题都要经过出谜人反复推敲,这个月我们几个人比较忙,总也碰不上头,加上月中论坛的服务器搬家,导致4月的竞猜跳票了。谢谢大家关心竞猜、支持射虎。

每日一谜明天即会恢复。

2006-4-21 22:58 大到暴雨
[b]来世枝头共化蝶(字)虫[/b]
作者:陈洪庆
点评:康重庆
      初读此面,仅“化蝶”二字,不由得勾起我们对梁山伯与祝英台那段缠绵悱恻的爱情
故事的遐想。那么,这“来世”必是他们相互订下的誓言:今生不能相守,愿来世能化成
一对蝴蝶,共同在枝头嬉戏。短短七字,营造出如此气氛,便显出此谜的不凡。或许有
人会说,此谜扣合过于简单,甚至在猜射时,有谜友都不敢相信此谜的底会是一个“虫”
字,觉得正式比赛中不会拿出这么容易的谜题。也许会有人因其简单而将其排除在佳谜
之外,对此看法我却不敢苟同。纵观此谜,谜面意境深远,颇有令人凄然泪下之势,谜
底应声而出。正所谓“好谜不难猜”,如此构谜,也是我们谜人追求的最佳境界。

2006-4-22 16:16 小小猪
[quote]原帖由 [i]大到暴雨[/i] 于 2006-4-21 22:58 发表
[b]来世枝头共化蝶(字)虫[/b]
作者:陈洪庆
点评:康重庆
      初读此面,仅“化蝶”二字,不由得勾起我们对梁山伯与祝英台那段缠绵悱恻的爱情
故事的遐想。那么,这“来世”必是他们相互订下的誓言:今生 ... [/quote]

喜欢这样的谜,谜面优美自然,全无斧凿之痕,每个字都用的是常见的意思。

2006-4-22 17:01 大到暴雨
正如点评所言,“化蝶”从会意的角度可以想到“虫、蛹”,经作者一番润色之后,不仅通过离合技巧使谜面踏实一个“虫”,并且整个谜面语义深情饱满。

2006-4-22 17:03 大到暴雨
[b]犹如潇湘黛未施(字)琳[/b]
作者:伍耿怀
点评:蔡芳
      潇湘,本是湘江的别称,因湘水清深而得名,又指湘江中游与潇水汇合后的一段。谜中
“潇湘”却是取材于古典名著《红楼梦》大观园中众儿女戏谑之称谓。由于林黛玉住在大观园
里的潇湘馆,众人就送她一个雅号曰“潇湘妃子”。《红楼梦》回目“林潇湘魁夺菊花诗”、“潇
湘子雅谑补余音”中之“潇湘”即潇湘妃子的缩写,作为林黛玉的别称。“黛”,青黑色,古代女
子用以画眉的颜料。由此可知,谜面告诉我们的是这么一种意思:好像潇湘妃子——林黛玉
眉峰上未描上黛色。
      在谜面释义的表象掩盖下,谜作者采用了与漏补相逆的隐性衍消之法来处理扣合方式,
此谜表面上似乎看不出有衍消的迹象,而本质上却与自行抵消法同出一辙。潇湘(妃子)即
“林黛玉”,“黛未施”补充说明“林黛玉”三字中尚未加上“黛”字,于是仅余下“林、玉”二字入扣。
这是此谜的第一层解法,峰回路转,曲径盘陀,比一般衍消法谜作更显得扑朔迷离。此谜的
第二层解法,还要从相似于“林、玉”二字笔画组合的形象中找出真正的谜底“琳”字。
      细加观察,“琳”与“林、玉”尚有一点之差,疑为作者笔下疏忽,其实不然。从会意来看,
偏旁“王”自古就同“玉”也,谜面谜底自然可以统一起来。而从字形来比较,虽然难掩一点之
差,但谜面有言在先,“犹如”二字说明了面、底之间(即喻体与本体之间)并非完全等同,
只能是相似而以,以此决定了谜底“琳”中之“王”乃是“无暇之玉”,底面扣合如出天然。
      此谜另一特色在于善用衬字,句中“犹似”二字似可有可无,而在谜中确是举足轻重之组成
部分,大有好风借力之妙,仗其绾合面句与底材,若隐若显,若即若离,即具朦胧之美,又见
扣合之缜密,从而形成了此谜特殊的风格与魅力。

2006-4-23 15:54 小小猪
不太喜欢这样的谜,一个“犹如”就可以把“玉”当成“王”吗?不知大家都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PS:看暴雨推荐的文章中说“有些人做谜还是十年前的水平,虽然高产,吾不屑也,这种谜上趟厕所就能出个五、六十条,不如不制。”,好像我就是这样,:(,看来出谜还是要重视质量啊

2006-4-23 21:48 托塔李天王
我也觉的用"犹如"把"玉"当成"王"有点勉强.只是不知这种手法在制谜时是否常用?

斑竹推荐的文章我也看了,其中有一句话说的很好,"如果说猜谜的是学生,那制谜的就是老师。学生学东西可以只明其大意,但老师就要专心备课,旁征博引,将问题了解全面,才不怕学生提问。猜谜有50%是靠感觉蒙的." 来射虎几个月,我觉得自己猜谜的水平有所提高,但制谜还是觉得很难,制出像样一点的谜就更难了.小小猪说他出谜只有数量没有质量,那我连数量也没有:qDD+ ,看来还停留在小学生的水平啊.需要不断学习...

2006-4-23 21:51 托塔李天王
另外有个问题,射虎的另一位斑竹天痕是何方神圣啊?我怎么从没在射虎见过他啊?

2006-4-24 06:28 大到暴雨
TO小小猪:“犹如、犹似。。。”的确是制谜常用的手法,个人感觉也不如直接踏实的好。每日一谜旨在学习的同时开拓思路,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也。谜之优劣好恶,相信每个喜欢谜语的人心里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TO天王:那篇文章的观点说得不错,然勤学多练、熟悉并熟练掌握各种制谜手法对于初学者来说,仍然是渐入谜道、稳步提高的不二法门。有道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斯言是也。

天痕兄是辕门射虎的老斑竹,今次复任,射虎之幸也。

2006-4-24 06:44 大到暴雨
继续:

[b]画堂深处歌舞声(字)古[/b]
作者:文木
点评:尚华
      或许因有杜甫诗“侯门一入深似海”、“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高适诗“战士军前死
半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等先入为主,读斯谜题句,了无闲情逸致,徒自生一番感慨。然旨
其谜趣,不禁倦处生神。。。。。。
      清•朱履贞《书学捷要》云:学书未有不从规矩而入,亦未有不从规矩而出。斯谜以“画
堂深处”句,方位取其笔划与字素,构成底字“古”,已然深得谜之三味。然值得大书特书处乃
在于续缀之“歌舞声”。此乃以字母“g”、“u”之声,以示底字之音。斯谜法虽曰:赋字提音,
亦化而今所谓“拼音连字”例:风中秉烛相继灭(字冠拼音)xi熄(项行),断为难得。

2006-4-24 09:03 ena
[quote]原帖由 [i]托塔李天王[/i] 于 2006-4-23 21:48 发表
我也觉的用"犹如"把"玉"当成"王"有点勉强.只是不知这种手法在制谜时是否常用?
[/quote]

成立的
柯国臻《灯谜法门100种》中的“更形法”:

摹形不足,更形补救。因为摹形法所选用作谜材的字,一般都已约定俗成,摹形成谜后
也会被人认可。但是,如果对"隹"与"佳"、"夭"与"天"、"匕"与"七"等作摹形法入谜,
则会遭人讥议。有了更形法,便能对摹形法的欠缺处加以弥补。如:
        疑是玉人来(猜字一)                        銇
谜面撷取《西厢记·闹简》中崔莺莺给张君瑞诗简的诗句。"玉人来"与谜底"銇"字三个
字素"[金-人]、人、耒"讹似。用"疑是"加以说明,其缺陷便有了交代。
又如"翠翳幽篁别有天"猜"笑"字。除前四字会意扣"竹"外,"天"扣"夭"是讹似。谜面用"
别有"点明"夭"与"天"有别,便可避免异议。
今重引摹形法中的"《兰亭集序》(猜'玫')"谜为例。如果谜面改为"得意忘形逢西伯"
,便是更形法了。周文王封西伯,这里用"西伯"扣"玫"。"玫"析开成"■攵",与"王文"
形似,故以"得意忘形"指明二者存在差异。由此可知,摹形是直笔,更形是曲笔,两者
有所区别。
今有"仿佛水连天"谜,试猜一字。(忝)

2006-4-24 09:06 ena
[quote]原帖由 [i]小小猪[/i] 于 2006-4-23 15:54 发表
不太喜欢这样的谜,一个“犹如”就可以把“玉”当成“王”吗?不知大家都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PS:看暴雨推荐的文章中说“有些人做谜还是十年前的水平,虽然高产,吾不屑也,这种谜上趟厕所就能出个五、六十条, ... [/quote]
我觉得真要能这么高产很不容易了……

2006-4-24 23:09 冰祁步
犹如潇湘黛未施(字)琳

我觉得这个谜没有什么问题呀
在我印象中以前都不叫“王”字旁,而叫“玉”字旁
相信很多看过红楼梦的人都清楚地记得
贾珍,贾珠,贾琏,贾宝玉在书中明明白白的记载着他们都属于“玉”字辈,而不是“王”字辈
而这个谜面正好扣合“红楼”典故,因此出得非常到位呀

当然为了照顾现代人的语言习惯
再加上“犹如”二字,就显得更严谨些

四小姐拙见,不知道大家以为如何 :q```+

2006-4-25 01:13 刀剑笑
以字母“g”、“u”之声,以示底字之音


真是绝啦,我肯定不会想到的,哪天试着做一个,大家小心哦。


另外,  例:风中秉烛相继灭(字冠拼音)xi熄(项行),    这个给解释一下。

2006-4-25 08:57 ena
[quote]原帖由 [i]刀剑笑[/i] 于 2006-4-25 01:13 发表
以字母“g”、“u”之声,以示底字之音


真是绝啦,我肯定不会想到的,哪天试着做一个,大家小心哦。


另外,  例:风中秉烛相继灭(字冠拼音)xi熄(项行),    这个给解释一下。 [/quote]]
风中-x,烛-i,灭-熄

2006-4-25 10:11 大到暴雨
[b]柳下闲聊说斯文(字)闻[/b]
作者:李曰洪
点评:刘二安
柳荫下,围坐着一圈人,谈天说地,说古道今,虽七觜八舌,谈吐却也
斯文,并无鄙俗之词。谜面为我问描绘了一幅纯朴的风俗画。然而,谜
作者还在其中暗藏层层玄机,一层:“柳下闲聊”,请注意字形,不可等
“闲”视之!“闲”字中间之“木”,“聊”字右边之“卯”,恰好合成“柳”字,于
是,“柳下”别解成将“柳”字删节“下”来,剩下之“门”和“耳”,又恰好合成
“闻”字。作者尤感不足,又以第二层——“说斯文”,以字音来进一步说明
谜底。说话听音,柳下闲聊之“闻”,“斯”乃与“文”谐音也。耳得之而为
声,目遇之而成色,至此,一则有声有色的佳谜就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不禁令人为之叫好。

2006-4-25 11:13 小小猪
有声有色,拍手叫好

2006-4-25 13:49 刀剑笑
又以第二层——“说斯文”,以字音来进一步说明
谜底。说话听音,柳下闲聊之“闻”,“斯”乃与“文”谐音也。耳得之而为
声,目遇之而成色


这个有点不懂。

2006-4-25 14:01 小小猪
[quote]原帖由 [i]刀剑笑[/i] 于 2006-4-25 13:49 发表
又以第二层——“说斯文”,以字音来进一步说明
谜底。说话听音,柳下闲聊之“闻”,“斯”乃与“文”谐音也。耳得之而为
声,目遇之而成色


这个有点不懂。 [/quote]

“说”,读出来。
“斯”是代词,指这个字。
“说斯文”就是“读出这个字是wen”

2006-4-25 23:33 刀剑笑
“说斯文”就是“读出这个字是wen”


厉害呀,不得不拍案叫绝啊!

2006-4-26 17:47 大到暴雨
[b]伪劣假冒法不容(字)罪[/b]
作者:李明富
点评:兰自涛
      随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颁布和王海现象的出现,神州大地一片欢腾。
面对如今层出不穷的“伪劣假冒”现象,众多的消费者纷纷举起了捍卫的拳头,告
诫商家“伪劣假冒是法律不允许的”,令奸商汗颜,民心大快!
      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谜作是最受群众欢迎的,谜作者深明这一点。他用他那双
有心的眼睛在生活中寻觅到了打假这一素材,巧借民众的呼声自撰谜面“伪劣假
冒法不容”。初品斯谜,可知作者是以“假冒伪劣”会意成“四非”(非真非优)扣底
“罪”字,然“法不容”似有抛荒之嫌。细品之,方悟作者由此及彼,字字着意,是
以“法不容”暗喻有“罪”也,令谜底更是活灵活现,呼之欲出。此类乔布装点变化,
非新手可为,可见作者制谜功底不同凡响。
      人民生活不容假冒伪劣,谜作评佳同理,斯谜反映的是假冒伪劣,若称之为
佳谜却是货真价实。

2006-4-26 22:21 刀剑笑
这次看懂啦,只是如果让我猜的话,真的很难想到啊。。。:P

2006-4-28 13:01 大到暴雨
[b]修者,六一居士也(字)壁[/b]
作者:罗育辉
点评:尚华
      猜斯谜,赏斯谜,拙之快事一件。
      壬午初三夜,网上酣游,已觉饥肠辘辘,正欲离去。洽久未
遇之“普宁青松”推门而入,一阵寒暄,匆匆看了看了其贴的斯谜
一眼,招呼一声,告辞回家。。。。。。把盏独酌,谜兴犹在,
想起斯谜,刹那灵光,顿有所悟。欣喜之余,不迭叫好!
      宋代大家欧阳修,字永叔,号六一居士也。由此思之,自然
而然地落入其机关之中,浑然无知。“六一居士”恰十六划也,亦
正是其底“壁”字构成所有字素之所在。前缀“修者”,一者离合以
调整结构,即将“六一居”三字,结底而化为“辟”字,其手段,恕
拙坐井观天,真旷古未有,斯为首举。二者那面“士”与底“土”之
别,“修”以校正,精当熨贴。其趣其味,远非谜界之约定俗成“意
扣从严,形扣从宽”所能比及。雕镂其神。“修者”风流。
      通观斯谜,题面蕴意悠远,清新流畅;制者匠心,精骛其法,
自然入臻。体味那“修者”真“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顾恺之)。
把玩再三,拙感其神韵气力,不让前贤,精谨微细,不若先哲。
夫至美至乐之谜也。

2006-4-28 15:34 零星小雨
回复 #49 大到暴雨 的帖子

这劳什子要是钻进去.比传奇还得上瘾.:qgod+.有没有新人村.让俺先热热身...:P
(初次进城.道路陌生.就近停车.失敬失敬-----)

2006-4-28 16:05 托塔李天王
这里的斑竹叫大到暴雨, 楼上的叫零星小雨, 该不会是斑竹的马甲吧:()

开个玩笑而已, 欢迎楼上的来射虎:unsure:

2006-4-28 22:34 大到暴雨
自家的马甲被人抢注了:ph34r:看来要赶紧注个小到中雨:lol:

欢迎零星小雨:unsure::unsure:这里就是新人村:)

2006-4-28 23:19 零星小雨
知道是自家人还怕抢啊....我没注个"短时雷雨大风"已经给斑竹留下进步空间了..:PB):rolleyes:

2006-4-30 18:32 大到暴雨
[b]进又进不得,退又退不得(字)双[/b]
作者:李春年
点评:李万超
      初见此谜,使人如坠五里雾中,无从猜起。谜面似乎在讲一个人进退两难,谜底却
要猜一个字。会意?离合?过尽千帆皆不是。原来作者在谜面中谜面中巧妙地施放了烟
幕,利用了两个不得,将面中的二进二退抵消得干干净净,只剩下两个又字,谜底当然
是双了。谜面抵消,古则有之。此谜则妙在自然。虽有抵消的字眼却巧妆打扮,将线索
遮掩起来,令人绞尽脑汁。在众里寻她千百度之后,豁然回首,方见伊人,此时在获得
一种极大的艺术享受的同时,又岂能不佩服作者的匠心呢?

2006-4-30 20:04 托塔李天王
这个谜不错,巧妙但不深奥,估计我有可能猜中:P

2006-5-1 08:42 刀剑笑
妙啊,看了点评之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啊!~哈哈!

2006-5-2 07:42 大到暴雨
[b]只缘古镇连月雨,大泽起义辨狐音(字)湖[/b]
作者:赵首成
点评:蔡芳
      相传秦二世元年七月,阳城县遣发贫民900多人,北行出戍渔阳,陈胜、吴广二人为屯长,
由二员将尉监督向渔阳进发。行至大泽乡,大雨连绵不停,水又增长,进退两难,没奈何就地驻
扎。秦朝法定,征徭者误期到达处以斩首。陈胜、吴广屈指计算,到达渔阳难免逾期,走亦死,
不走亦死,不如共图起事,死中求生。因此密议假托鬼神,以收众望。翌日部卒购得大鱼下膳,
剖开鱼腹,见有帛书,丹文“陈胜王”三字,众皆惊异。夜间又从西北角树林里的古祠中传来狐狸
嗥声,起初声音模糊,后来一声声颇像人语,“大楚兴、陈胜王”约略可辨。楚人信鬼,鱼书狐鸣,
益令大众倾心。陈胜、吴广见时机已至,杀了将尉,揭竿而起,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大泽乡起义。
谜面所叙之事即这一广为人知的熟典。
      面句“古镇”本指大泽乡,扣合时“镇”由本意“居民区”转作动词用,牢牢将“古”字压住,以离合
拆字法成谜已见端倪。“只缘”系语句起始之衬词,“古”字镇于其中后,连上“月”与“雨”(“雨”无论
会意为“水”,还是示形为散点,都可以三点水“氵”来表示),稳扣谜底“湖”字。然谜作者并非到此
即止,它还继续引人入胜,让读者再欣赏更深层的奇绝景观。谜面后一句中的“大泽”揭去“大泽乡”
之面纱后,究其“义”乃指聚水的地方——沼泽、湖泽。仅从“大泽起义”四字会意,或“湖”或“沼”尚
难确定。于是,谜面又巧妙地借典缀入“辨狐音”这一情节,出其不意地利用“狐”、“湖”同音之偶然
因素,来分“辨”出谜底是与“狐”同音的“湖”字(而不是“沼”或其它字),底面扣合大有回旋余地而
不容移易。
      此谜本系十多年前的作品,原作谜面仅是“大泽起义辨狐音”一句,它一问世就给人耳目一新之
感。但也有人认为“会意”与“提音”叠合的这种双扣方式不能成谜。前两年又在原作的基础上将谜面
补上一句“只缘古镇连夜雨”,不仅借典叙事更加完整充实,而且扣合公家严密而富有特色,从而避
免了争议。此谜离合、扣义、提音三者并用,音形义不仅可以各从一个侧面独立扣底,而且它们优
势互补,自然、完美地融成一体,具有回环往复,一咏三叹之妙。
      此谜内涵丰富,造诣极高。电视的传奇色彩,令人心动神恍;谜作的扑朔迷离,诱人直入用典
的迷魂阵中。真可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及至猜者从盘陀路中辗转出来时,方知
谜底与谜面仅有一步之遥,能不令人惊叹!“浮云掩却嫦娥面,不与凡人仔细看”,朦胧美,是为至
美!此谜堪推有典化无典谜作之典范。或云谜人乃文字魔术师,灯谜其为文字魔术,信乎?


--------------------------------------
五一长假要出门几天,这个栏目会有间断,请大家谅解。

[[i] 本帖最后由 大到暴雨 于 2006-5-8 17:33 编辑 [/i]]

2006-5-8 17:15 小小猪
谜面应该是“只缘古镇连月雨”吧?
音形义都有,:!*

2006-5-8 17:36 大到暴雨
[quote]原帖由 [i]小小猪[/i] 于 2006-5-8 17:15 发表
谜面应该是“只缘古镇连月雨”吧?
音形义都有,:!* [/quote]

嗯,是我把字打错了,谢谢小猪纠错。

今天刚回来,明天继续~~

2006-5-9 18:44 大到暴雨
[b]公正为先,油水不沾,法官之首要也(字)演[/b]
作者:吴海广
点评:甘当牛
      作为执法人员,倘不公正执法,且还爱沾油水,大肆贪污受贿,不让老百姓过好
日子,即便不自愿回家卖红薯,想必老百姓也不会让他长久的“享受”的。理虽如此,
然现实中却颇有些执法者,那老百姓给的权作为肥己的工具,反过来为害百姓,还要
说我有权我怕谁,真正一副无赖相。本着有则惩处无则加勉的精神,的确有必要警戒
执法者们:公正为先,油水不沾,法官之首要也!设面如此,却隐增损离合谜法,且
看:“公正为先”者,“公、正”二字之先一部分,“公”先一部分为“八”,“正”为“一”;“油
水不沾”者,“油”之水(即“氵”)去掉,得“由”;“法官之首要也”,谓“法、官”二字之前
一部分必需要,“法”之首部为“氵”、“官”之首部为“宀”,所得各部重新组合,则只能是
“演”。此谜设面精美,构思出奇,扣合恰切,拆拼合理得当,可算是一则不错的字谜佳
作。

页: [1] 2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