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三国史话 » [討論]曹操一生最大的失算


2006-3-13 20:07 匡匡匡
各位覺得曹操沒有答應張松的請求,是不是種失算
雖然曹操內部似乎當時並非很平定,但是就憑他的軍力,隨便派點援軍都可以像袁紹巧取冀州般探囊取物之易的拿下益州
而且如果他答應了
益州也不會變成大耳的了
各位大大覺得呢?? ?! ??

2006-3-13 20:15 hadeswwy
当时曹操的最喜爱的儿子曹植死了,所以曹操当时也没有心情去接见当时的张松,所以这应该也体现出曹操的另外一种性格。

2006-3-13 20:21 匡匡匡
[quote]原帖由[i]hadeswwy[/i]于2006-03-13, 20:15:11发表
当时曹操的最喜爱的儿子曹植死了,所以曹操当时也没有心情去接见当时的张松,所以这应该也体现出曹操的另外一种性格。 [/quote]
是這樣阿  
順便問下曹植怎麼死的

2006-3-13 20:36 apes
按资治通鉴记载,曹操刚取汉中之时,刘备也刚拿下益州没多久,益州政局尚处于动荡之中,人心不稳,许多险要关口守备薄弱,曹操可谓得陇望蜀。
于是司马懿劝曹操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进攻益州,打刘备,取成都。同时指出,曹军只要进入益州,必定会有人反叛刘备,投降曹操,曹操的胜算很大。但曹操不知怎么想的居然按兵不动,坐守汉中,采取观望态度。
等过了几个月,曹操突然又有了取益州的念头,但司马懿分析当时情况,对曹操说,此时益州政局已经稳定,人心都以向着刘备,险要关口以加强了守备,取益州必败,曹操听了,不得已,只能班师回潮。
这才是曹操一生最大的失算。

2006-3-13 20:36 yedeyao
[quote]原帖由[i]hadeswwy[/i]于2006-03-13, 20:15:11发表
当时曹操的最喜爱的儿子曹植死了,所以曹操当时也没有心情去接见当时的张松,所以这应该也体现出曹操的另外一种性格。 [/quote]
曹操死的时候曹植还活着呢,你正好颠倒了。

2006-3-13 20:54 Hawk_cn
[quote]原帖由[i]yedeyao[/i]于2006-03-13, 20:36:33发表
  曹操死的时候曹植还活着呢,你正好颠倒了。 [/quote]
曹丕死的时候曹植都活着呢

2006-3-13 20:57 xcgogogo
[quote]原帖由[i]hadeswwy[/i]于2006-03-13, 20:15:11发表
当时曹操的最喜爱的儿子曹植死了,所以曹操当时也没有心情去接见当时的张松,所以这应该也体现出曹操的另外一种性格。 [/quote]
老大!是曹冲好吧……

2006-3-14 09:50 alkaid
楼上的头像似乎就是曹冲?很凑巧阿

2006-3-14 10:47 忠于哈曼
楼上的头像是陆逊,汗一个

2006-3-14 11:03 东门吹血
犯了和袁绍相似的错误

2006-3-18 19:17 ☆慕容泪☆
我觉得曹操一生最大的失算应该是赤壁之败,连拿下河北和荆州却突然吃了这么一个大败……
为何当初没人建议威逼孙权交出刘备就算呢?

2006-3-18 20:52 撤消
没看住司马

2006-3-18 20:54 竹中重次
好象是曹冲吧.原来曹操是想让曹冲继承他的,因为操冲非常的聪明.所以他死了曹操很难过.

2006-3-19 14:04 周吉
我连张松就没有去过魏国都不知道呢,去的目的呢?:L去过曹操不接纳他的意见当然失算哦

2006-3-19 20:09 方二
璋复遣别驾从事蜀郡张肃送叟兵三百人并杂御物於曹公,曹公拜肃为广汉太守。璋复遣别驾张松诣曹公,曹公时已定荆州,走先主,不复存录松,松以此怨。会曹公军不利於赤壁,兼以疫死。松还,疵毁曹公,劝璋自绝

2006-3-20 12:07 hhtlyh
曹操最大的失算就是刘备投靠他的时候,不该听从郭嘉之言放过刘备,趁早杀了就没三国,可能早统一了

2006-3-20 12:49 yedeyao
[color=Red]初,刘备在许,与曹公共猎。猎中,众散,羽劝备杀公,备不从。[/color]:lol:

曹操也差点挂了,刘备的大失误啊。

2006-3-20 16:41 markhappy
最大的失算应该是当初没杀刘备
不然的话后面的事情就都没有了

2006-3-20 17:57 桓古
从曹操没杀刘备中就可以看出刘的智慧:lol:

2006-3-20 20:23 hadeswwy
曹操不杀刘备也不能算是一种失算啊,那时的政治局势可不会让曹操那么轻松的 杀了刘备的,如若杀了,曹操后来的霸业能否成还是个问题啊。

2006-3-22 11:51 hhtlyh
杀刘备挺容易的,派刺客嘛,反正曹操也曾派刺客杀刘备,还有杀一个姓周的(名字忘了),派刺客这事曹操常干的;也可以如孙策故事,叫说吕布家人报仇啊;要么说刘备造反;真的想杀刘备名目多了去了。

2006-3-22 11:57 林家业
曹操最大的失算是自己的曹冲死了(生不到更厉害的儿子— —),没办法在曹操之后统一三国。结果搞到一代不如一代~

2006-3-22 11:59 慕容燕然
当初在许昌时的刘备并不是曹操的敌人。当时曹操最大的敌人是袁绍,所以曹操没有必要去杀刘备。

2006-3-22 12:17 林家业
[quote]原帖由 [i]hadeswwy[/i] 于 2006-3-13 20:15 发表
当时曹操的最喜爱的儿子曹植死了,所以曹操当时也没有心情去接见当时的张松,所以这应该也体现出曹操的另外一种性格。 [/quote]


益州牧刘璋闻曹操克荆州,遣别驾张松致敬于操。松为人短小放荡,然识达精果。操时已定荆州,走刘备,不复存录松。主簿杨修白操辟松,操不纳;松以此怨,归,劝刘璋绝操,与刘备相结,璋从之。古   

ザ?习凿齿论曰:昔齐桓一矜其功而叛者九国,曹操暂自骄伐而天下三分。皆勤之于数十年之内,而弃之于俯仰之顷,岂不惜乎!主   

也。曹操追念田畴功,恨前听其让,曰:“是成一人之志而亏王法大制也。”乃复以前爵封畴。畴上疏陈诚,以死自誓。操不听,欲引拜之,至于数四,终不受。有司劾畴:“狷介违道,苟立小节,宜免官加刑。”操下世子及大臣博议。世子丕以“畴同于子文辞禄,由胥逃赏,宜勿夺以优其节。”尚书令荀彧、司隶校尉钟繇,亦以为可听。操犹欲侯之,畴素与夏侯惇善,操使惇自以其情喻之。惇就畴宿而劝之,畴揣知其指,不复发言。惇临去,固邀畴,畴曰:“畴,负义逃窜之人耳;蒙恩全活,为幸多矣,岂可卖卢龙之塞以易赏禄哉!纵国私畴,畴独不愧于心乎!将军雅知畴者,犹复如此,若必不得已,请愿效死,刎首于前。”言未卒,涕泣横流。惇具以答操,操喟然,知不可屈,乃拜为议郎。知   

??操幼子仓舒卒,操伤惜之甚。司空掾邴原女早亡,操欲求与仓舒合葬,原辞曰:“嫁殇,非礼也。原之所以自容于明公,公之所以待原者,以能守训典而不易也。若听明公之命,则是凡庸也,明公焉以为哉!”操乃止。主   


曹冲死应该在之后。

2006-3-22 12:32 林家业
[quote]原帖由 [i]匡匡匡[/i] 于 2006-3-13 20:07 发表
各位覺得曹操沒有答應張松的請求,是不是種失算
雖然曹操內部似乎當時並非很平定,但是就憑他的軍力,隨便派點援軍都可以像袁紹巧取冀州般探囊取物之易的拿下益州
而且如果他答應了
益州也不會變成大耳的了
各位大 ... [/quote]

没有答应确实有曹操的理由,当时荆州已经克了。曹操眼里就只是剩下孙权这个对手,刘备不成气候。只要孙权投降整个天下就是曹操的。刘璋算什么?如分散精神给孙刘有机会调整。

按史书曹操内部并不平定,北方只是刚刚平定,还应该有余党。

2006-3-25 21:07 无与伦比
个人认为曹操最大失算是赤壁之战

2006-3-25 21:16 yedeyao
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把司马懿干掉:qcool+

2006-3-25 21:18 无与伦比
[quote]原帖由 [i]yedeyao[/i] 于 2006-3-25 21:16 发表
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把司马懿干掉:qcool+ [/quote]

还真是这样啊。。。。。。

2006-3-25 21:22 psqp123
问一下,曹冲与曹植谁更聪明?

2006-3-25 21:28 洗甲狼河
最大的失算是侥幸取了汉中后没有乘势拿下西蜀

2006-3-27 12:20 昭福
[quote]原帖由 [i]hadeswwy[/i] 于 2006-3-13 20:15 发表
当时曹操的最喜爱的儿子曹植死了,所以曹操当时也没有心情去接见当时的张松,所以这应该也体现出曹操的另外一种性格。 [/quote]
应该是曹冲吧,曹植不是死在自己哥哥手里么

2006-3-27 14:40 ldm.nc
最大的失策是没有一本陈寿版的《三国志》

2006-3-27 14:47 illidens
可惜啊!要不曹操就能统一三国了吧

2006-3-27 19:13 147085090
asd

曹操最到的失策就是在刘备给吕布逼的穷途末路的时候没有听荀家叔侄的话,把刘备给卡擦掉,要是卡擦掉了,后面就不会有刘备得荆州,如龙入海而搞的一发不可收拾了~!

2006-3-27 20:26 洗甲狼河
[quote]原帖由 [i]昭福[/i] 于 2006-3-27 12:20 发表

应该是曹冲吧,曹植不是死在自己哥哥手里么 [/quote]


曹植死在曹丕之后

2006-3-28 00:24 刀剑笑
也算是曹操的一个小失误吧~呵呵!

2006-3-28 09:13 Yuneunhea
错了~~最大的失算明显是留下了死蚂蚁这个祸胎~~
明知道这种人不可靠~~就因为草皮老替他说好话~~始终没杀~~

2006-3-28 22:23 前田剑次郎
[quote]原帖由 [i]hadeswwy[/i] 于 2006-3-13 20:15 发表
当时曹操的最喜爱的儿子曹植死了,所以曹操当时也没有心情去接见当时的张松,所以这应该也体现出曹操的另外一种性格。 [/quote]


是曹冲吧

2006-3-28 22:29 前田剑次郎
[quote]原帖由 [i]147085090[/i] 于 2006-3-27 19:13 发表
曹操最到的失策就是在刘备给吕布逼的穷途末路的时候没有听荀家叔侄的话,把刘备给卡擦掉,要是卡擦掉了,后面就不会有刘备得荆州,如龙入海而搞的一发不可收拾了~! [/quote]

卡擦了 刘备   在当时来说可是失去了人望啊
以后大概没有什么人去投靠他了
也没人感投降了   以后会很麻烦的  
不过没发生的事谁也说不好 !
杀了刘备  也许后面没那么麻烦  
但也不能肯定会不会出个比刘备更难搞定的人啊

2006-3-28 22:36 邓仲华
[quote]原帖由 [i]☆慕容泪☆[/i] 于 2006-3-18 19:17 发表
我觉得曹操一生最大的失算应该是赤壁之败,连拿下河北和荆州却突然吃了这么一个大败……
为何当初没人建议威逼孙权交出刘备就算呢? [/quote]
这样做是经验主义,但孙权不是公孙,刘备也不是二袁,根本不可能

2006-3-30 11:03 kaka888
没弃用狼顾之司马,杀华佗(自己和儿子都能活得更长不好么)

2006-4-1 09:37 高览之后人红丸
对啊。。曹操最大的失误是杀了华陀。。。哈哈~~不然曹冲和自己都能多活段日子。。这个有意思
曹操:”吾悔杀华陀,使此儿强死。。”

2006-4-1 09:56 红泪
[quote]原帖由 [i]hadeswwy[/i] 于 2006-3-13 20:15 发表
当时曹操的最喜爱的儿子曹植死了,所以曹操当时也没有心情去接见当时的张松,所以这应该也体现出曹操的另外一种性格。 [/quote]

曹植在他二哥曹丕做皇帝以后才死的,这时候曹操早没了:rolleyes:

2006-4-1 10:20 zmgo
曹操没有彻底地搞掉司马懿,使得“三马同槽事可疑,不知已植晋根基。曹操空有奸雄略,岂识朝中司马师。”

2006-4-2 14:32 一般般
并不觉得曹操一生之中有什么大的失误。

2006-4-2 14:52 高木知之
要搞掉刘备,又不是去名声,应该并不难,主要拼一下政治水准了。借个什么事件除掉刘,对于当时的曹来说还是容易的,这样至少不会比直接杀掉影响大。

2006-4-3 08:41 一般般
要搞掉刘备,又不是去名声,应该并不难,主要拼一下政治水准了。借个什么事件除掉刘,对于当时的曹来说还是容易的,这样至少不会比直接杀掉影响大。

天下人的眼是雪亮的,以当时曹操的实力,刘备的名望.。要一个什么样的事件才能除而不损声望。曹操不是不想杀刘备,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杀一人与使天下名士皆不敢来投之间的选择,我觉得曹操选 不杀是对的。

2006-4-3 09:02 apes
派刘备去打袁术,放虎归山是一个很大的失算。

2006-4-4 18:33 绝世天骄
[quote]原帖由 [i]一般般[/i] 于 2006-4-3 08:41 发表
要搞掉刘备,又不是去名声,应该并不难,主要拼一下政治水准了。借个什么事件除掉刘,对于当时的曹来说还是容易的,这样至少不会比直接杀掉影响大。

天下人的眼是雪亮的,以当时曹操的实力,刘备的名望.。要一 ... [/quote]
名望?曹操杀了刘备又有谁会知道?再说,那些名士难道还不明白除枭雄的重要意义?

2006-4-4 21:54 青蓝
在当时尚未吸引住天下士人之心前, 曹操就对投奔他的人处死刑, 自然是不利于他吸收人才笼络人心的, 这样以后谁敢降他, 谁敢投他? 曹操自己不比你们清楚杀刘备损失大还是放刘备收获大么?

2006-4-5 18:09 高览之后人红丸
[quote]原帖由 [i]青蓝[/i] 于 2006-4-4 21:54 发表
在当时尚未吸引住天下士人之心前, 曹操就对投奔他的人处死刑, 自然是不利于他吸收人才笼络人心的, 这样以后谁敢降他, 谁敢投他? 曹操自己不比你们清楚杀刘备损失大还是放刘备收获大么? [/quote]
   。。我的观点怎么和你越来越接近了呢?我也想说你这句的。。

2006-4-6 11:10 thief-zhai
我倒是觉得操最大的败笔是听信了某人的建议,把家当给了丕,丕的气量实在是。。。。。。。。

2006-4-6 13:24 kakute
[quote]原帖由 [i]匡匡匡[/i] 于 2006-3-13 20:07 发表
各位覺得曹操沒有答應張松的請求,是不是種失算
雖然曹操內部似乎當時並非很平定,但是就憑他的軍力,隨便派點援軍都可以像袁紹巧取冀州般探囊取物之易的拿下益州
而且如果他答應了
益州也不會變成大耳的了
各位大 ... [/quote]

搂主未免把问题太简单化了吧,这岂是一时之念能左右的了的?

2006-4-6 17:14 一般般
刘备一来投就有谋士献策要杀之。曹操说:杀一人而使天下之士皆不敢来投,不可取。原话是什么,我忘了。从后来的情况来看,曹操是对的。

2006-4-6 17:29 xudch
[quote]原帖由 [i]东门吹血[/i] 于 2006-3-14 11:03 发表
犯了和袁绍相似的错误 [/quote]

是什么错误?说明下

2006-4-6 17:31 xudch
[quote]原帖由 [i]☆慕容泪☆[/i] 于 2006-3-18 19:17 发表
我觉得曹操一生最大的失算应该是赤壁之败,连拿下河北和荆州却突然吃了这么一个大败……
为何当初没人建议威逼孙权交出刘备就算呢? [/quote]

难道你不知道亮哥的舌战群愚???

2006-4-6 17:32 xudch
[quote]原帖由 [i]撤消[/i] 于 2006-3-18 20:52 发表
没看住司马 [/quote]

按你所说,那曹操最大的错误就是生错了大儿子!呵呵

2006-4-6 17:34 xudch
[quote]原帖由 [i]周吉[/i] 于 2006-3-19 14:04 发表
我连张松就没有去过魏国都不知道呢,去的目的呢?:L去过曹操不接纳他的意见当然失算哦 [/quote]

目的就是出卖益州```曹操不见之才去找备备哥的

2006-4-6 17:36 xudch
[quote]原帖由 [i]hhtlyh[/i] 于 2006-3-20 12:07 发表
曹操最大的失算就是刘备投靠他的时候,不该听从郭嘉之言放过刘备,趁早杀了就没三国,可能早统一了 [/quote]

让我想起鸿门宴```惜项羽不纳仲父之言!

2006-4-6 17:38 xudch
[quote]原帖由 [i]hhtlyh[/i] 于 2006-3-22 11:51 发表
杀刘备挺容易的,派刺客嘛,反正曹操也曾派刺客杀刘备,还有杀一个姓周的(名字忘了),派刺客这事曹操常干的;也可以如孙策故事,叫说吕布家人报仇啊;要么说刘备造反;真的想杀刘备名目多了去了。 [/quote]
欲加之罪啊,好!!

页: [1] 2 3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