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关于先秦的古怪姓名


2006-1-11 23:11 白木
称呼的问题。记得林汗达先生写的东周历史故事简易读本《春秋战国故事里》,秦上大夫百里郗有三个儿子,历史上称呼他们“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他们一家都复姓百里,那三个宝贝儿子的名分别是孟、西、白,而字分别是明视、乞术、乙丙。先秦的这种奇怪而凌乱的称呼习惯还不少,比如”鸱夷子皮“。
在这里请教方家,有什么具体的详细的规矩么?,谢了先。  

..以下是看先秦有关的东西看的.............................................................................
黃帝有四妃十嬪, 有熊氏。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個姓,它們是:「姬、酉、祁、己、滕、蒧(草花頭下面咸,音「真」)、任、荀、僖、佶、儇(音「宣」)、衣。

  夏都帝丘王族姓姒商朝都亳王族姓子

  伏羲后人为风姓

  楚国芈姓,王族熊氏,屈景昭为三大旁宗.

2006-1-11 23:13 fengxv
先秦的觉得今天的奇怪~~今天的觉得先秦的奇怪~~

2006-1-11 23:17 远舟
只有孟明视是百里奚的儿子啊

白乙丙是蹇叔的儿子

西乞术秦穆公另外搜罗来的

2006-1-11 23:21 远舟
且:
孟明视,姓百里,名视,字孟明
白乙丙,姓蹇,名丙,字白乙

有叫“百里孟明”的,也可以叫“百里视”的
但是“三个宝贝儿子的名分别是孟、西、白,而字分别是明视、乞术、乙丙”的说法绝对错误

2006-1-11 23:29 远舟
俺好像记得是:

古人一直把字作为敬称
先秦经常有不称姓而把字摆在最前面的
有时再加上名予以区别
不过这种方式到汉朝之后慢慢消失了

2006-1-11 23:39 慕容十二郎
黄帝姓公孙的说,有熊氏是部落名吧

2006-1-11 23:45 慕容十二郎
上古神话时期就不要说了,又没有文字记载,大部分都是后人附会的

2006-1-12 10:24 真定赵云
这个这个,咋跑这里来了,回老家去~~~

2006-1-12 10:55 梓庭君
还有那个会射箭的养由基,名字也够怪的。

2006-1-12 11:21 恨地无环
[quote]原帖由[i]梓庭君[/i]于2006-01-12, 10:55:51发表
还有那个会射箭的养由基,名字也够怪的。 [/quote]
树木被斫断处新生枝芽谓之“由”。
养由基就是树桩子……

2006-1-12 11:59 阿风语
古人的名字越读越象古人

2006-1-12 12:07 梓庭君
感觉当今常见的这些个姓,例如李王张什么的,战国之前都不常见,不知道什么时候冒出来的。

2006-1-12 12:12 cherry
今天所谓的姓,好些在先秦时代是氏吧……

2006-1-12 12:50 白手违命
在夏、商、周的时候,人 们有姓也有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
“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 、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
后世之姓,大约有以下几种来源:
[quote]1、以氏为姓。氏族社会晚期以至夏、商时代,分支氏族的标号有的也成为后起之姓,如:姬、姜、姒、风、己、子、任、伊、嬴、姚。
2、以国名为姓氏。夏、商二代均封侯赐地,西周初年更是实行大封建,大大小小的诸侯国遍布九州,这些国名便成为其国子孙后代的。如程、房、杜、戈、雷、宋、郑、吴、秦等。周文王封少子于狄域,其子孙便姓狄。白狄族一支在今河北省无极县建立鼓国,后代便有姓鼓。有的姓是秦汉以后外邦人带来的,如米姓出自西域米国,安姓出自安息。
3、以邑名为姓氏。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忿生采邑于苏,忿生后代因此姓苏。
4、以乡、亭名为氏。如嬴姓秦国的始祖非子的支孙封在邑乡,得邑氏;至六世孙被周禧王封为邑侯,采食解州。
5、以居住地为姓氏。如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这四郭便成了姓氏。
6、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氏。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姓林。又如齐国大夫童刁的孙子以刁氏传世。
7、以排行为姓氏。如春秋鲁国有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
8、以官职为姓氏。如西周的职官司、司马、司空后来均成为姓。又如汉代有治粟都尉,后代便姓粟。
9、以技艺为姓氏。商朝有巫氏,是用筮占卜的创始者,后世便以为氏。又如卜、陶、甄、屠等姓均是以技艺为氏。
10、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如慕容、宇文、呼延等。
11、以谥号为氏。如庄氏原为楚庄王之后,康氏原为周武王之弟康叔之后。
12、因赐姓、避讳而改姓。如南朝隆武帝把国姓“朱”赐给了郑成功,闽台百姓称郑成功为“国姓爷”。又如汉文帝名刘恒,恒氏因而改为常氏。[/quote]

2006-1-12 13:28 赤县匹夫
嗯,楼上的概括很准确。

先秦的怪名很普遍,郑庄公的名字翻译成白话文就是“难产”,赏识商鞅的那个卫国大夫名字叫“痤疮”,其它什么“黑屁股”、“黑肩膀”之类也很参见。联系柏拉图就是“膀大腰圆”的意思,看来中西在文明初期,对待名字都是同一种很率真、很直接的态度。

2006-1-12 13:43 慕容十二郎
姜小白、姬重耳、嬴任好、芈旅——这些名字还不错啊

2006-1-12 13:45 慕容十二郎
魏无忌、黄歇、田文、赵胜——这名字放现代都是比较平常的了

2006-1-12 23:20 爱上三国的女人
[quote]原帖由[i]赤县匹夫[/i]于2006-01-12, 13:28:19发表
嗯,楼上的概括很准确。

先秦的怪名很普遍,郑庄公的名字翻译成白话文就是“难产”,赏识商鞅的那个卫国大夫名字叫“痤疮”,其它什么“黑屁股”、“黑肩膀”之类也很参见。联系柏拉图就是“膀大腰圆”的意思,看来中西在文明初期,对待名字都是同一种很率真、很直接的态度。 [/quote]
是啊,我刚开始还在想怎么和乡下人起猫狗的习惯差不多,花猫就叫花花什么的..........啊  我闭嘴

2006-1-12 23:23 爱上三国的女人
[quote]原帖由[i]慕容十二郎[/i]于2006-01-12, 13:43:16发表
姜小白、姬重耳、嬴任好、芈旅——这些名字还不错啊 [/quote]
芈旅也做芈侣  可是我总是觉得这个名字难听,听上去像-驴

2006-1-12 23:24 慕容十二郎
[quote]原帖由[i]爱上三国的女人[/i]于2006-01-12, 23:23:15发表
芈旅也做芈侣  可是我总是觉得这个名字难听,听上去像-驴  [/quote]
其实读音和中国队那位前教练差不多——米卢

2006-1-12 23:31 爱上三国的女人
还有秦君叫嬴荡的~~~强!

2006-1-15 12:39 似水寒
[quote]原帖由[i]爱上三国的女人[/i]于2006-01-12, 23:31:36发表
还有秦君叫嬴荡的~~~强! [/quote]
据说这位是自己举鼎把自己砸重伤死的//

2006-1-15 15:09 远舟
[quote]原帖由[i]赤县匹夫[/i]于2006-01-12, 13:28:19发表
嗯,楼上的概括很准确。

先秦的怪名很普遍,郑庄公的名字翻译成白话文就是“难产”,赏识商鞅的那个卫国大夫名字叫“痤疮”,其它什么“黑屁股”、“黑肩膀”之类也很参见。联系柏拉图就是“膀大腰圆”的意思,看来中西在文明初期,对待名字都是同一种很率真、很直接的态度。 [/quote]
“寤生”应该是接近“小产”的意思

郑庄的老妈在桌上趴那么一会儿他就出来了

2006-1-15 15:17 白衣赵子龙
还是觉得那些姓名真不错
起的很有水平

2006-1-15 19:53 小行者
[quote]原帖由[i]铁木新哥[/i]于2006-01-15, 15:09:22发表
[quote]原帖由[i]赤县匹夫[/i]于2006-01-12, 13:28:19发表
嗯,楼上的概括很准确。

先秦的怪名很普遍,郑庄公的名字翻译成白话文就是“难产”,赏识商鞅的那个卫国大夫名字叫“痤疮”,其它什么“黑屁股”、“黑肩膀”之类也很参见。联系柏拉图就是“膀大腰圆”的意思,看来中西在文明初期,对待名字都是同一种很率真、很直接的态度。 [/quote]
“寤生”应该是接近“小产”的意思

郑庄的老妈在桌上趴那么一会儿他就出来了 [/quote]
难产   屁股先出来,不是头先出来。

2006-1-15 22:23 wrcxy
“寤生”我记得字面意思是到着生出来……

2006-1-15 23:19 疯猫
名字不过是代号.
古人比较纯真,在起名字的时候,往往会因当时的情况随便就起个,帝王将相也不例外.
古人在对名字的认识上,要比现代人高明.

2006-1-16 12:59 花醉红尘
[quote]原帖由[i]白手违命[/i]于2006-01-12, 12:50:25发表
[QUOTE]1、以氏为姓。氏族社会晚期以至夏、商时代,分支氏族的标号有的也成为后起之姓,如:姬、姜、姒、风、己、子、任、伊、嬴、姚。
[/quote]
呵呵,我姓姚,祖先岂不是有些来头

2006-1-20 15:06 jy1986824
有意思啊 ^_^

2006-1-21 03:04 晴雪飞滩
[quote]原帖由[i]梓庭君[/i]于2006-01-12, 12:07:33发表
感觉当今常见的这些个姓,例如李王张什么的,战国之前都不常见,不知道什么时候冒出来的。 [/quote]
有了!只是不是主流而已

2006-1-21 03:07 晴雪飞滩
[quote]原帖由[i]爱上三国的女人[/i]于2006-01-12, 23:20:34发表
[quote]原帖由[i]赤县匹夫[/i]于2006-01-12, 13:28:19发表
嗯,楼上的概括很准确。

先秦的怪名很普遍,郑庄公的名字翻译成白话文就是“难产”,赏识商鞅的那个卫国大夫名字叫“痤疮”,其它什么“黑屁股”、“黑肩膀”之类也很参见。联系柏拉图就是“膀大腰圆”的意思,看来中西在文明初期,对待名字都是同一种很率真、很直接的态度。 [/quote]
是啊,我刚开始还在想怎么和乡下人起猫狗的习惯差不多,花猫就叫花花什么的..........啊  我闭嘴  [/quote]
古代人把小孩的名字取得比较“低贱”,他们认为这样小孩不容易被鬼怪顶上,不容易夭折!

2006-1-25 00:06 golden
晋国有个叫叔向的贤士,居然姓羊舌~~~

2006-1-25 00:48 司马懿
[quote]原帖由[i]白木[/i]于2006-01-11, 23:11:39发表
称呼的问题。记得林汗达先生写的东周历史故事简易读本《春秋战国故事里》,秦上大夫百里郗有三个儿子,历史上称呼他们“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他们一家都复姓百里,那三个宝贝儿子的名分别是孟、西、白,而字分别是明视、乞术、乙丙。先秦的这种奇怪而凌乱的称呼习惯还不少,比如”鸱夷子皮“。
在这里请教方家,有什么具体的详细的规矩么?,谢了先。  

..以下是看先秦有关的东西看的.............................................................................
黃帝有四妃十嬪, 有熊氏。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個姓,它們是:「姬、酉、祁、己、滕、蒧(草花頭下面咸,音「真」)、任、荀、僖、佶、儇(音「宣」)、衣。

  夏都帝丘王族姓姒商朝都亳王族姓子

  伏羲后人为风姓

  楚国芈姓,王族熊氏,屈景昭为三大旁宗. [/quote]
不是吧!只有孟明视才是百里奚的儿子,另孟明是字视才是名,按现在的惯例应该叫百里视。

2006-1-31 21:51 私掠者
铁木新哥 说得对!

2006-1-31 22:19 慕容十二郎
[quote]原帖由[i]golden[/i]于2006-01-25, 0:06:11发表
晋国有个叫叔向的贤士,居然姓羊舌~~~ [/quote]
羊舌出自姬姓,是春秋时晋国晋靖侯的后代。春秋时晋靖侯的儿子公子伯侨有孙子名突,晋献公时被封在羊舌(在今山西洪洞、沁县一带),其后遂以羊舌命姓,称羊舌氏。羊舌族中有四人皆高门大户,世代为晋国大夫,世称羊舌大夫。

2010-7-25 09:44 佛山黄师傅
回复 #1 白木 的帖子

其实是我们现在人的感觉而已,这些名字在先秦是很正常,毕竟那会是发展时期嘛。

2010-7-28 10:16 吴元叹
孟明视是百里奚之子应该确凿无误,白和西被认为是蹇叔之子,貌似是有疑问的。左传只说蹇叔之子参加了这场战役,并没说明白这两个是他儿子,史记的说法是西乞术是蹇叔之子,白乙丙也有可能是(蹇叔子西乞术及白乙丙将兵),而东周列国志貌似是倒过来……
鉴于太史公离这个时代不算远,我们姑且认为西乞术是蹇叔子,白乙丙存疑好了

2010-7-28 16:59 羽扇纶巾
原来如彼,东周列国志误我!:hz1004:

2010-7-30 16:08 greatcqi
要知道那时候大多数人都是没有姓的。。秦国还属于“西戎”,在当时更是正常的事情

2010-7-30 16:33 小菠萝
那嫪毐这个名字够奇怪的。

2010-7-30 16:56 wakin98
是的,读史书最难得就是这些先秦古人的名字,大都不知道该怎么读,又难记!

2010-8-13 18:28 鬼谷之才


[quote]原帖由 [i]fengxv[/i] 于 2006-1-11 23:13 发表
先秦的觉得今天的奇怪~~今天的觉得先秦的奇怪~~ [/quote]
嗯,有道理。不同时代的风俗、习惯都不一样。

2010-9-18 12:39 汉之征南de
先秦男子是称氏不称姓

战国到秦 姓氏 两个合二为一,在先秦三代,姓和氏是完全不同的,男子称氏不称姓,女子称姓不称氏。

2010-9-30 07:12 蒹葭苍苍
古代称氏的也不少。姓是区别血统的,所以在婚娶中很讲究。氏是沿袭家业或立功受封。有人因此保留世族的氏号,而其中有些子孙(主要是庶支)又立了功劳,受到封赏也可以新开一氏,但血统还是跟老族一样的。所以在当时就算新开了氏号,也不能跟老世族通婚。到了后来,这些氏和姓慢慢混一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蒹葭苍苍 于 2010-9-30 07:19 编辑 [/i]][/color]

2010-9-30 14:15 KYOKO
。。古代的同姓不婚不太可能是真的吧?

2010-9-30 14:26 asky
请教 庾公之斯 伊公之他 子濯孺子

这些是姓名还是加了字?貌似行文逻辑完全不像中国人的名字啊。

2010-10-1 10:13 shuogao
要说名字怪我就想起了北朝的那些胡人

2016-6-29 15:35 白木
回复 #32 golden 的帖子

羊舍赤 羊舍锡  俩兄弟还挺有名

2016-11-22 16:30 dreambe
介子推,这可是大名人,现在可还有姓介的?

我认为古代有相当一部分姓氏绝嗣了,或者改成了别的姓氏,现在流传下来的只是一小部分。

2019-4-15 22:25 五袋石果
孟明视这个叫法是先秦时期的一种习惯,有名有字的人把字和名连起来叫,名“视”字“孟明”,字前名后。另外,孟明的孟字还有2个意思,一个是排行老大,是长子,另一个意思是表示他母亲是妾。
举个例子,孔子的父亲称 叔梁纥,叔梁是字,其中叔字是排行,表示至少有二个哥哥一个弟弟。孔子先祖孔父嘉,孔父是字,嘉是名。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五袋石果 于 2019-4-15 22:27 编辑 [/i]][/color]

2019-4-16 00:51 住持方丈
[quote]原帖由 [i]五袋石果[/i] 于 2019-4-15 22:25 发表
孟明视这个叫法是先秦时期的一种习惯,有名有字的人把字和名连起来叫,名“视”字“孟明”,字前名后。另外,孟明的孟字还有2个意思,一个是排行老大,是长子,另一个意思是表示他母亲是妾。
举个例子 ... [/quote]
妾是怎么看出来的?

2019-4-16 09:31 whh
[quote]原帖由 [i]住持方丈[/i] 于 2019-4-16 00:51 发表

妾是怎么看出来的? [/quote]


『「禮緯」嫡長曰伯,庶長曰孟』

正妻生的嫡長子稱為「伯」,媵妾生的庶長子稱為「孟」

2019-6-19 18:37 xpw1986
古人一直把字作为敬称
先秦经常有不称姓而把字摆在最前面的
有时再加上名予以区别
不过这种方式到汉朝之后慢慢消失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先秦的古怪姓名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