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29 16:19
gewa2
估计是玩过说岳,怕碰见阮良
2008-1-1 18:40
苍之流星
贵族情结和人格缺陷....
2008-1-1 19:41
tiger1970
“项王可能还没有识破“四面楚歌”之计,不知道楚地人心向背到底如何,万一回去了不遭人待见,被老乡绑了……”
基本同意此观点。不过,项王未必没有识破“四面楚歌”之计。
其实,项羽刘邦都是义帝的手下。都算楚将。
项王的霸权,本来就是建立在武力基础之上的。他给百姓带来了啥好处?项王也好,刘邦也好,都是楚将,楚人何苦保定项王?何况江东的孩子们一个也没回来,就项王一人回来啦?
我觉得,恐怕项王一回去,就让人绑啦。除非他溜回他的鲁(可他并不能预知啊。山东人还是忠厚)。
2008-1-2 11:22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08-1-1 19:41 发表
基本同意此观点。不过,项王未必没有识破“四面楚歌”之计。
其实,项羽刘邦都是义帝的手下。都算楚将。
项王的霸权,本来就是建立在武力基础之上的。他给百姓带来了啥好处?项王也好,刘邦也好,都是楚将,楚人何苦保定项王?何况江东的孩子们一个也没回来,就项王一人回来啦?
我觉得,恐怕项王一回去,就让人绑啦。除非他溜回他的鲁(可他并不能预知啊。山东人还是忠厚)。[/quote]
非也。
楚人为何保定项王?无他,项王姓项而已。项羽的爷爷是项燕,而《陈涉世家》云:“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故陈涉起事,托名项燕,何况项羽作为项燕之正牌子孙?由此可知,楚人必心向项氏。
2008-1-2 23:11
supermanhxy
应该是项羽的性格决定的吧,个人觉得以韩信的性格钻了胯下去做将军要容易些,项羽风光一世要偏安江东就有些难了
2008-1-3 02:50
文以载道
可能是项王一时心灰意冷到了极点吧
我们有的时候对一件事情绝望到了一定程度也会觉得天地间似乎没有我们生存的余地的样子
我想他可能就是这种无可奈何的感觉很深重吧?
总的来说就是心情低落到了极点,对前途已经失去信心
2008-1-3 09:03
蒯彻之左
吕马童等五人各得项羽一部分尸身因此封侯,这样“项羽”的尸体的可辨别度就不高了。后来鲁国人顽抗刘邦直到看到项羽人头才投降,因此这尸身有可能是老邦或吕马童等五人伪造的,为了就是用来招抚羽残众。因为老邦也有用假张耳人头蒙混陈余的前科,况且他还有点小流氓。至于项羽么,28骑也太过传奇了,很有可能混在大部队里遛了或是走死了……
2008-1-3 15:07
还羽
一开始读史记还是很喜欢刘邦 可后来长了年纪 就渐渐的同情项羽了
毕竟 他曾经是能左右天下的
可惜他的性格注定了悲剧
2008-1-6 00:53
skeye_lu
[quote]原帖由 [i]武安国[/i] 于 2006-3-30 11:18 发表
项羽被围时大概有一种冲动,做的决定完全是凭感觉,冲破重围是想证明一下自己,另辟基业可能都没有去想。
但真的有机会时也许更现实一些,觉得大势已去,而象他这样的人除了死大概不会有其他出路的。 [/quote]
这个回复比较接近事实,项羽是什么人?是个觉得始皇帝哥们儿我都能取而代之的自信心极度膨胀的家伙。说他眼高于顶决不过分。就是这样一个人,居然败于一个曾执戢于帐前的韩信,换我也不想活了。但老子不甘心!所以才会最后几十人再干他一场,然后凭着胜利对众人说——此天欲绝我,非战之过!所以我认为他突围而出是为了证明自己,而东渡过江,决不肯为!
2008-2-7 18:34
枫树银天
不觉得有什么失误......人总会想起什么的吧..:qDD+
2008-3-19 16:50
yr12345
义帝是谁放逐的,又是谁杀的?回江东谁又会跟兵败如丧家之犬的项羽?自己子弟兵全完蛋了,用什么旗号重整旗鼓?大楚的名义是不能用了,要是连这点自知之明都没有,霸王就别混了.
2008-3-19 17:46
文以载道
感觉可能是当时人的思想和我们现在人不一样
就像宋襄公莫名其妙的“仁义”
2008-3-22 21:39
骁骑兵
[img]http://www.cgw.cn/image/img00000036/127692075562343750.jpg[/img]
2008-3-26 18:35
几时
[quote]原帖由 [i]平生最爱周公瑾[/i] 于 2006-4-4 01:33 发表
这个这个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自己努力了,而没有成功和根本不愿意再努力就放弃完全不是一回事。勾践给夫差当了三年马夫,还亲手捧过夫差的屎,这个时候我们也可以问他回国又能如何;孙膑躲到猪圈里装疯卖傻 ... [/quote]
项羽做不了勾践,刘邦也绝对不是夫差。韩信、彭越、英布,刘邦都没放过,何况是力敌万人的项羽,留着太危险了。
2008-3-28 18:04
bon889111
我感觉 乌江亭长 的话是激他的,是刺激他的,言外之意是:你还是死了算了。。。看“原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一句,亭长甚至还有拿项爷人头请功的打算,但知道打是打不过的,但如果项羽一个人在水里,那就不怕了。。。当然他自己死了最好,,,反正没人看到,就当是我砍的。。。
不然项羽跑出来是为了什么?他连老婆都能舍得,还舍不得忍辱偷生?要是不能忍,要是只想证明他无敌,他应该带了虞姬一块儿跑才对,所以,项羽是能忍的,不过他识破了亭长的奸计,知道不上船是死,上船死得更快。。。所以宁可战死!
这就是“欲渡”而“终未渡”的真正原因
2008-3-28 18:36
koko4444
ls的,项羽是江东人水性应该不差吧
2008-11-8 11:05
E世飞将
项羽翻身的机率很小,也并非没有一点点可能。
再回过来看看项羽。
是不是记载项羽的“屠”字就是项羽绝大部分的杀掉了兵民呢?
是不是因为记载项羽用了“屠”字,就指项羽是“屠夫”呢?
难保没有有人把项羽的杀伐过度夸张栽赃,
也难保没有人把项羽的战功过度夸张移驾。
(贬低项羽,给项羽栽赃偶不喜欢;鼓吹项羽给项羽杜撰咱也不喜欢。)
项羽给我们贡献了许多事迹和成语,也给我们毁灭了许多东西。
唉,说什么好呢?
功大于过乎,过大于功乎,功过相抵乎?
其实也没甚重要,
关键我们能学到什么,能借鉴受益。
[[i] 本帖最后由 E世飞将 于 2008-11-8 11:07 编辑 [/i]]
2008-11-8 12:27
三国赤壁周郎
船太小,项羽要人和马都载过去,没办法,牺牲自己保住爱马的命:titter:
2008-11-8 15:18
shicanhui
渡毛渡,在极大的优势下还被刘邦打败了,卷土重来又如何?要说为什么突围到乌江边又不跑了,很简单。人在绝境中都是求生的,但闲着没事反而会自杀。被围时是个人都想到突围,更何况项羽这样的猛男。就你刘邦小样想围死我?当他来到乌江边听了船夫的一席话,情绪波动了,前思后想“渡毛渡!象个英雄的死了吧。”
2008-11-14 18:58
闽西少帅
这和他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他承受不了这样的失败!
2008-11-15 18:13
轩辕仙逸
[quote]原帖由 [i]寄奴[/i] 于 2006-3-29 19:29 发表
要不怎么说项羽爱面子呢。
易中天这段评得还是不错的。 [/quote]
我个人比较赞成这个说法
2008-11-16 19:47
闽西少帅
[quote]原帖由 [i]轩辕仙逸[/i] 于 2008-11-15 18:13 发表
我个人比较赞成这个说法 [/quote]
为什么呢?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悲剧性英雄。
2008-11-18 00:55
加隆
项羽从没打过败仗,这次被刘邦这种流氓和韩信这种名不见经传的人打败,对他打击极大,作为西楚霸王,曾经风光过的人,不允许失败,不颜见江东父老,而且刘帮也大德民心了。大势矣去了,不死干什么。
2008-11-20 12:04
emony007
关键是没受挫心理
项羽打仗,甚少失败,这次一败,楚歌吹散8000骨干,虞姬去世,项羽觉得是老天抛弃了他!只不过不服气才来杀出重围,但再争天下的信心已经完全摧毁了!
所以……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008-11-20 12:10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加隆[/i] 于 2008-11-18 00:55 发表
项羽从没打过败仗,这次被刘邦这种流氓和韩信这种名不见经传的人打败,对他打击极大,作为西楚霸王,曾经风光过的人,不允许失败,不颜见江东父老,而且刘帮也大德民心了。大势矣去了,不死干什么。 [/quote]
韩信是名不见经传的人物?
那当初项羽派武涉去策反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莫非是吃饱了撑的?
2008-11-23 19:13
lzy0274
[quote]原帖由 [i]恨地无环[/i] 于 2006-3-30 09:10 发表
项王的末裔贵族气质使他不能坦然接受失败、怜悯和恩惠,这些在他来说都是屈辱。
最后自刎之时,仍然不望以已之首恩于故人,正是这种心态的另一面。
还有一点,项王可能还没有识破“四面楚歌”之计,不知道楚 ... [/quote]
可能这种现实说法更靠谱。
2008-11-23 19:36
arayashiki
因为不会游泳:titter:
2008-11-24 11:19
jerry1016
他心理不肯接受现实,不肯从头做起。
页:
1
[2]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