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运筹帷幄 » 测试一下你是三国中的谁


2006-3-13 04:08 笑揖清风洗我狂
黃蓋,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零陵北)人。初為郡吏,察孝廉。從孫堅起兵。堅死,隨孫策定江東,平山越。蓋愛惜部下,每戰,士卒皆爭先恐後。赤壁之戰,蓋詐降曹操,乘風放火,燒曹軍連環船,立殊功,拜武鋒中郎將。後平武陵蠻,領太守,又加偏將軍,病卒於官。

2006-3-13 05:27 張楓
................我不要...................

占算的結果,           的代表武將是《小喬》。


  東漢末年,東吳世家喬玄,即後世所稱之「喬國老」,家業豐實,與孫堅家為世交,往來頻仍,相互支援結親。

  喬玄生有兩位出水芙蓉般美麗的女兒,皆有沉魚落雁之容,姐妹倆兒都知書達禮,通音律,曉詩文,尤其女紅一事更是名聞遐邇。後來喬家大姑娘(世稱大喬)嫁給孫策,二姑娘(小喬)嫁給周瑜!

  小喬與周郎實為三國裏第一佳配。曹操對喬公的二女也頗有想法。曹子建賦雲:“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

2006-3-13 09:29 方二
张昭

2006-3-13 12:05 白雪
占算的結果,甄姬,甄逸之女,與曹植曾有過一段戀情,後嫁給袁紹之子袁熙。曹軍破冀州城後,世子曹丕闖入袁紹府中抄家,發現一女蓬頭垢面,拖近擦乾淨臉一看,原來是個大美女,深受曹丕喜愛,後來曹操遂為曹丕迎娶,並且立為夫人。公元220年曹丕稱帝,因為寵愛郭后,次年六月便遣使賜甄氏死。不過後來即位的魏明帝曹睿卻是甄氏所生。據說曹子建《洛神賦》中的洛水之神,就是這位嫂嫂甄氏。 sdffsd的代表武將是《甄姬》。

2006-3-13 13:01 兵部尚书
大乔~~

2006-3-13 14:29 samue11
占算的结果, 未具名 的代表武将是《夏侯惇》。


  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人。曹操起兵时为裨将,从征伐。曹操东征陶谦时,惇留守濮阳。后张邈叛变迎吕布,攻陷濮阳。而夏侯惇为敌伪降将领所捉,以为要挟。后部将韩浩终把惇救出。当夏侯惇从曹操攻打吕布时为流矢所中,失一目。从此军中称惇为盲夏侯。其后因屡立军功而拜为前将军。文帝即位后,拜惇为大将军。数月后病死。

2006-3-13 23:26 smileworm
 東漢末年,東吳世家喬玄,即後世所稱之「喬國老」,家業豐實,與孫堅家為世交,往來頻仍,相互支援結親。

  喬玄生有兩位出水芙蓉般美麗的女兒,皆有沉魚落雁之容,姐妹倆兒都知書達禮,通音律,曉詩文,尤其女紅一事更是名聞遐邇。後來喬家大姑娘(世稱大喬)嫁給孫策,二姑娘(小喬)嫁給周瑜!

  東漢獻帝建安五年(西元 200年),孫策於打獵時遇刺受重傷,大喬日夜和衣陪伴,不眠不休,不食不飲,全心照顧,然孫策仍藥石罔效逝世。大喬傷痛欲絕,數度昏厥,並欲投江殉夫。但想到孫策臨終前曾拉著她的手,要她照顧幼弟孫權(18歲),助他接掌大權,並除奸討逆,使大喬只好打消原來念頭。後來孫權對皇嫂仍萬般尊重,也在大喬與眾臣如張昭周瑜魯肅等人的輔佐下,很快地團結江東各股勢力,建立威望,進而重新掌控大局了。據說大喬在孫權稱帝(西元 229年)之後,即不再過問俗事,深居簡出,青燈古佛,寧靜詳和,安享天年矣!

2006-3-13 23:49 绯甄茗
[img]http://www.fate101.com.tw/images/san30.jpg[/img]
占算的結果, 绯甄茗 的代表武將是《小喬》。


  東漢末年,東吳世家喬玄,即後世所稱之「喬國老」,家業豐實,與孫堅家為世交,往來頻仍,相互支援結親。

  喬玄生有兩位出水芙蓉般美麗的女兒,皆有沉魚落雁之容,姐妹倆兒都知書達禮,通音律,曉詩文,尤其女紅一事更是名聞遐邇。後來喬家大姑娘(世稱大喬)嫁給孫策,二姑娘(小喬)嫁給周瑜!

  小喬與周郎實為三國裏第一佳配。曹操對喬公的二女也頗有想法。曹子建賦雲:“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

2006-3-13 23:51 绯甄茗
咦?
才看到……  
上面的好过分

2006-3-14 05:23 夏侯敦的妹妹
满宠 10里面的是张合 看来我怎么都是曹操的人了........

2006-3-14 09:05 陆抗
我是黄忠

2006-3-14 14:48 孔雀王
晕死,我这么纯洁善良的人居然是董卓?!

2006-3-14 15:23 hbwh2002
關羽,劉備的義弟,五虎大將排名第一位。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今山西省臨猗西南)人。因戰亂而逃亡至涿郡。其後與張飛一起追隨劉備。曾在汜水關前斬華雄,虎牢關前戰呂布而聞名天下。官渡之戰前被俘,被曹操拜為偏軍,封漢壽亭侯,為曹操殺了袁紹名將顏良、文醜。後千里走單騎,騎坐赤兔馬,提一口青龍偃月刀,過五關斬六將,終於回到劉備身邊。後攻曹仁于樊城,水淹七軍,收降曹操大將于禁,殺龐德,讓華陀刮骨療毒,威名遠揚。但終因驕傲輕敵,剛愎自用,兵敗麥城,被孫權所殺,死時五十八歲。一生重情義,智勇雙全,武藝絕倫。後人有詩歎道:

漢末才無敵,雲長獨出群,
神威能奮武,儒雅更知文。
天日心如鏡,《春秋》義薄雲,
昭然垂千古,不止冠三分。

2006-3-18 12:57 wczcc
占算的結果,   的代表武將是《趙雲》。


  趙雲(?-229)三國時蜀國將領,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以勇敢善戰著稱。初從公孫瓚,後來歸順劉備,為主騎。西元208年,曹操取荊州,劉備敗于當陽長阪,棄妻子南逃。趙雲身抱劉備弱子劉禪,奮力救出甘夫人,當他身負重傷,沖出重圍,見到劉備時,劉備把嬰兒扔在地上,說:"為一孺子,險折我一員大將!"劉備念其功,封為牙門將軍。不久,又隨劉備奪取成都,平定益州,歷任翊軍將軍、中護軍、征南將軍,封為博昌亭侯。建興五年(227年),隨諸葛亮駐漢中。第二年,隨軍取關中,分兵拒曹真主力,寡不敵眾,退回漢中,一年後病死。他曾以數十騎拒曹操大軍,被譽為"一身是膽"。

2006-3-18 13:06 376018582
 呂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東吳國大將。呂蒙原本只是一武夫,少年時不喜讀書,經孫權勸告,發奮讀書。後來成為三國時代智勇兼備的名將。魯肅死後,呂蒙升任東吳都督,與陸遜合謀收復了荊州,殺了守將關羽父子,使其威名遠播。後於一場酒宴中暴斃死亡。

2006-3-18 15:27 斯罗亚玛达
哈哈,我无敌啊。占算的結果,        的代表武將是《姜維》。


  姜維,字伯約,天水郡冀縣(今甘肅甘穀縣)人。父姜炯,天水郡功曹,後死于戰場,姜維任參軍。西元228年,諸葛亮兵出祁山,奪取天水、南安、安定等郡,鎮守天水的魏將薑維歸附蜀漢,為倉曹掾,加奉義將軍。西元234年,諸葛亮病死五丈代。從文字上看,古代"羌"、"薑"字形相近,一音之轉。

  姜維的一生為蜀漢政權的鞏固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他歸附蜀漢後曾先後四次隨諸葛亮出師北伐,立下了許多戰功。諸葛亮逝世後,他從容鎮定,有條不紊地整頓軍馬安全撤退。費禕死後,他總攬軍權,曾先後多次出兵北伐,決心完成前人未竟事業統一天下。直到劉禪投降,西蜀滅亡後,他還想利用鍾會復興蜀漢,可見出他忠於蜀漢的堅定信念。

  另外,姜維在繼承相貫徹諸葛亮的"和夷"政策、改善民族關係、加強民族團結方面,也作了許多努力,有一定貢獻。諸葛亮死後,薑維為涼州刺史。西元247年,汶山(今四川茂汶)變亂,薑維率兵前往平定。隨後又出兵隴西、南安、金城一帶,大戰魏將郭淮、夏侯霸於洮西。這兩次出兵,他都注意貫徹諸葛亮生前的"和夷"政策,安撫了少數民族,調整了民族關係,實現了民族團結的願望。

  有人說,諸葛亮特別器重薑維,除了薑維自身的才略之外,主要是因為姜維是少數民族將領,熟悉民族地區的人情世俗及自然形勢。重用他不僅有利北伐,而且體現了"和夷"政策。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

2006-3-18 16:24 alkaid
我是曹丕,不过我不喜欢他。。。:L

2006-3-18 16:50 神游天下
 魏延(?~234),字文長,義陽人,三國時期蜀漢著名將領。魏延原系劉備的親信將領"曲部",後隨劉備入蜀,因屢立戰功,被提拔為牙門將軍。提升魏延為鎮遠將軍。兼任漢中太守,掌管漢中地區的軍務。劉備這一任命,使"一軍盡驚",魏延成為蜀漢的第一員大將。

  劉備稱帝後,魏延升為鎮北將軍。劉禪即位後封其為都亭侯。227年,諸葛亮駐軍漢中,任魏延為丞相府司馬,並擔任涼州刺史,統率前鋒部隊。因戰功卓著被提升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授以符節,並被進封為南鄭侯。

  魏延以勇猛過人、善於用兵著稱,但他性格有些高傲,故當時的人們都對他很客氣,避免冒犯他,只有楊儀對他毫不忍讓。諸葛亮死後,楊儀不聽魏延的主張、親率大軍南撤時,魏延便率兵搶先南歸,互相攻擊對方為叛逆,告急文書紛紛上交到朝廷。無能的後主心中無數,結果使魏延被殺,造成了蜀漢歷史上一大冤案。《三國志》卷四十有傳。

2006-3-19 03:34 木剑
占算的結果, 郭小颖 的代表武將是《呂布》。


  呂布,東漢末年董卓部將。字奉先,五原(今內蒙古包頭)人。素以勇武著稱,使一枝方天畫戟,箭法高超,號稱為飛將軍,三國時代最優秀的武將。原為荊州刺史丁原的義子,後投靠董卓為義子。王允用連環計使呂布殺了董卓,得到了美女貂蟬。西元一九八年在徐州被曹操擒殺。一生有勇無謀,反復無常,英雄氣短,兒女情長。後人有詩歎道:

洪水滔滔淹下邳,當年呂布受擒時。
空余赤兔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
縛虎望寬今太懦,養鷹休飽昔無疑。
戀妻不納陳宮諫,枉罵無恩大耳兒。

2006-3-19 11:12 公瑾周瑜
孫權,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父孫堅,自稱為春秋時大軍事家孫武之後。曾任長沙太守,封破虜將軍。兄孫策,為討逆將軍,封吳侯。

  孫權15歲被舉為孝廉、秀才,任陽羨(今宜興)長,代行奉義校尉。西元200年其兄孫策遇害,孫權承父兄之業,保有江東。西元229年,曹丕死,孫權即正式建立吳國,稱帝,都建業。西元252年病逝。

  孫權是三國時期一個重要的政治人物,智勇兼備的英雄。他從兄長孫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時間內據有江東。其最大功績就是開發了東南地區,促進丁東南地區經濟的繁榮發展。

2006-3-19 19:41 gaobirdfly
姜維,字伯約,天水郡冀縣(今甘肅甘穀縣)人。父姜炯,天水郡功曹,後死于戰場,姜維任參軍。西元228年,諸葛亮兵出祁山,奪取天水、南安、安定等郡,鎮守天水的魏將薑維歸附蜀漢,為倉曹掾,加奉義將軍。西元234年,諸葛亮病死五丈代。從文字上看,古代"羌"、"薑"字形相近,一音之轉。

  姜維的一生為蜀漢政權的鞏固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他歸附蜀漢後曾先後四次隨諸葛亮出師北伐,立下了許多戰功。諸葛亮逝世後,他從容鎮定,有條不紊地整頓軍馬安全撤退。費禕死後,他總攬軍權,曾先後多次出兵北伐,決心完成前人未竟事業統一天下。直到劉禪投降,西蜀滅亡後,他還想利用鍾會復興蜀漢,可見出他忠於蜀漢的堅定信念。

  另外,姜維在繼承相貫徹諸葛亮的"和夷"政策、改善民族關係、加強民族團結方面,也作了許多努力,有一定貢獻。諸葛亮死後,薑維為涼州刺史。西元247年,汶山(今四川茂汶)變亂,薑維率兵前往平定。隨後又出兵隴西、南安、金城一帶,大戰魏將郭淮、夏侯霸於洮西。這兩次出兵,他都注意貫徹諸葛亮生前的"和夷"政策,安撫了少數民族,調整了民族關係,實現了民族團結的願望。

  有人說,諸葛亮特別器重薑維,除了薑維自身的才略之外,主要是因為姜維是少數民族將領,熟悉民族地區的人情世俗及自然形勢。重用他不僅有利北伐,而且體現了"和夷"政策。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

2006-3-19 22:57 gulisi
占算的結果,     的代表武將是《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人稱臥龍,漢末徐州琅邪郡陽都縣(今山東沂南縣)人,父諸葛珪曾任泰山郡丞,叔父諸葛玄為當時名士。諸葛亮兄諸葛不共戴天瑾仕于吳孫權,拜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亮從弟諸葛誕仕于魏,為吏部郎,累遷揚州刺吏、鎮東將軍、司空。兄弟三人"並有盛名,各在一國。于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說新語.品藻》注意:狗乃"功狗"之狗,雖非龍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並有盛名。)。

  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為志向所屈,故結廬於襄陽城西隆中山中隱居待時。西元207年,思賢若渴的劉備三顧茅廬,請計於諸葛亮,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了統一天下應走鼎足三分,聯吳抗曹的道路,也稱"隆中對策"。這是諸葛亮為劉備提出的一條正確的政治路線相軍事路線,也是諸葛亮一生的行動綱領。從此,劉備的事業才出現了轉機。

  西元208年曹操率三十萬大軍南下荊州,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東吳,說服東吳抗擊曹操,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為劉備取得立足之地。劉備稱帝後,諳葛亮任丞相。西元223年蜀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他勵精圖治,賞罰嚴明,推行屯田政策,並改善西南各族與蜀漢的關係,有利於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他曾六次北伐中原。西元234年,因積勞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葬於定軍山(今陝西勉縣東南)。

  諸葛亮的一生共兩個二十七年。西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養性立志用世的準備階段。他學有所成後沒有北走曹操,也沒有南歸孫權,而是輔佐了"名微眾寡"的劉備,這固然有客觀原田,但也並非出於偶然。他之所以要選擇興復漢室的道路,說明他是一個維護封建綱常、崇尚儒家忠義道德的正統思想家。西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諸葛亮盡忠蜀漢的階段。無論先主、後主都非常信任他。他沒有恪守儒家教條,他尊王而不攘夷,進兵南中,和撫夷越,在三國中執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吳、治軍,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無私奉獻精神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息。他的忠公體國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愛戴,死後更長期受到後人的敬仰,已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份遺產。

2006-3-22 14:29 夏侯长风
我是曹植
曹植 (公元192~232),字子建,曹操的第三個兒子,魏國有名的文學家。天資聰穎,舉筆成文,甚為操所鍾愛,原擬立為世子,後見其自恃文才,嗜酒放縱,輕挑少禮,非政治良材,頗類詞林人物,故而中沮。其兄丕繼位,忌植,欲尋事殺之,遂令其七步成文,植七步未完已成豆箕篇,藝驚四座,丕亦為之流涕,故而有「曹七步」之稱。植長年淹留外籓,鬱鬱而終。位至陳王,諡曰思王。

2006-3-22 19:10 psqp123
我的是庞统
     龐統字士元,襄陽人。人稱鳳雛先生,與臥龍諸葛亮齊名。劉備守衛荊州時,以龐統為耒陽令。 在縣裏不理政務,因而被免職。後來東吳的軍師魯肅在給劉備的信中提及龐統非一般只能統治一個小地方 的人,應該委以重任才可顯示其才能。從此,劉備以龐統為軍師中郎將,對他的信任僅遜於諸葛亮。後 來龐統隨劉備入蜀。在劉備與劉璋會面時,力勸劉備取代劉璋成為漢中王,但劉備以種種理由推掉。 劉璋返回成都後,龐統再次勸說劉備偷襲成都,這次劉備以時機已成為理由,聽從龐統的計策,出征成都 。可惜龐統在圍攻雒城時,他為流矢所中,傷重不治,為國捐軀,享年三十六歲。追賜關內侯。

2006-3-22 19:54 zippo_1031
偶是。。。夏侯惇字元讓,沛國譙人。曹操起兵時為裨將,從征伐。曹操東征陶謙時,惇留守濮陽。後張邈叛變迎呂布,攻陷濮陽。而夏侯惇為敵偽降將領所捉,以為要挾。後部將韓浩終把惇救出。當夏侯惇從曹操攻打呂布時為流矢所中,失一目。從此軍中稱惇為盲夏侯。其後因屢立軍功而拜為前將軍。文帝即位後,拜惇為大將軍。數月後病死。

2006-3-23 20:08 幻天飞云
飞云 的代表武將是《孫權》。


  孫權,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父孫堅,自稱為春秋時大軍事家孫武之後。曾任長沙太守,封破虜將軍。兄孫策,為討逆將軍,封吳侯。

  孫權15歲被舉為孝廉、秀才,任陽羨(今宜興)長,代行奉義校尉。西元200年其兄孫策遇害,孫權承父兄之業,保有江東。西元229年,曹丕死,孫權即正式建立吳國,稱帝,都建業。西元252年病逝。

  孫權是三國時期一個重要的政治人物,智勇兼備的英雄。他從兄長孫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時間內據有江東。其最大功績就是開發了東南地區,促進丁東南地區經濟的繁榮發展。

2006-3-27 08:18 yanguodong
:blink:司马懿?!@#$%%我这么单纯怎么可能是他!<_<

2006-3-27 09:32 东门吹血
  占算的結果, 未具名 的代表武將是《徐晃》。
  徐晃,字公明,河東楊群人。性勇猛剛烈,頗諳戎機,治軍嚴明,曹操稱其有周亞夫之風。初隨楊奉,復歸曹操,從操征戰,積功無數。後關羽圍樊城,徐晃奉命往救,大破關羽於偃城,猶見勇烈。孟達反,晃隨司馬懿往征,於新城為孟達射中頭額,傷重不治而卒。官至右將軍,封楊平侯,諡曰壯侯。

2006-3-27 15:59 南海听涛
嗷傲大哭~~~我竟然是刘备..........最讨厌他了~~
劉備,西元二二一年至二二三年在位。蜀漢昭烈皇帝,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少年孤獨貧困,與母親販鞋子、織草席為生,後與關羽、張飛於桃園結義為異姓兄弟。剿除黃巾軍有功,任安喜縣尉。經常寄人籬下,先後投靠過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等。建安十二年(西元二○七年)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為軍師,率軍攻佔了荊州、益州、漢中。於西元二二一年正式稱帝。在替關羽、張飛報仇時,大舉進攻吳國,被東吳陸遜用火攻打敗,不久病死於白帝城,享年六十三。世人也稱他劉先主。後來杜甫作詩說:

蜀主窺吳向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像空山外,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屋長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q))+:q))+:q))+

2006-3-27 22:13 飒露紫
血型不记得了  分别是张郃 许褚 夏侯渊 张辽 徐晃   怎么都是曹老大的人

2006-3-29 12:17 lkr0830
111

占算的結果, henry 的代表武將是《龐統》。


  龐統字士元,襄陽人。人稱鳳雛先生,與臥龍諸葛亮齊名。劉備守衛荊州時,以龐統為耒陽令。在縣裏不理政務,因而被免職。後來東吳的軍師魯肅在給劉備的信中提及龐統非一般只能統治一個小地方的人,應該委以重任才可顯示其才能。從此,劉備以龐統為軍師中郎將,對他的信任僅遜於諸葛亮。後來龐統隨劉備入蜀。在劉備與劉璋會面時,力勸劉備取代劉璋成為漢中王,但劉備以種種理由推掉。劉璋返回成都後,龐統再次勸說劉備偷襲成都,這次劉備以時機已成為理由,聽從龐統的計策,出征成都。可惜龐統在圍攻雒城時,他為流矢所中,傷重不治,為國捐軀,享年三十六歲。追賜關內侯。

2006-3-30 23:05 动如雷霆
華陀,字元化,東漢末年豫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縣)人。華陀精於養性之術,少年時立志行醫,以救世人。華陀行醫並無師傳,精研黃帝內經、黃帝八十一難經、神農本草經等醫學典籍,以及望、聞、問、切四診原則和導引、針灸、藥物等診治手段的運用。無論內、外、婦、小兒各科的疾病,只見他用藥不過數種,針灸不過數處,多隨手而癒。

  華陀特別擅長外科手術,他發明的「麻沸散」,更開創了世界麻醉藥物的先例。歐美全身麻醉外科手術的記錄最早始於十八世紀初,比華陀晚了一千六百餘年。

  在「世界藥學史」中指出阿拉伯人使用麻藥可能是由中國傳去,因為「中國名醫華陀最精此術」!

  華陀本是士人,一身書生風骨。華陀為關羽刮骨療毒,關羽下棋飲酒談笑自若的故事至今仍被傳為佳話。華佗也很重視養生,創立五禽戲,即模仿虎、鹿、熊、猴、鳥的動作做運動,以預防疾病。

  世人以為華陀因為不肯為曹操醫病而被賜死!其實是因為華陀認為曹操腦中有瘤(曹操本有頭痛的毛病),本來想為曹操開腦取瘤,但曹操以為華陀要砍曹操的腦袋而遭囚禁,後死於牢中!華陀死後,其醫術也隨之失傳。曹操死時,也因為自己不信華陀之言而後悔莫及!


…………………………看病了看病了…………………………这个结果打死我都想不到啊……………………

[[i] 本帖最后由 动如雷霆 于 2006-3-30 23:12 编辑 [/i]]

2006-3-31 14:00 huchao255
我靠,我是袁绍   我有那老家伙那样恐怖嘛  彻底无语

2006-3-31 14:51 ldm.nc
  占算的結果, 我 的代表武將是《馬超》。


  馬超,生於西元一七六年,死於西元二二二年,蜀國五虎大將第四位。字孟起,右扶風茂陵(今陝西省興平縣)人,出身於涼州豪強家庭。 東漢末年隨父親馬騰起兵打仗,任偏安將軍、封都亭侯。父親馬騰被曹操用計殺害後,領兵為父報仇。建安十六年(西元二一一年)進攻曹操,與許褚大戰於潼關,後被曹操用反間計打敗,逃回涼州,又被揚阜等殺敗,逃往漢中歸附張魯。後投歸劉備,攻取成都時立下大功,拜驃騎將軍,領涼州牧。用一杆長槍,有神威將軍的美名,是三國時期的名將。勇有餘,謀不足。後病死。

2006-3-31 16:40 凝望云涛
魏延(?~234),字文長,義陽人,三國時期蜀漢著名將領。魏延原系劉備的親信將領"曲部",後隨劉備入蜀,因屢立戰功,被提拔為牙門將軍。提升魏延為鎮遠將軍。兼任漢中太守,掌管漢中地區的軍務。劉備這一任命,使"一軍盡驚",魏延成為蜀漢的第一員大將。

  劉備稱帝後,魏延升為鎮北將軍。劉禪即位後封其為都亭侯。227年,諸葛亮駐軍漢中,任魏延為丞相府司馬,並擔任涼州刺史,統率前鋒部隊。因戰功卓著被提升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授以符節,並被進封為南鄭侯。

  魏延以勇猛過人、善於用兵著稱,但他性格有些高傲,故當時的人們都對他很客氣,避免冒犯他,只有楊儀對他毫不忍讓。諸葛亮死後,楊儀不聽魏延的主張、親率大軍南撤時,魏延便率兵搶先南歸,互相攻擊對方為叛逆,告急文書紛紛上交到朝廷。無能的後主心中無數,結果使魏延被殺,造成了蜀漢歷史上一大冤案。《三國志》卷四十有傳。


弄个夏侯敦也好呀:qok+

2006-4-3 00:52 东山小草
徐晃,字公明,河東楊群人。性勇猛剛烈,頗諳戎機,治軍嚴明,曹操稱其有周亞夫之風。初隨楊奉,復歸曹操,從操征戰,積功無數。後關羽圍樊城,徐晃奉命往救,大破關羽於偃城,猶見勇烈。孟達反,晃隨司馬懿往征,於新城為孟達射中頭額,傷重不治而卒。官至右將軍,封楊平侯,諡曰壯侯。
怎么是这个边叫哥哥边掏刀子的家伙,郁闷啊!  只好向关二哥说一声:对不起了

2006-4-3 02:56 jhgfd
占算的結果, jhgfd 的代表武將是《典韋》。


  典韋,陳留巴丘人。勇力絕人,事主忠謹,善使雙鐵戟,重八十斤,挾之上馬,往來驟馳,運使如飛。操命為帳前都尉,倚為心腹,信任頗專。宛城之役,張繡夜襲曹營,曹軍大亂,曹操倉皇逃奔,賴典韋死守轅門始得走脫,韋亦身披重創,血流滿地而死,壯烈殉主,操為之號泣設祭,養其子典滿於府中,並於許昌立祀享祭。

2006-4-4 15:23 youchangaaa
吕蒙,是我最讨厌的东吴武将~~~

2006-4-4 16:05 司徒苍月
  占算的結果, 镜铠 的代表武將是《華陀》。


  華陀,字元化,東漢末年豫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縣)人。華陀精於養性之術,少年時立志行醫,以救世人。華陀行醫並無師傳,精研黃帝內經、黃帝八十一難經、神農本草經等醫學典籍,以及望、聞、問、切四診原則和導引、針灸、藥物等診治手段的運用。無論內、外、婦、小兒各科的疾病,只見他用藥不過數種,針灸不過數處,多隨手而癒。

  華陀特別擅長外科手術,他發明的「麻沸散」,更開創了世界麻醉藥物的先例。歐美全身麻醉外科手術的記錄最早始於十八世紀初,比華陀晚了一千六百餘年。

  在「世界藥學史」中指出阿拉伯人使用麻藥可能是由中國傳去,因為「中國名醫華陀最精此術」!

  華陀本是士人,一身書生風骨。華陀為關羽刮骨療毒,關羽下棋飲酒談笑自若的故事至今仍被傳為佳話。華佗也很重視養生,創立五禽戲,即模仿虎、鹿、熊、猴、鳥的動作做運動,以預防疾病。

  世人以為華陀因為不肯為曹操醫病而被賜死!其實是因為華陀認為曹操腦中有瘤(曹操本有頭痛的毛病),本來想為曹操開腦取瘤,但曹操以為華陀要砍曹操的腦袋而遭囚禁,後死於牢中!華陀死後,其醫術也隨之失傳。曹操死時,也因為自己不信華陀之言而後悔莫及!

命中注定我该学医???

2006-4-5 10:11 立志三国
俺是

孔明
谁叫我也是姓孔的:qP+

2006-4-5 11:05 快哉风
 
[size=2][color=Blue]偶是刘备哈哈,中山靖王之后[/color][/size]

劉備,西元二二一年至二二三年在位。蜀漢昭烈皇帝,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少年孤獨貧困,與母親販鞋子、織草席為生,後與關羽、張飛於桃園結義為異姓兄弟。剿除黃巾軍有功,任安喜縣尉。經常寄人籬下,先後投靠過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等。建安十二年(西元二○七年)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為軍師,率軍攻佔了荊州、益州、漢中。於西元二二一年正式稱帝。在替關羽、張飛報仇時,大舉進攻吳國,被東吳陸遜用火攻打敗,不久病死於白帝城,享年六十三。世人也稱他劉先主。後來杜甫作詩說:

蜀主窺吳向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像空山外,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屋長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2006-4-5 12:28 逆風飛扬
《張遼》。


  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為人慷慨忠烈,善撫士卒,深通韜略。原為呂布部將,布敗後為曹操所擒,雖刀斧加頸,全無懼色,操甚奇之,遂延為上坐,優禮相待,遼感其意,始歸曹操。赤壁戰後,鎮守合淝以當東吳,孫權數攻合淝皆為張遼所阻,致使江南小兒聞其名而不敢夜啼,威震吳邦。後隨曹丕征吳,為吳將丁奉射傷,至江都不治而亡。官至前將軍晉陽侯,諡曰剛侯。

2006-4-5 17:24 长板桥上一声吼
 張飛,生於一六六年。個性勇毅剛直,原以宰豬賣酒為生。後與劉備結義三弟,為五虎大將中第二位。字翼德,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少時即與關羽共事劉備。曾在虎牢關與關羽、劉備一起迎戰呂布。長阪坡橋頭上一聲吼,嚇退曹操百萬軍。葭萌關夜戰馬超,巴西大戰張飛,一支丈八蛇矛勇冠三軍。劉備入川以後拜為本騎將軍,封西鄉侯。西元二二一年為替二哥關羽報仇,同劉備起兵攻伐東吳。臨行前,因鞭撻士卒被部將范疆、張達刺殺,死時只有五十五歲。後人有詩歎道:

安喜曾聞鞭督郵,黃巾掃盡佐炎劉。
虎牢關上聲先震,長阪橋邊水逆流。
義釋嚴顏安蜀境,智欺張飛定中州。
伐吳未克身先死,秋草長遺閬地愁。

2006-4-6 09:59 zmgo
我也是刘备~:qcool+

劉備,西元二二一年至二二三年在位。蜀漢昭烈皇帝,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少年孤獨貧困,與母親販鞋子、織草席為生,後與關羽、張飛於桃園結義為異姓兄弟。剿除黃巾軍有功,任安喜縣尉。經常寄人籬下,先後投靠過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等。建安十二年(西元二○七年)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為軍師,率軍攻佔了荊州、益州、漢中。於西元二二一年正式稱帝。在替關羽、張飛報仇時,大舉進攻吳國,被東吳陸遜用火攻打敗,不久病死於白帝城,享年六十三。世人也稱他劉先主。後來杜甫作詩說:

蜀主窺吳向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像空山外,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屋長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2006-4-6 14:44 死修电脑的
張魯(?~216)字公祺(一作"公旗"),沛國豐縣(江蘇豐縣)人,為東漢大科學家張衡的兒子,其祖張陵為五斗米道的創始人。因此,張魯是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傳人。

2006-4-8 21:35 vz1000
占算的結果, vy10 的代表武將是《孫尚香》。


  孫尚香,孫權的妹妹,吳國太的掌上明珠。性情剛烈勇猛,頗有哥哥的風範。才華敏捷的她,自幼喜歡習武練劍,連婢女都個個佩帶刀劍。後來因政治考量嫁給劉備,當時孫尚香才二十多歲,和劉備年齡差距二十歲以上。但她對劉備非常忠貞,甚至和劉備一起離開東吳,讓周瑜和孫權的計策失敗,這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這句話的典故由來。

晕死~~~~~~~~~

2006-4-10 10:36 火拳艾斯
占算的結果, 徐佳磊 的代表武將是《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縣)人,年輕時與袁紹是好友。曹操之父曹嵩是桓帝時大宦官曹騰的養子。董卓入京後,他逃至陳留(今河南開封東南),聚兵五千,參與討伐董卓的行動。初平三年(一九二年),曹操在青州誘降黃巾餘部三十多萬,收編為自己的主要隊伍,號為「青州兵」。建安元年(一九六年),曹操以兗州牧而迎漢獻帝,建都於許,「奉天子以令不臣」。同時,他打敗袁術,把勢力擴展到豫州。當時曹操雖然只佔有兗、豫二州,實力又遠遜於袁紹,不過曹操在許縣等地實行屯田,廣招人材,又因為奉獻帝於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侯」,因此成了可與袁紹相抗衡的唯一勢力。

  由於曹操很有才華,又足智多謀,善於隨機應變。當年,汝南有個善於評論人物的名士,名叫許劭,評論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

这么看得起我…………………………

2006-4-10 13:03 山无棱
占算的結果, 未具名 的代表武將是《徐晃》。


  徐晃,字公明,河東楊群人。性勇猛剛烈,頗諳戎機,治軍嚴明,曹操稱其有周亞夫之風。初隨楊奉,復歸曹操,從操征戰,積功無數。後關羽圍樊城,徐晃奉命往救,大破關羽於偃城,猶見勇烈。孟達反,晃隨司馬懿往征,於新城為孟達射中頭額,傷重不治而卒。官至右將軍,封楊平侯,諡曰壯侯。

2006-4-10 20:04 阿风语
啊,貂嬋,晕倒

俺是男儿身哪

2006-4-10 21:40 英雄吕布
孫權,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父孫堅,自稱為春秋時大軍事家孫武之後。曾任長沙太守,封破虜將軍。兄孫策,為討逆將軍,封吳侯。

  孫權15歲被舉為孝廉、秀才,任陽羨(今宜興)長,代行奉義校尉。西元200年其兄孫策遇害,孫權承父兄之業,保有江東。西元229年,曹丕死,孫權即正式建立吳國,稱帝,都建業。西元252年病逝。

  孫權是三國時期一個重要的政治人物,智勇兼備的英雄。他從兄長孫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時間內據有江東。其最大功績就是開發了東南地區,促進丁東南地區經濟的繁榮發展。

2006-4-10 21:41 英雄吕布
晕呀,怎么是孙权

2006-4-11 00:55 寂寞一个人
占算的結果, ** 的代表武將是《趙雲》。


  趙雲(?-229)三國時蜀國將領,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以勇敢善戰著稱。初從公孫瓚,後來歸順劉備,為主騎。西元208年,曹操取荊州,劉備敗于當陽長阪,棄妻子南逃。趙雲身抱劉備弱子劉禪,奮力救出甘夫人,當他身負重傷,沖出重圍,見到劉備時,劉備把嬰兒扔在地上,說:"為一孺子,險折我一員大將!"劉備念其功,封為牙門將軍。不久,又隨劉備奪取成都,平定益州,歷任翊軍將軍、中護軍、征南將軍,封為博昌亭侯。建興五年(227年),隨諸葛亮駐漢中。第二年,隨軍取關中,分兵拒曹真主力,寡不敵眾,退回漢中,一年後病死。他曾以數十騎拒曹操大軍,被譽為"一身是膽"。

2006-4-13 11:58 oo2223
占算的結果, 倾国之&# 的代表武將是《龐統》。


  龐統字士元,襄陽人。人稱鳳雛先生,與臥龍諸葛亮齊名。劉備守衛荊州時,以龐統為耒陽令。在縣裏不理政務,因而被免職。後來東吳的軍師魯肅在給劉備的信中提及龐統非一般只能統治一個小地方的人,應該委以重任才可顯示其才能。從此,劉備以龐統為軍師中郎將,對他的信任僅遜於諸葛亮。後來龐統隨劉備入蜀。在劉備與劉璋會面時,力勸劉備取代劉璋成為漢中王,但劉備以種種理由推掉。劉璋返回成都後,龐統再次勸說劉備偷襲成都,這次劉備以時機已成為理由,聽從龐統的計策,出征成都。可惜龐統在圍攻雒城時,他為流矢所中,傷重不治,為國捐軀,享年三十六歲。追賜關內侯。

2006-4-14 16:12 tonf
《黃忠》。


  黃忠,字漢升,蜀國五虎大將最後一位,南陽(今河南省南陽)人。最初在劉表屬下任中郎將鎮守長沙攸縣。當曹操南下時,仍忠守長沙。後劉備派關羽攻長沙時,城破被困,降了劉備。劉備平荊南四郡後,隨其進取四川,常打先鋒,勇冠三軍。建安二十四年,劉備取漢中時,黃忠在定軍山用計斬曹軍大將夏侯淵,大敗曹軍,被封為征西大將軍。使一口大刀,箭法精良,百發百中,年歲雖大,卻常不服老。劉備為漢中王後,拜忠為後將軍,後賜關內侯。 220年,黃忠病逝于營寨中,享年七十五歲。後人有詩歎道:

老將說黃忠,收川立大功。
重披金鎖甲,雙挽鐵胎弓。
膽氣驚河北,威名鎮蜀中。
臨亡頭似雪,猶自顯英雄。

2006-4-20 11:04 lixiurui
你是:司马师
   你很受人尊重,做事相当独立,知道如何运用能力和权术以达到目的,就像司马师。司马懿之子,魏国后期大将,基本控制了魏国的局势,为司马炎称帝奠定了基础。

我是奸臣..............:q))+

2006-4-21 13:46 Aghost
 占算的結果, 陈运& 的代表武將是《趙雲》。


  趙雲(?-229)三國時蜀國將領,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以勇敢善戰著稱。初從公孫瓚,後來歸順劉備,為主騎。西元208年,曹操取荊州,劉備敗于當陽長阪,棄妻子南逃。趙雲身抱劉備弱子劉禪,奮力救出甘夫人,當他身負重傷,沖出重圍,見到劉備時,劉備把嬰兒扔在地上,說:"為一孺子,險折我一員大將!"劉備念其功,封為牙門將軍。不久,又隨劉備奪取成都,平定益州,歷任翊軍將軍、中護軍、征南將軍,封為博昌亭侯。建興五年(227年),隨諸葛亮駐漢中。第二年,隨軍取關中,分兵拒曹真主力,寡不敵眾,退回漢中,一年後病死。他曾以數十騎拒曹操大軍,被譽為"一身是膽"。

2006-4-21 14:06 逆風飛扬
  司馬懿,字仲達,河內溫縣人。其人鷹視狼顧,陰沉內斂,權術之深不亞於曹操,復深通韜略,極善用兵,諸葛亮數次北伐,皆為所阻而未竟其功,文、明二帝倚為股肱。後誅曹爽獨秉魏政,擅斷萬機之情頗類曹操。位至丞相,加九錫。其孫司馬炎篡位後,追諡為大晉高祖宣皇帝。

2006-4-22 10:20 帥无极
占算的結果, XXX  的代表武將是《孫策》。

孫策,字伯符,孫堅長子,勇猛無比,廣交英傑,如周瑜即乃其義弟。孫堅於討伐劉表時戰死,他便往投袁術,後以傳國玉璽作抵押借兵,短短八年間,平定了整個江東, 並使其迅速蓬勃發展,打下了吳國的基礎。曾挾死一將、喝死一將, 故被人稱為「小霸王」。可惜在他事業如日方中時被刺身亡,功敗垂成,死時才二十六歲,甚惜。

以前测试都是司马意,这次换成的孙策,还挺喜欢,不过这区别也未免大了些吧。

2006-4-22 18:06 peng2581
占算的結果,  的代表武將是《呂布》。


  呂布,東漢末年董卓部將。字奉先,五原(今內蒙古包頭)人。素以勇武著稱,使一枝方天畫戟,箭法高超,號稱為飛將軍,三國時代最優秀的武將。原為荊州刺史丁原的義子,後投靠董卓為義子。王允用連環計使呂布殺了董卓,得到了美女貂蟬。西元一九八年在徐州被曹操擒殺。一生有勇無謀,反復無常,英雄氣短,兒女情長。後人有詩歎道:

洪水滔滔淹下邳,當年呂布受擒時。
空余赤兔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
縛虎望寬今太懦,養鷹休飽昔無疑。
戀妻不納陳宮諫,枉罵無恩大耳兒。

2006-4-23 20:25 巫神王
  占算的結果, 未具名 的代表武將是《夏侯惇》。


  夏侯惇字元讓,沛國譙人。曹操起兵時為裨將,從征伐。曹操東征陶謙時,惇留守濮陽。後張邈叛變迎呂布,攻陷濮陽。而夏侯惇為敵偽降將領所捉,以為要挾。後部將韓浩終把惇救出。當夏侯惇從曹操攻打呂布時為流矢所中,失一目。從此軍中稱惇為盲夏侯。其後因屢立軍功而拜為前將軍。文帝即位後,拜惇為大將軍。

页: 1 [2] 3 4 5 6 7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