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6 11:33
犀牛司令
[转贴]为何唐代平蕃之名将声名多逊于汉?
最近再翻《旧唐书》发现了一个问题,很多唐朝立有赫赫边功的将领的名声都不如汉代立功还不如他们的人大,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例如裴行俭,裴行俭才兼将相、明决大胆。高宗时,吐蕃背叛,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匐延都支及李遮匐又煽动蕃落,侵逼安西,连和土蕃。当时很多人都赞成出大兵征讨,裴行俭独建议说:吐蕃刚叛乱,干戈还没有平息,怎么能在西方再生事端?现在波斯王刚刚去世,他的儿子泥涅师师现在长安充当人质,希望差使臣前往波斯,册立波斯王,这样就路过这两个叛乱的部落,可以便宜行事,一定可以成功。于是高宗就命时任吏部侍郎的裴行俭为护送和册立波斯王的使臣,作安抚大食使。等到裴行俭一行人到了西州,人吏都出来迎接他们,裴行俭于是从西州召集了豪杰子弟千余人随着他一起向西前进。并扬言说:现在天气太热了,要等到秋天之后才可以再走。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匐延都支偷偷打听到了这个消息,于是就对裴行俭没有了防备。裴行俭假装打猎,但忽然出现在阿史那匐延都支的部落之前,本来都支和李遮匐相互通信,密谋等到秋天时共同抗拒唐使,现在都支听说唐使率军到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只有去见裴行俭,被裴行俭擒住。这天,裴行俭又传出都支的契箭,于是诸部落的酋长都来请命,裴行俭将他们一起拿住,送往碎叶。又挑选了精骑,连夜前去虏获李遮匐,路上遇到了李遮匐派往都支的使者,裴行俭命令他回去告诉李遮匐:都支已将被擒。于是李遮匐也来投降。裴行俭将他们擒回了长安。这件事被刻在了石碑上立于碎叶。
裴行俭的事迹很像是汉代傅芥子的事迹。裴行俭途经万里、孤军深入而能兵不血刃的擒拿叛臣,歼灭凶党,实在是一个传奇。更何况他后来还曾经将兵三十余万,讨突厥叛军,足智多谋,又一次平定了突厥叛乱。史书上形容他的军队“连亘数千里”,“唐世出师之盛,未之有也”。他的功业和事迹可以说是很了不起的了,在当时也是声威显赫,“西域诸国多慕义归降”。但是他的名声在今天却并不响亮。
另外像刘仁轨、侯君集、郭孝恪等名声在现在亦不显赫,而现今名声显赫的李靖、李绩都不是因为其歼灭蕃部而使名字流传至今的。尤其是李靖,突厥一直很强大,是唐的心腹之患,居然让李靖打的一蹶不振,但李靖的这个功绩现在知道的人却并不多。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汉、唐这种区别。
——————————————————————
我怀疑——————是我国教科书严重隐瞒了唐朝的扩张战争,如李勣平高丽之类。。
2005-11-6 11:38
我不是迭戈
都被唐太宗"天可汗"的名声给盖了.
2005-11-6 11:39
犀牛司令
[quote]原帖由[i]我不是迭戈[/i]于2005-11-06, 11:38:22发表
都被唐太宗"天可汗"的名声给盖了. [/quote]
晕。。。。。。。。。。。。。呵呵。
2005-11-6 11:40
西晋羊牯
说徐茂功大家不就都知道了。
隋炀帝唐太宗征高丽教科书上不是有吗
2005-11-6 13:01
XM8
大概是2李对外的几次作战都是像秋风扫落叶那样,可能军事价值更高,但是在政治上没有多少教训值得吸取.汉武帝打匈奴旷日持久,最后搞的民不聊生,同样隋炀帝和唐太宗打高丽也让老百姓吃了不少苦,所以才被更多的注意.
要说名气,在隋朝与突厥的较量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长孙晟大概比2李更差.
2005-11-6 19:39
阿巽
其实我觉得李卫公和徐茂功的名声也很显赫,比汉将并不弱——说唐和隋唐演义功不可没,除了西楚霸王和三国,汉代还有什么历史小说、评书,所以我对楼主的观点很不解
2005-11-6 21:15
200212tpp
大概是汉成了1个民族
2005-11-6 21:33
鸾舞碧霄
我觉得是因为受评书、小说神化的影响更大,唐初乱世,出场人物太多,所以很多人对秦琼、罗成的认知度更高,2李就被淡化比下去了
而卫霍的故事则要原汁原味的多,而且同时代没有其他更重大的事件发生,所有的注意力都被他们吸引过去了
2005-11-6 21:39
Linkham
我觉得这主要是我们对太宗和汉武两位皇帝的宣传角度不同所至,王侯将相再有名,也都是跟着皇帝沾光的。
历史对李世民宣传的都是玄武门之变和后来的贞观之治,而这两件事件和李靖李绩压根没有关系,所以我们自然就听闻魏征房、杜更多于二李。
而讨伐匈奴就是人们宣扬汉武帝时的主要功绩之一了,所以卫青和霍去病的知名度自然也就随着人们对汉武大帝的了解而水涨船高了。
2005-11-6 22:35
马岱
可能跟背景有关吧,中国向来崇尚以弱胜强,卫霍岳飞戚继光这些人都是在饱受欺负的情况下扬眉吐气的。
2005-11-6 22:42
犀牛司令
[quote]原帖由[i]阿巽[/i]于2005-11-06, 19:39:41发表
其实我觉得李卫公和徐茂功的名声也很显赫,比汉将并不弱——说唐和隋唐演义功不可没,除了西楚霸王和三国,汉代还有什么历史小说、评书,所以我对楼主的观点很不解 [/quote]
哈哈,兄弟不信可以做个街头采访——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随便问。
您知道项羽是谁?卫青是谁?岳飞是谁?
然后再问李靖是谁?肯定回答是哪吒他爹。
再问李勣是谁?估计……
2005-11-6 23:12
dawei297
都被唐太宗"天可汗"的名声给盖了.
同意
2005-11-7 10:22
yaolei
因为他们的确没有汉朝的将领牛。
2005-11-7 11:59
书者
好象拖塔天王就是按照那个李靖的造型编的
2005-11-7 12:24
越骑校尉
因为有一部《汉武大帝》,如果楼主再拍一部《太宗皇帝》那么二李就可以同卫霍齐名了
2005-11-7 12:48
凝雪幻
[quote]原帖由[i]犀牛司令[/i]于2005-11-06, 22:42:57发表
哈哈,兄弟不信可以做个街头采访——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随便问。
您知道项羽是谁?卫青是谁?岳飞是谁?
然后再问李靖是谁?肯定回答是哪吒他爹。
再问李勣是谁?估计…… [/quote]
偶觉得知道卫青的也不会多。。
2005-11-7 13:03
萧香剑雨
[quote]原帖由[i]越骑校尉[/i]于2005-11-07, 12:24:51发表
因为有一部《汉武大帝》,如果楼主再拍一部《太宗皇帝》那么二李就可以同卫霍齐名了 [/quote]
赞成,偶要是有许多许多钱,我就投资去拍
2005-11-7 16:32
犀牛司令
[quote]原帖由[i]凝雪幻[/i]于2005-11-07, 12:48:32发表
[quote]原帖由[i]犀牛司令[/i]于2005-11-06, 22:42:57发表
哈哈,兄弟不信可以做个街头采访——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随便问。
您知道项羽是谁?卫青是谁?岳飞是谁?
然后再问李靖是谁?肯定回答是哪吒他爹。
再问李勣是谁?估计…… [/quote]
偶觉得知道卫青的也不会多。。 [/quote]
现在多了,《大汉天子》和《汉武大帝》都有啊,哈哈。看来影视影响不得了啊。
2005-11-7 21:00
阿巽
[quote]原帖由[i]yaolei[/i]于2005-11-07, 10:22:27发表
因为他们的确没有汉朝的将领牛。 [/quote]
街头调查不说,前一段放《隋唐英雄传》,俺家老爷子还可以卖弄一下什么叫秦琼卖马、罗成喊关,后来播《大汉天子》、《汉武大帝》,他老人家就卖弄不出来了,汉将(除了一头一尾)的亲和力远远不如唐将,说到牛B,在老百姓眼中,徐茂功、东方朔这种活神仙更牛
韦爵爷时代最熟悉的是常遇春、徐达、沐英这些大明开国将领,现在又有几人知道铜角渡江?
2005-11-7 21:54
犀牛司令
[quote]原帖由[i]阿巽[/i]于2005-11-07, 21:00:47发表
街头调查不说,前一段放《隋唐英雄传》,俺家老爷子还可以卖弄一下什么叫秦琼卖马、罗成喊关,后来播《大汉天子》、《汉武大帝》,他老人家就卖弄不出来了,汉将(除了一头一尾)的亲和力远远不如唐将,说到牛B,在老百姓眼中,徐茂功、东方朔这种活神仙更牛
韦爵爷时代最熟悉的是常遇春、徐达、沐英这些大明开国将领,现在又有几人知道铜角渡江? [/quote]
个人估计大街采访不同职业年龄老百姓,基本能知道的名将有——
孙子
项羽
韩信
岳飞
曹操
诸葛亮
关羽
张飞
周瑜
秦琼
罗成
程咬金
郑成功
李自成
吴三桂
鳌拜
……哈哈哈
2005-11-7 22:28
无知无畏
这和中国的文学作品有关系。
关于哪个朝代的作品多,当然哪个朝代的人就比较为人所知了。
到现在为止,没有哪个朝代的故事能超过三国。
2005-11-7 22:29
xxq0592
二李打高丽是以失败收场,后人为了给李唐遮羞就不提,而且他们的功绩主要在统一中原上
2005-11-7 22:34
犀牛司令
[quote]原帖由[i]xxq0592[/i]于2005-11-07, 22:29:42发表
二李打高丽是以失败收场,后人为了给李唐遮羞就不提,而且他们的功绩主要在统一中原上 [/quote]
晕,我怎么记着李勣攻占平壤了。。。
2005-11-7 22:35
XM8
[quote]原帖由[i]xxq0592[/i]于2005-11-07, 22:29:42发表
二李打高丽是以失败收场,后人为了给李唐遮羞就不提,而且他们的功绩主要在统一中原上 [/quote]
哇,这个结论不知道是看哪些史书得出来的
2005-11-7 23:31
犀牛司令
[quote]原帖由[i]XM8[/i]于2005-11-07, 22:35:19发表
哇,这个结论不知道是看哪些史书得出来的 [/quote]
我就纳闷了!!咱教科书对“李靖灭东突厥、李勣平高丽,怎么不像岳飞抗金、郑成功收复台湾那样大书特书呢?????郁闷!!!!
哎,知道李靖灭东突厥、李勣平高丽的中国人还不如知道邓世昌撞敌舰的多。哎……悲……
2005-11-7 23:38
XM8
除了前面我说的不够悲惨之外,2李有点对外侵略的意思,与宣传的:"中华民族是个热爱和平的民族"相冲突
2005-11-7 23:51
犀牛司令
建议中国现在也建个“凌烟阁”,把中国历史上一些名将诸如孙武、吴起、孙膑、乐毅、廉颇、李牧、白起、王翦、蒙恬、韩信、卫青、霍去病、班超、曹操、宇文泰、陈庆之、李靖、李勣、岳飞、徐达、戚继光、袁崇焕、郑成功……还有好多好多好多,还有清末林则徐、关天培、邓世昌等志士烈士、共和国十大元帅十大将,都供进去,没事参拜参拜。。。
2005-11-8 00:13
蓝纱枫
[quote]原帖由[i]犀牛司令[/i]于2005-11-07, 21:54:40发表
个人估计大街采访不同职业年龄老百姓,基本能知道的名将有——
孙子
项羽
韩信
岳飞
曹操
诸葛亮
关羽
张飞
周瑜
秦琼
罗成
程咬金
郑成功
李自成
吴三桂
鳌拜
……哈哈哈 [/quote]
如果只是从老百姓中随便抽查的话,认为赵云是名将的人数估计要高于张飞,至于什么“李自成吴三桂鳌拜”之流就更不用说了。
2005-11-8 00:42
实干司马
[quote]原帖由[i]马岱[/i]于2005-11-06, 22:35:21发表
可能跟背景有关吧,中国向来崇尚以弱胜强,卫霍岳飞戚继光这些人都是在饱受欺负的情况下扬眉吐气的。 [/quote]
有理,说得好像还不够重。
在我心目中,下场越悲壮的的“名将”,被老百姓记住的几率越大。“名将”加双引号是指有些人名实不符。
李靖、李绩、裴行俭等人都是既战绩煊赫,又多得善终,太完美而不够悲壮,所以百姓记不住。
反而像史可法这种没任何功绩,却仅凭最后死守扬州以及满清“扬州十日”大屠杀,从而得以扬名。百姓反而记得住。
当然很不同意这种英雄观。 不能老羡慕失败者,而居然把成功者忽略掉了。
2005-11-8 01:41
东祖长离
[quote]原帖由[i]实干司马[/i]于2005-11-08, 0:42:31发表
有理,说得好像还不够重。
在我心目中,下场越悲壮的的“名将”,被老百姓记住的几率越大。“名将”加双引号是指有些人名实不符。
李靖、李绩、裴行俭等人都是既战绩煊赫,又多得善终,太完美而不够悲壮,所以百姓记不住。
反而像史可法这种没任何功绩,却仅凭最后死守扬州以及满清“扬州十日”大屠杀,从而得以扬名。百姓反而记得住。
当然很不同意这种英雄观。 不能老羡慕失败者,而居然把成功者忽略掉了。 [/quote]
曹操下场很悲壮么?赵云下场很悲壮么?
随便抓个中国人问问,“曹操是谁啊?”、“赵云是谁啊?”,有几个人会不知道啊?
2005-11-8 07:29
实干司马
这只是原因之一,当然不是绝对,也有很多百姓受小说、民间故事等影响。
2005-11-8 07:51
yanhy
[quote]原帖由[i]犀牛司令[/i]于2005-11-06, 22:42:57发表
哈哈,兄弟不信可以做个街头采访——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随便问。
您知道项羽是谁?卫青是谁?岳飞是谁?
然后再问李靖是谁?肯定回答是哪吒他爹。
再问李勣是谁?估计…… [/quote]
这年头,你去问20岁以下的人,有几个知道托塔李天王啊?
2005-11-8 08:49
乱指
汉唐汉唐,先汉后唐,当然汉朝的记住多
2005-11-8 09:36
断-浪
因为二李的老板比他们更有名。功劳自然归他们的老板了。
2005-11-8 09:55
犀牛司令
[quote]原帖由[i]实干司马[/i]于2005-11-08, 0:42:31发表
有理,说得好像还不够重。
在我心目中,下场越悲壮的的“名将”,被老百姓记住的几率越大。“名将”加双引号是指有些人名实不符。
李靖、李绩、裴行俭等人都是既战绩煊赫,又多得善终,太完美而不够悲壮,所以百姓记不住。
反而像史可法这种没任何功绩,却仅凭最后死守扬州以及满清“扬州十日”大屠杀,从而得以扬名。百姓反而记得住。
当然很不同意这种英雄观。 不能老羡慕失败者,而居然把成功者忽略掉了。 [/quote]
俺说件可悲的事情啊。这年头,史可法大人的名气在老百姓中可没有皇太极、多尔衮、孝庄、康熙、乾隆、慈禧高。。。。
2005-11-8 09:57
犀牛司令
哎,这年头啊。别说李靖、李勣两位名将,就是卫青霍去病项羽韩信,都绝对没有乾隆和绅高,晕啊。我怀疑,康熙乾隆慈禧和绅是目前中国知名度最高的历史人物,不亚于关爷。。。崩溃,甚至好过关爷,幼儿园娃娃还有不知关爷的呢,但绝对知道乾隆——一位可爱的皇帝。。。。疯了。。。。。。。
2005-11-8 13:09
春秋遗民
可能是唐朝有名的人太多了,而且又是国势强盛,而汉朝是在国势微弱,饱受欺压情况下的吧
2005-11-8 13:52
实干司马
说说南北朝的名将吧。
问问老百姓,南北朝名将知道谁?部分一问三不知,知道的多数是檀道济、刘裕,南朝的韦叡、陈庆之没多少人知道。而对北朝,知道侯景这反骨仔肯定比名将韦孝宽、高欢、斛律光等人多得多。
檀道济就是因其冤死,并有自毁长城典故而出名;刘裕当宋开国皇帝;侯景因反复无常出名。而默默贡献的韦叡、陈庆之、韦孝宽、高欢、斛律光等人就埋没了。
北朝被埋没名将多于南朝,原因在于北朝“非我族类”。
2005-11-8 14:48
犀牛司令
[quote]原帖由[i]实干司马[/i]于2005-11-08, 13:52:45发表
说说南北朝的名将吧。
问问老百姓,南北朝名将知道谁?部分一问三不知,知道的多数是檀道济、刘裕,南朝的韦叡、陈庆之没多少人知道。而对北朝,知道侯景这反骨仔肯定比名将韦孝宽、高欢、斛律光等人多得多。
檀道济就是因其冤死,并有自毁长城典故而出名;刘裕当宋开国皇帝;侯景因反复无常出名。而默默贡献的韦叡、陈庆之、韦孝宽、高欢、斛律光等人就埋没了。
北朝被埋没名将多于南朝,原因在于北朝“非我族类”。 [/quote]
是啊,南北朝名将确实够惨,老百姓确实大多一问三不知了,刘裕比较下来算是最著名的了吧。其他就很难说了,能说清哪个几个南朝、哪几个北朝、具体怎么更替并立、怎么统一的就不多,别说名将和一些战绩了。
2005-11-8 17:11
侯景
侯景这反骨仔?!
强烈抗议楼上的楼上。
2005-11-8 17:15
Linkham
[quote]原帖由[i]犀牛司令[/i]于2005-11-07, 23:51:05发表
建议中国现在也建个“凌烟阁”,把中国历史上一些名将诸如孙武、吴起、孙膑、乐毅、廉颇、李牧、白起、王翦、蒙恬、韩信、卫青、霍去病、班超、曹操、宇文泰、陈庆之、李靖、李勣、岳飞、徐达、戚继光、袁崇焕、郑成功……还有好多好多好多,还有清末林则徐、关天培、邓世昌等志士烈士、共和国十大元帅十大将,都供进去,没事参拜参拜。。。 [/quote]
2005-11-8 18:35
书者
[quote]原帖由[i]yanhy[/i]于2005-11-08, 7:51:15发表
[quote]原帖由[i]犀牛司令[/i]于2005-11-06, 22:42:57发表
哈哈,兄弟不信可以做个街头采访——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随便问。
您知道项羽是谁?卫青是谁?岳飞是谁?
然后再问李靖是谁?肯定回答是哪吒他爹。
再问李勣是谁?估计…… [/quote]
这年头,你去问20岁以下的人,有几个知道托塔李天王啊? [/quote]
据说李天王就是按照李靖造型写的
2005-11-8 20:00
冰祁步
关键还是历来对于这些人物的宣扬
按照目前的讲法,就是炒作
并且从感觉上
如果是以弱胜强
更容易被传颂……
2005-11-8 22:20
gqttl
不过是这两位英雄与现实的国家形象不符,所以……
其实我们更加怀念那些为我们赢得生存空间的英雄!相信在若干年后我们可以随处可见这些英雄的英名及形象,人民不应该忘记这些英雄!
2005-11-8 22:26
radiowave21
好像确实是这样,不过可能因为唐朝在众人印象中都是非常强大的,以致于对突厥的作战没有很注意;而汉朝刘邦的白登之辱,其后的反击当然会比较引人注目一些,加之卫霍所击的匈奴在欧洲的名气……
2005-11-9 01:44
吕布貂蝉
[quote]原帖由[i]犀牛司令[/i]于2005-11-06, 22:42:57发表
哈哈,兄弟不信可以做个街头采访——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随便问。
您知道项羽是谁?卫青是谁?岳飞是谁?
然后再问李靖是谁?肯定回答是哪吒他爹。
再问李勣是谁?估计…… [/quote]
为什么不问 虬髯客 红拂 再问李靖是谁呢~
2005-11-9 01:45
吕布貂蝉
[quote]原帖由[i]犀牛司令[/i]于2005-11-08, 9:57:44发表
哎,这年头啊。别说李靖、李勣两位名将,就是卫青霍去病项羽韩信,都绝对没有乾隆和绅高,晕啊。我怀疑,康熙乾隆慈禧和绅是目前中国知名度最高的历史人物,不亚于关爷。。。崩溃,甚至好过关爷,幼儿园娃娃还有不知关爷的呢,但绝对知道乾隆——一位可爱的皇帝。。。。疯了。。。。。。。 [/quote]
香港人比大陆的更珍惜民族文化咯~~
2005-11-9 10:42
慕容秋
[quote]原帖由[i]马岱[/i]于2005-11-06, 22:35:21发表
可能跟背景有关吧,中国向来崇尚以弱胜强,卫霍岳飞戚继光这些人都是在饱受欺负的情况下扬眉吐气的。 [/quote]
这话说得在理.
中国人还有个奇怪的观念.以强制弱 胜之不武.
真是莫名其妙
2005-11-9 17:33
凝雪幻
二李击灭突厥的确也不怎么精彩,虽然看起来颉利手上人马不少,可东突厥已经被搞的乱七八糟了。。二李与其说去决战还不如说是抓捕,实在是以强凌弱,不太容易张现什么。。。
倒也符合善战者不名啊。。。
2005-11-9 17:45
虬髯客
[quote]原帖由[i]吕布貂蝉[/i]于2005-11-09, 1:44:41发表
[quote]原帖由[i]犀牛司令[/i]于2005-11-06, 22:42:57发表
哈哈,兄弟不信可以做个街头采访——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随便问。
您知道项羽是谁?卫青是谁?岳飞是谁?
然后再问李靖是谁?肯定回答是哪吒他爹。
再问李勣是谁?估计…… [/quote]
为什么不问 虬髯客 红拂 再问李靖是谁呢~ [/quote]
干么
2005-11-9 22:00
XM8
[quote]原帖由[i]凝雪幻[/i]于2005-11-09, 17:33:07发表
二李击灭突厥的确也不怎么精彩,虽然看起来颉利手上人马不少,可东突厥已经被搞的乱七八糟了。。二李与其说去决战还不如说是抓捕,实在是以强凌弱,不太容易张现什么。。。
倒也符合善战者不名啊。。。 [/quote]
说的轻松,至少人家抓到了,中国历史上还有谁抓到过对自己构成严重威胁的游牧民族的最高领导人吗?
2005-11-9 22:27
犀牛司令
[quote]原帖由[i]XM8[/i]于2005-11-09, 22:00:13发表
[quote]原帖由[i]凝雪幻[/i]于2005-11-09, 17:33:07发表
二李击灭突厥的确也不怎么精彩,虽然看起来颉利手上人马不少,可东突厥已经被搞的乱七八糟了。。二李与其说去决战还不如说是抓捕,实在是以强凌弱,不太容易张现什么。。。
倒也符合善战者不名啊。。。 [/quote]
说的轻松,至少人家抓到了,中国历史上还有谁抓到过对自己构成严重威胁的游牧民族的最高领导人吗? [/quote]
李靖好像水战、步战、骑兵战法都精通呢。
2005-11-9 22:41
XM8
像他这样的全才是很少见的,但是洋洋精通对于一个将领的名气影响不大,甚至其军事能力也是次要的.能出名的,要么自身的遭遇悲惨之极,要么后世有什么文学作品对其推崇备至
2005-11-10 10:25
yaolei
[quote]原帖由[i]凝雪幻[/i]于2005-11-09, 17:33:07发表
二李击灭突厥的确也不怎么精彩,虽然看起来颉利手上人马不少,可东突厥已经被搞的乱七八糟了。。二李与其说去决战还不如说是抓捕,实在是以强凌弱,不太容易张现什么。。。
倒也符合善战者不名啊。。。 [/quote]
支持,说实话二李实在没有什么可观的战绩.李世民比他们强多了.
2005-11-10 11:24
xh194
可是李世民再强也没有项羽强,所以项羽是最最强的,楼上的你说是吧!
2005-11-10 11:34
yanhy
[quote]原帖由[i]yaolei[/i]于2005-11-10, 10:25:05发表
[quote]原帖由[i]凝雪幻[/i]于2005-11-09, 17:33:07发表
二李击灭突厥的确也不怎么精彩,虽然看起来颉利手上人马不少,可东突厥已经被搞的乱七八糟了。。二李与其说去决战还不如说是抓捕,实在是以强凌弱,不太容易张现什么。。。
倒也符合善战者不名啊。。。 [/quote]
支持,说实话二李实在没有什么可观的战绩.李世民比他们强多了. [/quote]
不是吧,李靖的战绩绝不亚于天可汗,大家说起唐初兼并战争总爱提与王,窦交锋的战争,却经常忽略李靖和李孝恭挂帅平定南方萧铣梁士弘杜伏威的战斗。可以说在统一战争中李卫公的功劳绝对不亚于秦王。更别说平定突厥的战争了。
2005-11-10 13:13
凝雪幻
二李击突厥的确不是什么硬仗么。。。
突厥两任可汗都在要出兵中国之前离奇暴死,颉利可汗继位后,前两个可汗的儿子突利可汗、奥射设各自率兵一处东一处南,从武德五年到九年,颉利可汗持续对唐发动攻击,每年都有大规模行动,但是始终没有突破性成绩。这两位侄子的分立化倾向却越来越强,突厥本来就没有稳定的继承法,叔侄猜贰,连年作战,突厥不能拿出大的足以震服四方的成绩,漠北铁勒反叛,突利平叛失败被惩罚后,双方几乎是敌对状态的。
到贞观出年的时候,处罗可汗的儿子奥射设投唐,始毕可汗的儿子突利倾向唐(相应的东部包括契丹之类都拐过来),两者有领地人马,也必然都有的支持者,所谓颉利大量使用胡人管理引起突厥族人的不满叛离,可能也是颉利的无奈的选择。而且,大漠天灾,牲畜死亡,颉利与唐敌对,难通有无,唐使回报称突厥人面有菜色,牙龈出血 。。。按说,这年景该是打劫的年头勒。。。 但是颉利米动。。
河南在奥射设手里,东部在突利手里,漠北在铁勒手里,颉利内忧外困,李靖的急袭定襄,颉利可汗就率部逃遁,反观武德年间,马邑落入唐手,颉利立即发兵报复,不管唐的谈判提议,围攻数月,破城而去。到后来李靖逼其于阴山,说精兵十几万,却不敢一博,只等谈判就以为唐也会象他当年那样收手撤兵,结果等来了唐军的大队合围,而这时候突利等人几乎是给唐军提供情报的。。。最后唐军急攻,颉利比伊稚斜单于差远了,仓惶逃走,跑都米大地方去,找个虾米穷亲戚就去,回头还让人家出卖了,弄得跟萨达姆似的。。。。
并不是说二李不强,而是说突厥是被多年的整体战和内忧外患熬垮的,二李的最后一击,供他们发挥的余地倒不大了。。相对来说他们后来出国收拾吐谷浑高丽什么的,对他们个人而言,倒有的发挥。。。。
哎~~,打伊拉克的人未必才华不及前人,可是在历史上欲享大名就比较难了,估计比不过布什(s)。。
说到出名,跟这大概也米什么关系,在文人中,卫霍二李都是起名的,在民间则大抵要靠文艺作品多了,名声才容易有。。。卫霍过去在大多数非读书人那里大概也米什么概念,三国说起来纯是内战,托戏曲、评书的福还不是尽人皆知。。。二李就惨了。两个小说,一个写得流水帐,另一个评书艺人倒是发挥了,把两位一个搞成传说中的半仙,压根出场米几次,另一位出场倒是多,可他们也太米职业道德了,把人家名字都改了,出场费全装自己兜儿里了。。。。
2005-11-10 19:27
剑荡神魔
我想还是敌人的问题汉朝 对匈奴 从高祖以后一直 都是败 卫青大败匈奴 是第一次 而唐朝 对匈奴 好象没有什么败仗 起码李渊没有 象刘邦 那样被重重围困 所以 虽然都是有名的将 可是大败之后的大胜 总比 平平 的大胜 战功显著
2005-11-10 21:23
小马828
[quote]原帖由[i]犀牛司令[/i]于2005-11-06, 22:42:57发表
哈哈,兄弟不信可以做个街头采访——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随便问。
您知道项羽是谁?卫青是谁?岳飞是谁?
然后再问李靖是谁?肯定回答是哪吒他爹。
再问李勣是谁?估计…… [/quote]
说的太好了,然后再问李靖是谁?肯定回答是哪吒他爹。哈哈
他们不懂得包装宣传,
向赵云学习吧
2005-11-11 12:40
oceancjt
一个是侵略别人,一个是别人侵略!
形式不同啊!!!!
页:
[1]
2
3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