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转帖]谈谈我们的元史(侠客社区)


2005-11-23 18:40 绝世天骄
我所知道的有关元朝历史的著作有三部:回人的《史集》中关于元史的部分,蒙古人的《蒙古秘史》和宋濂先生主编的《元史》
《史集》我是没看过的,在通过网上的一些了解,也明白了一些关于史集中的记载,我就不不自量力的也把网上的话再讲一讲。而《蒙古秘史》和《元史》我也是有看过的,虽然不完整,但是应该足够我说明我今天所要说的了。
三部历史作品反映的是同一个时代,因此他们所讲述的历史应该是大抵相同的,但是其实不然。三本书其实有非常大的差别,尤其是《元史》与《史集》和《蒙古秘史》的差别更大。
在这些差距中,最关键的应该是关于蒙古屠杀的问题了。《史集》和《蒙古秘史》在蒙古屠杀上丝毫不做掩饰,而令我诧异的是,受到蒙古屠杀最惨重的中国所编纂的《元史》却对蒙古屠杀所言甚少。
《史集》我虽然没看过,但是从网上也看到了一些,下面就摘抄下来
《史集》中对于蒙古的屠杀丝毫不做掩饰。但是他们并不认为这样做史什么错误的事情。在书中说道:
“在准备这一屋宇的栋梁并加固这一建筑上表现了无限的努力和非凡的魄力,他清扫了成为毁灭的灾祸的逐鹿场所的国土,清除了歹徒们的秽行劣迹及魔鬼造下的罪孽,他举起钢剑一击,砍去了时代面容上一切恶徒逆贼们叛乱的尘垢。”
在《史集》中对成吉思汗满是溢美之词诸如“真主”、“安拉”、“最高真理”等等。难道那无耻的狼图腾是看了史集后写就?我看有共通之处。(此处的资料都转自网上,本人从未读过这书。。)
而在《蒙古秘史》中也对蒙古屠杀不加掩饰。(朋友不知道从哪搞到了一本书,不知道是不是正版的,我只看了几天就拿走了,就着一些不完整的记忆,在网上搜索,竟然也能找到。。虽然并不是我原来要找的那段,只能牵强附会以另一段代之。)
在这样一件小事中就能体现出成吉思汗的残暴。成吉思汗的对手主儿勤投降而来的不里孛阔与成吉思汗的兄弟别勒古台摔跤:
成吉思合罕,一日,命不里孛阔,
别勒古台二人相搏。不里孛阔之在主 儿勤也,不里孛阔能以只手执别勒古台,以只足拨倒,压而不令其动之者也。……兹命别勒古台,不里孛阔,二人相搏也。不里孛阔本不可胜者,故为之倒,别勒古台力不能制,抗其肩,上其臀,返顾成吉思合罕,见合罕啮其下 唇,别勒古台会意,遂跨其身上,交其 二领扼其喉,以膝按其腰,力扯而折 之,不里孛阔被折其腰日:我本非败于 别勒古台者,唯畏合罕……言讫而死。
他们同样也不认为成吉思汗的屠杀事错误的。在他们眼里,成吉思汗是“强者”,是“神”,天骄兄恐怕也是这样认为的吧,呵呵。
因为历史教科书的原因,我原来也是一直不知道蒙古的屠杀的,后来看了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才了解到蒙古的屠杀。当时我还感到非常诧异。于是我便在网上找到了《元史》,当时年纪还小,阅读起来非常麻烦。(多是一知半解)但是看了之后,更加让我诧异,因为《元史》中对于蒙古屠杀的记载相当的少。后来在网上看到了其他的资料,才真正了解了蒙古的屠杀。
我说说我自己对于《元史》的看法。元史史历史上编纂的最为随意的一部史书,非常仓促的就完成了。宋濂虽然是一个大学者,但是在这方面却相当部严谨。
在《元史》的记载中,蒙古的残酷暴行被删除掉了,或者说是过滤掉了很多。而成吉思汗这个残暴的人,在《元史》中已经不是一个凡人了,倒像他是继承了天命,来奴隶我们汉人一样。
成吉思汗四处征战,用的极残暴的手段,在攻陷花刺子摸之后,所做的事情,恐怕读过《射雕英雄传》的人都有了解。其实这样的事情并不是偶然发生。蒙古人几乎每攻陷一座城市,便要屠城。
蒙古秘史中记载道:
成吉思汗一日问那颜不儿古赤,人生何者最乐?他答日:春日骑骏马,拳鹰鹘出猎,见其搏取,斯为最乐。汗以此间历询不儿古勒等诸将,诸将所答与不儿古赤同。汗日:不然,人生最大之乐,即在胜敌。逐敌,夺其所有,见其最亲之人以泪洗面,乘其马,纳其妻女也。
这也是成吉思汗的名言

哼~~,而在《元史》中,他倒变成一个有着仁义道德的人了。
受到蒙古的屠杀,迫害最为深重的中华所修的《元史》,却是对蒙古统治者大加赞赏。而作为蒙古族本族所做的《蒙古秘史》或者回人的《史集》。虽然不认为屠杀是错误的,但是至少也能较真实的放映历史
谈到这里我甚至感到有点可悲,甚至是耻辱。我不能再说下去了,不知道各位看观有什么感觉?

俺第一次在这里发帖子。
天骄老弟。俺恶心恶心你的偶像成吉思汗了。。。别砍我啊

2005-11-23 18:41 绝世天骄
老光棍:拿破仑沦落到比希特勒了,他还不至于是鬼子吧.屠杀人就算了,别的民族不让他随便干了,都起来对搞,所以他失败了

2005-11-23 18:42 绝世天骄
我:拿破仑这个人论气魄是比不上希特勒的
  他们本是同一种想要称霸世界的强人,自然可比,只不过拿破仑凭空多了一个军事家的头衔,掩盖了他侵略者的本质。
大哥:希特勒的军事才能,我一直不敢恭维。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时候,希特勒竟然莫名其妙的让追击部队停下来。结果40万部队过去了,给后来的反击保留了有生力量。
希特勒之前一直在避免两线作战,后来不知道又为什么自己把自己推向两线作战的深渊。
不过希特勒也有一些很难得的,就是他能看到未来战争的走向。还有他的演讲极富感染力

2005-11-23 18:43 绝世天骄
我:话不能这样说的,日本右翼分子一样崇拜裕仁,一样敬仰东条英机的
  因为德国人善于反思历史,所以才能客观的去看待希特勒(声明一点,现在法西斯主义在德国也有抬头之势的)
  拿破仑东争西讨也是个人野心使然,只不过客观上促进了欧洲各国资本主义的传播,所以他对历史有了杰出贡献,历史才给了他军事家的头衔,使他不再等同于希特勒。
大哥:
拿破伦也并非毁灭人性的人,所以也不会有这么坏的评价。

上一次法国大选法国的极右翼就已经有抬头之势

2005-11-23 18:43 绝世天骄
我:首先,我承认希特勒是搞煽动的行家,这是一个政治家成功的关键。
    至于他后来的错误战略,那是由于他的傲慢自大造成的,重蹈了拿破仑的覆辙,居然去打俄国!


大哥:个人认为希特勒的脑子应该没有坏到,如此头脑发热。我是觉得如果仅仅是“头脑发热”应该是解释不通的。希特勒老是有那些莫名其妙的举动。。。
或许是他以为日本可以在短时间内把中国征服,然后北上一同进攻苏联,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2005-11-23 18:44 绝世天骄
文若兄:帮楼主一点罢,不喜欢文言文就不要看了:
《静修文集》卷一七《孙善墓志》。
“河朔大乱几二十余年,数千里间,人民杀戮几尽,其存者,以户口计,千百不一余。”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十九乙集
贞佑元年即,崇庆三年至宁元年也,十一月至二年春正月,凡破九十余郡所过无不残灭,两河山东数千里人民杀戮几尽、金帛子女牛羊马畜皆席卷而去、屋庐焚毁、城郭北墟矣。

宋阳枋,《字溪集。上宣谕余谯隐(余□)书》(四库全书珍本)):“蜀自辛卯以来,士夫军民死于兵者不知几百千万。远者未暇论,姑自近者言之。辛丑西州之祸,殆不忍言。汉嘉之屯,阵亡者众。江阳失险,泸、叙以往,穷幽极远,搜杀不遗。僵尸满野,良为寒心。”

《续资治通鉴。宋纪。一百六十三》载:“绍定四年(1231 AD)八月,蒙古拖雷分骑兵三万人入大散关,攻破凤州,径过华阳,屠洋州,攻武休,开生山,截焦崖,出武休东南,遂围兴元府,民散走死于沙窝者数十万。”。
        
《元史。李忽南吉传》:“三年(1266 AD),宋军陷大梁平山寨(今重庆梁平),平章赛典赤令忽兰吉领兵千余骑,掠其境,先以六百人觇之,闻寨中拥老携幼西去,追击之,斩首三百级。”
        
这段文字记载有蒙军不分老幼的屠杀。
        
吴昌裔,《论救蜀四事疏》:(《名臣奏议。卷一百》)“迨至去冬(嘉熙三年)其祸甚惨。毁潼、遂。残梁、合。来道怀安,归击广安,而东川震矣。屠成都,焚眉州,蹂践邛、蜀、彭、汉、简、池、永康,而西州之人,十丧七、八矣。毒重庆,下涪陵,扫荡忠、万、云安、梁山、开、达,而夔峡之郡县仅存四、五矣。又虏所不到之地,悉遭讧溃之扰,民假为溃,溃假为鞑,而真鞑之兵往往借我军之衣装旗号,愚民耳目而卒屠之,盖虽荒郊绝岛之间,无一不被燎原沸鼎之毒也。”
        
元虞集,《道园学古录。眉州史氏程夫人墓志铭》(《四部丛刊》):“眉州青神史氏,有母曰程夫人者,。。。会国朝(元朝)以金始亡,将并力于宋。连兵于蜀,蜀人受祸惨甚,死伤迨尽,千百不存一二,谋出峡逃生。”
        
明杨慎《全蜀艺文志》辑明赵枋(左木水旁代)《史母程氏传》:“呜呼!余尝得《三卯录》读之,蜀民就死,率五十人为一聚,以刀悉刺之,乃积其尸,至莫(暮),疑不死,复刺之。(示旁,以下同)异孙尸积于下,暮刺者偶不及,尸血淋漓入异孙口,夜半始苏,匍匐入林,薄匿他所。后出蜀为枢密使。尝坦视人,未尝不泣下。贺靖权成都,录城中骸骨一百四十万,城外者不计。”

2005-11-23 18:46 绝世天骄
大哥:个人认为如果从纯个人的感觉,我倒是很欣赏成吉思汗的。
但是我个人不认为这是一个学历史的正确角度。
至少个人学习历史看重的并不是所谓帝王的所谓霸业。
我从自己写的那个东西里就可以看出我的想法:“千古帝王权谋兮,不过幻梦浮花。”
我:呵呵,这话不错,两千年后可以留下司马迁的事业-----史记,而汉武帝的霸业却早已成为历史,但是有一点是无法改变的,在西汉那段马踏匈奴的时代,人们记住的是刘彻,而不是太史公。
    我只做一时的英雄,不做百代的伟人。

2005-11-25 12:50 gamecock
[quote]原帖由[i]绝世天骄[/i]于2005-11-23, 18:46:28发表
大哥:个人认为如果从纯个人的感觉,我倒是很欣赏成吉思汗的。
但是我个人不认为这是一个学历史的正确角度。
至少个人学习历史看重的并不是所谓帝王的所谓霸业。
我从自己写的那个东西里就可以看出我的想法:“千古帝王权谋兮,不过幻梦浮花。”
我:呵呵,这话不错,两千年后可以留下司马迁的事业-----史记,而汉武帝的霸业却早已成为历史,但是有一点是无法改变的,在西汉那段马踏匈奴的时代,人们记住的是刘彻,而不是太史公。
    我只做一时的英雄,不做百代的伟人。 [/quote]
呵呵,成吉思汗是个文盲,或者说当时整个蒙古民族都是文盲,自然不会在乎百代以后的事情,仁兄好歹也认识几个字,说出这种话未免让人不好理解了。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