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为什么在文天祥的作品中从未提过本朝的著名人物


2005-11-28 18:08 绝世天骄
我的想法是,难道文丞相他自以为是大宋第一人,所以不写宋朝其他人吗?
最近看了大家的讨论,总结了一下,其下原因大约可信——
首先最有可能的是桓大司马大哥,麒麟子姐姐说的:

1\岳飞是高宗杀的
2\文天祥是忠于南宋的

自然不会暴君之恶,所以没用岳飞的典故
(岳飞是个敏感人物,作为要做大宋忠臣的文天祥自然要对此小心了)
其次可能是张建昭大哥cherry说的,是因为写诗的需要,两点可能:
1古人写诗,有“用典”这一说法。本朝的事,可能还不算典故,能够成为典故的,应该至少是百年以前的吧
2人家写个正气歌总不能把从古到今的挨个写一遍吧,总要找典型,并且有时为了结构或音韵不得不舍弃一些
最后是人在江湖姐姐的意见,认为岳飞在当时还不出名,对这个不敢苟同啊,说关羽是后世捧红的是事实,但岳飞怎么说也是个英雄人物,恐怕在当时也是无人不知的了。

2005-11-28 18:18 klause
文丞相自己便是豪杰,不必东拉西扯引借他人之光华。

2005-11-28 18:24 klause
再有可能就是岳武穆的豪气和军事能力是文天祥无法比拟的,文相作战屡战屡败,鄂王则气冲黄龙府,相差太悬殊了,若一定要说文相的榜样,伯夷叔齐可能差不多,所以只能引刀一快以忠名流芳吧。

2005-11-28 18:25 绝世天骄
他的正气歌举了一大堆先贤,在他的诗中还大赞张巡,许远,苏武诸人,可就是不提岳飞~~不理解

2005-11-28 18:32 klause
那些人大部分符合文相当时的处境。

2005-11-28 18:33 绝世天骄
[quote]原帖由[i]klause[/i]于2005-11-28, 18:24:15发表
再有可能就是岳武穆的豪气和军事能力是文天祥无法比拟的,文相作战屡战屡败,鄂王则气冲黄龙府,相差太悬殊了,若一定要说文相的榜样,伯夷叔齐可能差不多,所以只能引刀一快以忠名流芳吧。 [/quote]
文天祥在江西时可是连战连捷,要不是张世杰,陆秀夫那些人把他排挤出朝廷,乱指挥的话,恐怕也没有崖山之败~

2005-11-28 18:35 张建昭
古人写诗,有“用典”这一说法。本朝的事,可能还不算典故,能够成为典故的,应该至少是百年以前的吧

2005-11-28 18:41 西晋羊牯
[quote]原帖由[i]绝世天骄[/i]于2005-11-28, 18:33:29发表
文天祥在江西时可是连战连捷,要不是张世杰,陆秀夫那些人把他排挤出朝廷,乱指挥的话,恐怕也没有崖山之败~ [/quote]
张世杰可是宿将,哪有什么乱指挥。

要说忠,这两个绝对不会比文天祥差。

2005-11-28 18:42 绝世天骄
啊?南宋词人引宗泽,岳飞故事的也不少啊~~

2005-11-28 18:42 klause
文天祥在江西最后败给了江西宣慰使李恒,在兴国县大败,残部只好退往广东龙川,1278年要去合师,但张世杰不同意,故在这年冬败给张弘范,在海丰被俘。

又:文天祥会指挥水军?

2005-11-28 18:44 klause
张世杰的兵法:

崖山尚有正规军和民兵20万人,而进攻的元军只有数万,仅就兵力而言,双方相差悬殊,且元军不善水战,宋军无疑在这方面占有优势。但张世杰已经对前途不抱希望,放弃了对崖门入海口的控制,把千余艘战船背山面海,用大索连接,四面围起楼栅,结成水寨方阵,把木制战船两侧用衬垫覆盖,以防御元军的火箭和炮弩,赵昺的御船居于方阵之中,打算在此死守。张世杰此举有两大失误,一是放弃了对入海口的控制权,等于把战争的主动权拱手交给了对方;二是把千余战船贯以大索,结成水寨,虽然集中了力量,但却丧失了机动性,相当于把宋军暴露在敌人面前,任人攻打。元将张弘范率水军赶到,控制了崖山之南的入海口,又从北面和南面两个侧翼切断了宋军的所有退路。宋军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在10多天的防御战中,将士们只能以干粮充饥,饮海水解渴,饮过海水的士兵呕吐不止,战斗力严重削弱。

2005-11-28 18:44 张建昭
人家写个正气歌总不能把从古到今的挨个写一遍吧,总要找典型,并且有时为了结构或音韵不得不舍弃一些,有必要对这个还研究来研究去的么?

2005-11-28 18:48 西晋羊牯
[quote]原帖由[i]绝世天骄[/i]于2005-11-28, 18:08:23发表
我的想法是,难道文丞相他自以为是大宋第一人,所以不写宋朝其他人吗?
    还请有识之士予以解答  [/quote]
岳飞是后来宣传才出名的,南宋时还不算典型,所以文天祥没有写他

2005-11-28 22:38 关内侯
[quote]原帖由[i]西晋羊牯[/i]于2005-11-28, 18:48:27发表
[quote]原帖由[i]绝世天骄[/i]于2005-11-28, 18:08:23发表
我的想法是,难道文丞相他自以为是大宋第一人,所以不写宋朝其他人吗?
    还请有识之士予以解答  [/quote]
岳飞是后来宣传才出名的,南宋时还不算典型,所以文天祥没有写他 [/quote]
同意

2005-11-29 14:49 桓大司马
我觉得原因可能是:
1\岳飞是高宗杀的
2\文天祥是忠于南宋的

自然不会暴君之恶,所以没用岳飞的典故

2005-11-29 19:20 张建昭
[quote]原帖由[i]桓大司马[/i]于2005-11-29, 14:49:23发表
我觉得原因可能是:
1\岳飞是高宗杀的
2\文天祥是忠于南宋的

自然不会暴君之恶,所以没用岳飞的典故 [/quote]
有道理。岳飞这个人太敏感,一些白衣的词人写写他的事迹倒无妨,而朝中的士大夫一般是不愿意趟浑水的。虽然岳飞在孝宗时就被平反,而后来又被封王,但理宗时排定“大宋昭勋阁二十四功臣”时却没有把岳飞这样一个功绩高得都封到了王爵的人排进去,这就可以看出点端倪来了。

昭勋阁二十四功臣:赵普、曹彬、薛居正、石熙载、潘美、李沆、王旦、李继隆、王曾、吕夷简、曹玮、韩琦、曾公亮、富弼、司马光、韩忠彦、吕颐浩、赵鼎、韩世忠、张浚、陈康伯、史浩、葛邲、赵汝愚。

与岳飞同时代的吕颐浩、赵鼎、韩世忠、张浚等都排进去了。

2005-12-1 18:46 绝世天骄
[quote]原帖由[i]桓大司马[/i]于2005-11-29, 14:49:23发表
我觉得原因可能是:
1\岳飞是高宗杀的
2\文天祥是忠于南宋的

自然不会暴君之恶,所以没用岳飞的典故 [/quote]
可是在孝宗已经为岳飞平反了啊~后来开禧北伐更是追赠鄂王啊~

2005-12-1 18:49 绝世天骄
[quote]原帖由[i]张建昭[/i]于2005-11-29, 19:20:07发表
[quote]原帖由[i]桓大司马[/i]于2005-11-29, 14:49:23发表
我觉得原因可能是:
1\岳飞是高宗杀的
2\文天祥是忠于南宋的

自然不会暴君之恶,所以没用岳飞的典故 [/quote]
有道理。岳飞这个人太敏感,一些白衣的词人写写他的事迹倒无妨,而朝中的士大夫一般是不愿意趟浑水的。虽然岳飞在孝宗时就被平反,而后来又被封王,但理宗时排定“大宋昭勋阁二十四功臣”时却没有把岳飞这样一个功绩高得都封到了王爵的人排进去,这就可以看出点端倪来了。

昭勋阁二十四功臣:赵普、曹彬、薛居正、石熙载、潘美、李沆、王旦、李继隆、王曾、吕夷简、曹玮、韩琦、曾公亮、富弼、司马光、韩忠彦、吕颐浩、赵鼎、韩世忠、张浚、陈康伯、史浩、葛邲、赵汝愚。

与岳飞同时代的吕颐浩、赵鼎、韩世忠、张浚等都排进去了。 [/quote]
在下孤陋寡闻还真不知道这个,可看这东西分明是搞党禁的产物啊~支持改革的一个没有

2005-12-3 10:59 xiaomatu
很重要的一点,文天祥举的那些先贤都是失败后重气节不投降,用来形容自己当时的处境比较合适。而岳飞对外作战是个胜利者,是被自己人害死的,所以不是很合适。再说本朝的他一个没举。

2005-12-4 11:49 寂寞的烟
文天祥在江西时可是连战连捷,要不是张世杰,陆秀夫那些人把他排挤出朝廷,乱指挥的话,恐怕也没有崖山之败~

呵呵 看看田中的小说 海啸  关于南宋的灭亡 写的很好

2005-12-9 19:34 cherry
问一句:吕颐浩、赵鼎、韩世忠、张浚——这几个入选是不是因为苗刘之变的勤王之功?
顺便推测一下文天祥不写岳飞的原因……估计主要是了选择和自己当时处境相似的古人,当然,列举岳飞可能语涉讥诮高宗或者也令他顾忌……

2005-12-9 19:42 右文
[quote]原帖由[i]张建昭[/i]于2005-11-28, 18:35:44发表
古人写诗,有“用典”这一说法。本朝的事,可能还不算典故,能够成为典故的,应该至少是百年以前的吧 [/quote]
是有这么一说,刘克庄在四六文里用本朝典故作对,都被看成另类了

2005-12-9 22:29 radiowave21
虽然南宋末期各地已经有岳飞祠,但似乎是从元朝后岳飞的地位才被抬到那么高的吧

2005-12-9 23:38 hlk688
[quote]原帖由[i]桓大司马[/i]于2005-11-29, 14:49:23发表
我觉得原因可能是:
1\岳飞是高宗杀的
2\文天祥是忠于南宋的

自然不会暴君之恶,所以没用岳飞的典故 [/quote]
我同意!

文前辈应该是有忌于封建主义的讳忌吧!

2005-12-10 03:38 慕容燕然
[quote]原帖由[i]cherry[/i]于2005-12-09, 19:34:20发表
问一句:吕颐浩、赵鼎、韩世忠、张浚——这几个入选是不是因为苗刘之变的勤王之功?
[/quote]
赵鼎号称“中兴名相”。
韩世忠是因为军功,同期的岳飞、吴氏兄弟因为本人或者后人的缘故无法入选。
张浚么,前后历经两朝的老油条一个。
估计只有吕颐浩是主要因为苗刘之变的勤王之功。

2005-12-10 16:24 cherry
张浚……寒……富平……曲端……晕一个……奇怪孝宗怎么还用他……
不过中兴四名将居然只进了韩世忠一个……继续晕……

2005-12-10 19:09 慕容燕然
张浚还是帮着高孝二宗、做了不少事的。
孝宗朝已经无将可用,所以后人评论时说“高宗朝有恢复之臣,无恢复之君。孝宗朝有恢复之君,而无恢复之臣。”
中兴四将中张俊搭上了秦桧、岳飞是高宗打倒的、而南宋解除武将兵权的第一刀就是砍向刘光世。

2005-12-10 19:40 cherry
张浚自然是做了不少事……不过他办坏的事也够可以了……
是了,鱼游不说我到忘了,中兴四名将,没惹上太多麻烦的也就一个韩世忠……其他几个么,我先寒一下……

2005-12-10 19:48 麒麟子
有这么一个原因,中国写时政的不多,自古以来,别说写诗词,就是续正史都是后朝为前朝续史。没有自己议论当朝的,关键就在于后朝人说话比较客观,评论的公正。前几天百家讲坛里说《清史稿》写清史的人都是大清的遗老遗臣,说话向着大清,所以清史稿里面把孙中山等革命领袖都写成了“贼”,最后蒋介石把写《清史稿》的三百多名旧清遗臣,都判了反革命罪等十九项罪名。
也许是文天祥为了出言谨慎,不好议论当朝人物功过,也算是借古喻今了。让我想起了京剧大师梅兰芳,梅先生是典型的抗日人物,但在沦陷区他不能排演抗日剧目,便在当时演出了京剧《穆桂英挂帅》来激励人民抗日。戏词里暗示的明白:想当年桃花马上威风凛凛,敌血飞溅石榴裙。有生之日责当尽,寸土怎能属他人!番王小丑何足论,我一剑能挡百万兵。

2005-12-10 20:23 cherry
议论本朝的士大夫怕是不少,两宋的笔记,写的都是本朝的事,不过诗词用典用本朝的似乎就少见……

2005-12-10 20:57 陆逊{伯言}
好象岳飞的名声那时还不那么响亮,文觉得他是韩世忠的手下吧

2005-12-10 21:15 cherry
咣当……岳飞的资历虽然比韩世忠浅些,但似乎没做过他的部将呀……何况中兴四将并称,岳飞在南宋时的声名应该是不低于韩世忠的……

2005-12-12 14:04 轩辕天之痕
偶不喜欢文天祥那样的人 
空有一身骨气何用 要有大的报复啊

2005-12-12 15:20 人在江湖
[quote]原帖由[i]张建昭[/i]于2005-11-28, 18:35:44发表
古人写诗,有“用典”这一说法。本朝的事,可能还不算典故,能够成为典故的,应该至少是百年以前的吧 [/quote]
进来同意一下小昭哥哥~~我们现在看岳飞很出名了~~那是后面几朝的人抬高的原因~~放回宋朝环境去~~不过是一隔世的同事~~还不至于成为典故~~~再说了~~文天祥只是写了首诗而已~~不是列历代名人录~~他诗里没引用的人比诗里引用了的多了去了~~如果以此苛求~~非读诗之法~~

2005-12-12 18:40 任尔风
[quote]原帖由[i]人在江湖[/i]于2005-12-12, 15:20:15发表
进来同意一下小昭哥哥~~我们现在看岳飞很出名了~~那是后面几朝的人抬高的原因~~放回宋朝环境去~~不过是一隔世的同事~~还不至于成为典故~~~再说了~~文天祥只是写了首诗而已~~不是列历代名人录~~他诗里没引用的人比诗里引用了的多了去了~~如果以此苛求~~非读诗之法~~ [/quote]
试猜想岳飞的形象于当时会不会类似于现今的林彪一般?晕,好像还是不太恰当哦。。。

2005-12-15 18:44 绝世天骄
总结整理,感谢大家帮忙了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