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军事天才数刘项


2006-3-28 15:03 菜九段
军事天才数刘项

明人张燧在《千百年眼》卷四《天亡秦》有这么一段话:“秦灭六国,赵独可惨。长平之役,战而斩者,四十余万,降而坑者,又四十余万。即于此时生一男子曰赵高,先后杀始皇之二子,而灭秦之宗社。生一妇子曰邯郸姬,阴以吕易嬴而莫之觉。全盛一统之业,忽然瓦解,此两人盖从内乱之。赵国之冤气所化也。秦灭六国,楚独无罪,诱怀王而幽囚以死,骨方未寒,王翦六十万人,风骤雨至,五湖七泽,势如破竹,陆终、熊绎之后,荡无孑遗,即于此时生二男子于东楚,曰陈胜、吴广,生二男子于西楚,曰刘季、项籍,奋臂大呼,四方响应,神都天阙,三月烟飞;七百年之基,拱手付焉。此四人者,盖从外取之。楚国之愤气所化也。孰谓天道聩聩耶!”这段话的核心是天亡秦。虽然牵强附会,但也不是全无道理。其他人等姑且不论,单就刘邦、项羽而言,就不能说没有道理。
刘项亡秦的原理不是在于奋臂大呼,而是在于他们是军事天才;不仅是军事天才,而且是秦的克星。秦军以一国之力敌天下,连年作战,所向披靡。各国殚精竭虑,施出浑身解数,最终还是逃不掉覆灭的下场。所以网上常常能见到以秦军与罗马军队比较的热帖,争得不亦乐乎。秦在战国末期遇到了天下所有名将,胜过秦军的有赵奢、李牧、项燕。项燕被秦军击败身死,李牧被秦用计除掉,赵奢病死。感觉上李牧强一点。但李牧对秦作战也是先死命约束部队不去与秦接战,然后出其不意破秦。赵奢的情况也差不多。他们的战争模式好象要等到士气高涨后,才可投入作战。而他们的失败或者说没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可能也在于士气不是始终能保持在高昂状态的。等到你那士气不复可用,又成了秦军的天下。秦军横行天下的状态一直到了刘项出马作战才彻底改观。
项羽少年时学过兵法,但他没那个耐心系统学,只是学了个浅尝辄止,便不愿再深入下去。如果换了一般人,一旦遇上秦军,肯定又落下个纸上谈兵的话柄。但项羽何等人,绝非后人心目中的莽汉,肯定是个才高八斗的不世出的奇人,军事到了他的手里,简直像玩儿似的,那么得心应手,那么随心所欲,那么酣畅淋漓,而他还只是学了个半吊子。司马迁说他才气过人,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军事一道肯定是依据之一。所以以他的才气,即使只学了个半吊子、半桶水,打天下也足够了。项羽刚出道时,随项梁的八千子弟过江击秦。项梁派他带兵西向击秦,人马多少,不可考,估计不会太多,项梁本身也只八千人,依项梁的德行,派给项羽的人马绝对不足半数,也就是不到四千人,这倒与刘邦初作战时差不多。项羽就带了这点人马一路杀到襄城(今河南襄城)。不要小看打下这么个小地方,其意义在于,这是自章邯秦军反击后,陈胜一脉反秦武装取得第一次胜利反击。以往黥布、刘邦的胜利,只是反围剿,而项羽是预演了反攻。这时项羽才二十四岁,从来没有带兵经验,也没有作战经验。换了今天的年轻人,这个年纪不是在焦头烂额地忙着考研就是失魂落魄地忙着找工作,如果在部队的也不过当个连级干部,而且要先从班长、排长做起,先带个十来号人,再带几十号人,然后才能带百十号人。可项羽此前连十来号人也没带过呀,一上来就带个几千人,肯定还要自筹粮饷,不停作战。想不承认他是天才也不行呀。
刘邦的情况可能比项羽还不如。项羽还多少有点家学的底子,所谓屠夫的孩子会拿刀,有点耳濡目染,说不定其血管里就流淌着杀伐的因子。但刘邦没有行伍经历,家里也就是个种田的自耕农,连兵法的皮毛也没沾过。 但也被赶鸭子上架上了阵。本来他是要推掉这个差事的,因为他心里没底,所以他说:“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吾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愿更相推择可者。”一向好说大话的刘邦此时的推卸肯定是出于真心,连带兵作战的ABC都不会,怎么好冒冒然带着家乡的子弟兵送死呢。可能是秦军素有的威风让带兵作战成了个烫手的山芋,最后还是刘邦接了下来。与项羽一样,刘邦也没带过兵,他以前的经历大概只是个治安组长,手下有几个毛人。再就是逃亡到山中时,跟随了几十号人,多时可能达百人,也就是这个程度了。谁知毫无兵学功底的刘邦一出马就聚得三千人,一与秦接战就取得了胜利,并一举击毙了秦朝的泗川守,这是见之于史的秦军阵亡的最高官衔者。但刘邦早期作战经历需要检讨处甚多,其最大特点就是流动作战,似乎没取得一块稳固的根据地。所以,尽管战绩不俗,但到了雍齿以丰叛,立即就搞得手忙脚乱,而且几次攻丰不下。需要指出的是,这个攻丰不下,与刘的军事才能关系不大。总不能说雍齿的本事与刘邦不相上下吧?里面最大的原因可能是,攻守双方都是熟人亲人,打起来下不了狠手。所以刘邦才要四处借兵,直到项梁借人给他,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刘项合兵后,对秦作战进行得更加顺利。早先打陈胜武装如风卷残云一般的章邯,被刘项联手打得龟缩在濮阳不敢出战。刘项两人此时还嫌嫩了点,他们还不知道只要拿下章邯,拔掉秦朝这颗最尖利的牙,灭秦就只是个时间问题了。所以他们被项梁派到别处作战,章邯却咸鱼翻身,得到增援后,偷袭项梁得手,杀了项梁。而刘项这两个军事天才却因此乱了方寸,其原因也在于他们不知道自己的作战才能,正是既不知己也不知彼。如果他们足够镇定,足够冷静,他们应该能看出章邯的本事不过如此,完全可以战而胜之。而这两人既不镇定,也不冷静,居然选择了避开章邯南下,退师彭城。
估计在彭城的休整时期,这两个人痛定思痛,想明白了,知道秦可以胜了。为什么这样说?这可以从项羽杀宋义前的劝说看出,他已能将战局分析的头头是道,切中肯綮。如果退守彭城前,能这样分析,他是绝不会放过章邯的。说明天才的成长也要有个过程。项梁身死,楚人丧胆,未丧胆的可能只有刘项。在诸将莫利先入关的情况下,楚怀王点了刘邦的将。而刘邦接过将令就积极作战,这与宋义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刘邦的积极作战,也表明他既知己也知彼了。否则他不满万人的百战疲师,怎敢逆行击秦。刘邦击秦前的任务是为援赵军开辟通道,他们面对秦朝最精锐的野战军王离军战而胜之,可以说是所向披靡。而项羽灭了宋义后,强渡黄河,以寡击众,以劳击逸,连续作战,连破章邯、王离两军。这两人的事迹表明,他们退缩到彭城后,可能清理了以往的作战经历,总结出秦不是他们的对手的结论。因为两人以往对秦作战是全胜,而且是在作战经历不足的情况下取得的。现在,两人都久历战阵,胜秦应该更不在话下。果然,两人重新出击,原本不可一世的秦军吃足了苦头,一败再败,终至亡国覆军。
为什么说这两人是秦军的克星呢,也不完全是基于其战果,而主要是经历。此前的陈胜部下多是行伍出身,吴广还因为部下认为他军事上不行而被害,这些人遇章邯的乌合之众都招架不住。项梁既然能教导项羽,肯定也是熟读兵书的。但这些熟悉兵事的人,一遇秦军即缚手缚脚,兵败身死。而到了刘项这两个没有军事经验的人出马,是怎么打怎么有,破秦军直如砍菜切瓜、探囊取物。从秦始皇十七年灭韩算起,到二十六年并天下,前后共花了十年时间,之前奋六世之馀烈还不计在内。但到刘项灭秦,从秦二世三年十月刘邦出发,到汉元年十月秦王子婴降沛公,也只得一年时间。这个过程中,除楚怀王的指挥之功外,其他人起的作用很小。当然有人可能会说,这两人能杀几人,还不是前线战士的功劳,这样说也未尝不可,但等于说陈胜的兵全是饭桶,六国的兵全是饭桶。
灭秦后,刘项两家争天下,两个天才大比拼,上演了一出火星撞地球的大碰撞。同样是天才也有高下之分,这高的当然非项羽莫属。对秦作战取得全胜的刘邦,在项羽面前几乎全处下风,百战百败。项羽最经典的战例是刘邦几十万大军乘项羽在齐作战时,攻下彭城。而项羽绕开了刘邦在面对齐国方向的正面拦截,绕到彭城的南面发起进攻,一举击溃刘邦的几十万人,仅泗水一战就屠杀汉军十几万。所谓棋差一着,缚手缚脚。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可能人们没注意到,刘邦不知是有意还是巧合,似乎从项羽了偷学了几招。比如秦军抵挡不住时来找项羽洽谈投降之事,但项羽假装答应,然后发起攻击。刘邦在入关后也有类似的行动,秦将约降,刘也是详应后,听张良之说发起进攻,这个战斗在项羽之后,但当时可能刘邦不知道项羽这样干过。是不谋而合,还是英雄所见略同,读者可以自行评价。最后这一招又用到项羽身上,楚汉划鸿沟为界罢兵休战,但刘邦发起了攻击,最后灭楚。所以这一招项羽是始作俑者,被人还治其身,也是报应,自作自受。项羽这个兵不厌诈的高手,最终还是死在兵不厌诈上。所以说,虽然刘邦的才气不敌项羽,但天下其他的天才人物韩信、张良、陈平都跑到刘邦这边来了。项羽以一人敌天下,终于势穷力屈,败下阵来。所以司马迁说项羽奋其私智不师古,批得也是他这一点;所以汉人说:“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楚憞群策而自屈其力。屈人者克,自屈者负,天曷故焉。”(《扬子法言·重黎》)
现在很多人为项羽抱屈,但讲到点子上的不多。尤其是项羽的军事天才就很少有人提及。多少人为韩信、白起天才谁大谁小吵得面红耳赤,实在是一叶障目,不识泰山。还有更大的天才项羽没看出来呢。殊为可叹。须知,项羽死时只得三十一岁,已是百战百胜之身。这是他的前辈白起、赵奢、李牧、项燕等无法望其项背之处。愚鲁如菜九辈若能袭得项羽才气的皮毛,前程又何可限量。特草此作,为项羽叹。

2006-3-28 19:42 王佐之才
汉高祖多机变,识时务,从谏如流,知人善任,善于驾驭部下,但是军事才能并不是很突出,说刘邦是军事天才有些言过其实了。刘邦的这种才能,说到底其实是一种管理才能,是一种领导素质。

反观项羽在军事上要略胜一筹,项羽用兵勇悍轻狡。但是此人不善谋势,轻战略,少伐交,胸乏全局,并非将道也,充其量也就是个战术家。

2006-3-28 20:45 邓仲华
项羽擅长的应该是战斗,而不是战争!
刘邦善于管理,将属下才能发挥到最大限度,是一个领导者最成功的地方!

2006-3-28 20:52 村夫
有预先定了结果再拉证据之感。

2006-3-29 07:43 天水英才姜维
刘邦没韩信,一辈子都夺不了天下。

2006-3-30 23:13 superzz_0
刘邦就算没韩信,也会有个X信来帮他打天下

2006-3-30 23:23 Satan
后人的确看低刘邦的军事才能。能和项羽拉据这么久,的确非常人所能为。对秦战争,平判战争打的都够漂亮。只是对项羽,对冒顿这种牛人才老是失败,不过这个不足以否定他的才能。彭英章等名将还不是也败在项羽手里。
至于韩信,一个完全被拔高的人物。
韩英彭本来就是同功一体,韩信军事才能固然刘家军团无人可匹。但说到没他就不能取天下,实在过分了。

2006-3-31 09:12 飞将中原
[quote]原帖由 [i]Satan[/i] 于 2006-3-30 23:23 发表
后人的确看低刘邦的军事才能。能和项羽拉据这么久,的确非常人所能为。对秦战争,平判战争打的都够漂亮。只是对项羽,对冒顿这种牛人才老是失败,不过这个不足以否定他的才能。彭英章等名将还不是也败在项羽手里。 ... [/quote]
刘邦败而不亡的拉据本领确实显露其过人的军事才能。
韩信是否被说高了就不得而知了,因为他是在绝对优势下打败项羽的。但同理刘邦也是在绝对优势下打败英章等名将的,所以不能说刘邦军事才能胜过英章,而且刘邦在对匈奴之战中令人大失所望,对他的评价自然就拉低了

2006-3-31 18:19 邓仲华
如果李德·哈特读过《史记》和《汉书》一定会对韩信大加赞赏!没有韩信刘邦能不能夺天下是假设问题不好说,但没有一定要费更大的力气!

2006-4-6 21:03 中庸
萧何把韩信举荐给刘邦时,他对韩的评价:国士无双。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再仔细读读史记,萧何得那句话
我只把大概意思说说:大王如果想做汉王得话,那有韩信没什么用处,但如果大王想争雄天下,韩信不可或缺。

2006-4-8 19:25 Satan
[quote]原帖由 [i]中庸[/i] 于 2006-4-6 21:03 发表
萧何把韩信举荐给刘邦时,他对韩的评价:国士无双。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再仔细读读史记,萧何得那句话
我只把大概意思说说:大王如果想做汉王得话,那有韩信没什么用处,但如果大王想争雄天下,韩信不可或缺。 [/quote]
没人否认韩信的才能和作用,只是说把他拔高什么战神了,没有他刘三就不能取天下了之类的高度实在是过了。蒯彻这人PMP的话为什么就这么多人信。照这样说英彭二位不也是一样了。
“当是之时,彭王壹顾,与楚则汉破,与汉则楚破。且垓下之会,微彭王,项氏不亡。”
“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
“前年杀彭越,往年杀韩信,三人皆同功一体之人也”
忘记是史记还是汉书中间有一处直接说韩英彭三人缺一不可的,这会找不到了。
再说了,刘三军团本身也不乏牛人,萧曹良平,樊郦滕灌等辈又不是吃白饭的。
当然,韩信的确在汉军中无人能及。不过首功轮不到他。解放后刘三和大臣们开会讨论首功考虑过萧何,考虑过曹参,考虑过张良。还真没考虑过韩信。

2006-4-8 19:56 广成子
项王斗力,汉王斗智。
项王既使真的能够“力敌万人”,也不过是陷阵掣旗之才;
汉王呢,正应了后世曹操自我标榜的一句话——“任天下智力,则无不可。”

2006-4-8 20:08 广成子
韩、彭、英似乎不能算是“一体同功”之人吧……
如果按照刘邦的逻辑,把守关中的萧何评为“功人”的话,那么韩、彭、英三人分别可以称为:

入秦,定魏,平赵,降燕,下齐,破楚——刘邦的天下几乎一半都是韩信一个人带偏师打下来的,功孰大于是?是为功龙。
彭越流寇出身,惯能在项王背后骚扰,分散楚国兵力,为刘邦和韩信的成功创造有利条件,虽无显功,亦有苦劳。是为功虎。
英布虽有实力,但为人反复,器量狭窄。叛楚后为项羽击走,反汉后又被刘邦破杀,实在是辱没了他在巨鹿的战绩。是为功狗。

2006-4-9 23:20 万人刀
三万打五十六万,让刘邦试试,我看刘邦还不及刘备.我非常讨厌项羽,无奈他太能打了.论军事能力可谓是顶尖的.

2006-4-9 23:21 Satan
广成兄高见。
    不过阁下简单一句"也不过是陷阵掣旗之才"是不是有点看低项王了。陷阵掣旗只是垓下用二十八骑末路突围的表现而已。但倘有二百八十骑,二千八百骑,二万八千骑情况如何?他楚霸王纵然不是战略家,但称为战术家不为过吧。何以连战术家也不配,只落得樊郦滕灌辈陷阵掣旗了?如果只尚个人武力,怎么可能破巨鹿,杀彭城,进荥阳,逼成帛。平梁下齐,王霸天下。并且楚河汉界后汉军出尔反尔情况下都大破追兵。这真只是汉臣口中的“匹夫之勇“?匹夫也能大小70余战不败?
    彭越怎么会无显功?分散的可是主力兵力,接济的可是救命粮草。楚军战斗力为诸侯最强,岂是燕代韩魏传檄而降的诸侯所能比的。且彭王好歹下楚数十座城,只加之苦劳,委屈他了。
    至于二五仔英布,观其后来战争表现,的确愧对巨鹿贡献。可见项羽用兵布阵方法他只学得表面,而不得实质,只能使”上恶之“而已。不过伙同刘贾诱大司马周殷叛楚,端了项羽老巢,又带领此九江兵与刘韩彭三路人马共合垓下。加之先前对楚军骚扰作用,也算功劳不小。
    且北方战场功劳不可能全算在韩信头上,张耳,曹参,灌婴可都跟着呢。特别后两位绝非等闲辈,第二位还差点被算得功劳第一,且是汉初唯一一个出将入相的人物。
    所以,史书中说他们三人同功一体还是有道理的。当然,韩信明显是三人中的第一。

[[i] 本帖最后由 Satan 于 2006-4-9 23:44 编辑 [/i]]

2006-4-10 09:24 赵子龙帅
[quote]原帖由 [i]广成子[/i] 于 2006-4-8 20:08 发表
韩、彭、英似乎不能算是“一体同功”之人吧……
如果按照刘邦的逻辑,把守关中的萧何评为“功人”的话,那么韩、彭、英三人分别可以称为:

入秦,定魏,平赵,降燕,下齐,破楚——刘邦的天下几乎一半都是韩信 ... [/quote]

广 成子兄说的好啊!!

2006-4-13 18:37 lihuasy
人是会变化的,起初的项羽能势如竹,完全与他有勇有谋有关,但后来他刚愎自用,不听范增之言,才落得垓下这败,其人实不足论!!!!!!!

2006-4-23 10:12 风云再现
项羽有他的勇猛,但却欠了果断,如果当初杀了刘邦,天下必归楚。

2006-4-24 12:30 菜九段
韩信没有在灭三秦中有什么表现。

2006-5-22 11:59 songye999
错!韩信对刘邦说:三秦可传檄而定也!出汉中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就是韩信

2006-5-22 13:38 菜九段
[url=http://www.xycq.net/forum/thread-76290-1-1.html]中国人最不认真——栈道何时被明修[/url]

[[i] 本帖最后由 fengxv 于 2007-6-26 12:24 编辑 [/i]]

2006-5-22 14:34 king0725
项羽有勇无谋,称不上军事天才。项羽最足称道一仗的应该是攻打赵国时的破釜沉舟,但也只是靠着勇武而已。这种古代战争大家武器都差不多,决胜因素就是人啊。

2006-5-22 14:50 xwhero
[quote]原帖由 [i]king0725[/i] 于 2006-5-22 14:34 发表
项羽有勇无谋,称不上军事天才。项羽最足称道一仗的应该是攻打赵国时的破釜沉舟,但也只是靠着勇武而已。这种古代战争大家武器都差不多,决胜因素就是人啊。 [/quote]
阁下应该好好看一下项羽的几次成名战,何来项羽有勇无谋,称不上军事天才?

2006-5-22 23:16 天水英才姜维
[quote]原帖由 [i]xwhero[/i] 于 2006-5-22 14:50 发表

阁下应该好好看一下项羽的几次成名战,何来项羽有勇无谋,称不上军事天才? [/quote]

英雄兄又来维护项王了:lol:
三万对五六十万并且能全胜的,当然是军事天才。既然是军事天才,就不存在有勇无谋。仔细想想,我国历史上评价勇将总要用什么“有勇无谋”一类的贬义词词,称呼运筹帷幄的智士就是“足智多谋”,却从不存在“有智无勇”,似乎“勇”永远是贬义的,“智”永远是褒义的。在军事上,没有勇只有智一个胜仗也打不出来,没有智只有勇至少也算是合格的军事统帅,有勇有智才能打出大胜仗来,项羽那些胜仗,不光是有勇才能打出来的,想只靠勇猛用三万击败五六十万,谈何容易?可惜连同许多名将一起,被一句肤浅的“有勇无谋”掩盖了许多光芒。韩信本人也是个有勇有谋的代表,项羽其实也是,只是韩信更偏重于谋上,项羽更偏重于勇上,却不能说韩信无勇,项羽无谋。

2006-5-22 23:22 天水英才姜维
[quote]原帖由 [i]king0725[/i] 于 2006-5-22 14:34 发表
项羽有勇无谋,称不上军事天才。项羽最足称道一仗的应该是攻打赵国时的破釜沉舟,但也只是靠着勇武而已。这种古代战争大家武器都差不多,决胜因素就是人啊。 [/quote]

秦军是身经百战历练无数的边防军,楚军是一些各部拼凑的轻步兵,只凭士卒勇敢就能取胜?看看项羽是怎么用谋的。
1,杀宋义,破釜沉舟,激发士卒斗志,挽回士气。
2,让英布袭击王离军和章涵军的交通线,阻挡章涵对王离的援军,彻底把王离分裂开来。
3,利用王离各部队的分散(至少分成了九个部分),把楚军集合在一起,各个击破。
二十万人联合在一起,当然难攻。但二十万人分散九个地点,就可以各个击破了。项羽的判断力很强,能够看出弱点,计划周全,这些都是“谋”的体现。

2006-5-23 18:09 绝世天骄
[quote]原帖由 [i]天水英才姜维[/i] 于 2006-5-22 23:22 发表


秦军是身经百战历练无数的边防军,楚军是一些各部拼凑的轻步兵,只凭士卒勇敢就能取胜?看看项羽是怎么用谋的。
1,杀宋义,破釜沉舟,激发士卒斗志,挽回士气。
2,让英布袭击王离军和章涵军的交通线,阻挡 ... [/quote]
项羽有军事才能不可否认,但是根本不足以弥补自身的性格缺陷,他并不具有领袖素质的

2006-5-30 04:31 瑶姬小公主
刘项虽然不读书
但他们的军事之才,是不可没灭的……

2006-5-30 04:32 瑶姬小公主
[quote]原帖由 [i]xwhero[/i] 于 2006-5-22 14:50 发表

阁下应该好好看一下项羽的几次成名战,何来项羽有勇无谋,称不上军事天才? [/quote]
项羽其实也勇,但谋略还欠一点。比不上刘邦的诡诈。
项羽是军事之才,一个失败的英雄

2006-5-30 07:09 天水英才姜维
项羽在政治上的表现太低了,在大战略方面设计的很好,但缺乏政治手段去实施,最后反而处处对自己不利。

2006-5-30 10:53 邓仲华
项羽用兵有个很不好的毛病,每次都不能尽全功,老是留一条不大不小的尾巴,不了了事.

2006-5-30 11:07 邓仲华
[quote]原帖由 [i]xwhero[/i] 于 2006-5-22 14:50 发表

阁下应该好好看一下项羽的几次成名战,何来项羽有勇无谋,称不上军事天才? [/quote]
估计是说巨鹿和彭城两战吧,巨鹿之战赢的很漂亮,但可惜只是战术杰作,若在战略上有什么影响也就是奠定其西楚霸王的心理基础.但此战打完浪费了六个月围章邯于棘原,遂使刘邦能先入关中.这个事件在战略上对楚汉相争的影响是最巨大的.围章邯有必要自己在那里督阵吗?先入关中有何战略后果,完全没有看到.反观刘邦还定三秦时,在没有完全消灭章邯时,即不错过战机,起兵攻彭城,二者相比,何如?
至于彭城之战也赢的漂亮,可以知道的项羽善于战斗,但可惜不是善于战争,故有"七十二战,战无不胜;忽闻楚歌,一败涂地."的下场
可以说项羽善战,但对于战略可就不怎么样了。
有点想到汉尼拔……

2006-5-30 11:22 xlxxg
在汉朝的开国功臣之中,韩信的地位是和萧何一样的,至于其他的大将,应该是樊哙的地位最高,但在韩信的王被取消,成为淮阴侯后,他闲逛到樊哙家中,樊哙依然诚恐诚慌,说明韩信的地位是远高于樊郦滕灌之流的。至于彭越英布,能力都要逊于韩信一筹,又都没有始终,立场不坚定,地位都应排在韩信之下。

2006-5-31 09:26 天水英才姜维
[quote]原帖由 [i]邓仲华[/i] 于 2006-5-30 10:53 发表
项羽用兵有个很不好的毛病,每次都不能尽全功,老是留一条不大不小的尾巴,不了了事. [/quote]

项羽军每次要成功抓住刘邦的时候,刘邦总是坐车跑路成功,比如彭城之战突然刮起大风,运气因素。打彭越没能除后患,但彭越是运动战高手,项羽最多只能打败他让他停滞一段时间,项羽每次都能成功做到这一点。

2006-5-31 09:31 天水英才姜维
[quote]原帖由 [i]邓仲华[/i] 于 2006-5-30 11:07 发表

估计是说巨鹿和彭城两战吧,巨鹿之战赢的很漂亮,但可惜只是战术杰作,若在战略上有什么影响也就是奠定其西楚霸王的心理基础.但此战打完浪费了六个月围章邯于棘原,遂使刘邦能先入关中.这个事件在战略上对楚汉相争的 ... [/quote]

项羽战略至少是一流的。巨鹿之战主要是歼灭王离军,至于围章邯,项羽围而不全力进攻,章邯最终投降,正是项羽战略眼光的一个体现。项羽当时还没有放眼天下的野心(他叔父刚死,他只想着如何打败秦军),项羽当时做事眼光不长远也不为自己着想。其实我觉得,不是项羽看不到入关中的好处,而是项羽当时根本没有入关中的打算,他心里想的是灭秦军救诸侯尊王命,和刘邦这样投机趁势扩大势力的人是不一样的。这也只能证明项羽实在不是个帝王之才,但如果论战略的话项羽还是很强的。

2006-6-3 06:14 xwhero
[quote]原帖由 [i]邓仲华[/i] 于 2006-5-30 11:07 发表

估计是说巨鹿和彭城两战吧,巨鹿之战赢的很漂亮,但可惜只是战术杰作,若在战略上有什么影响也就是奠定其西楚霸王的心理基础.但此战打完浪费了六个月围章邯于棘原,遂使刘邦能先入关中.这个事件在战略上对楚汉相争的 ... [/quote]
项羽政治能力差,不假,但无论战略与战术均是第一流的。让刘邦先入关中,其实对项羽影响很小,巨鹿一战奠定了项羽的基础,比先入关中的利益 要大得多。

2006-6-20 14:03 菜九段
樊哙从来没有被韩信领导过,可能其对韩的恭敬是传说而非事实。

2006-7-20 14:56 漳水枭枭
刘邦情商超高,可是论军事天才,不免有些言过其实

2006-7-20 18:37 漳水枭枭
[quote]原帖由 [i]菜九段[/i] 于 2006-6-20 14:03 发表
樊哙从来没有被韩信领导过,可能其对韩的恭敬是传说而非事实。 [/quote]
记得淮阴列传里还有樊哙对韩信的挑衅之辞~韩信好像人缘很不好,没有几个和他关系好的,除了那个钟离昧

2006-7-20 18:57 漳水枭枭
[quote]原帖由 [i]邓仲华[/i] 于 2006-5-30 11:07 发表

估计是说巨鹿和彭城两战吧,巨鹿之战赢的很漂亮,但可惜只是战术杰作,若在战略上有什么影响也就是奠定其西楚霸王的心理基础.但此战打完浪费了六个月围章邯于棘原,遂使刘邦能先入关中.这个事件在战略上对楚汉相争的 ... [/quote]
如果项羽不亲自围章邯,恐怕章邯率领的秦军不会消亡的。其实刘邦也遇到过这样的事。当年刘邦率军围攻宛城不下之时,曾经试图绕过宛城入武关攻秦。兄台假设项羽只命手下围攻章邯、自己率兵攻打秦地,和刘邦的打算是一个性质的。但是最终刘邦和项羽都没有选择绕过敌军主力而抢先入关。那是因为刘邦打算绕宛城攻秦时,张良及时劝阻,分析了如果急于入关将会两面受敌的可能性,才使刘邦打消了这个念头。而项羽肯定也是深知这点,所以才和章邯一耗就是6个月。毕竟当时秦军还没有遭受蓝田惨败,而章邯军也没有崩溃,因此秦军的实力还是很强的。起义军如果急功近利,只是抢着先入关称王,很有可能一败涂地。我想,项羽和刘邦这两个家伙不会认识不到这一点。
不过话说回来,为什么后来刘邦能够很快就歼灭宛城的守军呢?而项羽又为什么一下就和章邯好了六个月?刘邦平宛城,靠的是张良的计策和郦食其的内应。但项羽却没有什么更有效的计谋去消灭章邯军,只能等着章邯受到赵高猜疑后才招降章邯。或许这就是刘邦比项羽有人才、战略优势的一个侧面表现吧。

2006-8-19 15:40 瓦灰
刘邦也算军事天才?
《史记·淮阴侯列传》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刘邦自己领兵打的仗有几仗是打胜了的?韩信的评价是比较中肯的,刘邦不是将才,而是帅才.项羽是军事天才,但他缺乏帅才,缺少战略眼光政治眼光和驾御人才的能力,所以最后败给了刘邦.

2006-9-22 16:10 lyonbeck
就2个军事天才,项羽,韩信.在打下天下以后,所有人对韩信都是报以崇拜的目光,包括樊哙

2006-9-22 16:13 lyonbeck
[quote]原帖由 [i]漳水枭枭[/i] 于 2006-7-20 18:37 发表

记得淮阴列传里还有樊哙对韩信的挑衅之辞~韩信好像人缘很不好,没有几个和他关系好的,除了那个钟离昧 [/quote]
哙敢对韩信挑衅?你再去看看,当韩被贬为候后,哙还口称韩为王.

2006-9-26 13:39 bksure
项羽战术上高其他人一大大大大大截,战略上低其他人一截,所以要总结啊,看来还是战略最重要!

2006-10-26 14:33 猛将兄
用人要善于用优点,要敢于放权,这点项比刘差多了

2006-10-26 17:45 钩衡驾马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06-9-22 21:37 发表
刘邦ms在军事上没什么成就
成就别人倒是常事... [/quote]

  刘邦成就了很多人,最终很多人成就了他.
  看来刘邦早就懂得了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啊,老老老老老一辈共产党员:()

2006-12-20 19:25 ymgcmy
[quote]原帖由 [i]飞将中原[/i] 于 2006-3-31 09:12 发表

刘邦败而不亡的拉据本领确实显露其过人的军事才能。
韩信是否被说高了就不得而知了,因为他是在绝对优势下打败项羽的。但同理刘邦也是在绝对优势下打败英章等名将的,所以不能说刘邦军事才能胜过英章,而且刘 ... [/quote]




为什么刘邦被项羽以少打多打的那么惨一样有军事才能,而韩信以少打多就是个水货,不要先入为主的给自己拉证据,如果韩信真是个水货,那汉朝的史官早把他贬的一文不值了,只能说明他的战绩太强,强到汉史官都没办法睁眼说瞎话了

2006-12-25 18:36 l712gohome
那为什么刘邦不让韩信对付项羽呢,让他灭了项羽就好了,自己也不用差点掉了几次命了.

韩信你看看他对付得都是什么人,刘邦入关之前对秦军可是不败,而其他六国呢,看到秦军P都不敢放,都只会内斗,争权夺利(看看齐国造了几次反就知道),

2007-2-14 01:26 sizkuk
[quote]原帖由 [i]天水英才姜维[/i] 于 2006-5-31 09:31 发表


项羽战略至少是一流的。巨鹿之战主要是歼灭王离军,至于围章邯,项羽围而不全力进攻,章邯最终投降,正是项羽战略眼光的一个体现。项羽当时还没有放眼天下的野心(他叔父刚死,他只想着如何打败秦军),项羽 ... [/quote]

同意,项羽绝对是军事天才,只是太年轻。。。缺少政治眼光,要知道刘邦的年龄可以当他老爸了。。。
项羽一直当刘邦是战友。。。。一起灭秦的铁哥们。。他的野心远远没有刘邦大,项羽顶多是想做个王,(从他破函谷可以看出他还是在意这汉中王的。。。)而刘邦是想统一天下做皇帝的。。刘邦在函谷关拒楚军就是他野心的表现,可是项羽太年轻没能看出来,不然早该把刘邦灭了。。。他不知道他自己已经成了刘邦统一天下野心的必然敌人。
项羽也不缺范曾这样的谋士,可是他太独断了。。年轻把,性格就是这样。。。

2007-2-15 06:49 chrondolf
樓上諸位大俠高論, 受教了
我以爲楚漢相爭中還有個關鍵人物, 陳平,你想英布抵得上彭越了吧,就是這裡勝利的天平倒向了劉邦

2007-4-13 15:19 哈哈呵呵
[quote]原帖由 [i]索虾王[/i] 于 2007-4-13 15:17 发表
也还是那句话,项是将才,刘是帅才 [/quote]


好笑的结果.因为赢了就是帅才,输的就是将才?刘这个大帅才赢过项羽嘛?

2007-4-13 15:37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哈哈呵呵[/i] 于 2007-4-13 15:19 发表

好笑的结果.因为赢了就是帅才,输的就是将才?刘这个大帅才赢过项羽嘛? [/quote]
:doubt:项羽打赢了又如何?

楚汉相争5年,项羽屡战屡胜,却是愈胜愈弱。刘邦屡战屡败,却是愈败愈强。他的这种“胜利”,不也太窝囊了吗?:sleep:

2007-4-17 13:29 哈哈呵呵
[quote]原帖由 [i]三种不同的红色[/i] 于 2007-4-13 15:37 发表

:doubt:项羽打赢了又如何?

楚汉相争5年,项羽屡战屡胜,却是愈胜愈弱。刘邦屡战屡败,却是愈败愈强。他的这种“胜利”,不也太窝囊了吗?:sleep: [/quote]

就因为这个就说项羽的军事能力比刘邦差?这个也太武断了把?

项羽失败在政治,不在军事...如果把韩信放到项羽这个位置也是这样的结果,那么我们的结论就是刘邦军事才能要高于项羽韩信了,是嘛?

2007-4-17 17:09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哈哈呵呵[/i] 于 2007-4-17 13:29 发表


就因为这个就说项羽的军事能力比刘邦差?这个也太武断了把?

项羽失败在政治,不在军事...如果把韩信放到项羽这个位置也是这样的结果,那么我们的结论就是刘邦军事才能要高于项羽韩信了,是嘛? [/quote]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就一场战争来说,战略永远高于战术。

可惜项羽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根本不知道战略两个字怎么写,就算他在战术上取得了再多的胜利,又有何用?

荥阳之战,他两次攻陷荥阳用了多少时间?而失去却仅仅只在几天之内。那么他的胜利能称之为胜利吗?

当韩信在北方灭魏、克赵、破齐的时候,可曾见过项羽有过一丝一毫的回顾?等到韩信踏平整个北方后,他才如醉梦方醒,派了个龙且去对方韩信,可那时黄花菜都已经凉了半天了。请问他早时候干吗去了?

象项羽这种只会拿大刀片子砍人的将军,也叫“会打仗”?也叫“军事家”?我呸~~~

2007-4-18 13:58 哈哈呵呵
[quote]原帖由 [i]三种不同的红色[/i] 于 2007-4-17 17:09 发表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就一场战争来说,战略永远高于战术。

可惜项羽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根本不知道战略两个字怎么写,就算他在战术上取得了再多的胜利,又有何用?

荥阳之战,他 ... [/quote]


项羽是个不合格的诸侯.但是不能应次来否定他的军事才能?

招你那么说项羽不就是匹夫了?那怎么会有巨鹿之战和彭城之城的成功呢?就算放到整个古代战绩里面,那也是当当想的?这叫不会打仗?

谁能够想到韩信带着新兵能那么快破魏赵.然后再击败齐楚联军呢?

1个对项羽屡战屡败人.而且还是被匈奴人打的差点挂的人,也叫有军事才能?去和项羽韩信比?我喷了,我呸啊!

2007-4-18 14:09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哈哈呵呵[/i] 于 2007-4-18 13:58 发表



项羽是个不合格的诸侯.但是不能应次来否定他的军事才能?

招你那么说项羽不就是匹夫了?那怎么会有巨鹿之战和彭城之城的成功呢?就算放到整个古代战绩里面,那也是当当想的?这叫不会打仗?

谁能够想到韩 ... [/quote]

说得难听点,巨鹿之战本来就是凭匹夫之勇打赢的。你要不同意,你倒是说说巨鹿之战的战略战术高明在何处?这次战役最出彩的不就是项羽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嘛。至于彭城之战,还是表说了吧。对付一群乌合之众,人数越多越容易打赢。

项羽和刘邦比军事才能,那好,看看荥阳之战,第一次项羽用多长时间打下荥阳的?又是多长时间丢失的?第二次用了多长时间打下的,又是多长时间丢失的?

说到底,战略是绝对高于战术的。刘邦或许不是一个合格的战场指挥员,但却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战略制定者。项羽呢?用他冲锋陷阵那是得其所哉,但要他来统领全局,呃,,,还是别难为他了吧。

2007-4-18 14:30 哈哈呵呵
[quote]原帖由 [i]三种不同的红色[/i] 于 2007-4-18 14:09 发表


说得难听点,巨鹿之战本来就是凭匹夫之勇打赢的。你要不同意,你倒是说说巨鹿之战的战略战术高明在何处?这次战役最出彩的不就是项羽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嘛。至于彭城之战,还是表说了吧。对付一群乌合之众 ... [/quote]


你去找个匹夫来看看去打打,让他一生只有1败,那么辉煌的战绩.你吹把~反正吹牛无罪.


刘邦胜,是胜在会用人.功劳是在汉出三杰这.就他那点军事才能去和高手打仗?

刘邦这里不是有韩信这么强的军事人才.连破魏赵.不知道啥时候楚汗战争能结束.

刘邦还善于逃跑.那么多次都不挂.狗运还真好啊!

2007-4-18 14:43 哈哈呵呵
天水英才姜维兄说的话很明白.你可以去看看前面的贴~

2007-10-29 10:23 a6513901
[quote]原帖由 [i]superzz_0[/i] 于 2006-3-30 23:13 发表
刘邦就算没韩信,也会有个X信来帮他打天下 [/quote]
也许是这样,不过刘邦没有韩信的话更大的可能是被项羽给消灭了,或者是一辈子呆在蜀中做他的汉王.

2007-10-30 22:08 轩辕卓少
[quote]原帖由 [i]绝世天骄[/i] 于 2006-5-23 18:09 发表

项羽有军事才能不可否认,但是根本不足以弥补自身的性格缺陷,他并不具有领袖素质的 [/quote]

终于说出来了,项羽的缺陷是性格,绝对不是智力,或者说谋略。

2008-4-12 19:21 几时
刘邦军事才能确实不是怎么高明,但他善用人,是帝王之才。韩信善用兵,统帅之才。项羽冲锋陷阵所向披靡,将才也。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军事天才数刘项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