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25 11:29
黑传说
三国志记:“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也。兄笃,於乡里合部曲数百人。笃卒,荆州牧刘表令峻摄其众。表卒,峻率众归先主,先主以峻为中郎将。先主自葭萌南还袭刘璋,留峻守葭萌城。张鲁遣将杨帛诱峻,求共守城,峻曰:「小人头可得,城不可得。」帛乃退去。后璋将扶禁、向存等帅万馀人由阆水上,攻围峻,且一年,不能下。峻城中兵才数百人,伺其怠隙,选精锐出击,大破之,即斩存首。先主定蜀,嘉峻之功,乃分广汉为梓潼郡,以峻为梓潼太守、裨将军。在官三年,年四十卒,还葬成都。先主甚悼惜,乃诏诸葛亮曰:「峻既佳士,加有功於国,欲行酹。」遂亲率群僚临会吊祭,因留宿墓上,当时荣之。”
评曰:霍峻孤城不倾,
葭萌是刘璋让刘备驻守的地方,是用来防备张鲁的,处于腹背受敌地带,是刘备后门之一,刘备自己带兵往成都去,就留霍峻,几百个兵,可见对霍峻能力充分信任啊。
而霍峻也表现得不错,不仅识破张鲁的诡计,而且还对抗川军万人以上,守了一年,还斩了对方主将。很难想象,几百个人,光排队站满城墙、每日轮岗估计都不足,竟然能守这么久,而且还破敌,太猛了这人,这个绝对比郝昭光守不攻强,比张辽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要让他去帮关羽守荆州,至少不会比叛变的小舅子靡芳弱。
正是表现太强了,刘备特“分广汉为梓潼郡“,让霍峻成了梓潼的第一个太守,不过霍峻死得太早了,在官三年,年四十卒。
死后刘备”先主甚悼惜“,还”亲率群僚临会吊祭,因留宿墓上“,让老大亲自率群僚吊祭、而且还留宿墓上的,恐怕不多,也不是一个单纯一个太守的人能够消受的,除非真的在君主的心目中很重要才会如此。根据三国志,好像庞统也没这个待遇啊。
2005-11-27 23:28
fchu
我也推荐一个
陈到,字叔至,汝南人,随刘备身经百战蜀国建立后封亭侯,征西将军,协助李严镇守白帝,《三国志》称“征南(赵云)厚重,征西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列”。夷陵蜀军战败,陈到与傅彤断后,傅彤战死,陈到率白耳兵数百,几百杆枪就挡住了吴军的狂追,白耳兵战斗力可见一斑。
2005-11-28 18:46
fchu
霍峻之子霍弋 也是忠义之人
先主末年为太子舍人。后主践阼,除谒者。丞相诸葛亮北驻汉中,请为记室,使与子乔共周旋游处。亮卒,为黄门侍郎。后主立太子璿,以弋为中庶子,璿好骑射,出入无度,弋援引古义,尽言规谏,甚得切磋之体。后为参军庲降屯副贰都督,又转护军,统事如前。时永昌郡夷獠恃险不宾,数为寇害,乃以弋领永昌太守,率偏军讨之,遂斩其豪帅,破坏邑落,郡界宁静。迁监军翊军将军,领建宁太守,还统南郡事。景耀六年,进号安南将军。霍弋闻魏军来,弋欲赴成都,后主以备敌既定,不听。及成都不守,弋素服号哭,大临三日。诸将咸劝宜速降,弋曰:“今道路隔塞,未详主之安危,大故去就,不可苟也。若主上与魏和,见遇以礼,则保境而降,不晚也。若万一危辱,吾将以死拒之,何论迟速邪!”得后主东迁之问,始率六郡将守上表曰:“臣闻人生於三,事之如一,惟难所在,则致其命。今臣国败主附,守死无所,是以委质,不敢有贰。”是岁,蜀并于魏。戈保全一方,举以内附,咸因仍前任,宠待有加。
2005-11-28 19:14
任尔风
在下深表赞同。
以前在运筹版也发过类似的言论,引用一下,呵呵,斑竹不要怪我发广告。
[url=http://www.xycq.net/forum/index.php?showtopic=71514&st=15&#entry980211]http://www.xycq.net/forum/index.php?showto...15&#entry980211[/url]
帮忙编辑下
2005-11-28 21:21
陆逊{伯言}
霍峻的确厉害但也透漏着刘备阴险一面,他为了安抚荆州官员而令他局要职,再说了不能以几百人破数千人而说他多么多么厉害,应该是统一说的,光因此实在太片面了,而且他以前是刘表手下中朗将,如果他真心投靠刘备,那么对稳定荆州是有一定帮助的
2005-11-29 13:05
任尔风
伯言兄言下之意是?
霍峻并非真心归附?
2005-11-29 16:04
fchu
我也对 伯言 的话不解
[quote]霍峻的确厉害[/quote]
[quote]为了安抚荆州官员而令他局要职,再说了不能以几百人破数千人而说他多么多么厉害[/quote]
你到底认为他厉不厉害啊
2005-11-29 18:33
大头笨笨
有些夸张
三国的“名将”太多了
2005-11-30 18:26
陆逊{伯言}
当然厉害了,还用说吗?就是出场太少了,汗~~~~~~~~~`
我的意思不是他不真心降刘备,而是加封他对于荆州旧将有一定作用而已,安其心吗,刘备的政治还是很高的
2005-12-1 01:55
夏侯称
楼主太夸张了,张辽破敌十万,霍峻破敌万馀,这怎么能比。
在说地形也不同,葭萌附近山地多,袭击敌人部队当然容易,葭萌本来就是险关,要守更没问题。
关羽一大荆州,有多少城池,霍峻在攻打魏国同时,守住荆州?
2005-12-1 13:27
大头笨笨
呵呵,楼上说得对。
关羽固然名过其实,但决不至于连霍峻都比不上
2005-12-1 17:44
陆逊{伯言}
又没比过,谁知道?反正关羽没打过几会胜仗
2005-12-3 11:38
继续蔓延
也就是说和郝昭有异曲同工之妙 守城能力都是超一流的
2005-12-3 11:39
change
能否是敌未尽力而成峻之美名。
2005-12-5 23:25
实干司马
如果霍峻不是早死,肯定被诸葛亮大用。
2005-12-5 23:57
洗甲狼河
不如说是扶禁、向存他们太没用了
2005-12-6 00:39
黑传说
能带万人的估计也不会是省油的灯,两人不够努力或许是一个原因。不过为什么他们不努力打下葭萌,有根据地不就更好在两边说话了,再着主将也不至于被人突阵斩首吧?
搞不懂他们,只能说霍峻猛
2005-12-6 05:06
天宫公主
防守奇才应该还是不少的吧? 而且我觉得守住名将比守住乌合之众要更有含金量. 象黄巾农民, 大多连最根本的攻城知识都不具备的, 来个十万二十万的, 又有何惧? 曹仁抵抗周瑜, 关羽, 郝昭抵抗诸葛亮, 张特抵抗诸葛恪, 罗宪抵抗陆抗... 这些才真的是牛人. 还有, 徐荣混战胜孙坚, 曹操也是一个强人, 都比霍俊这点战绩厉害多了.
2005-12-6 08:39
陆逊{伯言}
[quote]原帖由[i]天宫公主[/i]于2005-12-06, 5:06:13发表
防守奇才应该还是不少的吧? 而且我觉得守住名将比守住乌合之众要更有含金量. 象黄巾农民, 大多连最根本的攻城知识都不具备的, 来个十万二十万的, 又有何惧? 曹仁抵抗周瑜, 关羽, 郝昭抵抗诸葛亮, 张特抵抗诸葛恪, 罗宪抵抗陆抗... 这些才真的是牛人. 还有, 徐荣混战胜孙坚, 曹操也是一个强人, 都比霍俊这点战绩厉害多了. [/quote]
姐姐出手,不同凡响
其实我觉得,蜀军那时的战斗力远远不如刘备,突斩例子很多,基本都是出其不意,关羽就是个好例子,其实葭萌关左右是山,陈兵一些,以为疑兵,还记得赵云在汉水破徐晃吗?估计就是受了霍峻的启发。
2005-12-6 12:56
superzz_0
[quote]原帖由[i]fchu[/i]于2005-11-27, 23:28:17发表
我也推荐一个
夷陵蜀军战败,陈到与傅彤断后,傅彤战死,陈到率白耳兵数百,几百杆枪就挡住了吴军的狂追,白耳兵战斗力可见一斑。 [/quote]
这个这个....出自何典啊?
在下孤陋寡闻了,陈到的描写貌似就上面点而已
2005-12-7 19:11
洗甲狼河
哈哈,出自本坛陶心兄的演义!
[url=http://www.xycq.net/forum/index.php?showtopic=52846]http://www.xycq.net/forum/index.php?showtopic=52846[/url]
2005-12-13 13:14
任尔风
[quote]原帖由[i]实干司马[/i]于2005-12-05, 23:25:32发表
如果霍峻不是早死,肯定被诸葛亮大用。 [/quote]
以前不知在哪里听说此人好像是蒯越的门生?谁能证实一下。。。
2005-12-13 18:06
陆逊{伯言}
[quote]原帖由[i]任尔风[/i]于2005-12-13, 13:14:32发表
以前不知在哪里听说此人好像是蒯越的门生?谁能证实一下。。。 [/quote]
不可能,要是怎么不和霍联络?而让他成了刘备得人?
2005-12-29 13:37
任尔风
[quote]原帖由[i]陆逊{伯言}[/i]于2005-12-13, 18:06:27发表
不可能,要是怎么不和霍联络?而让他成了刘备得人? [/quote]
各自为了自己的前途和理想也很正常吧?那怎么崔州平、石广元他们为什么不投刘备却要去作魏臣呢?
我不过是妄自猜度罢了,见笑见笑。。。
2005-12-29 14:38
老顽童
霍峻此战例着实精彩,8过也就一个守城之才,与“猛将”二字更是挂不上边。
2005-12-29 18:00
大雄GG
张辽和乐进李典一起用七千击退的孙权十万大军,霍峻用几百人击退万人还斩杀对方主将,没什么不可比的
2005-12-29 20:51
BadbaT
哪个国家都不缺将才
争的是统治者的战略眼光
2005-12-29 23:01
圆桌博弈家
[quote]原帖由[i]大雄GG[/i]于2005-12-29, 18:00:17发表
张辽和乐进李典一起用七千击退的孙权十万大军,霍峻用几百人击退万人还斩杀对方主将,没什么不可比的 [/quote]
那是扶禁、向存他们太面罢了。徐盛率领不足二百人对黄射几千人也大胜,在逍遥津同吴国名将们一起对张辽李典还不是被打得逃之夭夭,受伤连兵器都丢失。
2005-12-31 09:38
青蓝
张辽正是用伏击战把东吴打了个措手不及。甘宁不也百骑劫有曹操的营么。莫非曹操手下皆无能了?根本就不及反映罢了。
2005-12-31 12:16
圆桌博弈家
[quote]原帖由[i]青蓝[/i]于2005-12-31, 9:38:45发表
张辽正是用伏击战把东吴打了个措手不及。甘宁不也百骑劫有曹操的营么。莫非曹操手下皆无能了?根本就不及反映罢了。 [/quote]
甘宁百骑劫营是小规模偷袭,夜袭只吓了曹操军一下,壮大一下己方声势,没什么战果,根本不够资格同八百人击败十万人还杀对手名将的逍遥津大捷相比。
2005-12-31 12:44
sukerwl
[quote]原帖由[i]圆桌博弈家[/i]于2005-12-31, 12:16:25发表
甘宁百骑劫营是小规模偷袭,夜袭只吓了曹操军一下,壮大一下己方声势,没什么战果,根本不够资格同八百人击败十万人还杀对手名将的逍遥津大捷相比。 [/quote]
根本没有什么所谓的“八百人击败十万人还杀对手名将” 有的只是张、乐、于七千人通力合作与救兵配合完成的合肥之战
2005-12-31 13:06
圆桌博弈家
[quote]原帖由[i]sukerwl[/i]于2005-12-31, 12:44:34发表
根本没有什么所谓的“八百人击败十万人还杀对手名将” 有的只是张、乐、于七千人通力合作与救兵配合完成的合肥之战 [/quote]
“八百人击败十万人”是魏文帝的话,还杀对手名将指杀陈武,支持张、乐、于七千人通力合作的说法,救兵从何说起?
2005-12-31 13:33
sukerwl
[quote]原帖由[i]圆桌博弈家[/i]于2005-12-31, 13:06:18发表
“八百人击败十万人”是魏文帝的话,还杀对手名将指杀陈武,支持张、乐、于七千人通力合作的说法,救兵从何说起? [/quote]
合肥之役,[color=red]辽、典[/color]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
吴书曰:合肥城久不拔,纮进计曰:“古之围城,开其一面,以疑众心。今围之甚密,攻之又急,诚惧并命戮力。死战之寇,固难卒拔,及救未至,可小宽之,以观其变。”议者不同。[color=red]会救骑至,数至围下,驰骋挑战[/color]
2005-12-31 13:34
圆桌博弈家
会救骑至,数至围下,驰骋挑战
这个应该是七千人总数之内的军队吧?
2005-12-31 13:49
sukerwl
[quote]原帖由[i]圆桌博弈家[/i]于2005-12-31, 13:34:48发表
会救骑至,数至围下,驰骋挑战
这个应该是七千人总数之内的军队吧? [/quote]
1 张乐于的部队都在合肥城内被围
2 本部人马也不能叫“救骑”
3 “驰骋挑战”是救兵解围的常规战术
2005-12-31 14:03
圆桌博弈家
[quote]原帖由[i]sukerwl[/i]于2005-12-31, 13:49:51发表
[quote]原帖由[i]圆桌博弈家[/i]于2005-12-31, 13:34:48发表
会救骑至,数至围下,驰骋挑战
这个应该是七千人总数之内的军队吧? [/quote]
1 张乐于的部队都在合肥城内被围
2 本部人马也不能叫“救骑”
3 “驰骋挑战”是救兵解围的常规战术 [/quote]
那八百步兵能顺利出城挑战,说明围困合肥城并非严严实实,其实这种包围只属于四面路线被吴军封锁,还不是连出城机会都没有的情况。所以援兵很可能就是合肥城内的。史书也没记载援兵的来路。
2005-12-31 14:07
sukerwl
[quote]原帖由[i]圆桌博弈家[/i]于2005-12-31, 14:03:04发表
那八百步兵能顺利出城挑战,说明围困合肥城并非严严实实,其实这种包围只属于四面路线被吴军封锁,还不是连出城机会都没有的情况。所以援兵很可能就是合肥城内的。史书也没记载援兵的来路。 [/quote]
城内的兵救城内的兵 还称为“救兵” 哈哈 动动脑子
2005-12-31 14:09
圆桌博弈家
[quote]原帖由[i]sukerwl[/i]于2005-12-31, 14:07:50发表
城内的兵救城内的兵 还称为“救兵” 哈哈 动动脑子 [/quote]
那八百人早已经在城外战斗了。动动脑子
2005-12-31 14:16
sukerwl
[quote]原帖由[i]圆桌博弈家[/i]于2005-12-31, 14:09:05发表
那八百人早已经在城外战斗了。动动脑子 [/quote]
在城外战斗孙权还不紧不慢的围城?还打算开条生路?还不撤?
2006-1-2 14:30
陆逊{伯言}
[quote]原帖由[i]圆桌博弈家[/i]于2005-12-31, 14:09:05发表
那八百人早已经在城外战斗了。动动脑子 [/quote]
八百算救兵?厉害
2006-1-3 18:46
杨少凡
[quote]原帖由[i]圆桌博弈家[/i]于2005-12-31, 14:03:04发表
[quote]原帖由[i]sukerwl[/i]于2005-12-31, 13:49:51发表
[quote]原帖由[i]圆桌博弈家[/i]于2005-12-31, 13:34:48发表
会救骑至,数至围下,驰骋挑战
这个应该是七千人总数之内的军队吧? [/quote]
1 张乐于的部队都在合肥城内被围
2 本部人马也不能叫“救骑”
3 “驰骋挑战”是救兵解围的常规战术 [/quote]
那八百步兵能顺利出城挑战,说明围困合肥城并非严严实实,其实这种包围只属于四面路线被吴军封锁,还不是连出城机会都没有的情况。所以援兵很可能就是合肥城内的。史书也没记载援兵的来路。 [/quote]
“那八百步兵能顺利出城挑战”
》》》“救骑”明明是骑兵嘛,怎么能说是八百步兵。
》》》张辽那次八百人突袭吴营是夜袭,而且是当时吴军刚到城下,立足未稳时动的手,打败的不过是孙权直属的先头部队而已,后继潘璋部队一到,不就立马合围,若不是张辽勇猛,换个牛金之辈早被包围全歼了,谈何“胜利”,最大的用处只是打击了吴军士气。
》》》最后要不是“疾疫”救驾,曹操远在汉中,等他们赶到,吴军百日猛攻,合肥孤城也沦陷了。
》》》最后还是佩服南朝名将韦睿,灌水破合肥,真个厉害。
2006-1-3 19:03
远游冠
[quote]原帖由[i]杨少凡[/i]于2006-01-03, 18:46:19发表
[quote]原帖由[i]圆桌博弈家[/i]于2005-12-31, 14:03:04发表
[quote]原帖由[i]sukerwl[/i]于2005-12-31, 13:49:51发表
[quote]原帖由[i]圆桌博弈家[/i]于2005-12-31, 13:34:48发表
会救骑至,数至围下,驰骋挑战
这个应该是七千人总数之内的军队吧? [/quote]
1 张乐于的部队都在合肥城内被围
2 本部人马也不能叫“救骑”
3 “驰骋挑战”是救兵解围的常规战术 [/quote]
那八百步兵能顺利出城挑战,说明围困合肥城并非严严实实,其实这种包围只属于四面路线被吴军封锁,还不是连出城机会都没有的情况。所以援兵很可能就是合肥城内的。史书也没记载援兵的来路。 [/quote]
“那八百步兵能顺利出城挑战”
》》》“救骑”明明是骑兵嘛,怎么能说是八百步兵。
》》》张辽那次八百人突袭吴营是夜袭,而且是当时吴军刚到城下,立足未稳时动的手,打败的不过是孙权直属的先头部队而已,后继潘璋部队一到,不就立马合围,若不是张辽勇猛,换个牛金之辈早被包围全歼了,谈何“胜利”,最大的用处只是打击了吴军士气。
》》》最后要不是“疾疫”救驾,曹操远在汉中,等他们赶到,吴军百日猛攻,合肥孤城也沦陷了。
》》》最后还是佩服南朝名将韦睿,灌水破合肥,真个厉害。 [/quote]
于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
椎牛飨将士,明日大战。平旦,辽被甲持朝,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
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
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
人得出,余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拔出余众。权人马皆披靡,无敢
当者。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还修守备,众心乃安,诸将咸服。权守合肥十余日,
城不可拔,乃引退。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
拜托,以上材料你看过没有
平旦叫夜袭?
“权守合肥十余日,城不可拔,乃引退。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
说明孙权已经无力再攻了。
救骑二字何而来?
曹操引兵来救更是无从说起!
2006-1-3 20:15
sukerwl
[quote]原帖由[i]远游冠[/i]于2006-01-03, 19:03:49发表
于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
椎牛飨将士,明日大战。平旦,辽被甲持朝,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
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
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
人得出,余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拔出余众。权人马皆披靡,无敢
当者。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还修守备,众心乃安,诸将咸服。权守合肥十余日,
城不可拔,乃引退。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
拜托,以上材料你看过没有
平旦叫夜袭?
“权守合肥十余日,城不可拔,乃引退。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
说明孙权已经无力再攻了。
救骑二字何而来?
曹操引兵来救更是无从说起! [/quote]
吴书曰:合肥城久不拔,纮进计曰:“古之围城,开其一面,以疑众心。今围之甚密,攻之又急,诚惧并命戮力。死战之寇,固难卒拔,及救未至,可小宽之,以观其变。”议者不同。[color=red]会救骑至,数至围下,驰骋挑战[/color]
2006-1-3 20:36
圆桌博弈家
[quote]原帖由[i]陆逊{伯言}[/i]于2006-01-02, 14:30:16发表
八百算救兵?厉害 [/quote]
你居然认为我所说八百是救兵?厉害
2006-1-3 20:39
圆桌博弈家
[quote]原帖由[i]sukerwl[/i]于2005-12-31, 14:16:29发表
在城外战斗孙权还不紧不慢的围城?还打算开条生路?还不撤? [/quote]
椎牛飨将士,明日大战。平旦,辽被甲持朝,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
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
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
人得出,余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拔出余众。权人马皆披靡,无敢
当者。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还修守备,众心乃安,诸将咸服。权守合肥十余日,
城不可拔,乃引退。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
不在城外战斗还在哪里战斗?麻烦指出哈
2006-1-3 20:46
sukerwl
[quote]原帖由[i]圆桌博弈家[/i]于2006-01-03, 20:39:54发表
椎牛飨将士,明日大战。平旦,辽被甲持朝,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
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
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
人得出,余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拔出余众。权人马皆披靡,无敢
当者。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还修守备,众心乃安,诸将咸服。权守合肥十余日,
城不可拔,乃引退。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
不在城外战斗还在哪里战斗?麻烦指出哈 [/quote]
我没说过不在城外
魏方援军到达时张辽还未发起攻击第二轮攻击
2006-1-3 20:52
圆桌博弈家
[quote]原帖由[i]杨少凡[/i]于2006-01-03, 18:46:19发表
[quote]原帖由[i]圆桌博弈家[/i]于2005-12-31, 14:03:04发表
[quote]原帖由[i]sukerwl[/i]于2005-12-31, 13:49:51发表
[quote]原帖由[i]圆桌博弈家[/i]于2005-12-31, 13:34:48发表
会救骑至,数至围下,驰骋挑战
这个应该是七千人总数之内的军队吧? [/quote]
1 张乐于的部队都在合肥城内被围
2 本部人马也不能叫“救骑”
3 “驰骋挑战”是救兵解围的常规战术 [/quote]
那八百步兵能顺利出城挑战,说明围困合肥城并非严严实实,其实这种包围只属于四面路线被吴军封锁,还不是连出城机会都没有的情况。所以援兵很可能就是合肥城内的。史书也没记载援兵的来路。 [/quote]
“那八百步兵能顺利出城挑战”
》》》“救骑”明明是骑兵嘛,怎么能说是八百步兵。
》》》张辽那次八百人突袭吴营是夜袭,而且是当时吴军刚到城下,立足未稳时动的手,打败的不过是孙权直属的先头部队而已,后继潘璋部队一到,不就立马合围,若不是张辽勇猛,换个牛金之辈早被包围全歼了,谈何“胜利”,最大的用处只是打击了吴军士气。
》》》最后要不是“疾疫”救驾,曹操远在汉中,等他们赶到,吴军百日猛攻,合肥孤城也沦陷了。
》》》最后还是佩服南朝名将韦睿,灌水破合肥,真个厉害。 [/quote]
[quote]》》》“救骑”明明是骑兵嘛,怎么能说是八百步兵。[/quote]
又是一个回帖不看帖的。
[quote]》》》张辽那次八百人突袭吴营是夜袭,而且是当时吴军刚到城下,立足未稳时动的手,打败的不过是孙权直属的先头部队而已,后继潘璋部队一到,不就立马合围,若不是张辽勇猛,换个牛金之辈早被包围全歼了,谈何“胜利”,最大的用处只是打击了吴军士气。[/quote]
说“夜袭”表明你根本瞎扯。说“后继潘璋部队一到,不就立马合围,”说明你根本没看懂潘璋传。说“换个牛金之辈早被包围全歼了”说明你不知所云。说“谈何胜利”说明你居然连斩二将和杀陈武的事实都忽略掉,原来在你眼中只要守住城的没有大量杀伤敌人,都不算胜利。
2006-1-3 20:57
圆桌博弈家
[quote]我没说过不在城外
魏方援军到达时张辽还未发起攻击第二轮攻击[/quote]
八百人能出城外鏖战,那城里的“救骑”见情况紧急当然出城支援了。
PS:你的回帖说是事实,可能说明什么问题?
2006-1-3 21:11
sukerwl
[quote]原帖由[i]圆桌博弈家[/i]于2006-01-03, 20:57:33发表
[quote]我没说过不在城外
魏方援军到达时张辽还未发起攻击第二轮攻击[/quote]
八百人能出城外鏖战,那城里的“救骑”见情况紧急当然出城支援了。
PS:你的回帖说是事实,可能说明什么问题? [/quote]
合肥城久不拔,纮进计曰:“古之围城,开其一面,以疑众心。今围之甚密,攻之又急,诚惧并命戮力。死战之寇,固难卒拔,及救未至,可小宽之,以观其变。”议者不同。会救骑至,数至围下,驰骋挑战
於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飨将士,明日大战。平旦,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馀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拔出馀众。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还修守备,众心乃安,诸将咸服 权守合肥十馀日,城不可拔,乃引退。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
这根本不是一场战役 你们所谓的八百人云云只是战役初期的一次战斗 而我说的是在[color=red]合肥城久不拔[/color]的情况下 张辽八百人偷袭之后[color=red]权守合肥十馀日,城不可拔[/color]期间救兵至 之后张辽又在津北埋伏率[color=red]诸军[/color]追击,几复获权 诸军就指的是城中部队和援军 动动你的脑子
2006-1-3 21:18
圆桌博弈家
[quote]原帖由[i]sukerwl[/i]于2006-01-03, 21:11:07发表
这根本不是一场战役 你们所谓的八百人云云只是战役初期的一次战斗 而我说的是在[color=red]合肥城久不拔[/color]的情况下 张辽八百人偷袭之后[color=red]权守合肥十馀日,城不可拔[/color]期间救兵至 之后张辽又在津北埋伏率[color=red]诸军[/color]追击,几复获权 诸军就指的是城中部队和援军 动动你的脑子 [/quote]
[quote]诸军就指的是城中部队和援军[/quote]
诸军就指的是城中部队,也包括援军,明白没?
2006-1-3 21:21
sukerwl
[quote]原帖由[i]圆桌博弈家[/i]于2006-01-03, 21:18:52发表
诸军就指的是城中部队,也包括援军,明白没? [/quote]
当然指城中部队和援军
2006-1-3 21:31
圆桌博弈家
[quote]原帖由[i]sukerwl[/i]于2006-01-03, 21:21:15发表
当然指城中部队和援军 [/quote]
只要你同意“救骑”援军来自城内,那就一致了。
2006-1-3 21:38
sukerwl
[quote]原帖由[i]圆桌博弈家[/i]于2006-01-03, 21:31:25发表
只要你同意“救骑”援军来自城内,那就一致了。 [/quote]
当然不会来自城内 城内的部队只是诸军之一而已
2006-1-3 21:40
圆桌博弈家
[quote]原帖由[i]sukerwl[/i]于2006-01-03, 21:38:53发表
当然不会来自城内 城内的部队只是诸军之一而已 [/quote]
你得说明理由。
2006-1-3 21:50
sukerwl
[quote]原帖由[i]圆桌博弈家[/i]于2006-01-03, 21:40:48发表
你得说明理由。 [/quote]
既然你的理解力如此低 我就详细给你讲一次
合肥之战的基本流程
1 孙权军进至合肥 张辽八百兵突袭
2 吴人夺气 还修守备 围城十余日
3 吴军撤退 在津北中伏
[color=red]合肥城久不拔[/color],纮进计曰:“古之围城,开其一面,以疑众心。今围之甚密,攻之又急,诚惧并命戮力。死战之寇,固难卒拔,及救未至,可小宽之,以观其变。”议者不同。会救骑至,数至围下,驰骋挑战
从此记载看 救骑至的时间是在[color=red]合肥城久不拔[/color]时 也就是在流程2 此时张乐于都在城内 之后吴军撤退张辽才能率“诸军”追击
2006-1-6 20:04
寂寞的烟
[quote]原帖由[i]实干司马[/i]于2005-12-05, 23:25:32发表
如果霍峻不是早死,肯定被诸葛亮大用。 [/quote]
诸葛亮 重用的只有他自己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