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30 11:54
江郎才尽
看了寂寞空手道,渤海孙武等众多朋友的鼓励和支持,在下很是感动,在此本着来当节度使的初衷,借空手道兄“快餐”的理念,取此名,给初学对联者一些基本的语文知识讲解。
一。现代汉语中句子的基本构成:
主语+谓语+宾语
这是最常见的句式,例:
我(主)爱(谓)你(宾)
动词作为句子结构的语义核心,它所联系的第一层次是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它们对于确立一个句子的逻辑结构是必不可少的项,可以称之为论元,而状语、定语则是句子结构的非论元成分。所以对汉语语序的研究应该从论元和非论元两个层次上考察。定语一般修饰名词,状语一般修饰动词,例:
孤独的(定)我(主)深深地(状)爱(谓)你(宾)
另外还有补语,主要是说明宾语受到谓语作用后的状态。一般情况有个明显标志,即补语前面一般有“得”字连接,例:
这张(定)画(主)画(谓)得非常好(补)
也有不出现“得”的情况:
他(主)吐(谓)血(宾)不止(补)
二。古代汉语:
(1)判断句:
古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充当谓语而表示判断的语句,有时也使用判断词“是”,但多数时候是借“者”“也”“为”“非”等词表示判断。
例:食色性也。
(2)被动句:
被动句主要有八种形式:用“于”字表被动、用“见”字表被动、用“见……于”表被动、用“受……于”表示被动、用“为”字表被动、用“为……所”表被动、用“……为所……”表被动、用“被”字表被动。
例:A困于城中
B为之所困
(3)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常见的否定词“不、弗、未、非、否、毋、无、莫”等。
例:A未可知也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常见的疑问代词“何、谁、孰、安、胡、奚、曷”等。
例:A是可忍,孰不可忍?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4.介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常见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叫做介词宾语。
(4)成分省略:
文言文语句中根据习惯,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句子叫省略句。有承前省、蒙后省、承宾省、对话省,以及概括性省略等。古今汉语都有省略,古汉语的主语省略比现代汉语更多,常见的省略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介词。
例:小楼一夜听春雨(省主)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省谓)
操猛省(省宾)
屯兵夏口(省介)
(5)词类活用:
古汉语有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动词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例:名作动:神弗福福也,名词“福”作动词“赐福”讲,可引申为“保佑”。
名作状:斗折蛇行、“斗”、“蛇”都是名词作状语来修饰“折”、“行”,意思是“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使动用法:汗牛充栋。“汗”是使之出汗的意思。
意动用法: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小”是认为某事(物)小。
同时,还要特别关注一下谓语前置、定语后置两种倒装句和文言文中的固定句式。
谓语前置是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如,“甚矣,汝之不惠”。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语言现象称为定语后置。定语后置的句子,多在后面加“者”字,主要有三种格式:“中心词+之+定语”“中心词+定语+者”“中心词+之+定语+者”。
汉语语法博大精深,特别是古代汉语,更是变化多端,这些要靠平时积累。仓促之间,也只能先说这么多了。下面出几个对联,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着分析一下句子成份,如有活用的词,也标出来注明:
1。静夜山间春水碧,深秋月下落花残。
2。一帘蝶梦随花落,满腹春愁伴潮生。
3。一点浮云深碧落(单片)
下一篇讲词语的分类及用法。
2005-12-30 11:56
清秋轩主人
坐个沙发来吃快餐
2005-12-31 15:18
寂寞空手道
江郎兄,恕在下眼拙,竟然没看出来上面的三句里有活用的字!指点一下!
2005-12-31 19:43
江郎才尽
[quote]原帖由[i]寂寞空手道[/i]于2005-12-31, 15:18:43发表
江郎兄,恕在下眼拙,竟然没看出来上面的三句里有活用的字!指点一下! [/quote]
深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