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5 11:00
棍僧释延德
回复 #301 zhengzhen000 的帖子
关于先生所说的这些情节,我们心照不宣吧,老衲没有在背后对同行品头论足的习惯。如果原作者真要弘扬国术,那肯定具备了一定的境界,先生不如直接问他这些是不是真的,如果顾虑面子,还可以悄悄地发短信和他交流,说不定就可以得到最真实的答案了。
至于说写成金庸那样,倒不到那个程度,毕竟真的东西还是有不少的。如果我们只盯着不真实的东西,然后再把它无限放大,那并不利于学习和积累。老衲觉得,每当我们下决心批判某人或某事之前,都应该先冷静地思考一下两件事:一是自己的情感中是否有嫉妒的成分;二是自己是不是钻了牛角尖。至少老衲作完这些思考后,会发现有很多事情并不像一开始认为的那样不堪。
2008-11-5 12:04
zhengzhen000
[quote]原帖由 [i]棍僧释延德[/i] 于 2008-11-5 11:00 发表
关于先生所说的这些情节,我们心照不宣吧,老衲没有在背后对同行品头论足的习惯。如果原作者真要弘扬国术,那肯定具备了一定的境界,先生不如直接问他这些是不是真的,如果顾虑面子,还可以悄悄地发短信和他交流 ... [/quote]
梦入神机并非练武之人,与大师算不上同行,所以我才会产生怀疑.
不过他确实与专业人士进行过交流,准备了许多资料,大师的意见很中肯,我受教了.
2008-11-18 19:07
半边莲
第一次看原著的时候是小学三四年级。可以说是稀里糊涂的看完的。初中后主要受电视剧的影响,以为宋江完全不会武功(好像很多人都这么认为哦)
不过细看下发现,虽然没有直接描写宋江武力,他也确实很少跟人动手,但他应该还是有两手的。
宋江被发配江州的路上遇到薛永,穆春要来打他,他是准备自己上的,只是薛永先出手的。
在大师看来,宋江的武功到底是什么档次,比如跟108将中的哪些人差不多?
[[i] 本帖最后由 半边莲 于 2008-11-18 19:15 编辑 [/i]]
2008-11-18 21:34
棍僧释延德
回复 #303 半边莲 的帖子
没打过的人是很难定位的,不过关于宋江今后本系列可能会发一些篇外篇,权当调侃:titter:
2008-11-19 10:53
emony007
回复 #303 半边莲 的帖子
宋江估计也就是一个会一点点武艺,可能和有些象专业人士(比如:医生、兽医、工匠、书生、军师)的武艺差不多;也许相当与士兵小头目的实力!
2008-11-19 11:58
半边莲
回复 #305 emony007 的帖子
但他还做人家师父啊,孔明孔亮可能比较差劲,但既然敢教人家,应该比他俩强些吧
2008-11-19 13:27
liduxing
:loveliness:大师是练家子啊~在下也练过点(部队里; 转业前)多为擒拿 散手 匕首 棒 (其实最多的是各类枪械)等 但和大师的一比就显的微不足道了 好贴啊 现在武道已经被忽略到了及至 需要大师这样的人来弘扬:unsure:
可惜现在是从事建筑设计师的工作~那点功夫已经荒废了好几年 真想闲下来的时候可以有人切磋
[[i] 本帖最后由 liduxing 于 2008-11-19 13:30 编辑 [/i]]
2008-11-19 15:42
emony007
回复 #306 半边莲 的帖子
可能他这个师父不是教武艺的吧,教别的什么东西!
孔明孔亮虽然差劲,但也能与呼延灼这样的大将顶上2个回合,宋江估计没戏!
2008-12-14 22:27
大名丁丁
好文 ! 第十章<弧形闪电——关胜>呢 ?
2008-12-18 21:40
zhengzhen000
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单刀对双刀,该怎么应付,我觉得很吃亏呀。
2008-12-18 22:12
逍遥轩
[quote]原帖由 [i]棍僧释延德[/i] 于 2008-11-2 00:17 发表
关于文学作品中戟破双器械的描写,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在《水浒》里,而是在上海美术出版社的《三国演义》连环画中。说出来,喜欢三国的读者肯定知道,就是吕布几回合之内斩断武安国手腕,这和追着一只手打的指导思想何其相似![/quote]
大师,三国的武安国其实不是双器械,他的兵器其实是一柄50斤的大铁锤。不是双锤。
2008-12-20 11:02
棍僧释延德
回zhengzhen000:
倘若单刀和双刀的长度一样,那单刀者一开始就吃亏倒没错。单刀破双刀,方法有刺肩式、劈臂式、点腕式等,但具体要看着打斗情况来分析。通俗点说,就是打起来才好作场外指导。但是,即使单刀技法熟练,对双刀仍可能处于下风,毕竟有时所使器械的确是相克的,打不过并不完全是实力问题。
此外,做指导永远比亲自打容易,比方说某某和某某切磋,老衲可以说出双方弱点和应对方法,但自己上就未必做得到,同样可能手忙脚乱,这也是实力问题。
回逍遥轩:
谢谢指点。此问题先前已有人和老衲说过,所以老衲才注明“连环画”。老衲看连环画比看小说早,所以这么多年来一存在武安国用双锤的印象,小说文字看过也没细究,更重要的是历史知识实在有限,所以经常出错,见笑了。不过,虽然连环画没画准确,但和戟破双器械的方式之一却不谋而合,真是无巧不成书。
多年来,无论是看古典小说还是武侠小说,发现武打描写其实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被攻击部位问题。按现实来说,什么武器比较容易打到什么部位很有讲究。所以,会武功的人写书对被攻击的部位的描写也有讲究,如水浒中秦明屡次打别人天灵盖,当代太极梅花螳螂拳前辈张柄斗先生(《武松》里面飞天蜈蚣王道人的扮演者)写的螳螂拳演义也很注意这方面。
看被攻击部位的描写也很有意思,当代有的作者大概是对兵器属性或武艺了解有限,所以经常“打”到一些平常很难击中或很少被选择攻击的地方。当然,这些描写一般读者也看不出来,即使是懂武艺的人也不会细究,毕竟击中那些部位也存在可能。只要不写出“两人持长枪对战,××一枪刺中对方屁股”“两人拿刀对砍,××不慎被劈中后心”这类漏洞太大的文字就行了。
2008-12-20 11:18
zhengzhen000
[quote]原帖由 [i]棍僧释延德[/i] 于 2008-12-20 11:02 发表
回zhengzhen000:
倘若单刀和双刀的长度一样,那单刀者一开始就吃亏倒没错。单刀破双刀,方法有刺肩式、劈臂式、点腕式等,但具体要看着打斗情况来分析。通俗点说,就是打起来才好作场外指导。但是,即使单刀技 ... [/quote]
那么以大师看,使单刀的人应该换兵器去打对吗?最好是用什么兵器?是不是只能用长兵器才能有优势?
另外问下,步战双手兵器是不是大都比单手兵器占优?(不考虑双手武器的学习难度)
2008-12-20 11:57
疯隐僧
回复 #313 zhengzhen000 的帖子
未必用换兵器,因为双刀和单刀的相性相同,招数也接近,如光凭武器论,只是吃一点亏,这个差距并不是天差地别,无法弥补。
真正的差距,要看使双刀之人的本事。少林双刀诀有云:没有十年寒霜苦,刀出双鞘遭人笑。练好实用的双刀技法是很费工夫的,有的门派首先就要求弟子要左右手分别练熟,光从时间上就比练单刀要久得多,而练不擅长的那只手还更花时间。设身处地的想想,倘若你很擅长单刀,现在遇到了一个左右手都擅使刀的双刀手,能不吃亏吗?《西游记》里头的人一见无法取胜,经常变成三头六臂,虽然是夸张描写,其中的原理和现实也有相通之处。
辩证地说,要是对手是一个不熟双刀却用双刀的人,那遇到你就是找输,他的刀甚至可能自己给自己使绊。
所以,这方面还不好一概而论。
非要换兵器的话,也不一定要用长器械。比如说可以使单鞭试图崩了他的刃,让对手顾忌。
同理,只要单鞭过硬,对双刀也能形成威慑力。所以说,双器械对单器械未必占优,但若双方器械属同类兵器时,双器械是要占点优势的。
2009-1-11 11:27
华夏小卒
又更新了,,支持呀。
2009-1-12 01:57
在人间
请问楼主的剧照是不是来自老版水浒?也就是山东台拍的那个。。。
2009-1-28 18:12
路西法1
关于盔甲,其实只能防远距离的流矢和一些劈砍.即使是用大马士革钢制造的板甲或全身铠甲,也无法防御近距离的十字弓或长弓的袭击.曾经有法国骑士被在约70步开外的英格兰长弓手一箭射穿胫甲,射断胫骨,然后又击穿马鞍,射死了马,长弓的穿透力可见一斑.
2009-1-28 20:55
Truth
感觉宋江不会是教孔家兄弟读书……:lol:所以武艺应该有一定造诣吧。
山东民间还有说宋江率庄客出战打群架的情节,水浒中也有其会枪棒的描写,估计其实力也可以论上中等。
2009-9-10 15:22
巴孤
up,可惜图片都看不见了
2009-9-15 12:38
陶心
回复 #318 Truth 的帖子
民间口传及话本、元杂剧等艺术形式中的早期“宋江”形象,更接近于常规意义上的强盗头子。
到了施耐庵水浒传中,他的主格调已经是文职小吏形象,“武艺多般”是不假,只是从他的言行来看,应该是花架子居多。
唯一一次在武力方面血脉贲张是对小遮拦穆春那厮,宋江“欲放对”;可惜那一刻,施耐庵为了体现薛永的武艺,由薛永抢先一步把穆春撂倒,否则的话大家倒也好看看宋江如何和人家“放对”。:titter: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9-9-15 12:41 编辑 [/i]][/color]
2009-9-15 14:11
吴元叹
:angry2:竟敢小看宋江,人家的花架子弟子孔明,都能和呼延灼斗上二十个回合,武力表现不弱于扈三娘,略逊于孙立。按照水浒中师傅强于徒弟的准则。黑三郎怎么说也得有孙立的武力才对啊。
2009-11-4 16:07
stevenyhs
大师如此好文,看完欲罢不能 期待继续填坑
不过有个问题想请教,我对单手武器与双手武器的看法是这样的,以一般高手70-80分记:
一般使单手武器高手70-80分,使双手武器的高手80-90分,使单手武器的绝顶高手90+
就是说在未达到一定火候时,同级别的双手武器可能较单手武器有优势,但一但超过某个境界,个人感觉好象单手武器要高于双手武器
双手武器对单手武器个人以为成也双手,败也双手
不记的谁说过这样一句话,善使双枪者就可以达到一流高手 极善使双枪者就可达到超一流
不过绝顶的好象没看到过使双枪的
还有个问题 我对钩这种武器比较有兴趣,大师如有时间可否略赐一二
2009-11-4 23:01
棍僧释延德
回复 #322 stevenyhs 的帖子
关于双器械,老衲的理解也仅于此了,毕竟生活中没有这么多单双器械的人切磋比试得出可以参考的依据。所以,施主的结论,老衲实在很难评判。至于“成也双手,败也双手”的说法,自然是有理的,世间万物本就是矛盾体,双器械对单器械是不可能说全胜的,除了武艺本身有高低,斗志、体力等因素都会左右对战的结果。
至于双钩,很遗憾,老衲一点都不会使,写文时对此兵器自然避而远之,连只言片语都很少。
2009-11-5 16:00
stevenyhs
感谢大师赐教,不过话说钩这种武器的确很少见
我也是在看了古龙的七种武器里面的离别钩才对钩产生的兴趣急增而已
期待大师继续填坑:lol:
2009-11-5 16:46
一达
我觉得林冲的功夫应该是最强的。
2011-6-1 17:47
棍僧释延德
[align=center][font=黑体][size=5]第十三章 小灵猫——杨雄[/size][/font][/align]
杨雄能在此系列文章中单列一席,的确出乎不少看官意料。不过这也没办法,谁让作者成功塑造了此人呢?无论是性格还是武功,描写都已经很到位了。所以,不写他不行。倘若作者写了一个天下第一的人,却没有一次战斗实例,那么我也很难侃出很多文字来。当然,允许“打水”则不一样。
好,说正题。杨雄此人,其实是人不如其名的。且看其出场的描写:“只见远远地一派鼓乐,迎将一个人来”。注意了,他只是个“人”(这话看起来有歧义吧),没有一个字提到他的身材。哪怕是后面详细描写他外貌的文字,包括那篇临江仙,都没有。而之后出场的石秀,好歹还是一个“大汉”。等到关上这本书后,杨雄给我的印象都没有改变,就是一个并不那么大块的人,一点都不“雄”壮。
而他的实战例子,也很贴合我的观点。
[align=center][font=黑体][size=4]一 快拳打军汉[/size][/font][/align]
杨雄刚得一堆东西回来,就被张保等人打劫,更可悲的事莫过于“施展不开”。他为何不能出手呢?首先,有两个军汉拖住了他的手。看来这些军汉平时也抓过人,懂得怎么控制对方使其不能动弹。不过,手没了还有脚呢?可惜,他已经被张保劈胸带住。既然是“劈胸”,那就说明距离很近了。这么近的距离,起腿会很不方便。而且,书里没有描写张保及两个军汉脚上的动作,倘若他们再用脚顶住杨雄的脚,病关索就更没办法了,弄不好连膝都用不上,只剩吐口水一招了。但如果他用这一招,只能是提前挨一顿拳脚。
杨雄吃了这个哑巴亏,除了张保等会控制人外,我认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的力气有限。要问更具体的原因,除了作者没说他大块之外,我也没有更确凿的证据,更多时候只是一种感觉。
在石秀出场后,杨雄也得了挽回面子的机会,“把出本事来施展动,一对拳头穿梭相似”。这样看来,他还是有点本事的,力量方面的不足,可以通过其他东西来弥补。他拳如流星,一下子就打倒了几个破落户,说明速度很快。而速度,正是小个子格斗的取胜之道。身高腿长者,臂、腿摆动起来距离要比手脚短的长。如果二者速度相似,那在旁观者看来,高的那个的拳脚就显得慢一些。当然,我也不是说杨雄的身材就如同武大郎一般,但他至少不能和关羽相比。
其实,书中有关杨雄实战的语句,无一不体现出杨雄的“快”。比方说他和石秀双战后者,祝彪逃走时被杨雄伤了马,而石秀则没有追击成功的表现。或许,当时杨雄的站位比石秀的好,所以够得着那匹马。不过,即使距离合适,出手不快的话,一样是只能打空气。
因此,杨雄的“快”就不用多说了。
[align=center][font=黑体][size=4]二 一棍败燕青[/size][/font][/align]
光是快,还不够,还要灵,才能更好地应付实战,尤其是发生意外的时候。而有关杨雄“灵”的例子,莫过于一棍败燕青了。
我们先来看燕青,他是一个比较会思考的人。当主人再次被擒时,他没有贸然出手相救。因为他“无军器”。这样看来,小乙哥不是那种热血上涌就不顾后果的人,还是比较量力而行的。
但同样是在没兵器的前提下,为何燕青又敢偷袭拿棍带刀的杨雄石秀呢?
首先,二人是背对燕青。如果是面朝燕青,恐怕小乙哥不会出手。
其次,二人之间距离足够近。为什么是近而不是远呢?且听我道来。杨雄石秀是一前一后,相距几尺还勉强说得过去,如果是相距几丈甚至几里的话,就算两三个燕青,也做不到打倒此二人。因为距离越远,同伴倒地后杨雄就越有时间做反应。燕青手无寸铁,两三人真的未必能制伏有准备的杨雄。就算病关索再不济,还不可以跑嘛,如此一来燕青还是做不到将二人一起打倒。可见,让燕青产了出手之心的原因,正因为二人相距很近。至少这个距离让小乙哥有了把握,认为即使打倒了一个,另一个也很难反应过来,从而也步倒地者的后尘。
然而,小乙哥遇上的人武艺比他想像的要高得多,所以左腿挨了一棍,再也爬起不来。而有关那一棍,我甚至想像出一套“详版”,当然未必准确,只是供参考。
之前已经说过,杨雄和石秀相距很近。所以我认为,石秀倒地后,杨雄并没有将整个身子转过来面对燕青的时间,最多是侧了一下身,甚至只是听音辨人。因为他打中的是燕青的腿,对于这个位置,被打的人无论高矮要完全躲过一击还真不容易。所谓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来,正是说这些地方,因此不一定非要看清敌人的位置后再出手。而且,杨雄也没有完全转身的必要,因为他完全转过来了,也许小乙哥也就放弃攻击了。他大可以装反应不及麻痹敌人,然后向后扫棍一招制敌。此外,他在扫的时候可以顺便转身,以此借助腰胯扭转的力量,威力更加惊人,让小乙哥彻底丧失攻击力。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杨雄那一棍也是说明他快啊,不一定是灵吧?其实,在突发状况时,人不会有充足的思考时间,有时甚至要靠本能反应。大脑的选择正确了,做的动作才能保证效果。而形容大脑时,当然要用“灵”字啦。
有趣的是,不知是不是因为杨雄给人的感觉缺了点什么。有不少人一开始看这一段文字时,都会不经意都认为倒地者是杨雄,打翻燕青者是石秀。包括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系列连环画也是如此,这是60年代版的有关插图:
[img]http://www.xycq.net/attachments/2011/06/32498_201106011731172.jpg[/img]
到了80年代重画时,创作团队还是未能发现这个错误,倒地者依然是杨雄:
[img]http://www.xycq.net/attachments/2011/06/32498_201106031118321.jpg[/img]
当然,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画家们没有画对,也不必求全责备。换位思考一下,倘若是我等自以为懂的人去画,也许人是对了,但画功却一塌糊涂,同样弄不出十全十美的作品。因此,没必要揪住错误不放的,把心态整好些。
扯远了,赶紧回头。
杨雄在突发状况下表现出的“灵”,除了打小乙哥的例子外,在之前已经有所表现了,只是没这一段引人注目而已。那是在投奔梁山途中和祝家庄结下梁子时的事。当时时迁被擒,石秀转身欲救时,身后又有人偷袭,幸得杨雄用朴刀一下拨开两把挠钩,方保无恙。结合后来制伏燕青一事,可见杨雄是一个很灵的人。在战斗中别人吃的亏,他一般不会再吃。不过,倘若敌人首选攻击目标是杨雄而不是别人话,我们的病关索未必能应付好,被张保欺便是实例。
[align=center][font=黑体][size=4]三 单枪戏祝彪[/size][/font][/align]
光是小快灵也不够,倘若武功太差,还是不着调。那杨雄的武功到底怎么样?实战例子这么少的他如何证明自己?这时,在祝家庄那次为配合孙立立威的假打,就显得弥足珍贵了,那是衡量杨雄为数不多的证据。
假打不是那么容易的,祝彪一心想取你性命,你却要求不分胜败,以衬托孙立之勇。那么,只有武功高过祝彪很多才能做到。像林冲假打祝龙还弄了三十合,真打时后者根本不是菜。之后穆弘战祝虎,也玩了三十合。而杨雄敢于选祝彪来玩,也是有道理的。因为之前李应和祝彪打时,在一旁的杨雄就看出了祝彪的斤两,已经知道自己去戏弄他决无性命之忧。按老施的写法,杨雄大概也是想和祝彪玩三十合的,不过孙立等不及了。像陈佩斯那种人,挨做配角演个叛徒,就心有不甘地抢戏搅戏。而孙立是那一场戏的主角,就更没有理由干等九十合都打完了。
尽管杨雄可能没有玩够三十合,但基本上可能说明祝彪实力是差他较远的。那杨雄的武功就可以参考李应了,不过李应的实战其实也很少。但既然排位那么靠前,姑且算有点实力吧。他不差的话,杨雄也不差到哪里去。
有一招制敌的精彩实例,又有和李应相仿的武功。杨雄能单独在此系列文章中亮相也算实至名归吧,“小灵猫”当之无愧。我有两个有趣的想法,不妨和大家一起探讨。一是力量有限的杨雄,如果和李逵持械比武,胜算几何?二是庞万春乱箭射好汉时倘若杨雄也在场,在史进中箭后大家各顾各乱跑时,他是否能带伤逃脱甚至凭求生本能混在小兵中全身而退?
[font=黑体][size=5]下集预告
大莽豕——石秀[/size][/font]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棍僧释延德 于 2011-6-3 11:19 编辑 [/i]][/color]
2011-6-1 18:01
棍僧释延德
此帖本来是庆贺西园大人上任的,现在不过是晚了几年而已:hz1050:
老衲从未忘记这些大坑,只因现实所限。一是俗务缠身,无暇填坑;二是陷入瓶颈,无心填坑;三是伤病作祟,无力填坑。更具体的原因就不详说了,总之是不能放弃的。
再次感谢一直以来给予支持给予动力的各位朋友!
2011-6-1 18:06
陶心
时隔长久,终于盼来了师兄的更新!
小弟也一直觉得,人们对杨雄通常是低估了、甚至于想当然了,毕竟他出场受辱,这个第一印象很不利。但施耐庵没有忘记他:挡开石秀背后的挠钩,明写“眼快”;毁了祝彪的坐骑,显然出手迅、准;后来游刃有余地斗祝彪,而且是马战。至于一棒背扫燕青(燕青可是以巧为特点的!),诚如师兄所言,“灵”字恰如其分。总之,快、准、灵,就是杨雄的武艺特点,施耐庵自己还是看得上杨雄的,除了其人出场的窘境——那也是施耐庵给的。
静待师兄接下来对石秀的点评。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11-6-1 18:09 编辑 [/i]][/color]
2011-6-1 19:09
bestalice
真不容易,大师你又更新了
好比得上富奸了
2011-6-1 19:32
棍僧释延德
回陶心:先生的言论一如既往的短而妙,快准灵是对杨雄很好的总结,握手!
回bestalice:施主注册不久,不过好像早认识老衲。至于富坚嘛(是富悭义博吗?),不觉得慢,老衲更欣赏高屋良树的速度:hz1016:
2011-6-2 09:30
水镜门生
小灵猫~~~~~这名字听起来好萌:hz1016:
小病猫也不错哈:hz1027:
2011-6-2 09:43
wrcxy
没想到6月居然看到了这个贴的更新,幸甚。
杨雄号称病关索,平时真还没注意他,以为他的外号重点在“病”字上呢。
2011-6-2 10:10
emony007
看大师的精品,没看一次都学到不少东西。
2011-6-2 23:20
火狐天下
自以为熟读水浒了,居然发现还有没注意到的地方,大师不写,还真不知道一棍打翻燕青的是杨雄啊
2011-6-3 15:23
伤云
特意路过,捧场,大师近来安好~
杨雄和石秀一直是一搭一档,但给人的感觉确实是石秀压了杨雄一头,毕竟戏份在那摆着呢。
2011-6-3 15:41
feiyue1206
杨雄表现一直比较窝囊,不如石秀来的爽快。
杨雄出场是不是百八将里最不上相的了?
2011-6-3 15:55
火狐天下
出场最菜的是金毛犬吧
2011-6-3 15:59
feiyue1206
段虽然惨点,但是对手强悍啊,曾头市是水浒前期遇到的最犀利的敌人了,困住杨雄的,也就是小喽啰:hz1026:
2011-6-3 16:04
伤云
水浒最菜出场……应该是郁宝四这个反骨仔罢。
个人一直认为天罡地煞的排名,除去江湖名望与领导关系外,实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声名不著关系一般的天罡同志,基本上应该强于绝大多数地煞。
2011-6-3 21:58
疯隐僧
多谢伤云大人关怀,老衲一切如故,不好不坏,这正是所追求的,一切平淡如水。
[quote]原帖由 [i]伤云[/i] 于 2011-6-3 16:04 发表
个人一直认为天罡地煞的排名,除去江湖名望与领导关系外,实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声名不著关系一般的天罡同志,基本上应该强于绝大多数地煞。 [/quote]
这一点老衲也是举脚赞成的:handshake:
2011-6-4 14:06
李程公子
大师哏久门更新,还以为今年也看没到了。
张保外号“踢杀羊”,还真是杨雄的克星,谁叫他姓杨……
2011-6-16 09:54
舞爱剑翔
一直期待大师对小乙哥略评一二
小乙哥的武术很有特点,也是值得一书的:hz1024:
2011-8-10 21:57
ser_view
哈哈,期待大师继续出品...
2011-8-24 22:58
浪子天妖
泪流满面,我以为本文太监了
2011-8-26 20:58
hrw_09
lz更新啦:hz1018:
2011-9-3 11:56
shenguobin
水浒传中的武力强的人很多,非要排的话真没意思
2012-6-3 22:34
wdx412
很好的文章,又拜读了一遍,可是不要太监了呀,希望看到完整版
2012-6-3 23:44
小兵1234
我最喜歡魯智深。
力能拔樹、拳打鎮關西跟小霸王。
2012-7-6 01:06
asdf-3
回复 #153 棍僧释延德 的帖子
大师的胡子好销魂啊:hz1029:
2012-7-6 15:44
陶心
回复 #339 伤云 的帖子
郁保四虽然是个反骨仔,但他出场夺了段景住买的马匹,要说菜,段景住比较菜。
对伤云兄的“天罡实力说”,陶某也是极力赞同。
2012-7-7 12:20
宇文铭
好歹那么高个子
2013-1-2 21:14
棍僧释延德
[align=center][size=5][font=黑体]冷血流星——石宝[/font][/size][/align]
对方腊势力的将领,我的感情是一直在变化的。小学的时候,对他们是切齿痛恨,尤其是杀了五名头领的南离大将军元帅石宝。随着年纪渐长,对小说中方腊军的同情反而在慢慢增加。不过不管怎样,我还是偏向梁山将领的,毕竟受小说正统的影响不能完全消除。但对方腊等人的看法就不像过去一边倒了,尤其是石宝这个从武术方面也值得评析的人物。
[align=center][size=4][font=黑体]一 斩将惊宋军[/font][/size][/align]
石宝首次出手的时候,并没多大气势,战关胜二十合后诈败诱敌,无果。关胜看出他武艺不低,而吴用则表示听说过石宝擅长流星锤,倒是宋江的话最严重:“若去追赶,定遭毒手。”但也只是说说而已,并没有因此交代诸将要小心。毕竟,他们没有亲眼看见石宝用锤,刺激不了他们形成强烈的防范心。
宋军的大意造成了一场败仗,索超和石宝交手时中计被打死。在此之前,关胜“急叫休去”,为什么不在出阵前就说?也许凭索超的情商,就算打了预防针也可能会忍不住追赶。但事先没交代,就是情报工作没做到家了,没有任何推脱的理由。
这一败后,宋江他们就重视了。吴用就说石宝“只宜智取,不可对敌”。此后,双方展开了长时间的博弈,都损失惨重。石宝自刎乌龙岭之日,虽是宋兵胜利之时,但论与南军大元帅个人的交锋,其实他们并没有胜利。即便他们要出气,石宝也只是留下了一具不觉痛痒的尸首而已。
[align=center][size=4][font=黑体]二 临敌大心脏[/font][/size][/align]
“大心脏”一词,是看美职篮(响应号召,就是不说“NBA”)时学来的,专门形容那些越到关键时期越稳定、可以力挽狂澜的运动员。看了水浒这么多遍,能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到“大心脏”一词的,仅石宝一人而已。作为梁山的对手,他太出色了。他不像邓元觉,仅展现一次身手后就莫名其妙中箭败亡。他也不像王尚书,武力虽可力战五将不敌身死,但斗智斗勇方面的表现远不如石宝。至于厉天闰、司行方、庞万春、方杰等,和石宝比起来也各有不足。所以他们阵斩梁山将领的战绩都不如石宝,也不是偶然。
石宝临敌时,给人感觉是出奇的冷静,什么时候该干什么好像是经过电脑计算过一般。被李逵砍倒马匹时,他没有慌不择路,甚至都没有和马一起摔倒,而是跳下来躲到了马军中。逃到城内后,他没有一口气跑到安全的地方,而是躲在门后偷袭追击者,结果鲍旭还真着了道。打倒索超时,他趁邓飞心思救援时迅速击杀,丝毫不理会是否要对地上的索超补刀。而当白钦标枪刺倒马麟时,他却迅速追击将马麟砍为两段。因为白钦的功力他有所了解,因此马麟中枪他还怕不死,进而采取行动。而对于倒在流星锤下的人,石宝则从不认为他们还可以再爬起。对于他来说,什么时候打,什么时候逃,什么时候躲,什么人要突击,什么人要补刀,都看得清清楚楚,没有犹豫,也无所畏惧。他的一系列表现,令人脊背发凉,只能用“冷血”一词来形容。
对于死在石宝手下的将领来说,我的感觉也是不同的。索超对他向来无好感,但也不讨厌。鲍旭和李逵差不多,因此获得的同情心也不多。燕顺一直都没太多出彩,感觉也一般。而马麟邓飞两个在打祝家庄时都有表现的将领,就不一样了。马麟好歹是有文艺细胞的人,死得可惜。邓飞就更加了,他是个很讲义气的人,每次本方将领有失他都要救援,自己的性命却置之度外。结果只是救成功欧鹏一次,救秦明时一起被俘,救索超时更是丢了命,叹!回想起来,祝家庄真不是强敌,当时梁山人才有限,用那么地煞尚可胜之,比曾家差远了。
[align=center][size=4][font=黑体]三 实战见真功[/font][/size][/align]
虽然石宝令梁山如此头痛,但他很多时候都是闪电斩将或锤杀对手。如果不用暗器,他实力如何呢?还是要看已被人家谈腻了的吕方的例子。
吕方和石宝交手五十合后力怯,但和曾涂交手三十合就败象已现了。很多读者无法接受南军元帅不如曾涂,幸好曾头市一战距征方腊尚有时日,且此期间梁山将领也身经百战,成长了理所当然。于是,这些读者就给出了吕方今非昔比的论断,包括一些游戏数据设定都是如此。说实话,这种说法我不是不能接受的。只要能自圆其说,都算有道理。
若吕方成长了的话,那战石宝时达到了何种水准呢?被他杀的厉天佑因为没有和其他梁山将领打过,所以衡量起来也是可高可低,而白钦的情况也差不多。因此吕方的实力依然没个准。个人觉得,史进的水平已是吕方的极限了,后者可能还要逊于前者。如果按照这个标准,那石宝的功夫就是五虎上流水平,但到不了史文恭的层次。
那么,如果吕方并没成长多少呢?那石宝的实力就逊多了。从吕方出战关胜不阻止开始,就看出后者至少清楚前者是不会被石宝速杀的,哪怕不敌再采取行动也不迟。事实上也是这样,吕方好歹撑到了郭盛出手。再到朱仝出手时,石宝彻底敌不过了,只能逃走。那他的武力,就比王寅要差不少,毕竟孙立黄信不比吕方郭盛弱。这样一来,石宝可能真不如曾涂了,实力在八骠上游差不多了。
即便这样,其实也不能说明什么。用暗器的人实战起来的效果是惊人的,张清就是实例,石宝也一样,凭借特殊技能及强大的心理素质跻身高手行列。就算不如曾涂又怎么样,梁山谁能杀得了他?
[align=center][size=4][font=黑体]四 铜锤论真容[/font][/size][/align]
说了半天石宝,他的暗器到底是什么样?上世纪60年代,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过一套水浒连环画,但种种原因只画到三败高俅。到80年代之后重画,终于有了《征方腊损兵折将》的内容。当年对比这两套连环画时,还记得店家是个30多岁的戴眼镜男士,看样子还蛮有文化。结果他硬坚持60年代那一套是按71回本画的,说71回本的结局就是三败高俅。我坚持说了几次三败高俅是71回后的内容,没能改变他的看法,就不说了。只不过,今后我买连环画就换一家了。
现在重看,80年代那本《征方腊损兵折将》改编比较多,画得也比较粗糙。其中和石宝有关的内容更是犯了常识性错误。在图中,石宝竟然直接用流星锤和索超的大斧交手。这是违背常理的,软器械的最大缺点就是防守困难,这样打的话就是石宝非常容易被砍。
[img]http://pic.yupoo.com/shiyande_v/Cxj4yiP5/kq5ti.jpg[/img][img]http://pic.yupoo.com/shiyande_v/Cxj4bBDR/4xT2L.jpg[/img]
除了兵器用法不对,个人觉得画家们也没有画对石宝用的锤的真实形状。首先,流星锤跟杂技的水火流星不一样,不该是两端有锤,而是只该一边有锤。两边有锤的话,做暗器时却永远只能用一边,多带一个就多一分麻烦。其次,锤身不该那么大,这么大就藏不住,做不成暗器了。第三,综合小说的描写,石宝的锤应该只有一个,而不是那种扔出去就不用捡的东西。而要保证锤的收放自如而且足够长的话,那是不能用金属链子的,因为金属链越长就越重越影响速度,而且连接处韧性不够。而用更有伸缩性的软索,就不存在问题。
当然,这只是个人的感觉而已,更确凿的证据确实没有。
到此文的结尾处,就要感慨一下我们的影视作品。方腊那边的人真是难得露脸一回,央视版见过方貎、庞万春、方天定等,到了新版好像露脸的还更少。是不是南军大元帅上荧屏后不好把握其形象?塑造得太狠,心理脆弱的观众受不了;塑得太差,读过原著的人也可能有不爽。又或者,流星锤如何通过镜头语言表现得更好看,不好把握?又或者,创作者本就不把石宝及其暗器放在心上?希望有一天,能在银幕上看见这一干猛将。
[font=黑体][size=5]武术小知识
流星锤[/size][/font]
流星锤又分“单流星”、“双流星”。双流星的索相对较短,而单流星的索就可以做长些,有些绳索长达5米。流星锤主体部分分为上下隔片及中间的锤身,其中锤身在舞动绳索时是既“公转”又“自转”,以此抵消绳索拧转的力。如果锤身不能转动,那舞起来时绳子很容易就拧成麻花。
流星锤比较难练,刚开始一般是用沙包代替。步战流星的原理是巧妙改变运动圆心及方向,使其由圆周运动迅速变为直线运动。因为九节鞭等软器械一开始也是用绳索加沙包练习,所以不知者会误以为是流星锤技法。
现代练习的流星锤一般要小过成人的拳头,可以通过甩绳索出招,既能撞又能砸,还可以拿在手中直接投掷。流星锤技法中包括各种舞花,不过据传马战流星锤则没这么多花法。至于马战流星锤是不是包括有先旋转再投掷或直接投掷,那还要等更懂行的朋友解惑。
下面是我平常练习用的流星锤,重六两左右。因为水平有限,就不发恶心的练功照了。
[img]http://pic.yupoo.com/shiyande_v/Cxj48VES/pekxq.jpg[/img]
[img]http://pic.yupoo.com/shiyande_v/Cxj4v9yZ/z0XJt.jpg[/img]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棍僧释延德 于 2013-1-2 22:32 编辑 [/i]][/color]
2013-1-2 21:41
墨叶
“打倒索超时,他趁邓飞心思救援时迅速击杀,丝毫不理会是否要对地上的索超补刀。”
流星锤威力很大吗?
2013-1-2 21:47
棍僧释延德
回复 #353 墨叶 的帖子
像那个六两重的就已经可以打得人不省人事,一时三刻爬不起来了……
2013-1-3 16:56
逍遥轩
大师总算又更新了
祝贺祝贺!!
2013-1-4 11:02
wrcxy
坑荒了这么久居然又见新土啊
可喜可贺
2013-1-4 12:51
我是声波
支持大师的文章,分析的太好了。
2013-1-7 08:39
zyc780213
还以为会坑了呢,没想到新年就看到大师有更新了
2013-1-7 19:51
云飘扬
水浒里石宝用流星锤砸死索超
三国王双用流星锤把身批重甲的蜀将张疑打到吐血.
使流星锤的都好象很厉害的样子.
石宝开挂
(吕+郭+朱)三英战石宝,仍然战不倒石宝.
石宝开挂碰上无敌模式的李逵,被天杀星爆了.看来开挂仍然不敌无敌模式 !
:hz1022:
2013-1-7 20:18
水镜门生
流星锤看起来像个小金瓜啊,形状有点像橄榄球:hz1016:
页:
1
2
3
4
5
[6]
7
8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