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我思我在 » 易经、老子可以休矣


2005-10-27 15:54 鲁瞪眼
中国传统文化宝藏,易经八卦、风水金丹、老子道德、孔孟复古。。。系天才之说,其核心自是圣贤哲人悟出来的自然规律、天道人心,虽历经2000年,仍然放之中土而皆准。

  然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吃啥食物想啥事情。
  姬昌、老李、孔孟皆农耕时代/黄河流域的预言家和思想家,孙子系铜制冷兵器+车战时代的军事家;而今天已经是工业时代,活泼的商业裹挟着财富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流动。
  这几位老先生建立的哲学体系,所产生的经济基础、人文文化、国际形势、气候地理、兵器技术。。。,皆与当今中国大大不同,可是到了今天还有许多人孜孜不倦的苦苦研究,试图从中寻找中华文明新生、争霸之路,岂不是鸵鸟的行为?
  人类社会在进步、环境在改变,没有哪种理论学说是2000年亘古有效的。如果是,只能说后人无用,毫无创新和进步、发展,只好从典籍中寻章摘句、歪解圣贤学说,自娱之余,愚弄无知子女罢了。此等事情实用价值不大,违背当今德先生、赛先生主流大方向,实为不智之举。不如研究研究化学吧,研究研究地理吧,还实用一点。
  何况姬昌者,神棍也;老李者,清静而不作为也;孔孟者,想不出来办法解决现实问题、只好幻想复辟也。此几公,皆非正视问题、设法尝试解决问题之人,于是或故弄玄虚、或远走山野、或缅怀800年以前的美景,毫无积极进取之勃勃生机,又缺乏实干精神,此等人脑袋里面想出来的咚咚,安有强国富民的千秋大计?

  列宁同志都晓得改革马列,毛爷爷更是“新民主主义”,邓爷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皆能活学活用、改造社会、改造人心、解决问题,所谓挂羊头卖虎肉,真英雄也。
  圣贤大作,取其朴素天道人伦大旨、采撷精华即可,将其结合到财富论、资本论、毛选、邓选已足以解决100年问题,何必再把有限的精神跑去研究金鱼缸为什么要摆在镇位才能挡煞招财呢?

2005-10-27 17:13 伟君子
[QUOTE]中国传统文化宝藏,易经八卦、风水金丹、老子道德、孔孟复古。。。[CODE]
是么??????????????????????????????

2005-10-27 19:10 radiowave21
风水在我家乡还是很有市场的啊

2005-10-27 22:35 菊园
楼主懂得“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的道理吗?所谓你的“活学活用、改造社会、改造人心、解决问题”在老子看来都是扰民的措施,而在庄子看来是蚊子背山,历史事实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如果这里还有一点可取的,那也是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它暗含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所以中国才有了几十年的经济增长。

2005-10-27 22:55 菊园
为了让你更了解道家思想,转帖一片别人的文章吧

老子的世界影响

16世纪,随着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的天主教传教士来到中国,《老子》一书开始传至欧洲。17、18世纪,欧洲哲学中开始出现老子的名字。1817年,法国学者朱利安出版了一个富有影响的法文《道德经》译本,勒木萨1823年作《老子传》,称老子是一位“真正的哲学家、有见识的伦理师、善言的神学家和形而上学家”,其风格与柏拉图一样崇高,“道”的概念与希腊的“逻格斯”相当。

老子思想对德国哲学影响巨大。德国19世纪辩证法大师黑格尔读过老子的著作,对老子极为赞赏,他的辩证法受到老子对立转化思想的影响。马克思继承和改造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创造了唯物辩证法,从而形成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在人类历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哲学家温第施曼把《道德经》看作是人类原发性智慧的重大著作,它不但是道家和中国的一部圣书,而且也是整个人类的一部圣书。尼采评论《道德经》一书说:“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入汲桶,垂手可得。” 现代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老子与自己的思想很吻合,他将老子“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的字句挂于墙,悬于壁,一派老子忠实信徒的模样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到中国访问时,有人向他介绍《道德经》中几段文字后,他极为惊叹,认为两千多年前能有这么深邃的思想,简直不可思议。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一书中对老子也作过高度评价。他说:“在人类生存的任何地方,道家都是最早的一种哲学

《老子》被海外学者视为至宝。不少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和著名科学家把自己的科学发现归功于老子这个东方圣人的启示。日本学者汤川秀树说:“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已预见到了未来人类文明所达到的状况。”美国学者卡普拉惊奇地发现了道家哲理与高能物理现象的吻合,他在《物理学之道》中说:“中国的哲学思想,提供了能够适应现代物理学新理论的一个哲学框架,中国哲学思想的‘道’暗示着‘场’的概念,‘气’的概念与量子‘场’的概念也有惊人的类似。”物理学家李政道谈到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与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定律”具有相通的地方。著名数学家陈省身说:“1943年,我在美国认识爱因斯坦。他书架上的书并不多,但有一本很吸引我,是老子的《道德经》德文译本。西方有思想的科学家,大多喜欢老庄哲学,崇尚道法自然

老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今天,在德国、法国、英国和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都在悄悄兴起一股“老子热”。在西方人眼里,老子是充满智慧的有着无穷魅力的长者。《道德经》已被译为20余种文字,在全世界广为流传。除日、英、法、德、意、荷、俄等国外,还有瑞典、丹麦、挪威、芬兰、土耳其、印度,而且又有梵文、拉丁文、希伯来文和世界语。其中除日文外,以英文和德文版本为最多(英文本90种,德文本78种)。连冰岛这样地广人稀的岛国都有两种以上的译本。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老子《道德经》的发行量,在欧洲和世界各地仅次于《圣经》。据该组织最新的统计,近年来世界发行量第一的图书就是《道德经》。这说明《道德经》越来越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重视。在德国,《道德经》一书差不多每个家庭都有一本。在奥地利、瑞士等国,许多有文化素养的人士,常常把《道德经》赠送给儿女作为结婚的贺礼。美国前总统里根1988年在“国情咨文”讲话中说:“中国的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从此,《道德经》身价倍增,有8个出版社争相出版该书。

2005-10-28 15:21 鲁瞪眼
[quote]原帖由[i]菊园[/i]于2005-10-27, 22:35:21发表
楼主懂得“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的道理吗?所谓你的“活学活用、改造社会、改造人心、解决问题”在老子看来都是扰民的措施,而在庄子看来是蚊子背山,历史事实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如果这里还有一点可取的,那也是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它暗含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所以中国才有了几十年的经济增长。 [/quote]
此论欠妥。黄老之术,清静无为、无为而治,是应对秦朝暴政的调整,社会大乱、生产力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官府少搞大的社会工程,给民众时间恢复简单的农业生产,至于水利等基础公共工程还是要搞的,并非什么事情也不做,国家就能繁荣昌盛。
    其实秦朝修长城、南征北战,隋朝征高丽、挖运河,虽然苦了当世之民,与国家社稷,确是千秋大功(国家安全,奠定版图,沟通南北)。就像抗美援朝,虽然当时百姓艰难,却宣告了强国的复兴,值得敬仰。
    民众给国家缴税,服从管理,就是要购买安全和秩序等(包括防洪抗洪),一个啥也不干、无为而治的政府,还要来做什么呢?仅仅是收税当寄生虫?老子在他那个年代,看到的是春秋各君主惮竭民财的穷兵黩武,这样肯定是不好的,才提出这个理论,刚好适合汉初的国情,仅此而已。

    第二,古代小自耕农经济,自身就能恢复发展,但无法积累和进一步繁荣工商,国家的无为而治固然可以令小民进入家有余粮,但无法富国强兵的。所以汉武就算在文景之治的基础上,国家也不够钱彻底打垮匈奴,需要以暴力手段没收商人财富,来支持打仗。

    由此看来,国家的职能,应该包括对经济结构进行宏观调整的职能,通过货币手段、行业政策进行引导,美国在二战之后就开始这么做了。找你的理论,索罗斯冲击香港,中央就应该无为而治,任其掠夺香港股市?
    “无为而治”有其适用的战乱之后的历史背景,和小自耕农的经济基础,不可以推广到现代的。

    至于改革开放,并非无为而治,而是有为而治的典范。
    动用国家力量,从军队、国家部委、各地抽调干部,集中资金和工程技术人员,几年之内建设起来一个完全崭新的移民城市,试验新型社会制度和经济机构,这是政府有所作为、发挥权力改造社会的创举,岂能说“无为而治”?建设城市,铺设通讯光缆,完善金融服务机构,为工商提供服务,这正是政府正确发挥引导经济职能的示范。
    这几十年的经济增长,其基础并非政府不做事,“其正闷闷”,而是正确的做事。
    毛爷爷完成了基础工业化改造,邓爷爷完成了民用经济繁荣,各有功过,岂能说小平数次南巡就是无为而治?毛爷爷只不过急于求成,重视钢铁、稻米产量这些指标现象,试图用军事化组织管理方法解决经济领域一切问题,这自然是不科学的;邓爷爷懂经济,也愿意启用懂现代经济的人,所以才发展了经济,怎能说“暗合老子学说”?

    关于引用的那篇文章,主题是要我了解道家思想,内容是老子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内容与主题不符,无法回复。

2005-10-28 17:04 菊园
无为而治绝不是无所作为和消极无为,更不是无政府主义,它的主旨是通过人民的自为,实现无为而无不为;通过人民的自治,实现无治而无不治。

毛泽东建国不久就开始折腾人民,一场又一场的运动,一次又一次的斗争,他藐视人民巨大的创造力,宣传什么一句顶万句,他一个人把什么都思考了,把什么都做了,当然就没有人民发挥作用的空间了,结果折腾了几十年,不但日本把我们远远甩在后面,连亚洲四小龙都比我们好得多

邓小平的改革其实就是在经济方面适度的放权,在这些领域进行了有限的无为而治,结果已经有了巨大的成就,如果在政治方面适度放权,实行无为而治,中国的潜力决不止此

2005-10-28 18:11 老不看三国
呵呵,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糟帛早但也有很多精华,老子的内涵和风水真不是随便想想就能说清楚的。

2005-10-28 19:39 读书人
其实已经休的差不多了....

2005-10-28 21:42 我不是迭戈
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信中国古代文化了.
其实我觉得中国古代文化有许多是有道理的........

2005-10-30 15:04 张建昭
说实话,在没真正弄懂人家的学说之前,就说其有无道理、是否过时还为时尚早。

我们对古人的思想(包括古人对古人的古人的思想)有很多时候是断章取义或自度其意地歪解、别解、曲解。

前人的思想的确有过时的、有糟粕的、有阻碍进步的,或许也有故弄玄虚的,但现在就轻言放弃却还是为时尚早。实际上即使是社会再发展,古人的某些精华思想仍能超越时空地指导我们及我们的后人。

2005-10-30 15:21 门清
楼主的言论本身就是当代版的法家思想:)

2005-10-30 17:28 香饽饽
不会阿,我看过《老子》,感觉上面虽然有些深奥可是感觉里面讲的很有道理啊,人虽然仅花了这么长久,可是人还是人,有些事情是不会变的

2005-10-30 18:16 小海
基本和韩非的观点差不多,逮谁灭谁.

2005-11-1 18:33 门清
人身攻击的贴删了

2005-11-1 19:38 白手违命
求道在于心,却无心。心无者,道自明
真道默言,圣人无功。若如此,几于道

2005-11-1 20:42 阿呆
八卦风水一流十分古怪,科学肯定是解释不通的
偏偏不信还不行。。。
我多年前让别人算高考成绩居然只差3分。。。由此信之

2005-11-6 11:33 Almeyda
阴阳之术太过虚幻,道家清高出世,儒家空洞无力,只有我们墨家和法家思想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2005-11-10 01:16 我本非我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这个才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后世历代大家,无人出其右。盲人摸象,断章取义,不如好好去读读自己还没看懂的书。

批评自己不知的东西是最无知的。

2005-11-11 12:38 紫冠道人
1、德先生、赛先生不是万能的。
2、在人文思想领域,古今人之间差别没有其他地方大。

2005-11-13 10:13 larsen
德先生,赛先生,都是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是不是也该过时了?

2005-11-18 21:50 哭泣的鱼
休不得,我还要用易经来卜卦呢

2005-11-18 22:55 羽扇纶巾
[quote]原帖由[i]Almeyda[/i]于2005-11-06, 11:33:22发表
阴阳之术太过虚幻,道家清高出世,儒家空洞无力,只有我们墨家和法家思想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quote]
社会发展用得着你推动么?  是你推动的么?  你推得动么?

2005-11-18 22:57 桓古
可惜法家正是从道家思想中找到了自身存在合理性的依据
哎。。。

2005-11-19 01:51 鲁瞪眼
[quote]原帖由[i]larsen[/i]于2005-11-13, 10:13:34发表
德先生,赛先生,都是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是不是也该过时了? [/quote]
虽然起源古老,近代不断迅猛进步发展;试问易经2000年来可曾增加一个字?

2005-11-19 15:03 larsen
[quote]原帖由[i]鲁瞪眼[/i]于2005-11-19, 1:51:23发表
虽然起源古老,近代不断迅猛进步发展;试问易经2000年来可曾增加一个字? [/quote]
这就是笑话了,周易出现后几千年来,不断有人对此进行研究,关于周易的书籍数不胜数,何来未曾增加一字之说?

2005-11-20 18:47 鲁瞪眼
[quote]原帖由[i]larsen[/i]于2005-11-19, 15:03:39发表
这就是笑话了,周易出现后几千年来,不断有人对此进行研究,关于周易的书籍数不胜数,何来未曾增加一字之说? [/quote]
研究典籍再多,也无非是注解、批注一流,本体理论可有发展?可曾演化出新的知识?可曾产生新的学科?
    2000年来,哪个朝代君王是用周易打出来天下的?哪个发明创造是用周易研究出来的?哪个工具是采用了周易的机理?
    到了今天,除了用来计算今天是否适合出门、婚娶,往哪个方向去买彩票方能中奖以外,请问,此物究竟有何实用价值?

2005-11-20 19:17 larsen
[quote]原帖由[i]鲁瞪眼[/i]于2005-11-20, 18:47:09发表
研究典籍再多,也无非是注解、批注一流,本体理论可有发展?可曾演化出新的知识?可曾产生新的学科?
    2000年来,哪个朝代君王是用周易打出来天下的?哪个发明创造是用周易研究出来的?哪个工具是采用了周易的机理?
    到了今天,除了用来计算今天是否适合出门、婚娶,往哪个方向去买彩票方能中奖以外,请问,此物究竟有何实用价值? [/quote]
作为一项学问,它的本体是不可能改变的,科学的本体就是逻辑和实证,几千年来改变过么?
    我搞不懂为什么很多人非要用科学能够做到的事情来要求其他事物,如果它们不能做到科学能做到的事情,那他们就应该被抛弃。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呼吸能让我们填饱肚子么?既然不能,我们为什么还要呼吸呢?这本来就是两个完全不同方向的问题。
    科学能做到一切么?如果能的话,为什么还有诺贝尔文学奖?为什么还有奥运会?为什么还要有一大票子人看什么超级女生?2000年来,哪个朝代君王是用文学打出来天下的?哪个发明创造是用文学研究出来的?哪个工具是采用了文学的机理?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文学?文学早过时了,让书店里的那些名著们都去死吧,文学可以休矣。
    我们学易经,学老子,是为了让我们从整体上养成一种透彻的世界观,人生观,是为了让我们从大局上把握事物,是为了让我们整个民族形成一种健康的气氛,这一点科学能做得到么?周易的确是一本卜卦之书,但是它所包含的内容并不是那些街头巷尾的算命先生所能了解的,其精髓实际上是一种阴阳转化的方式看待世界,和迷信并无瓜葛。
    如果科学什么都能做到,我们大家干脆什么也不要做了,都跑去埋头研究科学去吧。

2005-11-24 23:57 我就不睡
无知者无畏

看来你胆 挺大的

2005-11-25 04:18 赤县匹夫
[quote]原帖由[i]门清[/i]于2005-10-30, 15:21:47发表
楼主的言论本身就是当代版的法家思想:) [/quote]
同意

甚至韩非解老也没到这个地步。

2005-11-25 11:13 天宫公主
[quote]原帖由[i]鲁瞪眼[/i]于2005-11-20, 18:47:09发表
研究典籍再多,也无非是注解、批注一流,本体理论可有发展?可曾演化出新的知识?可曾产生新的学科?
    2000年来,哪个朝代君王是用周易打出来天下的?哪个发明创造是用周易研究出来的?哪个工具是采用了周易的机理?
    到了今天,除了用来计算今天是否适合出门、婚娶,往哪个方向去买彩票方能中奖以外,请问,此物究竟有何实用价值? [/quote]
不知您老见过二英镑的硬币没有, 这应该是世界上面值最高的硬币了. 它的周围刻着这样的字... "Standing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我们现在站的是比以前高了, 看的比以前远了, 也许有些人开始看不起巨人的两只笨重的双脚了. 但如果我们对易经, 老子等学派忽略之, 就犹如砍了巨人的双脚. 那么请问, 巨人没了脚会跌到, 那时候我们还能看多远?

2005-11-26 22:12 gggjjjlll
一楼的兄弟,你对老子了解多少?你对风水了解多少,如果你不了解,那么,“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2005-11-27 01:59 ptcn
《老子》不能和儒学、法学并论,也不能和《易经》并论。《老子》是世界的。中国有几样东西是世界顶级的:

1)文学的《红楼梦》
2)科技方面,毕升的活版印刷术
3)哲学方面,《老子》

不明白为什么总有人把《老子》归为道学。《老子》是哲学,不是道学。“道可道”的“道”,是哲学意义上的道。

《老子》正确地阐述了文明的发展规律,提出了“大国者下流”和“复归于朴”的深刻思想。西方的“文艺复兴”,就是“复归于朴”的具体实践。

即使在最直接的意义上,“小国寡民”曾被很多人认定是空想,但近些年欧洲的现实确实是在“小国化”。

2007-5-25 17:14 ruby_6666
非常开心,也非常高兴看到一场现代版的"百家争鸣".希望,这种气氛越来越活跃,越来越多.

2007-5-26 09:49 sos2290
这两位先生不是一直没走么,请进来几十年连个屁也不放,只知道骂我们前任先生这不是那不是,误人子弟云云:sleep:

是不是也该换换了?

[[i] 本帖最后由 sos2290 于 2007-5-26 09:52 编辑 [/i]]

2007-5-26 14:02 sfsg429
嘿嘿,楼主鲁瞪眼先生。还真喜欢做人,做人本身是苦,不清净不无为,那就更苦了。看来你是喜欢躁动,不甘于平庸的年轻人吧?50岁以后,再来看你的贴,就显得有趣多了。红[b]尘[/b]啊 红[b]尘[/b]啊

失礼了~

2007-5-27 18:29 捉笔代耕犁
用《易经》卜挂是个好主意。

2007-5-27 18:38 墨叶
有立才要破.

只是为了打倒而打倒实在是无聊,现在的德先生也好,赛先生也罢,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吗?


科学是提倡多中学说并存的,何必要一棒子打倒.

2007-5-29 15:42 伶州鸠
[quote]原帖由 [i]ptcn[/i] 于 2005-11-27 01:59 发表
《老子》不能和儒学、法学并论,也不能和《易经》并论。《老子》是世界的。中国有几样东西是世界顶级的:

1)文学的《红楼梦》
2)科技方面,毕升的活版印刷术
3)哲学方面,《老子》

不明白为什么总有人把《 ... [/quote]
难道忘了“小国寡民”后面还有一句“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才是“小国寡民”的实质……欧盟可不是这个趋势……

2007-6-2 01:33 阿卡丽
[quote]原帖由 [i]菊园[/i] 于 2005-10-27 22:55 发表
为了让你更了解道家思想,转帖一片别人的文章吧

老子的世界影响

16世纪,随着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的天主教传教士来到中国,《老子》一书开始传至欧洲。17、18世纪,欧洲哲学中开始出现老子的名字。1817年 ... [/quote]

的确,在德国的这几年,就深深感受到,他们把老子思想融化得远比我们要深,已经变成自己的灵魂指导了,已经是无为自化成自然了。

2007-6-2 13:33 suniverse
民主与科学是什么?是西方文明的产物,是笛卡尔以来西方哲学传统的产物。西方的哲学之重变革而不重常衡,重发展而不重静止。这是他天生的缺点,而《老子》和《易经》恰好弥补了这一点。他们重视静,但也强调当变之时的变革。作为中国人能同时有着两种互补的思想,是一件幸事。胡适先生在《中国哲学史大纲》的序言中认为中国人应能在这两种传统下创造一种新哲学,可是近百年过去了,我们没有做到。为什么?应为我们忘记了自己的传统,对西方传统的迷信又恰恰是一种反西方。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其想强调什么?怀疑和思考,然而我们一味迷信德先生和赛先生而排斥自家传统,这是谁的方法?不是东方也不是西方,而是集权政治、强权统治还有革命恐怖的伎俩。作为我们,兼容并包才是应有的态度。

2007-6-6 12:39 枫儿
[quote]原帖由 [i]ptcn[/i] 于 2005-11-27 01:59 发表
《老子》不能和儒学、法学并论,也不能和《易经》并论。《老子》是世界的。中国有几样东西是世界顶级的:

1)文学的《红楼梦》
2)科技方面,毕升的活版印刷术
3)哲学方面,《老子》

不明白为什么总有人把《 ... [/quote]
说得好!本想无视楼主以路过的,看见同道中人还是要打声招呼!:qcool+

2007-7-2 15:44 mymei
如果不是真正了解这些,我觉得最好不要说将其完全丢弃的话。
如今的西方已经在反思科学了,因为科学发展到这种程度,有了它本身的问题。
如果我们还是跟在他们后面,循着他们的轨迹,那么这样的研究科学究竟是先进呢还是依然落后。
没有多样性的世界是可怕的,也是会走向灭绝的。
我们不能用一个领域的标准来衡量另一个领域的东西,这样做是何等的不明智。
人难道最需要的是科学吗?是金钱吗?当你没有钱的时候,总想着有钱多好。但当一个人有钱了,又觉得其实他不需要钱。那么人到底要什么?不同思想的存在,总会给人类一个可以选择的空间,来达到精神上的慰藉。

2007-7-2 16:34 枫儿
再这样下去,“科学”这个词的发展就要步“形而上学”的后尘了。有很多名词就是这样毁掉的,又岂只是“老子”?(听不懂的就当我胡言乱语)

2007-7-2 17:26 钩衡驾马
[quote]原帖由 [i]鲁瞪眼[/i] 于 2005-11-19 01:51 发表

虽然起源古老,近代不断迅猛进步发展;试问易经2000年来可曾增加一个字? [/quote]

周易不可谓无发展,一看兄台就没研究过周易(汗个,我也没研究过,只不过知道一点)
忘记了到底是哪个鸟给周易写了一本注,这本注使周易由巫蛊之术变成了一本哲学性书籍,包含天人合一的思想,二元论等等,再说了,36计的很多也是有周易的卦推演出来的,可谓无发展乎?
不过中国的确存在这种对学说不肯发展的毛病,如诸子百家的学说,至今也没怎么再发展过,或许是中国之后再没有出现过先秦时期那种社会巨变的时代把,如果论中国古代书中经世之国之论的话还是很多的,管子就是典型的为政之书,研究这种书比研究化学对于治国来说有用多了

2007-7-2 17:40 自称天才
唉,什么样的人都有,儒道的基本常识都未必清楚就发这样的观点。

2007-7-2 18:04 tiger1970
楼主不是法家,法家没有类似楼主这样的思想。

楼主先把您自己的老子论语周易烧了,从此不看不谈如何?这才能表示您的决心。
这种东西,看多了,精神污染啊!楼主虽然抵抗力强,可是常在河边走,难保不湿鞋。还是烧了好,这样您就可以永葆纯洁了。放心,我们决不去动历史车轮,历史车轮是专门留给给您这样的高人推的。

我们反正已经污染了,就不差再污染几次。嘻嘻。

2007-7-3 13:02 aj1971
各位高人,看了这一贴很有意思,但不知“德先生和赛先生”是谁?请各位指示指示。

2007-7-3 13:08 悼红狐
[quote]原帖由 [i]aj1971[/i] 于 2007-7-3 13:02 发表
各位高人,看了这一贴很有意思,但不知“德先生和赛先生”是谁?请各位指示指示。 [/quote]
哈哈哈,楼上的说话不顾及孩子辈
所谓德先生赛先生不过是五四时候那帮人的形象说法,德先生是民主,赛先生是科学,取其英文首音而言:titter:

2007-7-3 13:09 悼红狐
周易发展到王弼的注其本体论就十分完善了,楼主真是无知者无畏:ph34r:

2007-7-3 13:49 庞桶
楼主可能接触《老子》的岁数太早了点
等到社会上经历一番碰撞之后,再回过头来看《老子》,当会有另一番理解

而判断一事一理有用无用之说,倒是可以休矣
纵然以科学论,尚有实用科学与基础科学之分
扫帚僧有云,习一门武功,便需以一门佛法化解,实用者单习武功,难免走火入魔,大致也是这个意思。

2007-7-3 14:34 贵州野人镇疏
中国书不是不要看.而是你怎么看.

看得饶进去出不来了成了傻子.的话.
那最好不要看.

LZ自己肯定看都还没看过这几样东西...

2007-7-5 15:44 an老忘密码
路过,看过几本,不太懂,有空再说。

LZ想的没错,做的确不太对。

这些东西要麽就烧了,杀了(学始皇)。

思想类的东东不是说休的。是否正确不论。

2007-7-5 16:12 子卿
[quote]原帖由 [i]ptcn[/i] 于 2005-11-27 01:59 发表
《老子》不能和儒学、法学并论,也不能和《易经》并论。《老子》是世界的。中国有几样东西是世界顶级的:

1)文学的《红楼梦》
2)科技方面,毕升的活版印刷术
3)哲学方面,《老子》

不明白为什么总有人把《 ... [/quote]

孔子思想也一样是一种哲学,老子注重顺其自然,而孔子注重人为,两种思想看似对立,其实也是相辅相成的
说实在的,孔子学说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远超过红楼梦

2007-7-5 18:35 悼红狐
[quote]原帖由 [i]子卿[/i] 于 2007-7-5 16:12 发表


孔子思想也一样是一种哲学,老子注重顺其自然,而孔子注重人为,两种思想看似对立,其实也是相辅相成的
说实在的,孔子学说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远超过红楼梦 [/quote]
中国在国外最具有影响力,哲学是老子,戏剧是赵氏孤儿,小说是好逑传

红楼梦的地位是一步步提起来的,最早介绍红楼梦只是说一部喜闻乐见的小说,后来发展成杰出的小说,但主旨不明确,然后全译本开始引进变成了宏大却烦琐的小说,一直到近代,吴世昌写了一大本书介绍,加上译本越来越多,霍克斯的全译本,杨、戴全译本出现,红楼梦的介绍又变了,法国大辞典评价是价值不输于一个欧洲:lol:总的看,是从不熟悉到熟悉,评价从不高到高是一步步升起来的
但不得不承认至今影响不算广,鬼佬们也不懂得欣赏,看得人十分少,懂得人也很少,海外红学界欧美的几乎都是华裔,倒是日本泰国还集中了一批:ph34r:

2007-7-5 20:25 mymei
人往往容易得意忘形。
希望不要为了得到德、赛二先生而忘了老庄孔孟。

2007-7-6 09:03 an老忘密码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恨地无环 2007-7-5 16:54 现金 -30 此处为我思区,并非我烧、我杀区。

我晕,你咋把(学始皇)给看漏了。又不是我烧的,扣我的分,你咋不去口始皇的分。

再说了,烧杀本来就是古今中外实际用在思想上的方式。不是你开的啥去区就否认了的。

我也是在说道理。能还我那30元不?说句话。

[color=Blue]---------------------------------------------------------------------------------------------
烧杀的是始皇,加一个“学”字难道是始皇自学?
支持反文化行为的言论,在本区是不受欢迎的。就好像18×的东西在网络上也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在轩辕就是被禁止的。
如果您真的十分在意那30tb,衲子已经私人奉还了,扣分处罚恕难撤销。
编号: 17558 操作: 汇款 金额: 30 通宝 操作时间: 2007-7-6 09:29 对方用户名:an老忘密码 [/color]

[[i] 本帖最后由 恨地无环 于 2007-7-6 09:30 编辑 [/i]]

2007-7-6 09:31 an老忘密码
刚才看了一下版主的年纪,大慨在是在读硕士生。算了。你不还我分,我也不追了。不来就是了。

思想上的东西,自然就有所维的左,中,右。楼主的话本来就很有道理,当年钱其森就说过类似的话。当然是在其一定的历史时期来说的。思想是否能和时代砌合,是个互动过程。

不说了。

[color=Blue]---------------------------------------------------------------------------
1.衲子并非再读硕士生。
2.TB已经私人奉还,请查收。
3.如果认为衲子处置不当,可以pm沟通或击鼓投诉,版区管理中不可能不存在磨擦,希望朋友不要因此一事而轻言“不来”云云。[/color]

[[i] 本帖最后由 恨地无环 于 2007-7-6 09:39 编辑 [/i]]

2007-7-6 09:44 an老忘密码
烧杀的是始皇,加一个“学”字难道是始皇自学?
支持反文化行为的言论,在本区是不受欢迎的。就好像18×的东西在网络上也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在轩辕就是被禁止的。
如果您真的十分在意那30tb,衲子已经私人奉还了,扣分处罚恕难撤销。
编号: 17558 操作: 汇款 金额: 30 通宝 操作时间: 2007-7-6 09:29 对方用户名:an老忘密码



始皇的焚书坑儒,其出发点是统一文化。包扩度衡,车径。不是你说的反文化行为。当然其行为确实对文化本身有害。

但是文化是托负在政治,经济,民生上的。

你想过没有,没有始皇的烧杀。今天这里“要独”,那里要分的比例有多少。中华民族的定义还是56(此数未考)吗。

2007-7-6 09:58 an老忘密码
钱也还了,虽然是私人的。谢谢啦

再次支持LZ。

思想文化,要能有益于人,自然有人会用。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易经、老子可以休矣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