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我思我在 » 对马克思的碎碎念……


2006-1-29 12:23 ptcn
[quote]原帖由[i]陈云逸[/i]于2006-01-29, 11:24:19发表
物质极大丰富话?也不会丰富到地球上男女比例1:7吧?男人都哪去了?先不从伦理角度去考虑,你一个人就7个老婆那别人就没有老婆了,说来说去还是资本主义.还讲人权呢,老婆也是人就能让你随意分配吗?这个例子极其不恰当. [/quote]
如果回复到母系社会,就可以解决“一周7个老婆”的问题。

历史上的母系社会是没有阶级的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共产主义的理想变得非常现实了。

母系社会最后被瓦解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无法确定孩子的父亲。这个问题现在已经不再是问题,因为已经有了基因技术。

回复母系社会,可以从根本上破除男人对女人的占有思想,也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在家庭、夫妻关系上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

2006-1-30 00:57 superzz_0
其实马克思的理论有很多正确性,其错误很少,但是执政党却故意夸大了一些东西,使得正确的也变成错误了....

2006-1-30 02:57 ptcn
现在连哪些是马克思原来的东西,哪些是“注释理论家”们续貂的东西,都很难搞清楚。一般人谁有那些功夫看马的原著。而且看了还得要分析、辨别。

比如,“五阶段”这个东西,我就不知道是马的原意还是他人续貂的。按罗素的评论,马说过:社会的关系的状态和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之类的。但这和“五阶段”还不完全是一回事。

很多声称不认同马克思主义的人,其探讨问题时显然都把“五阶段”作为了默认的前提。本坛里这样的人就很多。

2006-2-1 14:27 mjs205
[quote]原帖由[i]门清[/i]于2006-01-09, 13:09:31发表
其实马克思的那个理论对于任何“不公正的”社会,都是一种威胁  

国际歌不是也已经给叫停了么-_- [/quote]
噢,那么看来马哲也有希望免考了

2006-2-1 16:39 西晋羊牯
[quote]原帖由[i]mjs205[/i]于2006-02-01, 14:27:41发表
[quote]原帖由[i]门清[/i]于2006-01-09, 13:09:31发表
其实马克思的那个理论对于任何“不公正的”社会,都是一种威胁  

国际歌不是也已经给叫停了么-_- [/quote]
噢,那么看来马哲也有希望免考了   [/quote]
谁说国际歌叫停了?

不考马哲,加考三个代表和谐社会这些九流玩意不是更郁闷.

2006-2-3 19:46 marketing
马列主义毛思想邓理论江口号胡行动或者精神.......

2006-2-4 00:54 rhettbutler
[quote]原帖由[i]偷心猎人[/i]于2006-01-08, 0:03:17发表
剩余价值理论归理论,如果用到中国实际上来必须淡化或者否定存在剥削。比如说可以用中国是社会主义社会,资本家也参加劳动,而资本家通过合法纳税由国家分配进一步降低了剥削程度。因此我国现实中存在的剥削要远远少于资本主义国家。虽然这个答案看起来荒谬无耻,但是却是标准答案。  解释几无可挑剔,可写进教科书和各大机关媒体。 [/quote]
缴税教给国家,工人又没有拿到money.欧洲的资本主意国家缴税也不见得少.
我国现状况是: 资本家剥削工人,国家剥削资本家,贪官再剥削国家.
好个螳螂,好个黄雀!

2006-2-5 09:24 apes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家一派之言尚可,但若当成是一种神圣不容批判的指导思想,就只能说是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了。

2006-2-5 19:35 穆拉维约夫
马克思思想还是很伟大的。

2006-2-6 23:32 corgan
马克思在现在的西方来说是社会学的鼻祖,而不是作为一个哲学家,
其实从我们所学的也能看出这一点。
更谈不上什么对错的问题,从量子理论提出以后我想就没有人以为自己能够像上帝一样诠释这个宇宙,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最后想说马克思的那套理论想要硬往现实社会套的话,实在很搞笑,毕竟很不成熟

2006-2-7 12:34 门清
[quote]原帖由[i]西晋羊牯[/i]于2006-02-01, 16:39:55发表
谁说国际歌叫停了?

不考马哲,加考三个代表和谐社会这些九流玩意不是更郁闷. [/quote]
啊,用“叫停”好像不很确切。应该是“有意识地引导淡出”

现在中学音乐课本上好像已经没这歌了

2006-2-7 17:01 多度角
看到"共产主义"就看不下去了.
   原始社会那叫共产,还不是主义.
   共产主义是物资资料发展到相当阶段的产物.当今的国家还没有哪个能达到承载起共产主义这一上层建筑而应当有的经济基础.
  初级阶段不是凭空派生出来的,是中国社会主义的一部分,着实是一个漫长和必经的阶段啊!~

2006-2-8 11:04 悼红狐
[quote]原帖由[i]ptcn[/i]于2006-01-30, 2:57:15发表


很多声称不认同马克思主义的人,其探讨问题时显然都把“五阶段”作为了默认的前提。本坛里这样的人就很多。 [/quote]
很多声称不认同高鹗续红的人,其探讨问题时显然都把“后四十回”作为了默认的前提。

红楼梦八十回后,没有后四十回。~~~同出一辙

2006-2-16 18:35 chenchenpk
现在的人都把马哲当标签了,用到的时候拿出来贴在脸上,不用的时候就撕下来吐口吐沫再踩一踩。只要有人,有人性,共同富裕就永远达不到。
但是这并不影响马哲成为真理,屹立了那么多年依然不倒,前人可不都是傻瓜。如果你认为马哲已经一无是处了,已经是假大空的具体化,那么你肯定没看懂老马的哲学。

2006-2-16 21:44 ptcn
[quote]原帖由[i]悼红狐[/i]于2006-02-08, 11:04:38发表
[quote]原帖由[i]ptcn[/i]于2006-01-30, 2:57:15发表


很多声称不认同马克思主义的人,其探讨问题时显然都把“五阶段”作为了默认的前提。本坛里这样的人就很多。 [/quote]
很多声称不认同高鹗续红的人,其探讨问题时显然都把“后四十回”作为了默认的前提。

红楼梦八十回后,没有后四十回。~~~同出一辙  [/quote]
高补红楼,似乎有自己的说辞:在鼓担(?)上获得了后40回的残卷之类的。

也似乎有人在修辞等表达方式上做过统计研究,结果表明后40回和前80回的相关度非常高,说明后40回里曹雪芹的成分很高。

我自己对红楼没有研究,我也看不出后40比前80差别在那里。

从创作过程本身讲,曹先写出整部的初稿的可能性比较大。

姑妄猜之,或许曹雪芹自己压下了后40回,其原因可能是出于文字狱之类的考虑,毕竟红楼梦映射曹自己和其家族的现实经历的成分是很大的。

2006-2-23 13:29 寄奴
记得考马哲容易,辨证体系,虽有篡改谬误仍成体系,有逻辑的东西比较好记忆。
考社会主义建设就。。。。

2006-2-23 21:02 伤云
同情楼主.....

大学教育里的马哲透着一股子酸味,张嘴就“丑恶的”“万恶的”“剥削的”,这么强烈的主观性的丑化,简直和泼妇骂大街差不多,让人看了就反胃...更别提学了....
真不知道资本论的原文是不是也这样....

2006-2-27 19:36 ylawzx
[quote]原帖由[i]天宫公主[/i]于2006-01-07, 23:07:23发表
ptcn: 嗯, 刚刚GOOGLE了一下, 至少在哲学界里好象的确没有重名的.

马哲虽然有它不完美之处(本人也对他的唯物论不很欣赏), 但这并不足以让我们否定他的全部. 用21世纪的眼光看牛顿力学, 我们会发现它破绽百出, 但又有谁会说牛顿不是一个伟大的物理巨匠呢? [/quote]
看过这么一句话:任何理论思想体系都有其适用范围

2006-4-13 13:26 lionheart
《资本论》未将人性考虑在内,本就是不科学的。

2006-4-13 14:08 ericsim
楼主没看懂马列,鉴定完毕

2006-4-13 16:38 shishia
高,佩服。事实就是这样。马的思想已经是很BT的了,再经过BT的一宣传,就更BT了。连地面都有坑都出来了。

2006-4-13 19:09 七七白菜
共产主义感觉是有点虚幻

哪位大人解释下究竟什么是共产主义?

2006-4-13 20:37 acceehi
不同意楼主有关共产主义的论述
物质极大丰富后是可以填平欲壑的

2006-4-13 21:03 思念思想
楼主根本没看懂,马克思主义的关键词是"人们达到极高素质",素质这么高了,还能有什么需求.:():()

2006-4-14 09:56 七七白菜
人是欲望的动物,再高素质的人也有欲望

2006-4-18 13:29 poq
不知道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的论述是怎样的?
看到“欲望是人的本性”。“人的本性自私”之类的话,但是马克思主义也许并不认同这个前提。那么在此之上说共产主义也就没什么意义。
我对马克思主义也不知道多少,所以想请教各位大人。

2006-4-18 13:59 xwhero
[quote]原帖由 [i]七七白菜[/i] 于 2006-4-13 19:09 发表
共产主义感觉是有点虚幻

哪位大人解释下究竟什么是共产主义? [/quote]
做梦才会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的理论当中一部份来源于空想社会主义,所以共产主义就是其空想的部份!

2006-4-19 01:03 东山小草
在下对当初所学的马哲的最大感受是:它把正面和反面的话都说完了,还老是自己给自己下定义。
最痛恨的是:考试时,凡是马恩列斯毛之类的人说的原话,看起来再假都是科学唯物主义。可谁又会把这些人说的话全记住。

7个老婆的问题十分容易解决,只要找同样想法的6个男人和7个女人就可以了:qcool+

2006-4-22 22:24 xudch
[quote]原帖由 [i]shaboyi[/i] 于 2006-1-6 11:31 发表
马哲是开卷考的吧,开卷的话你还怨个头。

我当年(很多很多年以前的说)就是开卷的,抄了98,为本人大学单课最佳。。。 [/quote]


马哲开卷?!什么年代的事情呀?!
考试的时候背得我们呼天喊地的!老哥,你幸福啊!

2006-4-22 22:27 xudch
[quote]原帖由 [i]伊州牧[/i] 于 2006-1-6 17:41 发表
单凭'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这一条,就决定了马哲的永远正确 [/quote]
因此被奉之为真理.至少50年不变!

2006-4-22 22:30 xudch
[quote]原帖由 [i]慕容十二郎[/i] 于 2006-1-7 19:31 发表

单从马哲的辩证法来说,世界上就没有完全正确的东西

因此楼上是不是悖论 [/quote]

怎么是悖论呢?如果一个理论都打自己嘴巴,推倒自己,那这个理论就已经不存在了!

2006-4-22 22:35 xudch
[quote]原帖由 [i]天宫公主[/i] 于 2006-1-7 23:07 发表
ptcn: 嗯, 刚刚GOOGLE了一下, 至少在哲学界里好象的确没有重名的.

马哲虽然有它不完美之处(本人也对他的唯物论不很欣赏), 但这并不足以让我们否定他的全部. 用21世纪的眼光看牛顿力学, 我们会发现它破绽百出, 但 ... [/quote]

理论都是在不断完善中的,而牛顿等人之所以被奉为伟大,本人认为是因为他们走出了第一步,对后世人有启示作用.

2006-4-22 22:40 xudch
[quote]原帖由 [i]关内侯[/i] 于 2006-1-7 23:10 发表
马克思好歹还经过调查……建议楼主想驳倒人家的所有理论之前,先进行深入的社会调查和实践。

资本家总是尽可能的压榨工人的生产价值~这句话所有上班族(不包括国有企业、单位)都有体会~ [/quote]

资本家总是尽可能的压榨工人的生产价值??(作为一名工人我也支持)
我有一点疑问,到底人去生产东西,东西有价值,但其中属于人的生产价值如何去确切衡量呢?如果不能,就好难去批判资本家压榨工人的剩余价值!

2006-4-24 00:00 灭丗お杀神
呵呵~不明白

2006-4-24 12:41 xudch
[quote]原帖由 [i]西晋羊牯[/i] 于 2006-1-7 23:30 发表

剩余价值理论归理论,如果用到中国实际上来必须淡化或者否定存在剥削。比如说可以用中国是社会主义社会,资本家也参加劳动,而资本家通过合法纳税由国家分配进一步降低了剥削程度。因此我国现实中存在的剥削要远 ... [/quote]

现在外资注入,因此要防止私有制的抬头,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2006-4-27 00:01 zsxmmhd
老马还是很强的,不过他的经济理论似乎在外国并不特别被重视
但是也有人重视,谁呢,就是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名得凯恩斯
凯恩斯特别提到,在他之前,传统得李嘉图得教徒们(他确实把大多数经济学家形容成了原教旨主义者或者无耻得御用文人-------一如我们现在得某些人)根本没注意到有效需求,似乎生产本身就可以促进消费,也不存在"非自愿失业"
而仅仅有马克思等少数人注意到有效需求这个关键
虽然对于有效需求得解释和解决凯恩斯和马克思室不同的,不过我们那至少可以看出马克思在经济学上是如此敏锐,即使不是一个伟大的建设者,至少是一个杰出得建设性得破坏者

2006-5-6 17:51 yangzhi0
思想补充个个方向空切点:^%

2006-5-6 23:15 越骑校尉
其实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同启蒙思想、儒家思想甚至一神论一样,都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他们的观点都有对有错。单单针对其缺点就全盘否决,并不是一种明智的态度。这些各种各样的思想学说当作一般的参考就行了,但千万不要把它当成“圣经”,作为唯一的行为指导准则。

2006-5-19 17:37 lubur
马克思主义一旦上升为经典教条的话,也就不再是马克思主义了。
这可是毛泽东说的,既然他老人家这么说了,那么马克思主义也就成为攻不破的堡垒了

2006-5-31 12:38 deepfly
小时候性格十分内向,自然也喜欢胡思乱想,好处是得到了不少自己的观点。等到高二时学到马哲,竟然很多是完全一致,这是何等的震撼!:wub: 当然也有一些不一样的,但感觉马哲是很好的哲学体系。有句话不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可看作马哲吧),现实中能用到,自然很有意义。问题在于现在的教学方式吧,很让人反感(我政治成绩相当好,虽然我是理科出身,因为背背也费不了多少劲,但我十分反感现在的教学方式)。

对于共产主义,个人观点不妨看作一种理想和极限,或许我们能达到,或许达不到,但它在那里,能给人以精神支持(信仰的人和观望的人),就像天上的月亮一样。而且在趋近的过程中,也能得到很多,最少在知道对错之前,也应该给人以实践的机会吧。

2006-5-31 12:54 guy
[quote]原帖由 [i]deepfly[/i] 于 2006-5-31 12:38 发表
小时候性格十分内向,自然也喜欢胡思乱想,好处是得到了不少自己的观点。等到高二时学到马哲,竟然很多是完全一致,这是何等的震撼!:wub: 当然也有一些不一样的,但感觉马哲是很好的哲学体系。有句话不是说,实践 ... [/quote]

不要鄙视中国式的教育方式,中国人的智慧完全源于此,小时候不觉得,现在才有所体会了,好处太多

2006-6-1 12:44 deepfly
不是鄙视,而是认为很多不合适。我高考之前都是在一个小县城,平时学习起来很轻松,但现在想来,那些都对我比较简单,却进步无门,父母没文化,小时候自己又哪有太多自学的意识?而同学中有些人学习起来相当难受,这是没有因材施教;大学时考试物理,可以说就考你背公式,背得过就高分,背不过就低分,那些又有多大意义?毕业后什么都要重新开始学,感到自己的创造力几乎窒息,学习过的大多没用,动手能力极差(我还算好的,平时喜欢鼓捣),类似的还有很多,不是说要全盘否定,而是很多都要改变。

另外,对于政治的教育方式,可以说是反感。我还好,能够顺着书本作者的思路,对其进行重新整理,把许多教条化的去掉,而我的很多同学,直接就是气愤。比如,按行文思路,因为马克思说过,所以就正确。而我还想,一、毕竟马克思的很多都经过实践的检验,正确;二、先假设这个观点正确,记下来,在实践中证实一下;三、谁都难免失误,作者也是人,同样如此,包容一些,先应付完考试再说。而你看看我的一些同学的反应,你就会更明白(当然,这些并不符合马哲理念,但又有多少人尤其年纪小的人能理解呢)。

我并不反对政治教学,一是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完全没有,顶多形式不同;二是政治是人类的组织方式,确实有意义。但这种教育方式,只会起反作用,不知那些编书的老爷们明不明白这一点?

[[i] 本帖最后由 deepfly 于 2006-6-1 14:44 编辑 [/i]]

2006-6-1 16:08 guy
[quote]原帖由 [i]deepfly[/i] 于 2006-6-1 12:44 发表
不是鄙视,而是认为很多不合适。我高考之前都是在一个小县城,平时学习起来很轻松,但现在想来,那些都对我比较简单,却进步无门,父母没文化,小时候自己又哪有太多自学的意识?而同学中有些人学习起来相当难受, ... [/quote]

知识的积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记忆,通过考试限定你记忆一些东西,日后用的时候多少有点了解,以中国人的个性和社会环境来看,完全按各人适合的方式来教学,不现实,效果也不会比现在好,比如大学我没有开化学课,我现在就是完全的化学白痴。
而且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从小的机械记忆教育方式,使我们有了更好的逻辑性和知识基础,这些是西方人一般都赶不上的。至于动手能力和其他一些东西,感觉只要给我们国人机会,以小段时候后我们并不比他们差。

所以我肯定前期的教育方式,感觉差在受教育以后,而且完全受教育阶段过长了

2006-6-1 16:11 superzz_0
[quote]原帖由 [i]xudch[/i] 于 2006-4-22 22:30 发表


怎么是悖论呢?如果一个理论都打自己嘴巴,推倒自己,那这个理论就已经不存在了! [/quote]
辨证法作为理论确实是正确的,但是其不适用于真理.
因此我们也得知,辨证法本身也不是真理

2006-6-1 18:13 弱水千秋
老马的经济学不咋地,不过哲学观很值得借鉴

2006-6-2 09:14 deepfly
[quote]原帖由 [i]guy[/i] 于 2006-6-1 16:08 发表


知识的积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记忆,通过考试限定你记忆一些东西,日后用的时候多少有点了解,以中国人的个性和社会环境来看,完全按各人适合的方式来教学,不现实,效果也不会比现在好,比如大学我没有开化学课 ... [/quote]



嗯,我的意思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不合理的逐渐改变,我也知道巨变不现实,也没必要。这种方法类似于中国古代的教育方式,不给你解释,只要求你背过,然后在以后的日子里逐渐掌握。事实上,这种体制对我有利,因为自认为记忆力还算好的,上学时,不需要费劲,就可以成绩领先(平时不怎么看书,考试前突击一下,文科甚至只是半天,比那些成天刻苦的人成绩还高,有的还高许多,当然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在进一步提升上,当时却不觉得)。只是,这对整体而言不是什么好事,可能还会埋没大批天才,那些相对记忆力差而某些方面极为突出的人。相对我的记忆好,也并不是强记,而是串联。自己的观点,丢掉一把珠子容易,丢掉一串要难许多,何况知识更是网状。但是这是我自己总结出来的,没有人教过我,又有多少人能够有类似的方法呢?“寻章摘句老雕虫”,是一种悲哀啊。

大学之后的分科是必要的,因为人的精力有限,我的化学水平也仅限于高中。但人不能总是记忆,记忆也是有方法的,而不是现在这样,想想我的很多高中同学曾经每天看书18小时,持续一年多,那是怎样的恐怖,我做不到,尽管我成绩更好。


其实最令人担心的是创造能力,可以说建国后没出过一个真正的文学大家,而现在的新技术、新发明上也令人担忧,虽然我们的基础差、各方面条件也不行,但现状仍是说不过去,这和教育方式确实有关。

[[i] 本帖最后由 deepfly 于 2006-6-2 09:48 编辑 [/i]]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对马克思的碎碎念……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