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古典小说 » 客观公允,《三国》武力大排名!(一)


2006-4-1 15:16 刘备是奸人
三国人物谱

2006-4-1 17:31 棍僧释延德
  颜文早死,焉知非福?

  看到近来众人热议二人武艺,又看到几幅人物图片,也来胡诌几句。
  此二人在小说中有名无字,已经注定他们是配角的命运。如果他们演陈佩斯的小品,那就只配有半个脸。记得孤狼先生寻过颜良图片之链接,可见其图不多,后来贴上的那张颜良,也是背对观众,正应了陈佩斯配角之言:lol:
  不过这两人却是小说中的重要配角,因为正是他们大大地衬出武圣之武勇。但是,因为他们是配角,所以战例之少,使得他们的武力神秘莫测。所以说,死得早也有死得早的好:lol:

  有徐晃作镜子,得出颜良是超一流之论,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这里说说个人对文丑的看法:
  文丑50合平赵云,因为有许褚50合平徐晃之先例,而文丑即使强于许褚,和他差距也不会太大,那光从此战看,不能轻易断定文丑是否强过徐晃一档。
  然而,此后却未见文丑其他表现,就直接到了白马那一次颇有争议、也是文丑的最后一战。
  首先,颜良被杀,文丑主动要为其报仇,不排除他是和魏续一样头脑发热,因为他和颜良“亲如兄弟”,“兄弟”是什么概念?云长之于翼德也。云长深知翼德之武艺,想必颜良文丑对对方的武艺也应该很熟悉。在颜良被斩的情况下文丑还敢请缨,除了头脑发热,还有一个可能是当他了解到颜良是在“欲问时”被杀的,多少有点不服,也有了点敢和关公会会的底气。当然,这是主观臆测。

  实战时,文丑被围,他独自大战曹军兵将,手下却自相践踏,他只得拨马而走。曹操肯定是看到围不住了,才令大将追赶。于是张辽徐晃追杀过去。不用说,张辽肯定在徐晃前面。不然文丑不会选择射他,一来离自己近的人目标大,二来离自己越近射他就越难反应。没有哪个人是蠢到挨两个人追杀,却拉箭去射离自己更远那个的。
  文丑是在马往前跑的情况下,侧身往身后射箭的,从射中后他“回马复来”可看出这一点。射身后的人有一个优势,就是在射之前可用后背挡住敌人视线,让其看不到自己的弓,只有在射的那一刻再转身。除非敌人早有准备,不然肯定反应不及。
  事实上也是如此,张辽有可能认为文丑是“落荒而逃”,所以毫无防备。
  徐晃呢?正因他离文丑远些,所以看得到文丑拉弓。此外,他可能也早有准备,从其个性看,不排除他故意让张辽打头阵的可能B)
  不管怎么样,徐晃还是喊了一声。这一声救了文远,他一低头,盔缨没了。可他真不怕死,还“奋力赶来”。

  现在开始用现代武学角度去分析后面的情况,真实武学和经艺术加工的小说根本风马牛不相及,所以只作推测,不作证据:
  在现实格斗中,如果在追赶对方的情况下被暗器偷袭,在没中的情况下还敢再追的原因只有一个:想在其未再次打出暗器的情况下拿下对方。
  以张辽当时的情况,他躲过了一箭,还要奋不顾身地追赶,大概是他离文丑已经越来越近(文丑的马真够烂的:P)他想在文丑未射第二箭时便追上杀之。可是文丑的速度超出他的想像,在他未追上之前,第二箭又到了。这一箭中了马,张辽滚落尘埃。

  从他第一箭中盔缨,且张辽已低头的情况下,可看得出他箭法不算太烂,如果是射固定靶的话,可能是很准的。其实射准固定靶也不难,从后来曹营众将比试可看出。那么,文丑为什么会射中马呢?真的就那么偏?
  先声明:本人不是什么大门派出身,而且也没学会师父教的多少皮毛,所以不能代表本门水平。不过,听为师说过,如果用箭射逃跑的人,瞄准他的腿射,离弦后会射中那人的后背。因为靶是活动的,射时的目标未必是最后中的目标。同理,射冲向你的人时,如果你瞄脑袋的话,最后中的就是胸口。
  文丑第一箭被躲过,而在短时间内马上射出第二箭,甚至可能是回头就射,那肯定没多少时间瞄准,有可能是按第一箭时张辽脑袋的位置射出第二箭的。而此时张辽离他的位置更近了一些,原先人头的位置变成了马头的位置,所以就中啦:lol:
  骑马的人如果逐渐逼近的话,自然是显得越来越高,用尺来量的话,原先人头所在的位置,在走近后自然会上升,那么马头是否会上升到原先人头的位置呢?哪天我要回乡下去试一下才能确定B)各位有条件的话也可试试的。

  无论文丑射得准不准,其实也不算不太准,起码是有效了,不过比姜维杀郭淮那一箭是逊色得多。但是还是可看出一点:他出箭是很快的。快,本来就是武功的要求。而且,张辽判定他第二箭不会这么快的依据,很可能就是张辽自己不能做到这一点,所以才没想到文丑竟能做到。一般来说,箭法好的其他方面也不会太差,像张清、李寻欢等能一招通吃的人除外。照一般情况判断,文丑武艺可能优于张辽。

  徐晃为什么没有第二次提醒张辽?可能是来不及,可能是以为张辽会有防备。还有一个可能:就是张辽离文丑太近,已经挡住徐晃视线,让他看不到文丑的动作!这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两人追杀,一人落马,这下文丑无所顾忌,直接回马杀来。此时他的第一目标,绝对是地上的张辽,而徐晃好歹还是赶上了,就截住厮杀。文丑军队一到,他怕围殴,交手时又发现占不了文丑便宜,而且还可能有生命危险。因为他逃跑时,连地上那家伙都顾不上,要么是没义气:P要么就是只顾保命了。当然,这也是推测。
  汉寿亭侯这时到了,救张辽的就是他了吧。三合吓跑文丑,这三合成了千古“悬案”:)相信李典之流打老关,可能挺个三合也行吧?文丑为什么跑了呢?前面围攻他的兵到底消耗了他多少体力?和徐晃打消耗了多少体力?不得而知了,总之对以逸待劳的关公,他多多少少体力是有些劣势的。此外,他的马力应该消耗很多了。这三合还得作更多研究才行。

  综上所述,我的感觉就是,文丑武力应该强于张辽、徐晃的任意一个。高多少就不清楚了,既然高于一流,勉强也算得上超一流吧。至于是否高于许褚典韦,引用某些领导的话:让我再“烟酒烟酒”B)

[[i] 本帖最后由 释延德大师 于 2006-4-1 18:38 编辑 [/i]]

2006-4-1 19:10 马岱
对于颜良死了,文丑为什么要主动出战?在旁人看来以为不可理解,实际从心理上分析,并不奇怪。

首先,武将往往比较冲动和自信(自傲),比如黄忠在与李严单挑50回合还自称欲擒李严,关羽威名天下,过五关斩六将的时候还有不少不自量力的。如果个个都象读者那么理性,那么很多战斗都打不起来了。

其次,当时的情况是袁绍因为颜良被杀,不知所措。报仇雪恨是理所当然的,问题是颜良本来就是最强武将,如果是张合死了还可以派颜良出战。如今是颜良被杀,谁还能出去呢?这个时候,虽然文丑出去也没把握,但毕竟他是最强的一个,他不出战谁出战?所以大家实际在看文丑的举动,如果文丑没有反应,就是懦弱的表现,这是文丑无法忍受的。宁肯出战一决生死,也不愿窝囊地坐缩头乌龟。



-----------------------------------------------------------
这位xukong转的两篇文章比较长,还是切割出去比较好看一些。

[[i] 本帖最后由 马岱 于 2006-4-1 19:11 编辑 [/i]]

2006-4-1 19:16 棍僧释延德
不记得在哪看到一个惊人理论,说文丑武艺比颜良还强!而且还说得头头是道,据说日本过去制三国游戏时也是受此理论影响,有一些游戏编文丑武艺高颜良2至3点。
不会就是因为颜良死了他还敢上的原因吧:lol:

[[i] 本帖最后由 释延德大师 于 2006-4-1 19:18 编辑 [/i]]

2006-4-1 19:29 慕容血
带兵去报仇,也不是一开始就打算用单挑来解吧?

否则也要想好万一遇到关羽自己怎么处理的问题吧?

如果一开始就把文丑放在一个较弱的位置上,和关羽又是不期而遇,那么在前三合内感到强大压力心怯是可以理解的,

2006-4-1 21:45 刘备是奸人
[quote]原帖由 [i]释延德大师[/i] 于 2006-4-1 19:16 发表
不记得在哪看到一个惊人理论,说文丑武艺比颜良还强!而且还说得头头是道,据说日本过去制三国游戏时也是受此理论影响,有一些游戏编文丑武艺高颜良2至3点。
不会就是因为颜良死了他还敢上的原因吧:lol: [/quote]



宋宪死了,魏续还去报仇,得出魏续武力比宋宪还高!!!!请问行吗?????

2006-4-1 22:02 刘备是奸人
一般来说,箭法好的其他方面也不会太差,像张清、李寻欢等能一招通吃的人除外。照一般情况判断,文丑武艺可能优于张辽。




曹性,袁尚,孟达的箭法不敢说个"好"字,但也过得去.一般来说,箭法好的其他方面也不会太差???????

曹性,袁尚,孟达其它方面很好,很强,不会太差吗????我看不出呀????


照一般情况判断,文丑武艺可能优于张辽。?????不会就是因为文丑射中马,张辽自行倒地,所以就根据此一箭,肯定了文丑高过张辽?????


一般情况判断?????什么是一般情况?????射了一箭就是一般情况吗???

徐晃的箭法也很牛B,一箭射断树枝,夺下锦袍.

张辽的箭法也牛B,一箭把黄盖射落水中.

2006-4-1 22:06 棍僧释延德
[quote]原帖由 [i]刘备是奸人[/i] 于 2006-4-1 21:45 发表




宋宪死了,魏续还去报仇,得出魏续武力比宋宪还高!!!!请问行吗????? [/quote]
从战颜良的表现来看,魏续连宋宪都不如。
所以,本人并不赞成以此为据判定文丑高于颜良,但不记得此论如何论证。故用调侃之语气说出。不过现在倒想再看相关论证,在网上却怎么也找不到了。
既然引起误会,不得不郑重声明:
有关文丑武力高于颜良之判断纯属引用,不代表本人观点:P

2006-4-1 22:19 棍僧释延德
[quote]原帖由 [i]刘备是奸人[/i] 于 2006-4-1 22:02 发表
一般来说,箭法好的其他方面也不会太差,像张清、李寻欢等能一招通吃的人除外。照一般情况判断,文丑武艺可能优于张辽。




曹性,袁尚,孟达的箭法不敢说个"好"字,但也过得去.一般来说,箭法好的其 ... [/quote]
哈哈,我是说了“可能”高,不是“肯定”高。
我所说的一般情况就是,在本门师兄弟中,射箭逊于我的人武艺也逊于我,仅此而已。所以我是据此推测,既然真实武艺和小说相差甚远,所以只是凭武学心得判断之,主观成分很重。
看先生之名和诸多言论,感觉对曹营众将评价一直较高,如果我对曹将之评价和先生差距甚远,只能说得罪啦!求同存异吧。
待到论证许褚典韦时,说不定我们的部分观点又会一致的B)

2006-4-1 23:20 马腾
[quote]原帖由 [i]天宫公主[/i] 于 2006-3-29 18:31 发表


赵粉是绝对不会接受文丑 = 一流的, 要不然的话, 赵云五十回合拿不下一个一流, 岂不... :lol: [/quote]

除了超一流以外,好象没有那个一流二流的能和赵云战五十回合不败

2006-4-1 23:29 刘备是奸人
[quote]原帖由 [i]马腾[/i] 于 2006-4-1 23:20 发表


除了超一流以外,好象没有那个一流二流的能和赵云战五十回合不败 [/quote]


徐晃,曹洪就能做到战赵云50合不败!!!!!文丑做到战赵云50不败,他们2人都能做到.你不见楼主把马超排第二名吗????曹洪能战第2名的马超50合不败,绝对有实力战排在马超之下的赵云50合不败!!!!!

2006-4-1 23:31 刘备是奸人
所以说徐晃,曹洪也是超一流!!!!!他们2人有与超一流高手战50合平手就足够了!!!!

2006-4-1 23:38 马腾
[quote]原帖由 [i]书者[/i] 于 2006-3-26 11:03 发表

胡说八道的是你吧,什么叫差点被马超打死,简直无稽之谈:angry: [/quote]

别忘了是曹操先派人帮忙的,如果不是许储危险了,曹操怎么会派人帮忙?:lol::lol::lol::lol::lol::lol:

2006-4-1 23:43 马腾
[quote]原帖由 [i]刘备是奸人[/i] 于 2006-4-1 23:29 发表



徐晃,曹洪就能做到战赵云50合不败!!!!!文丑做到战赵云50不败,他们2人都能做到.你不见楼主把马超排第二名吗????曹洪能战第2名的马超50合不败,绝对有实力战排在马超之下的赵云50合不败!!!!! [/quote]

我可没说我认为马超比赵云强

徐晃,曹洪能做到战赵云50合不败的说法毫无根据,除非他们有和文丑战100合不败的战绩,可惜他们没有

2006-4-1 23:45 马腾
别拿曹洪战马超做借口,车轮战不算数

2006-4-1 23:47 孤狼在途
[quote]原帖由 [i]刘备是奸人[/i] 于 2006-4-1 23:29 发表



徐晃,曹洪就能做到战赵云50合不败!!!!!文丑做到战赵云50不败,他们2人都能做到.你不见楼主把马超排第二名吗????曹洪能战第2名的马超50合不败,绝对有实力战排在马超之下的赵云50合不败!!!!! [/quote]
小刘啊,不要把俺拉进来啊。:ph34r:
1\马超排第二俺至少用了一整套数据文字来论证,曹洪如果能入超一流,你也可以用论据说哈,最好是解剖一下其人的全部战例;
2\“曹洪能战第2名的马超50合不败”,前面的帖子已讨论过,曹洪败了以及为何能超水平发挥,战到四五十合;
3\徐晃在颜良手下才走了二十合,怎么可能与在正常情况下赵云维持四五十合,除非颜良排在第二,这与你前面的观点却又不一致了;
4\曹洪战藏霸不利,如果洪是超一流,藏霸岂不是与吕布、关张赵等身?
。。。

2006-4-1 23:50 孤狼在途
[quote]原帖由 [i]马腾[/i] 于 2006-4-1 23:45 发表
别拿曹洪战马超做借口,车轮战不算数 [/quote]
知道就完了,没必要再争,其实也就是那么回事。

2006-4-1 23:53 孤狼在途
[quote]原帖由 [i]沙加1110[/i] 于 2006-4-1 14:44 发表
若是要三国人物像,孤狼不妨去这个相册看看
[url]http://photo.163.com/photos/wangpeng19840501/[/url] [/quote]
太感谢兄了,向你致以崇高的敬意,并问节日愉快,收藏了!

2006-4-1 23:57 马腾
再说一句,原文是:洪与马超战到四五十合,渐渐刀法散乱,气力不加。

这句话应该理解为曹洪与马超战到四五十合就已经明显处于下风了,这恐怕不能叫平手吧?

2006-4-2 00:00 孤狼在途
[quote]原帖由 [i]释延德大师[/i] 于 2006-4-1 17:31 发表
  颜文早死,焉知非福?

  看到近来众人热议二人武艺,又看到几幅人物图片,也来胡诌几句。
  此二人在小说中有名无字,已经注定他们是配角的命运。如果他们演陈佩斯的小品,那就只配有半个脸。记得孤狼 ... [/quote]
慢慢拜读中。
不过这两人却是小说中的重要配角,因为正是他们大大地衬出武圣之武勇---完全同意。

没有哪个人是蠢到挨两个人追杀,却拉箭去射离自己更远那个的。---同意。

兄的师父是个高人啊!

总之对以逸待劳的关公,他多多少少体力是有些劣势的。----与在下观点颇同。

文丑武力应该强于张辽、徐晃的任意一个。---在下亦是此结论。

2006-4-2 00:07 孤狼在途
[quote]原帖由 [i]马岱[/i] 于 2006-4-1 19:10 发表
对于颜良死了,文丑为什么要主动出战?在旁人看来以为不可理解,实际从心理上分析,并不奇怪。

首先,武将往往比较冲动和自信(自傲),比如黄忠在与李严单挑50回合还自称欲擒李严,关羽威名天下,过五关斩六将 ... [/quote]
放在大背景里说,曹操、袁绍此战不可避免,即使文丑不出面,此战也要打。
俺个人认为文丑作为超一流武将最大问题在于勇气不够!的确如兄所言“也不愿窝囊地坐缩头乌龟”,问题是“战不三合心怯”---伸出来的头又缩回去了。:)

2006-4-2 00:08 孤狼在途
[quote]原帖由 [i]释延德大师[/i] 于 2006-4-1 19:16 发表
不记得在哪看到一个惊人理论,说文丑武艺比颜良还强!而且还说得头头是道,据说日本过去制三国游戏时也是受此理论影响,有一些游戏编文丑武艺高颜良2至3点。
不会就是因为颜良死了他还敢上的原因吧:lol: [/quote]
是张国良老先生平话中的吧?

2006-4-2 00:11 孤狼在途
[quote]原帖由 [i]慕容血[/i] 于 2006-4-1 19:29 发表
带兵去报仇,也不是一开始就打算用单挑来解吧?

否则也要想好万一遇到关羽自己怎么处理的问题吧?

如果一开始就把文丑放在一个较弱的位置上,和关羽又是不期而遇,那么在前三合内感到强大压力心怯是可以理解的, [/quote]
同意“带兵去报仇,也不是一开始就打算用单挑来解吧?”
令人无法理解的是文丑战不三合就丢命,他主要输在心理上,当然关羽的武力不可小觑。

2006-4-2 00:14 孤狼在途
[quote]原帖由 [i]释延德大师[/i] 于 2006-4-1 22:19 发表

待到论证许褚典韦时,说不定我们的部分观点又会一致的 [/quote]
而且说不定会惊人的一致。:lol:

2006-4-2 01:22 棍僧释延德
是张国良老先生平话中的吧? ——

差点看成张国荣:lol:这几天这是个热门词。
多谢先生提醒,哪天定去查查。


俺个人认为文丑作为超一流武将最大问题在于勇气不够!的确如兄所言“也不愿窝囊地坐缩头乌龟”,问题是“战不三合心怯”---伸出来的头又缩回去了。 ——

我曾经用现代武学去分析《三国》《水浒》人物的武力,据说作者有那么两下子,尤其是施耐庵。所以他们的书描写的武艺有点真实性。我是从武将的单挑、步战、冲阵、掩护、突围、箭法、心理等多方面去衡量武将的综合武力的。

最后粗略排了前20位,结果文丑排名最后,就是因为心理素质差。

但是,我这20名排名很恐怖,从高到低分别是:
1.吕布 2.赵云 3.马超 4.许褚 5.张飞 6.黄忠 7.关羽 8.庞德 9.张辽 10.太史慈
11.孙策 12.魏延! 13.张郃 14.丁奉! 15.姜维! 16.颜良 17.邓艾! 18.文鸯! 19.甘宁 20.文丑 
看到如此排序,自己吓着自己了。
后来想也正常,《三国》中描写武打的细节不如《水浒》详细,论据颇为不足。而《水浒》多步战描写,有时里头的细节读起颇有武术中一招一式的风采,令我深有共鸣。而我的现代武学排三国人物,很多时候是作者描写得越细,就更多的证据来分析,就越觉得厉害。于是,蜀国的人就占大便宜了,他们的描写最多B)

2006-4-2 01:58 孤狼在途
[quote]原帖由 [i]释延德大师[/i] 于 2006-4-2 01:22 发表
是张国良老先生平话中的吧? ——

差点看成张国荣:lol:这几天这是个热门词。
多谢先生提醒,哪天定去查查。


俺个人认为文丑作为超一流武将最大问题在于勇气不够!的确如兄所言“也不愿窝囊地坐缩头乌龟” ... [/quote]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排名,这是个乐趣所在!
兄不必过谦,俺非常看好兄的武功。换作十年前,如果得知兄会武术,俺不定会登门讨教呢!现在人也老了,也懒了,曾经指点江山的意气以及激荡于心中的热血也慢慢平复了,只在书本中磨牙,偶尔激扬一下文字,算是业余爱好吧。
虽不完全赞同兄之排名,但同意兄之关于《水浒》、《三国》的论述。

去了一趟“禅武合一”,很不错,已收入个人精品藏,电影少林寺的主题曲当真好听,一晃二十余年过去了!

兄要常来坐坐,很想深入地交你这个朋友!

2006-4-2 02:16 良少侠
楼主什么时候出一下水浒的武力排名啊?感觉楼主分析挺客观的~:^%

2006-4-2 02:26 孤狼在途
[quote]原帖由 [i]良少侠[/i] 于 2006-4-2 02:16 发表
楼主什么时候出一下水浒的武力排名啊?感觉楼主分析挺客观的~:^% [/quote]
错爱了,谢!小兄来轩辕时间不长吧?
见本人的客观公允,水浒武力大排名!在第三页,俺就不顶起来了,以免惹下沽名钓誉的口非。
[url]http://wt.xycq.net/forum/viewthread.php?tid=60989&extra=page%3D3[/url]

2006-4-2 02:26 沙加1110
[quote]原帖由 [i]良少侠[/i] 于 2006-4-2 02:16 发表
楼主什么时候出一下水浒的武力排名啊?感觉楼主分析挺客观的~:^% [/quote]
本版早就有了…………
[url]http://www.xycq.net/forum/viewthread.php?tid=60989&extra=[/url]
孤狼宣传的不够啊…………
所以说孤狼真应该把自己发过的好帖子集中一下,方便大家吗……:P

[[i] 本帖最后由 沙加1110 于 2006-4-2 02:29 编辑 [/i]]

2006-4-2 02:34 孤狼在途
[quote]原帖由 [i]沙加1110[/i] 于 2006-4-2 02:26 发表

本版早就有了…………
[url]http://www.xycq.net/forum/viewthread.php?tid=60989&extra=[/url]
孤狼宣传的不够啊………… [/quote]
兄提供的“罗成”相册帮了俺的大忙啊,再次鸣谢了!
今日(4月1日)本来非常不爽,但是看了兄提供的东东后,恶劣的心情好多了,罗成此人一定是个连环画迷,收集那些东西得付出多大的精力啊,其中有一部是重金难求的精品!

2006-4-2 02:37 良少侠
[quote]原帖由 [i]沙加1110[/i] 于 2006-4-2 02:26 发表

本版早就有了…………
[url]http://www.xycq.net/forum/viewthread.php?tid=60989&extra=[/url]
孤狼宣传的不够啊…………
所以说孤狼真应该把自己发过的好帖子集中一下,方便大家吗……:P [/quote]
原来这样啊~不好意思~还是支持~

2006-4-2 02:40 孤狼在途
[quote]原帖由 [i]沙加1110[/i] 于 2006-4-2 02:26 发表
所以说孤狼真应该把自己发过的好帖子集中一下,方便大家吗……:P [/quote]
出完“客观公允”系列后吧,大约还有六篇:
客观公允,西游神通大排名!
客观公允,封神神通大排名!
客观公允,杨家将武力大排名!
客观公允,英烈传武力大排名!
客观公允,七侠五义武功大排名!
客观公允,红楼人物大排名!(非武力):ph34r:

2006-4-2 03:11 沙加1110
这是我收藏的一些电子书的图集,因为不是单图,所以一直没有提,既然孤狼对名著的图画还是挺感兴趣的,索性都找出来原始链接。因为集成为电子书了,所以要单独搞出来,恐怕还要用反编译软件,挺麻烦的,还是孤狼自己下下来自己欣赏吧。

如果是大路货,勿笑…………


四大名著珍藏版图集--三国演义(陈光镒、刘锡永等)
本书汇聚全国优秀绘画及文本作者达几十人之多,历时数载,全力组织,精心策划,经过几十年的传播,《三国演义》不仅成为中国绘画史的一张"名片",也转换成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成为里程碑式的经典之作。
[url]http://www.52ebook.com/book_8269.html[/url]

增像全图三国志演义人物画册
本书收集了广百宋斋和中华书局两个藏书版本的人物画共计一百余张。均为清末石印版。作者不详。翻页e书。
[url]http://www.52ebook.com/book_7043.html[/url]

三国演义连环画人物造型图集
广为读者喜爱的《三国演义连环画》就是通过这套图集来定型的。
[url]http://www.52ebook.com/book_6624.html[/url]

《三国演义人物绣像》连环画册
《三国演义》大型连环画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精心策划,全力组织,汇聚全国优秀绘画文本作者达几十人之多,历时数载,成书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全书影响之大,在连环画史上绝无仅有。《三国演义人物绣像》从连环画中收录选取了绘画人物共计270余幅图,展现了画家们精妙绝伦的绘画手法......
[url]http://www.52ebook.com/book_6454.html[/url]

三国演义连环画图集
《三国演义》大型连环画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精心策划,全力组织,汇聚全国优秀绘画文本作者达几十人之多,历时数载,成书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全书影响之大,在连环画史上绝无仅有。《三国演义》连环画经过几十年的传播,不仅成为上海人美的一张“名片”,它也转换成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成为里程碑式的经典之作。
本书收集了这套连环画的封面图60张。为保证画的质量,未加压缩。由多位中国画画家来创作。封面字是黎鲁请国画大师贺天健老先生书写。他的字刚劲有力。从第一册到第六十册,一气呵成。每册封面都有一颗鲜红的图章,形状不一,字体各异,标明每一册的册数。这些图章是约请杜冰如先生绘刻的。封面深蓝为底,烘托出秀丽的画面。不仅古色古香,而且非常醒目,开系列连环画封面装帧设计的先河。
[url]http://www.52ebook.com/book_6413.html[/url]

绘卷三国人物谱
叶雄是连环画家,也是国画里手,文字也不错,这就使这本《三国演义人物图》融合了艺术生活的方方面面,叶雄自己也说:“创作时眼前如见陈老莲、任伯年,画得入境时小说中的人物没有古今之分”,可见精力的投入。叶雄在此之前就出版了《水浒人物百图》,今年又在画《西游记人物图》。其实,绘画在宋以前与文学是不分家的,这样会使绘画的题材十分广泛,画家的修养也会以文学补养画艺,叶雄将绘画视为文学的一部分,自然提高了绘画的品位。本书共收录叶雄先生129位人物画.并附日本动漫大师正子公也的三国人物画多幅等等,大家可以比较一下不同的风格。
[url]http://www.52ebook.com/book_6100.html[/url]

四大名著珍藏版图集--水浒传(任率英、卜孝怀等)。
本书利用传统画风之优势,显得古风古韵,气势恢宏。绘画中无论是市井人情还是沙场拼杀,都一丝不苟栩栩如生。人物造型,严谨细腻,科学规范,十分符合历史特定环境。堪称精妙绝伦。的确称得上是我国绘画史上一套不可多得、灿烂辉煌的经典传世珍品。
[url]http://www.52ebook.com/book_8267.html[/url]

水浒画集之六:明刻忠义水浒全传图
《明刻忠义水浒全传图》明.刘君裕
本书插图为明朝万历年间的作品,最初为100幅,后来明末杨定见刻《水浒全传》,又补刻了20幅,总计120幅图。本图在表现方法上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极力避免每一回照例作一幅图的老套。而着重摄取书中最典型,最动人的故事与画面,来创作精美瑰丽的插图,图版由版刻名工刘君裕镌。构图严谨,刻绘精细。是同时期精品佳作。
[url]http://www.52ebook.com/book_7265.html[/url]

水浒画集之五:明刻水浒人物图
《明刻水浒人物图》明.杜堇
  《明刻水浒人物图》,清光绪六年(1880年)广东臧修堂刊本,有图五十四幅,每幅二人,绘梁山一百单八将。卷首刘晚荣序称:“得明杜先生堇为之补图……神妙出罗传之外。予藏之数年爱不释手,因择名手钩摹付梓,以会同好。”图版刀锋顺畅,背景繁复,人物大型,形像鲜明。明崇祯时陈老莲绘《水浒叶子》,仅四十人。本书将一百八人的英风侠气,皆绘写图中,以付剞劂。从这个意义上讲,其功甚伟。刘晚荣生活之世,去杜甚远,其所得是否出自杜堇之手,尚存疑问。此外,有清一代,一直以“诲盗”为由,严禁《水浒》,光绪朝亦不例外。故《水浒》一书,除清初芥子园刊本外,鲜见梓行。《水浒人物图》的绘镌,就显得更为珍贵,也为《水浒》这部旷世名作的木版画制作,打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url]http://www.52ebook.com/book_7264.html[/url]

水浒画集之四:水浒英雄画赞
《水浒英雄画赞》马骥绘
山东中青年画家马骥先生,潜心丹青,历数年功夫,绘水浒一百零八将诸人画像,其艺术风格独树一帜,审美视角独特,用笔果断泼辣、洒脱凝炼,表现力大度深厚严谨,具有强烈的色调突现,极具剌激力。昔人尝谓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因此,不同的画家所绘的《水浒》人物也各有千秋。马骥居山东之地,与梁山故垒不远,齐鲁民风朴野,从其用笔、施墨、敷彩、经营之中见出一股缘自梁山水泊的气韵,朴实而有山林旷野之气脉也,用色明快,笔墨爽利,活脱飞动,呼之欲出。
[url]http://www.52ebook.com/book_7263.html[/url]

水浒画集之三:剪纸水浒人物座次谱
《剪纸水浒人物座次谱》
本套剪纸系为流传民间的珍品,刀味和纸感十足,囊括了剪纸作品中诸多特有的技法,如“月牙”、“栅格”、“锯齿纹”等。 构图平视、对称,画面均衡,美观大方,线条粗细相宜,色彩鲜明,柔和协调,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收藏价值。
[url]http://www.52ebook.com/book_7262.html[/url]

水浒画集之二:水浒英雄108赞
《水浒英雄108赞》牛牧野绘
古人画水浒人物,不能不提明代的陈老莲。今人画水浒人物,军旅画家牛牧野是其中一位佼佼者。他出生于鲁西南郓城,其地的英雄河山、古老传说鼓舞了他,使他自幼就有着强烈的《水浒》情结。因而,在学习书画的过程中,他一直把“水浒人物”作为重要题材,目前,他成系列的水浒人物画已经完成三套,另外,各种以《水浒》为题的单体画更是不计其数。他说:“对某个题材若不能上升到研究的高度,是难以企及真正的创作的。”事实上,他的画作正是伴随着对《水浒》的一遍遍研读和探讨而不断深化和升华。他新近创作完成的水浒人物一百单八将,须眉毕现,观其线条则刀刻刃画,爽辣劲利,似有铮铮金石之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为每一位人物分别撰写诗句,蔚成“水浒人物一百零八赞”,诗画相配,相得益彰。
[url]http://www.52ebook.com/book_7261.html[/url]

水浒画集之一:水浒人物画谱
《水浒人物画谱》 周京新绘
  作为“新文人画”的代表人物之一,周京新被评价为“代表着《水浒》的姿态,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倒不是因为周京新作品的内容以《水浒》为主,而是他喜欢在画里题上轻松幽默的打油诗,有些“戏说”里玩世不恭的味道,同行称他为“画坛周星驰”。周京新自己说“有了这样一个任我自说自话的舞台,我便又有了一个可以自由自在地爱,自由自在地恨,自由自在地喜,自由自在地忧的大好天地!画《水浒》的感觉真好,好得令我时常独自窃喜——天助我也!感谢施耐庵老先生留下了这么好的一部《水浒》,给我多姿多彩的笔墨生活配给了一片如此殷实而享用不尽的“快活林”。”
[url]http://www.52ebook.com/book_7260.html[/url]

新绘水浒人物长卷
明有陈洪绶 今有戴叶缑
同是擎天笔 画尽天煞星
水浒人物画始称陈洪绶(陈老莲)画家构画融浑,使笔锋利,真是气象万千。简直登峰造极。历来被后世名家所推崇,而当今名家戴敦邦,叶雄,缑建明亦是水浒人物画的高手。今收集并整理这四位名手做此书,并运用画轴效果,相信大家会喜欢。
[url]http://www.52ebook.com/book_6034.html[/url]

翻页E书:水浒叶子
水浒叶子或称《水浒牌》。本e书为戴敦邦老先生的作品。
[url]http://www.52ebook.com/book_5421.html[/url]

四大名著珍藏版图集--西游记
四大名著珍藏版图集--西游记(戴敦邦、钱笑呆等)
绘者中包括戴敦邦、钱笑呆、张鹿山、刘汉宗、任率英、徐燕孙、陈缘督、郑家声、胡若佛、汪玉山等众多连坛高手,风格各异,精彩纷呈,喜欢《西游记》的朋友,喜欢这只专打妖精而又活泼调皮的猴子的朋友,本书一定会令您满意。
[url]http://www.52ebook.com/book_8268.html[/url]

新绘全本西游记
200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陈惠冠新绘全本西游记》,这部画集是第一部个人创作的《西游记》国画彩绘集。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神话小说巨著。惠冠先生以既传统而绕创意的国画语言,完整地展现出文学原著的谐趣横生故事与离奇曲折情节,形象地演绎了深蕴其间的思想哲理内涵。创作中,始终注意把握想象与真实的恰当关系,使读者能从他绘画的神话世界中获取审美享受,并能透过画面,联想到似曾相识的生活感受,得到启迪。
  在吴承恩《西游记》问世之前300多年,敦煌壁画上已出现头环祥光的玄奘(唐僧)以及牵马随行的猴形人(孙悟空)。可见民间早已在流传取经故事,并且各自在心中塑造着唐僧师徒形象。至于小说之后,更有舞台乃至影视上的唐僧师徒形象。唯因如此,惠冠先生在忠实于小说原著的基础上,斟酌借鉴前人有关唐僧师徒的造型成果,着力于刻画他们的个性特征,揭示各自的心灵世界,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而对于众多神魔鬼怪的形象,则以自己的理解与想象进行塑造,无不活灵活现。可以说,他笔下的《西游记》各色人物,既能为广大读者所乐意接受,又能充分体现出陈氏绘画创作的个性风格。
  这部西游画集的200幅国画彩绘作品,引领读者遨游瑰丽神奇的天上人间,让人在那诡谲变幻的氛围中,自始至终领受动感之美。不仅所有人物洋溢着生命活力,而且连那层出不穷的山水云石,或奇,或怪,或清,或幽,或险,或恶,无不生意盎然,引人入胜。
[url]http://www.52ebook.com/book_5903.html[/url]

四大名著珍藏版图集--红楼梦
四大名著珍藏版图集--红楼梦(张令涛、胡若佛等)。
本书包含新旧两种绘画技法,老红楼采用传统线描的表现方法,,线条流畅细腻,景物造型丰富优美,使每幅画面都有极强的可观性,雅俗共赏。新红楼虽然也采用了线描方法,但在人物、景物造型上有所创新。画家们在描绘大观园的景物时下了一番功夫。绘画时用了一些墨块来表现室中的红木家具和深色服饰。强调画面的黑白对比,增强了视觉效果。在构图上也有新突破,多采用俯视角度,可描绘更多的景物,有心境开阔之感。真是:
重睹红楼圆新梦,
金钗十二喜相逢,
宝黛又返大观园,
精品传世人称颂。
[url]http://www.52ebook.com/book_8266.html[/url]

戴敦邦绘全本红楼梦(修正版)
本站会员如歌2005.7.4修正版。《红楼梦》为中国古典小说的不朽名著,蕴有宽广深厚的社会历史、思想文化内涵和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而国画绘形写神的艺术语言,尤宜揭展扬厉这些作品的妙旨雅韵、美质诗情。
戴敦邦老先生化了整整两年光阴。集内许多作品,三易其稿。240幅画,实为艺术珍品。
一直想修正这本书.其中有几个bug,这次把它修改好.并把封面与封底换了.
[url]http://www.52ebook.com/book_6996.html[/url]

程十发、刘旦宅、戴敦邦精绘《红楼梦》插图
《红楼梦》始有插图,是从乾隆五十六年(1791,辛亥)程伟元、高鹗用木活字排印开始的,世称这个本子为“程甲本”,第二年,即乾隆五十七年(1792,壬子)程、高又删改初印本重印,世称这个本子为“程乙本”。从此,《红楼梦》就开始有了插图。但这时的插图,较为粗糙。本书由汪观清先生、李明海先生编集,将程、刘、戴三家的《红楼梦》插图汇编成一书,名曰《程十发、刘旦宅、载敦邦精绘 〈红楼梦〉插图》,由上海画报出版社出版,这无疑是集世纪红楼插图艺术之大成,读者只要手持一卷,便即拥有当代红楼的艺术宝库。
[url]http://www.52ebook.com/book_6749.html[/url]

红楼梦群芳图谱
以树木花卉比喻女人,这是我国传统的审美意识。《红楼梦》里的大观园,既是女儿国,又是百花园、据统计,这里有名有姓的年青妇女有120余人,花草、树木、藤蔓共130多种,确乎可称洋洋大儿。但是,细心的读者一定可以觉察,曹雪芹既没有孤立地写花卉,也太有孤立地写人物,很多地方花是人的影子,人是花的代身,常常’‘庄周梦蝴蝶,蝴蝶梦庄周”,浑为一体。这其间,还包含于作者运用隐喻、影射和象征等手法,有些推背图式的暗示,正如金陵十二钗图、册中的判词和14支《红楼梦曲》,令人扑朔迷离,玩味猜测。由此可见,曹雪芹在写《红楼梦》时,对其中大部分的女主角,都作了花卉的比喻,从而使大观国花团锦簇,色彩斑斓,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群芳争妍的景象。
  本电子书包括《红楼梦群芳图谱》三十余幅画,并附有多幅白描人物图
[url]http://www.52ebook.com/book_6748.html[/url]

红楼梦人物百图
本书共收集戴敦邦所绘的红楼梦白描人物画一百余幅。
[url]http://www.52ebook.com/book_6623.html[/url]

2006-4-2 03:39 孤狼在途
[quote]原帖由 [i]沙加1110[/i] 于 2006-4-2 03:11 发表
这是我收藏的一些电子书的图集,因为不是单图,所以一直没有提,既然孤狼对名著的图画还是挺感兴趣的,索性都找出来原始链接。因为集成为电子书了,所以要单独搞出来,恐怕还要用反编译软件,挺麻烦的,还是孤狼自 ... [/quote]
幸福来得太突然了,俺被眼前兄罗列的一大堆好东东惊呆了!
陈光镒、刘锡永、牛牧野、戴敦邦、钱笑呆、程十发、刘旦宅这一串闪光的名字!俺睡着了,又笑醒了!
俺总该说些什么,千言万语化为一个字:谢!
你多了一个身在武汉的朋友,如果你有空来武汉,俺将用热干面、豆皮、灌汤包、重油烧麦招待你早餐,用清蒸武昌鱼、粉藕排骨汤、沔阳三蒸、洪山菜薹招待你中晚餐,带你去领略与西湖齐名的东湖秀色、带你参拜有数百近千年历史的宝通寺、归元寺、与你一登四大名楼之首的黄鹤楼、与你一同追寻“武昌起义”、“八路军办事处”那段历史。。。。
今天俺丢了3600元人民币,却交了两个好朋友,高兴!
朋友们这就是武力排名的收获之一啊!

2006-4-2 07:28 棍僧释延德
[quote]原帖由 [i]孤狼在途[/i] 于 2006-4-2 01:58 发表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排名,这是个乐趣所在!
兄不必过谦,俺非常看好兄的武功。换作十年前,如果得知兄会武术,俺不定会登门讨教呢!现在人也老了,也懒了,曾经指点江山的意气以及激荡于心中的热血也慢慢平 ... [/quote]
3600元,唉……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先生这位朋友我交了!

[[i] 本帖最后由 释延德大师 于 2006-4-2 08:39 编辑 [/i]]

2006-4-2 07:41 棍僧释延德
今早和朋友晨练时,谈起了“文丑射马”一事。朋友的理论比我的还过分,他竟然觉得文丑是“故意”射马!

朋友的说法是:文丑第一箭被躲过,很可能就会改变攻击方式,既然射人会躲,射马呢?马绝对没人会躲。而且,既然有“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说法,为什么不能射马呢?

本人的观点是:虽然有“射人先射马”之说,但文丑第一箭射了人,第二箭未必会射马。既然有射中马上之人头部的准星,不会因为第一箭被其堪堪躲过,就放弃再射其头部的努力吧?

双方的磋商无果而终,我是肯定不能同意朋友之观点的,即使同意也不能让他知道:lol:不然我辛辛苦苦作的文丑“正打歪着”的论证不浪费了嘛?B)

不管是“正打歪着”论也好,“蓄意射马”论也好,还是其他的说法也好,总之我是说出自己观点了,就让大家自己判断去吧,反正人人心中有把秤:P

[[i] 本帖最后由 释延德大师 于 2006-4-2 08:43 编辑 [/i]]

2006-4-2 09:34 马岱
[quote]原帖由 [i]孤狼在途[/i] 于 2006-4-2 00:07 发表

放在大背景里说,曹操、袁绍此战不可避免,即使文丑不出面,此战也要打。
俺个人认为文丑作为超一流武将最大问题在于勇气不够!的确如兄所言“也不愿窝囊地坐缩头乌龟”,问题是“战不三合心怯”---伸出来的 ... [/quote]

仔细分析文丑的这一段话:

帐下一人应声而进曰:“颜良与我如兄弟,今被曹贼所杀,我安得不雪其恨?”

特别关注最后这一句“我安得不雪其恨”,听起来很有些无奈的味道,“我怎么能不去报仇雪恨呢”,潜意识为自己必须要去而不是自己要去 。如果是底气很足,应该是“我誓杀此贼”之类的豪言壮语。

如果袁绍听了沮授的建议,文丑就可以顺着台阶下来了,可惜袁绍偏要让文丑去送死。

2006-4-2 10:55 刘备是奸人
徐晃战(超一流)许储50合平手,20合败颜良.

文丑战(超一流)赵云50合平手,3合死于关羽刀下.

看不出文丑比徐晃强???????

2006-4-2 12:26 天宫公主
[quote]原帖由 [i]孤狼在途[/i] 于 2006-4-2 00:11 发表

同意“带兵去报仇,也不是一开始就打算用单挑来解吧?”
令人无法理解的是文丑战不三合就丢命,他主要输在心理上,当然关羽的武力不可小觑。 [/quote]

如果假设关羽的武力是仅次于吕布那个水平的, 这就没有"令人无法理解"之处了. 文丑的胆子也不是那么小, 孤骑追赶公孙瓒那次, 他要胆小早就要写什么"恐中伏兵而退"的这种话了. 所以最大的问题是你最初的定位不合理而已.

2006-4-2 12:49 天宫公主
[quote]原帖由 [i]马岱[/i] 于 2006-4-2 09:34 发表


仔细分析文丑的这一段话:

帐下一人应声而进曰:“颜良与我如兄弟,今被曹贼所杀,我安得不雪其恨?”

特别关注最后这一句“我安得不雪其恨”,听起来很有些无奈的味道,“我怎么能不去报仇雪恨呢”,潜 ... [/quote]

"誓杀此贼"里的贼是指谁? 关羽? 文丑就是要这么说, 老罗也绝不同意!

2006-4-2 14:03 伤云
[quote]原帖由 [i]沙加1110[/i] 于 2006-4-2 03:11 发表
这是我收藏的一些电子书的图集,因为不是单图,所以一直没有提,既然孤狼对名著的图画还是挺感兴趣的,索性都找出来原始链接。因为集成为电子书了,所以要单独搞出来,恐怕还要用反编译软件,挺麻烦的,还是孤狼自 ... [/quote]


这个太~~~棒了,孤狼把这个分离出来置顶吧~~~~~~~

2006-4-2 15:40 马岱
[quote]原帖由 [i]天宫公主[/i] 于 2006-4-2 12:49 发表


"誓杀此贼"里的贼是指谁? 关羽? 文丑就是要这么说, 老罗也绝不同意! [/quote]
不出现贼字,"誓杀此人""誓杀此将"也可。

2006-4-2 15:50 马腾
[quote]原帖由 [i]刘备是奸人[/i] 于 2006-4-2 10:55 发表
徐晃战(超一流)许储50合平手,20合败颜良.

文丑战(超一流)赵云50合平手,3合死于关羽刀下.

看不出文丑比徐晃强??????? [/quote]

说了半天全是废话,文丑武力是不是比颜良高这不好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文丑和颜良是同一级别,如果颜良是超一流,文丑也是超一流.颜良是一流,文丑也是一流.

2006-4-2 15:53 马腾
[quote]原帖由 [i]天宫公主[/i] 于 2006-4-2 12:26 发表


如果假设关羽的武力是仅次于吕布那个水平的, 这就没有"令人无法理解"之处了. 文丑的胆子也不是那么小, 孤骑追赶公孙瓒那次, 他要胆小早就要写什么"恐中伏兵而退"的这种话了. 所以最大的问 ... [/quote]

如果假设关羽的武力是仅次于吕布那个水平的,请问,关张两个人会战不下吕布吗?

2006-4-3 11:23 强哥
基本差不多呵呵!!:^%

2006-4-4 16:54 天宫公主
[quote]原帖由 [i]马腾[/i] 于 2006-4-2 15:53 发表


如果假设关羽的武力是仅次于吕布那个水平的,请问,关张两个人会战不下吕布吗? [/quote]

在三个武力一样的人里开始二打一, 二人方占微弱优势但"战不倒"对方, 是很正常的情况啊. 看整部三国单挑中, "数量"因素远不如"质量"因素重要.

2006-4-4 16:58 逍遥轩
[quote]原帖由 [i]孤狼在途[/i] 于 2006-4-1 23:47 发表

小刘啊,不要把俺拉进来啊。:ph34r:
1\马超排第二俺至少用了一整套数据文字来论证,曹洪如果能入超一流,你也可以用论据说哈,最好是解剖一下其人的全部战例;
2\“曹洪能战第2名的马超50合不败”,前面的 ... [/quote]

孤狼兄先前所说“另外吕虔、曹洪曾与张辽、臧霸有一战,不利,还请小兄谈谈看法。”

现找到原文:
却说曹操于黄昏时分,引军至西寨,四面突入。寨兵不能抵挡,四散奔走,曹操夺了
寨。将及四更,高顺方引军到,杀将入来。曹操自引军马来迎,正逢高顺,三军混战、将及
天明,正西鼓声大震,人报吕布自引救军来了。操弃寨而走。背后高顺、魏续、侯成赶来;
当头吕布亲自引军来到。于禁、乐进双战吕布不往。操望北而行。山后一彪军出:左有张
辽,右有臧霸。操使吕虔、曹洪战之,不利。

如此看来,张辽和臧霸山后一彪军的统帅来截击曹操,操使吕虔、曹洪战之我认为是领兵交战,而不是单挑。
孤狼以为这是单挑战例可能是前文的“当头吕布亲自引军来到。于禁、乐进双战吕布不往。”认为是吕布以一敌二为对打战例,从而得出后面张辽,臧霸战吕虔、曹洪也是单挑。但这并不严谨。
前面的“当头”“亲自”或许可得出吕布是一马当先引军杀到,之后和于禁、乐进战为单挑。
而后面的话不能臆断为张辽,臧霸单挑吕虔、曹洪。互相率兵交战的可能性更大,至少不能算他们绝对有效的单挑战例。

2006-4-4 22:56 马腾
[quote]原帖由 [i]天宫公主[/i] 于 2006-4-4 16:54 发表


在三个武力一样的人里开始二打一, 二人方占微弱优势但"战不倒"对方, 是很正常的情况啊. 看整部三国单挑中, "数量"因素远不如"质量"因素重要. [/quote]

两个打一个不能明显占上风这能叫"三个武力一样的人"?

2006-4-4 22:58 马腾
别忘了,双拳难敌四手.除非武力有相当的差距,否则两个打一个不可能不占上风

2006-4-4 23:04 马岱
张辽,臧霸单挑吕虔、曹洪
属于模糊战例(意思就是不确定因素较多),首先是单挑还是引军作战不祥,其次如果是引军作战,则双方兵力对比不祥。

模糊战例当然不是严格单挑,但也可以作为参考依据,完全忽视也是不对的。

首先,有引军作战形成单挑的战例,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了。
其次,从战前态势分析,双方的兵力情况大体相当。

张辽,臧霸对阵吕虔、曹洪时,曹操是看着对方冲过来时迎击的,派出实力明显弱于对手的军队作战的可能性不大。

如果曹洪换成张合,感觉上张合在这种情况下不应该会不利。

2006-4-4 23:07 马岱
[quote]原帖由 [i]马腾[/i] 于 2006-4-4 22:58 发表
别忘了,双拳难敌四手.除非武力有相当的差距,否则两个打一个不可能不占上风 [/quote]

把三国演义中所有一VS二的战例列出来,说不定你的看法会改变的,两人合力其实提高不了多少。

2006-4-5 09:24 逍遥轩
[quote]原帖由 [i]马岱[/i] 于 2006-4-4 23:04 发表
张辽,臧霸单挑吕虔、曹洪
属于模糊战例(意思就是不确定因素较多),首先是单挑还是引军作战不祥,其次如果是引军作战,则双方兵力对比不祥。

模糊战例当然不是严格单挑,但也可以作为参考依据,完全忽视也是 ... [/quote]
个人还认为不利的因素主要是吕虔,无论是单挑还是引军作战在整本书中没有什么表现,让他对张辽肯定是不利的~
另外,从个人对原著的感觉来看,从单挑能力来看臧霸与乐进战过,这两人的武功并不弱于曹洪。而领兵能力臧霸为优,赤壁时徐庶提出带臧霸去镇西北也能多少说明问题。

2006-4-5 09:42 逍遥轩
[quote]原帖由 [i]马岱[/i] 于 2006-4-4 23:04 发表
张辽,臧霸单挑吕虔、曹洪
属于模糊战例(意思就是不确定因素较多),首先是单挑还是引军作战不祥,其次如果是引军作战,则双方兵力对比不祥。

模糊战例当然不是严格单挑,但也可以作为参考依据,完全忽视也是 ... [/quote]
另外,既然楼主要追求相对的客观和公允,主要是去探究原著作者的本来想法,如依照毛本,那就对比毛本与罗本的差别,研究毛宗岗为什么那样改,其意图何在,这才是追求客观。
此外,严谨是很重要的,模糊战例也只能仅仅做参考而已,不能将其放入某个人的所有单挑战例。
就象陈寿作《三国志》,有疑问,模糊的史料而一概不用。

2006-4-5 10:50 youchangaaa
其实不在于武力多少,关键在于谁下手快,下手狠,就像关羽杀文丑,二话不说,上去就砍,牛!

2006-4-5 11:05 武悼天王冉闵
[quote]原帖由 [i]孤狼在途[/i] 于 2006-3-31 12:27 发表

第四人只怕是夏侯渊,文远的面貌清秀些,两人的胡子也不一样,渊是络腮胡,辽是山羊胡。

[img]http://www.xycq.net/photo/albums/userpics/10292/zhangliao.jpg[/img] [/quote]

第四人是曹仁

2006-4-5 12:42 午休时间来逛逛
个人倾向于第四人是夏侯渊。曹仁在连环画中都用鬼头大刀,这在《火烧新野》和《反西凉》中画得最清楚!不过这张图从没看到过,也不敢绝对肯定!

孤狼发的五虎将的图:
关羽——此图出现在《白马坡》(陈光镒绘)下邳落城之前。
张飞——此图出现在《千里走单骑》(陈光镒绘)古城会时。
赵云——此图出现在《长坂坡》(刘锡永绘)中。
马超——此图出现在《犯长安》(赵三岛绘)马超出战王方李蒙时。
黄忠——此图出现在《定军山》(朱光玉绘)中。

张辽的图出现在《定四州》斩冒顿时。
庞德的图出现在《反西凉》(李铁生绘)劫曹营落入陷坑后。

[[i] 本帖最后由 午休时间来逛逛 于 2006-4-5 12:50 编辑 [/i]]

2006-4-5 15:23 孤狼在途
[quote]原帖由 [i]逍遥轩[/i] 于 2006-4-5 09:42 发表

另外,既然楼主要追求相对的客观和公允,主要是去探究原著作者的本来想法,如依照毛本,那就对比毛本与罗本的差别,研究毛宗岗为什么那样改,其意图何在,这才是追求客观。
此外,严谨是很重要的,模糊战例也只 ... [/quote]
俺追求客观和公允,主要是去探究原著作者的本来想法,这句话没错;但俺依据的是毛本,这一点在一开始就说明白了,至于毛本与罗本的差别与俺的武评并无太大关系,研究毛宗岗为什么那样改那就不是武评了,而且这条岔路走不通,因此以罗本为据就是客观的潜台词,无法令在下接受。关于客观的定义前面文中有罗列,供你参考。

另外谁告诉你罗本就一定是原始的古本呢?关于版本问题多少专家穷经皓首尚未作出结论,现在谈依据谁似乎尚早。单就武评而言,毛、罗二本各有合理之处,关键你是如何去欣赏。例如罗本马超三合败张合,而毛本是二十合,是否毛本合理一点呢?同样的斩良之战,罗本明确交待有刘备“暗嘱”的重要因素,致使“英雄束手亡”,而毛本则淡化一点,需从上下文仔细推敲,罗本似乎又合理一点。仔细看的话,在俺的武评中,多有指出这样情形的例子,但是俺的原则是以一本为主,在武评之余,罗列比较另一版本。

关于张辽,臧霸单挑吕虔、曹洪,是俺提的一个问题,俺并为此作任何分析,主要的分析还在俺的虎级将领中体现,俺当然知道这是一个模糊战例,问题是马岱兄说得好“也可以作为参考依据”,只是可惜俺问得是你,却从马岱处得到了相对正确的答案。

三国一书(三种版本,六本)常备在俺的手边,这样查阅方便,也可减少失误。

2006-4-5 16:33 逍遥轩
孤狼兄你又理解错了,在下知道你依据的是毛本,我并没有“以罗本为据就是客观的潜台词”。
当然,罗本是不是就一定是原始的古本,至今尚未有结论。但通常认为罗本(嘉靖本)是比较接近最原始的古本的,但看过的人并不是很多。而目前的通行本是毛本,看的人是最多最熟悉的,所以孤狼兄你依据此本确有道理。其他的版本一般人(包括在下)知道的更少。
只是你依据毛本,那毛氏父子的想法意图是不是该考虑进去呢,有时候单挑战例与其他版不同(主要是罗本,毕竟很多争执都在于此),那么个人觉得应该试着探究毛氏认为罗本战例不合理的想法,而做如此更改的思路,以之为据才算是依照毛本。
另外,张辽,臧霸单挑吕虔、曹洪的问题,我在707楼做了回答。
孤狼你说“却从马岱处得到了相对正确的答案”。这个答案无所谓正确错误,只是马岱兄的想法跟你相符,你就可以说是“相对正确”。
但我个人不赞同,我的想法是“如果要追求客观和公允,严谨是很重要的,模糊战例也只能仅仅做参考而已,不能将其放入某个人的所有单挑战例。”
这只是我提的一个意见和建议,孤狼兄赞同也可反对也可,说“相对正确”或“相对错误”也都无所谓。
毕竟在论坛上是很难谁说服谁的,在下也并不执意于争个胜负对错的,能增长些见识,拓宽些视野足已。

只是希望兄不要再理解错我的意思~~

2006-4-5 19:17 马腾
[quote]原帖由 [i]孤狼在途[/i] 于 2006-4-5 15:23 发表

俺追求客观和公允,主要是去探究原著作者的本来想法,这句话没错;但俺依据的是毛本,这一点在一开始就说明白了,至于毛本与罗本的差别与俺的武评并无太大关系,研究毛宗岗为什么那样改那就不是武评了,而且这条 ... [/quote]



支持狼兄的观点,我最反感用所谓的"罗本"做借口来证明自己比看毛本的人水平高的人.

2006-4-5 19:20 马腾
[quote]原帖由 [i]马岱[/i] 于 2006-4-4 23:07 发表


把三国演义中所有一VS二的战例列出来,说不定你的看法会改变的,两人合力其实提高不了多少。 [/quote]

武力差距太大的当然看不出来两人合力能高多少.

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