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展禽的故事


2005-12-14 09:54 yjz99s1
春秋时鲁国有个年轻的贵族叫做展禽,传说中是展昭和柳公权的祖先。他一不会舞刀弄剑,二不会铁划银钩,这些方面可是比他的子孙差远了。不过他有一个长处就是人品很好。

    一日他在城外访友,归来时遇到大雨,回来晚了进不了城。就在一处郊外的破庙里过夜,后来来了一个女子,一进来就倒下昏迷了。全身湿漉漉的她仿佛穿着紧身透点装,按现代人来看非常的性感。可是当时的礼节是男女授受不亲,展禽应该避让,可天气这样冷,她全身直哆嗦,很容易冻死在寒冷的夜里。

    如果救她就要惹来很多的流言蜚语。到底是眼前的一条生命重要,还是自己的名誉重要。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展禽决定不畏惧流言,解开自己的衣服,让她坐在自己的腿上,把她裹在怀里,用自己的体温给她取暖。就这样风雨越来越大,赶了一天路的展禽也因为疲劳而靠着墙睡着了。一直到天明有人将其推醒,他们仍保持着睡前的姿势,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这就是典故“坐怀不乱”的由来。故事的主人公人姓展,名获,字禽,一字季,因为封地在柳下,死后谥号为"惠",所以被世人称为"柳下惠"。人人都称赞他是个守礼的谦谦君子,可我觉得他这么做更多的基于人道主义精神。

    柳下惠既有治国安邦之才,又具正人君子之风。恰生不时,一直未被重用,只做过士师(管刑狱)这样的小官。又因他执法严明,刚正不阿三次被罢免。可他从无怨言,每次国家需要他的时候他都挺身而出。公元前634年齐伐鲁,鲁国处在危急的时候。鲁僖公派他的弟弟展喜去对付齐军。

   是去刺杀主将吗?难道他才是展昭的祖先?非也非也,展喜是以鲁公使者的身份去犒劳齐军的。汗,人家都打到家门口,还派人去慰问啊,这是哪门子道理。这才是鲁国的高明之处,不战而屈人之兵。本来展禽是最佳人选,不过朝中和他有矛盾的众臣都不想让他立功,就推举他弟弟。鲁侯还是不放心,让展喜临行前向当时罢官在家的柳下惠请教,如何措辞。柳下惠面授机宜要他责备齐国没有遵守两国先主签定有互不侵犯。并指出齐国的君主爱面子,想继承齐桓公的事业,就不能失信于他国。果然展喜过去一说,齐兵自觉理亏而撤退了。

   哪有这么容易退了呢?小布什不是不管伊拉克有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都一样打。国情不同,春秋虽然是个“礼乐坏”,霸权兴的年代,不过很多的霸主如齐桓公和晋文公都是靠扶立周王室,取信于天下来辅佐武力争霸的。诸侯每次出兵总是要借报仇或者讨伐不道的名义进行的,齐国在道义上处于下风就只好退兵了。

    退休后的柳下惠在柳下招收门徒,传授文化、礼仪,致力于家乡的基础教育事业,深受乡人爱戴。也许孔子的先祖都有机会听过他的讲学啊。而他的子孙分别以柳和展为姓,而繁衍下来。

    可是故事还没有结束,柳下惠死后葬在汶水之阳。几百年后,秦军讨伐齐国,路经柳下惠墓地,尽管兵贵神速,可是秦主将下令:“有损坏柳下惠墓地一草一木者,杀无赦。”几百年后他的声名居然连武人都敬重啊。

    后世的孔子、孟子将他列为“被遗落的贤人”,孔子赞扬他:“降志辱身,言中伦,行中虑,斯已矣。”又说:“藏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孟子称他“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孟子赞曰“柳下惠,圣之和者也。”故世称“和圣”。

2005-12-14 10:11 远舟
谦谦君子风就是这样的了

近来屡见有人给“柳下惠”扣上礼教束缚、禁欲灭伦的帽子
除了感慨人心不古外,俺也为这种人的无知深感悲哀

2005-12-14 10:15 yjz99s1
[quote]原帖由[i]铁木新哥[/i]于2005-12-14, 10:11:39发表
谦谦君子风就是这样的了

近来屡见有人给“柳下惠”扣上礼教束缚、禁欲灭伦的帽子
除了感慨人心不古外,俺也为这种人的无知深感悲哀 [/quote]
偶发现网上有n多关于他的恶搞
所以想写点东西
其实我觉得他的人道主义精神很可贵

2005-12-14 12:22 心湖一笔斋
[quote]原帖由[i]铁木新哥[/i]于2005-12-14, 10:11:39发表
谦谦君子风就是这样的了

近来屡见有人给“柳下惠”扣上礼教束缚、禁欲灭伦的帽子
除了感慨人心不古外,俺也为这种人的无知深感悲哀 [/quote]
是啊   我倒觉得展先生应该更“人性化”一些

2005-12-15 01:37 格奥尔吉
这样的君子现在的确不多了。。。。。。。

2005-12-15 03:04 吕布貂蝉
你抱个不认识的女的到天亮~~别人不知道怎么想~~

2005-12-15 10:37 无知无畏
恩,楼上的说的有道理,不是没有这种君子了,而是人们不相信有这种君子了。如果你抱个不认识的漂亮女人过了一夜,没准第二天就成了某网站或是某报纸的新闻。

2005-12-15 10:55 赢任好
先秦的中国人才有泱泱古国之风啊。

2005-12-15 11:24 恨地无环
“坐怀不乱”和“嫂溺援之以手”、“衲子负女渡河”一样
都是有行无心、有行无为的肉体接触
这个“无心”就是指连“我不能有歪念头”这样的自我警示都不能有 纯粹的“赤子之心”
(突然发现这三个经典案例都和水有关……可见祸水之祸,非在于水,而在于心)

今人不光连这个不相信,连“发乎情,止乎礼”都不信了。(胡适是个“发乎情,止乎礼”的例子,但也评价不一)
比如一对男女朋友一起过了一夜,要说没有那个什么,几人会信咧?
但其实,粉臂横陈、坐怀不乱,红袖添香夜读书,刚强时诵一卷论语,柔腻处翻几页花间,更是风流~
色授魂予 妩媚处甚颠倒鸾凤多矣

马英九曾说自己看到优雅的女人仍会心动,一种“发乎情,止乎礼”的心动,“我不是柳下惠,美女坐怀我还是会乱,惟一能做的,是不给任何美女有坐怀的机会。”
虽是政客之语,倒也性情得体。

善哉 老衲说这些 罪过了

2005-12-15 11:43 yanhy
想到了刘备的舅子糜子仲了。

2005-12-15 14:32 门清
转炎黄春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展禽的故事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