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三国史话 » 为魏延平反


2006-1-11 20:19 天生恶来
魏延(174-234),字文长,蜀汉的第五虎将。早年是刘表部下,因和蔡瑁不和而投奔长沙太守韩玄。后刘备攻打长沙时,因对韩玄不满而举众投降刘备,因年轻有为而深受刘备赏识。魏延脾气暴燥,刘备封汉中王时,因怕众人不服魏延,故而没有将其列入虎将之列,而是将魏延封侯。魏延请命任汉中太守,他说道:“若曹操派人来,我就为大王吞之;若曹操亲自,我就为大王拒之。”刘备十分赏识魏延,立即封他为汉中太守。这一举动使很多一直以为刘备将封张飞为汉中太守的人大出意料,就连张飞本人都很意外。但从后来来看,在魏延镇守汉中的六年时间里,不管是张郃还是曹真,都不敢正视汉中一眼。
    不明白老罗为什么说魏延脑后有反骨  ,在正史的三国中,我比较喜欢魏国,但在蜀国偶也喜欢张飞和魏延,他们两个都是帅才,文武双全。偶喜欢之(偶说的是正史)
    三国志也曾记载张颌和曹真的能力,也绝对是万里挑一的帅才,但连他们两个都不敢正视汉中一眼,足见魏延的能力了。可就是这么一个有能力的人,确被骂成这样。
    赤壁后,刘备在各处招兵买马,魏延在此时跟随了刘备,无论在此后的入川和汉中之战中都表现出色。后来刘备死后,魏延也有得到重用,但诸葛亮后来听信杨仪之言,遂不重用魏延(这里也看出了诸葛亮无识人之名,这点还不出夏侯敦大哥,谁说人家是独眼就看不清事了  )后来诸葛亮死的时候也没给魏延什么好处,最后魏延实在是看不服,所以起兵反杨仪(记住,这里是杨仪,而不是蜀汉),后来败了(不得人心),被马岱所杀。但后来刘禅把杨仪贬为庶民,说明了爱惜魏延之才(没想到刘禅还不是太傻)
其实历史上的魏延和《三国演义》里写的完全就是两个人。蜀汉历史上真正的第五虎将,反而被骂作是脑后有反骨。魏延如果泉下有知,怕是哭也哭不出来了。

另外说一下,蜀国所谓的五虎没有赵云。

2006-1-11 20:24 恨地无环
[quote]原帖由[i]天生恶来[/i]于2006-01-11, 20:19:57发表
最后魏延实在是看不服,所以起兵反杨松(记住,这里是杨仪,而不是蜀汉) [/quote]


文长的能力,在史区没有什么翻案的必要。
楼主写东西细心点,多点自己的看法会更好。

2006-1-11 20:29 天生恶来
[quote]原帖由[i]恨地无环[/i]于2006-01-11, 20:24:25发表
  

文长的能力,在史区没有什么翻案的必要。
楼主写东西细心点,多点自己的看法会更好。 [/quote]
呵呵,谢谢,对不起啊,打字打快了,没看见

2006-1-11 20:33 葛朗台
禅把杨仪贬为庶民,说明了爱惜魏延之才,也不用这么硬搬吧~

2006-1-11 20:57 风舞の岚
[quote]原帖由[i]天生恶来[/i]于2006-01-11, 20:19:57发表
魏延请命任汉中太守,他说道:“若曹操派人来,我就为大王吞之;若曹操亲自,我就为大王拒之。” [/quote]
我觉得还是用原话好些: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有气势,有胆略,就凭这句话我就为他折服,而且决不相信他是个反叛之人.

另外杨仪被贬和魏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吧.

2006-1-11 21:07 偷心猎人
魏延死了只能说可惜,想平反,难哪!

2006-1-11 21:10 tiger1970
文长公确实是大将.
忠而见杀,虽是自取,实在可惜.

2006-1-11 21:30 靛沧海
我觉得魏延的结局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性格确定的

2006-1-12 19:05 村夫
[color=red]早年是刘表部下,因和蔡瑁不和而投奔长沙太守韩玄。后刘备攻打长沙时,因对韩玄不满而举众投降刘备,因年轻有为而深受刘备赏识。[/color]
演义內容,魏延是刘备部曲。

[color=red]魏延脾气暴燥,刘备封汉中王时,因怕众人不服魏延,故而没有将其列入虎将之列,而是将魏延封侯。[/color]
历史上刘备沒在任何正式場合把任何人列入虎將之列。

[color=red]魏延请命任汉中太守,他说道:“若曹操派人来,我就为大王吞之;若曹操亲自,我就为大王拒之。”刘备十分赏识魏延,立即封他为汉中太守。[/color]
好像是刘备自己任命的,魏延沒自请,那番话也好像是任命后说的。

[color=red]在魏延镇守汉中的六年时间里,不管是张郃还是曹真,都不敢正视汉中一眼。[/color]
你看看那时的形势就知道了,關魏延屁事,还说正眼都不敢看?吹水要有个限度。

[color=red]但在蜀国偶也喜欢张飞和魏延,他们两个都是帅才,文武双全。[/color]
请舉一兩个魏延在“文”方面的長處或表现。

[color=red]赤壁后,刘备在各处招兵买马,魏延在此时跟随了刘备[/color]
與文章开头自相矛盾。

[color=red]无论在此后的入川和汉中之战中都表现出色。[/color]
论入川,張飛强;论汉中,黃忠猛。魏延算个毛,有哪些表现了?

[color=red]但诸葛亮后来听信杨仪之言,遂不重用魏延(这里也看出了诸葛亮无识人之名,这点还不出夏侯敦大哥,谁说人家是独眼就看不清事了)[/color]
诸葛亮不重用魏延?无论从演义和正史來说都是荒謬。

[color=red]后来败了(不得人心)[/color]
為什么不得人心?因為自己理虧。

[color=red]但后来刘禅把杨仪贬为庶民,说明了爱惜魏延之才[/color]
楊仪自己不犯错,后主还会贬他?
爱惜魏延之才?比周星馳还攪笑。

[color=red]另外说一下,蜀国所谓的五虎没有赵云。 [/color]
蜀国沒有所谓的五虎。

2006-1-12 21:29 寂寞的烟
搂住写的好混乱啊

2006-1-12 21:49 村夫
混乱还不是最大问题,而在于幾乎沒有一句说对。

2006-1-12 22:17 平生最爱周公瑾
[quote]原帖由[i]村夫[/i]于2006-01-12, 21:49:30发表
混乱还不是最大问题,而在于幾乎沒有一句说对。 [/quote]
题目还算正确吧。

我到不认为魏延是有反心的,他最后反了也是抢官做而已。要说真相么,我倒觉的他有可能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不过从人品上看,杨仪倒真未必比魏延强,而能力可能要更弱些。诸葛亮在用人上也不是没有值得后人质疑的地方。

不过要说给三国人物平反那也且轮不到魏延,曹操周瑜才是头两号冤案。

2006-1-12 22:41 村夫
[color=red]题目还算正确吧。[/color]
注意,是幾乎。
另外,题目还有正确不正确的?只有離题不離题。

[color=red]不过从人品上看,杨仪倒真未必比魏延强,而能力可能要更弱些。[/color]
JORDAN和BECKHAM比,能力可能要更弱些。
楊魏的能力根本沒可比性。

2006-1-12 22:46 平生最爱周公瑾
[quote]原帖由[i]村夫[/i]于2006-01-12, 22:41:06发表
[color=red]题目还算正确吧。[/color]
注意,是幾乎。
另外,题目还有正确不正确的?只有離题不離题。

[color=red]不过从人品上看,杨仪倒真未必比魏延强,而能力可能要更弱些。[/color]
JORDAN和BECKHAM比,能力可能要更弱些。
楊魏的能力根本沒可比性。 [/quote]
探讨问题么,主要是以文会友,以思想会友。不要总那么凶的指责别人啊。

你说他们能力不可比和我的意思是一样的,谁更适合统率三军这个不言而喻。在用人这个问题上诸葛老兄还是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2006-1-12 22:57 村夫
[color=red]探讨问题么,主要是以文会友,以思想会友。不要总那么凶的指责别人啊。[/color]
沒有这个意思,如果让阁下误会,抱歉。

[color=red]你说他们能力不可比和我的意思是一样的,谁更适合统率三军这个不言而喻。在用人这个问题上诸葛老兄还是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color]
对此沒有异议。
之前的反駁是把阁下的意思误会為“[color=blue]魏延比楊仪强,而诸葛重楊轻魏[/color]”。
事实上,除这个死后的领军问题外,诸葛对楊魏兩人还是比较能做到知人善用的。

2006-1-13 00:03 平生最爱周公瑾
[quote]原帖由[i]风舞の岚[/i]于2006-01-12, 23:50:03发表
诸葛还是比较倚重魏延的 [/quote]
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
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但魏延在诸葛手下真的物尽其才了么?

2006-1-13 00:09 蓝纱枫
[quote]原帖由[i]平生最爱周公瑾[/i]于2006-01-13, 0:03:11发表
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
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但魏延在诸葛手下真的物尽其才了么? [/quote]
“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这句话是形容演义里面蜀汉后期的情况。

历史上的廖化表现也不错。

另外,后主时期的第二批将领代表也还没轮到廖化,而是王平等人。

2006-1-13 00:10 风舞の岚
[quote]原帖由[i]平生最爱周公瑾[/i]于2006-01-13, 0:03:11发表
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
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但魏延在诸葛手下真的物尽其才了么? [/quote]
我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只用了倚重。

2006-1-16 19:34 杨威利
[quote]原帖由[i]平生最爱周公瑾[/i]于2006-01-13, 0:03:11发表
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
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但魏延在诸葛手下真的物尽其才了么? [/quote]
魏延在诸葛亮手下是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
除了诸葛亮以外就是他最大.如果这还不算重用,难不成要叫诸葛亮把自己的位子让给他.

而且建兴五年以后,诸葛亮一直是常驻汉中的,守汉中的并不是魏延.

至于廖化,魏国号称"精略方详"的郭淮同样被廖化击败过.
而魏延的最大战绩也只是在诸葛亮的派遣下在阳谿大破过郭淮.费瑶.

2006-1-18 17:13 一个人走好
说一点,街机里面好像没有马超吧
这里是史话也,不谈其他话题呀

2006-1-29 16:14 xlxxg
当时如果诸葛亮将指挥权交给魏延,部队能够安全返回汉中吗?而杨仪能够将部队安全带回汉中,这就是他的能力,就是诸葛亮将指挥权交给他的原因。
至于以后两个人怎么发展,已经不是诸葛亮能够预见的了,他是人,不是神。
如果诸葛亮真能够预见到魏延会造反,早找个理由将他杀了,不会将这个祸患留给杨仪去解决。魏延可是差点就让主力部队全军覆没的。

2006-1-31 13:58 伊达政忠
蜀汉本来就没立所谓的五虎将!而老罗所立的五虎将是根据三国志中<关张马黄赵>去立的.
而所谓反骨根本上就是诸葛亮不喜欢魏延此人.单单从魏与杨的矛盾上,诸葛就偏向杨.因此可以说魏是蜀汉最冤的武将

2006-2-1 00:30 偷心猎人
[quote]原帖由[i]杨威利[/i]于2006-01-16, 19:34:21发表
[quote]原帖由[i]平生最爱周公瑾[/i]于2006-01-13, 0:03:11发表
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
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但魏延在诸葛手下真的物尽其才了么? [/quote]
魏延在诸葛亮手下是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
除了诸葛亮以外就是他最大.如果这还不算重用,难不成要叫诸葛亮把自己的位子让给他.

而且建兴五年以后,诸葛亮一直是常驻汉中的,守汉中的并不是魏延.

至于廖化,魏国号称"精略方详"的郭淮同样被廖化击败过.
而魏延的最大战绩也只是在诸葛亮的派遣下在阳谿大破过郭淮.费瑶. [/quote]
郭淮也击退诸葛亮的进攻,更迫降了姜维手下两个将军
[quote]而魏延的最大战绩也只是在诸葛亮的派遣下在阳谿大破过郭淮.费瑶.[/quote]
而马谡的最大战绩也只是在[color=blue]诸葛亮的派遣下[/color]在街亭被张郃大破

2006-2-1 00:39 伊达政忠
说到底还是要怪魏自己。就因为诸葛亮没有采纳他奇袭长安之计,他就因此常常满腹牢骚,对杨仪被诸葛亮信用,他尤其不服,最后不顾诸葛亮的新亡,蜀汉急需稳定内部,而与杨仪刀兵相见。这种不顾大局的行为,当然要大失军心,使得他落个身败名裂的结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魏延平反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