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影音经典 » 从郭得刚看目前的相声界


2006-5-2 13:06 风使
[quote]原帖由 [i]杨怀渊[/i] 于 2006-2-10 20:27 发表
柳兄说的既是.文字功利一定要提高,一定要提高! 不过偶怎么看不出又好多错别字 [/quote]
又好多--有
马寄--季
朱迟冒--时茂
这界立白杯--届
后无来着--者
铁干--杆
布时--什
相声届--界

其实都是拼音惹得祸,我也不时这样。多看两遍就好些了。:lol:

我怎么现在才看到这好帖子呢,罪过。

郭德纲我觉得还是媒体炒出来的成分多些,至少在南方像上海,滑稽就比相声受欢迎。媒体炒出了郭德纲,这里也把同样草根、舞台出来的蔡嘎亮给炒了起来。我也是经不住媒体的连番报道,才去看这2位的,还真挺逗。

弱弱的问一句:郭得刚,好像人家叫郭德纲吧?说了半天,名字也错了?:lol:

[[i] 本帖最后由 风使 于 2006-5-2 13:12 编辑 [/i]]

2006-5-3 00:17 stopisneo
相声到底往哪里去?
当然郭德纲的相声是很不错, 他也提出了很多新观念.
有很多观念是正确的,回归剧场,加强基本功,不能抛弃传统相声.
但是,这三个观念,恰恰突显了相声的尴尬地位.
到底是往艺术走,还是往草根上靠?
创作道路,是迎合低级趣味,还是坚持艺术原则?
我觉得很多喜欢相声的人都脑子犯混,一直把相声当成语言艺术来看待,我非常喜欢相声,可相声是语言艺术的论点是站不住脚的.
相声起点很低,发展时间很短,百分之90的包袱是来自民间笑话,原创成分非常之低,为什么?因为没有优秀的创作人才,相声的拜门制度,极大扼杀了它的发展.而百分之60的噱头是低级庸俗的.这是因为相声原来的对象就是社会底层.这里要澄清的是,服务对象是社会底层,是光荣和伟大的事业.问题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服务于社会底层的文化产品基本透露出了功利性,恶俗,和奴性!
回来说德云社,和郭德纲,真是有好段子啊!!!
西征梦,大保镖,托妻献子,买面茶更不要说五十年之怪状!
而近两年呢?郭在干什么?还写了点什么???
相声的拜门制度就是这样一个鬼东西!郭是这个制度的受害者,甚至在这个制度下,他扮演了一个可卑可憎的小人角色.可是他还是要维护这个制度,他肯定也是这个制度的最强悍的卫士!!
因为这个制度可以保护他,直到相声本身死亡!
相声已经死亡了,郭只不过是回光返照而已.

2006-5-10 14:36 pdd_0804
[quote]原帖由 [i]谷风及雨[/i] 于 2006-2-10 21:35 发表
现在的白领,要是MD里不存着郭得刚的几段相声,那就叫脱离时代,跟不上潮流


错了  那是你们北方   郭在南方可能还是不太有人知道 [/quote]


这还用说吗?相声本来就是北方尤其是北京/天津一带流行的东西嘛!就像京味的剧集到了南方就吃不开了一样的啦:lol:

2006-5-11 17:38 庞桶
[quote]原帖由 [i]stopisneo[/i] 于 2006-5-3 00:17 发表
相声到底往哪里去?
当然郭德纲的相声是很不错, 他也提出了很多新观念.
有很多观念是正确的,回归剧场,加强基本功,不能抛弃传统相声.
但是,这三个观念,恰恰突显了相声的尴尬地位.
到底是往艺术走,还是往草根上靠 ... [/quote]

老弟所言极是,甚得我心
余秋雨在东方大讲坛上讲,一种艺术形式,如果不再有生存土壤,消亡也是正理。并不影响其艺术价值,譬如说元曲,当时也不过流行了区区70年。
而现在国家每年出这么些钱养300多个剧种,其实是搞错了保护文化的形式。
文化应该是一种无需提倡、无需吹捧、无需挽救,本身就具有强大凝聚力和深入人心的玩意。

相声的核心是讽刺,客观上不允许它讽刺到点上,其败也宜

2006-5-12 14:49 stopisneo
所以,我有时候,倒觉得,可能以后相声和小品和单人脱口秀,可能会融合到一起,发展出一种新的曲种.
这种猜测有点象猜测火星人一样,
呵呵,荒谬的地方,还请方家指正.
逗哽的地位和作用,会近一步地降低,因为,以取笑和作弄逗哽的噱头会渐渐让观众反味.而一种全面的,辛辣的,淋漓的批判粉刺现实社会的曲艺形式的出现,会需要把矛盾和焦点集中到一个声音上.
至于相声的小品化.我个人也不喜欢,相声变成一个讲故事的东西,觉得这个是扼杀相声.但这种趋势有点明显,因为,相声的创作力量比较薄弱,故事性较强的缎子比较好写,相对也比较容易成功.

2006-6-20 11:02 神秘之光
我就是标准的钢丝。我只说一句,那段《论捧逗》,多少人都说过?没有一对像郭、于二位说的这么到位的。

2006-6-22 20:08 青山
郭的相声听过两段,感觉没传说的那么好啊,真的是南方人听不懂北方味么?

2006-6-25 12:23 一清居士
我是天津人,要说我最喜欢的,还是喜欢听"少马爷"马志明的相声!

郭德刚的传统相声还有与人家有差距的~~~

我也确实不喜欢歌颂型相声~~~~~~一听有歌颂的我就想关了

2006-6-27 22:19 方天戟
[quote]原帖由 [i]一清居士[/i] 于 2006-6-25 12:23 发表
我是天津人,要说我最喜欢的,还是喜欢听"少马爷"马志明的相声!

郭德刚的传统相声还有与人家有差距的~~~

我也确实不喜欢歌颂型相声~~~~~~一听有歌颂的我就想关了 [/quote]


郭德纲的大保镖就不如马志明的,吃元宵也和马三立的差得远,不过马氏父子是老前辈了嘛,
郭德纲以这个年龄有这成绩很好了.

2006-7-7 01:54 metaldp
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

2007-1-8 22:34 老姜
原来楼主是业余相声演员,厉害!:)
对于郭德刚,我觉得不要再去挑他什么不足了,相声的功效就是一个,逗人开心逗人笑,如果非要去将品味就没意思了,一段相声品味再高,也不会让听的人道德有什么升华,郭德刚自己说的好:受教育的方式太多了,饶了相声吧,就让相声给大家带去一点欢乐,我觉得很好了。

2007-1-9 17:18 metaldp
基本赞同

郭的相声<论五十年相声之现状>里面说了很多类似和别的原因

建议楼主看一下.最好是视频的

没有可以联系我

关键是希望郭爷能够走下去.他现在正是一个危险的时候

虽然相声到现在,已经可以说是死了.

2007-1-13 22:25 关内侯
不同意一些对相声的批评。

比如我最喜欢侯宝林大师的相声,难道说我是解放后那一批人吗?我是80年代出生的啊。非要给相声赋予政治要求,才是相声没落的原因。侯宝林的时期和马季的时期跟现在不一样了

页: 1 [2]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