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三国史话 » 马超对曹操的渭水之战,胜过几场?


2006-3-12 05:19 天水英才姜维
主要问题如下:
1,马超汇合韩遂等西凉军阀十部一起造反,有没有夺下长安?从地图上看,潼关在长安和渭南以东,华山以北。马超军能够“屯兵潼关”,那个时候应该已经夺下长安了。但攻占长安应该是大事,然而《三国志》里,并没提任何关于西凉军团攻取长安的事情。
2,马超和曹仁相距于潼关,曹操嘱咐他说:“关西军精悍,勿与战。”。后秋季时期,亲自率兵来与马超对抗。从这个时期一直到马超军最后溃退,马超有没有打过胜仗?演义中说的“渭桥六战”在正史中找不到踪迹,马超在曹操北渡时候反动的突然攻击应该是场小胜,但除此之外,马超几乎没打过胜仗。问题是,当时有许多评语都称赞马超军的勇猛和他本人的能力,如“关西兵强,习长矛,非精选前锋,则不可以当也”,还有马超失败后杨阜的那句“信布之勇”,曹操本人说过“马儿不死,吾无葬地”。如果马超是个不足惧的常败将军,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类似评语?后来马超兵临成都城下,当时反响是“城中震怖”。马超对抗曹操的潼关渭水战役是他一生最重要的战役,如果没出色表现,后来也不会有那么多称赞他勇猛的评语。《三国志》中却没怎么提,只有那么几段:“公将过河,前队适渡,超等奄至,公犹坐胡黙不起。张合等见事急,共引公入船。河水急,比渡,流四五里,超等骑追射之,矢下如雨。诸将见军败,不知公所在,皆惶惧,至见,乃悲喜,或流涕。公大笑曰:“今日几为小贼所困乎!” 以及“时公军每渡渭,辄为超骑所冲突,营不得立”,前一段说的是马超半渡击曹操,算是小胜(因为之后西凉兵也被丁斐引开,曹操还是渡过河了。),后一段说的是曹操在马超的冲击下立不起营寨。这两胜其实都是属于小规模的骚扰和袭击,如果按照志里的叙述,马超一场大胜都没打过。但后来的那些评语是怎么来的?总不会是无中生有吧?

2006-3-12 11:38 绝世天骄
马超实力毕竟有限,况且他也只能为人犬马罢了

2006-3-12 13:21 hadeswwy
马超无容人之心,而且非常残暴,属下受不了他也是十分正常的。

2006-3-12 13:45 Hawk_cn
《吕布传》有一句“布虽骁猛,然无谋而多猜忌,不能制御其党,但信诸将。诸将各异意自疑,故每战多败。”拿来形容马超我看挺恰当。

关于渭水之战好像真得找不到什么马超正面大胜的记载,马超的名声估计还是来自他甚得羌胡心,以及讨郭援、高干这些吧。

倒是马超投了刘备之后,和张飞一起打过败仗。

2006-3-13 00:12 天水英才姜维
那关于夺取长安的问题呢?潼关在长安以东,马超不取长安就屯兵潼关,就不怕他的补给线受干扰?

2006-3-13 01:01 KYOKO
马超打过一场像样的胜仗吗,加入刘备以后,不管是演义还是历史?

2006-3-13 02:06 天水英才姜维
演义里确实打过,渭桥六战就是演义里的。开场几个单挑让曹操“弃袍”,之后又在渭水边差点要了曹操的命。之前还有夺长安,潼关,败钟鳐,曹洪,徐晃。
这里问的就是正史里。马超如果没打下长安怎么可能去潼关驻兵?志里却没有任何关于马超打下长安的记载。莫非陈寿“有意忽略”?

2006-3-13 08:01 小马828
马超的记录太少,留下来的只是皮毛而已,,蜀国没有史官.

2006-3-13 08:05 天水英才姜维
真是太可惜了,能打下长安可见不是大众所想象的有勇无谋。

2006-3-13 08:24 小马828
形象是演义的,就不要去看史书,先入为主

2006-3-13 08:26 小马828
不是有意忽略,而是记录太少,只能看评语了

陈寿也不是神,他让赵云与4大将合传,给后人造成了很多争论

2006-3-13 08:31 天水英才姜维
演义里不怎么细写的夏侯渊,张颌等人在正史里都有出色表现,看了正史才喜欢上夏侯渊,张颌,张辽等人,和他们相比,马超无甚突出战绩,有没有打下长安都没记载。其实他不打下长安根本无法屯兵潼关,能打下长安就算是一个比较突出的战绩了,可惜又没细写。

2006-3-13 08:37 天水英才姜维
[quote]原帖由[i]小马828[/i]于2006-03-13, 8:26:33发表
不是有意忽略,而是记录太少,只能看评语了

陈寿也不是神,他让赵云与4大将合传,给后人造成了很多争论 [/quote]
长安被夺应该算是大事吧?缺乏细节性的东西还算合理,但一句都没有提就有点令人不解了。蜀国缺少记录,魏国也应该有记录。

2006-3-13 12:24 linsi
陈寿写《三国志》的时候曹操都死去这么久了,所谓正史,只不过是当时的一些文件和传说,这些文集又大多是魏国的,他们能把曹操大败的事写的这么详细吗?我想写详细的大多是曹操的丰功伟绩,再加以笔墨。
看过《三国志》都知道,如果说演义是尊刘,那三国志就是典型的尊魏了。魏国就几乎占据了3/4。写魏国我看就差怎么上厕所没写了。
而陈寿以后的正史更是几乎原封不动的从《三国志》搬来的。
曹操如果真的这么厉害。也不可能让三国存在这么久了。
渭水之战依我所见,曹操的确败过,很可能还是大败,不过并没有崩溃,很快就消灭了马超军团。渭水之战后吞并凉,曹操理应实力大增,可曹操的几乎好几年没大动作,原因只有一个,做为前线的长安损坏的很严重。就是最好的证明了。

2006-3-13 12:45 天水英才姜维
多谢楼上的解释。只是,为什么曹操胜仗描述的那么仔细,(包括曹营各将的,如夏侯渊平西,每一战都写,而且对话都有)却不仔细说说败仗?看来陈寿非常尊魏,客观也谈不上了。

2006-3-13 14:12 方二
蜀地无史官
吴史是回忆录的性质(可参看吕蒙传中记载的一段吕蒙时空混乱的话,就是什么“曹公在河北,新破诸袁”那个)
如果陈寿能写得很详细,那才是不客观吧……

2006-3-13 17:06 linsi
有一种东西叫歌功颂德,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可参考我们的开国元勋,建国后毛的手下个个成了神计妙算,千古快来,爱民如子的名将,而蒋的手下几乎成是一群酒囊饭袋,谁还记得他们呢?如果最终胜的是蒋,那就是另外一种情形了)
至于写的这么详细,连对话都有,也可参考我们的开国元勋,不管是电视和书上,我方详细的连穿什么衣服毛泽东的碗是怎么来的都有记载。而蒋方呢?基本都是弄些欺负老百姓的镜头,要嘛就是写些怎么大溃败的。
你看过陈寿有写司马懿大败过吗?

2006-3-13 17:37 方二
蒋的手下只要死了,我们也会给与其比较公允的评价的,文革期间中华书局就这么做过。最早的一版中赫然还有张学良的名字,以后的版本中因为确认他还活着所以就删掉了
而且就算我们不宣传,还是有人会宣传,会写汉字的又不仅仅是大陆人
蜀、吴两国的情况是,几乎一点资料都没有。对于某些传说中的蜀国人物,陈寿也只能写“失其行事,故不为传”;而吴书中的人物也只能说着充斥着过去完成时、现在时、将来时等三种左右事态的语言

2006-3-13 17:41 匡匡匡
[quote]原帖由[i]linsi[/i]于2006-03-13, 17:06:29发表
有一种东西叫歌功颂德,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可参考我们的开国元勋,建国后毛的手下个个成了神计妙算,千古快来,爱民如子的名将,而蒋的手下几乎成是一群酒囊饭袋,谁还记得他们呢?如果最终胜的是蒋,那就是另外一种情形了)
至于写的这么详细,连对话都有,也可参考我们的开国元勋,不管是电视和书上,我方详细的连穿什么衣服毛泽东的碗是怎么来的都有记载。而蒋方呢?基本都是弄些欺负老百姓的镜头,要嘛就是写些怎么大溃败的。
你看过陈寿有写司马懿大败过吗? [/quote]
沒有錯.
有時人都會偏頗
對某些人的事蹟
會全取正面的或負面的發表

2006-3-13 18:38 斩杀大将
[quote]原帖由[i]linsi[/i]于2006-03-13, 17:06:29发表
有一种东西叫歌功颂德,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可参考我们的开国元勋,建国后毛的手下个个成了神计妙算,千古快来,爱民如子的名将,而蒋的手下几乎成是一群酒囊饭袋,谁还记得他们呢?如果最终胜的是蒋,那就是另外一种情形了)
至于写的这么详细,连对话都有,也可参考我们的开国元勋,不管是电视和书上,我方详细的连穿什么衣服毛泽东的碗是怎么来的都有记载。而蒋方呢?基本都是弄些欺负老百姓的镜头,要嘛就是写些怎么大溃败的。
你看过陈寿有写司马懿大败过吗? [/quote]
我记得以前看过一部电影,国产的战争片,讲的就是国民党的战斗,歌颂了国民党的反日战斗.公道自在人心,陈寿未写,你可以看其他文献,何必拘泥于此.

2006-3-13 19:51 linsi
三国志就好比现在的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就是主流思想,其他媒体就算有一俩次偏差,也大致不会改变主流的倾向.(意:在中国)


三国志作为正史(连皇帝都认同)何尝不是如此.

2006-3-14 18:41 绝世天骄
[quote]原帖由[i]天水英才姜维[/i]于2006-03-13, 8:31:42发表
演义里不怎么细写的夏侯渊,张颌等人在正史里都有出色表现,看了正史才喜欢上夏侯渊,张颌,张辽等人,和他们相比,马超无甚突出战绩,有没有打下长安都没记载。其实他不打下长安根本无法屯兵潼关,能打下长安就算是一个比较突出的战绩了,可惜又没细写。 [/quote]
打下长安又能怎么样呢?他能守的住?

2006-3-15 05:15 天水英才姜维
[quote]原帖由[i]绝世天骄[/i]于2006-03-14, 18:41:11发表
打下长安又能怎么样呢?他能守的住? [/quote]
打下长安也算是突出战绩了。从西凉起兵,一直打下长安,至少是从西北杀到了中原。诸葛亮都没把长安打下来。并非说马超比诸葛亮强,只是说马超能把长安打下来也算是个成就了。

2006-3-15 12:37 Hawk_cn
这个难说,关羽也未曾打下襄阳就进围樊城。

2006-3-19 14:00 周吉
不管怎么说,能从那么远时代将姓名流传下来的将领都是很厉害的名将了,没有必要怀疑他的战绩

2006-3-19 17:45 方二
[quote]原帖由 [i]周吉[/i] 于 2006-3-19 14:00 发表
不管怎么说,能从那么远时代将姓名流传下来的将领都是很厉害的名将了,没有必要怀疑他的战绩 [/quote]

不知提拔典韦的赵宠,提拔于禁的王朗,会占星的崔巨业,刘备部将夏侯博,吕布部将刘何等人哪里算得上"很厉害的名将"....

2006-3-19 22:51 圆桌博弈家
[quote]原帖由 [i]天水英才姜维[/i] 于 2006-3-15 05:15 发表

打下长安也算是突出战绩了。从西凉起兵,一直打下长安,至少是从西北杀到了中原。诸葛亮都没把长安打下来。并非说马超比诸葛亮强,只是说马超能把长安打下来也算是个成就了。 [/quote]
马超打仗有些方面比猪哥强这本就是事实。

2006-3-22 10:29 燕京晓林
天才兄:
两个问题。
1、长安问题。其实长安一直就在马超等西凉军队手中,因此,并不存在什么打下长安的问题。理由是:
——关中此前本就是马韩集团的根据地,虽然名义上他们归属曹操代表的汉朝中央,但是实际上是独立的军阀集团。当年曹操派锺繇去长安是没有带兵的,反击高干的进攻,也是主要依靠的马韩的精锐。因此,在关中战役爆发前,并没有曹军在关中地区驻扎。
2、关于马超英勇问题。
马超本人的勇猛大致不论战役胜利与否都可以在战场上看到。关键是西凉军的勇猛。回想此后马超来到成都城下,刘璋吓的够戗,而实际上刘璋不是害怕马超个人,而是害怕马超带领的西凉军队。
这只西凉军的战斗力已经有很多记载证明
——关中战役前,曹操的部下就普遍认同西凉军战斗力超强,而其实曹操的部队当时也是北方最精锐的军队呀!可见,如果单兵作战,可能曹军还抵不过西凉军呢。
——关中战役,虽然在曹操优秀战略战术之下,曹军大胜,但是双方交战给曹军带来的损失,竟然达到了万人,可见西凉军作战能力的强大。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