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运筹帷幄 » 张飞—成长的烦恼


2004-1-12 16:31 伯牙子期
??《三国演义》的桃园三兄弟中,张飞是比较失落的一个。作为追捧对象,老罗把“仁德”、“忠义”等诸多好语都分派给了老大老二,一锅肉到张飞这儿就剩下汤了。差有一己之长,就算是 “武勇”了,也往往是和暴跳如雷、虚张声势等词联系在一起的。
   刘老大前半生征程经历了种种的不如意,屡失机遇和地盘,仔细一瞧,这都跟老三张飞爱耍脾气使性子有多多少少的关系。
   讨黄巾时,“砍头三人组”碰巧搭救了落难的董卓,后来见董卓非但了无谢意,还显得很傲慢,张老三火爆脾气就上来了。刘老大和他想法不一致,但考虑到“砍头三人组”要同行同止,就摆摆手一齐撤了。
   在占据平原小县后,县城虽小,也暂可遮风避雨。这时上面派工作组下来搞调研,当工作人员筹办调研经费时,张飞这次又没按住脾气,把人家痛打了一顿,于是一伙人成了在逃犯。
   刘备从救徐州,到得徐州,又到接纳吕布,这期间张飞经常那壶不开提那壶,说了很多不得体的话,泄漏了不该泄漏的机密,让他大哥很尴尬。
   因为酗酒丢了徐州后,张三爷并没有接受教训,又乔扮大盗半路行抢,被人找上门来,丢脸的还了人家失物,人家还是不依不饶,定要讨个说法,最后连小沛都住不下去了,只好到曹操那里避难。
   再以后在和曹军一起执行军事任务时,张飞又找机会发泄不满情绪,这回好歹被大哥及时的捂住了嘴,才没出什么乱子。
   那位说最初跟董卓闹翻不该算张飞的错,这明摆着是路线是非问题。可是这您得先了解刘备这人,他跟谁混的时间都肯定不会太长。羽翼丰满后轻者甩手走人,重者反戈一击。如果抽冷子突然对董卓下手,没准还立马会成为社稷的功臣。
  
   张飞虽然有很多缺点,但成长的过程还是有目共睹的。这最早是源于受歧视。
   三个人的关系往往是很难相处的,经常是两人投缘,一人受冷落。“砍头三人组”也存在这个问题。
   在丢徐州之前,本来张飞是自告奋勇要跟老大出征的,老大说那不行,老二不在,路上要说个话找谁去?张飞退而求其次,又报名守城,老大还是不放心,怕他靠不住。张飞一定要找回场子,想出了哈酒戒酒的主意,结果教训惨痛。在自杀未遂后,张飞在如何对待“酒”的问题上有了深刻的认识,以后用计多半与酒有关。
   曹操有一次派两个菜鸟来兴师问罪,张飞请战,竟遭到拒绝,理由是怕他不理解老大的意图。张飞为了争一口鸟气,苦思冥想,美酒计和苦肉计都用上了,终于大获成功,但也整整折腾了一夜。
   张飞在成长的道路上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自上次用计成功后,张飞感到对偷营劫寨有了一定的心得,在曹操自来的时候又玩起了这手,结果遭到重创,导致了三兄弟离散十余年。
   张飞在长坂桥的马尾拖树枝计策既是奇思妙想,也是长期的实践积累的经验所得,但拆桥的举动后来受到老大的批评。老大说他虽然会用计了,但终归还是老实。
   老大对张飞的评价是中肯的。以后张飞用计,虽然没少得逞,但归纳起来不外乎是借喝酒、殴打士卒和玩趣味体育游戏老这三样把戏来迷惑人,没脱离本色,别的脑筋基本不动。
   张飞自独自领兵入蜀后,就没再出过什么差错,除了Over那次以外。


==============================================
在攻城掠地的同时,看看此类文字调节一下情绪也是不错的.
如果有人喜欢就留着,否则就烦劳从风兄删了.

2004-1-12 19:47 桠枫
打督邮的是刘备吧~~(史实)

2004-1-12 22:43 子越
历史上张飞可是很有文采的,一手好书法,不比关羽差啊

2005-12-21 14:17 淡月如钩
这个……楼主也说了是《三国演义》里的张飞,没说是《三国志》里的张飞啊

2005-12-22 19:21 风云再现
[quote]原帖由[i]子越[/i]于2004-01-12, 22:43:56发表
历史上张飞可是很有文采的,一手好书法,不比关羽差啊[/quote]
以什么为证呢?

2005-12-22 19:49 三国博士
自上次用计成功后,张飞感到对偷营劫寨有了一定的心得,在曹操自来的时候又玩起了这手,结果遭到重创,导致了三兄弟离散十余年。



什么时候离散十余年了?

2006-1-1 14:51 markhappy
楼主说的,我很多不明白,我就不说了

2006-1-1 18:47 村夫
[quote]原帖由[i]zyb2005[/i]于2005-12-22, 19:21:21发表
以什么为证呢? [/quote]
自己查史書去。

2006-1-1 20:01 花差花差
史书也会骗人的说

2006-1-1 20:01 hlk688
这老张可是个好汉啊!

2006-1-2 14:25 花差花差
好汉不好汉何人知晓呢,历史上的事情太复杂,不是像说家常那样简单。

2006-1-3 00:08 东郭之狼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一个秋天,阆中嘉陵江的船工,从南津关下的河湾里捞起了一块碑,上书:“汉将军飞,率精兵万人,大破贼首张合阝于八蒙,立马勒铭。”至今这块用工稳的汉八分体写成的二十四个大字的碑,还完好地保存在锦屏山的碑林里。至于这块碑是否是张飞亲手所书,它又是怎样跑到南津关下的河湾里的?这些还有待考证。但是张飞善书法,却是有诗为证的。清朝纪晓岚有诗曰:“慷慨横戈百战余,桓侯笔扎定然疏,那知榻本摩崖字,车骑将军手自书。”(汉章元年张飞为车骑将军)。相传张飞初拜新亭侯时,命当地著名铁匠,采赤朱山铁石,昼夜冶炼,铸就一刀,相传此刀采日月之精华,融天地之灵气,取燕山之石以磨砺,用海河之水以淬清,因此质精形美,光照日月,锋利无比,削铁如泥,切物无声,将军带在腰间十分喜爱,胸中勃勃,大有写意,于是挥笔疾书写成了《新亭侯刀铭》——“新亭侯,蜀大将也!”此铭文字工整,铁画银钩,是少有的书法精品。人们不禁要问,张飞是一个武将,使惯了丈八蛇矛的手为什么能写出一手好字来呢?张飞小时候性情刚烈,脾气暴躁,常跟村里的小孩打架,招惹是非。父亲为了培养他成才,给他请了不少老师,都被他气走了。 张飞的舅舅李志,见张飞年少志高,就推荐了一个叫王养年的人给张飞做老师。这王养年做过朝廷的将官,很有些文武之才,因见朝廷昏庸,专横弄权,陷害忠良,欺压百姓,便弃官不做,回到家乡,以教书为生。说来也怪,张飞见王养年谈吐潇洒,举止大方,为人正直,对他格外敬佩,在他跟前慢慢规距起来。王养年对张飞又教文又授武,张飞刚满十三岁时,就能读《春秋》、《左传》,精通《孙子兵法》,练了一身好武艺。为了磨炼张飞的性情,培养他粗中有细的性格,王养年还想出了一个办法:教张飞练书法,画美人。经过三年的言传身教,张飞长进很快。他的书法在当时独成一体,他写的汉八分字独具一格,被人称道。同时他还能绘画,特别是画美女非常拿手,能与三国文人曹丕齐名。《历代画征录》对张飞画画的事还有记载呢,说“张飞,涿州人,善画美人”。《后汉史?画史》也有记载。原来涿州城内古楼北墙上画的《女娲娘娘补天图》、房树村佛阁内的壁画。就出自张飞的手笔。传说张飞驻阆中时曾经画过一幅《蜀道奔马》的图画,那雄壮的高头大马,四蹄奋起,俊尾力扬,显出豪放清敦的本性,面对艰险的蜀道,两眼透射出坚毅的光,不顾一切地向前冲驰。他的参军马齐看了这幅画称赞说:“将军画的马,剽悍无畏,情在画中,意在画外,莽撞于外而灵透于心,蕴藏着无尽的大智大勇!”

2006-1-19 13:05 兰陵笑笑生
[quote]原帖由[i]子越[/i]于2004-01-12, 22:43:56发表
历史上张飞可是很有文采的,一手好书法,不比关羽差啊 [/quote]
这个好象是真的,和他的勇猛有时联系不上而已!!!!

2006-1-19 19:34 山中立国
其实演义的张飞也挺可爱的,如果写到跟关羽一样文武双全就没有个性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飞—成长的烦恼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